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方不用多礼!”

李恪向苏定方道。

而这个时候,就见一个二十岁不到的青年向李恪行了一个陆军学院的标准军礼,“学生裴行俭见过校长!”

“恩——”

李恪只是略微的惊讶,表笑道,“不要给学院丢脸,好好努力!”

“学生谨记校长的教诲!”

裴行俭高声答道。

而众人一同骑马回幽州的路上,苏定方这才告诉李恪,裴行俭也是随宇文过等来幽州的陆军学院中的一员。只是裴行俭在弓马齐射方面不突出,有选择的是跟薛崇一个的参谋科,才没有引起学院中教官的注意。直到来到幽州,苏定方将一对人马安排给他,被他调校的有板有眼,苏定方这才惊讶不已,随即拷问了裴行俭,发现他是大才,在宇文过这个副将离开幽州时让裴行俭做了自己的副将。

李恪听苏定方这么一说,倒是在脑海中对裴行俭有了记忆,历史记载,裴行俭也是大唐的一员虎将,少年时随苏定方学兵马韬略,后来领兵出征东、西突厥,善于料敌决胜。他诚恳待人,获得士兵爱戴,故战多取胜。调露元年(679)西突厥侵逼安西(今新疆库车)当时行俭受命册送波斯王子泥涅师归国,途经西州时,募得万骑,便假为畋猎,以计俘西突厥都支。可见其才能卓尔不凡!

李恪只是暗自唏嘘,觉得历史还真不让自己淡定!裴行俭终究还是被苏定方发现,成了他的副将,这难道就是缘分或者宿命吗?

“殿下,这便是幽州城!”

就在这时,苏定方向李恪介绍道。

“噢,比以前更加有气势了哈!”

李恪淡淡的说道,四年前他来过幽州,幽州城可没有像今天所见的这么气势宏大。

“这座城门是末将这四年来坐的修葺,幽州作为大唐对阵漠北的门户,不能疏忽大意!”

苏定方说道。

“居安思危,定方做的很对!”

李恪欣喜道。

李恪在苏定方的护送下进了幽州城,苏定方将李恪安顿在了一座幽州都督对面的院落,这是苏定方专门为李恪准备的行辕。行辕面积不是,但更同州的偏院一样,能够容纳更多的护卫,还有一点环境很好,很是清净优雅。

李恪刚到自己的行辕沐浴更衣完毕,正在跟苏定方聊天,就见王中长快步走进来向李恪说道,“殿下,朔方捷报啊!”

“难道又是陈其打了胜仗不成?”

李恪笑问道。

“殿下猜测真准,陈将军的五万铁骑又歼灭了两万吐谷浑骑兵,迫使吐谷五万大军后退了数百里而不敢近前!”

王中长兴奋的说道。

“陈其的铁骑果然成军了啊!”

李恪很欣慰的说道。

“殿下,两次跟突厥先锋交战,都是黑骑军,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啊!”

苏定方向李恪说道,他为听闻了陈其的首战大捷歼灭三万吐谷浑骑兵的消息。

“能有什么问题啊,就是李绩在借此机利用黑骑军消耗吐谷浑大军,等到黑骑军和吐谷浑大军两败俱伤的时候,他的新军在以逸待劳一举击溃吐谷浑,好给自己的新军积攒功劳而已!”

李恪很不屑的说道。

“殿下,难道就这么忍了?”

苏定方问道。

“定方啊,北府拥兵数十万,都是大唐最为精锐的骑兵,不遭他人妒忌很难啊,本王这次不参与朔方之战,而主动派出十万精骑,目的就是想告诉那些人,北府精兵不是我李恪一个人是骑兵,它是大唐精锐之师,只要大唐需要它,北府精兵就是大唐的利剑,谁指挥他都可以!”

李恪淡淡的说道。

“末将明白!”

苏定方淡淡的回道,显然还是有点不高兴。

“恩!重骑营训练的怎么样了?”

李恪苏定方显得不怎么高兴,便将话题移向了重骑营身上,他很清楚苏定方的心思,自己一方花这么多钱和精力训练出来的精兵,让别人拿去充当炮灰,为自己和自己的疲弱之师赚取功劳,这样的事情放在谁身上都觉得很憋屈。而且,整个北府黑衣卫大军的军费都是李恪自己掏的腰包,特别的陈其的十万黑骑军和幽州的五万重骑,那绝对是花钱如流水一般。

“重骑营已经成军,现在缺少的就是战争的洗礼!”

苏定方回道,“现在的重骑营由郭侍封负责训练!”

“恩,郭侍封是个可造之才,假以时日,他肯定会是一名出色的将领!”

李恪对郭侍封也很欣赏。

“末将也真认为!”

苏定方赞同李恪的意思。

苏定方和李恪聊了片刻就告辞离开了,李恪则是休息到了旁晚时分。

晚上,苏定方在都督府设宴,李恪和李治、李仁、李毅和武媚娘都去赴宴,幽州都督府的将领很多都认识李恪,像郭侍封等都是跟随李恪参加过大唐跟突厥的战争,见了李恪自然觉得很不亲切,李恪跟这帮子老将们吃喝聊天,倒是也很高兴。

晚上回来时,武媚娘本以为李恪又喝醉了呢!她将李恪扶到床上,看着李恪的英俊的脸庞在发呆呢!没想到,李恪却很清醒,他睁开眼笑道,“媚娘,你看什么呢?”

语气很是暧昧。羞得武媚娘刚要逃窜,就被李恪压在了床上。

第二天,李恪在苏定方的陪同先观看了重骑营的操练。

确实,以李恪对骑兵战的理解,他认为只要在平坦的地方碰到这支重骑营,再加上少量的骑兵护卫住两翼,这支骑兵营绝对就是后世热兵器时代的装甲师一样,其威力不容估量。特别是冲锋陷阵和破阵,那绝对是无人能挡。当然,李恪很清楚重骑营的费用有多高,即便他再怎富有,组建这五万的重骑营已经的到达自己的底线。所以,他也清楚重骑营的弊端,那就是花费高昂,难以成军。

“恩,你训练的很不错,没想到这四年的时间你的进步也很大啊,这可都是定方的功劳啊!”

李恪对郭侍封笑道。

“多谢殿下的夸奖,末将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殿下的期望之情!”

郭侍封向李恪恭敬的说道,“末将必将向大都督虚心请教!”

“恩!”

李恪很满意。

苏定方则是一脸严肃,没有多说话,这是他对待下属的一种态度。

巡视完重骑营的训练,李恪和苏定方刚回到行辕,就见王中长又急急忙忙的走进了大厅。

“殿下,捷报啊!”

王中长兴奋的喊道。

“这都第三战的捷报了,你怎么还这么兴奋啊!”

李恪笑道。

“殿下,陈将军率领四万精骑全歼了吐谷浑五万精骑啊!”

王中长急忙开口说道。

“真的?”

李恪腾的一下起身问道。

“真的,是朱童发来的密保!”

王中长认真的说道。

“殿下,黑骑军成也!”

苏定方也高兴道。

李恪笑道,“是啊,黑骑军终于成军了!”

李恪跟苏定方说的成军,就是说经过这三战大捷,现在陈其率领的这支黑骑军达到了骑兵的标准要求,已经可以真正的成军了!而之前的黑骑军虽然被成为黑骑军,但在李恪和苏定方的心中,那支没经过战争洗礼的大军不算是一支精锐的骑兵,还不足以独自成军。在李恪的黑衣卫中,一支骑兵的形成都是要经过战争的洗礼和军功的积累才能被确认,像鹰卫、像狼骑营、像鬼面骑和重骑营无不是这样。所以,在李恪的黑衣卫中,可以这么说,所有的骑兵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名号,而不是李恪封一个名号,你就可以被称为精锐之师的,这样会遭到同是黑衣卫其他骑兵的嘲笑。也正因为这样,黑衣卫才会称为大唐独步天下的精锐。当然,这里面还有李恪的治军思想,那就是职业军人制度和抚恤金制度,这两项制度既解决了士兵吃饭和养家糊口的问题,又解决而来士兵伤残之后或者退伍之后的生计问题。所以,在李恪的黑衣卫里,除了哲羽这个变态搞出了一日是鬼面骑终生便是鬼面骑的誓言,使得鬼面骑的势力大涨之外,其他的骑兵中士兵在战场上都是身先士卒,都是敢于为李恪拼命的人。

“定方,你怎么看这三场大战?”

李恪向苏定方问道。

“三战三捷,这头功已经被庞孝泰和陈其夺得,估计今后的战争不会有陈其和庞孝泰什么事情了!他们有可能会被李绩安排到另一些不重要的方面去被动防守!”

苏定方分析道,“李三战三捷提升了大军的士气,对新军的鼓舞很大,李绩肯定会抓住这个时间派出新军跟吐谷浑作战!”

“但愿吧!”

李恪淡淡一笑,他觉得李绩在这方面有点小肚鸡肠了,将陈其和庞孝泰派到主战场之外的地方去被动防守。但是,一想到薛仁贵和宇文过两人还在李绩身边,还能参加大战,李恪也就不在多想。

第五百四十一章 粮草没了

苏定方在幽州专门给李恪修葺了一座行辕,李恪自然不能拂了苏定方的心意,便在幽州住了下来。再者,幽州和太原的距离不远,李恪认为只要太原有什么大事,快马两天就能到幽州,他无需担心。所以,李恪在幽州的这段时间,经常和苏定方对弈,然则闭口不谈军情,其余的时间都跟武媚娘谈论诗赋,抚琴而歌,生活倒是很悠闲。在这期间,王中长又给李恪拿来一份密保,内容跟苏定方说一样,李绩将庞孝泰和陈其的骑兵调到了朔方北线,让他们防守吐谷浑大军北逃,自己则是率领新军十万和幽州、同州五万骑兵杀向了扰兰(治化隆,今青海化隆西南)扰兰是吐谷浑的汗帐所在地,李靖的想一举击溃吐谷浑大军,他觉得三战皆胜,大唐士气正盛而吐谷浑士气低落,正是一鼓作气的时候。李恪对于李靖的战术没有做评价,只是淡淡的一笑置之。王中长也清楚北王的心思,便不再将这样的消息传达给李恪。但即便如此,李绩的大军在跟吐谷浑的大军接触的第一战中,薛仁贵和宇文过率领是五万铁骑一举击溃了吐谷浑十万大军的消息也让王中长欣喜不已,薛仁贵和宇文过是他的学生,他自然很高兴,便将这件事情禀报给了李恪,李恪听后也是淡淡一笑,他心里清楚薛仁贵的能力,绝对能在这次大战中大放异彩。

“殿下哥哥,什么事情让你们这么高兴啊?”

武媚娘依旧称呼李恪为殿下哥哥。

“媚娘啊,薛礼和宇文过两人打了胜仗,本王该高兴才对啊!”

李恪笑道。

“噢,难道他们的殿下哥哥的人吗?”

武媚娘不解问道,显然她的政治嗅觉很灵敏。

“回三王妃,薛礼和宇文过可都是陆军学院的学生,都是殿下最为器重的学生!”

王中长出口说道。

“噢,难怪殿下哥哥会这么高兴呢?嘻嘻,现在媚娘知道了!那媚娘陪殿下哥哥喝一杯吧!”

武媚娘建议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那本王就被媚娘和一杯!”

李恪笑着向王中长说道,“以后这朔方的军报就不用通报本王了,没什么好看的!”

“诺”王中长应声离开。

所以,李恪这段时间便沉迷在温柔乡中,不问军务,倒是过的很悠闲。而苏定方不是的会来到行辕,跟李恪下棋对弈,让李恪大呼过瘾。两人都是兵法大家,都有自己战术和战略,就一盘简单的棋局会下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让武媚娘在一旁惊讶不已,这破棋盘至于两人盯着看那么久吗?但是,只要是她的殿下哥哥做的事情,她都不反对,都乖巧的陪在他的身边。

但是,这个的悠闲时间没过三天,就被王中长的大呼小叫声给打乱了布置!

“殿下——殿下,出大事了!”

王中长急匆匆的奔向了李恪是书房。

书房中李恪和苏定方正在聚精会神的对弈。武媚娘见王中长跌跌绊绊的疾步来到书房,她对王中长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别说话,殿下哥哥正在思考棋局呢!”

“三王妃……”

王中长还想说话,妩媚娘则是道,“殿下不是说过了吗,朔方的军情不要禀报他,让他清闲几天吧!”

“诺”王中长答应道,但脸色显得很焦急,似乎急不可待的样子。

李恪和苏定方的这一局棋下到了傍晚时分还是没有分出胜负。

“殿下,这局棋我们只能以和局而论了!”

苏定方说道。

“恩,确实是两败俱伤,只能以和棋而论!”

李恪也是淡淡的笑道,发现身后略显焦急的王中长,关心的问道,“王中长,你那里不舒服吗?怎么出了那么多汗,快出看看大夫吧!”

“殿下,出大事了!”

王中长见李恪下棋结束,这才急切的说道。

“能出什么大事啊?”

李恪问道。

“殿下,李绩的十五万大军跟辎重大军失去了联系!”

王中长说道。

“李绩出发已经几天了?”

李恪问道。

“已经十天了!”

苏定方回答。

“十天?”

李恪重复道,“单骑只能带五天的干粮,李绩十天时间没有跟辎重大军联系,那就是说他的大军已经断粮五天时间了?”

“恩,应该是这样?”

苏定方肯定的说道。

“这其中有蹊跷啊!”

李恪淡淡的说道,“定方你给本王吩咐一下!”

“殿下,吐谷浑虽号称自己有控弦之士四十万之众,但真正能征惯战的也就在二十万之间,其他的二十万训练不足,没有上好的兵器和盔甲,战斗力肯定不好很强,在这种情况下王中长三战三捷,歼灭了大概八万多吐谷浑大军,以王中长五万铁骑的实力和战绩来看,他遇到的肯定是吐谷浑最为能争善战骑兵,那就是说即便是薛礼和宇文过所击败的是吐谷浑的战斗力不强的骑兵,那他们最为强悍的骑兵也只剩下了十二万,对上李绩十五万大军,李绩即便是不能胜但也会保持不败!”

苏定方向李恪分析道。

“所以,你认为这肯能是一条疑兵之计?”

李恪问道,“目的在蛊惑对方?”

“末将以为,以李绩的领兵才能,他不至于在对上比自己兵力要少很多的吐谷浑骑兵时会出现溃败的情况吧!”

苏定方反问道。

“本王也是这么想的!估计又是李绩的一次谋划!”

李恪也肯定的说道。

他跟苏定方的意见的统一的,都认为李绩有能力在统领了十五万大军的时候即便不能打败吐谷浑但也足以立于不败之地。再者,李恪也清楚,历史上大唐对吐谷浑的战役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况,大唐摧枯拉朽的就解决了战斗。所以,他觉得现在大唐的兵力比历史上的还要强大,李绩攻打大唐肯定不会出什么问题。

两人这般分析,一旁的王中长表情的有点尴尬,他知道是自己一惊一乍了!

看到王中长的尴尬之色,李恪笑道,“你去准备一下,明天我们就回太原!”

“殿下,这么快就要回太原吗?”

苏定方也问道,没想到李恪会在这一念之间决定回太原。

“都快十月末了,今天本王肯定会回长安过年,还是先早点回去处理和安排一下军务吧!”

李恪很自信的说道。他现在是嫡子,是皇后的亲子,自然不必以前那个庶出的王子,回京已经不受多大限制,再说身边还有李世民最为宠爱的李治,李治要回长安,能落下他吗?所以,综合了这两点,李恪才会说的这么肯定!

“那明天末将为殿下送行!”

苏定方开口说道。

“也好!”

李恪道,“那你就先回去吧!军务要紧,不用再陪本王了!”

“诺,末将告辞!”

苏定方出了书房。

“殿下,明天真的要回去了吗?”

武媚娘问道。

“怎么了?你不想回去吗?”

李恪笑道。

“媚娘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跟云姐姐和冰姐姐说呢!”

武媚娘在说道这里时,小脸红红的,露出了小女儿的娇羞之态。

“没什么,就那么说吧!”

李恪倒是很洒脱。

“恩!”

武媚娘则是乖巧的点头道。

第二天,李恪的马队离开了幽州。

李恪和苏定方并骑而行,两人还在谈论关于李绩这次使用了什么谋略,尽然让大军和跟押送辎重钱粮兵马分离,而失去了联系。

只是,在两人的讨论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彻官道。

举目一望,就见一匹快马向李恪的车队而来,马上骑士身穿黑衣黑甲,显然是李恪太原鹰卫的士兵。

“殿下,朔方紧急军情!”

鹰卫骑兵在距离李恪一百步的时候跳下了马背,疾步来到李恪面前,将一份邸报递给了李恪。

李恪看到信封,就知道是绝密,是六百里加急信件!

打开信封,李恪看到信上的内容,脸色一下子变成阴沉可怕。

“殿下——”

苏定方轻声叫道。

“直娘贼,吐谷浑大军袭击了押运粮草和辎重的车队,五千大唐士兵全军覆没,供十五万大军吃一月的粮草被抢劫而空!”

李恪狠狠的说道。

“李绩不会这么用兵吧?”

苏定方疑惑道。

“定方,不用送了,本王这就回太原了!”

李恪也不在纠结这个问题,向苏定方道。

“殿下保重!”

苏定方道。

第五百四十二章 十二万大军灰飞烟灭

李恪回到太原时,太原城显得很平静,朔方的大战对太原百姓而言显得是那么的遥远。因为,现在的太原城商业发展迅速,百姓们在冬天的时候除了忙着置办年货,就是出售夏天忙碌所收获的东西,倒是不怎么关心国事,这也是太原远离兵灾人祸,百姓们已经习惯了和平安稳的生活。

李恪回到太原,便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上午在书房习练书法和看书处理公务等,下午便去陆军学院或者汉学院,跟学生或者教员们讨论问题,生活倒是也过的悠闲。他起初对于李绩的谋略和丢失粮草有所疑惑,但想到李绩也是一代名将,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便觉得自己是瞎操心,便也不理会朔方的军务。

而这天,已经到了十二月初八,李恪正在书房中处理政务,就见朱童急促的来到了书房,脸色有点煞白。

“怎么了?这么慌慌张张的?”

李恪不悦的问道。

“殿下,李绩打了败仗,十五万大军仅剩下三万撤回了凉州!”

朱童简短的说道。

“什么?”

李恪惊道,“你再说一遍?”

“殿下,大唐的十五万大军被吐蕃大军所歼灭,现在只剩下三万败兵跟随太子和李绩逃回了凉州!”

朱童面带哭腔的说道。

“你说的是真的?”

李恪不敢相信这个晴天霹雳般的答案,不敢相信的向朱童问道。

“这是真的,是杨老从长安传来的消息!”

朱童肯定的回道。

“吐蕃,吐蕃——可恨的吐蕃!”

李恪喃喃自语道,“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吐蕃呢?吐蕃!我大唐十二万将士魂丧扰兰,十二万大唐将士啊!”

“十二万大唐的将士啊,本王对不起你们啊!本王有罪啊!”

李恪仰天长叹,声音凄凉而伤感,让书房外的鹰卫心头一震,眼中都露出了热泪!

“殿下——”

朱童也哭泣道,他的目光中露出了熊熊的复仇之火。

“混账——吐蕃可恨,李绩该杀,他是怎么率军打仗的?怎么能败给吐蕃呢?”

突然间,李恪吼道,“王中长!”

“卑职在!”

王中长怒气腾腾的大步走进书房。

“你去传令鹰卫、狼骑营和鬼面骑在城外待命,即刻出发本王去朔方!”

李恪命令道,“还有,以北府行辕的命令传令苏定方,派出五万重骑营,让北平郡王派出六万突厥精骑,吐蕃,哼!本王要血洗了突厥骑兵,要灭了吐蕃!”

李恪散发出了无以匹敌的杀气,眼中露出了浓浓的复仇的杀机!

王中长和朱童愣住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北王殿下会这么愤怒。集鹰卫、狼骑营和鬼面骑、五万重骑营,六万突厥精骑,这可是北王最后的精锐骑兵,北王在万不得已是不会拿出手的,可现在……王中长和朱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混账,你们还是愣着干什么?快去整顿兵马,快去下达命令,再敢延误,以军法处置!”

李恪吼道,他的眼中竟然流下了泪水。

“诺”王中长哭腔着说道,领命离开,而朱童也低声离开了书房。

顿时,王府气氛变得紧张异常,太原城里出现了大队兵马出城的景象,而这支骑兵是他们最为熟悉的黑甲骑兵,是北王殿下的狼骑营。

李恪在书房中静静的沉默不语,他只是仔细的在擦拭着手中的渊虹宝剑,而这把饮尽了无数突厥人勇士的宝剑就像它的名字一般,在烈日的照样下出了一身寒气之外,剑光中有淡淡的红色。

半晌,王中长一身戎装的出现在了书房,“殿下,五千鹰卫,一万狼骑营,两万鬼面骑,一共三五五千名黑衣卫骑兵整装待命,请殿下下令!”

王中长也是杀气腾腾,目光中露出了嗜血的红光!

“出发!”

李恪还剑入鞘,冷冷的一哼,大踏步的出了书房,王中长和数十名鹰卫紧跟其后。

李恪和王中长出了北王府,就见府门外五千鹰卫整装待发,杀气腾腾。这便是李恪在太原城内的亲卫骑兵,是他的贴身侍卫鹰卫,整个五千人马已经将北王府门前的巷子堵得严严实实。李恪刚要上马,就听见一个声音喊道,“殿下,不可啊!不可啊!”

李恪举目一望,就见鹰卫分成两列,狄知逊气喘吁吁的出现在了李恪面前。

“同怀,你这是?”

李恪不解道。

狄知逊一到李恪面前,就“扑通”一下跪道,“殿下不可啊!没有朝廷和兵部的调令,你不能轻易调动大军啊!”

狄知逊说的实话,李恪身为北府兵马大总管,在北府管辖的范围内,他可以任意的调动兵马,但要是将北府的兵马带出了北府境外,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便现在是朔方隶属于北府管辖,但朔方自成一系,李恪也不能擅自行动,只要人数超过一定数量调出了李恪权限之外的地方,那他就形同谋反,这是杀头的罪名,即便李恪的皇族,是李世民的儿子也不能饶恕。

“同怀,有何不可!吐蕃可狠,敢杀我十二万将士,本王今天就要带兵去朔方,要屠尽他吐蕃全族,灭他的国!”

李恪怒斥道,腾的一下就快上了战马。

“殿下——不可啊!”

狄知逊扑到在李恪的马前,苦苦哀求道。

“走开!”

李恪一抖马缰绳,小白马尽然一头将狄知逊撞到了一边,开始迈步而行。狄知逊被小白马的一击撞到不轻,半晌没有起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恪离开。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喊道,“殿下哥哥,你不能冲动啊!”

话音刚落,就见武媚娘闪电一般的跑到李恪马前,跪倒在了李恪面前,要是李恪生生勒住战马,她就要被小白生生踩在蹄下。而此时的阿史那云和长孙冰凝两人也快步来到了李恪面前跪倒,拦住了李恪的前进的道路。

“你们——你们好大的胆子,敢当本王的路!闪开!”

李恪怒道,他的眼中喷出了熊熊的复仇怒火,他目光冷冷的注视着眼前自己深爱的三个女人,他没有想到武媚娘和阿史那云、长孙冰凝也会阻拦自己。

“不——殿下哥哥,媚娘绝对不会让开这条路,你想要去就从媚娘的身上踏过去吧!媚娘要生和你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你的前面!”

武媚娘强硬的说道。

“殿下——我们绝对不会给你让路,你就踩着我们的身体过去吧!”

阿史那云和长孙冰凝也哭泣道。

武媚娘和阿史那云、还有长孙冰凝都清楚,没有朝廷和兵部的调令,别说幽州的五万重骑,同州的六万突厥精骑,就眼前这五千鹰卫和城外是三万狼骑营和鬼面骑,只要李恪带出了并州,他就会被冠宇谋反的罪名,就要被朝廷讨伐,问罪当斩。所以,武媚娘才会和长孙冰凝还有阿史那云这么强硬,才会不顾李恪是否一怒而杀了自己或者休了自己。

“你们——”

李恪狠狠的道,看到眼前哭成泪人的三个女人,看着身体被小白马撞到五步之外,脸色苍白的,身体颤巍巍的狄知逊,李恪想说什么,但喉咙一热,倒是说不出话。“哼!”

他狠狠的下了战马,悻悻的走进了王府。

“殿下——”

“殿下哥哥——”

“……”

武媚娘、阿史那云和长孙冰凝、还有狄知逊快步的走进了王府,紧跟在李恪身边。王中长见状,也下了马背,快步的走进了王府。

第五百四十三章 国耻

李恪走进王府,径直来到书房的小院,独自屹立在一颗梅花树下沉默不语。

“殿下哥哥——”

武媚娘紧跟在李恪身后轻声呼喊道。

狄知逊和阿史那云、长孙冰凝都快步来到李恪身边,他们生怕李恪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你们出去吧,不用烦我!”

李恪淡淡的说道,语气坚定的不容置疑。

“殿下——”

阿史那云道。

“出去!”

李恪狠狠的说道。

“……”

“王中长,封锁院子,不需任何榻进一步!”

李恪命令道。

“诺”王中长领命,鹰卫鱼贯而入,将李恪护在中间。王中长走到武媚娘和阿史那云、长孙冰凝和狄知逊面前,淡淡的说道,“三位王妃和狄刺史,你们还是出去吧!”

他的话中虽然带有请求的意思,但语气冰冷的,表情严肃,根本就是一副你不出去我就要动手了的意思。这就是鹰卫和狼骑营、鬼面骑三支黑衣卫中最为强悍的骑兵的特点,那就是直接听命于李恪。其实,以前李恪只是组建了鹰卫和狼骑营,这两支骑兵是他在长安组建,发家的骑兵队伍,对他忠心耿耿,属于他的私军。但自从哲羽在漠北一战中崛起,李恪任命他为鬼面骑的副统领,再到统领,鬼面骑的性质变了,它就想哲羽的人一样也成了李恪的私军,惟李恪之命是从。所以,以现在李恪黑衣卫的组成来看的话,黑衣卫内部派系很复杂,各种骑兵自成一系,不受外人的指挥,即便是苏定方这个被任命为黑衣卫的主将,陈其这个副将,两人也是难以指挥动李恪的这三支亲卫。

所以,看到眼前冰冷冷的王中长和一股杀气腾腾的鹰卫,武媚娘拉起了阿史那云和长孙冰凝离开跟狄知逊一同离开了书房的小院。

李恪静静的陷入了内疚之中,他没有想到这次针对吐谷浑的战争会牵扯到吐蕃,对于吐蕃他很早就有防范,总觉得这个国家不能轻易相信,必须的时刻保持警惕。他很懊恼,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跟长孙无忌和李承乾做了交易,没想到会损失这么多,会让大唐十二万儿郎魂丧扰兰。他狠,他真的好狠自己,觉得是自己的自私导致了这次打败,让大唐蒙羞。国耻,这两个字深深的陷入了他的脑海中,自大唐立国到现在,何尝败的这么彻底过?

武媚娘和阿史那云、长孙冰凝回到了阁楼,将狄知逊请了过去,她们想跟狄知逊商量一番,看该怎么劝道李恪。毕竟,李恪的声势太大了,北王府门口五千鹰卫还在整装待发,城外三万大军还在等待之中。即便武媚娘阻止了朱童向幽州和同州的两份调兵的命令,但这就三支强悍的之兵这么屹立在人们的视线中,也绝对是震撼人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