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商道人生(太极)-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是上敖村阻拦通路,还是三番五次出现的石矿事件,所有的事情,其实最终指向的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盐林工业区。
“这帮人如此处心积虑,给盐林工业区设下了如此多的绊子,其实针对的还是赵斌,盐林工业区黄了,赵斌的前程也黄了。有钱又有能量还和赵斌过不去的,在乐云市除了杨景宏和骆东山,还没有第三个人。鲍文强就是他们摆出的一颗过河卒子,无足轻重,却能死顶着恶心人,而且不但是赵斌被他恶心了,连我们也被他连摆了两道。”曾庆华眼里闪着精光,寒声道。
“第二次不一定是鲍文强。”邱兴文摆了一下手,“老曾你仔细想一下,鲍文强的底子现在我们都清楚了,他刚当村长不久,那么他的路子顶多也就是找诸如瘌痢头之类的角色。但是这次来的人据顾强的描述来看,应该是一些专业的打手,没有一定的门道请不过来,而且这帮人很可能都不会是本地人。那么这帮人到底是谁弄来的?杨景宏不会这么下调搞这些事,骆东山的身份特殊,倒是有这个可能,不过正因为他的身份特殊,所以轻易不会动用,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在杨景宏、骆东山和鲍文强之间,还有一个人,一个起到中间联系的人。老曾说的对,鲍文强也就是个卒子的角色,在这卒子后面,还有兵马……”
这时刘善平的手机发出了一阵轻微的振动声,邱兴文的话微顿了一下,刘善平连忙走到了阳台上去接听电话。
邱兴文笑了一下,接着话题说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了,我觉得杨景宏他们并不是只有一个鲍文强可用,他们另外还有人,而且这个人比起鲍文强来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刘善平接完电话后从阳台上走了回来,表情怪异,严峻中又带着丝疑惑。
曾庆华侧面对着刘善平,并没有发现他脸上的表情,听到脚步声笑着随口问道:“善平,谁来的电话?你老婆的吗?”
“不是!”刘善平摇了摇头,“曾哥,是京城那边的电话,上次我们不是发现了那个恒泰电器有限公司收地的事情,让他们帮我们查的那个汇款到恒泰公司的户头已经查到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力降十会
曾庆华并没有什么急切的表情,轻哦了一声淡淡地问道:“是什么人啊?”
“好象是一家叫银河电气有限公司,两边的数据都已经对上了,但是最让人奇怪的是这个银河电气公司的法人代表人。”刘善平说到这里的时候,眼神似不经意地瞟了一眼韩易。
“是谁?”曾庆华问道。
“那边传来的信息还不能确认,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银河电气公司的法人是暖州人。”刘善平声音平稳地说道。
曾庆华皱了一下眉头:“暖州人?”
“是的!”刘善平肯定地点头。
邱兴文听着他们的话音,饶有兴致地问道:“你们说的是那家收购盐林工业区土地的公司吗?”
“是的。”刘善平又回答了一句。
韩易在边上却听得一头雾水,满脸疑惑地问道:“几位老大,你们到底是在打什么哑谜!什么银河电气啊?”
“哦,对了,这事韩易还不知道。”曾庆华拍了一下腿,然后微笑着把那恒泰电器暗地里悄悄收购盐林工业区土地的事情给详细说了一遍,“恒泰电器的身后有一个京城公司的影子,我这段日子让善平通过京城碧辉的人在查那个京城的公司,本想全部查清楚了再跟你说,不过现在说也正是时候。”
“原来是这样……”韩易低头沉吟着。
“曾哥,你说恒泰电器这种行为,究竟是无心而为呢还是因为已经看透了坳山头的真面目?”
“目前还不清楚,恒泰电器就是个摆设,重点在京城的那家银河电气那里,京城那边查到的信息也不是很完全,只是说那家公司的老总好象是暖州人。”曾庆华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了一下,看了一眼韩易,“你的想法如何?”
韩易思忖着,过了一会缓缓说道:“如果……我们来一个假设,如果他们真的看出了坳山头真正的用途,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这次的石矿事件和他们联系起来?”
“你是说这次的事件是由那个银河电气主导的?”曾庆华真地惊讶了起来,想了想又点点头,嘴里自言自语道:“有可能,还真的有这个可能。”
韩易沉默了一会,突然站了起来,像是下了决心地快速说道:“那就把坳山头给通了吧!”
这一下语出惊人,曾庆华和邱兴文俱都是一愣,而后马上回过意来,哈哈大笑了起来:“好!通了就通了。管他什么阴谋阳谋的,我们就来个一力降十会,打通了坳山头,把坳山头真正的意义展示在大家的面前,到时候众目关注,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坳山头,看他们还有什么招法来!韩易你这想法不错,确实不错啊……”
………………
送走了韩易和邱兴文,曾庆华并没有立即去休息,而是重新回到了办公室,在那里慢慢地沉思着。
刚才他们已经定下了基调,就是要把坳山头的用途展示在众人的面前,但是具体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不但要和赵斌通气,而且还要和城建、交通以及路政部门联系洽谈,坳山头打通后直接连接新阳路,虽然只是短短几百米的一段路程,但是需要审批的东西还是要审批。
韩易已经决定,如果实在不行的话,那就绕开其他相关的部门,把这段路作为开发区的一部分,直接由立信公司和盐林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组成的盐林开发公司共同投资来修建这段路程。
曾庆华思索了一会,突然开口问道:“善平,你刚才说的那个京城的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善平原先汇报的那段话,旁人听着可能觉得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但是曾庆华是什么人?刘善平作为他一手带出来的得力手下,对于刘善平的一切微小的习惯他都了如指掌,他从刘善平说话的语气中还是听出了一些别样的东西。
刘善平不急不缓地开口说道:“曾哥,那家公司的法人我们已经查清楚了,叫韩广平。而且银河电气公司,是隶属于京城银河公司下属的一家专业经营高档建筑电气的分公司,同时还参与着许多电气工程的投资建设,是属于银河公司下面比较有实力的一家实业公司。”
“韩广平?你说的是韩易的那个叔叔韩广平?”曾庆华沉声问道。
“是的!”
曾庆华抬起了头来,望向了漆黑的窗外,过了一会才说道:“你是担心什么才不把这个消息说出来?”
刘善平轻轻地呼出一口气,才开口说道:“都有吧!”
曾庆华站了起来,来回地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重新坐到了位子上,然后说道:“善平,你做得对,这个消息你暂时不要告诉韩易……”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还有,你记住,我相信韩易,所以你也要相信他。”
曾庆华盯着刘善平的眼睛,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说着。
刘善平的表情平静,微微点了点头:“是的,曾哥,我知道了。”
“好了善平,你先坐下来一起分析一下,这韩广平收购了这么多地的用意究竟何在?”曾庆华招了招手。
刘善平侧着脑袋想了一会:“韩广平显然和杨景宏的关系密切,杨景宏一心想拖延盐林工业区的开发进程,但是韩广平却又反而花大价钱收购盐林工业区的土地,这不是和杨景宏唱反调吗?实在是让人有些费解……还有,如果说在杨景宏和鲍文强中间确实还存在着一个人的话,那么韩广平是最为恰当的一个人选。那么我们就可以假设,这次石矿的事件完全就是韩广平搞出来的一个花招,但是韩广平这么做,究竟是出于杨景宏的授意呢还是他自己在自作主张?”
“唔!”曾庆华赞同地点了点头,眼神里精光闪烁。
………………
第二天一早,韩易出面找了马云天。马云天现在可谓是春风得意,盐林工业区的高调上马,让他这个兼职挂号的开发区主任既赚足了面子也捞到了实权,相比起以前在经贸局的时候那种不上不下的局面,可是不知强了多少倍。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立信公司的大力投资。
作为盐林开发区联合投资公司的主要投资方,立信投资公司拥有着绝对的实力,而身为立信投资公司董事长的韩易,在马云天的眼中就是财神爷的代名词。
不过马云天到现在还是没有搞清楚,这个名叫韩易的年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乐云市到底是哪个家族会有这么大的魄力和手笔,可以放任一个如此年轻的当家人来操作如此大的项目?
“马局长,你好,我今天过来,主要是想和你谈一下有关于我们工业区开发的一个新思路。”马云天现在还挂着经贸局局长的头衔,韩易还是习惯了称呼他为马局长,而且不管怎么来说,局长的称呼听起来都比主任要威风得许多。
在马云天的办公室里,韩易带着亲切的笑容说道:“这个新思路是由我们公司的高层技术人员经过了周密详细的策划,才制定了出来,他可以大大加快我们工业区的开发进程,我相信如果你听我说完这个计划,一定会大吃一惊的,我有理由相信,如果能够顺利推行这个计划,那么盐林工业区的开发时间将会大大缩短,我可要夸口,最多三年,我们就能完成整个一期的开发项目!”
“三年?”马云天张了张嘴巴,一时还有些不能消化韩易给他带来的这个消息。
只要三年?这是在开玩笑吗?谁都知道现在光这道路的问题都卡死在那里,一年半载如果能解决那已经是最为乐观的预想了,再加上道路的扩展工程,起码也要一年的工夫,照这么算起来,就是原定的五年开发计划如果能顺利完成,那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但是如今这个年轻的韩总竟然提出了三年开发的口号,不晓得是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呢?还是胸有成竹?
不过马云天不愧是惯见场面的人,短暂的愕然过后,马上就装出了一副饶有兴致侧耳倾听的模样:“真的吗?韩总快说来听听!”。
马云天才不管韩易到底能提出什么样的建议来。只要能够加快盐林工业区的开发进度,对于他这个开发区的主任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事,好的话,他就照办,那份政绩逃不了他的一份。如果不可取,他马云天也大可以一笑而置之。
你立信投资虽然是大股东,但是这具体的开发事宜还是我政府说了算!
韩易在马云天的办公室里的时间并不长,只是交谈了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离开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内容。不过如果是有心人的话会发现,韩易离开的时候,是马云天亲自给他送到了大门口,而且还紧紧地握着韩易的手和他亲切告别,那场面就如当年革命老区的人送别我们亲爱的子弟兵一般依依不舍。
韩易走下台阶的时候,又笑着回头说了一句:“马局长,这可是一次好机会,你一定要把握住啊!”
马云天连连点头,脸上绽满了笑容,显得红光满面,神采飞扬。
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马出招
“赵书记,这个方案初步的设想就是这样,如果能够照此推进的话,那么整个工业区的开发工程将会大大缩小,最多可以只用三年的工夫,就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整个一期的开发工作,为二期的可持续开发赢得可贵的时间,并打下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马云天说得唾沫横飞,神情激昂,用了一句口号般的话语为自己的设想做了一个结尾。
马云天说完之后,对于自己这段昨晚上翻书查字苦思冥想出来的说辞觉得非常的满意,满怀期待地侧过脸来看了看赵斌。
然而,当马云天看到赵斌脸上的表情时,却不禁一愣,紧接着又有了些许的失望。赵斌的脸上并没有他预想中的那种激动,只是淡淡地微笑着。
赵斌轻轻地拍了几下手,笑着说道:“马局长的这个设想确实很好,很出乎我的意料啊!把坳山头的岩石方全部炸平之后,整个盐林工业区就变得豁然开朗,真是一个绝妙的创意,不但解决了一直困扰工业区的交通问题,而且还能把工业区和城区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是看不出来马局长竟然还有这么深厚的规划功底,看来让你当这个开发区的主任是选对了。”
不知怎么搞得,马云天总觉得赵斌的话里带着深长的寓意,而且那表情也让他觉得心里有些发虚。
马云天讪讪地笑着,说道:“赵书记太夸奖我了,这些其实不是我一个人功劳,能够有这样的设想,完全是我和立信公司多次研讨的结果。这段时间,我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立信一直都在殚尽思虑寻求一个有效加速工业区开发进程的好方法,在这个创意上,立信公司的韩总帮了很大的忙,也花了很大的工夫,我们多次设定,最终才找到了这个最为合适的方法。不管怎么说,能够为工业区的开发尽一分力,都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马云天还算是好,没有独吞功劳,最后总算是带上了立信公司。
他这厢拍着胸脯说得激昂,赵斌的心里却忍不住地在轻笑。
有关坳山头的秘密,韩易一早就和赵斌通过了气,上次新阳路遇见韩易,赵斌特意把韩易亮到了杨景宏的面前,是想趁着乐云市所有高层领导都在场的机会,让韩易当面提出这个建议来,可惜不晓得韩易是如何想法,竟然没有说上几句就离开了。
不过选择了现在提出这个方案,倒也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时机,新阳路的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两头施工的设想大大加快了整个工程的进展,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集中力量突击从新阳路到四环路的这一段路程。而且新阳路和盐林工业区直接的连接点也是需要重新规划设计,然后开工建造,这段路程稍短,所需时间不多,现在开工,差不多就可以和新阳路至四环路路段同时完工,一点都不浪费时间。
想到这里的时候,赵斌不禁有些佩服于立信公司的整体筹划,无论是土地平整,坳山头开通以及和新阳路的交接,全都衔接得恰到好处,果然是有其过人之处。
赵斌有这个想法一点也不奇怪,他到现在还是一厢情愿地认为,立信公司就是邱兴文和乐云碧辉的曾庆华推出来的一个幌子,当然了,对于他们两人在滨海广场事件还有盐林工业区项目最终的敲定上所作的努力和所起的作用,赵斌还是记在心里的,对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印象深刻。
赵斌回过了神来,手指轻叩桌面,沉吟道:“马局长的这个方案完全可行,我马上召集各有关部门开一个会议进行落实,争取早日实行。我看这样,这个方案既然是由马局长提出,那么就由马局长在会议上进行解说。”
“我来解说?”马云天一愣。
“是啊!”赵斌点点头,说着站了起来,微笑道:“这份方案对盐林工业区的意义重大,马局长功不可没,当然要由你来解说了。我看马局长的能力出众,这次工业区的一期工程顺利完成之后,我要向市委提议,马局长应该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我们的城市建设需要人才啊!”
亲耳听到赵斌嘴里说出的这段话,马云天的心霎那间砰砰地跳了起来,有些激动,又有些兴奋,还有些心酸,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样的感觉来,只是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多谢赵书记!我绝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
三天后,在市委全委举行的扩大会议上,由市经贸局局长兼盐林工业区开发办主任马云天所作的题为《让工业区开发和新城区建设有效接轨》的报告,明确大胆地提出了移平坳山头,打通盐林工业区,使之与新阳路连接的新方案。
新方案的思路之新颖,创意之大胆,大大出乎了与会所有人员的意外,连带着对马云天也不禁刮目相看。
相关的会议内容流传之后,引起了又一场轰动,一时之间,马云天的知名度立即升高,风头无二。不过马云天有自知之明,晓得这样的机会是如何得来的,在人前顾盼之余,心里头感激的却是立信公司,却是那个叫韩易的年轻人。
新方案的推行,明显对工业区的开发有利,当场就获得了全票通过,赵斌和向明权都发表了总结,并当场责成相关部门回去之后要相互协调,制定详细的落实措施,立争项目取早日成功。
这一切都在韩易的预料之中了,有了乐云市的两大巨头统一开口,韩易有信心,新阳路和盐林工业区连接工程的进度会相当的快。
事发突然,完全让人意想不到,杨景宏的鼻子都快气歪了,费尽了心思,用出了诸般的手段,却收获了这么一个结果,就犹如蓄势待发的一击却打到了空气中,说不出的难受。
没有想到马云天竟然还有这样的能耐?看来以前是小看了这个只知道在赵斌和向明权面前唯唯诺诺的跟屁虫。杨景宏死盯着在上面讲得唾沫横飞的马云天,恨不得一把掐住他的脖子,不过事已至此,会场上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他也不得不投了赞同的一票。
骆东山的心情同样难受,而且那难受中还带着一丝丝的沮丧。如此费心尽力竟然还能让赵斌别出生天,难道真的是他赵斌官运亨通,势不可挡?
会议结束之后,杨景宏匆匆走出会场,同样参加会议的骆东山从他身边走过,侧过了脸来,目光相碰,彼此轻轻地点了一个头。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礼后兵
“广平,你说说看,现在应该怎么办?”杨景宏的脸沉得如要滴下水来。
韩广平听杨景宏讲述完了今天会议的全过程,一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主意,便垂下了眼睑,做出了一副沉思的样子,心里却在惊讶,这马云天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聪明了?
马云天有多少的底细他韩广平还不知道吗?能力有限,生性胆小,做事瞻前顾后,而且也胸无大志。
当初要不是经贸局的局长和主管外贸审批的副局长沆瀣一气双双受贿被抓,露出了权力真空,凭马云天的能力,也就是在经贸局的副局长位置上到头了,哪能轮得上。
房间里一时有些沉闷。
“景宏,那个石矿到底是什么来头,要不我他妈的找人把它给……”骆东山有些按捺不住如此沉默的气氛,性急地站起了身来说道。
“东山,你先坐下。”杨景宏一摆手,制止了骆东山的话,“你怎么还是这么个毛糙的老性子。”然后转回了头又重新问了一句:“广平你怎么看?”
韩广平缓缓说道:“石矿的事情不能轻举妄动,现在那里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都盯着了,我的想法,先礼后兵。”
“先礼后兵?你说说看到底怎么个先礼后兵法?”
………………
韩易把坳山头的事情全部交给了马云天去处理,总算是有了空闲的时间安心地上了几天班,另外还躲在边上看热闹,看到电视里马云天面对那些媒体记者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的样子,捂着嘴在那里偷笑。
坳山头的事情,由马云天来出面可以说是再好不过。
四月十二日,方宏给韩易打来了电话,说秦云龙已经答应了接受韩易的聘用,继续留在厂里,但是有些相关的手续却还是需要办理。
这对韩易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随之而来的麻烦事也是一大堆。
药厂改制以后,里面的中层领导几乎需要全面替换,虽然韩易对于药厂的工资待遇等和方宏商议之后,给出了一个优厚的待遇,但是很多人还是选择了离去,毕竟这些人在军队里也都算是干部了,就算是过了几年转业,地方上也是会安排好工作的,并不需要担心出路。
他们并没有方宏这样的魄力和眼光,而且在他们的心目中也认为,无论怎么样的事业单位,总是要比私人企业要好上许多,起码是旱涝保收。
韩易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早有预防,在回乐云之前就叮嘱了方宏一早安排了广告招聘,许诺出了优厚的条件。
总算是中海这个地方不愧为国内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没几天的工夫,招聘了两个财务管理人员,一个营销主管,还有一个人力资源部主管;生产方面的事情,暂时由施奇来全面管理。方宏又从下面的工人里面提拔了几个业务和为人都比较可靠的人来管理车间。就这样,整个药厂大致的管理框架就构成了。
至于新产品开发至关重要的研究人员,韩易和方宏商量过后还是放弃了,从韩易的认知上来讲,他还是倾向于同相关学院的实验室合作,只要投入资金来分享成果就可以了,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浪费。
而原来松台药厂的产品研发室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摆设,当然,这个摆设也是必要的,是要不时地应付上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视察。平时的工作除了不定时地兼负药品批文的审批和相关的说明书印刷整理以及配合营销顾问之外,简直可以说是无所事事了。但是研发室的配置人员却多达二十多人,这些人韩易了解过,其中少数是正当的药厂技术人员之外,其他的全部都是那些领导干部的随军家属,他们也晓得这研发室是一个摆设,就把研发室作为了一个塞人的好地方。
军企虽然也是军队建设的一部分,但是和真正的军队比起来还是有许多的不同,很多地方还是和企业的特性靠拢,不能要求他们和军队一样的简单严明,而且就算是军队,有时候也不见得就一定是简单严明的。
那些中层干部部队早就给他们安排了相应的去处,工作移转之后,随军家属也跟着转移,倒是省了韩易许多事,里面的人员编制一下子空了出来,韩易干脆就在里面只留了两个人,专门用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以及药品相关说明书的印发资料整理。
所有相关的事情,韩易都放手了让方宏和秦云龙来把关,给了他们全权处理的权限。
全面改制以后,整个药厂的人员编制一下子少了三十余人,如今的药厂编制比起以前药厂的体制来,不知道简单了多少倍,但是效率却并没有降低多少,所有删减的都是那些冗余的岗位和人员,对于整个生产主体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顺利改制后扔掉身上沉重枷锁的松台药厂,开始露出了那斑斑锈迹下的一丝锃亮。
这段时间,游艺厅和啤酒批发中心的户头上又多出了几百万来,这两块地方捞钱的速度就犹如下金蛋一般。
游艺厅当初的投资,除去场地费不算,总共才一百万,这一百万在营业才一个月多一点就全部回收,之后。继续保持了稳定良好的营业额,每个月收入都在一百万以上,让韩易惊讶于国人的赌性之大。尤其是春节前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游艺厅的生意更是火爆,甚至有一天的营业额更是上到了八万之多。韩易在游艺厅的名下挂在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这当中也包括了于荣的百分之十股份,那么除开正常的开支费用之外,每个月的分红有二十多万。
于荣倒是心平,第一个月的分红还掉了王正宇那里的十万元借款之后,其他的钱全部都由韩易支配着,从来没主动伸手拿过,他跟韩易的说法是,就当是算在荣记商贸批发中心的股份好了。
专做青岛啤酒批发销售的荣记商贸,由于当时赶上了好时机,签的是与厂家的直接独家代理,并没有象其他的一些产品般被各级代理商层层剥削,那么从中得到的利润就有些可观了。
随着巨大的利润而来的是灵活的营销策略,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毕竟任何的营销策略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来支持,荣记商贸在这一方面占了很大的优势,可以在厂家支持一部分的营销及广告费用中自己再附加投入,在很大一方面支持着青岛啤酒在暖州地区开展的诸多的压倒性的优惠政策,如费用返回、开瓶费等等。从而在和其他品牌啤酒的竞争中可以获得绝对的胜算。
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处开花
荣记商贸的成立虽然可以说全都是韩易的功劳,但是韩易在其中还是给于荣留了百分之五的股份,另外李猛百分之五,何晴百分之三,陈志飞百分之二,总共是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剩余百分之八十五由韩易自己掌控。
新年过后,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也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以应对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荣记商贸除了乐云市和暖州市区的青岛啤酒代理分销点掌握在自己手里之外,在嘉县和飞云市各找了一个代理商,两个代理商在当地都是实力雄厚,门路极广的人,飞云市的那位是公安局局长的大公子,而嘉县的那位则是一位主管工业的副县长的妹妹。
韩易给了他们足够的支持,在每瓶酒上只收取五毛钱的净利润,可以月底付款,而且还承诺每年不少于八万元的广告投入,两位代理商都是热情高涨,业务全面铺张了开来。
三个地方的业务扩展开来以后,荣记商贸每个月的净收入提升到了在一百三十万以上,而且还在稳步增加过程当中。业务量的大大提升使得运输的途径也从先前的汽车运输改成了铁路运输,一部分产品直接在暖州市区直销点消化,另外一部分再通过汽车转运到乐云市,飞云市和嘉县。
百分之五的股份的虽然看似不多,也顶得上许多家庭一年的收入了。
现在立信投资公司的账号上,盐林开发区分部的钱倒是很多,那三亿在前期的平整工程中只花掉了几百万,不过这些资金却是属于专项资金,是为后续的盐林工业区开发之用。
除开这两亿多,完全属于韩易自己可支配的资金还剩余六百多万,这其中包括了罗海江借给他的三百万。松台药厂理清了隶属关系之后,韩易没有食言,从立信投资的户头上立刻给松台药厂拨了三百万过去,让秦云龙独立支配,用于恢复先前的生产和各项工资开支费用等等。
而方宏也接到了韩易的邀请,将在一个星期之后到立信公司来,这也是韩易一直所期待的,方宏的到来,将会解决了韩易一直头疼的立信公司总经理的职位,无论是何晴还是李猛几个,凭他们现在的能力显然还担当不了这个重任。
有方宏顶在前面,韩易觉得自己在后面反而更能放开手脚。
几天之后,金大牙来到了乐云和韩易会合,刚见面就发了一通牢骚,抱怨着那松台区的领导如何如何的罗嗦,思想如何如何的守旧和胆小,办事如何如何的拖拉,听得韩易心里暗笑,心想着官场上的事情可比那商场上还要来得复杂许多,松台区的那些领导们也是有心无力,他们就算是有一万个心思想要金大牙立即接手,也是要先装模作样地向上头请示一番。
只要是请示过了,那就是遵照批示办事,就算是最后事情搞砸了,也有相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