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重工-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白!”官员们参差不齐地答应着,脸上的表情也凝重了几分。
  冯啸辰继续说:“关于我们应对危机的策略,我考虑有三个方面,思考得并不成熟,等我说完之后,请大家再补充。这三个方面中,第一,是大力促进国内投资和国内消费,用内需代替外需。消费方面,我想财政部和商务部的同志们应当有更多的办法。投资这方面,就需要发改委下决心了。按照凯恩斯的主张,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政府应当启动大规模的公共建设,用以刺激经济。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欠债很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次危机,开展全面的基础建设,修铁路、修公路、搞基建,简单归纳一下,就是‘铁公基’嘛。”
  “铁公基……”在场的众人都哑然失笑了,这个叫法也的确是够有创意的。
  韩宏说:“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解释一下。中央领导日前对未来一至两年的经济工作做出了指示,要求我们要积极应对次贷危机影响,保证国内的经济增速不出现大幅度的下滑,保障国内就业稳定。为此,发改委计划在近期批准一批基建项目,其中包括不少于10条客运铁路专线,2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以及若干个机场和大型港口的建设。为了保障这些建设项目的实现,国家还要加大电力、能源、钢铁等方面的投资。”
  “怪不得我看冯总的嘴都笑得合不拢了。要搞这些方面的投资,不全都是你们装备工业公司的业务吗?冯总,你们一口气吃下这么多项目,也不怕消化不良吗?”一位官员调侃道。
  “不会的,我们花了20多年时间磨砺这副好牙口,就是为了啃这些硬骨头的。”冯啸辰笑呵呵地应道。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也放心了,起码我们那些大型企业不至于饿肚子了。”国资委的官员说道。
  冯啸辰接着说:“第二,就是我刚才说过的,我们要占领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西方国家的市场在萎缩,我们应当从第三世界国家来弥补。在过去十几年里,我们一直在亚、非、拉各洲进行开拓,建立起了一些销售渠道。现在,到了让这些销售渠道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我们要把原来点状的突破,变成面状的突破。比如在非洲,我们要全面发力,争取把欧洲人赶出去。”
  “你可真够狠的。”徐振波咂舌道,“非洲可是欧洲人的传统殖民地,现在虽然已经独立了,但在经济上仍然是严重依赖欧洲的,欧洲人把非洲看成了自己的后院。你跑到人家后院去瞎逛不算,还想把欧洲人赶出去,你也不怕欧洲人找你拼命?”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那就是咱们不必等着欧洲人来找咱们拼命,咱们要主动到欧洲去,抄他们的老窝。”冯啸辰就着徐振波的说法,杀气腾腾地说出了自己的第三点建议。
  “抄老窝?什么意思?”徐振波愣了。冯啸辰说的前两点,好歹还在他的认知范围之内,这第三点,似乎有些过于放飞了吧?
  冯啸辰说:“这一次的次贷危机,始于美国,但我们估计受到影响最大的,应当是欧洲。美国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是习惯于以邻为壑的。况且欧盟的成立一直都是美国心里的痛,借着这个机会,美国肯定要想方设法地削弱欧洲,最好能够让欧盟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基于这个分析,我认为欧洲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发生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多个国家陷入困境。我们应当在这个时候果断出手,到欧洲去抄底。”
  “抄底是什么意思?”一位官员问道。
  冯啸辰说:“抄底就是收购他们的优质资产,当然是指工业资产和技术资产,像什么普迈、双罗、希曼兹之类的,只要他们愿意卖,咱们就一律吃下。当然,那些娱乐业、房地产之类的,咱们就没必要去买了。”
  “冯总,你的心也太大了吧?”一位官员皱眉道,“普迈、双罗、希曼兹,那都是欧洲顶尖的大企业,人家怎么可能会出卖呢?”
  冯啸辰自信满满地说:“一切皆有可能。现在西方世界陷入了经济危机,投资萎靡。我们自己的市场要守着,不能让欧洲人染指。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咱们要去抢到自己手上。这样一来,这些欧洲的大企业就没了活路,他们还能撑得了几天?”
  “这就是你说的趁你病,要你命?”徐振波旧话重提。
  冯啸辰点点头,说:“是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咱们能够抓住,最大限度地从西方收购一批老牌企业,那么我们的技术水平将能够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届时我们将从原来的跟随者,变成与西方并驾齐驱的竞争者。”
  “这个想法不错!”国资委的官员击掌叫好,“我们的企业过去也兼并过一些西方的老牌企业,整体吃下对方的技术之后,竞争力的确有了长足的提高。这一次如果真能像冯总说的那样,拿下一大批西方企业,我们基本上就可以跻身于世界前列了。”
  财政部的官员笑道:“如果真能这样,那没啥可说的,我们财政方面肯定是全力支持,哪怕是卖裤子,也会给你们提供足够的资金。”
  大家的情绪都被冯啸辰调动起来了。尽管他说的非常简单,但在场的官员们也都是经验丰富的,稍一思索便能明白他的意思,并且能够评估出他这三条策略的可行性。扩大内需、进军第三世界市场、到欧洲抄底,这三项任务当然都是非常艰巨的,但如果能够成功,收益也是非常明显的。
  带着兴奋的心情,众人纷纷发言,对冯啸辰提出的三条策略进行补充,同时也代表自己所在的部委做出了种种保证。


第八百四十五章 希望给予更多的支持
  就在冯啸辰磨刀霍霍准备去欧洲抄底的时候,欧盟委员会也正在召开听证会,征求欧洲重点企业对于应对次贷危机影响的意见。
  “我们希望欧盟能够给予欧洲企业以更多的支持。”
  希曼兹公司销售总监艾伯特在听证会上大声地呼吁道。
  “是的,欧洲市场低迷已经有很多年的时间了。在此前,我们还能勉强维持盈亏平衡,但次贷危机发生后,我们的订单数量大幅度减少,明年我们公司出现亏损已经是大概率的事情。如果欧盟不能给我们提供有效的支持,我想我们普迈公司很可能在几年内面临破产的威胁。”普迈公司的代表海因茨尔附和道。
  受到海因茨尔的启发,其他公司的代表也纷纷表态,竞相卖惨:
  “正是如此。如果我们无法从欧盟获得资助,我们将在三个月内裁员15000人,这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件。”
  “我们将不得不停止五家工厂的生产,除了这五家工厂的工人会被解雇之外,为这五家工厂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不少于120家,它们的工人也将面临失业的危险。”
  “是的,我们也将进行裁员!”
  “我们很可能会申请破产保护!”
  “我们是欧洲最古老的企业之一,如果我们公司倒闭了,将是欧洲工业传统的重大损失。”
  众人都鼓噪起来,一个比一个更加危言耸听。大家都知道,这是向欧盟施压的好时候,不管公司是不是真的面临着危险,把话说得严重一点总是没有坏处的。能够从欧盟获得资助,简直就是白给的福利,凭什么不要呢?更何况,市场的低迷是事实存在的,几乎没有哪家企业能够独善其身。
  主持会议的欧盟官员博瓦德皱着眉头,逐条地记录着企业代表们的意见。他当然也知道这些人的话多少有些浮夸,都是想把事情说得更严重一些,以便让欧盟为他们的亏损买单。但欧盟就是干这种事情的,这些大企业掌握着欧洲的话语权,欧盟岂敢违背这些大企业的意志。还有,如果这些企业真的出现了大规模裁员之类的问题,欧盟也是要当背锅侠的。
  “大家的意见,我都听到了。”
  待众人的叙述告一段落之后,博瓦德用笔头敲了敲自己的小本子,对众人说:“现在的问题是,大家希望欧盟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呢?我的意思是说,我需要知道一些具体的做法,而不是泛泛的要求资助之类。”
  “事实上,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市场。”艾伯特第一个回答道,他的话引起了广泛的赞同,众人都拼命地点着头,表示认同这个要求。
  “市场?我不明白,你们需要欧盟委员会如何为你们解决市场问题?”博瓦德说。
  艾伯特说:“因次贷危机的原因,欧洲的企业投资减少了,我们公司的产品订单下降了三成。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我们关闭一些工厂,否则光是这些工厂的固定成本,就会让我们陷入严重亏损。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获得欧洲之外的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
  听到这个要求,博瓦德露出一个苦笑,说:“艾伯特先生,我们要想获得美国市场,是完全不可能的。美国商务部这一段一直在和我们协商,希望我们向美国敞开市场。你们是做发电设备的,你应当知道,美国新建的几家电厂,都得到了政府的严格要求,限制他们只能采购美国本土生产的设备。”
  “这些可恶的美国人!”在场的一位商人骂道,“他们口口声声说是我们的盟友,但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他们想的却不是为盟友分担压力,而是把自己的压力转嫁到盟友身上。这些年,我们替美国佬背的负担还少了吗?”
  “我想,这是应当由部长理事会去考虑的事情,我只是一位普通的商务官员而已。”博瓦德耸了耸肩膀,表示自己不背这个锅。因为这锅实在太大,不是他的小身板能够背得起的。
  关于欧美关系,博瓦德了解到的情况,又远比在场的商人们更多。他知道,这一段时间,美国政府一直在向欧盟施压,要求欧盟放松贸易壁垒,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与此之相,美国自己却在增加贸易壁垒,同时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吸引国际游资前往美国进行投资。欧盟的官员都清楚,美国人的这种做法,就是要牺牲欧洲的利益,以帮助美国尽早摆脱危机。
  面对美国的无理要求,欧盟还真没有什么拒绝的底气。欧洲的安全是建立在美国的保护之上的,离开了美国人的保护,欧洲就要单独面对俄罗斯的武力威胁。别看苏联解体之后,这头北极熊的实力已经大打折扣,但要挑翻一个欧盟,还是绰绰有余的。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对俄罗斯采取了许多小动作,不断地刺激俄罗斯的那位铁腕领导人,其实就是在变相地吓唬欧盟,让欧盟知道自己离不开美国。
  明白了这些,对于各家企业提出的希望进入美国市场的要求,博瓦德只能是表示爱莫能助了。欧盟现在能够保护住自己的市场不被美国人侵蚀,就已经不错了,哪还敢想着进入美国市场的事情。
  “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可以退一步,希望欧盟能够帮助我们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艾伯特说。他此前提出希望进入美国市场,其实也是讨价还价的一种手段,博瓦德拒绝了前一条要求,就不便再拒绝他的后一条要求了。
  果然,博瓦德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他说:“艾伯特先生,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要求欧盟委员会帮助你们开拓市场。开拓市场难道不是一种商业行为吗?”
  “不,它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艾伯特说,“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人通过窃取我们的技术,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装备产业。现在,他们非但已经实现了进口替代,不再使用我们的设备,而且还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抢夺我们的传统市场。由于他们采取的是不道德的竞争手段,我们在竞争中完全没有优势。”
  “不道德的竞争手段,你能详细说说吗?”博瓦德问。
  艾伯特说:“比如说,他们在生产中违反了关于员工福利保障的规定。据了解,他们的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时薪不到2欧元。他们用这样的方法,压低了设备成本,从而能够在价格战中把我们打败。”
  “是的,我也听说了,他们的工人工作条件非常恶劣,在欧洲企业里非常普遍的茶歇室,在中国的企业里是完全不存在的。”
  “还有,他们大量使用煤炭发电,污染了整个地球的空气!”
  “他们仿造我们的品牌!”
  大家鸡一嘴、鸭一嘴地开始数落中国,其愤慨程度,可与几百年前某人的“七大恨”媲美。他们全然忘记了,仅仅是在六七年前,多数欧洲人还觉得中国人实在是很傻很天真,中国人生产的产品是那样便宜,简直就是在给欧洲人免费打工。
  “我们希望欧盟启动对中国制造产品的严格审查,包括知识产权的审查、环境体系审查和社会责任体系审查,无法满足欧盟标准的中国企业,其产品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以及与我们签订了贸易协定的其他国家市场。”海因茨尔说,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他明显地结巴了一下。
  欧盟可以制订自己的政策,但要让这些政策能够影响到其他国家,就有点强人所难了。可是,如果这种限制不包括欧盟之外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那么限制的意义实在是没有多大的。在欧洲市场进入寒冬之际,大家想要的就是抢占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所以他们最大的目的,是想让欧盟帮助他们把中国从这些发展中国家市场挤出去。
  “我会把各位的意见提交给欧盟委员会讨论。”博瓦德向众人点着头,同时说道:“不过,欧盟委员会能够给大家提供的帮助毕竟是有限的,希望你们能够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有效地控制成本,凭借自己的实力去赢得市场。我对于欧洲企业是充满信心的。”
  听证会就这样结束了,至于欧盟委员会对于企业的诉求能够给予什么样的回应,参会的企业代表们心里也没数。欧盟委员会肯定是会支持欧洲企业的,这一点大家并不担心,但欧盟委员会的决策程序之繁琐,效率之低,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今天提出来的要求,或许会在半年后才能进入委员会的议题,然后是长时间的扯皮,扯上一年半载是再正常不过的。即便最终有了决议,这个决议也还要欧盟各国议会批准才行,其间又不知道会整出什么妖蛾子。
  大家交流着对欧盟决策体制的抱怨,向会议室外面走。海因茨尔却迎着博瓦德走了过去:
  “博瓦德先生,我还有一件事情要向欧盟委员会报告,是有关深海石油开发的库克船长项目的事情。你能给我十分钟时间吗?”


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国人的技术更成熟
  “库克船长项目?”
  博瓦德足足愣了五秒钟才想起海因茨尔说的是什么事情。的确,欧盟是曾经搞过一个库克船长项目的,那好像应当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吧?类似于这样的项目,欧盟搞了不少,但基本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欧盟每年都会为这些项目拨款,而这些项目也只有在拨款的时候才有一些存在感,在平日里似乎就销声匿迹了。
  欧盟的官员们当然不会是尸位素餐之辈,至于不全是这种人吧?他们屡屡会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包括像库克船长这种旨在保持欧洲技术领先地位的大型研发项目。但是,方案好提,做事却是很麻烦的。据说库克船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就遇到了无数的障碍,什么资金问题啊,协作问题啊,专利问题啊,几乎每前进一步都要披荆斩棘。时间长了,最早提出这个方案的官员也没了心气,这件事就慢慢沉寂下去了,只有欧盟的财政部门还在年复一年地拨付日常运营经费,养活项目委员会里的十几名官员。
  博瓦德是分管经济和商务业务的官员,所以对库克船长项目是有所了解的。在他印象中,这个项目至少已经有一年时间没有什么动静了,以至于海因茨尔乍一说起这个项目的时候,博瓦德都有些陌生的感觉。
  “嗯嗯,我记得这个项目。”在短暂的失神之后,博瓦德掩饰着回答道,“对了,我记得普迈公司也是项目的参与企业之一,怎么,这个项目有进展了吗?”
  “是的,我们和其他的协作企业一起,已经完成了第六代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总体设计。”海因茨尔答道。
  “请允许我向你们表示祝贺。”博瓦德虚伪地说。
  海因茨尔脸上却丝毫没有得意或者感动的神色,他说:“博瓦德先生,我希望欧盟能够对这个项目进行干预,否则我们前期取得的成果就将全部化为乌有了。”
  博瓦德一怔:“什么意思?”
  “挪威的比尔图石油公司最近准备新建两座深海石油钻井平台,我们希望他们采用库克船长项目的成果,但他们却选择了中国人作为设备的供应商。”海因茨尔说。
  “中国人?”博瓦德只觉得脑袋大了几分,这事怎么又和中国人有关了?
  海因茨尔说:“中国人窃取了我们欧洲企业在深海石油平台上的技术,开发出了他们自己的第六代深海平台,成为我们的竞争产品。我们得知比尔图公司准备新建两座深海平台的之后,迅速与他们取得了联系,但他们却表示,更愿意使用中国人的技术。”
  “比尔图公司说过原因吗?”博瓦德问。
  海因茨尔说:“他们说,中国人的技术更为成熟。”
  “这怎么可能!”博瓦德下意识地驳斥了一句。别看他此前已经把库克船长项目给忘记了,但一经提醒,他还是能够想起不少细节的。他记得中国人在几年前还只是掌握了第二代平台的技术,而欧洲人则拥有第五代平台的丰富经验。几年过去,居然有人说中国人在第六代平台上的技术更为成熟,欧洲人反而不及中国人,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海因茨尔耸耸肩膀,说:“我的看法和你完全一致,我认为比尔图公司的看法是完全失实的。我们怀疑中国人在开展业务时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我们希望欧盟委员会能够就此事开展调查,维护我们欧洲企业的权益。”
  “这是你们公司提出的正式要求吗?”博瓦德问。
  海因茨尔说:“是的,我们会在今天之内把正式的申请提交给欧盟。”
  “我们会尽快启动调查的。”博瓦德承诺说,“不过,调查是需要一个周期的,这一点我希望海因茨尔先生能够理解。”
  “我完全能够理解。”海因茨尔显得很好说话的样子,“鉴于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其中可能涉及到一些商务贿赂问题,我们建议欧盟委员会要慎重地开展调查工作,在时间方面是完全不用着急的。”
  “呃?”博瓦德有些傻眼,这是什么节奏,难道海因茨尔不应当是催促自己赶紧调查的吗?这话听起来,怎么像是建议自己拖拖拉拉的样子呢?
  海因茨尔冷着脸说:“当然,在调查期间,我们希望欧盟能够发布一个暂停从中国引进深海石油平台技术的贸易禁令,避免中国人利用调查的时间差达到他们的目的。”
  “我明白了。我想,我们会这样做的。”
  博瓦德这回是真的明白了。原来海因茨尔的目的,的确是让欧盟把这件事拖上一段时间,前提是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人不能把他们的技术卖到欧洲来。普迈公司作为欧洲本土的企业,当然是不会受到这条禁令影响的。换句话说,海因茨尔提出的指责,很可能是莫须有的,但只要欧盟接受了他们的要求,对此事开展调查,他们就可以要求欧盟以调查的名义,阻止中国人参与这项业务,这样普迈的机会就来了。
  什么玩艺!
  看透了海因茨尔用意的博瓦德在心里骂了一句。分明是你们自己技不如人,没准价格又贵,服务又差,以至于欧洲自己的用户都不愿意接受你们的产品,宁可不远万里去找中国人制造,结果你们还装出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让欧盟来给你们出头。大名鼎鼎的普迈公司,堂堂的欧洲一流企业,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竞争,你也不嫌丢人吗?
  心里这样想,博瓦德还得接受海因茨尔的要求,原因无它,欧盟就是干这种脏活的机构,比这更下贱的要求,欧盟也不是没有答应过。无论如何,他必须先弄清楚事情的原委,至少要给普迈一个站得住脚的交代才行。
  普迈公司果真在当天就向欧盟委员会发了正式的公函,请示欧盟对中国出口欧洲的深海石油平台产品进行调查。普迈公司在公函中罗列了中国产品的若干条罪状,包括侵犯欧洲企业的知识产权、倾销、不正当竞争嫌疑、疑似违反欧盟有关技术安全的规定等等。有些理由提得极其无厘头,比如中国设备中使用的某个零件可能是由监狱工厂制造的,这将有悖于欧盟关于保障劳工权利的某某规定……
  博瓦德收到这份公函,心里叹着气,向自己的上司做了一个汇报,随后便带着助手埃米琳出发前往挪威了。这件事的一方当事人就是挪威的比尔图公司,博瓦德总得听听比尔图方面的意见才行。
  “是的,我们的确是选择了中国的罗冶集团作为这个项目的总承包商,他们能够为我们提供符合要求的第六代半潜式深海钻井平台。”比尔图公司的CEO麦奎格直言不讳地回答了博瓦德的询问。欧盟委员会对于这些企业并没有直接的管辖权,所以企业是可以不在乎欧盟官员的。当然,考虑到也许某个时候还需要欧盟给自己提供一些便利,所以企业也不会对欧盟官员过于冷淡,而是保持一种相敬如宾的态度。
  “难道欧洲企业无法提供这样的技术吗?当初欧盟启动库克船长项目的时候,比尔图公司也是给予了支持的,你们为什么不考虑采用库克船长项目的成果呢?”博瓦德问。
  麦奎格露出一个讥讽的表情,问:“博瓦德先生,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当是普迈公司的海因茨尔先生到欧盟去告了状吧?”
  “正是。”博瓦德点头说。麦奎格能够直接点出海因茨尔的名字,显然他们此前就已经交过手了。这个圈子也没多大,谁是什么样的为人,别人也是能够了解的。
  麦奎格问:“博瓦德先生,海因茨尔有没有说过,他们的技术目前开发到什么程度了。”
  “是的,他说他们已经完成了总体设计。”
  “这就对了。”麦奎格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库克船长项目是五年前启动的,而到今天为止,他们也不过是完成了总体设计而已,而且他们完成的总体设计并没有经过详细的论证,或者更直接地说,他们不过是花了一个小时画了一张草图,然后就声称是他们的总体设计。”
  “不会吧?”博瓦德惊了,居然还有这样的说法。他回想了一下海因茨尔对他说过的话,不由有些骇然。海因茨尔说的,的确是完成了总体设计,但这话是充满了玄机的。总体的概念设计,也可以算是总体设计,而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概念设计实在是太容易了,就像麦奎格说的,画张草图也可以算是完成了。
  “可是,中国人做到了哪一步呢?”埃米琳在旁边问道。
  麦奎格说:“中国人已经完成了第六代平台的全部设计,而且他们已经在本国开工建设了一座第六代平台,现在只剩下甲板建筑的内舾装,而这是没有什么技术难度的。我可以向你们介绍一个数据,在过去四年中,中国人取得了300多项关于第六代平台的核心专利,边缘的专利不计其数。而我们的库克船长项目只取得了15项专利,而且都是毫无价值的专利。”


第八百四十七章 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
  坑爹啊!
  这是博瓦德心里涌上来的一个念头。麦奎格说的话有理有据,由不得博瓦德不相信。在此前,海因茨尔明确说过,库克船长项目只是完成了总体设计,而中国人却已经建造了一座平台,只剩下刷刷漆就可以投入应用了。人家比尔图公司说中国人的技术更成熟,哪里说错了呢?
  “可是,比尔图先生,你有没有了解过,中国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埃米琳问道。她内心的震惊丝毫不亚于博瓦德,但她还得了解一下前因后果才行。
  麦奎格摇摇头,说:“我没有深入了解过。不过,我到中国去参观过他们正在建造的平台,中国人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滞留中国的那几天,我发现任何时候平台上都有工人在工作,我甚至怀疑他们是住在平台上的,因为有些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可能超过12个小时。”
  “这算不算是侵犯员工权益呢?”埃米琳问。她想起普迈公司提出来的调查理由中就有关于员工权益保障的问题,这或许算是中国人的一条软肋。
  麦奎格耸耸肩膀,说:“那又如何?我们欧洲人每天好吃懒做,难道还不允许中国人努力工作吗?”
  “但是,如果中国人真的违反了员工权益保障的规定,欧盟有义务禁止他们的产品出口到欧盟来。”博瓦德说。
  麦奎格说:“这是你们的权力,不过,前提是你们不介意欧洲的石油价格上升到每桶100美元。”
  呃……
  博瓦德和埃米琳都无语了,这天还怎么聊下去啊。麦奎格的意思是很明白的,如果欧盟以这样的理由限制比尔图公司从中国引进钻井平台,比尔图公司就会提高石油价格,让整个欧洲都为这个决策买单。
  欧洲的陆地上几乎没有石油,当然,这是指除了俄罗斯之外的欧洲,而俄罗斯的石油是没法算在欧盟的供应清单之上的。如果不想被俄罗斯、美国或者中东讹诈,欧洲就必须开发海洋石油。欧盟当初推动库克船长项目,就是为了开发海洋石油的需要。现在库克船长项目没有取得进展,反而是中国人拔得了头筹,如果不允许包括比尔图在内的石油公司引进中国的钻井平台,欧洲的石油产量就无法提高,届时油价上涨就真的不只是一句威胁了。
  “我想,你们应当去了解一下库克船长项目的情况,问问他们为什么拖了五年时间还没有一点成效。如果他们有中国人那样的工作精神,我们是不会拒绝接受他们的产品的。”麦奎格向二人说道。
  “好的,我们先去了解一下。”博瓦德答应道。
  从比尔图公司出来,博瓦德和埃米琳没有耽搁,直接飞到了荷兰。在挪威出发之前,博瓦德给库克船长项目委员会主席马茨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约他见面,请他选择一个合适的场所。马茨克回了邮件,把见面地点约在阿姆斯特丹市区的一家咖啡厅。博瓦德和埃米琳忑机之后,直接把地址交给出租车司机,然后便在司机的指引下找到了这家咖啡厅。
  “博瓦德先生,埃米琳小姐,我们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
  马茨克已经提前到了,看到博瓦德和埃米琳进来,他热情地迎上去,与二人握手问候。
  其实,马茨克与这二人并不熟悉,算上这一次,他们见面的次数也只有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