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大明-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这样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但是也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尽管,如果我们离去之后,这些老百姓也会还会陷入苦境,不过我们能做的都做了,起码也算对得起良心了。”

“明白了,韩大人,明天我立刻去办。”吴文翰也点了点头,神色和语气都显得很是悲伤。天下大乱,苍生何辜?

—————————————————————————————————————————————————

第二天,吴文翰带领了一部分士兵,从军粮库里提了一部分粮草,然后分批次的来到了附近的县城上。他先让没有逃走的县城官长或者乡老召集了所有的村民,然后按照人口和名册分发粮食。这一举动让鞍山附属的所有县城里的老百姓都大为感动,纷纷称赞北海军是好军队。

吴文翰是一个识相的人,他在分发粮草的时候,不断的对老百姓说这是北海总兵韩下达的命令。这让韩在鞍山的名气迅速传遍了起来,而且都是好评不断,即便有些准备迁移的老百姓都对韩感谢在心,将韩的名号随着迁移带到更远的地方。

韩知道战事即将到来,对于这些迁移的老百姓他没有阻拦,相反还提供了迁移的指导。他让自己的部下向所以准备迁移的老百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说最好是南下迁移,向复州和金州卫去。

老百姓都知道北海军是好的,在得知复州和金州卫等地区都是北海军管辖的,纷纷都决定向那边去迁移。

东江军的杨奉和陈蒙根在郊县驻扎的时候,同样看到了吴文翰带领的粮草队到镇子上分发粮草,救济百姓,同时还帮助有需要迁移的百姓,提供地图指引和一些其他琐碎的小帮助。对于北海军的这些种种举措,杨奉和陈蒙根都感到很感动,想到他们东江军在征战的时候,可从来没有这样细心的体会民心、关心民情。

不知不觉的,在杨奉和陈蒙根的心中,对北海军和韩的印象越来越好了。同时,将帅的态度改变,当然也自然而然的影响到了各级军士。东江军士兵们在私下也不断的聊起这件事情。这些东江士兵大多也是军户出生,但是军户其实在明末的时候就是农民,他们以农民子弟的心情来看待这件事,当然会对北海军和韩更加感到亲切了。

这天夜里,韩派出去打探建奴实情顺带了解毛帅下落的斥候团斥候,终于有了动静。韩一共派出去了四十多名斥候,但是这时返回的只是其中的两三个。他们趁着夜色,形色匆匆返回了鞍山城之中,每个人的脸色都很凝重,而且显然是连续几日几夜的赶路,大家的眼睛都显得很红,而且大汗淋淋疲惫不堪的样子。

这三名斥候被带到了鞍山布政府的前厅,几个侍卫赶紧给他们送来了一些吃的和喝的,他们狼吞虎咽的一番,也不等的及吃完东西,就叫嚷着要立刻见韩总兵。侍卫当然看出了事情的急切,而且韩也曾吩咐过,斥候一旦回来部分时间立刻来报。

第十二章 重装上阵(1)

卫不敢多做怠慢,在安顿好了斥候之后,连忙快步的政府后院的厢房,将韩叫醒了过来。当韩从连连几日疲惫之中沉睡时,被侍卫叫醒的时候,还隐隐约约显得很不高兴,但是听到侍卫来报是斥候团斥候回来的消息后,立刻精神了起来。

眼下建奴实力的情况是对整个大局都具有影响的事情,也是决定北海军和东江军在辽沈战场上的战略转折的。这种事情如果不急切,那么这场战斗可的不能继续打下去了。韩只披了一件外衣就匆匆的出了厢房,跟着侍卫来到了前厅。他原本想派人去叫吴文翰、王云、黄得功等人一同前来,或者去将东江军杨奉等人也叫来,但是因为心中太过急切的原因,于是他决定还是自己先去听一听。

来到前厅上,几个斥候见过了韩,相互行礼了一番。韩打量了这些斥候的神态,看得出这几天真是让他们吃了不小的苦头。不过他在心中还是感到有些奇怪的,鞍山此去辽阳的距离需要一天的时间,往返则需要三天的时间。这些斥候是三天前出发,这么快就回来了,难道是在途中就遇到了建奴?

韩在首座上坐了下来,急切的问道:“诸位,你等是第一批返回的斥候,想不到这么快就有消息了,那么就先说来听听吧。”

一个休息的差不多的斥候先汇报了起来,他说道:“韩大人,我等主要是负责勘察辽阳城情况的,顺带也侦查辽阳城附近建奴的动向,所以回来的比较早。我们赶到辽阳的时候,辽阳已经被大火烧毁了一半,而且火势还在继续,不过按照这样的火势推测,恐怕已经很难再抢救了。”

“辽阳城着火了?”韩微微有一些意外。虽然说他在从辽阳城撤退的时候,毛帅曾经委托那几个骑兵吩咐道,是要将辽阳城付之一炬。不过因为临走的时候,还有几个倔强的东江军将领唱反调,所以他们刻意留在城中了。

韩思考了一下,然后继续问道:“那,辽阳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烧毁辽阳城的似乎是东江军留在辽阳的将领所为,我们从现场的环境推测了一下,东江军驻守辽阳城的军队,在北面城门的地方似乎发生过大战。但是我们只看到了许多东江军士兵的尸体,建奴的尸体几乎没有,但是还是能看到建奴的一些旗帜的。”这个斥候继续的说道。

韩脸色显得有些难看了起来,他能想想的到这些东江军在被城墙附近激战的情况。当然,建奴在战后会清扫战场,抬走同袍尸体是有这种习惯的。在历史上宁远城战役,前后一共打了十多天,红衣大破放了好几十炮,击毙建奴无数,但是最终远城清扫战场录数建奴尸体的时候,却只有城墙下方的两百多具,最后上报给朝廷的大捷,也只有两百多的数字。

所以斥候团说没有再辽阳城北面发现很多建奴尸体,那是清理之中的事情。

不过就此还是可以推断。东江军驻守辽阳城地军队根本就没有抵挡多久。要不然建奴也不会悠然自得在辽阳城大火地时候还能去北面清理战场、抬走尸体。

“看来建奴地实力果然不可小视了。一天之内就能拿下辽阳。”韩微微地叹了一口气。脸色显得很是伤感。看来这一仗下来东江军肯定是一蹶不振了。不过现在这些事情已经把u那么重要了。重要地还是如何探知建奴真是情况。“那你们还有其他地情况发现吗?”

“是地。韩大人。我们在探查了辽阳城之后。又在辽阳城附近三十里地方圆范围里看了看。我们在辽阳城北面三十里地地方。也就是最先是毛帅本部大营地地方。发现了建奴地迎敌还驻扎在那里。”斥候点了点头。表情显得越来越凝重。

“是吗?”韩有些精神了起来。他认真地看着斥候。脸上带着浓厚地期许。急切地问道。“那么。这伙建奴地主力部队还在这个北面大营里面吗?”

“回韩大人。这个以前是毛帅地大营里面。到现在为止确实还驻扎着建奴。但是这些建奴似乎并非是这次反攻地主力部队。”斥候快速地回答了韩地问题。他不想让韩白高兴一场。他们这三个斥候原本就不是在探查建奴军事实力地。所以没必要多做隐瞒。

斥候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因为北面大营太过独立了。我们没办法走到近前去查看大营地情况。但是我们在山坡上粗略

一下大营里还有的营帐,并且还故意等待旁晚吃完的T|一下大营里建奴的生火做饭的饭锅。我们计算了一下,这个营里最多只有一千的兵力。”

韩显得有些惊讶了起来,不过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因为他很快就能想到很多种解释,来推测北面大营为什么只剩下这么少的建奴兵力。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来要想这么快知道建奴的真实情况还真是不可能了。他沉思了一会儿,问道:“那你们在北面大营还发现了什么?”

“有的韩大人,虽然我们不敢靠近北面大营,但是我们在北面大营附近搜索了一番,发现了一些大规模的行军痕迹,似乎是建奴部队开动留下来的。”斥候的表情稍微好了一些,带着信心的说道。

“是吗?”韩心中舒坦起来,虽然不知道建奴的真实情况,但是起码能探知到建奴的行军动向,也算是一种不小的收获了,“那他们是往哪个方向移动?”

“因为我们担心建奴是故意做假象,所以还刻意的跟着痕迹走了很大一段路,”斥候回答的说道,“我们发现建奴并没有做假象,他们的行军方向是西南方向,按照我们从痕迹上的推断,大概就是我鞍山西边五十里的地方。不过因为时间的问题,所以我们没有跟上去查看究竟,但是相信其他的斥候同僚们也已经知道这个线索了。”

韩略略点了点头,他自然不会去责怪这些斥候没有把整个事情都探知下来,因为事先为了斥候探索的效率,大家都是分工行事的,以免浪费人力资源做了同样的调查。如果按照斥候的推测,现在建奴的大军似乎已经到了鞍山的西边,看来不日就会对鞍山发动进攻了。

斥候在看了看韩的脸色之后,脸色很是严谨的再次说道:“韩大人,其实我们也根据这些痕迹推测了一下建奴的兵力,虽然比较粗略,但是想必还是能给我们提前带来底气。

根据地面上的辎重车轮还有马蹄印记延绵的长度,这伙建奴最起码有六千步兵和一万骑兵。”

韩吃惊不小,斥候的推测还是最保守的估计,那么现在可以知道建奴的兵力是一万六千之上了。不过他怎么也想不通,建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怎么调集到了这么多兵力的?就算勉勉强强的调集了这么多兵力,那一万多匹战马是怎么来的?要知道骑兵的培养可以说是步兵的五倍消耗,可不是说调集就能调集来的。

在以前的几场战役,尤其是北海军攻打复州的时候,建奴已经折了一万五千全副骑兵部队了。据历史文献的记录,建奴在天启年的真实实力,虽然因为是游牧民族出身,马匹是有十几万,但是真正的骑兵战马却只有五万到八万。折了一万五千的战马,对于建奴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这一次可真是要好好判断决策了。”韩显得有些疲惫不堪,现在的战事的局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了,当然目前虽然还没有到达不能一战的境况,这一场战斗要说继续打下去,还是有机会的。只不过到现在为止,建奴的真实情报还是没有送达。

前厅似乎在不知不觉之中陷入了一阵沉默,从大门外吹来一阵恍恍惚惚的冷风,让桌面上的灯盏扑朔了一番。烛影似乎透露了出现在前厅上每一个人心中的境地,缭乱复杂而惶惶不可安定。

良久之后,韩略略抬起了头,从沉思之中恢复了过来。他看到三个斥候都没有动,看上去也许是还有事情没有汇报,不过总觉得他们神态有些奇怪。按到道理来说,即便自己沉思的时候,他们也会继续汇报的呀?难道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让他们难以启齿?他缓缓自己的情绪,主动开口问道:“诸位,还有什么情况要说来的吗?”

三个斥候各自面面相觑了一下,显得很是不自在。为首的斥候脸色很焦灼,仿佛心中藏着一些沉重的事情,一时半会儿无法从腹腔之中吐露出来。

韩不禁有些疑惑起来,认真的问道:“怎么?你们遇到什么或者看到了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斥候叹息一声,脸色难看到了极点,终于开口了道:“韩大人,其实,我们在北面大营探查的时候,在北面大营的门外还看到了一幕嘲,但是……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第十二章 重装上阵(2)

的脸色渐渐的浓重起来,心中立刻充满了许多种猜)+)本人来说,向来都是很讨厌自己的下属对于自己卖关子,不过这些斥候他们应该是很知道这一点的,除非真的是遇到一些很难开口的问题。他眼神略带惊异的看着斥候,语气有些摇曳不定的问道:“说出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在北面大营的门外看到什么??”

“我们……我们在北面以前毛帅的大营门口,看到了……看到了一大片空地,”斥候最终开口说道了,但是所说的语气却宛如千刀万剐一样艰难。一边说的时候,他的眼神渐渐有些通红起来,似乎是仇恨,也似乎是伤感,“空地是刚刚填上去的,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了,建奴活埋了差不多有一千多名士兵。”

“活埋?一千多士兵?”韩震惊了起来,整个消息真的是很艰难,就像是晴天的一个霹雳,又或者是真真切切的一把刀插在了自己的心口。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悲惨的事情发生,对于活埋这种大规模处刑,虽然不算是最残酷的手段,但是却是一种撕心裂肺的屠杀方式。

很显然,这被建奴活埋的士兵不是北海军,那么自然而然是东江军了。也许是东江军毛帅本部大营在被建奴击溃时候俘虏的士兵,又或许是辽阳城被攻破时候俘虏的东江军士兵,甚至这些活埋的人当中还有很多东江军的高级将领。

三个斥候都低下了头,悲叹不已。良久之后,另外一个斥候带着哽咽说道:“韩大人,我们……我们是亲眼看到的,那一千多个头颅就这样被埋在土堆里,每个头都张着嘴,并且还是死不瞑目。可以想想,他们在被活埋前的痛苦挣扎。”

“是的,韩大人,”接着,第三个斥候说话了,他几乎是在用哭的声音说着,“韩大人……我们还看到了,那么多手,那么多被活埋的同胞的手,这些手全部在向上伸着,好像是想抓着什么,他们……他们死的很痛苦。”

这一刻,韩的脑海中浮现了很多东西,也许是二十一世纪的思想会比现在的人沉淀的东西要多得许多,所以感到自己的情绪十分的激动和愤怒。他联想到了东西,包括两百年后的抗战,也包括几十年后的扬州三日、嘉定十屠。建奴这帮残酷的野蛮人,对于中华所带来的创伤已经不是一点两点的事情了。

所谓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在真实情况中无非是满清文人们所鼓吹出来的东西,就在雍正和乾隆这些满清皇帝在位的时候,文字狱已经残害了中华文化和文人。文字狱与纳粹的文化禁止几乎是一个类型的事情。

现在,东江军的同胞们被建奴活埋了,而且建奴还刻意留下一个营的兵力看守这些尸体,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韩的心中甚至萌发起了要和建奴一拼到底的想法。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韩语气很沉痛,同时也带着一股咬牙切齿的感觉,“我不会就此罢休的,这件事我一定会让建奴们得报复!”

“那韩大人,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三个斥候都充满了义愤填膺的情绪,积极的向韩问道,就好像迫不及待想要与建奴一战似的。

“眼下还不能妄下定论。虽然建奴很可恶。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决不能再让建奴得到任何地利益所图。”韩严肃地说着。他看了看三位斥候地神态。心中虽然也深有同感。但是在这个关键地时候。理智还是得占领主要地位地。“不过。因为建奴活埋了这么多同胞弟兄。所以不管怎么说。我会尽量选择与建奴一战。争取这次打垮建奴地计划依然可以继续。”

“韩大人。我们一定会为这些弟兄报仇地。建奴统统都不得好死呀!”斥候们艰难地从喉头之中挤出这番话。情绪已经很是激动了。

“我明白你们地心情。现在只要等到其他斥候弟兄们带回来更全面地消息之后。我就能分析接下来该怎么去布置战局。”韩语气很是陈恳地说道。“你们这些天在外奔波。也算是累了。你们先去休息吧。”

三个斥候起身告退了。韩在看着他们离开之后。依旧坐在首座上。思绪还是如同大海那一般波澜起伏不定。战争所造成地仇恨。让双方都会进入不择选手段地方式来对付彼此。不过这也是人性所不可避免地情况了。说到底建奴这种蛮子。不仅手段残忍。对整

地进步也没带来什么造树。

韩现在心里没有什么多得感慨,倒是很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现在还的等待其他斥候全部返回后,一一汇报建奴的军事情报,才可以做出下一步的定论。他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眼神充满了尖锐的神光,脸上的神色也暗暗的在下定一个决心似的。

————

第二天晌午的时候,韩才睡醒过来,因为昨天晚上在听完斥候的汇报之后,他回到厢房之中也是辗转难眠,在内心情绪折腾了很久之后,他才渐渐的睡着了,不过那个时候都快是天亮了。晌午这个时候醒来,还是因为侍卫前来叫醒的,侍卫通知又有四个斥候返回来了鞍山,正在前厅等待接见来汇报情报。

韩现在对于斥候的汇报显得越来越急切,总是想早点摸清楚这伙建奴的来历。他赶紧起了床,匆匆的披上衣服,然后洗了一把脸清醒了精神状态,然后跟着侍卫来到了前厅。在前厅里,他看到了第二批返回的斥候。这些斥候显然是刚刚经历过剧烈运动,每个人的额头都是大汗淋淋,并且每个人的衣服都显得有些脏兮兮的,充满了风尘仆仆的感觉。

四个斥候向韩行过礼。韩还没等自己坐稳,就立刻向他们问了起来:“有什么进展?建奴这伙是什么的来历?”

四个斥候当中,一个个头瘦高的人恭敬的回答了道:“回韩大人,我等是两个不同的探查任务。”他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一个人说道,“我和他是负责探查建奴在鞍山城附近的军事动态,我们已经在鞍山方圆五十里的范围来回监守了三天的时间,在今天突然发现了建奴有了很多的军事动态,所以匆匆的赶回来了汇报了。”

这个斥候说道这里,他先顿了顿,然后又补充了一句:“现在建奴的大营在鞍山城西边五十里的山沟里,大概有兵力一万八千人。”

韩对于这个消息昨天晚上就已经知道了,他略略的点了点头,说道:“辛苦了,不过这些在昨晚的汇报中我就知道了。你们倒是先说说建奴今天有什么军事动态?”他看到这些斥候都是仓皇返回来的,看来建奴已经开始了进步针对鞍山的行动,说不定就是在调动兵力部署,准备发动围攻鞍山了。

斥候缓了缓自己的情绪,希望自己说话的时候不会出先遗漏。他让自己平静下来后,回答的说道:“韩大人,建奴在昨晚凌晨的时候,从更西边的地方再次来了一支部队,是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不过这支骑兵队真正的马匹只有一千多匹,但是每一个骑兵都配有两名随员,看样子绝对不是斥候队,倒是很像是精锐的骑兵作战部队。他们抵达了在鞍山西边的建奴大营里。”

“这么说,建奴在西边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两万了?”韩微微的有些吃惊,脸色显得比较低沉了,但是总体来说两万的兵力比预期之中的还是会少很多了。到目前为止,他还是能看出这一仗是有地方可打的。

“可以这么说了,”斥候点了点头,表情很严谨的说道,“然后再今日早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西边建奴大营调出了大概五千的兵力,其中有三千骑兵,从大营出了来,想着鞍山西南面行去了。”他顿了顿,让自己的语气缓了缓,接着说道,“我单独去跟踪了这伙建奴部队,他们在我鞍山西南的一个山村里驻扎了下来,不过,这些可恶的建奴竟然……竟然……”

“竟然怎么了?”韩看到了斥候脸色大变,心中有了一种冷飕飕的感觉,知道事情又有不妙的情况了。他追问了道,“说啊,别吞吞吐吐的。”

“是的,韩大人,”斥候大大的喘了几口气,但是双手依然紧紧的捏在了一起,“原本这个山村里,是住着几个猎户的,大概是三十多口人,有老有少,但是………但是这伙建奴将这些人全部……全部杀死了,然后以这个山村为总不,五千兵力全部布置在山林里。”

第十二章 重装上阵(3)

畜生,气死我了,”韩真想用二十一世纪最恶毒的T|建奴,不过现在看来说这些话也没什么用。昨天夜里那第一批的三个斥候来回报,是建奴坑杀了一千多东江军士兵,今天又是建奴为了保密自己的行踪杀害了一个无辜的山村村民,真是人神共愤的事情。“建奴越是如此,越是不得民心,同时还会激起我军对他们的仇恨,在另外一方面来说,对我军的战斗力还是有提高的。”

韩虽然这样说着,但是心中还是疼痛不已,他沉默了许久,突然伸出手重重的拍打了一下面前的桌案。这一举动吓得在场所有人都有些猝不及防。韩接着又说道:“但是,建奴这帮残暴,简直是令人发指,一旦让我找到机会,我一定不会轻饶了他们。”

看到韩这样大的激动,几个斥候也都感受到了自己的主帅是发自内心的对建奴的痛恨,各自心中纷纷的有不同程度的触动。

韩叹息了一声,让自己内心的憋屈的情绪暂时舒缓下来。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态度,恢复了一军主帅的样子,然后认真的看着先前汇报的斥候,继续问道:“那么,在这个山村里驻扎的建奴部队,他们的部署位置,你们有记录下来吗?”

斥候显得有一些惭愧,他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说道:“韩大人,因为这五千建奴分布在山区里,相互之间都能照应,我们没敢走的太近去查看他们的位置。

但是,我们也是在山区的外面,凭着凌晨时候天色微凉,但是山区建奴分布的地方都有火盆光亮,依稀的还是描绘出了他们的布局。不过,至于精确的性度,那就不太好说了。”

“嗯,不错,你们已经做的很好了。”韩点了点头,斥候每一次出去执行任务都是极度危险的,在这样的状况下,能够做的达到一定要求,那就算是很不错了。他顿了顿,接着问道,“那么,还有其他消息吗?”

这时,与先前说话的同一个小组的另外一名斥候说话了,他道:“有的,韩大人。我和他是分开监视建奴动态的。他前去跟踪这五千部队的时候,我还发现了在早晨的时候,从建奴西边大营里,又开出了一支部队,大约有八千人,可能会比这个数字更多,因为时间太急我没有计算的太清楚。”

“这建奴果然开始准备对我鞍山下手了。”韩冷冷的笑了笑,转而脸色有些沉思,他若有所思的继续问道,“那么,这伙建奴又是前往到什么地方呢?”

“这队建奴直接将军队开到了鞍山城西北面的后卫屯,”斥候快速了当的说道,“后卫屯是辽东附近较为平坦的地方了,而且后卫吞距离我鞍山的途中也只有少许的山脉,并且距离很近,我猜测他们会以这股军队做为进攻鞍山的主力部队。”

“说的有道理。”韩在思考了一下之后点了点头,“那么,这八千建奴是如何分配的,你可有描绘下来做记录?”他对于自己的斥候团一直都有严厉得要求,尤其是在刺探敌人军队动向和布局的时候,描绘敌人军队部署的位置那是最基础的事情。

这个斥候立刻从自己地衣服胸口部位取出了一张皮纸。双手呈递到韩地面前。并且说道:“韩大人。因为地理位置极好。所以我在高位能够清楚地看到这八千建奴地分兵布置地情况。这是我描绘地草图。”

“嗯。明白了。你做地不错。”韩是很赞赏地点了点头。然后结果了斥候递过来地皮纸地图。他只是简略地看了一眼。然后就放在了一边。这些作战地布局地图。还得等到和其他高级军事将领一起商议地时候才派得上用场。现在还是搁置在一边。专心听取其他地重要地事情为妙。

韩再次点了点头。对第一组地两名斥候说道:“你们做得都不错。记你们一功绩。”

两名斥候纷纷言谢。然后起身告退离去了。

韩在第一组地两名斥候起身离去之后。然后看向第二组地两名斥候。问道:“两位。你们是负责勘察什么情报任务地?”

一个长相很是粗犷地斥候先应答了道。说:“回韩大人。我们此番是负责搜集建奴地旗帜信号和拦截他们相互之间传递地文书。负责本次任务地。一共有八个人。但是其他六个人和我们分开行事。现在可能还没回来。”

韩听到斥候这番话,心中倒

得精神起来,截获建奴的文书那可是相当危险的事情5|要很好的判断力以及下手时候的果断、全面思考的方式。而且,一旦能够顺利截获到建奴的文书,那可是获得了很大的情报价值。此外,如果这两个斥候能够通过搜集建奴旗帜信号,那么就也有可能得知这伙建奴的来历信息了。

“你们有什么收获吗?”韩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这个斥候看上去很像是三大五粗的人,但是回答起来却非常的简单很迅速,他说道:“因为时间太短,我们没有截获到建奴传递的文书,当然也许其他组的同僚会在这方面有所收获。至于搜集建奴旗帜信息,我们发现了在西边建奴大营的中军帐前,挂着的帅旗是建奴正白旗,因此我们猜测此次建奴主帅当是皇太极。”

韩脸色有一些惊讶,但是转而渐渐在内心中有了喜悦的心情。这次北海军和东江军这么大的举动,天降奇兵一般的突然出现在辽沈之地,给与建奴的紧张那一定是空前绝后的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担任反攻主帅的并不是奴酋努尔哈赤,而是他的儿子皇太极,那么就可以充分的说明一点,奴酋努尔哈赤经过宁远城一战之后菲斯即残,已经丧失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了。

不过,韩依然感到奇怪,这皇太极怎么可能这么快就从宁锦那一带撤退回来了?而且还组织了这么多兵力来反扑。就这一点,他只能推断在宁远那边的袁崇焕没有能够牵制住敌人,让皇太极及时撤退回来了。

看来,这个皇太极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在努尔哈赤重伤或者已经身亡的情况之下,他还能果断的从两面战事之中抽出身来。他沉思了一下,眼下敌人似乎只从宁锦那边调回来了一部分,对于自己来说还是有机会反败为胜的。很显然,皇太极从宁锦带回来了只有两万多的兵力,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兵力越少行军越快,第二原因那就是皇太极还是有些轻敌,尽管两万大军的数量已经在他眼里很是多了,同时建奴和明军作战这种兵力也算是很看得起明军了。

只不过,皇太极就算自以为自己准备很充足,但是他还是低估了韩的北海军和东江军真正的作战实力。两万兵力确实是一个压力,但是却也是机会四伏。

“原来如此,那么还有其他消息吗?”韩从沉思之中恢复了过来,然后看向斥候继续追问了道。

长相比较粗犷的斥候看了看自己另外一个同僚斥候,说道:“韩大人恕罪,小的只探知了这个消息,便急匆匆的前来汇报了。”他说完,接着又说道,“不过,我的同僚他还会有其他的消息。”

韩看向第二个斥候,问道:“你找到了什么消息吗?”

“是的,韩大人,”第二个斥候点了点头,很是认真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