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5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漂亮的公主,也只存在于迪斯尼的电影里,或者是童话故事里。
在现实世界,在满世界的公主中,我们还真难找到一个能让大家眼前一亮——能让我们眼睛一辣的倒有不少。
比如说,目前世界上最知名的皇室,英国皇室。
英国皇室的那些公主们,你得狠狠的昧着良心,才能说出她们漂亮这样的话来。
然后,因为英国皇室,和欧洲的那些皇室联姻很多……so,欧洲现存的那些皇室公主的颜值,唉,那真是,不说也罢。
你都有手表了,还要什么自行车?都已经贵为公主了,其它方面还怎么好太过奢求?
再说世界上最不该存在的皇室,日本的菊花皇室,那边的公主,哟,啧!
有首歌唱道,“爱真的需要勇气。”
菊花皇室的有些公主,那真是,连看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这一点,倒和他们的国家有些一脉相承的意思,做什么都在挑战底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连那些越来越没有节操的媒体,在报道地球上的那些公主时,不约而同的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优雅”。
毕竟,有时就是用优雅来形容东施,也不会有错,不是吗?
刚才的那位小姑娘之所以那么漂亮,应该是摩纳哥王室引入了格蕾丝王妃,改善了基因的缘故。
还有,估计隔代遗传得也比较明显。
“但是,你怎么知道她是谁?”冯一平问欧文。
毕竟那小姑娘,看起来还真不大。
“夏洛特公主的母亲卡罗琳公主,是摩纳哥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她是第四顺位继承人。”
什么顺位继承人这事,冯一平总觉得有点扯,尤其是第二之后的,无非是自抬身价的一种说法而已。
在现在这个年代,不可能前面的几位继承人都相继挂掉,或者同时挂掉。
“她们住在法国,从15岁时起,就是01年时起,就已经成为时装界的宠儿,几乎每周都出现在时尚杂志上。”
“她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公主,不少人还说她是英国威廉王子最合适的伴侣。”
威廉王子现在谢顶了吗?他这次有没有过来?
“她怎么会认识我?”这样的女孩子,不是应该穿着公主裙,整天出入各种时尚聚会,各种慈善聚会,以及各处海滩上晒太阳吗?
“听说夏洛特公主,不但喜欢赛马,也是位创业爱好者。”欧文说道。
哦,这就说得过去了,自己假假的也是世界青年的创业偶像,一个喜欢创业的小姑娘认识自己,也在情理之中。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老马的分析,总是一针见血。
冯一平对摩纳哥王室不了解,但肯定没有英国王室那么壕,但该有的派头,却同样不能少,想办法创收,那也是正常的事。
夏洛特热衷时尚,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她成为模特以后,不但能有不菲的收入,还能免费的穿戴那些奢侈品?
但是,冯一平很快把这个小插曲抛到了脑后,他一山沟沟里长大的孩子,打小连王子公主总是幸福的生活在城堡里的故事都没听过。
倒是从小就听牛郎织女、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深深的知道,那公主,一般人就是惦记上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不管是摩纳哥公主,还是摩洛哥公主,跟自己都不会有什么关系。
他和老马并肩走进大厅,找了个位子坐下来。
不巧得很,刚才说要去处理一件重要工作的惠特曼,此时就坐在他们前面两排的地方,正和邻座的一个人在谈着什么,看来她处理问题的效率,确实非常高。
老马碰了碰冯一平,“那边,戈尔。”
冯一平一看,美国前副总统,也就是差一点就打败小布什,入主白宫的戈尔,也坐在前面。
这一次世界经济论坛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小布什政府的头面人物,没有一个人出席,可能是知道来了也只能是接受批评。
倒是前任的正副总统都来了。
冯一平也是隔天才知道,前正副总统克林顿和戈尔联袂而至,主要为的,就是批评现任的小布什政府。
话说,这样的热闹,也只有在这些地方可以看到。
……
布莱尔总算没放大家鸽子,在人到齐之后,他在施瓦布和瑞士总统的陪同下,走上主席台。
简短的开场白之后,开幕式第一位到场的重要嘉宾马上开讲,但是,他的演讲,真的让人大失所望。
这位欧洲最重要的领导人,在演讲中,反复提到小布什第二次就职演讲,所陈述的观点,很多也是小布什第二次就职演讲中的内容。
真的很让人怀疑,站在台上的这位,是不是小布什的傀儡。
可想而知,布莱尔的这番演讲,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在座的都不是普通人,小布什的就职演讲,谁能没听过?谁能没研究过?
前面的希拉克虽然没能亲至,但他的演讲,其实还真的相当精彩。
也许是看到了大家的反应,也许是早知道自己这篇演讲的效果,演讲结束,布莱尔并没有给大家提问的机会。
还在玩手机的冯一平,是在老马提醒以后,才知道这一个多小时又熬了过去。
他从老马的眼睛里,也看到了相同的内容,“这一个多小时,算是又白白浪费掉。”
“德国总理施罗德的演讲,到时还要不要听?”老马有些犹豫。
“还是听听吧,德国比较务实,这次海啸捐助额度在世界上都算最多的,说不定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呢?”冯一平说。
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现在的这位德国总理,比一两年后的继任者默克尔女士,对我们国家更友好。
应该说,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对德国的好感,以及对大众车的喜爱,和施罗德以及他的前任科尔总理在任期间,奉行的对华友好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去听听他的演讲,表示一种支持也好。
“那就听听。”老马说。
“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经济实力,真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想起之前布莱尔的演讲,他有些感慨的说。
他相信,在这样的场合的演讲中,总是反复强调另一个人的观点,就像是一个传声筒一样,是任何一个有自尊的人,都不会愿意去做的事。
何况布莱尔还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一个大国的首相,在这样的场合的,继续紧跟美国总统小布什,也就是紧跟美国,可以想象得到,无论是从个人还是民族感情来说,这都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他就是这么做了,这背后的无奈,不想可知。
但有什么办法呢?谁叫他们实力不如人,而且还有太多的地方要仰仗美国呢?比如,只有依靠美国,他们才能保持住欧洲领导者的地位。
对个人来说,冯一平相信,如果不是自己已经卓有成就,今天怎么可能收获一枚世界上最漂亮的公主粉丝?
“所以,继续努力吧,努力到有一天,不是我们坐在台下听他们的演讲,而是他们专程请我们去演讲。”老马说。
他后来,好像还真挺喜欢去给这些领导人演讲?原来这个时候,就有了这样的念头。
“老马,我服你。”冯一平突然说。
第八百八十七章 无视
达沃斯的夜,还是有风。
风从小镇的这一头,吹到那一头,吹出一路的热闹来。
正式开幕之后的晚上,达沃斯是热闹的,这么高官在,这么多名流在,在各个酒店里,各种各样的聚会、派对,比比皆是。
在瑞士,也许压根就没有不夜城的说法,比如苏黎世的大街上,晚上8点以后,都是杳无人迹。
因而此时的达沃斯,应该是全瑞士,最热闹的一处所在。
这一家酒店里,可能是前政府高管在讲述往昔的峥嵘岁月,下一家酒店里,可能就是一位记者在讲述他想尽办法,如何最终在俄罗斯采访到普京的经历。
一家酒店里,雀巢公司在大宴宾客,与会者衣冠楚楚,笑意盈盈,而下一家,索罗斯正在举行私人晚宴,穿着随便的几位大亨们,坐在一间装修考究的房间里吞云吐雾,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商量再次联手,针对某国的货币,或者是股市,再来一场洗劫式的行动……
在大多数人都睡着的时候,权力,资本,从来都是争着眼睛。
冯一平此时,饶有兴致的听着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年人,在讲述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
这是一个由新加坡淡马锡发起的宴会,邀请的是出席这次年会的重要的亚洲嘉宾,本来对这样带有一定政治意味的晚宴,冯一平不太想出席,但架不住老马喜欢。
之前有过全球冒进,最后因为亏损,而全线溃败——官方说法是“战略聚焦”的惨痛教训后,老马这一次的做法,并不打算很快在全球全面铺开,他打算先在亚洲小试一下身手。
说起亚洲,除了我们自己,最值得开发的市场,自然是日韩,但因为这两个说是市场化的国家,尤其是针对除美国之外的外资,实际上迥异于其它经济体的独特或者说奇葩的商业环境,老马觉得,这两块地方,还是可以先放一放。
他分析,在日韩,肯定得长时间耕耘后,才可能会有所收获,而对自己再一次全球化的第一步,他希望是能很快就看到成果。
所以,有着数量不菲的华人的东南亚,是老马接下来想攻城略地的方向,哦,不对,老马已经统一了相关的口径,是“希望为更多的东南亚民众服务。”
此时,他一边听着宴会发起人的演讲,一边和隔壁的那位面色黝黑的先生小声讨论着什么。
不太整齐的掌声响起来,这位的演讲告一段落,对面的一位穿着蓝西装,没打领带,极有风度的中年人,笑着朝冯一平示意了一下,在大家的掌声中,抚着前襟站了起来,“谢谢各位,和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亚洲各国的商业精英们坐在一起,探讨亚洲的经贸发展。”
这位也是熟人,我们外长的助理。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我们始终为加快域内的经贸流通在努力,在加入WTO以后,我们已经大幅度的简化了很多大类商品的通关流程。”
“加入WTO以后,我们提早实现了入世之前做出的多项承诺……”
“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本地区国家提供了巨大商机,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重新配置优化了区内经济环境,创造了共赢局面……”
相比其它的官员,我们外交系统官员在这样国际性场合的表现,确实不错。
其实对于这些近邻来说,他们对我们,观感其实有些复杂,简单的说,既想占便宜搭车,又多少有些不安。
毕竟在过去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一直是强大的中央王朝。
加上一些始终对我们警惕的领国的挑拨,这种观感就越发复杂起来,在我们入世之后,这些国家,普遍存在一种担忧,那就是,担心我们极具竞争力的商品,会大量流入,冲击他们的经济。
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这几年,他们和我们的贸易额,都在大幅度提高,截止到去年底,我们和东盟的贸易额,就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
当然,如果撇开自己现在的身份,从一个愤青的角度看,冯一平觉得,我们国家,在很多时候,还是太仁义。
不像美国,动辄就把自己的航母派到这些国家补给一下。
那其实就是在友好的展示自己的肌肉,就是对日韩来说,美国驻军,对他们自然是一种保护,但是,何尝又不是一种控制,或者是威慑呢?
我们就只一味的给胡萝卜,却没有大棒……
在中间休息的时候,他就这样端着一杯酒,坐在会议室外走上的沙发上,信马由缰的想着。
此时走廊上的这些沙发,也都很热闹,上面坐着人,旁边还站着人,平常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大家都是主宰,说什么是什么,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些无趣,有些乏味。
但是在这里,不乏和你争论的对手,这让很多人都倍感珍惜,就是这休息的空档,也要利用起来争论,当然,说好听一点,叫思想的碰撞。
这也是达沃斯特有的Lounge Bar文化,怎么说呢,有点类似于其它的国际场合,领导人们的走廊外交。
见冯一平在那里做沉思状,周围的人知趣的没有打扰。
这个年轻人,他们此前可都听说过,毕竟他是亚洲首富不是。
研究过他事例的那些企业家,最佩服冯一平的一件事,就是他的眼光,此时,好些人都以为他又在思考什么重要的问题,毕竟在这样观点碰撞激烈的场合,大家都有不小的收获,冯一平突然有什么新的灵感,那也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想。
……
加藤自然知道冯一平参加了今晚的这场宴会,虽然有些犹豫,他还是跟着来了。
他犹豫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这并不是最好的机会。
今晚的这个宴会,打的是亚洲的名头,与会的嘉宾,也全都来自亚洲,有些不够国际范。
加藤理想中的场合,不说有其它西方国家的嘉宾,至少,得有不少美国嘉宾的场合最合适,但他担忧的是,他并不能保证能有那样的机会,即使有那样的机会,自己可能也不能把握——就像今早冯一平演讲时那样。
那是多好的机会,但是,跟他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他也存了些侥幸,说不定,中间会有西方国家的嘉宾赶过来呢?
他知道,对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感兴趣的人也不少,因为近几年的亚洲,因为有中国的带动,发展亮眼。
然而,直到中场休息,并没有一个西方嘉宾主动前来,想来因为今天是头一晚,所以有太多的活动可供选择。
他密切关注的冯一平,倒是出来了,但好像有些不合群的样子。
不过,作为一个会察言观色的记者,加藤还是无奈的体会到了今天与会的这些亚洲嘉宾,对冯一平的尊重。
这从他们的一些小动作,就可以直接看出来。
那些都算鼎鼎有名的人,在看到冯一平坐在那里,或者经过他旁边的时候,都会主动朝他示意,有些,好像在低头沉思的冯一平并没有留意到,所以没有任何反应,但那些人也没有丝毫的不快。
有几次,冯一平看到了,想来是在想着什么事,所以看起来是有些漫不经心随便回应着,但那些人脸上马上浮现出笑容来。
此时,周围也有不少嘉宾在欣然接受其它记者的采访,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有些煎熬的加藤,最后还是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哪怕有些差强人意。
“冯先生,”他走到冯一平面前,鞠了一躬,“抱歉打扰,我有几个问题,”他拿出纸笔来。
但是冯一平没有任何反应。
第八百八十八章 低头认错
其实,到处都有看不见的线。
从个人成就来看,今天晚上所有参加宴会的人,自然以冯一平为尊,所以他所坐的沙发,以及周围的那一块,其实隐隐的就有了一条线。
除了老马那样和他很熟稔的,其它人都会自觉的贴着那条线走——所以才说高手寂寞。
会打招呼,会示意,但没人会自来熟的一屁股到他身边坐下,那就是非常无礼的事。
尤其是在冯一平已经用他的行动,明白无误的告诉大家,“请勿打扰”的情况下。
这样人多时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的状况,冯一平早已习惯,而且也挺享受。
会议上,出于礼节,他必须发言,但是私下休息的场合,他有资格随自己的心意,理睬周围的人,或者无视周围的人。
此时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冯一平,没有搭理加藤,但周围的那些企业家,包括此时正在接受采访的企业家,倒是齐刷刷的看向加藤。
加藤顿时就感到了压力。
看向他的那些人,平日里也是高高在上惯了的,此时看向胸前戴着采访证的加藤,目光中自然而然的带有些王之凝视。
这带来的压力,无疑很大,加藤顿时觉得,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凝固起来,而唯一能不让自己被禁锢住的,就是面前依然用手托着下巴,专注的看向侧上方的冯一平。
此时退却,自然也可以,但加藤不想接受那样屈辱的失败,他只能向前。
“冯先生。”加藤提高了声音,他的声音,都让走廊里的谈话和采访都静了一下。
这下,连媒体界的同行,都对他有些意见,在这样的公众场合这么大声,懂不懂规矩啊,没看到我们在工作吗?
加藤此时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为了叫醒沉思中的冯一平,他在高声叫的同时,还深深的鞠了一躬。
这一躬,不但极低,而且也极快,“唰”一下,都带起了风。
冯一平总算回过神来,他抬眼看了看这个把自己叫醒的人。
加藤高兴的看到,冯一平终于看向了自己,前一刻,眼神还有些迷茫,之后,就明显流露出不喜和厌恶来。
加藤不知怎么就觉得,冯一平的不喜和厌恶,好像应该不是针对自己的行为,也不是针对自己个人,而像是针对一个群体。
但此时他没时间分辨这感觉是真是假,也没时间细想这感觉究竟是从何而来。
他马上拿着本子,“冯先生,我是日经新闻的记者加藤,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你。”
又是这个家伙!
冯一平是真有些厌烦,他冷冷的点了点头,有这么一只跟屁虫,确实挺糟心,还是早点解决了吧。
加藤顿时一喜,这个点头,得来的好不容易。
出身渔夫家庭的他,晚上一直守在这,抱的是不管有鱼没鱼,手里最好要拿着网的念头。
没曾想,还真网到了鱼,此时,他希望之前那些让自己感觉如芒在背的注视,能再一次汇聚过来,他希望能关注自己采访的人,越多越好。
“冯先生,我听了你今天上午的演讲,非常精彩,但你在发言中提到……”
他看到,冯一平这时换了个坐姿,斜斜的靠在沙发上,把脚翘了起来,还抬手朝旁边指了指。
这是叫我坐下的意思?
可是,你那么坐着,已经把这张沙发占去了一大半,你还让我在哪里坐?
冯一平确实是叫他坐下,他不习惯有人站在自己面前,这么居高临下的和自己说话。
至于沙发上有没有得坐,他并不在意,你们日本不是习惯跪坐吗?
那些有眼红加藤抢到了好新闻的同行,这时看向他的眼神,不无挑剔。
还有没有有点专业素质?好这么大咧咧的站在这样坐着的重要任务面前采访吗?你是不是应该弯下腰,或者是蹲下来?
加藤也意识到了自己这么做的不妥,满嘴的“抱歉。”在沙发的另一边,坐了半个屁股。
对他的歉意,冯一平没有任何表示。
他们就这样,一点小的失礼,他会觉得愧疚,但是对大的错误,他们完全没意识,而且这种没意识,多半还是主动的,比如对历史。
比如加藤现在最大的错误,就是不应该在欧文已经明确跟他说过的情况下,依然固执的来找冯一平。
欧文的话,大会工作人员的话,他不记得了吗?当然不,但他选择置若罔闻。
“在你早上精彩的演讲中,我们听到了你对WTO的评价,那么,你是不是认为,WTO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效用?你认为,它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冯一平忍不住白了加藤一眼,“我不知道你根据什么得出的这个结论?我什么时候表达过类似的意思?需要我把演讲稿拿过来,我们逐字检查吗?”
WTO总干事帕素猜此时就在镇里的某个酒店里,冯一平相信,自己如果不把这话说清楚,今天晚上,自己说WTO“无用”的言论,就一定会传到他耳朵里去。
那不是小事。
同时,国内还有参与过艰难的入世谈判的专家,此时也在镇里,他们听到了这个说法,又该作何感想?
国家准备了那么多年,以副部级的高官为代表,和WTO的各成员国谈了那么多年,花费了巨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为的就是加入WTO,你说加入进去之后,并没有什么作用,这让上头该作何感想?
还有在场的这些嘉宾,他们正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因为他们的公司,将从越来越开放,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经济全球化中得利,你说WTO无用,这不是生生的把自己放在他们的对立面?
“我的原话是,”冯一平回想了一下,“‘我们好像根本就指望,也没那个必要,让WTO来救我们,’这话是什么意思?这是表示我对中国经济未来将持续高速发展的高度自信,是不是?”他的语气有些不善。
你对我的发言胡乱解读也就算了,但你居然还拿着这个根本就是你自己生编乱造,硬套在我头上的观点,让我发表看法。
就像是当面造谣,还让你对明明是他借着你的名头说出来的谣言发表看法,换做谁此时也和气不起来。
但面对冯一平的不善,加藤此时并没有任何不好意思,“你讲话的原文是这样的吗,那我想我需要再核实一下,那你认为,WTO哪些……”
“你先去核实吧。”冯一平摆摆手,把头转向一边。
他看都不看加藤那愕然还带着些委屈和不可置信的神色,分明是这个问题不说清楚,就没有必要再谈下去的意思。
我作为演讲人,已经一字不差的复述了自己的原话,这就相当于是对质了,你居然还说要再去核实,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就是加藤他们惯用的伎俩,铁证如山,再明白不过的事情,他们总是会扯出一大堆的质疑来,而且还是一本正经,煞有介事的,有时甚至会表现出你蛮不讲理,让他遭受了天大的委屈的样子。
然后,他们会向外界说,双方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出现了些偏差,但是,他们建议进一步沟通的要求,遭到了拒绝。
再经安排好的渠道一渲染,还真会让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觉得,他们有理,你才是有错的那一方。
冯一平从来就不惯他们这样的脾气。
“对于这个争议,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找机会再讨论,我想问的是……”
冯一平懒得搭理他,挥手招呼站在一旁的一位工作人员,“嗨。”
赶人这样的事,他做不合适。
他们这的动静,早就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冯一平一抬手,那位工作人员就马上朝这边走。
加藤一咬牙,站起来又是一鞠躬,“对不起,是我理解错了。”
第八百八十九章 自取其辱
加藤知道,此时有不少人关注着这边,正和他之前希望的一样,但他是真的希望此时周围没有一个观众。
对他们来说,鞠躬并不是事,因为这是从小就做惯的。
很多时候,尤其是在面对外国人的时候,他们鞠躬时其实还挺骄傲——看我们多有礼貌,多么文明。
道歉也不是什么事,在等级森严的日本会社里,道歉算什么事?
但此时在这么多外国人的注视下,向冯一平道歉,那又是另一回事。
但无奈的是,不这么做,结果就是被工作人员赶出去,接下来,还有可能被取消采访资格,这是他承担不起的后果。
他此时有些后悔,不应该在冯一平面前,玩这样的手段。
他明白,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自己的预判出了偏差,他从各种媒介上了解到的冯一平,性格方面,总结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温和有礼。
但是,今天的他,哪有一丝半点的温和可言?
他今天的表现,不但和那些媒体描述的大相径庭,甚至一点都不像自己接触的那些中国的企业家。
中国的企业家,对媒体,尤其是自己代表的这样很有影响力的媒体,他们普遍很尊重。
但你看看冯一平的言行,哪有一点尊重的意思?——没办法,他们就是这样的逻辑,只看重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却不检讨自己做过什么,不想想别人为什么这么对待自己。
但就加藤个人而言,并不是没有服软的时候,看着那位工作人员越走越近,而冯一平的态度不像有多大改变,他还补充了一句,“你完全没有那样的意思,是我理解有误,请您放心,我一定不会再说类似的言论。”
冯一平愣了一下,竟然这么识时务。
这个样子,那还真不好把你赶出去,毕竟旁边那么多人都在看着。
工作人员这时也已经到了,宴会的发起人,淡马锡公司的总裁也到了,“冯先生,有需要帮忙的吗?”
“谢谢,一点小误会,已经没事了。”
“没事就好。”
虽然没事了,但他们却没有离开,旁边的人也围上来不少,窘迫过后的加藤,顿时有些大喜过望,这不就是自己期待的好机会吗?
没等他开口,冯一平先说了,“我不知道这位日经新闻的记者先生,之前所说的那个结论,是随意炮制出来的,还是真的推断出来的,我想,这两种可能性应该都有。”
根据后来披露的消息,加藤他们的政府,对抹黑中国,对中国泼“舆论脏水”,那真是下了大力气,他们的驻外使馆,都会收买当地的一些机构,发表抹黑我们的言论。
我们应该确乎没有什么“战略忽悠局,”但他们的外务省,搞不好还真有“抹黑中国课”。
至于日本记者,更是很多时候,“不在稿子里加入批判中国的评论,稿子就通不过”。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不是来自上司的命令,而是记者的自我审查”。
就是说,这事已经成为了他们职业素养的一部分。
冯一平相信,如果自己态度不那么强硬,那加藤明天的报道,就一定会把他炮制的言论,安在自己头上。
“不,请你相信我冯先生,我绝没有胡编乱造的意思,真是我理解有误。”加藤连忙解释。
窘迫的同时,他又觉得非常挫败,按自己的设想,不是应该自己把他追问得非常窘迫,所以要极力辩解吗,怎么现在变成了自己这样?
“我暂且先放下另一种可能,针对你理解错误的这种可能,我们有这样一种说法,你的逻辑学,一定是体育老师教授的。”
这样的说法,加藤是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
明白过来的那一瞬间,他是太想翻脸,飞快权衡后,却发现自己压根没有那个资本。
为了掩盖脸上肯定不正常的红色,他挤出笑来,咬着后槽牙说,“你说笑了,你说笑了。”
感觉恼火的冯一平,此时还算是嘴下留情,他本来想说的是,加藤他们的国家没有哲学,但那样打击面太广,对公司以后在那边开展业务,可能会不利,才改了这个说法。
旁边那些关注着这边状况的人,此时自然也明白了冯一平这话的意思,于是他们也笑了,但他们的笑,是真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