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枕江山-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崇训赶紧放手,见李裹儿似羞还恼,脸蛋艳如初绽桃花,胸怀激荡不已,竟然不顾脚下泥土湿软,“卟嗵”一声跪在她的脚下,连连叩头道:“郡主恕罪,郡主美若天仙,小王实难自己,绝非有意冒犯,还请郡主恕罪!”

李裹儿见他跪倒,竟然呆住了。在她心里,武家是她这个皇家郡主都不可冒犯的强大存在,眼前这人可是武家两大巨头之一的梁王武三思长子,他怎么……,难道……难道他对自己竟然如此痴迷?

李裹儿心中惊疑不定,也不唤他起身,只是试探地道:“奴家一个未嫁女子,小王爷这般非礼,辱了奴家清白,可不毁了奴家清誉么,如此行径,切不可再犯!”

武崇训听她口吻有原谅自己的意思,心中更是大喜,又磕头道:“小王再不敢犯了!但得郡主回心转意,不再生小王的气,便为郡主粉身碎骨,小王也在所不惜。”

这武崇训叩头叩得实诚,额上沾了泥土也全然不顾,李裹儿见了忍俊不禁,“噗嗤”一笑,急忙反手掩住嘴巴,那嫩若兰花的小手掩住小嘴,笑眼弯弯如月,煞是迷人。

武崇训见自己逗得她发笑,不禁咧开嘴巴也笑起来,低头一看,雪白一双玉足踏在地上,足趾如卧蚕,好不可爱。那脚上有几片草茎,脚掌下黑黑的泥土,愈加衬得那双脚掌美玉一般,不由更加痴了。

李裹儿见他如此模样,终于渐渐确定,此人是对自己痴迷到了极致。

世间竟有这般痴儿么?

李裹儿又惊又喜,脱口问道:“你说的话可当真么?”

武崇训道:“千真万确!小王愿为郡主做任何事,但搏郡主一笑,死亦无憾。”

李裹儿心道:“这世间男子,难道真有如周幽王一般的傻蛋?”

心中想着,李裹儿便道:“你们男人惯会花言巧语,谁信你呀。”

武崇训激动的满脸通红,竖起三指道:“小王敢对天地盟誓,以白心迹!”

李裹儿眼珠一转,半真半假地道:“谁要你立誓了,人家才不信那个,如果你不是说谎骗人家,那……你把人家的脚舔干净!”

武崇训一呆,身为梁王世子,他几时做过这般下贱的事情?李裹儿本就是以半开玩笑的口吻,生怕真个惹恼了这武家小王爷,一见他呆住,心中害怕,赶紧说道:“好啦好啦,和你开玩笑的,快起来吧!”

武崇训听她语气,倒生怕她不肯相信自己的诚意,低头再看那双小脚丫,雪白晶莹,如玉之润,如缎之柔,那草茎黑土沾在脚上不显肮脏,倒愈发衬托得那双玉足似泥土中生出的一双雪莲。

再看李裹儿裙摆溅湿,粘在腿上,红色裙衣微微映出健美的腿形,肉色诱人,心中登时一热,在他眼中,这仙子般的人物哪有肮脏的地方,便叫他为这样的美人儿做任何事他都是心甘情愿的。

武崇训道:“好!小王便为郡主舔净双足!”说着,双手一伸,捧住李裹儿一只玉足,手指碰到李裹儿温腻柔软、骨型纤秀的足踝时,心中更是一荡,再不犹豫,伸出舌头便向她的脚掌舔去。

“啊!”

李裹儿一声惊呼,根本不敢相信一位堂堂的郡王,竟然真的为她做出这种事来,惊骇之下整个身子都僵住了,等她反应过来,才看到武崇训满脸痴迷地吮着她的脚趾,根本不在乎脚趾上的泥土草茎。

武崇训吮净了李裹儿的脚趾,又恋恋不舍地向脚心移去,李裹儿就似幼年时被自家所养的那只大狗舔吻脚趾一般,只觉奇痒难耐,忍不住格格娇笑,忙挣脱道:“好啦好啦,不要舔啦,人家信你啦。”

李裹儿收回脚掌,武崇训一口泥土,倒还有些意犹未尽的味道。

“你快起来,若叫人看见你跪在我面前,成何体统,快起来!”李裹儿此时已确信这位小王爷对自己痴迷到了极点,畏惧之心顿去,再说话时便不再客气,隐隐带了几分命令的口吻。

武崇训如奉纶音,应声站起,规规矩矩站在那儿,只觉自己和心目的仙子连肌肤之亲都有了,实是甜蜜无比,不禁嘿嘿傻笑。

李裹儿又好气又好笑,娇嗔道:“好啦,今日效游,小王爷该与那些贵介公子们在一起才是,与小女子私相独处算什么道理,你快去吧。”

武崇训道:“那些人有什么好交往的,郡主刚回洛阳不久,对此地还不甚熟悉,小王愿为郡主导游,让郡主玩得尽兴。”

李裹儿抖了抖裙袂,道:“由得你,不要离我太近,免得惹人闲话。”

武崇训对他爹都从来不曾这么听话过,果然乖乖跟在李裹儿身后,相隔三尺,李裹儿向东他便向东,李裹儿向西他便向西,比人家养熟了的老狗还要听话。

“呃……,郡主,你可曾听过近日坊间传言……”武崇训陪着李裹儿游玩了一阵,渐渐熟稔起来,终于按捺不住,问起了梗在心中如同一根刺的那个问题。

李裹儿当日长街欲吻杨帆,结果被许多百姓看见,心中不免发虚,事后也曾悄悄打听过,知道此事已经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幸好双亲还不知道,可谓万幸。此时武崇训吞吞吐吐地一问,李裹儿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心中不由一紧,面上却做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问道:“什么传言?”

武崇训赶紧把那件事说了一遍,说到一大半,见李裹儿脸色越来越难看,不由怯怯地住了嘴。李裹儿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噼呖啪啦地掉下来,抽泣道:“洛阳人心怎地这般肮脏,辱没一个清白女儿家的名声很好玩么?”

武崇训一见李裹儿流泪,心疼得跟什么似的,连连告罪道:“郡主不要伤心,小王是绝对不相信此事的,郡主不要再哭了。”

李裹儿趁势发作道:“你嘴上说不信,心里明明是信的。人家随父亲回京,一路上险阻重重,几番出生入死,都是杨校尉救了人家性命。这是救命之恩啊,人家视杨校尉如亲生兄长,长街偶遇是有的,邀他同车也是有的,看见自家兄长,邀他同车而行,叙叙兄妹情谊,怎么了?偏生有那些烂嚼舌根子的。”

李裹儿哽咽道:“什么街头拥吻,污了人家名声不说,让人家的恩公也因此蒙羞,裹儿于心何忍。”

武崇训暗道:“她的反应如此激烈,足见对清白之珍惜,我真的是误会她了。这个时候,她还对连累恩人心存内疚,心地何等善良!”

武崇训越想越是惭愧,李裹儿又道:“什么街头拥吻,人家把杨校尉当亲大哥,妹子跟哥哥撒撒娇,说话时娇憨了些,就这么一撅嘴儿,恰好被那些心地龌龊的人看在眼里,便胡说八道起来。方才人家还失足跌入小王爷怀中呢,亏得没人看见,若是有人瞧见,定然要说奴家不知羞,对小王爷投怀送抱了。”

李裹儿越说越伤心,不禁愤然道:“这种事情越描越黑,叫人家怎生辩驳?罢了罢了,唯有以死明志!”李裹儿说着,就要冲上小桥,准备投水而死,虽说那水……只及她的膝盖高。

“万万不可!”

武崇训一个箭步冲上去,再度施展出他在父亲面前用过的“扑跪”神功,一把抱住李裹儿的双腿,双膝就势向她面前一跪,央求道:“是小王错了,误信谣言,伤了郡主的心,都是小王之罪,郡主千万莫寻短见!”

武崇训说着,还怕李裹儿不解气,扬起双手左右开弓,用力地抽起自己耳光来。

李裹儿掩面饮泣,哽咽道:“你快起来,堂堂梁王府小王爷,这般样子成何体统,叫人家看见不知又要传出什么闲话儿。”

武崇训见了反而卖起乖来:“郡主要我起来,须得不再生气才是。”

李裹儿道:“人家不生气了,还不起来?”

武崇训这才站起,懊悔不已地道:“以后再见有人散播这等谣言,诋毁郡主清誉,小王只消听见,必定不会轻饶了他!”

李裹儿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人心,此时她已摸透了这个武崇训的心思,没想到她最畏惧的梁王府,其世子居然在自己面前奴颜婢膝一至于斯,李裹儿心中又惊又喜,暗暗得意,却俏脸一板,故意冷然道:“清者自清,不敢有劳小王爷,否则不知人家又要说奴家与小王爷有什么不清不白的关系了。”

她腮上还挂着两行清泪,便把俏脸一扬,道:“人家这副样子,实在不好人前露面,这就要回去了,有劳小王爷替奴家向千金公主殿下知会一声,再叫人家的车仗出来,人家在前边路口候着。”

武崇训慌得跟什么似的,连忙道:“小王送郡主回城!”

李裹儿这么说,本就是想要制造一个单独与他在一起的机会,她已经察觉到,如果能把这个梁王世子掌握在她的手心里,对她、对她父亲有多么重要,听了武崇训的话,她不置可否,只是冷冷一哼,拂袖便走。

第二十三卷 千骑将 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人行

千金公主此番出游,本就是为了促成武崇训和李裹儿的来往,见武崇训来替李裹儿向她辞行,千金公主会心一笑,只当二人已经情投意合,自然乐见其成,因此欣然应允。

武崇训匆忙唤了李裹儿的车仗,又叫了自己的侍卫,急急赶到路边,就见李裹儿俏立路旁,如春花绽放。

武崇训连忙下马,殷勤地请安乐郡主登车,自动自觉地充当了她的护驾骑士,护拥着李裹儿的车驾向御道赶去。

李裹儿放下帷幔,自帷幔中悄悄观察着骑在马上神采飞扬的武崇训,下意识地又咬起了小指。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像一场离奇的梦,她还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车队到了御道上,便拐向宫城方向,这时候,杨帆带着任威等几名侍卫赶到了。

杨帆与武崇训虽然不熟却是认得的,以前杨帆数度到梁王府,曾经见过这位世子。他沿御道而来,老远就看到了这位梁王世子的旗幡,杨帆微微有些意外:“梁王家宴,世子怎么还在外招摇,莫非他不参加族人家宴?”

杨帆想着,放慢了马速,走到近前一看梁王世子果然在,便在马上一抱拳,拱揖道:“世子!”

武崇训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杨帆,一时神情和心情都古怪到了极点。

前一刻他还是把杨帆当成情敌看待的,可是李裹儿在寺庙后院小桥之上那番哭诉之后,他现在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向杨帆发难了。尤其是,安乐郡主所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在心里,安乐郡主说她视杨帆如兄长,若得罪了她的兄长,美人儿不再理他怎么办?

可是让武崇训现在就放下心结,“妇唱夫随”地把杨帆当成“亲大哥”,武崇训一时又适应不了这种剧烈的变化,正在尴尬地当口儿,李裹儿掀开车帘,向杨帆欣然叫道:“杨哥哥!”

李裹儿在车中思量许久,那梦境般的感觉终于沉淀成了事实,她知道,她已经用她的美色征服了一个裙下之臣,而且是最忠心的那种。堂堂梁王世子,居然连给她舔脚趾的事都做得出来,此人再也休想逃出她的手掌心了。

她正欢喜得意间,杨帆到了。李裹儿也颇为意外,没料到会在这里遇到杨帆,心思一转,她便雀跃着迎了出去,方才已经在武崇训面前说过她把杨帆视作恩公、视作亲生兄长的,此时如果不落落大方,岂不叫那武崇训看出蹊跷。

“杨哥哥,你这是往哪儿去?”

杨帆看看李裹儿,又看看武崇训,笑了笑道:“正要去梁王府赴宴。世子与郡主……这是联袂出游么?”

李裹儿道:“应千金公主之邀,今日与诸多贵介公子、使相千金,同游于洛城北郊。人家不喜那些贵人们踏青出游的把戏,正劳烦小王爷送我回城呢。杨哥哥正好与人家同路,快上车来,人家和你说说话儿。”

李裹儿此举大是高明,越是在武崇训面前落落大方毫不避嫌,武崇训心中疑云越薄,只是……虽说安乐视杨帆如兄,毕竟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长,那女子香车并不太宽,两人并肩而坐……

武崇训心道:“我是安乐未来的夫婿,我都不曾与她并肩而坐,手足相接,让杨帆上去,好不是滋味儿。”

武崇训便笑道:“某与杨将军也是素识,久不相见,正想一叙离别之情,不如你我并辔而行,边走边谈!”

杨帆正觉李裹儿太也大胆,一听武崇训这话如释重负,马上欣然点头:“正合我意!”

李裹儿已经摸清了武崇训的心思,哪还把这今日出游前还被她又敬又畏的梁王世子放在眼里,登时俏脸一板,睨着武崇训道:“杨哥哥是去梁王府赴宴的,小王爷想与杨哥哥攀谈,到了你家便是聊到秉烛夜谈也没关系。奴家长住宫中,难得见到杨哥哥,小王爷可否容后叙旧?”

武崇训已然迷了心窍,李裹儿的话哪敢反对,登时讪然道:“郡主所言有理,如此……就请杨将军登车吧!”

杨帆总觉得三人间有种奇怪的氛围,一时又品咂不出究竟是什么,其实自上次长街偶遇,他就渐渐感觉这个李裹儿不是那么单纯,可眼下武崇训就在旁边,自己若不登车,反而显得心中有鬼,无奈之下,只得弃马登车。

杨帆一上车,李裹儿便又抬手放下了帷幔,放下帷幔时,一双妩媚到极致的眼睛,还带着挑衅的目光乜了武崇训一眼。武崇训暗自安慰自己:“是我不好,方才出言不逊,惹得安乐不悦,她这是故意气我,一定是这样。”

帷幔虽然放下,其实里边有些什么举动,外面影影绰绰的如雾里看花,也能看到稍许,杨帆倒不担心安乐敢对他进行骚扰,是以帷幔刚一放下,杨帆便沉下脸色,压低声音道:“你又要做什么,当真不爱惜自己名声?”

李裹儿委屈地道:“哥哥何以对人家越来越不假辞色?你救过人家和爹爹性命,是我一家人的大恩公,你我又曾有过夫妻之实,奈何冷言冷语,人家究竟做错了什么?”

杨帆一听她提起此事,登时有些泄气。他总不好与李裹儿理论,说总是察觉她说话不尽不实,当日黄竹岭上藤萝洞内那一幕更是如同梗在他心上的一根刺,事后想来,越来越觉得她不是一个初经人事的少女。

杨帆只好缓和了口气道:“郡主,昔日种种,是杨某不知你的身份,结果铸成大错。如今令尊即将成为太子,不日郡主就将成为大唐的公主,杨某早有家室,断然不可能与公主有什么结果,既然如此,为人为己……,郡主冰雪聪明,想必不需杨某说的太过明白!”

李裹儿黯然垂泪道:“你说的道理,人家自然省得,情不自禁罢了。”

李裹儿说得凄婉哀伤,那花容月貌泪水涟涟,若换一个男子听了看了,怕不心怀激荡,登时小头指挥大头,有感于美人恩重,便是叫他为这女子舍了性命也心甘情愿,从此如那武崇训一般,乖乖做她石榴裙下之奴。

可杨帆不同,裹儿虽美,也不致于让他为美色而迷了心智。心头那抹疑云更是降低了裹儿这番做作的魅力,杨帆只是不好说些太尖锐的质问,因此劝道:“进一步害人害己,退一步皆大欢喜,郡主在黄竹岭十六年苦楚,如今重返宫廷殊为不易,切勿自误!”

杨帆这番话李裹儿哪里听得进去,她喜欢这种冒险、玩火的刺激,喜欢把男人掌握在手心的感觉,那像是一种令人飘然欲仙的权力,让人着迷。梁王世子武崇训膜拜在她的脚下,甘愿以奴仆自居,更是助长了她的这种野心。

杨帆越是敬而远之,她的征服欲望越强烈,不把杨帆征服,让他乖乖任由自己摆布就越不甘心,这种感觉很复杂,或许她对杨帆真有几分喜欢,或许就像她当初养的那只猫儿,她觉得自己付出了,就一定要拿回代价。

又或者,武崇训的被征服,让这个在小山村中长大,一步登天进入帝国最高层的皇家村姑有些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了,她的野心膨胀太快,却又没有一步一个脚印攀登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胸襟和智慧,于是迷失了自己。

不过,她对玩火却是乐在其中的,她咬了咬嘴唇,很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心中暗忖:“我的美貌可以让堂堂梁王世子自甘奴仆,就不能征服你么?”

于是,放在坐榻上的一只柔荑悄悄伸过去,便牵住了杨帆的手,她抓着杨帆的手,轻轻放在自己青春而富有弹性的柔腻大腿上,杨帆一惊,抬眼看向她,低斥道:“你疯了?”

李裹儿昵声道:“外面看不清的。”

她的眉梢眼角尽是春情,一双眼波润如春水,就那么凝睇着杨帆,用一种极诱惑、极旖旎的声音道:“那么多皇姐、皇姑甚而姑祖母,都能活得自由自在,为什么独对我如此苛求,比起她们,我受的苦还少么?杨郎,人家是你的女人,这你总不能否认吧?”

李裹儿说着,轻轻抓着杨帆的手,沿着滑腻如脂的大腿,竟向自己的桃源花芯探去。杨帆没想到她竟这么无耻,心中恶感更甚,手掌一紧,一把握住了她的大腿,如同铁钳一般,再难移动分毫,疼得李裹儿都要流出泪来。

杨帆脸寒如冰,冷冷说道:“温柔坊里,每日不知多少男人度夜,如果每一个在那里度夜的男人上过一个女人,就把她当作自己的,那男人岂不蠢得像头猪?”

李裹儿已经知道温柔坊是个什么所在,脸色登时一变,恨声道:“你当我是什么?”

杨帆冷然道:“不是我当你是什么,而是你自己当自己是什么?”

李裹儿恨恨地瞪着杨帆,神色数变,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许久,她容颜一缓,忽地向杨帆婉媚地一笑,轻轻低下头去,柔声道:“人家当自己是什么?人家自然是当自己是你的女人、你的奴婢,只要你喜欢,人家便为你做任何事,都是心甘情愿的。”

武崇训策马伴在车旁,因为不想被李裹儿看轻了自己,怕她恼恨自己不信任她,因此不敢盯着车中看,只能拿眼角余光尽量捎着,可纱绡虽薄也看不清些什么,竖起耳朵细听依旧听不到些什么。

仔细想想,便自嘲地一笑:“我怎能用龌龊心思去度量她,亵渎了仙子呢。再者说,大庭广众之下能有什么事情?我得放宽胸怀,万万不可让她觉得我气量狭窄,但能讨得美人欢心,便为她做任何事都是值得的。”

第二十三卷 千骑将 第八百四十七章 梁王家宴

从北门进城便到了宫城范围了,只需向右一拐就能从玄武门进入皇宫,武崇训自然没了借口继续护花,他此前又说过要与杨帆一叙旧情,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李裹儿的仪仗向远处那丛巍峨庄严的宫阙处中驶去。

杨帆伫马一旁,也望着那辆远去的香车,高大的城墙下,有风从远处徐徐吹来,正好拂动了如雾的纱幔,车中一道倩影袅袅娜娜,无法叫人看个仔细,正如车中人那多变的心思。

没有人是生来就一成不变的,一些本性的东西更是在成长中逐渐形成,并最终成为他区别于其他人的最本质的东西。杨帆如果不是幼经大难,颠沛流离,又有一番奇遇,他会是今日的杨帆么?

或许他此时依旧生活在韶州,半个月赶一次集,三个月去一次城里,大部分时间与他同样纯朴讷言的妻子和孩子生活在那个小小的峡谷里,他的天就只有那么大、他的地就只有那么广,他的心胸里就只有那么一个小小的家。

小蛮从小过惯了苦日子,一个乞索儿终于改变了命运,可是一些已经深深刻进她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变了,直到现在她依旧喜欢赚钱,不停地赚钱,赚来的钱要么拿去再生钱,要么就换成土地和真金白银,藏在她最认为最安全的地方。

阿奴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在一场大旱之后,这一切都改变了,她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推进了枯井,对她的父亲来说,那是最无奈的举动,也许他当时已经饥饿到麻木,但是如果他还活着,这一幕往事一定是他一生挥之不去的梦魇。

对当时还很幼小的阿奴来说,她无法理解这些,当那个年仅六岁瘦骨嶙峋的女孩,满脸血污哭叫着从枯井中一步步爬出来时,这创伤就再也无法愈合了。她从此封闭了自己的心,直到那个寒冬大漠,杨帆用自己的血和命,打开她心防的那把锁。

从小拘于宫廷的婉儿,最大的快乐是陪伴皇帝去龙门时,摒退左右,一个人奔跑在无人的山林中,释放她压抑太久的心情。家国天下负于一身的太平,更多时候像一个政客,她无暇去考虑如何做一个妻子、做一个母亲、做一个女人……

每一个成年的人,都有他从童年一路过来,命运在他身上刻下的一道道痕迹,如同一斧一凿地劈斫出来。如今的李裹儿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成了现在这副样子,她……究竟经历了什么?她成为了什么?

远处的风一路掠来,掠过香车的帷幔,帷幔便化作一团迷蒙涌动的雾,掠过武崇训的眼,他的眼睛里挥之不去的依旧是那如玉的娇靥,掠过杨帆的发梢,他的思绪凌乱如发,充满迷惘。

红粉耶,骷髅?

※※※※※

武三思此番家宴,来的人比以前明显要多了,武承嗣的身体每况愈下,武家人都很清楚,即便一些暂时还在观望并未确定要投靠武三思的人,也不想在家宴这种并非明确站队的场合拂他的面子。

家宴照例会有一些不被主人当成外人的人出现,越是大户人家越是如此,除非你想表示自己交游不广,人脉稀少。不过今日有幸被武三思邀请来的人并不多,除了“三思五犬”,一共只有四个人,张易之、张昌宗、李重润,再就是杨帆了。

被人戏称为梁王门下五大走狗的宋之逊、李俊之流是一定要来的,非如此何称心腹?再者,这样的场合总不免要吟诗作赋以应风景,这几个人都是文人才子,可以助主人附庸风雅。

李重润是庐陵王的嫡长子,邀请他来,是为了让他见证杨帆与武三思的交情,而张氏兄弟既是掩护,也是为了监视李重润。李裹儿是女流且年纪幼小,出宫游赏、交游名媛不受人注意,庐陵王世子从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他的父亲,他想随意出宫与人接触就难了。

二张既然到了,这实际上的“皇后”和“贵妃娘娘”自然就坐了上首,此间主人武三思也避席屈居其下,庐陵王世子李重润和及时赶回来的梁王世子武崇训坐在武三思的对面,而武三思的下首坐的居然是杨帆。

看这样子,像是要由父子二人分别接待两位贵客,可是庐陵王世子是代替他“生病”的父亲来的,本应与武三思同座,武三思却把杨帆安排在身边,由儿子去陪庐陵世子,这就很是耐人寻味了,须知在官场上,坐次排位也是一门学问。

武三思除了恭维讨好二张,就只与杨帆谈笑风生,由于讨好二张的还有武懿宗、武攸宜等武氏族人,所以武三思大部分时间都拿来和杨帆谈笑,因为席间太过吵闹,两人还时常附耳低语,这一切都被李重润看在眼里。

这位庐陵王世子未及弱冠,年方十九,是李显的二儿子,庶长子李重福要比他大两岁。由于庐陵王四子七女(实为八女,但有一女幼年夭折)是由不同的宫妃所生,所以岁数相差不大,同一年出生的兄弟姐妹就有好几个。

年方十九的李重润三岁时就被轰出洛阳困居深山了,心思单纯、不通世故,完全没有看出杨帆的笑容和应答只是勉为其难,他和梁王的所谓热络场面,完全是武三思烧火棍子一头热。

二张兄弟能歌善舞,席间众人岂能不投其所好?酒过三旬,张易之便在众人的热烈响应之下走到席间高歌一曲,在热烈的喝彩声中,武崇训得到乃父示意,又上前邀请张昌宗踏歌,一时间武氏族人、三思五犬乃至二张便在席间载歌载舞起来。

李重润不擅歌舞,也被武崇训硬拉出去,笨拙地随着大家手舞足蹈起来,一个转身,他忽然发现武三思和杨帆的席位空了,闪目一瞧,恰好看见武三思与杨帆并肩而行,边走边谈,慢慢踱向远处的曲池回廊。

杨帆落后半步,随在武三思的身旁。只听武三思道:“二郎奉圣谕组建‘千骑’,一切尚在筹组之中,本王听说户部在军饷衣粮上面对你们多有刁难啊?”

杨帆心中一动,微笑答道:“不想此事竟连王爷也惊动了。确是有些户部官员拿腔作调,故意刁难,不过此事已经解决了。”

武三思呵呵笑道:“嗯,二郎以兵士之蛮不讲理,应对户部官员的强辞夺理,倒是一步妙棋,你们横得起,他们可横不起,敢对天子亲军多加刁难,安尚书真是有点昏了头了,还以为二郎你人善易欺呢。”

两人边说边行,就见前方临池处出现一座轩亭,窗子开着,厅中置一圆几,早有一人坐在那儿,看见二人过来,那人便站起身来,正是河内王武懿宗,不知何时他已悄然从那家宴那边离开,一个人到了这里。

武三思笑指武懿宗道:“这位是河内王,吾之堂弟懿宗,二郎想必是早就见过的。”

杨帆向武懿宗含笑一揖,道:“杨帆见过河内王。”心中却是暗暗纳罕,武三思摆出这般阵仗做什么,莫非有意为我们调和?武懿宗向他牵了牵嘴角,勉强一笑。

武三思暗暗瞪了武懿宗一眼,又对杨帆道:“好教二郎知道,当日户部无端为难于你,实是我这兄弟从中作祟啊。”

杨帆早就知道了,闻言却做出一副惊讶模样,失声道:“竟然如此?不知杨某何处得罪了王爷,致令王爷心生不悦?杨某惶恐,着实不知,还望王爷指教!”

武三思道:“还不是因为你护着庐陵王回京一事么,懿宗以为你是想跟我武氏一族为敌,所以有意为难于你。也怪本王,不曾向他言明你的苦衷,得知此事后,我已教训过他了,今天特意把你二人请到一起,是要懿宗当面向你陪个不是。”

武三思这厢说着,武懿宗那边便作势欲揖,只是他那腰杆儿僵硬的很,看来没有一柱香的时间都未必弯得下来,杨帆抢前扶住,连声道:“使不得使不得,这可真是折杀下官了。其实能化解误会,不与河内王为敌,下官已然万幸!”

武三思笑吟吟地道:“二郎若是不再责怪本王这个莽撞的兄弟,那就入座,咱们一块儿喝杯酒,一笑泯恩仇。”

武三思说着,当先在几案后边坐下来,睨了一眼杨帆,漫不经意地又道:“当初的事,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如今小儿看中了安乐郡主,不日本王就要向庐陵王下聘求亲,到时候两家人作了一家人,昔日一点恩怨,自然是过眼云烟!”

前堂上热闹非凡,走了一个武三思、一个武懿宗,还有一个杨帆,众人似乎全未注意,一曲舞罢,众人纷纷归座继续饮酒,李重润趁机向武崇训问道:“我看那杨将军与老王爷似乎十分熟稔呀?”

武崇训回府后已经得到了父亲的叮嘱,晓得此番家宴的目的,闻言便道:“是啊,家父对杨将军一向青睐有加,可以说,杨将军得以踏上仕途,就有家父大力举荐之功。昔日杨将军受来俊臣构陷蒙冤入狱,也是家父出面才保得他的性命。

杨将军成亲时,家父还曾以王爷之尊,纡尊降贵出席婚礼,且赠予他们夫妻一份厚礼。呵呵,家父对杨将军一直是当成子侄般对待的,杨将军对家父也是深怀知遇之恩!”

李重润听了不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