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三胖)-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眉飞色舞的孔继道投去仇恨的目光,不过还是很感兴趣聆听着下文,看看费马这个业余搞数学的,到底搞出了多少成就!

“早在古希腊时期,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问题便引起了众多哲学家的兴趣与争论,l6世纪早期,概率论最开始研究问题却是用来赌博的骰子博弈机会,探求赌金的划分问题。到了17世纪,费马考虑到四次赌博可能的结局有16种,除了一种结局即四次赌博都让对手赢以外,其余情况都是第一个赌徒获胜,而且得出了使第一个赌徒赢钱的概率。”

在坐一位同学听着忍不住问道:“费马是不是喜欢赌钱呀?才研究概率论的,如果每次都赢钱,费马的腿是不是被赌场老板打断了?”

刘猛也笑了起来,说起来数学天才利用所学知识横扫赌城的事情并不少见。

20世纪90年代,一群来自世界上最著名大学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们将他们大量的脑力都放在了一项课外活动——赌博上,尤其是玩“二十一点”。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数学原理,成功地击败了庄家。

并且他们在90年代成立了一个叫“二十一点”的组织,定期前往拉斯维加斯的赌场,赢得了大量的赌金。

“二十一点”组织使用一种叫纸牌计算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玩家在庄家发牌时知道哪张牌对他们有利。如果精明的玩家知道哪些牌已经发了出来,哪些牌还在发牌盒里,他们就会不停地“计算”,粗略估计出发牌盒还剩下多少张“高牌”。一旦计算器计算出发牌盒里发出的是“高牌”,他们就开始下大赌注,直到计算器显示情况对他们不利为止。

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们并不是第一批计算纸牌的玩家。但他们运用数学方法,再结合计算机高级模拟系统。使他们的骗术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专门开发出几种计算机程序,针对特殊情况制定最佳方案,然后用他们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升级程序数据。

计算纸牌的做法并不违法。也不被认为是欺诈。不过由于赌场是私人机构,他们可以把任何他们认为对赌场构成威胁的人拒之门外,不管他们是否违法。

赌场雇有专业的安全机构,让他们负责监视潜在的欺诈行为和纸牌计算器。麻省理工学院的“二十一点”组织知道他们的行为是被赌场所明令禁止的,所以他们就使用不同的化名,逃避保安的监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赌城安全机构便开始盯上这些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这些机构负责为拉斯维加斯的许多赌场跟踪不受他们欢迎的玩家。并把这些人的照片收录下来。不久,拉斯维加斯所有赌场的保安都开始认出“二十一点”组织的成员,他们再也不能进入赌场。

当然。据说赌城的老板们先是好心好意请了这帮数学天才们喝了一次咖啡,并且给了一笔数额不菲的钱财,让他们不要再去了,人家开赌场是为了赚钱的。总不能让你们这帮搞数学的当成取款机吧。没钱了,就去搞两把!

当然啦,山姆大叔想来最擅长的就是糖果加大棒的政策,这边给了糖果,那边手里也挥舞着大棒,就说同意不同意吧,实在不同意,也只能找人把你们这帮祸害干掉了。

刘猛本身数学造诣很深。在曾经研究西塔潘猜想的时候,就看到过这么一则新闻。当时心里还暗自计算了一下,如果花一段时间研究的话,自己也能够建立赌博游戏的高级模拟系统,偶尔赢一把还是很容易做到的,若是想以此为事业,恐怕很快就会变成赌城不受欢迎的人。

运气好点的话,赌场给一笔钱让你滚蛋,如果运气不好的话,恐怕就要无声无息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

孔继道对问出这个问题的同学很不满,嗔了一句说到:“以费马先生对数学的热爱和高贵的人品,怎么可能把所学用在赌博上呢,更加不会为了赢钱研究概率论,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明白嘛?”

刘猛心里暗笑,如果去美国的话,自己倒真想到赌城一试身手,孔老师说这话,他是一万个不赞同的,不能因为费马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就一下子把人格拔高,成了圣人,相反的,刘猛认为越是庸俗的人,越是追求私欲的人,那种动力越强大,越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被训斥的学生是个女生,吐了吐舌头,赶紧埋头吃饭,孔继道还是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数学在他眼里就好比是纯净的女神一样,这个女同学这样说,简直就跟逼迫自己的女神出去接客赚钱一样,对孔继道来说,是极大的侮辱了。

真没想到孔老师会生这么大的气,刘猛虽然不赞同,却很敬重孔老师的这份纯粹,象他这个年纪的人,大多对信仰保持着一种虔诚的态度,而如今的年轻人,反倒嘻嘻哈哈,不太当真。

“老师何必置这个气呢,这位同学也就是随口一说罢了,费马老前辈万万是不会如此亵渎对数学的热爱的,还请老师继续讲下去吧,我们都翘首企盼、拭目以待呢。”刘猛笑着安慰道。

孔继道还是气的喘息着,看得出确实非常生气,以至于胸口起伏,怒火攻心,平复了一下之后,这才继续说道:“上面这些成就只不过是费马先生没事玩票取得的,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数论,尊称为独撑17世纪数论天地的人,取得的成就当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呵呵,这一点跟你倒是挺象的,对数论似乎天生有着敏感性,年纪轻轻就解决了西塔潘猜想,没准儿,你就是我们华夏的费马。”

刘猛想了想,还真没准儿。

“费马先生在数论上取得的成果数不胜数,象我们常见的勾股定理其实可以算作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发现了第二对亲和数,人和人之间讲友情,有趣的是,数与数之间也有相类似的关系,数学家把一对存在特殊关系的数称为亲和数。常言道,知音难觅,寻找亲和数更使数学家绞尽了脑汁。亲和数是数论王国中的一朵小花,它有漫长的发现历史和美丽动人的传说。”

“亲和数是一种古老的数。遥远的古代,人们发现某些自然数之间有特殊的关系:如果两个数,其中任意一个的所有除本身以外的因数之和等于另外一个数,则称两个数是一对亲和数。首先发现的一对亲和数是220和284,比如220除本身以外的因数1、2、4、5、10、11、20、22、44、55、110的和为284,而284除本身以外的因数1、2、4、71、142的和为220。”

据说,毕达哥拉斯的一个门徒向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结交朋友时,存在着数的作用吗?”毕达哥拉斯毫不犹豫地回答:“朋友是你灵魂的倩影,要像220和284一样亲密。”又说“什么叫朋友?就像这两个数,一个是你,另一个是我。”后来,毕氏学派宣传说:人之间讲友谊,数之间也有“相亲相爱”。从此,把220和284叫做“亲和数”或者叫“朋友数”或叫“相亲数”。

一个同学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数竟然还有相亲相爱的,岂不是跟人一样了?”

孔继道瞪了一眼说道:“世间万物都可看做由数演化而来,都可以用数描述,如果你用心钻研就会知道数学是多么有趣,可比那些无聊的电脑游戏好玩得多。”

刘猛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喜欢数学的,钻研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确实很好玩,恐怕费马就是把数学当做闲暇之余的消遣。

之前说错话的女孩子听的着迷,忍不住问道:“那么自然数里面真就只有一对亲和数嘛?”话一问出口,就想起了孔继道之前所说的费马在数论上的一个贡献就是发现了第二对亲和数,不由得吐了吐舌头。

ps:亲和数真的是很好玩,钻研进去就会觉得很好玩。

第二二一章:吹牛逼吹出的猜想

孔继道对着这个女孩子的问话很是满意,笑眯眯地继续说下去。

“在发现220与284这一对亲和数之后的1500年间,世界上有很多数学家致力于探寻亲和数,面对茫茫数海,无疑是大海捞针,虽经一代又一代人的穷思苦想,有些人甚至为此耗尽毕生心血,却始终没有收获。”

“数学家们仍然没有找到第二对亲和数。十六世纪,已经有人认为自然数里就仅有这一对亲和数。有一些无聊之士,甚至给亲和数抹上迷信色彩或者增添神秘感,编出了许许多多神话故事。还宣传这对亲和数在魔术、法术、占星术和占卦上都有重要作用,都是无稽之谈,滑天下之大缪。”

“距离第一对亲和数诞生2500多年以后,历史的车轮转到十七世纪,1636年,费马找到第二对亲和数17296和18416,重新点燃寻找亲和数的火炬,在黑暗中找到光明。两年之后,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于1638年3月31日也宣布找到了第三对亲和数9437056和9363584。费马和笛卡尔在两年的时间里,打破了二千多年的沉寂,激起了数学界重新寻找亲和数的波涛。”

“在十七世纪以后的岁月,许多数学家投身到寻找新的亲和数的行列,他们企图用灵感与枯燥的计算发现新大陆。可是,无情的事实使他们省悟到,已经陷入了一座数学迷宫。不可能出现费马和笛卡尔的辉煌了。”

“正当数学家们真的感到绝望的时候,平地又起了一声惊雷。1747年,不世出的瑞士天才数学家欧拉竟向全世界宣布:他找到了30对亲和数。后来又扩展到60对,不仅列出了亲和数的数表,而且还公布了全部运算过程。欧拉不愧是数学界旷古烁今的第一天才,超人的数学思维,解开了令人止步2500多年的难题,拍案叫绝。”

“当然,再伟大的人也有犯错误、遗漏的时候。时间又过了120年,到了1867年,意大利有一个爱动脑筋、勤于计算的16岁中学生。竟然发现数学大师欧拉的疏漏——让眼皮下的一对较小的亲和数1184和1210溜掉了。这戏剧性的发现使数学家如痴如醉。”

孔继道说道这里欣慰地看着刘猛,掷地有声地说道:“所以说,数学这回事,从来都不是越老越厉害。相反。最伟大的成果都是年轻人创立的,很多时候,年轻小伙子远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厉害,老家伙们最多也就是添个砖加个瓦。”

“一个数学家,如果到三十岁还没搞出什么成就,这辈子基本上就这样了。所以,与诺贝尔奖完全不是的是,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只发给40岁以下的人。放宽到40岁,已经把各种意外都考虑进去了。当然。凡是都有例外,费马大定理的最后解决者怀尔斯就是意外中的意外。他年轻时实在不够牛,三十多岁还在埋头苦干,到了四十岁却一举成名,关于他的故事,我们后面再详细讲。”

这话一出,周围的同学不由得都看向刘猛,这一刻心中都觉得刘猛可不就是数学界难得一出的天才嘛。

还是那个小姑娘,好奇地问道:“说了那么多,费马大定理到底是说什么?不是号称费马最后的定理嘛,据说连绝世天才欧拉、数学王子高斯都难住了。”

孔继道点了点头,倒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甚为得意地说道:“要理解费马大定理的由来就要先说说数论的源头,那就是和欧几里得齐名的丢番图,欧几里得写了本《几何原本》,成了几何学的一代宗师,丢番图写了本《算术》,成为数论的开山之作,也是经典之作,他提出的丢番图方程让无数后人为之奋斗,至今仍有大量问题未能解决。”

“《算术》是本好书,就是数学界的《九阴真经》,17世纪初,这本书非常流行,数学爱好者无不梦想着拥有一本,l621年,费马终于在巴黎买到此书,回家之后有空就抱着读,对书中的不定方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不定方程的研究限制在整数范围内,从而真正开始了数论这门数学分支。”

“就跟王重阳练了《九阴真经》开创全真教一样。”孔继道闲暇之余的消遣就是读读武侠,在他心中,数学界可不就是一个江湖嘛。

“大家都知道勾股定理,就是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和,最经典的就是勾三股四玄五了,费马在阅读《算术》时,曾在第11卷第8命题旁写道:将一个立方数分成两个立方数之和,或一个四次幂分成两个四次幂之和,或者一般地将一个高于二次的幂分成两个同次幂之和,这是不可能的。关于此,我确信已发现了一种美妙的证法,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

孔继道说到这里,忍不住大笑,“就是这么随手写的一段话,在费马这个老家伙死去之后,他的儿子整理遗物发现了,从此这段话困扰了人类智者358年之久。”

坐在旁边不远处的那个女孩子完全听的入迷了,急着说道:“费马不是号称自己发现了一种美妙的证法嘛?怎么还困扰了这么久,难道失传了?”

孔继道摸了摸下巴,故作神秘地说道:“以我看来,恐怕是费马吹牛了,根本就没有找到美妙的证法,又或者说这仅仅是他在看书时短暂的思考,并不透彻、详尽,他本人就不知道这个猜想的难度。”

“切,大数学家还吹牛呀?”女孩子心直口快。

孔继道一瞪眼,喝道:“数学家不是人嘛?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和尚还吃肉,道士还娶妻呢。”

吓的小姑娘吐了吐舌头。

“费马死了之后,留下大量的数学谜题,但是随着人类数学技术的进展,逐步都被解决了,唯独以他姓名命名的这个费马大定理,一直没有答案。当然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不是没有点滴的进展,比如说他同时代的人就在想啊,你费马本人不是吹过牛吗,说我有一套简洁而美妙的证明方法,只不过此处写不下,所以我就不写了,那好,你此处写不下,没准儿你活着的哪一天,你一时手痒,在彼处给写下来呢?”

停顿了一会儿,孔继道喝了一口啤酒说道。

“所以他死后,很多人就在他手稿当中去翻找,看他有没有留下蛛丝马迹。找来找去,还真的就有所收获,大家发现,费马在他生前曾经证明过这个公式,就是这个2变成4的时候,费马大定理是成立的。换句话讲,任何正整数的4次方,加任何正整数的4次方,不可以被表述为任何正整数的4次方,这个已经被证明了。那好,有了这么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就一点一点地往下拱呗。”

“然后,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费马大定理不是那么容易的,直到1706年,又出生了一个大数学家,叫欧拉,这可是不世出的天才呀,曾经留下过著名的欧拉公式。”

“欧拉在费马的方法上略做修改,证明了3,不要小看3和4,虽然只是这两个数,但是证明了3,就可以证明9次方,证明了4次方,就可以证明16次方,所以在正整数这个族群当中,其实有很多数已经被这两人解决掉了。”

“时间的年轮继续向下滚动,数学之王高斯出场了。他出生在18世纪,但是生活的主流是在19世纪,1855年死的。他一生解决了无数的数学难题,他最得意的叫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你听这词都怪,啥意思呢?如果只给你两样工具,一个是圆规,一个是没有刻度的尺子,就这两样东西,你能不能画出一个正十七边形?”

“要知道,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是一道著名的数学难题,从古希腊的时候就把阿基米德难住了,在近代的时候,牛顿也没有解开,人家高斯天纵英才,数学老师给他布置了当晚的三道题,前两道题轻松就解开了,这道题难一点,人家也就用了一个晚上,就给解开了,他解开的时候都不知道原来牛顿都没有解开过。”

“高斯的工作影响着数学的每一个领域,但很奇怪的是他从未发表过论述费马大定理的文章。在一封信中,他甚至流露出对这个问题的蔑视。高斯的朋友,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曾经写信给他,劝说他去竞争巴黎科学院为费马大定理征解而设的奖。”

“两星期后,高斯回信说:我非常感谢你告诉我关于巴黎那个奖的消息。但是我认为费马大定理作为一个孤立的命题对我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因为我可以很容易地写下许多这样的命题,人们既不能证明它们又不能否定它们。”

“或许高斯过去曾尝试过这个问题但失败了,他对奥伯斯的回答只不过是智力上的酸葡萄的一个例子罢了。实际上,费马大定理有任何一点点滴的进展,高斯都会聚精会神地跑过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所以说明费马大定理是一个让高斯这样的高手都踌躇为难的大难题。”

ps:很早就想写这一段了,没想到写起来这么费劲,保持一些趣味性,还要把事情说清楚。

第二二二章:我早已嫁给了真理

说到高斯,孔继道是不太喜欢的,瞥了瞥嘴说道:“高斯这个人有同行的数学家评价他,说这个人讨厌得要死,他每次证明一个定理的时候,都会像那个老狐狸走过林间,会用自己的大尾巴把后面的痕迹给扫得干干净净,你就看到他证明的那么漂亮,但是他的思路,他永远都不告诉你!这非常不好,他的思路会给别人很多启发,反而是证明步骤,可利用价值低多了。”

“另一个就是,高斯没干过什么提携后生的事情,反而不利于别人成长,别人想请他指点一二时,他要么压根儿不理睬,要么冷冰冰的。阿贝尔将其成果寄给高斯看,让高斯给扔了,伽罗华临死前写的东西也没忘给高斯寄一份儿,估计高斯也没看,波尔约研究非欧几何的成果,想得到他的支持,他说自己早就研究过了,波尔约于是心灰意冷。”

“阿贝尔和伽罗华这两个悲情的数学家,同时又都是群论的奠基者,做出的贡献类似,遭遇也很相同,只能说是天妒英才了,后面再详细讲这两个人,因为他们所开创出的群论对费马大定理的解决至关重要。”

“话说高斯这人自视太高,对其他数学家大多不屑一顾,唯一的例外就是因为费马大定理,而他给予提携和肯定的后生是一位女性,一位法国姑娘叫热尔曼,呵呵,可千万不要把高斯想的那么不堪,碰到美女态度就变了。”

“本来热尔曼对数学并不感兴趣。改变她的生活的事情发生在某一天,当时她正在她父亲的图书馆中随便翻阅,偶然翻到了《数学的历史》写的关于阿基米德的生活的那一章引发了她的幻想。他对阿基米德的种种发现所作的描述无疑是有趣的。但特别使热尔曼着迷的是围绕着阿基米德之死展开的情节。”

“阿基米德生活在叙拉古,在相对平静的环境中研究数学,但是当他将近80岁时,和平被罗马军队的人侵所破坏。传奇故事说,在罗马军队人侵时,阿基米德正全神贯注于研究沙堆中的一个几何图形,以致疏忽了回答一个罗马士兵的问话。结果他被长矛戳死。”

“热尔曼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人会如此痴迷于一个结果会导致他死亡的几何问题。那么数学必定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学科了。她立刻着手自学数论和微积分的基础知识,不久就经常工作到深夜,研究欧拉和牛顿的著作。她对这样一门不适合女性的学科突然产生的兴趣使她的父母担心起来。”

“她的父亲没收了她的蜡烛和衣服。并且搬走任何可以取暖的东西,以阻止她继续学习。热尔曼的对付办法是使用隐藏着的蜡烛和用床单包裹自己。冬夜是如此寒冷以致墨水在墨水瓶中冻住了,但热尔曼不顾一切地坚持看。她坚定无比,最终她的父母动了伶悯之心。同意她继续学习。”

孔继道说道这里。环顾周围越来越多听讲的同学,训斥道:“相比于热尔曼,看看你们这帮孩子,教室里、寝室里都是暖气,宽敞明亮,你们是怎么学习的?如果这个学期的试卷还让我出,一定比上次更难,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学习是可耻的。是对智力和资源的浪费。”

说道后面,孔继道气呼呼的。非常生气。“我们华夏每年都有奥数奖牌获得者,却没有人能够取得像陶哲轩或佩雷尔曼那样杰出的成就,有些人甚至远离了数学。”

“在华夏,不少中学和中学生将奥数视为升入大学的一条捷径,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训练。如果参加奥数只是为了升入一所好的大学,这个目标太短浅了。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推孩子的速度太快,从小学这个学那个,浪费了太多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

“数学研究和奥数所需的环境不一样,奥数就像是在可以预知的条件下进行短跑比赛,而数学研究则是在现实生活的不可预知条件下进行的一场马拉松,需要更多的耐心,在攻克大难题之前要有首先研究小问题的意愿。”

“1972年,克莱因写了一本著名的数学史的著作,叫《古今数学思想》,居然在序言里说了这么一段话,说为了不让本书的素材漫无目的地铺张,所以有些民族的数学我们就给自动忽略,哪些民族呢?比如说华夏!他说我们的数学对世界人类的主流思想,是没有什么贡献的。”

没想到孔老师如此愤世嫉俗,刘猛劝说道:“孔老师,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改变整体的大环境可不容易,我们只能先做好自己,还是先给我们讲讲热尔曼和高斯的故事吧,据说热尔蔓一生未嫁,不知道跟高斯有没有关系呀?”

刘猛有个感觉,似乎孔老师比之前更加锋利了,平和更少了。

孔继道一股脑儿发泄了一通之后,这才平静了下来,听刘猛这么一说,取笑道:“你小子真能八卦,人家热尔曼可是说过一句名言,说说你不要看我没有结婚,我早就订婚了,我嫁给了真理!这就是一种追求,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

刘猛看着孔继道脸上的神采,有种奇怪的感觉,怎么好像孔老师是在说自己呢,谁说人家没结婚呢,早就娶了数学啦。

孔继道被刘猛看的有些发毛,继续说道:“费马大定理的真正的难处,就是你解决任何单个的数,解决得再多都没有用,因为数学上有一个魔鬼,叫无穷大,就是不管你证明多少数,那再加1呢?那个数还成立吗?就在最近的数学史上就出现过一个这样的事情,在一个很大很大的数突然证明某个公式不成立,所以整个公式被推翻掉,这样的事情在数学史上可是不罕见的。所以费马大定理如果这样一个一个的证明下去,它哪天是个头呢?”

“1794年,综合工科学校在巴黎诞生了。它是作为为国家培养数学家和科学家的一所优秀学校而建立的。这本可以是热尔曼发展她的数学才能的理想地方,可是它却是一所只接受男性的学院。她天生的腼腆性格使她不敢去见学校的管理当局,于是,她就冒名为这个学校以前的一个男学生勒布朗偷偷摸摸地在学校里学习。”

“学校的行政当局不知道真正的勒布朗先生已经离开巴黎,所以继续为他印发讲课材料和习题。热尔曼设法取得了原本给勒布朗的材料,并且每星期以她的这个新的化名交上习题的解答。一切都按计划顺利地进行着,直到两个月后,当时这门课的指导教师,大名鼎鼎的拉格朗日再也不能无视勒布朗的习题解答中表现出来的才华。”

“勒布朗的解答不仅巧妙非凡,而且它显示了一个学生的深刻变化,这个学生以前曾因其糟透了的数学能力而出名。拉格朗日是19世纪最优秀的数学家之一,他要求这个改变了的学生来见他,于是热尔曼被迫泄露了她的真实身份。拉格朗日感到震惊,他很高兴见到这个年轻的女学生并成为她的导师和朋友。热尔曼终于有了一位能激励她前进的老师,她可以对他坦诚地展示她的才能和抱负。”

“热尔曼变得越来越有信心,她从解答课程作业中的习题转为研究数学中未开发的领域。尤其重要的是她对数论发生了兴趣,这使她必然会知道费马大定理。她对这个问题研究了好几年,最后到达了她自信已经有了重要突破的阶段。她需要和一位男性数学家讨论她的想法,并决定直接找最好的数学家去讨论。于是她去请教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数论家高斯。”

“热尔曼采用了一种新的策略,她向高斯描述了所谓的对这个问题的一般处理方法。换言之,她直接的目标并不是去证明一种特殊的情形,而是一次就得出适合许多种情形的解答。就是寻找一个统一的方案,一旦证明,就所有的数都能证明,所有热尔曼实际上提出了证明费马大定理的一个全新思路。”

“当热尔曼写信给高斯时,她还只有20多岁。虽然她在巴黎已经有了点名气,但她仍然害怕这个大人物因为她的性别而不会认真地对待她。为了保护自己,热尔曼再一次用了她的化名,信上署名为勒布朗。高斯并不知道他的通信者真正的身份,他试图安慰热尔曼,回信说:我很高兴算术找到了你这样有才能的朋友。”

“要不是因为拿破仑皇帝,热尔曼的贡献可能已经被永远错误地归之于神秘的勒布朗了。1806年拿破仑入侵普鲁士,法**队一个接一个地猛攻德国的城市。热尔曼担心落在阿基米德身上的命运也会夺走她的另一个崇拜对象高斯的生命,因此她写了封信给她的朋友约瑟夫将军,当时他正负责指挥前进中的军队。”

“她请求他保证高斯的安全,结果将军对这位德国数学家给予了特别的照顾,并向他解释是热尔曼小姐挽救了他的生命。高斯非常感激,也很惊讶,因为他从未听说过索菲?热尔曼。”

ps:高斯确实是天才,天才总是有脾气的。

第二二三章:自杀前看看费马大定理

同学们听的如痴如醉,孔老师讲的慷慨激昂。

“游戏结束了。在热尔曼给高斯的下一封信中,她勉强地透露了她的真实身份。高斯完全没有因受蒙骗而发怒,他愉快地给她写了回信,心中高度赞扬了热尔曼对数学的贡献。”

这样的女性不得不让人尊重,为了学习数学经受了怎样的磨难,却始终都不放弃,孔继道感慨地说:“一位在世俗和偏见的眼光看来,一定会遭遇比男子多得多的困难才能通晓这些艰难的研究的女性,终于成功地越过种种障碍洞察其中最令人费解的部分时,那么毫无疑问她一定具有最崇高的勇气、超常的才智和卓越的创造力。”

“正是由于热尔曼的创举,在1825年,由于两位相差一代年龄的数学家狄利克雷和勒让德的工作,使热尔曼的方法第一次获得完满的成功。勒让德是70多岁的老人,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动乱。到他对费马大定理作出成绩时,他已处于贫困之中。”

“另一方面,狄利克雷是一个志向远大的年轻数论家,还刚刚20岁。他们俩独立地证明了五次幂的情形不存在解,但是他们的证明是在热尔曼的基础上完成的,因而他们的成功要归功于热尔曼。14年后,法国人作出了另一个突破性工作。拉梅对热尔曼的方法作了一些进一步的、巧妙的补充,并证明了七次幂的情形。”

“热尔曼的思路一提出来之后。费马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