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市长您过誉了,尽自己的所能为家乡,为乡亲做点事,我相信,谁都有这个心。”
  看着这位平常应该是不苟言笑的老市长这么夸自己,冯一平觉得眼前的这一幕好像有点熟悉,先把自己抬得高高的,这一会,是不是就得提什么要求?
  如果任他把自己抬得高高的,一会面对他的要求,也不好拒绝不是。
  “是啊,一平说得对,有这个心的人肯定很多,但是,有这个本事,也有这个能力的,那就很少,一平你刚好就具备这几点。”
  “除了五里坳,市金属制品厂,想必郑主任也清楚这事,前几年是个什么情形,从市里效益最好的工厂,落魄成市里倒数第一的企业。”
  “但是一平你接手之后,那真是几个月就大变样,现在,又成了市里效益最好,大家最羡慕的工厂,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本事?”
  “这个,也是我们运气不错,推出的一些产品,恰好适销对路,侥幸,侥幸,我想换一个人,同样能做得好。”
  徐副市长此来,莫不是劝我再接手市里的一些国企吧!
  说起来,市金属制品厂,现在的嘉盛金属制品厂,也是方市长当初强塞的,冯一平之所以同意接手,除了不愿意看着它被原来的厂长勾搭外人贱卖,也是真的为厂里那些工人的日子揪心,而且,反正自家就需求不少货架。
  还有,接手那个厂,还能安置一部分村里的壮劳力。
  不过,对再做这样的事,他是一点兴趣都欠奉,牵涉到国企改制,总是会有很多杂音,很多话题,而这些,他现在统统不想沾染。
  况且,他实在是没有兴趣再开展一些和嘉盛现有业务无关的新业务。
  “对了,我还没问,徐市长在市里主抓哪方面的工作。”他决定主动出击。
  “原来一直在负责农业,”徐市长指了指自己的脸,“你看我像不像个农民?呵呵。”
  “现在,组织上照顾我上了年纪,让我负责轻松一点的工作,分管电视台、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计划生育,还联系红十字会。”徐副市长笑着说。
  从他分管的工作看,那他还真是一个排位比较靠后的副市长,不过,冯一平算是松了口气,不是管工业的就好,他就担心现在徐副市长想把实力那些效益不好的国企打包处理给他。
  “哦,对了,十天后的沿江马拉松,一平你能不能赏脸参加?”
  “沿江马拉松?”冯一平看了郑博赡一眼。
  副市长的那位夏秘书,现在终于有机会说话,“对的,沿江马拉松,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市的一张名片,影响力越来越大,徐市长今年把它更名为国际马拉松,已经邀请到了一些很有名的运动员前来参加。”说这番话的时候,夏秘书很骄傲。
  “小夏,哪用得着你介绍?”徐副市长说,“沿江马拉松,是方厅长在市长任上时创办的,郑主任,也是组织者之一,你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不敢当不敢当,”郑博赡笑着摇头,“徐市长,你知道,是谁最先提出这个创意的吗?”
  徐市长一愣,“自然是方厅长。”
  “呵呵,这你可猜错咯,”郑博赡笑,“你再猜猜。”
  “不是,”徐市长看了看,一喜,“难道,是一平?”
  “徐市长厉害,”郑博赡点头,“当初还在市一中读书的一平,那天到家里来出的主意。”
  “真的?不愧是一平,”徐市长爽朗一笑,“一平,来,我得谢谢你,就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不敢当,不敢当,当初年少无知,不知天高地厚,想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没考虑到这些事做起来有多难,现在这个活动能做得这么好,真的是方厅长和徐市长运筹得当的结果。”
  但是,他心里还是有些疑虑的,这个活动,现在影响力的真的这么大?
  “一平你总是太谦虚,”徐市长笑着说,“这真是出人意料又不意外,没想到一平你居然是首倡者,那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这项活动的意义。”
  “我现在,打算进一步扩大这个活动的影响力,从而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市,带动更多的人来我们市旅游,我的最终目标,是把它打造为一项国际知名的活动。”徐市长说着,习惯性的挥起手臂来。
  老实说,冯一平对他所说的前景,并不感到乐观,这个事,能成为市里大家喜欢的一项活动就不错。
  他有些不厚道的想,这说不定是徐市长为自己考虑的一个决定。
  这样的活动,他听说过很多,在国家严控一些形象工程的建设之后,全国各地,冒出了很多政府举办的打着“国际”名号的活动。
  有些贫困县市,甚至投入比全年财政收入还多的资金,来举办一些“国际性”的活动,让政府负债累累,说白了,这也是政绩工程的一种。
  如果没记错的话,国内好多省份,好多城市都举办了各种名目的马拉松,但是,敢说国际知名的,好像还真没有一个。
  他们市,不论是知名度,自然风光,可都不占优势,想把这样的活动,变成国际知名的,冯一平觉得,真好像不存在那个可能性。
  酒量他当初给方市长出这个主意的时候,也没有朝“国际知名”上想。
  等等,莫不是这才是徐市长今天的真实来意?
  “只是,一平你也知道,市里的财政困难,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办这个活动,我今天来找你,除了想邀请你参加今年的马拉松,另外,还希望能得到一平你的帮助,能不能成为马拉松的赞助商,以嘉盛现在的名望,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的冠名赞助商。”
  看来对官民赞助商,市里要求还挺高!不但要有钱,还要有名望。
  “刚好,一平你是这项活动的首倡者,我想,你应该会支持吧。”他没猜错,徐市长果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能为市里出点力,是我的荣幸,只不过,今年肯定来不及,而且很不巧,十天后,我必须去首都,跟商务部的领导早就约好了一个会议。”
  “哦,那是真不巧,”徐市长有些失望,要是冯一平能参加,他们宣传的时候,也能多一个选择,“那赞助商呢,我知道嘉盛的效率,十天时间,应该能做出决定。”
  “对不起徐市长,这也是广告的一种,关于这样活动的赞助,我们有非常明确的流程,事先就必须了解活动的所有相关情况,评估是否合适。”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一些影响力不大的活动,嘉盛自然不会赞助,就像微软不会赞助美国随便一个地方的橄榄球比赛一样,石油公司,也不会赞助纯电动车比赛。
  当然,只要冯一平这个老板同意,不是能特事特办,但是,徐副市长既然把这个活动拔高到“国际”性的,那这个赞助的成本,肯定不会低。
  当然,这也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对这样纯烧钱,只为自己出政绩的行为,冯一平真的不感兴趣——还不如捐给市福利院呢,那样多少能让那些老人孩子得些实惠。
  “如果觉得契合我们的需要,跟着会提出相应的要求……整个流程,至少要三个月。”
  不止是政府办事会托,嘉盛这样的大公司,想拖,原因也能找到很多。
  “是这样。”徐市长明显有些失望。
  冯一平想得没错,他想把市里的马拉松升格为国际马拉松,自然也是为了政绩,官员嘛,有政绩,才有前途。
  刚才他的秘书所说的已经成功邀请了不少有名的运动员来参与,那也是真的,主要原因,就是徐市长这次大幅提高了奖金!
  只要奖金到位,他们这个不知名的地方,不知名的马拉松,当然也能吸引来一些知名运动员。
  不幸的是,原来几家同意赞助的公司,现在都表示,因为受非典的影响,实在是拿不出承诺的那么多资金来,徐市长才主动请缨,代表市里邀请冯一平回去参观,并顺道拉拉赞助,没想到,被拒绝得这么干脆。
  自己可是堂堂副市长,你可是堂堂首富!
  郑博赡看出了徐副市长的不喜,出声解围,“一平,徐市长,我都饿了,要不,先去吃饭?”
  “不好意思郑叔叔,你看看我,居然都让你饿肚子,快请。”
  “徐市长,也请你一定理解我的难处,你也知道,我们嘉盛的管理制度,在全国都是最严的,大家都必须遵守,我也不能例外,所以,明年,明年我们一定会提前安排公司相关部门和您接洽,您看行吗?”不管明年怎么做,话总要说得漂亮,台阶总要给他找好。
  而且冯一平相信,明年的自己,和今年的自己,影响力肯定又会截然不同,那时,有些事,更可以不在乎,或者说,有更多其它的解决方式。
  ……
  自己领导的要求全部被拒,夏秘书自然也不高兴,他还年轻,有些情绪,免不了会流露在外,刚出冯一平办公室,听到旁边有人用家乡话招呼他,回头一看,眼前一亮,是个形象气质俱佳的美女,“你好!”
  “你好夏主任,耽误你一点时间。”方颖芝朝旁边引了引,夏秘书很乐意的照做。
  “我是嘉盛集团办公室主任,作为老乡,我想提醒你,下一次有市领导前来,最好提前跟我预约,不然,真不能保证冯总会有时间,省领导现在找我们冯总,都会通过办公厅提前跟我预约。”
  方颖芝这番话,其实真是好意,只是,她难免习惯性的凸出了冯一平一把。
  夏秘书没想到听到这样一番话,脸色沉了下来,都懒得表态,快步跟上了前面走的三个人,这个嘉盛!


第一百七十五章 面授机宜
  冯一平知道徐副市长对这样的结果,不可能感觉太愉快,可是,那又如何?我管你高不高兴呢!
  有些口子,那是坚决不能开,不然,同样会后患无穷。
  他相信,如果这么仓促的赞助徐副市长硬生生拔高的这个名不副实的“国际”马拉松,那过不了几天,各路拉赞助的肯定会挤爆他的办公室。
  想起临走时那个夏秘书看自己小眼神,颇有几分“主辱臣死”之感,冯一平觉得好笑,拜托,这很正常好不好?凭什么你认为你领导一上门,巴拉巴拉几句话,我就得掏钱?
  他自是不知道,夏秘书那么看自己,还有方颖芝一番“好心”的功劳。
  “吴倩,收拾东西,我们回酒店。”送走那三位,他马上招呼吴倩转移阵地。
  楼下,已经又来了一大堆各路招商局的,都指名道姓要见他。
  这些官员,好像都没有预约的习惯,或者说,他们担心如果提前预约,冯一平可能找各种理由推辞不见,于是干脆就直接上门“撞”。
  冯一平估计,下午可能“撞”上门来的人会更多,级别也会比现在楼下那些招商局的人更高,比如昨天的那么多区长。
  他们如果大驾光临,即使说自己不在,也总得请他们上楼坐坐,总得由金翎,或者梅义良出面招待,难道他们到公司的时候,自己还要找地方躲起来?
  还是酒店清爽,说不在,你总不可能硬闯酒店房间吧!
  “我来吧,你去告诉颖芝,从现在开始,就对外宣布,我们在视察下面的公司。”冯一平帮吴倩装那些要一起带走的代签批文件。
  刚走到电梯口,方颖芝匆匆赶到,“一平,对外说你视察哪家公司?”
  这个是得好好想想,要是说视察的公司就在省城,有些领导可能会说,“那我们等。”那不碉堡了?
  “就说我视察各地的物流公司和便利店。”这个好,不在省城,还有可能跑到隔壁省去。
  “让金总多辛苦些。”冯一平笑着挥挥手,直接下到地库,坐着一辆别克商务车悄悄的回酒店,再由贵宾通道到顶楼,这下,终于又可以自己做主。
  第一件事,就是和传媒公司的陈韬好好谈谈,上次在三亚太忙,和陈韬的谈话,一直拖到现在。
  ……
  “你好一平。”都说事业是男人的春药,这话果然不假,陈韬现在看上去,好像比去年还要年轻。精神状态,那叫一饱满!
  “辛苦了陈总。”精神状态是好,但是,整个人是实打实的变黑了许多。
  想想,他们这几个月,从草原到高原,再到荒漠,都是荒郊野外的,陈韬又知道这次机会对传媒公司是多重要,坚持事必躬亲,一直跟大部队同吃同住同劳动,不黑才怪呢!
  “应该的应该的,冯总,听说你对传媒公司的下一步,有了新想法?”手还没放开,陈韬就迫不及待的问。
  “是有一些想法。”
  “太好啦!”陈韬激动得大笑起来,“我就说,这一块绝对是高投入低回报,公司绝对应该加大投入,加上冯总你又这么有想法,现在这么小打小闹的,不符合你凡事都要求资源利用一定要最大化的性格。”
  看来冯一平的找个特点,现在是众所周知了。
  “陈总别激动,请坐,先喝口水。”看把这家伙给激动的。
  “抱歉,我失态了,我是真的太高兴,我想听听一平您下一步的计划,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陈韬拿出一个本子来准备记录。
  “陈总你说得对,我反复思考过,这一块,确实值得我们加大投入,传媒公司目前运作的两个项目,《在路上》,自然非常成功,和佳缘网一起合作的相亲节目,同样大获成功,投入产出比都非常可观,而且我认为,目前这个时机也很好。”
  “一平您说的都对,只是我想强调的是,传媒公司目前取得的成绩,主要都是因为您策划得好,有这么好的点子,谁来做,都会做好。”听到这样好消息的陈韬,现在真是客气的不行。
  “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冯一平说,“我初步的打算,还是以综艺为突破口。”
  好吧,必须得说,冯一平对棒子的印象也不太好,棒子的一些艺人的狂妄,倨傲,也加大了他的这一认知,所以,他首先想的,就是把后来国内一窝蜂的高价从韩国买来的那些综艺节目,先给策划出来,之后,同样可以高价卖给韩国嘛!
  赚钱又解气,多爽!
  而且,现在的国内,真的太需要让人眼前一亮的综艺节目。
  目前国内的综艺,都是以室内为主,而且期期节目都大同小异,比如央视,当红的开心辞典和非常6+1,收视率真的高,但说实话,那真是大家没有选择下的选择,就像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
  冯一平还希望,自己决定加大这一块的投入,也能有一些附带效果。
  他真诚的希望,自己的传媒公司,也能做一条鲶鱼,让国内的这些因循守旧,想法和手法都不开阔的电视业者们也紧张起来,激动起来。
  哪怕是跟风抄袭呢,同样能提高国内相关业者的水平,促进国内相关行业的壮大,以及,可能的对外输出,免得出现后来那种被韩流一统天下的难堪局面。
  “一平您的决定非常正确,我也觉得,综艺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目前我们筹拍电影或者电视剧,真的方方面面会欠缺太多,我还真没把握能做好。”
  看来陈韬并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对自己的实力,还是有着清楚的认识。
  冯一平有点小欣慰。
  “对,我也是想先通过综艺,磨练和培养出一直过硬的队伍哎,之后,再说其它的打算。”
  “所以,你接下来要做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三样,首先,扩充我们的队伍。”
  “这方面,可以大胆一些,全球范围内招聘,我支持你高价挖掘那些在行业内确实能力突出的人,打造一支梦之队。”
  人才的引进,还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和传统,在综艺方面,我们的从业人员,和世界水平,目前真还是有代差的。
  “我知道传媒公司目前不缺钱,如果不够,我还可以加大投入。”
  “谢谢冯总,谢谢,你放心,我马上就办,而且绝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人揉合在一起,尽快形成战斗力。”陈韬真是了解冯一平,主动提起了冯一平关心的问题。
  “你现在就能有这个意识,非常好,只是我希望,你能有更充足的心理准备,这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像玫瑰总是带刺的一样,优秀的人才嘛,总是会很有个性,而且,他们也不愁找不到工作,把很多很有个性的人整合成一个团队,打上嘉盛的印记,不是件轻松的事。
  “我有思想准备,也有计划。”
  “那就好,第二件事,是尽快成立我们的自己的经纪人队伍,把那些合适的艺人签下来,不过在艺人选择方面,我们最好遵循这样的原则。”
  “尽量不签那些已经小有名气的明星,对吗?”陈韬又忍不住抢答。
  “对,我们不伺候那些自认我是‘腕儿’的,我们自己能造星,能造更大的‘腕’。”
  “就比如《在路上》的这三个主持人。”陈韬举例。
  “对,所以我们主要就找那些有实力,但是没机会,也没有名气的艺人,这样成本也低,麻烦还少。”
  那些业已成名的艺人,不一定都有自己的公司,但是,肯定都会有自己的经纪人,嘉盛传媒想签下他们,不太现实,那为什么要帮自己培养竞争对手呢?
  后来的时候,那些颜值高的明星,哪怕演技一塌糊涂,但是他们出演的所有节目,一律爆红,冯一平相信,在这会,只要自己的点子好,艺人的水平哪怕生涩点,节目的整体水平,依然不会差。
  何况,除了一些惊才绝艳的天才,大多数演员,只要机会多,那演技自然会纯熟起来,不然,就铁岭那旮旯,后来怎么就有了那么多家喻户晓的明星?还不是因为机会多?
  再说,那些在演艺圈混了几十年的人,虽然不知名,但是如果单论演技,绝对可以碾压一大票当红炸子鸡,无它,也是因为耕耘的时间长。
  最主要的,签下那些还不知名的艺人,那不是成本也低吗?
  “好的,我记住了。”陈韬抬手在额头上擦了一下,马上把这条也记了下来。
  “最后一项准备工作,就是要组建我们的版权销售谈判团队。”冯一平说。
  在国内想投资电视台,那是不可能的事,嘉盛只能和电视台合作制作这些节目,或者是出售版权,特别是海外版权,这也是冯一平的一个心结,一定要想办法,多让韩国多买一些。
  “这个我们目前是空白,确实需要加强,”陈韬再检查了一遍笔记,“冯总,具体的节目策划,只能拜托您,其它的,你放心交给我,我现在就回公司,先把你交办的这些事,马上落实下去。”
  “这杯茶总要喝完。”冯一平笑着指了指。
  这个陈韬,真是个急性子。
  “也不要太着急,慢慢来,相信我,将来我们一定会成为国内最成功,不,业内最成功和知名的传媒公司。”


第一百七十六章 冷雨夜
  或许是看到冯一平心情不错,送陈韬回来,吴倩说,“陈总真高兴,我刚看到他在走廊上激动的挥拳。”
  “呵呵,能理解。”
  有时候,对男人来说,这世界上最大的诱惑,不是美女,而是事业。
  陈韬现在能有这样的积极性,冯一平也很高兴。
  门铃又响了起来,两个人一愣,这又会是谁?他们马上知道是谁,“快开门。”金翎在门外喊。
  “金总,你们怎么也来了?”吴倩看到金翎拎着电脑包,方颖芝抱着一个大箱子,和他们刚才过来的时候,一般无二。
  “来公司的官员络绎不绝,我们已经接待了三批闯上门来的,即使是这样,他们因为没见到一平,所以还有些不高兴,然后,金总就不高兴。”方颖芝解释道。
  “我在那边没法呆,”金翎说,“一个个都拿出一大堆项目来让我们看,恨不得当场就拉我去考察。”
  “项目找上门来,一般人可没有这样的待遇,要珍惜。”冯一平又一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样子。
  “那你去那边啊。”金翎最看不惯的就是他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还在一旁说风凉话的臭德行,真是叫人不爽。
  “你在这儿还是在书房?”冯一平又只能拿话岔开,对他来说,还愁什么项目?这些找上门来的项目,哪有他知道的那些项目效益好,有前途?
  “这么大的桌子,还坐不下两个人?”金翎把自己的电脑放在冯一平对面,方颖芝马上把网线拉过来,“我就在这。”
  得,冯一平也懒得动,那就在这吧。
  虽然桌上还有很大一块地方,但吴倩和方颖芝,很自觉的在茶几上办公,没去打扰两位老大。
  偌大的客厅里,很安静,只有翻动纸张“沙沙”的响声,以及敲击键盘的声音,还有“咚咚咚”的脚步声——因为茶几边的那两位,时不时捧着手机去书房通话。
  但估计都不是一些什么需要他们俩马上处理的事,并没有过来请示什么意见。
  冯一平也挺享受,哦不,也挺熟悉这种氛围,想当初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条件有限,就经常跟金翎公用一张办公桌,不过现在,一年连面都见不了几次,就是见面了,也各有各的地盘,像这样相对而坐,举案齐眉,伸伸腿的时候还会碰到的机会,就是越来越少。
  不过,也没重温多久,这份静谧就被一个电话打破,吴倩捧着手机从书房出来,“冯总,说是你一位姓王的女同学。”
  其它电话不接,这个自然得接,他捧着电话到书房,“你好金菊,好久不见,孩子还好吗?”
  “谢谢老板关心,孩子挺好的,我也挺好的,冯文也挺好的,大家都挺好的,知道你回到了省城,想问问,有没有时间跟我们见见面?”王金菊问。
  “当然有,必须有,我本来就准备等忙过这两天之后,再跟你们约个时间的。”
  冯一平这话还真是瞎说,说实话,他以前回省城,多半也只和肖志杰、王昌宁联系,现而今他们在深圳,回到省城,他压根就没想起跟其它的同学联系。
  “真的?那太好了!放心,我们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现在说起来也好长时间都没见到你,下一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大家都挺想你的,也想能面见首富一次。”
  她说的这个好长时间,真不是假话,说起来,真有近两年的时间没见面。
  “行,没问题,等过两天,我联系你。”
  “好咧,另外补充一句,今天我轮休,所以老板,我不是在上班时间打私话哦。”王金菊还在那边补充了一句。
  她这个性格,冯一平还是比较喜欢。
  她虽然比较泼辣,但是就是个直肠子,在冯一平面前一直能保持平常心,也从来没有要求开什么后门,跟她在一起,相处就还是相处,称不上应酬。
  相较之下,她老公,也就是跟冯一平同一个塆,也是同学、同桌的冯文,现在在冯一平面前都有些拘谨,虽然这原因也能理解,但是,有时总会让人觉得有些失落。
  这真不是矫情,也许这是有些人追求的目标,但对冯一平来说,他真不希望原来亲近的人,因为自己目前的成就,而变得对自己客气、疏离。
  ……
  书房的门关得紧紧的,隔音很好,并没有对在客厅里工作的三位造成什么影响,但金翎这会好像在思索什么问题,就静坐在那里,侧头看着秋日暖阳照耀下省城的天际线,看得很入迷,很专注,无意中,耳朵隐隐的对着书房。
  茶几旁,方颖芝和吴倩,这会同样有些神思不属的样子,也都侧着头,但是,她们这真的离太远,一点动静都听不到,“女同学?”方颖芝无声的问吴倩。
  吴倩认真的点点头,“说是初中同学。”她也用口型说。
  初中同学?
  一声轻响,书房门打开了,金翎的手马上动了起来,看来刚才考虑的那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茶几旁的那两位,同样快速的从八卦状态里,进入认真工作的状态。
  ……
  下午七点,冯一平再一次从书房走出来,他刚跟还在纽约的布坎南通完话,又是一个好消息!
  上次他在纽约接受华文媒体的采访后,NEXTDOOR投入了一定的资源进去,当然,还运用了其它的推广手段,总之,NEXTDOOR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开拓,进展喜人,而且多伦多的华裔家庭,确实很踊跃的成为NEXTDOOR的注册用户。
  布坎南现在都在开始运作,准备让冯一平上加拿大知名度脱口秀节目Strombo上宣传一把,顺道让他到多伦多的华人社区去转转。
  “你们自便,我先回家咯,”冯一平对她们三位挥挥手,“明天见。”
  金翎却把包放了下来,“那干脆,我今晚就住这里。”
  “没问题,别睡我的房间就好。”冯一平头也不回的摆摆手。
  “想什么美事呢。”金翎想找个东西砸那个讨厌的家伙一下,但等她拿到抱枕的时候,冯一平已经消失在门口。
  “你们俩,也想享受一下这超五星级套房吗?”
  那两个姑娘有些心动,“可是,我们的行李,都在快捷酒店。”
  她们俩自然不可能安排在这边的五星级酒店住,而是住在嘉盛大厦那边的怡佳里。
  “没关系,楼下就有专卖店,现在就下去选衣服,挂账,就挂在这套房间里,走。”金翎豪迈的一挥手,终于又能宰他一次。
  ……
  香港,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的李方成从睡梦中醒来,发现罪魁祸首是一条压在自己身上的大腿。
  他费力的把那条腿撇到一边,喘了几口气,才终于清醒过来。
  昨晚在夜店玩得太嗨,回家后又玩得太投入,都有些脱力,这外国娘们,就是厉害,他感觉现在腿还发软。
  当耳朵里的嗡嗡声终于消散以后,他听到书房的电话,一直在疯狂刺耳的叫,扭头一看,床头柜上的手机,闪着幽幽的蓝光,一打开,未接电话23个,再一翻,全是李家伦的,从两点半打到现在,不消说,现在像催命一样的打着书房电话的,肯定也是他。
  他随便拿一件袍子套在身上,歪歪扭扭的走过去,“喂,又怎么了?”
  好像是那边没想到他终于接起了电话,有一会没反应,“喂,说话,催命一样的。”李方成闭着眼睛喊。
  “是我,”果然是李家伦,只是,这会他听起来,好像并没有多着急的意思,只是声音有些虚,像大病了一场一样,“你看看行情吧。”
  “行情?”李方成随手点开电脑,看到旁边那向下的箭头,并没有觉得太意外,自从股价达到72美元以后,网易终于止住了从已经延续了三百多天的上涨势头,开始反复起来,但总体却是往下。
  截止到昨天,已经累计下跌了10%,但依然维持在65美元左右,今天,顶多再跌点,跌破65美元呗,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他一看旁边的数据,马上头一“嗡”,一下子清醒过来,哪还是65左右,现在是59点7,都已经不到60!
  “怎么会这样?”他也慌了,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