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都市种子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曾从左侧店铺走起,边走边看,目不暇接。正对花鸟市场大门街道左侧的店铺,主要经营观赏鱼,林曾走马看花,看个新鲜,却没有购买的意思。
他的目的很明确,他来花鸟市场,是来挑选适合的植物的。
过了观赏鱼买卖区,向右转弯,映入眼帘是一片葱葱郁郁的绿色。
林曾看到这些店铺,精神一震,不再漫不经心,随意观望,而是直接走到店铺里面,认真的看起里面的花木。
林曾走进一家门面很大的店铺,店门两侧摆满了各种花草,高低错落,很是美观。
进入店中,顿时感到一阵清凉,暑意全消。仔细打量,店里各种植物种类丰富。林曾认识的就有文竹,薄荷,万年青,玫瑰,茉莉,金桔,佛手,发财树,薰衣草……
“青年哥,想买什么呀?”夹杂着清河市本地方言的询问声,从林曾背后传来。
林曾转头一看,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妇女端着一碗白米饭,热情地招呼他。米饭上还堆叠着几块红烧肉和青菜,看来是老板正在吃饭,看到林曾进来,赶紧过来招呼。
“没事,我看看。”林曾笑了笑,他虽然有几种想买的植物,但并不妨碍他多看看,多买一些植物回去练手。
“好好,多看看,有啥就问我。”中年大婶的普通话很生硬,不过林曾好歹还能听得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销售的淡季,碰上一个顾客不容易,店主招呼客人很是热情。
林曾在店里逛了一圈,问了几种植物的价格,心中有数,
“小弟呀,大婶卖的价格不贵啦,你去附近的店里看看,我家卖的是最便宜的。”中年大婶坐在角落的板凳上,扒着饭说道,“我们家的花场在清河市旁边的永德县,成本比较低。”
林曾点点头,他也不愿麻烦,直接给店主报清单。
“玫瑰苗各种颜色给我一棵,薄荷两盆,薰衣草两盆,这是月季吗?也给我各色一棵……”林曾选择的都是一年生的小苗,价格不贵,但是他买的种类很多,中年大婶赶紧放下碗筷,为他收拾起花苗。
“老板,有没有草坪的草卖?还有,有没有卖带刺的爬藤植物?”林曾将好些种花草苗都买下,想了想问道。
“有哟,不过不在店里,这算是绿化苗,不在店里,小弟你要多少呀?”中年大婶笑着将林曾购买的花草苗,用黑色塑料袋打包,“带刺的爬藤呀,我们是没有,不过我好像记得山里有野藤子,尖刺可锋利了,不小心刮到,就是一道血口子。这野藤子也开着紫色的大花,挺好看的。如果小弟要买,你下周叫我儿子给你挖几棵。”
“好,不过我用的面积也不大,能不能先挖两三平方给我。”林曾看着中年大婶在用计算器算钱,试探地问道。
“也行哦,要不你给我二十块钱定金,我儿子这几天就回一趟花圃,给你带来。”
“好,”林曾爽快同意。
花草苗打包起来,并不算多。林曾嫌根部的土壤太重,让店主将所有花草的花盆都脱了,根部的土壤都抖落干净。
中年大婶曾好心提醒,带盆带土种植肯定更容易存活。
不过林曾却是自己事自己知,他压根不介意什么成活率。他买这些植物,可不是用来种植的。
在林曾的坚持下,中年大婶只好帮他脱盆,抖掉植物根系上的泥土。
林曾大约买了二十多种植物,共计不到三百元。中年大婶还将他不要的花盆钱扣除。
付完钱,林曾暂时将花草苗寄放在店中。他还要再逛一逛花鸟市场,看看还有没有别的东西值得入手。
————
p。s谢谢太医署童鞋的打赏~~
大家,俺终于攒到三百收藏啦啦!
有推荐,有收藏,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第四十章 茑萝、碗莲和狼狗
林曾买植物的店铺,植物种类比较丰富齐全。林曾看到出售差不多植物的店铺,也不再多看,只是总体扫视一遍,看看有没有新的植物。
他在一家小店,收获了十几包各个袅萝种子。大红,玫红,还有少见的白色,袅萝生命力旺盛,叶片纤细,花朵绚丽,很适合种植成植物墙。
还有一家店铺专门售卖各种果苗,林曾一口气订了所有的果树苗。单靠林曾的小电摩是运不回去的,于是加了三十元钱,让店里的小弟帮忙送货上门。
在拐弯处的一间店铺前,林曾看到几个小池子,池子里长着茂盛的水生植物。最显眼的是几朵粉色的莲花。
只有拳头大小的莲花随风轻轻摆动,摇曳生姿,娇俏动人。
林曾想起自家苗圃光秃秃的水池,心中一动,走上前细看。
水莲生长很好,叶片翠绿,花朵娇艳。水池中不仅只有莲花,还有其他的水生植物。有些看上去像是水藻,有些像是长在水面的水草。
林曾认得一种铜钱草,一种水葫芦,其他就不认识了。
要不要都买回去呢?
林曾犹豫的想到。
“啊呀,是你呀。”林曾肩头突然被轻轻一拍,他疑惑转头看到一个颇为眼熟的面孔。
林曾想起来了,这个皮肤黝黑身材高壮的青年,不正是他同事老刘的侄儿,也是他目前租用的苗圃的房东。
那日就是由他负责和林曾交流商谈,也是他负责签订租用合同。好像是叫刘庆和。
林曾突然想起,之前苗圃的主人,不正是因为花鸟市场搬迁,才选择将苗圃出租,另外选择地方吗?
“你好你好,”林曾笑着打招呼,“好巧呀。”
“哈哈,是好巧,我的店就在这儿,你想买啥,肯定给你优惠。”刘庆和咧开嘴笑得一脸灿烂。
林曾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可真是好巧,这家伙的店铺,正是自己停下来打算买水莲的店铺。
“苗圃的水池有些空荡荡,我想买些植物回去种。”林曾直接说道。
“噢,”刘庆和想到苗圃里的人工水池,很认同的点点头说道,“那个水池是我建造,之前养着一池睡莲,后来花圃搬迁,都被我带到新的花圃去了,如果你要买,我给你挑一些好的种藕,不过这时候种时间不对,迟了,而且价格也贵。”
林曾想了想,指着店铺前面的池子问道:“能不能将这些莲花卖给我。”
刘庆和将林曾引到店里的茶座上坐下,烧水泡茶,他听到林曾的问话,点了点头,回答道:“外面种着是碗莲,植株小,没有睡莲和荷花皮实,主要是城市里种着观赏用,没有莲蓬和食用藕。我是种着玩的,如果你想买,一株没开花碗莲,算两块钱,需要莲子,我成本价买给你,一袋种莲,十块钱。”
林曾接过刘庆和递过的茶碗,喝了一口清茶,接着问道:“这种碗莲品种多吗?”
“很多,就是不好种。”刘庆和摇摇头,在一旁椅子坐下,“我当时去苏州,买了至少五十个花色品种的碗莲种子和种藕,可惜没几种能开花,越是普通的品种越好种,越是花色奇异的,越是难种。不发芽的,不开花的,长不大的,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这样,”林曾倒是不用担心种植问题,接受到种植师传承的林曾,可以通过炼制炉改变植物的性状,即便是在旱地,也能让水生植物生长良好,“那你店里有多少种碗莲种子,我全买了。”
刘庆和点点头,虽然他不觉得林曾能种得出什么,但人总有见猎心喜的时候,就像他当初,在苏州,可不也是一口气花了大把冤枉钱,不撞南墙不回头。
“你要不买少点,那池子不大,种不了太多。”刘庆和建议道。
“没事。”林曾放下茶碗,笑着说道。他也不过多解释。
“那好吧,你等等。”刘庆和起身,进了店铺里间的小仓库,大约一两分钟,才拎着一个大无纺布袋子走出来。
他将布袋放在茶桌旁的椅子上,说道:“这一袋所有的莲子,是我去年在苏州买到的,总共花了七百多元,有些已经拆包,我用了一些,但是品种还算齐全,如果你要,五百元全部拿走。”
林曾也不客气,打开无纺布袋子,随意拿出几个碗莲种子的包装袋。
硬挺的纸袋上,印着翠叶莲花,花姿摇曳。没看不知道,一看才发现,原来碗莲有这么多种品种呀。
“这是重瓣型,花色粉红,比较好种植,这是单瓣型,据说是紫蓝色的我没有种出来,只发芽,没开花。“刘庆和在一旁介绍说道。
林曾看了几眼,掏出钱包,数了五张红色票子,递给刘庆和。
能一次性得到这么多品种的碗莲种子,林曾觉得五百元花的值。虽然网络上买到的品种更多,但经历了盗版藤本红玉番茄事件之后,林曾就对那些信用度貌似超高的店铺没有好感。到时候买了假种子,不仅浪费了金钱,还耽误了种植时间。
收好碗莲种子,林曾和刘庆和闲聊几句,才知刘庆和的家族农场,主要经营绿化盆景,而店铺门前的莲叶荷花,不过是他一时兴起,去年才开始种植。
林曾正是对城市绿化感兴趣的时候,两人相谈甚欢,直到店铺里来了一个客人询问紫砂盆的价格,林曾才告辞离去。
提着那袋不算太重的碗莲种子,林曾继续在花鸟市场闲逛。转过这条街,林曾听到此起彼伏的狗叫声。
除了花卉植物,花鸟市场还有一大门类,那就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宠物。
卖狗的商店所占据的空间是最大的,也是最为喧闹。养狗的池子里,散发着浓浓的腥臭味。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常见的犬类。
体型修长的德国牧羊犬懒洋洋匍匐在地,气势汹汹的藏獒瞪着圆眼发出一声低吼,卖相极佳的古典牧羊犬埋没在一片白毛中,帅气凌人的苏格兰牧羊犬甩着尾巴,目光淡然地看着附近的人。
除了成年的狗,多的是一窝一窝的小狗仔,看上去软软萌萌,可爱极了。
林曾看得眼花缭乱,心中不禁痒痒的。苗圃的空间挺大的,养上一两只小狗,没有多大问题。
养狗理所当然从小狗养起,那些成年的大狗不仅价格昂贵,和主人也不亲密。
但是花鸟市场现成小狗崽里,大多是一些性情温和,宜家玩耍的犬类。而林曾真正想养一只体型高大,外表威猛,机智警惕能够看家护院的大型犬。
其实林曾心中已经选好养狗的品种。他很小的时候,并不知道信息相对闭塞,并不知道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大型犬,唯有一种,却是很小的时候,在县城的武警部队门前看到,从此记在心中,念念不忘。
这就是被中国人习惯称之为狼狗的德国牧羊犬。林曾记得,小时候路过县城武警部队的门前,看着武警牵着威风凛凛的狼狗心中那个羡慕。
只可惜林曾家境普通,后来父母身故,他和家中亲戚闹翻,终日为生活奔波,哪有心思养狗。
如今钱财无忧,单身一人,地盘也够大,又需要猛犬看家护院,林曾自然打算养一只心仪许久的狼狗。
只可惜他逛过花鸟市场所有卖狗的商店,
暂时都没有初生的狼狗幼崽出售倒是有两家店,母狗在怀孕,林曾留下联系电话,店家答应等小狗出生,给他打电话。
——
——
p。s新的一天来啦,今天是发文整整一个月,感谢陪我度过这一个月的书友们,我会继续努力的。
啦咔咔,感谢推太阳上山和清晨听雨两位童鞋的打赏哈!
第四十一章 厨余转换桶
林曾电动车前后,都装满了他这次在花鸟市场买下的植物。至于那些大棵的果树,老板明天会送货上门。
骑车回到苗圃,林曾将车上大包小包的植物和种子卸下。一楼墙面长满植物,但却没有放多少东西。林曾将这些植物和种子放在一楼,准备等会儿慢慢处理。
通常情况下,林曾这时候要开始炼制藤本番茄和藤本绿叶菜的种子,或者到苗圃里采集种苗,制作种植球。
但是,前一阵林曾炼制了足够多的藤本番茄和藤本绿叶菜种子,库存丰富,足够应付一阵子了。所以,他今天不打算再炼制这两种种子了。
林曾来到二楼,他的床头柜上,放了一个塑料方形小盒子。他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三粒色彩漂亮的不规则形状的晶体。
这是他这段时间收集到的晶源体,来源他早期种植的藤本红玉番茄。因为用肥水微子快速让其成长,所以获得的晶源体个头不到自然生长的一半。
林曾带着三个晶源体,进入育种空间。
“进入试炼境。”林曾说道。
“空间使用者进入初级育种学徒试炼境,获取晶源体,共发现1。6个单位晶源体,是否全部使用?”育种空间的指导声回应道。
才1。6个单位,林曾失望的摇摇头。
“全部使用。”林曾回答道,就是不知道能进入试炼境多久时间。
“空间使用者第二次进入试炼境,无多倍体验时间。启动试炼境通道,进入时间为十六分钟。”系统声平淡无奇,听不出任何波澜。
“确认进入试炼境。”林曾一边确认,一边默默计算,也就是0。1个单位的晶源体,能够进入试炼境一分钟时间。真是很少,如果依靠自己种植,一年下来,还不能进入试炼境总共一天的时间。
随着系统提示声落下,周围环境瞬时一变。房间消失,转而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海,黄沙微软,脚踩着很是舒服。
林曾顾不得多想,每一分钟都很宝贵,避免浪费。
对育种了解的越多,林曾越发的能感觉到,基础符纹的重要性。尤其是最基础的开炉纹和淬火纹,这两种符纹,是炼制种子的基础,对它们掌握的熟练程度,影响着种子炼制的成败和品质。
林曾熟练的起手绘制开炉纹。开炉纹的繁复图案,在半空闪现。
比起上次进入试炼境,林曾对开炉纹的理解更深刻,手法也更加娴熟。
他静下心,慢慢体味,指尖流畅,淡绿色的烟雾在空中汇聚,形成一个一个近乎相似的开炉纹。这些半空中的符纹,不断靠拢,汇集成一个色泽翠绿的符纹。
因为林曾绘制的速度很快,有些符纹还来不及汇聚在一起,只是轻浮在林曾周围。
“还有一分钟离开试炼境,是否凝聚符纹力量?”
十六分钟的时间太过短暂,林曾感觉没过多久,系统提示音就出现在耳边。林曾意犹未尽地停下手指,有些无奈地说道:“是。”
他才稍微有些体悟,还没找到感觉,时间就不够了。
看来,想要更快的进步,必须弄到更多的晶源体。在林曾记忆传承中的育种师世界,并不为晶源体烦恼,在那个育种师主宰世界的异度空间,晶源体是类似地球黄金白银的硬通货。
平民通过种植各种植物获得晶源体,从育种师手中兑换到各种种子,种苗,催生肥料和种植工具。
“聚集能量不足,孕育种植炉失败,生成低级厨余转换桶。”系统提示音可不会考虑林曾心情好坏,只是诚实的告诉林曾结果。
虚空中的符文,迅速融合在一起,周围扬起黄沙,融入那团翠绿漩涡中,翠绿迅速浑浊起来。
不消片刻,一个直径大约三十厘米的墨绿色圆桶轻轻落在地面。
林曾无语,之前至少还有鼎炉的轮廓出来,这次干脆就是一个水桶了。
林曾拿着厨余转换桶离开试炼境。在育种的炼制炉旁坐下,研究起这个表面隐约有波纹的墨绿色圆桶。
这个圆桶,不像林曾手中那个半成品种植炉那样,拥有内部空间。它看上去多大,就只能装多少东西。
一个圆桶,配一个圆盖子。
这是最低级育种师使用开炉纹孕育的最低级种植工具。
它没有太大的作用,仅有一个功能,就是能够较为快速的将有机质转换成天然的植物肥料。
对普通人来说,每日剩下的厨房垃圾,倒入厨余转换桶中,两到三日的时间,就能获得能够直接利用的肥料。
在城市生活中,一个人,每天产生的废弃垃圾数量极为可观。如果是在乡村,许多垃圾都是能够回收利用的。比如果皮鱼刺肉骨头,剩菜剩饭,都是可以用来喂鸡。鸡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哪些城市里无法利用的东西,在乡村生活中几乎不会被浪费。
只不过,这个看似很有用的厨余转换桶,对林曾来说,几乎没有利用价值。
他目前手中那个三平方米的半成品种植炉,完全能够代替这个厨余转换桶。
算了,放在厨房,当垃圾桶吧。林曾想了想,将厨余转换桶放在一旁。
这次去花鸟市场淘宝,林曾收获颇丰。常见的家庭绿植,普通的果树苗木,还有一些特殊的中药材。
林曾干脆将这些植物都带入育种空间,坐在地板上,仔细的分类整理起来。
首先是能够炼制适合家庭种植的植物。他目前网店中,植物种苗品种还是太少,需要扩充。林曾选择城市家庭种植植物原则很简单,就是有实用性。
比如藤本红玉番茄,能为一个城市家庭提供既可以作为蔬菜又能够作为水果的新鲜番茄。
比如不同品种的藤本绿叶菜,让每一个城市种植家庭,摆脱对市场蔬菜的依赖,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
不过花鸟市场更多的是观赏类的植物。林曾只选择了薄荷,金线莲,铁皮石斛,薰衣草,野莓,金银花以及每种碗莲种子三颗。准备等会儿用居室方炼制。
其次,林曾还需要炼制适合校园种植的植物种子。
这一类种子得选择更为复杂。所用的符文方也更多。有些种子的需求,那基础十种符文方都无法满足。需要林曾自己根据基础图纹,学习初级育种学徒的各类应用知识,自己研究炼制。
草坪植物,茑萝,太阳花,腊梅,观音竹,万年青,发财树……
哪些适合大楼墙壁,哪些适合走廊围栏,哪些适合教室天顶,哪些时候办公室环境,哪些适合操场走廊,都需要认真琢磨。
好在目前他只有设计一个办公室,具体规划都已经比较成熟。至于其他地方,如果能拿到学校订单,还有足够时间让他细细研究。
第三个方向,是他的苗圃。除了育苗用的土地,林曾还打算在苗圃四周角落种植一些果树。其中,有花鸟市场买的普通果苗,还有他自己炼制的特殊品种果树。
大致将需要炼制的植物进行分类,算是排列了炼制的先后顺序。林曾暗道,自己接下去一段时间可算有的忙了。
第四十二章 家庭生活的变化
西河省德源市,位于华国北方的工业化城市。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德源市就成为西河省最大的钢材出口城市。即便是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产值。
刘谦同在自家车库停好车,拎着黑色皮包,快步走进电梯,回到家中。
“老婆大人,今晚吃啥呀?”刘谦同五十出头,圆脸白面,头顶微秃,性格却外放开朗。他将钥匙放在玄关,抽了抽鼻子,闻到一股香味,顿时笑呵呵地朗声说道。
“你昨天不是嚷着好久没吃打卤面了么,一冰箱的番茄,我做了鸡蛋打卤面,手擀面,够你吃到撑。”拿着勺子走出厨房的是一个眼角带笑的圆润妇人。
刘谦同夫妻两人结婚近三十年,极少拌嘴吵架,两人和和美美,女儿乖巧懂事。他们夫妻经营多年服装生意,如今名下有店面数间,单靠房租,就已经富裕不愁。
前一阵子,在外念书的女儿,给他们寄了一株番茄幼苗,说是室内番茄的品种,种在墙角。
刘谦同向来爱女如命,拿女儿的话当成圣旨。他收到透明球里很新鲜的番茄种苗,马上去花鸟市场买了一个漂亮的紫砂圆盆,认认真真的种下番茄苗,每日回家,不忘浇水。
随着女儿送来的番茄苗抽枝长叶,爬满半个墙面,开出朵朵黄色小花,然后结出红彤彤如灯笼的番茄果实。刘谦同夫妻才算明白女儿大老远寄了一株番茄苗的用意。
原来现在有这么好玩的番茄。刘谦同打理起番茄就更起劲了。同时,他又叫女儿买了二十棵藤本红玉番茄的种苗。
在自家一百八十多平方米的墙角边,种了十棵。又在公司的各个墙边,种了十棵。
他们两夫妻种的高兴,却没想到,等到第二批十棵番茄成熟之后,冰箱的保鲜室,完全被这种口味还不错的红玉番茄占据了。
每天都有十多个番茄成熟,采摘下来,可以将一个小竹筐堆的满满的。
再好吃的美食,天天吃,也腻味的不行。
“去,把洗菜水给番茄浇去。”张美端着盘子,朝刘谦同说道。
“遵命!老婆大人!”刘谦同象个小年轻一样和老婆开玩笑。
“冰箱里的西红柿都放不下了,你明天全部拿去给公司里的人分了吃吧。”将番茄鸡蛋的卤汁摆放在桌面上,张美又走进厨房准备手擀面。他们两人现在在经营一家进出口服饰贸易公司。办公室的地盘也挺大的。
“哈哈哈,公司里也种了十棵。”刘谦同尴尬地笑着,他将一盆子水倒进种植番茄的花盆里。
张美翻了一个白眼,说道,“那我可不管你,当初听闺女的种两棵就好,你这偏要在家里种满了,这下好了,吃不完了吧!”
“没事,吃不完我送给我的老伙计们去。”刘谦同满不在乎地摆摆手,他又去厨房盛了一盆水,将客厅的,卧室的,阳台的,书房的其余几棵番茄全都浇上水。浇完水,他洗洗手,帮着张美摆好碗筷。
“你自己看着办,实在不行,咱们揣个筐子,去小区门口卖番茄也行。昨天超市里的番茄三块多一斤我们卖两块钱一斤,保定抢着要呢!”手工的打卤面爽滑劲道,卤汁浓郁馨香,张美看着刘谦同呼噜呼噜吃的爽快,也笑眯眯琢磨着。
德源市的富裕人家只是随口说说,但岭南省光州市一个九十年代的小区一个楼房里,却有一个年龄在七十岁左右的老妇人,拿着剪线头的小剪刀,将墙壁上的一个个成熟番茄剪下来,放进一旁的塑料筐中。
一会儿的功夫,塑料筐里的番茄果实就堆得高高的。
赵英月退休十多年,和老伴住在单位的老房子里。儿孙都各忙各自的事业学业,她平日里除了出门散散步,和其他老人聊聊天,也没有太多事情。
几个月前,儿子一家带着孙子来看她,给她在客厅种了一棵番茄。她活了七十多年,却从来没有见过能爬到墙壁上的西红柿。
赵英月觉的这爬藤番茄好种,又叫儿子给她买了十五棵。三房一厅九十多平方米的房子,被充满生命力的爬藤所覆盖。
爬藤番茄种植起来,没花费多少力气。除了一开始,儿子搬了十几个大花盆和运输土壤耗费了一点功夫,等种苗种下,就不用太力气。即便是赵英月和老伴这样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也不花多少力气。顶多是,每天拎着一壶水,浇灌及时。
一个月打理,番茄终于结果成熟。赵英月和老伴兴高采烈地摘下最早成熟的几个番茄,尝试了各种番茄的吃法。
只是,随着屋内所有番茄成熟,赵英月和老伴两个老人吃不下这些番茄了。
尽管种植在室内,但这种番茄结果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多。转眼不过几天的时间,一个小筐子就被放的尖尖的。
送给儿子家?他们家本来就在客厅种了两棵。
送给邻居亲戚?送一两次是人情往来,天天送人家还以为你是傻子呢!
这个苦恼了赵老太太几天的问题,在一个清晨,老太太出去晨练之后,得到了解决。
老太太出去散步溜达,路过一个小学旁的路口,看到一个中年妇女,自行车后架着一个塑料泡沫箱子,售卖包子馒头和牛奶。
老太太灵光一闪,她也可以拿着家里哪些番茄去卖呀!
一棵番茄每天结果1…2个,十六棵番茄有时候结出二十几个番茄果实,大概也有快十斤呢!
她也推一辆自行车,带着老伴到其他小区去卖番茄。
赵老太太想到做到,回家马上把杂物间里满是灰尘的老式自行车拿出开清洗干净。自从他们年纪大了以后,这自行车就没用过了。
她到菜市场旁的杂货铺买了一叠白色塑料袋,摸出厨房的电子秤,做了一个“自己种西红柿,一斤两块钱”的纸牌。
收拾一番后就拖着老伴,推着自行车,西红柿装在自行车前的大筐子里,慢悠悠地走向隔壁街的一个小区。
两个年龄加起来上了一百五十岁的老人家,把自行车在嘉乐小区门口的路边一架,把简陋的招牌一亮,立刻就吸引了不少眼光,不到五分钟,就有一个提着鱼肉蔬菜的中年妇女上前问话。
“您老人家多大年纪了?怎么还出来卖菜呀?”
赵老太太笑眯眯地说道:“今年七十三,自己种的番茄,吃不完,便宜卖了。”
“给我来三斤吧。”中年妇女看了看车篮里的西红柿,确实饱满又新鲜,比起超市三块多的价格,也便宜很多。
“你等等。”赵老太太眉开眼笑,她没退休前,是国企的会计,在办公室待了一辈子,没想到第一次做生意,就这么快有人关顾。
中年妇女急忙说道:“没事没事您老人家慢慢来,不着急。”
老太太车篮子里的西红柿看上去很多,但来了几个顾客,就卖光了。不到十斤,买了十九块钱。
赵老太太扶着老伴的手,眯着眼笑的很开心,嘴里不断嘀咕着明天还要来。
她老人家不缺钱,但这卖西红柿的收入,却像是意外之财,让她非常高兴。
从此,老太太每天就采摘一篮子西红柿,推着自行车,在附近的小区售卖。
在藤本番茄还未普及千家万户的时候,老太太每个月都能够靠卖番茄赚几百块钱。
第四十三章 种子生产线
“藤本香叶薄荷种子炼制完成,初级下品种子,播种后二十天可采摘,小型爬藤植物,生长空间不足一平方米,长势迅速,叶片清香怡人,可泡制茶水,调配酒水,煮菜可作为调料添香。汁水清心怡神,沁人心脾。食用可消火解毒,疏风散热,清咽利喉,清凉提神。”
“藤本金线玉莲种子炼制完成。初级中品种子,播种后生长二十五天可采摘鲜叶,适合室内环境种植,常年采摘,叶片如紫玉,叶脉金红,可在大部分室内环境中生存,每日喷洒2…3次水雾。藤本金线玉莲药效等同其母本植物野生金线莲。”
“细藤玉石斛炼制完成,初级上品种子,播种后五十天可少量采摘食用,百天达到丰产期。植株成熟期最大覆盖面积为0。3平方米。叶片玉质,叶型如兰,适宜室内湿润环境种植,生长较为缓慢。玉石斛最宜熬煮汤水食用。每次采摘两片,文火慢煮,叶片溶入水中,汤水呈乳白玉浆,滋味美妙,润人心脾,令人顿生愉悦。”
……
一夜之间,育种空间墙面上的玉匣子又多了几种不同品种的种子。
他对种子的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