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个弘昌机电,明显也不是个善茬,从他们借故不付款给龙山焊机就看得出来。
所以,想圆满解决这事,还是得想些辙。
这也就是冯一平和金翎顾忌物流公司的声誉和形象,要不然,赔500块了事,起诉?我们也奉陪,那样还不用陪500那么多。
龙山焊机的姚老板是最先服软的,听了毛律师的话之后,他应该也咨询过律师,知道自己不占理,这样闹下去,得不了好,所以早上不但再没带人去物流公司分部闹事,收到毛律师短信后,马上就和他联系,和昨晚的态度一比,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还主动提出来省里面谈。
姚老板五十来岁,穿灰格子外套打红领带,开着一辆皮卡,地道正宗的农民企业家一代的形象,在会议室见到毛律师和张必兴的时候,姿态那个低啊,双手握着毛律师的手,一个劲的道歉,“毛律师,对不起,我是个急性子,昨天正在气头上,酒又喝多了,你大人有大量,千万不要计较。”
“理解理解,你坐。”
一坐下,毛律师和张必兴海没来得及表明己方立场,姚老板又自顾自的开说。
这一说,就是半个多小时,一直在痛陈革命家史,办这个厂多么不容易,现在效益多么不好,要是没有这二十多万的回款,整个厂就转不动了。
还说什么你们大公司,不知道小作坊的难处,要是再开一次税票,因为多交四万多的税,那他就连厂子里工人的工资都发不了,厂房的租金更交不了。
总之,态度很好,姿态很低,但要求依然没变,就是要物流公司赔他四万五。
张必兴无奈的对着毛律师摊摊手,毛律师点点头,让他稍安勿躁,“姚总,来,喝口水歇一歇。”
“你们别见怪啊,我这个人,就是个急性子,肚子里装不住话。”
“没事,”毛律师拿出准备好的一些资料,“我们的工作失误,我们不会推诿,一定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实,这些年类似的案子不少,姚总你可以先看看。”
他准备的这些,是这今年法院判决的,主要是邮政快递丢失增值税票的案子。
其中面值最高的一件,邮政丢了承运人两张面额合计76万的税票,但是因为没保价,相当于双方确认快件物品实际价值不超过快递费用的5倍,在双方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丢件后,邮政只赔付快递费用15块的5倍,所以法院判赔一共75块。
姚老板显然也是知道这些事的,此时越看脸越黑,正想着诉苦服软不管用,是不是还得来硬的,毛律师显然早就想到了。
“姚总你也明白,从托运合同,到你们公司托运的员工,交货的时候,说的都是配件,所以,就是你到法院起诉,我们的责任顶天也就是原价赔偿你丢失的那件配件,也就是500块。”
姚老板把领带一松,又要发飙,毛律师拦住了他,“你先听我说完,造成这样的后果,主要在于你们托运的时候夹带,你承认吧,就是你不保价,把税票单独交给物流公司,他们也会妥善安排,你说对吧?”
姚老板又要说话,知道他又是那些蛮不讲理的原话,毛律师又拦住了他,“但是,我们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虽然我们在法律上没有义务,但是在道义上,我们决定出些力。”
姚老板马上眼睛一亮,“你们准备赔多少?”
“我们最多还是原价赔偿丢失的那件配件,但是,我们会努力,让你把损失减到最少。”
“让我减少损失,很简单,赔钱啊!”姚老板叫道。
“姚总,我们两个加起来,都一百多岁,这个态度,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说是吧,你先听我把话说完。”
听毛律师说了安排,姚老板又不干,“为什么还是要我出5到7个点?凭什么,明明是你们丢了我的货。”
“既然姚总是这个态度,那也不用谈了,我们等着法院的传票。”毛律师收拾东西准备走。
他这一硬,姚老板立马就软了下来,连忙拉住他,“老哥,我再想想,你确定这样有效,弘昌机电会同意?”
毛律师不说话,姚老板松开他的手,“好,我这就联系。”
下午三点的时候,在天茗茶楼前,他们等到了弘昌机电的老总周向前,这是一个偏瘦的中年人,不苟言笑的样子,说话还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喜欢拿手指人,一听说那边的张必兴是物流公司老板,马上指着他说,“你们这是什么物流公司?这是方便我们还是祸害我们呢?”
把张必兴给气得!
姚老板站在一边不说话,有几分看笑话的意思,毛律师一边劝张必兴,一边笑着说,“我们进去谈。”
周向前“哼”了一声,负着手走在前面,看到停在门口的那辆皮卡,“老姚,你不是都换了奥迪吗?怎么还开这辆老古董?”
姚老板老脸涣红,“坏了,在修呢,我们快进去吧,不要堵在门口,耽误人做生意。”
张必兴看了毛律师一眼,这些老狐狸,一个个说话,原来水份都这么大。
服务员推开门的时候,周向前一愣,里面已经坐了两个人,他正想问一句是不是带错了,毛律师已经率先走了进去,“常局,梅总。”
周向前定睛一看,马上也满脸笑的走进去,“常局,这么巧?”
国税下设稽查局的常副局长坐在那,伸出手来和他搭了一下,“嘉盛的梅总约我谈事,正好,一起聊。”
梅义良笑眯眯的说,“周总,认识一下,梅义良。”
周向前连忙递过去一张名片,“周向前,今天能认识梅总很荣幸。”
梅义良接过他名片一看,“机电公司?经营项目这么多,那有机会我们合作一下?我们集团,不说大型设备,就是每年采购的各种线缆和工具,量也不小。”
看这阵势,周向前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八九是要落空,强笑着说,“那还真希望梅总多给些机会。”
第二百四十章 圆满
“没问题,再招标的时候,一定会通知你,”梅义良笑着说,“有机会呢,也希望周总你能多支持,做生意嘛,讲的就是双赢,你说对吧!”他和常局长移到窗边的小桌上,把大桌子让给他们,“毛律师,你们聊。”
接下来毛律师他们要谈的事,恩,他和常局长当然不会参与,在旁边听着就好。
梅义良的意思周向前当然听得出来,他虽然心下不爽,但这时哪敢像在门前那么倨傲,脸上一直带着浅笑,“那打扰了!”
姚老板原来是抱着试试的心思来的,现在一看周向前是这态度,马上知道有戏。
看来恶人还得恶人磨,其它的不说,合作了这么长时间,这一次周向前借故不付款的事,让他有些齿冷,感觉是重新认识了他,心里打定了主意,以后和他生意往来,一定要多留心。
分三方坐定后,张必兴趁毛律师说意见的时候,去窗边那跟梅义良和常局长打招呼,陪着聊了几句,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不管怎么说,现在的这一出,都是因为他的工作失误,以及管理不到位引起的。
梅义良安慰他,“没事,主要责任又不在你。”
连常局长也说,“对,工作上免不了有出疏漏的地方,特别是你这行的工作性质,吸取教训就好。”
那边,听毛律师说了方案,周向前马上叫屈起来,“我们虽然是个小公司,不过还是有另外两个股东,本来能抵扣17个点,现在你们只出5个点,相差几万块,我就是想同意,又怎么做得了这个主?”
不过,他这番话,主要应该是说给后面的常局长听的,梅义良他刚认识,不用考虑给不给面子,常局长那边,不用考虑,一定要给面子。
毛律师笑着说,“据我所知,贵公司经常是当期的进项税,总是多于销项税,就是少了这一张税票,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姚老板给你的价,本来利润就不高,他还同意在这批货上再降5个点,真的很有诚意,你们合作这么长时间,一直合作的都挺愉快,要是因为这件意外的事影响到后续的合作,也真挺可惜的,您说呢周总?”
“哪里有这样的事,能扣税的税票,少这么多,怎么会没影响?”他知道那边的常局长可能在听,所以压低了声音。
果然,那边常局长马上幽幽的接了一句,“周总啊,去年,因为进项多于销项,你们至少有大半年没交税吧,今年也只交了一个月的。”
“是是,常局,可是,这一期我们确实缺,开票的太多。”周向前转过头堆着笑解释道。
“是,我知道,老周啊,你们公司经常会有几个月集中开票的,生意还都不小,确实不错。”
听常局长这么一说,周向前不敢再有二话,他们代开票的事,肯定瞒不住稽查局,“生意上的事,还真说不准,那不是有时候赶巧吗?常局梅总你们聊,我们再商量一下。”
他也不问毛律师,直接对姚老板说,“5个点我确实不好交待,7个点吧,你同意,我们明天一早就办款。”
姚老板也没想到嘉盛的关系这么硬,周向前原本死咬着,一定要见票才能付款,没想到一见到这个常局长在场,这么容易就松动了。
“既然大家都这么给面子,那我也痛快一点,让6个点,你知道成本的,好歹不要让我亏太多,好不好周总?”
周向前当然是不太乐意的,不过听着常局长在那边和梅义良说说笑笑,好不融洽,只得同意下来。
“今天难得的是常局和梅总在,那我就擅自做一回主,6个点就6个点,钱嘛,这次亏了,以后我们再赚,我和老姚你也这么多年的交情,是吧!”
感觉自己大出血的周向前,这时当然要抓住机会买好,“老姚,你也知道我这个人的,务实的很,要是真没影响,我早就做主把款给你办了,接着进货,你也知道,现在生意正是好的时候,仓库里的货已经不多。”
“是,非常感谢周总的体谅,要货没问题,你一下单,我马上安排厂里备好。”
现在最高兴的,要数姚老板。虽然周向前刚才让步让的痛快,但他知道,要不是嘉盛介入,他搞不好还得真得重新开税票。
他现在也明白,自己之前对嘉盛的威胁,还真有些过。
其实昨天晚上他就连夜电话咨询了市里的律师,今天早上还特意去面谈了一次,律师说的很清楚,这样的情况,告到哪里去,物流公司都没有多大责任,他们能全额赔偿那件配件,就已经是仁至义尽。
姚老板也明白,主要责任,还是在自己,图方便,贪便宜,把几十万面额的税票就夹在货物里,也不跟物流公司说一声。
这事能这样解决,说起来,还真得感谢嘉盛的仗义,他笑着说,“大家能不能赏脸,让我晚上请大家吃顿饭。”
梅义良笑着说,“都到省城了,当然是我请,等有机会到荆湖,再让姚总你破费。”
“对不起,晚上还有个会,我真没办法参加,”常局长拿着手包要走,“梅总,帮我向金总带好。”
“一定,常局工作要紧,我送你。”
晚上的这餐饭,也算宾主尽兴,周向前还真的惦记起了集团的机电产品采购,这个梅义良痛快的答应了他,反正都是通过招标,多一个参与者,也没什么不好。
而且,大家都是生意人,从明面上看,让步最大的是周向前,也不好让他觉得,嘉盛是找人压他。
表面上看,周向前和姚卫东的交情,好像也没有因为这事受影响,席间表现的那叫哥俩好啊!
只不过,等周向前被他的儿子开着一辆佳美接走后,姚卫东总算露出几丝情绪来。
也是,就算这件事起因就是因为他自己,但是,一个原本觉得关系不错,合作也还顺畅的人,如此不讲情面,一点都不通融,感觉真有些伤钱又伤心。
张必兴把他送到附近的怡佳酒店——这也是省城第六家怡佳,姚卫东拉着他的手说,“张总,之前真对不住!我是个粗人,没什么文化,做事冲动,更不会说话,但我知道,像嘉盛这样有担当的公司,才是会有大发展的公司,你放心,我回去一定帮你好好宣传,有货走嘉盛,一点问题没有。还有,这个你一定要收回,我无论如何不能要。”
他掏出那个白天毛律师交给他的,里面装着赔偿的五百块钱的信封,往张必兴身上塞。
张必兴如何会要这个?都花了人情请常局长出来,就是为了尽善尽美,这赔偿的五百块,也是一定要给的。
……
等于是又靠金翎动用了一些关系,事情总算是顺利解决,也称得上皆大欢喜,就是周向前也很满意,这相当于他合法的以6个点,把这多余的二十多万的税票代开给别人。
唯一难过的,是张必兴。
也上了系统,本来管理就算很细致的物流公司,让金翎带着总部和软件公司的人,整顿了好几天,连刚组建的监察审计处也在里面。
当然,这一次也不是追究责任人,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帮着物流公司把工作流程重新理了好几遍,再优化了一次,从程序上避免再出现类似这次的事情,以及其它的漏洞。
但是,临走的时候,金翎也给他下了指标,物流公司的丢件率,必须控制在1%以内。
1%,这样的目标对一个日均收件上万的物流公司来说,真不简单,不过,他也没有二话,为了圆满的解决之前的事,连总裁和副总裁都亲自出面,现在他只能更投入的去工作。
第二百四十一章 爸妈驾到
首都别墅里,冯一平和黄静萍两个都全副武装,齐心协力的打扫着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就这两天,两边的父母都要到了,这对他们两个来说,也相当于一场考试。
黄静萍很紧张。
一边是自己的生身父母,一边是自己以后也会叫爸妈的人,为了让自己爸妈看了放心,她必须要让他们觉得自己现在过得很好很幸福,为了让冯一平爸妈满意,她更要表现出自己作为一个优秀儿媳妇的一面。
表现在外,就是对家里的卫生,她现在是精益求精,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好,两边的爸妈估计都有话说,那还谈什么满意?
冯一平也是个土鳖,因为个性的原因,不管是后来混到中产,还是现在身家巨亿,他可以接受送餐服务,但接受不了家政公司派人来家里搞卫生,所以现在只能踏踏实实的跟在黄静萍后面,左手一块抹布,右手,依然还是一块抹布。
不过,对年轻力壮,又是在农村长大的他们来说,这点活,其实也真不算什么。
每个房间都审视了一遍,黄静萍满意的拍了拍手,“大功告成,肯定没有一个角落遗漏,好了,我们去铺床吧。”
这次铺床,不只给两边的爸妈铺,给黄静萍也要铺一个,这一点她非常坚持。
就是大人们都猜得到他们俩现在的日常状态,黄静萍也不好当着两边爸妈的面,堂而皇之的和冯一平住在一个房间。
他们的安排是,冯一平他们住楼上,黄静萍则陪着爸妈住在楼下,这样就是爸妈们有什么话要叮嘱,那也方便。
躺在铺好的床上,看着黄静萍还煞有介事的在衣柜里放上自己的衣服,努力营造出一个他们一直是分房睡的假象来,冯一平觉得很有趣,这女儿家,确实心思细腻脸皮薄。
“我来帮你。”他帮着黄静萍三两下把衣服塞进去,接着一个打横,就把她扛到肩膀上。
“你干什么?”
“搞卫生搞的一头一脸灰,还满身的汗,不得洗个澡啊。”冯一平大言不惭的说。
“咯咯咯,放我下来,我晚上洗。”
随着反抗声,衣服一件件的落下来,地板上、楼梯上、扶手上,到处都是。
……
冯振昌和梅秋萍这是第二次来首都,只不过去年的时候,他们是游客,今年,他们在这也有家。
和去年也是差不多的时间,这个时间刚刚好,柳树刚刚发了新芽,原本刚冷的风,也变得柔和起来,正适合他们这些已经不算年轻,又不习惯北方天气的人来串门。
黄静萍还是有些紧张,把冯一平的手抓的很紧。
虽然等下来的见面,并不是第一次,她还是轻松不起来,冯一平知道她等会肯定会和去年年底一样,表现得很好,还是安慰她,“没事,没事的,我爸妈一直对你很满意。”
是的,就算是冯振昌他们有点小意见,也不会表现出来,在个人问题上,他们完全尊重冯一平的意见,也不会有什么门第之见,这也和他们的经历有关系,在他们人生的前半截里,他们就是门户最低的那一档,还会有什么门户之见?
推着两个大箱子的冯振昌和梅秋萍,早早的就看到了站在出口处的那一双小儿女,梅秋萍看着儿子牵着黄静萍的手朝自己挥手,看了冯振昌一眼,冯振昌明白她的意思,儿子这是真长大了!
“妈,没有晕机吧?”
虽然现在反应小了些,但梅秋萍这晕车晕机毛病总好不了。
“挺好的,”梅秋萍拉着黄静萍的手,“你们也挺好的吧!”
“也挺好的,叔叔阿姨这边走,”果然,黄静萍的脸上,再也看不到刚刚的紧张,挥洒自如的很,“知道你们要过来,这些天我一直盼着呢。”
“以后也别盼着,要是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家里和这说起来挺远,但现在就花不到半天的工夫,也就能到了。”
冯振昌和冯一平爷俩在装行李,“我小的时候,去趟县城都要天把的工夫,现在这科技,真是了不得。”
梅秋萍和黄静萍坐在后排,看着窗外的别墅区,“去年啊,我们也是从这儿过,不过等在市里看了房子之后,这边问都不敢问,要说这首都的老百姓,活的也不容易。”看来对首都的高房价,他们印象深刻的很。
“也不尽然,那些家里有老房子的,一拆迁,这辈子什么事都不用做,日子也舒服的很。”冯振昌说。
“那样的人总是少数,要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首都,得工作多少年才能买上房子?”
“妈,你不知道吧,有多少人,就是为了一个留京的机会,也会到处花钱送礼。”
“现在的这些人啊,我是想不通,有那个钱,在其它地方踏踏实实的把日子过好有什么不好?”
得,和爸妈这样的人说机会机遇什么的,根本就说不通。
“你们不是说要在上海买房子吗?定了吗?”
“昨天还在跟周总说,他过年的时候,还真在老家那看中了一个楼盘,说是地段不错,升值潜力高,生活也方便,又闹中取静,公司不少人都想买,我们也想着是不是也买一套。”冯振昌说,这个话题他们感兴趣。
“那就别只买一套,叫姐姐也买一套吧,她不是一直就想当个上海人吗?”
“还说呢,你不是说让她当香港人吗?你可能都忘了,你姐一直记着呢。”梅秋萍笑着说。
“呵呵,买,那边我也准备买,先买办公楼。”
现在香港那边,杂志社和投资公司,都在租楼办公,真挺可惜,虽然现在并不是入手的最好时机,不过,想着买来是自用,就是买下后,在接下来的几年,价格会跌一点也没事,因为以后还会涨回来。
但是,由于冯一平还是坚持要么买一小栋,要么买地皮自建,这些日子还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到了别墅,冯振昌和梅秋萍现在眼光也高了,没觉得这些房子有什么新奇的,只是和上次来的金宝他们一样,看着周围的那些黄毛蓝眼睛大鼻子的老外挺稀奇,“这么多老外?”
带着爸妈参观了下房子,冯振昌他们没留意别的,就是一处处的和家里房子比较着,等再暖和点,家里的房子也要收尾,跟着就要装修,他们现在也想借鉴一下。
冯振昌喜欢二楼阳台的布置,梅秋萍则非常稀罕一楼大厅里的那个壁炉,“要是在家里也建一个这样的多好。”她都把头伸进去瞄。
好在这壁炉就是一个摆设,冯一平他们从来没烧过,里面干净的很。
冯振昌把带来的东西一样样的往外拿,“你就别想了,这也建一个,那加上厨房的烟囱,房顶上有两根烟囱,让别人看稀奇啊!”
爸妈带来的东西不少,而且都是这比较难买到的,有菜园里椿树上采下来的香椿,还有已经汆水的嫩竹笋,专门磨豆浆摊的豆腐皮,还有两只已经处理好的鸡,以及晾好的腊肉……
总之,闻到那些熟悉的味道,冯一平口水都留下来了。
梅秋萍还特意拿出一个纸袋,里面是两双手工布鞋,“这是我从去年腊月开始做的,现在眼睛不太好,手也比不上以前,不过做的还算结实,一平从小就喜欢我给他做的鞋。”她把大的那一双递给冯一平。
“这双是你的,静萍你试试大小,看合不合脚,在家里当拖鞋穿还是挺舒服的。”
冯一平结果妈妈递过来的布鞋,看着上面细密的针脚,眼睛有些红,他低下头穿在脚上试了试,大小很合适,老实说,浆洗得硬硬的布,再一针一针的纳的很密,鞋底其实很硬,但是,他还是觉得这是最舒服的一双鞋……
第二百四十二章 爸妈的意见
梅秋萍和黄静萍在厨房做饭,不过,冯一平知道,这当然不是单纯的做饭,梅秋萍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考察冯一平喜欢的这个女孩子,比如她做饭的水平怎么样。
以前,对自己的媳妇,老家有个称呼,“门里的”,就和旧社会的时候,一些人向别人介绍自己老婆,会说“贱内”是差不多一个意思。
也许新时代的女性,会很不爽这样的称呼,但是,至少在梅秋萍她们心中,一个合格的儿媳妇,一个家门里的所有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就算是他们再依着冯一平,要是冯一平找一个对家务活一窍不通的女孩子,他们一定会跟儿子好好说道说道。
不过,黄静萍作为家里两个女儿里的老大,厨房里的事也算精通,特别是切菜的时候,那刀工,梅秋萍一看就知道,这个小姑娘,在家里的时候,没少帮着干活,她挺满意。
这会,黄静萍正教她怎么用烤箱,晚上她们打算烤一条鱼。
外面没太阳,冯一平和爸爸在书房下棋。
他记得小的时候,爸爸还有时间和心情,跟冯卫东还有冯家升他们下下象棋,为此,还特意用木头做了一个象棋匣子,里面装着象棋,一打开,又能拼成一个棋盘。
夏天在乘凉的时候,有时兴致来了,还会摇头晃脑的拉会二胡,拉的是什么曲子,冯一平现在记不起来,只记得那时一家人都挺欢乐。
只不过那把二胡,冯一平一向离得远远的,因为那上面,蒙的是蛇皮。
后来,爸爸闲的时候,就好像就只会坐在椅子上闷头抽烟,就是坐在那里,也让人感觉有座山压在他头上一样,轻松不起来,顶多就是在春节期间,在山岗上晒太阳的时候,和一些老兄弟打打纸牌,不打钱的,输赢也就是几根烟。
至于象棋和二胡,渐渐的,连找都找不到。
妈妈也一样,以前喜欢看电影,正月的时候,当时还没撤并的富山乡,会在供销社仓库里放电影,她也会狠狠心,花上几毛钱买一张票,不过,肯定是要把姐姐和自己都带进去的,好几次还因为姐姐要不要买票的事,和那些看门验票的争执起来。
平日里,就是隔着好几里路的村子,因为喜事放露天电影,她也会带着姐姐和自己,走夜路赶过去看,那时一户人家还只用得上一个手电筒,而且也就是在路不好走的时候照照,好多时候,大家都是扎个火把,没有明火的,用炭火的光照着路。
等到了地方,有时候在那个放电影的村子里借不到凳子,她就一直站着看,还多半抱着自己,另一只手还要牵着姐姐。
每次回外公家,要是拿到了一本杂志,每天睡觉前,她也会在昏黄的油灯下,读给自己和姐姐听。
到后来,这些都不算什么的闲情逸致,也都被她放弃了,唯一的娱乐,也就是忙完每天的事,吃完晚饭后,看看电视,为了省电费,往往连灯都不舍得开。
这个后来,其实就是冯一平家搬进新建的房子没几年后的事,说起来,那时妈妈不到四十岁,爸爸也不到五十岁,就是从那时起,他们就一直为钱发愁,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更没有心情做其它的事,所有的嗜好,全都丢个干净。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们的生活,不叫生活吧,只能叫生存。
直到冯一平后来终于混出了点样子,把他们接到身边后,这样的状况才算有所改观,可是,那个时候,他们曾经的那些嗜好,捡都捡不起来。
所以,现在听说爸爸还有空练练字,看到他又捡起了象棋,冯一平是真的很高兴,很欣慰,能让爸爸妈妈过的日子叫日子,他这个做儿子的,干什么都行。
他一直在想这些心事,以至于没听到冯振昌在问他的话,“该你走了。”
“哦,”冯一平缓过神来,“刚才想点事。”
“学习怎么样?”冯振昌问,“我看你这书架上的书,没几本是课本。”
“爸,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不只是数理化这几门课,专业课和通识课,要看很多不是课本的书,你看看,柜子上的那一堆,都是老师这个月给我们开的书单。”
冯振昌有些敬畏的看了那些大部头一眼,“那就好,既然是老师教你们看的书,那就不是课外书,一定要好好看。”从冯一平上小学五年级起,他们就辅导不了他的功课,就一个原则,老师叫做的,一定要好好做。
“是,我晓得。”
“你们,这过的也挺好的?”他又问了一个比较笼统的问题。
“是,静萍你也接触过,是个性子很好的女孩子,事事都依着我,总是把我想在前面,我们过的挺好的。”
“那就好好过,你眼光不错,静萍这姑娘,是个好孩子,也是个能持家过日子的主。就这一两年来看,她父母也不是那多事的人,换做其它不少人家,估计早就找上了家里的门,她父母不错,听说你之前让静萍给家里钱的时候,她爸妈还不要是吧,这很难得,这样以后你们日子过起来也省心。不过,你要晓得做人,她不是还有个妹妹吗,现在供一个大学生不容易,等她上大学的时候,学费就你们出。”
“我记住了,爸爸。”
“按理说,你还在读书,将来说不定还要读硕士,或者出国留学,我和你妈都觉得,这些事不好太早提,不过,既然你和静萍现在处得这么好,那我就问你一个态度,虽然现如今年轻人好多都这样,但你们就这样住一起,总不是个事,是不是趁她爸妈这次来,我们两家把话说开了,结婚等以后,现在把这个事先定下来?不然我们以后打交道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和他爸妈相处。”
想到张彦,冯一平心里,这会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