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突然发现自己还在颉利的王帐,这才立刻闭口不语,大帐里顿时便的很安静。
“你们不用吵了,难道这样吵下去我们就能打赢这一场仗吗?”
颉利怒道,“整顿兵马是必须的,但不会混编!”
随即,他看了一眼刚才提出混编的那个部落首领,眼神淋漓的从这人身上扫过,语气严厉的吼道,“你叫设么名字?”
刚才说混编的这个部落首领顿时崩溃,感情人颉利大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亏自己刚才还是提出这么一个危险性的建议。
“大汗,我是塔塔族首领,塔塔斯托!”
叫塔塔斯托的中年男子态度恭敬的回道,只是看到颉利那可以杀了自己的眼神,他倒是很心虚,脸色也渗出了汗水。
“大战在即,本王也不想多责罚于你,但你要记住,你刚才这句话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颉利一字一句的说道,“大军政编没有数多不能完成,而大战在即,你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吗?”
“不——行——”
塔塔斯托已经被颉利的这句话给吓的有点颤抖,脸色变得很煞白。
“那你还对本王如此建议,你的居心何在啊?”
颉利问道。
“大汗——”
塔塔斯托刚要说话,但看到颉利的眼神,他表示了沉默。
“刚才本王也说了,大战之际不想责罚于你,但不能不罚你,之际出去打三十鞭子吧!记住以后什么话要说,什么话不能说!”
颉利怒斥道。
“遵命”塔塔斯托吓得逃出了颉利王帐。
“诸位,塔塔斯托的这个建议本汗认为不行,但你们回去之后务必要整顿大军,本汗不希望下次遇到唐军在出现今天这种情况!”
颉利大声道,“知道吗?”
“敬遵大汗之命!”
部落首领恭敬的答道,这才络绎不绝的离开了颉利的王帐。
颉利看着离开自己王帐的这一帮子的部落首领,暗暗自语道,“真是一群废物,什么都不懂,就位自己眼前那点蝇头小利考虑!——哼——”
颉利一声冷哼,对身边的亲卫道,“塔塔族是哪个塔塔斯托呢?你让他来本汗王帐!”
“是!”
亲卫答应了一声离开了王帐。
亲卫离开半柱香是时间,就见一脸痛苦之色的塔塔斯托来到了颉利的王帐!
“塔塔斯托见过大汗!”
塔塔斯托右手抱胸道。
“塔塔斯托!”
颉利重复了一句道,“你的伤怎么样啊?”
“多谢大汗关心,皮外之伤,不碍事的!”
塔塔斯托诚惶诚恐的回道。
“哎——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容易冲动啊!”
颉利感慨道,现在的他怎么看也不想是草原上那个枭雄颉利,更像一个活了百八十岁的老者,“冲动就需要付出代价,这就是你今天受到的代价。”
“大汗——”
塔塔斯托还是第一次听到颉利这样跟自己谈话,早已感动的一塌糊涂,现在即便是颉利砍了他,他都觉得是应该的。
“你别说了,本王知道你是好意,只是现在不是时候啊!”
颉利阻止了塔塔斯托,感慨的道,“大战在即,我们大军不能先乱,你知道吗?”
“我明白大汗!”
塔塔斯托恭敬的回道。
“本汗身边的不少人都已经战死沙场,你好好养伤,今后就跟着本汗吧!”
颉利淡淡的道。
“多谢大汗,多谢大汗!”
塔塔斯托欣喜道,跟随颉利,那是什么待遇,他自己心里很清楚,跟随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他可是心里清楚的很。
“下去吧!”
颉利话语中显得有些疲惫。
“遵命!”
塔塔斯托晕晕乎乎的走出了颉利的大帐。
看着一脸欣喜的离开的塔塔斯托,颉利心里叹息不已,这样的要是放在当初,颉利怎么也看不上眼,可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他也只能将就了用了。
想到这里,颉利叹息了一声,但心里更加加剧了他想战胜李恪,打下定襄城的决心。
第三百三十五章 强者的对决(四)
唐军大营,李恪和李靖两人同样在总结当前的战役。
李靖一脸的严肃,但微睁的眼睛中不是的露出淋漓的目光!
李恪则是端坐在李靖的下手,自己的端详着自己案几上的地图。
今日跟突厥一战,己方的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被突厥扭转战局,即便这个的结果李靖和李恪早已准备,但是看到报上来的伤亡字数,两人也不由的脸色阴沉。
伤亡一八千人,歼敌大概一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在这里面鬼面骑和鹰卫歼敌最多,这样一算的话,李靖从长安带来的新军骑兵的战斗力确实低下,而伤亡的人数基本全都是新军骑兵。
说新军的经验不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是借口,打了败仗自然就要解决问题,李恪和李靖现在正在思考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新军骑兵还是第一次参见战斗,今天就暴露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要是让颉利抓住机会,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自己一方岂不要损失惨重吗?
“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啊!”
李靖不由的感叹道,他没有想到新军骑兵的战力会这么低,我简直不敢相信侯君集到底是怎么练兵的。
不过李恪对侯君集的练兵能力一点都不怀疑,而且他还会力挺侯君集,认为他在练兵方面很有一套,绝对能够练出一直精兵。
只是,眼前新军的战力低下,李恪认为这不是侯君集的问题,而是领兵将领的问题。
这些将领都是侯君集提拔和训练出来的人,现在他们的主帅换成了李靖和李恪,两人都没有跟这支军队有过密切的接触,这可能就使得这支骑兵缺少了军魂,才会导致他们在战场上这么不堪一击。
“大总管,要不要跟新军的将领认识认识呢?跟他们了解一下情况呢?”
李恪提议道。
“恩,老夫也认为先了解一下情况也好!”
李靖也附和道。又对身边的亲卫命令道,“来人啊!传新军各军的将军!”
“诺——”
亲卫离开了帅帐。
“大总管,你觉得郭侍封如何啊?”
李恪含有深意的向李靖问道。
“恩——他的父亲郭孝恪是一名不错的将领,将门之子,但今天在战场上的表现来看,他倒是不骄不躁,武略不凡。”
李靖话说道这里,看了李恪一眼,好似明白了什么,眼神凛冽的看了李恪一眼,这才淡淡的问道,“殿下的意思是?”
“难道大总管不觉得新军将领需要作出调整吗?”
李恪也不躲避李靖凛冽的眼神问道,“今天一战,新军暴露出了这么多问题,将领临阵的指挥能力就是一大问题,一支军队是否能征善战,还是要看这支军队的领军将领,一支狼率领的一群绵羊绝对比一直绵羊率领的一群狼更加可怕!”
李恪明白李靖心中所想,他现在的势力很庞大,新军是大唐未来军队的基石,李恪在这个时候用这样的方式安排了自己的人,那这一场战争结束,估计新军也就成了李恪的新军了。李靖这不是考虑新军的归属,他只是替李恪担心,他对李恪很看重,才会多方指点,希望他能够成大器,可是他也不希望李恪的势力太多庞大,引起多方的猜忌,这对李恪的发展的很不利的。
但是,李恪就是抓住了李靖上述这种这份心思,他爱会敢跟李靖争锋相对。他自然很明白战争是在为政治服务的!所以,他觉得李靖这么强烈表情和举止,实际上就是包含了怀疑他趁机插手新军,以便在新军里发展自己实力的想法。而这个时候李恪知道自己绝对不能退缩,要是自己退宿的话李靖就会将他自己心中所想安那些想法安在自己头上,这会影响自己在李靖心中的形象。反之要是李恪跟李靖争锋相对,李靖倒会觉得李恪的性情中人,这么做只是为了战胜颉利才做出的调整。
所以,李恪才会干这么跟李靖针锋相对!
“来人啊!传令郭侍封!”
李靖也不理会李靖自顾自的说道。
“诺”亲卫离开了大帐。
“你啊——”
李靖叹息一声道,“难道你不怕这样做的后果吗?”
“要是败给颉利,损失大唐了将士们,这才是本王最难接受的后果!”
李恪淡淡的说道。
李靖听李恪说的这么义正言辞,他也不在说什么,两人就这样静静的待在大帐之中,静等传唤的几个将领。
“报大总管,新军骑兵营李敬玄、马良成、郑善、房梁帐外求见!”
帅帐外亲卫喊道。
“让他们进来吧!”
李靖淡淡的道。
帐篷的门掀开,走了四员身着唐军将军盔甲是四员大将。
“末将李敬玄、马良成、郑善、房梁,见过大总管,汉王殿下!”
李敬玄、马良成、郑善、房梁四人同时施礼道。
“免礼!”
李靖语气冰冷道。
倒是李恪很和气的道,“四位将军不必多礼,你们坐吧!”
“多谢殿下!”
李敬玄、马良成、郑善、房梁四人谢过李恪,但没有坐下的意思。
而就在这个时候帐外郭侍封喊道,“末将郭侍封求见大总管!”
“进来吧!”
李靖淡淡的道。
“诺——”
郭侍封走进大帐,他先是给李靖和李恪施礼,然后站在了李恪身后。他可不敢托大的跟眼前这四名不怎么熟悉的新军将领一样站在大帐的中间位置,他知道自己是李恪是人,所以很坚定的站在了李恪身后,就是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四位将军,你们认识郭将军吧?”
李靖淡淡的问道。
郭侍封,鬼面骑的诸将,战场上强悍的战斗力,他们自然见识过,这个时候李靖将郭侍封召集到帅账,四人心里很嘀咕,不知道李靖到底是什么心思。而郭侍封却没有私人这样沉重的心思,他是李恪的心腹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打仗,大胜仗,其他是问题他知道李恪会帮他解决。
“郭将军勇武有谋,我们自然知道!”
四人当中李敬玄年纪最大,已经到了四十多岁,他立刻开口说道。
“是啊,是啊!今天鬼面骑一战定乾坤,我们自然认得郭将军!”
其他三人也开口称赞道,而这些话说出口,他们知道今天李靖找他们的原因。
“四位将军过奖了,侍封不敢当啊!”
郭侍封谦虚道。
“这思维将军分别的新军骑兵营主将!”
李靖淡淡的对郭侍封和李恪道。
说实话李恪也不认识这四人,自从李靖来到草原,李恪为了避嫌就没有跟新军的任何将领接触过,商议军情的实话李靖也没有召集他们,李恪自然不认识。现在经过李靖介绍,李恪含笑点头,特别是对李敬玄的沉稳的举止他很满意。
“四位将军,你们能说说今天新军骑兵表现不佳的原因吗?”
李恪倒是第一个开口质问道。
“殿下,新军缺乏磨练,今天表现不佳也是常情!”
房梁开口辩解道,他跟房玄龄是表情,倒是不怎惧李恪的质问。
“那你觉得什么时候新军才能完成磨练,真正达到能够跟突厥一战的势力啊?”
李恪继续问道。
“————”
“要等到突厥颉利将新军歼灭之后吗?难道这就是大唐用来攻打突厥的新兵吗?”
李恪怒道。
“殿下,新军战力不足这是经验问题,但新军意志力不坚定,缺乏血性,这是我们的错误,我们也没有跟突厥骑兵交过手,突然交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但既然因为新军的战力而影响到了战局,末将敢于责罚!”
李敬玄倒是干脆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指出了新军的不足之处。
李恪很满意了看了李敬玄一眼,对李靖道,“大总管,这件事情本王不想插手,还是你解决吧!”
李恪说完这句话,大踏步的离开了帅帐。
房梁,李恪听到李靖的介绍,他到时突然想到了他跟房玄龄之间的关系,再看到房梁刚才的态度,李恪心里看到了自己的猜测,才会临时做出这样的决定。倒不是说他怕房玄龄,而是他觉得现在没必要为了房梁这样一个小人物跟房玄龄结仇。既然李靖的主帅,那他就将这件事情交给李靖吧!他知道房玄龄的明理之人,只要自己参与其中,李靖处理了房梁,房玄龄也会理解,反之自己参与其中,房梁受到处罚,李恪认为房玄龄可能会想到他处。
李靖倒是能够明白李恪的想法,他只是静静的看着李恪离开帅帐,这才将目光移向了房梁,脸色显得很阴沉。而郭侍封则在李恪离开之后对房梁也是怒目而视,在他的心里李恪就是他一生誓死追随是人,他不希望李恪受到他人的包括言语上的不敬。
第三百三十六章 强者的对决(五)
“房梁——”
李靖重重的说道,“那你就觉得新军今日一战暴露出这么多问题,难道作为新军的诸将,你难道就没有一点的责任吗?”
“大总管,末将不是这个意思,末将只是认为今天新军的表现不能全都归结到我们领军将领的身上!”
房梁辩解道,对于李靖,他会是不敢顶撞,这可是连李世民都尊敬的主,他房梁知道轻重。
“那你们说新军战力不足的问题,你们领军将领该承担什么责任呢?”
李靖问道,他也清楚李恪及时退出的原因,所以他现在倒是有心想给李恪找找场子,想杀一杀房梁的气焰,好给眼前的新军将领一个教训。
“末将认为是指挥失误!”
房梁犹豫了半天这才支支吾吾的说道,他发现李靖的眼神在看向他的时候很犀利,他能感到目光扫在他的脸上是的刺痛。
“那该怎么处置你们呢?”
李靖继续问道,他这次直接的叱问,语气很严厉。
“大总管,末将等知罪,还请大总管责罚!”
李敬玄开口说道,他和房梁的新军左右两营的主帅,处罚房梁,他自己也必须要被惩罚,不然他回京没办法跟侯君集交代,毕竟房梁是侯君集的人,他和房梁同为新军营的主帅,只惩罚房梁一个人,那岂不让他陷入了不义吗?大唐现在任何地方要讲门第出身,他李敬玄没什么好出身,能够当上新军营的主将,靠的就是侯君集的提拔,他李敬玄现在发黄腾达了但不能忘恩负义。
“哼——”
李靖冷很一声,不在言语,他在思考,静静的思考!李敬玄和房梁是新军左右两营的主帅,马良成和郑善是左右营的副将,想要提高新军的战力,绝对不能将主将副将都换掉,那么就只能换主将,可是看李敬玄的表现,他是一个敢做敢动的人,这样的人有血性,能够率领军队打硬仗,李靖绝对他不该被换掉,那么撤换的人只有房梁了,不过换掉房梁的话,将他安排到什么位置上呢?这是李靖最为头疼的。不过,想了半天,他灵机一动,有了主意。
“惩罚你们,你们以为本帅今天找你们来就是为了要听你们在这里说废话吗?”
李靖怒道,“本帅就是要惩罚你们这些作战不利将领!”
“大总管——”
房梁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李靖冰冷的眼神,他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从李靖的话中听出了一丝不安,他觉得今天自己可能要遭殃了。
“皇上组建新军,为的就是要跟颉利一战,能够重振大唐的国威,可是你们呢?”
李靖吼道,“今天的一战,你们新军一败涂地,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吃的全军最好的粮食,用的全军最好的装备,做的却是全军最丢人的事!啊——”
“大总管——”
这次不管是李敬玄和房梁,就连马良成和郑善都低头不语,默默的接受李靖的斥责。
“现在本帅命令解除房梁新军骑兵右营诸将是职位,郭侍封——”
李靖吼道。
“末将在!”
郭侍封出列道。
“现在由你接替房梁的职务,出任新军骑兵右营主将是职务,郑善,你要好好协助郭侍封,本帅不希望看到想新军骑兵右营有什么骚动,不然那你问罪!”
李靖考虑的很周全,他怕郭侍封去新军营,可能会受到房梁暗中唆使的人的责难,才会将命令下达给郑善,目的就是将郑善捆绑到郭侍封这条船上。
“诺——”
郭侍封出列道,他欣喜,没有想到今天一战会让他成为一营主将。
“诺——”
郑善也出列道,他只能暗自叹息,自己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一摊子事呢?不过想到郭侍封今天的表现,再想到郭侍封背后的人李恪,他的心里倒是觉得如果通过郭侍封关系将自己划到李恪的阵营也不算冤。
“李敬玄——”
李靖道。
“末将在!”
李敬玄出列道。
“你继续担任新军左营的主将,但因你作战不利,罚俸半年。”
李靖继续说道,“你的左营也要受郭侍封节制!”
“诺——”
李敬玄觉得很无奈,他的惩罚不轻不重,他倒是没有意见,只是他要受到郭侍封的节制,这点让他搞不明白。毕竟他的左营的主将,郭侍封的右营的主将,两营主将虽然是平级,但大唐以左为尊,所以一般情况下,没有统一的主将的话,左营主将可以节制右营兵马。现在李靖让右营的主将节制左营,李敬玄怎么能不觉得奇怪呢?
不过,李敬玄也没有多问,很情愿的接受了李靖的安排!
等下达完这一系列的命令,李靖看了一眼一脸煞白的房梁,语气冰冷的说道,“房梁,大军所需粮草甚多,本帅命你率领五千人马前去定襄押运粮草。”
“诺——”
房梁无奈的答道。
让房梁押运粮草,这是李靖想到的处理房梁的最佳办法,这项工作任务量不大,房梁能够办到,而且又不会影响到新军的作战,而且只要胜了突厥颉利,房梁也能凭此功劳受到封赏,也算是李靖煞费苦心的安排了。
房梁自然也懂李靖的安排,只是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心,能够出自大唐最为精锐的新军营,这就说明了房梁不是庸才,能够入侯君集的法眼,这就足以说明房梁的能力,但是房梁太自大,他太狂妄,仗着自己的新军营出身不将任何放在眼里,仗着他背后的两个牛人房玄龄和侯君集不将李恪放在眼里,这就是他要付出的代价。
李敬玄和马良成还有郑善看到李靖对房梁的安排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大家都是新军营出来的人,彼此之间都很熟悉,房梁的性格他们很清楚,除了高傲自大了一点之外,领兵作战还是有能力的,特别的骑兵战。他们说生怕李靖就此将房梁给搁置下,不给他任何立功的机会,没有想到房梁还能捞到一个押运粮草的差事,这也足以让他们为房梁庆幸了。
李靖自然不会理会李敬玄三人的心思,他将目光盯在了郭侍封的脸上,“郭侍封,鬼面骑的战力本帅很清楚,本帅没有让你将新军骑兵营的战斗能力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达到鬼面骑的程度,但本帅还是要求精你,新军骑兵要比突厥精骑还要强,这点你能做到吗?”
“请大总管放心,末将敢用项上人头保证,新军营绝对会比突厥精骑还要强!”
郭侍封保证道。
“恩——好啊!本帅要的就是你这样有血性的年轻人!”
李靖赞赏了郭侍封一句道,“那你们就下去准备吧!”
“诺——”
郭侍封等我五人拱手告辞,依次离开了李靖的大帐。
第三百三十七章 军人的悲哀
解决完了新军的问题,李靖在大帐中看了一会书,等到天色几近傍晚时分,他来到了李恪的大帐。李恪正在帐中看书,就见亲卫禀报说李恪在他的营门外,李恪急忙出了大帐,将李靖迎到了自己的大帐。李恪很喜欢安静,所以他命令鹰卫不管什么人,只要想见他必须先要禀报,所以,即便是李靖这样军神级的人物,鹰卫都不买账,都要让李靖在帐外等候。
“大总管光临,本王有所不知,怠慢之处还请海涵!”
李恪客气的说道。
“殿下严重了军营就要有军营的规矩,即便老夫是大总管也不例外,这点殿下做的很好啊!”
李靖对将自己拦在李恪帐外等候的事情倒不放在心上爽朗的说道。
“还是大总管能够容人啊!”
李恪一语双关的说道,不过李靖也没有理会李恪话中的含义,笑道,“殿下过奖了,老夫今天来殿下的寝帐只是想讨杯水喝,不知道殿下可曾款待啊!”
“大总管能够光临逼帐,真是本王的荣幸!”
李恪抬头对身边的王中长说道,“命人备菜,备酒,我要跟大总管痛饮几杯!”
“诺——”
王中长道。
李靖看了一眼离开大帐的王中长,又想到了陈其,苏定方和郭侍封,再加上定襄城的刘仁轨,他心里也不由的佩服李恪的识人之能,这些都是有自己是特色,要么是勇将,要么是帅才,李恪身边可谓才帅云集啊!所以,李靖感慨道,“殿下身边可谓将才云集啊!”
“大总管过奖了!”
李恪淡淡的笑道,他心里也暗自喜道,不过他对李靖的褒奖不在意,要是让李靖知道数年之后大唐的名将薛仁贵和王方翼都是自己的部下,都对自己忠心耿耿,那李靖会怎么想呢?
苏定方、刘仁轨、薛仁贵和王方翼,这四人可以大唐的高宗年间真正的名将啊!
“殿下,你对今天的事情怎么看?”
李靖问道。
“今天是事?”
李恪反问道,他知道李靖问他的是关于新军战力低下的问题。
“将领问题吧!”
李恪含糊的答道。
“殿下没有说真话!”
李靖笑道。
而这个时候王中长已经将吃食端了进来,都是鹰卫捕到是有些肉食,但鹰卫秉承了李恪一贯的作风,对于烧烤也很拿手,所以肉食虽然简单,但色香味俱全。
“大总管——请!”
李恪道,他不是不想说,而且觉得这个问题李靖心里清楚,他没必要在说出来,这可是涉及到侯君集,他不想在这件事情上牵扯上侯君集。想到了侯君集,李恪突然想起了那个清纯脱俗的女子候若依。
“哎——”
李恪喝了一口酒,微微的叹息了一声。
“殿下心情不好啊!”
李靖笑道,他越来越喜欢李恪了,李恪不像其他军中将领那样对他敬畏有加,不敢跟他开怀的说话,反而他喜欢跟自己说,而且还会为了一些战术跟自己争吵,这才是李靖最为欣赏的一点。
而且,李靖是人,他不是神,他不想高高在上,让所有人都敬畏他。他也需要交流,交心的朋友。
也许,这个世上李世民最了解他,但李世民是军,李靖的臣,君臣之间永远都会隔着一层取不到的东西,那就是地位。
而李恪就不一样,他敢于直言,敢于争论,他也对自己很尊敬。所以,他才会再自己面前不留余地的暴露出自己的有点和缺点,他这才是将自己当做真正的朋友。
所以,尽管李恪不到二十,李靖也到了不惑之年。
但是,在李靖看来,他一生的知己唯有汉王李恪。
虽然,这个年轻人不了解自己,但他绝对能懂自己。
“侯君集训练出来的军队战斗能力绝对没的说,但今天新军跟突厥一战暴露出的问题,依然还是将帅的问题。”
李恪冷静的分析道,“侯君集编练新军有四年的时间,从新军人员的甄选,从军营的组建,从战马的选取等等,以及训练的各个方面都倾尽了他的所有心血。”
李恪说道这里,看了一眼李靖,见李靖听的很仔细,他便开口继续说道,“可以说,整个新军都烙上了侯君集的影子,不管是平时的训练,还是战时的作战,这支新居都是标准的侯君集式的新军,侯君集成了这支新军的支柱,成了这支军队的灵魂。而这次新军北征突厥,侯君集没有参与,新军就等于缺少了脊梁,军队没有了灵魂,才会导致今天跟突厥一战时所暴露的一系列的问题。”
李恪一口气将自己的话说完,举杯将自己杯中的酒饮完,这才认真的看着李靖,看他的反应。
“殿下的见解很独到,老夫也是这么认为!”
李靖满意的点点头,随即他又摇摇头,叹息道,“只是这样的军队不是朝廷需要的军队啊!”
确实,李恪的分析很有道理,当年侯君集能够帮助太子李承乾施行谋反大计,他仪仗的就是当年李世民让他训练新军,他在新军建立的权威,这使得这支参加完北征突厥的大军能够服从他的意志,甘愿成为他手里的一股势力。
但李靖的话也对,朝廷需要的不是这样的军队,不需要成为半死人性质的军队的存在。所以,李靖这么说也是提醒李恪,让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绝对不能步侯君集的路。李靖也发现了黑衣卫跟他想象的不一样,这支黑黑甲的骑兵绝对可以说是大唐最为精锐的军队,是大唐独一无二的存在。但让他担心的这支军队同时也是李恪的禁卫军,以李靖的观察,这支军队绝对属于李恪一个人,即便是李世民亲临,没有李恪的话,李靖也不认为李世民指挥的动他们。
特别是让李靖吃惊的李恪身边一直雪藏的重骑营,这支军队可以说的朝廷编练新军时投入最大的一支军队,包括战马和盔甲,长槊和硬弓。但是,现在这支五千人的重骑营换上了黑衣黑甲,俨然成了李恪的死人军队,对李恪的忠诚度高于一切,短短的四年时间,李恪能将这支属于朝廷的骑兵变成自己的私军,而且还是死忠的那种,李靖都很吃惊他的统兵能力。李靖也在心里想,这要是给李恪一个机会,用不了十年的时间,大唐最为精锐的军队可能就成了李恪一个人的军队了吧!
所以,李靖才会借侯君集的列子跟李恪说出那样一句话。
李恪自然明白李靖心中所想,只是他不是侯君集,他是李恪,他是汉王李恪,他不会犯侯君集那样的错误。而他也不会放弃权力,特别的军权。大唐十二卫大军他不会染指,李世民的新军他更加不会触动,安排郭侍封只是为了能够锻炼他的统兵和指挥能力。在他的理念之中,兵不在多而在精,他只需要十万精骑就行,只要他有了十万精锐,即便今后李世民驾崩,李治继位为帝,长孙无忌能够独揽大权,他都有反击的能力。
所以,李恪淡淡的一笑道,“大总管的好意恪明白,多谢大总管的提醒!”
“恩——”
李靖很满意李恪的悟性,他这么含糊其辞的话李恪都能听的懂,难怪小小年纪能够得到李世民的赏识,能够小小年纪就能跟长孙无忌斗个旗鼓相当,“殿下能明白就好啊!”
“请——”
李恪举杯道,对李靖的提醒他确实很感激,这说明李靖没有当自己是外人,李靖的好言提醒说明了他很看重自己。
“殿下请——”
李靖也举杯道。
两人都是一饮而尽。
李靖很久不饮酒了,不是说他不喝酒,只是找不到饮酒的理由,也就是没人能够配得上跟他饮酒,李世民算是一个,但李世民的皇帝,他是臣子,他们之间地位的悬殊不是那种可以对坐饮酒的人。所以,李恪的出现让李靖好似遇到了知己。
所以,李靖才会跟李恪痛饮。
当李靖离开李恪的寝帐的时候,李恪静静的注视着这位离开的老人,心里感慨万千。
李靖是大唐的军神,他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大唐之所以能够有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