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4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问题。”德鲁克沉吟了一下,就满口答应。
“那么,我们用餐吧,德鲁克,今天高兴,我们一定得喝几杯。”
德鲁克没有说话,因为他这会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跑过来抱住冯一平的大腿,“爸爸,是要吃饭了吗?”
“我儿子,文森特。”冯一平抱着儿子笑着向他介绍。
……
团结湖畔,好吧,应该是联合海南岸的DAY1里,冯一平热情的和贝佐斯拥抱,“你好杰夫。”
说这话的时候,他也认真的在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再取个英文名字,要求就要像贝佐斯的这种,懂中文的听起来会有一种占便宜的感觉?
杰夫被眼前的这个家伙占了,那英语里有和“姑爷”的读音接近的单词吗?
“恭喜你冯,”贝佐斯不知道他的恶趣味,热情拍了拍他的肩膀,“几个月不见,身家大涨啊!”
谷歌的目前的市值,现在几倍于亚马逊,就个人财富而言,冯一平自然也远超贝佐斯。
“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纸面上的财富,能有什么意义?倒是这一阵子烦透了,总是会接到各种推销电话。”
谷歌成功IPO之后,他和佩奇、布林,立马就成了美国很多相关公司眼中的香饽饽,最先有行动,是那些资产管理公司,包括一些打过交道的银行的投资部门。
那些此前并没有联系的资产管理公司,居然都有办法找到他的号码,其中最牛的一家,居然能让乔布斯的夫人劳伦娜帮着介绍。
除此之外,已经有三家游艇公司的销售总裁,亲自打电话跟他约时间见面;庞巴迪、达索、塞斯纳等五家商务飞机制造公司打来L了电话,湾流同样也没落下,他们问冯一平有没有升级的计划,同时热情向他推荐新推出的G系列……
继已经拥有的运通百夫长卡之后,英国王室的御用银行顾资银行、美银、万事达……几乎是那些有发行顶级信用卡,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传说中的“黑卡”的银行,都立马向他发出了邀请……
其实不止是他们,谷歌的那些员工,同样是各大理财公司的黄金客户,虽然他们账户中的资产,目前多半还不到五位数或者六位数,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在这个中旬,也就是IPO一个月后,就将拥有比六位数还多的财富。
不但是理财经理们热情的巴结他们,硅谷的豪车和游艇经销商,在加大库存的同时,也在积极的联系他们。
地产经纪们,一天也会发三到四封推介的邮件到他们的邮箱,不止是推介房子,还推介纳帕谷那边的葡萄园……
如果是在其他人面前说这样的话,那就是赤裸裸的显摆,但在贝佐斯面前,自然不是,这位虽然现在个人财富不如冯一平,但也是老牌的富豪,也体会过这样的烦恼。
“要不要我给你一些意见?”他笑着问。
“完全用不上,我这次套现的那些资金,已经都有了用途,完全不用他们费心。”冯一平笑着说。
其实,理财这一块,他哪还用的着那些公司给意见?
“那么,你这一次能给我什么好意见?”贝佐斯笑呵呵的问。
“在说这个之前,杰夫,我有一个想法,希望得到你的支持。”
“哦,你说?”
“是这样,想不想到中国看看?”冯一平问。
贝佐斯一愣,他没想到冯一平说的是这个。
“有时间,自然是想的。”
“呵呵,时间总会有的,初步定在下个月底,有好几位会一起跟我去中国,去看看中国的市场,去看看我们在高科技行业的发展,包括考察我们的制造行业。”
“你看,你也从很多资料上了解过中国市场的潜力,除了我们嘉盛提供的货架,亚马逊也用了很多来自中国的其它产品,你就不想去看一看?”
“还有,你就不想亲自到你刚并购的那家公司去看看?”
就在上个月,其实就在谷歌上市的当天,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贝佐斯就定在那一天,8月19号,他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雷布斯和好基友陈年创办的卓越网。
“你知道,我得看看行程安排,还有,会有哪些人?”贝佐斯问道。
“我还在动员更多的企业领导人,包括乔布斯,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马斯克已经确定下来,一定会参加。”
从PayPal到SpaceX,贝佐斯和马斯克都有些不对付。
当然,冯一平这是玩笑话,商场上的人,不会像娱乐圈的那么浅薄,什么同台全程无交流啦那么幼稚。
“呵呵,那不是问题,我是很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你。”贝佐斯说。
“你这么说,我很荣幸。”
“我更感兴趣的,是你今天要给我提的建议。”贝佐斯前倾着身子说。
“好吧,”冯一平表现得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你看,随着业务的增长,亚马逊被迫放弃了原来一直坚持的基于互联网公司的‘轻公司’模式,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在全国各地建设自己的仓库。”
“顺便说一句,我完全支持你这个举措。”冯一平说。
因为这些线下仓库投资巨大,每个都在5000万美元以上,运转的费用则更高,所以在02年亚马逊实现盈利之前,这成为了很多股东攻讦他的主要理由。
“谢谢,我们还在继续投资我们的仓库,我认为,至少要在全美设立20家左右,才能给我们的用户带去更好的体验。”贝佐斯说。
“对,用户体验,这就是我今天要跟你说的问题。”冯一平说。
贝佐斯眼前一亮,“你说。”
“为了用户能更快的收到商品,我们需要建设更多的仓库,其实为了他们能有更好的体验,我觉得,实体店也是少不了的。”
“你先别急着反对,你就说,像家电这些大件,消费者是不是更倾向于能看到实物之后再下单?好吧,这个对知名品牌的家电,消费者应该能信任,但是,就拿你最近正在加大力度的AmazonFresh项目来说,我完全可以断定,现有的运作模式,不会带来你期望的结果。”
AmazonFresh,也就是生鲜项目,这是贝佐斯自己很看好的一个项目。
“在网上再多的投入,也没有我们到超市里,或者是农贸市场里,直接看一看,用手摸一摸带来的体验更好。”
“还有,你创业之初的重点,书,如果开设实体店,绝对能刺激更多的消费,这一点你肯定也清楚,对不对?”
“而且,实体店的开设,将能让我们更快捷的把用户订购的商品送达,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满意度,你说对吗?”
贝佐斯摇摇头,好像有些失望,“不管有这样还是那样的好处,亚马逊无论如何不会开设那些杂货店一样的实体店。”
但他又觉得有些不对,冯一平怎么会提这样的建议?
“我怎么会提那样的建议?我说的实体店,自然是独特的实体店。”
这才对嘛,贝佐斯眼睛又是一亮,“你快说说。”
“未来应该是这样的,”冯一平叉着腰站起来,“我们的实体店,要高度智能,要实现无人值守。”
贝佐斯一下愣了。
“用户可以先在网上下单,然后到店里提货,或者直接到店里购买。”
“但是,这依然不够,我们的实体店,要能满足顾客这样的体验,比如,他们买家具,买电器,不但能看到实物,还能应用我们店里的技术,看到这些家具和电器,在他们家里的最终陈设效果……”
“在顾客选中商品以后,如果他们需要,我们可以使用陆上或者空中的遥控载货平台,把他们的商品及时准确的快速送到目的地……”
就和德鲁克见到文森特时一样,这会的贝佐斯,同样张大了嘴巴。
第六百一十三章 占便宜
贝佐斯这会心里的震惊,其实比德鲁克看到冯一平抱着一个儿子还要大得多,他很想对面前的这个年轻人说,“你是个天才!”
关于亚马逊要不要开,或者说是会不会开实体店的事,实际上,从上世界90年代开始,也就是他刚创办的时候开始,业界就有很多猜测。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他们想开吗?当然想!
有过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电子商务再发达,人们还是会愿意走进实体店,跟喜欢逛无关,而是有些东西,比如说杂货,确实要到店里去看看才更好。
然而他不好干这样的事。
首先股东就不会同意,我们投资你,正是看重你以互联网为主体的轻资产模式,你要开投入多麻烦多的实体店,那不是乱弹琴吗?
其次和公司的整体定位不符,亚马逊首先是一家高科技公司,那样原始的实体店,铁定会对公司的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
冯一平的这个畅想,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果真能研发出这样的实体店,不但不会有损公司的高科技形象,反而会为公司形象大大的加分。
他丝毫没觉得冯一平这是在信口开河,他并不觉得冯一平那是在写科幻小说。
60年代出生的他,可以说是随着科技大发展一起长大的,这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相比科技的发展,大多数人的想象力还是太匮乏。
至少他的小的时候,就万万想不到会有一个那么小的手机,可以用来联通世界,更是想象不到,网络竟然会这么深入的影响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完全认可冯一平所描述的这个方向,他更是非常相信,以现有的科技,只要肯投入,是一定能研发出那样的实体店来,他甚至现在就在想究竟有几条可以实现的路径。
虽然要真正达到冯一平所描述的效果,肯定会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是,只要方向正确,其它的问题,可以说都不是问题。
冯一平晃了晃手,“怎么?你觉得我所描述的太过科幻,不能实现?”
“不,”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贝佐斯喝了一大口咖啡,“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要实现,好像不太现实,我还是更期待你其它更切实的意见。”
“得了吧杰夫,苹果都开实体店了,我就不相信你不想开实体店,我就不相信你不想开我描述的那样的实体店,我就不相信这个实体店的主意还不能让你说服股东。”冯一平悠闲的靠在沙发上说。
你装,你还装,你就装吧,别以为我看不出来。
就是我看不出来,我也知道你这会是百分百的动心了,原因嘛,很简单,因为这就是以后亚马逊在做的事啊!
“冯,你要知道,我们只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高科技公司,我承认,你说的这是个好方向,但是我们真做不到,还是说说你其它的建议。”
就是有其它的建议,我为什么要跟你说呢?
“别说亚马逊不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你的蓝色起源,都在着眼于太空开发,这怎么也算是严格意义上的高科技公司吧?”
“就是除开蓝色起源,你看,你用高科技,碾压了多少传统零售商?再有,我们就说在云计算领域的投资,你比谷歌还多吧,对不对,就这样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高科技公司?”冯一平毫不留情的揭穿他的谎言。
“呵呵。”贝佐斯干笑了一声。
“当然,我也知道,研发这样的实体店,确实会有难度,所以,我的提议是,我们合作吧!”冯一平坐直身子,郑重而严肃的抛出自己真正的意图。
不然,他为什么要提前告诉贝佐斯这些?他又不是雷锋。
让亚马逊在这方面更快的领先,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在无人值守的智能化商店这个领域,亚马逊后来是走在最前面,还不是只在一些方面领先,而是全方位的领先,系统性的领先。
在冯一平重生之前,亚马逊就已经出了结果,在自己的园区开设了这样的实体店,当然,那会还只针对园区内的亚马逊员工开放,类似于为了找漏洞和不足的试营业。
也就是说,至少已经实现了全部的功能,当然,可能还会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在识别上,在衔接上等,但这已然很是很了不起的成功。
这也是美国的公司,和我们国内的公司不一样的地方,美国很多的公司,不管是传统的还是非传统的,都会不遗余力的在高科技方面进行投资。
比如传统零售业的代表沃尔玛,它都有自己的卫星通讯系统;再比如,严格说起来,和冯一平家的面馆其实同属一个行业的星巴克,它也会运用气象大数据,来准备更合拍的促销;刚收购的奈飞,他都有自己研发的高效智能的仓库……
更别说,美国所有的连锁公司,在选址上,几乎都有自己的高科技体系,从卫星到自己研发的智能分析系统……能用的手段全都用上。
这也是美国的公司,比国内的公司先进的地方。
在国内,也许是廉价的劳动力的影响,真没有几家会在高科技方面进行投资,能想着花钱引进一些技术,就已经算不错。
都要国家提倡“智造”,并进行补贴,才会有企业愿意做一些投入,但是在服务行业,还是十分稀缺。
但冯一平预测的是,到国内有工厂能践行“智造”的时候,美国会有越来越多的服务业和传统行业,会因为这样那样,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越来越广泛的研发和应用高科技。
“合作?”
“对,”冯一平说,“我们注册一个新公司,一样的持股比例,一样的义务和权利,风险共担,成果共享。”
“和你一样,我在美国,也有几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高科技公司,”冯一平笑,“我还拥有中国目前分店数量最多的便利店公司,我也希望,能用一些独特的方式,改变传统的零售业,当然,和你一样,我有资金,并且舍得在这样的研发上投入。”
亚马逊能从现在不到200亿美元的市值,发展到日后市值超过3500亿美元,就是因为他和国内的华为一样,舍得在研发上投入。
这样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它在研发上的投入,好几年居然比苹果都要高。
“我得考虑考虑。”贝佐斯说。
“那好,那就这两样一起考虑吧,我们合作研发这样的智能实体店,还有,跟我去中国访问的事。”
“行,你等我消息。”他站起来跟冯一平握手。
“这是要送客的意思?别啊,”冯一平就是不想起来,“我都给你提了一个这么有建设性的建议,那么,接下来就换你为我的公司提了。”
“你在西雅图呆不了几天,就你刚才的那个合作的提议,我想马上找人商量,”贝佐斯有点把他朝外推的意思,“尽量在你走之前,给你一个答复。”
“所以,你这个建议,也不算是单纯的给我提的。”
“哎,这话得说清楚,对我们双方有利,那就是对你也有利,既然我提了对你有利的意见,你是不是也得相应的给我提一个?”在电梯里的时候,冯一平还在跟这个老狐狸理论。
幸好我也不是傻乎乎的,不然还真白白让你占了便宜,呵呵,你以为是占了我的便宜,其实,是我在搭你的顺风车哟。
不管冯一平怎么说,贝佐斯就一直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显然还在想冯一平刚才提的建议,只不过偶尔干笑一下。
在亚马逊那些员工惊讶的眼神中,他笑着帮冯一平拉开车门,“慢走。”
慢走?你这是巴不得我快点走好么!
“对了冯,”拉上车门之前,他突然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当初,你可是一口回绝了我收购的提议。”
这话是什么意思?冯一平看着还在DAY1楼前的台阶上,叉着腰低头沉思的贝佐斯,就是想不明白他这话的意思,反正不是建议就是。
第六百一十四章 果然
凯迪拉克离开西雅图,沿着520号公路,就要越过华盛顿湖上的浮桥的时候,冯一平才大概想明白贝佐斯昨天那话的意思,难不成他听到了风声,微软也要收购自己的什么项目?
如果真这样,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后推出的Facebook或者是Youtube。
那贝佐斯那句带着些小家子气的话,就说得有些多余。
这两样,冯一平怎么都不会卖的。
不过,贝佐斯一个六十年代出生的家伙,到现在还这么不服输,这么爱面子,想想,也真是有几分可爱。
和好多时候一样,冯一平又难免有些自得,没办法,谁叫自己太优秀呢?呵呵,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天生丽质吧!
就和国内发达地区,但凡是跨江的大桥,必然不止一座一样,华盛顿湖上的浮桥有两座,是连接西雅图市区和华盛顿湖东部的交通要冲。
由此可以推断,比尔盖茨和他的员工们,想必也经常从这里经过。
“文森特,你知道吗,这儿的景色,看起来有些像爸爸祖国的一处风景名胜,妈妈和我都去过。”
“那是哪?”文森特好奇的问。
“你是说西湖吗?”马灵说。
“对,你看像不像?”
从浮桥上看起来,湖面算不上辽阔,湖水澄净,水波碧绿,同样有很多房子的一角,从周围郁郁葱葱的绿树里露出来。
区别也是有的,西湖上的游艇,多是画舫式的,这里湖面上,全是白色的现代游艇。
“感觉真是有些像。”
本来并不是太感兴趣的文森特听了,连忙说,“我也要去西湖。”
后面的车上,约翰和海蒂关注的重点,是湖畔的那些豪宅,“盖茨的就在这,怎么没看到?”约翰特意朝那边看了几眼。
对盖茨这样的人物,他还是有些好奇。
对于冯一平能受邀去盖茨的湖畔大宅做客,他自然也是羡慕的。
……
抵达华盛顿湖东岸之后,沿405号洲际公路向北,很快就抵达柯克兰,刚沿着85号大街向东走了没一会,马灵笑着捅了冯一平一下,冯一平一看,脸有点红。
那边就是谷歌的大幅招聘广告,没办法,这是那两个家伙坚持的。
话说,IPO之后,公司账上资金非常宽裕,他们俩就迫不及待的实施起了早就想实施的计划,在西雅图设立了办事处不说,更是在离微软的雷德蒙德总部园区不到五英里的柯克兰设立了办事处。
设立了办事处还不算,还一定要在这样微软的很多员工上下班必经之路上,打这样的大幅广告。
关键是那两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好像不这样占微软的便宜,才不应该。
看来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这做老大哥的,都免不了是年轻的小兄弟们的人才培训中心。
冯一平就忍不住想,当初离开创始地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城之后,盖茨为什么放弃了拥有哈佛和麻省理工的波士顿,以及众所周知的世界高技术之都硅谷,最终把公司迁回出生地HSD州的西雅图大区?
除了对这里熟悉,这里环境也好之外,最主要的,怕还就是担心竞争对手挖人。
估计他当初绝没想到会有谷歌这样不讲江湖礼数,也不按套路出牌的后辈。
当然,发展壮大后的谷歌,后来同样没落到好,就比如说,Facebook在高速发展期,就哗啦啦的,从谢莉桑德伯格那样的副总裁,到核心技术人才和普通员工,它从谷歌挖过去老多人。
虽然现在Facebook是自己的,这事不会发生,但是冯一平相信,还是会有很多其它的初创公司,这会已经把目光定在谷歌的那些人才身上。
总之一句话,老大,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佩奇好像还特意强调,不作恶?”马灵笑着问,“这好像算不上善意吧。”
“严格来说,这是用市场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无所谓善恶。”冯一平说。
自己吐槽事可以,但是别人吐槽,哪怕是马灵,那还是要坚决的维护。
“再说,你以为微软在硅谷的公司,就没有做同样的事?”
这是自然,来而不往非礼也,微软在硅谷的机构,同样在从硅谷各大公司不择手段的挖他们看重的人才。
“文森特,记着以后不要学你爸,什么都强词夺理。”在马灵教导文森特的时候,路边,树林、草坪和鲜花之间,散布着一大片楼群,很安静,乍一看,有点像大学校园。
目前美国高科技行业的老大,微软总部园区,到了。
……
在总部大楼前,好吧,也说不上大,整个微软的总部园区,楼群都很低矮,一般是三四层,最高的楼也不过6层。
这儿不像硅谷,会有那么多地震,所以,不是微软不想盖高楼,而是雷德蒙德市,不让微软盖高楼——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多卖地?
在总部楼前,冯一平和马灵他们暂时分开,马灵将带着儿子,和爸妈一起游览微软园区。
虽然尤其是约翰,很想参与这次会面,但是,他同样很清楚,这样层级的会面,不是临时想加人就加人。
冯一平还没进门,曾有过一面之交,微软负责企业发展战略副总裁布莱恩,带着公关部的最高负责人弗兰克,还有一位金发的女助手迎了出来,“你好冯。”
“你好布莱恩。”冯一平笑着跟他握手。
旁边的金发姑娘有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穿着卡其裤和白衬衫,提着一个双肩包,笑容阳光的年轻人,真的比报道上看到的还要年轻,还要温和,还要,有吸引力。
“你好冯先生,我是索菲亚。”
“你好。”冯一平笑着跟她浅浅的握了一下手。
“比尔正在参加一个临时会议,鲍尔默刚刚被一个同事叫走,所以抱歉冯,只能由我来迎接你。”布莱恩笑着说。
不管真假,比如鲍尔默刚才还在这,其实微软派布莱恩等在这里,已经很重视冯一平。
这位可不是后来国内的那一位两位微软的这个总裁,那个总裁,这位正经是微软总部的高级副总裁,直接对盖茨负责,每年都会上公司年报的那种。
“呵呵,你来我就很荣幸。”冯一平笑着说。
“你这是第一次来我们总部,要不,先领你转转?”布莱恩建议。
“我正是这么想的。”
原来看微软的园区,觉得像一个环境很好的大学校园,走进来后,看着那合抱粗的大树,那修剪的非常齐整的草坪,那盛放的鲜花,头顶那啾啾鸟鸣,你更觉得,这里会像是一个公园。
因为建筑年代较早,微软总部的建筑,没有硅谷那些新兴公司的新潮,一般都是白色墙面配上宽大的深绿色玻璃窗,虽然低调简朴,但与周围绿色的环境十分协调。
园区里的建筑,最吸引人眼球的,要属那几栋X型的建筑,冯一平以前在报道上见到过,这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形状呢?这是盖茨的意思。
他希望每一位程序员,都能有一间独立的、采光好的,而且风景也好的办公室。
为了满足他这个愿望,设计师最后给出了这样的方案。
所以这也是微软和硅谷的很多公司不同的地方,谷歌和冯一平的公司,都是开放式的办公场所,微软则是彼此区隔的。
坐在窗户大开的通勤车上,布莱恩细致的向冯一平介绍着园区中的一些轶事,“那栋楼,5号楼,是win95的研发基地,那边,是Office2000的开发基地……”
说着说着,盖茨办公室所在的8号楼到了。
这个其实也有说道。
除了老大盖茨,其它所有在微软雷德蒙德总部园区办公的微软员工,他们的办公室,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包括总裁鲍尔默也不例外。
前几年他还在18号楼办公,现在,已经搬到了25号楼。
这么做自然也不是闲得没事闹着玩,除了部门、人员重新组合的需要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希望通过变换办公场所,让员工保持对工作的新鲜感。
……
“叮。”电梯停下来,冯一平一眼看到外面那个穿着横条纹T恤,白色休闲裤,正在那晃荡的家伙,不是盖茨是谁?
听到电梯的声音,他转头一看,“嗨冯。”
这会的盖茨,不同于后来那个专职慈善的盖茨。
那会的盖茨,出现在公众场合时,看上去总是懒散中带着傲慢,对什么都不太热情,哪怕是跟各国领导人握手,也都敷衍得很,一副爷对这些事一点都没兴趣的表情。
现在的盖茨,还是微软的最高掌舵者,眼里有着所有创业者一样的热情,他用力的握着冯一平的手,另一只手扶着冯一平的肩膀,“欢迎你的来访!”
“我很荣幸,盖茨先生。”
“呵呵,说了叫我比尔。”盖茨把冯一平带到自己的办公室。
他们这不是第一次见。
冯一平写出《蓝海战略》之后,就跟比尔盖茨和鲍尔默接上了头,他们也帮着向很多人推荐了冯一平的那本书。
冯一平打量了一下,跟乔布斯的相比,盖茨办公室的层次要丰富得多,至少,他办公室的布置水平,比微软的标志要有水平。
“恭喜你,短短几年,就在硅谷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盖茨笑着说,“你的成就,让我和斯蒂夫都很惊讶。”
他说这个斯蒂夫,不是乔布斯那个斯蒂夫,而是他的搭档,鲍尔默。
“谢谢。”冯一平按美国的规矩道了声谢。
老实说,他真是有些搞不懂微软这次找他来的用意。
当然,他能确定,多半跟他的身家大幅上涨,以及今年推出的那两个项目脱不了干系。
闲聊没几句,盖茨居然说起了天气,“这次弗朗斯系飓风,带来的危害……”
冯一平就有点不好的想法,大叔,你不会是让我捐款的吧!
但他的话被人打断了,“冯。”又高又壮的鲍尔默大步流星的走进来,声音依然是高亢中带着点嘶哑。
“哈哈,”他比盖茨更热情,结结实实的跟冯一平拥抱了一下,“几年不见,当初的那个天才的年轻学者,现在已经成了全球知名的青年企业家。”
他大笑着扶着冯一平的肩膀说,“恭喜你。”
“谢谢。”
冯一平挺感谢突然进来的鲍尔默,为了飓风,他在硅谷都已经捐款过一次,但是,要是盖茨开口,那还真不好推辞,总得意思意思。
而且结合最近的情况,比如他大涨的身家,这个意思,还真的不能太小意思。
没办法,美国的成功人士,在一起谈的不是商业事务,那就是慈善。
鲍尔默一过来,基本就主导了这场谈话,寒暄几句,他直接道出了主题,“冯,你今年推出的那个关于社交的新项目,Facebook,真是个好主意,比尔和我都很感兴趣,你觉得,针对这个项目,我们能不能合作?”
呵,贝佐斯果然没说错,他们还真有这个意思。
第六百一十五章 谁惦记谁
面对着微笑的看着自己的盖茨,以及目光灼灼的鲍尔默,冯一平恰如其分的表示了一丝惊讶,“非常荣幸我的这个项目,能得到两位的肯定。”
还是那句话,拒绝也是一门艺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