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流知青人生(平湖)-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对对,全省第一村!”文书记也笑着来一句。林文娟这位美女记者,又在这一句话上面打了一个特殊记号。

“你还是红光大队书记?”赵书记还笑着问。

“对,等我当时说过的,五年内将我们大队发展成农村式小城镇的承诺实现了,我就辞去大队书记职务。”杨楚生也笑着说。

“今年你们还有什么发展?”赵书记又问。

“那边我们准备建一个综合生活市场,再过去点要建一个医院,不过生活市场的手续还没有批准下来。”杨楚生又笑着说。

“嗯嗯嗯,太好了,看来你的承诺一定会实现,应该批准的手续,要尽快批准。已经不是几年前了,各地对于审批程序,能快就快,不要让程序拖了发展的后腿。”

赵书记的话才说完,杨楚生就暗自乐,你打资办就压着吧。

柳书记也很做作地点着头,也表态“一定要让有关部门好好协调,尽快将审批落实下去。”

杨楚生笑得很明显,这也用落实。又说“今年我们再要建设两个制衣厂,我这次到珠三角那边,人家搞的都是开发区,我们这里也能嘛。”

“这个省有研究过,但我们省地理条件的关系,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开发区,省里准备放权,将开发区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地区一级。”赵书记一说,又听到鼓掌声。

“工业要发展,但也不能忘记了农业。”赵书记看着已经在准备春耕的稻田又说“现在撤消革委会,下一步就是改变人民公社。”

杨楚生才要再说什么,这省委书记却又说“看看你们的农业。”

赵书记在前面走,柳书记还有点紧张,红山公社还有好几个大队都没有包产到户,这要让他知道了,那可就不大好。

“赵书记,我们没有包产到户,我们的农业也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以最少的人,生产出最多的粮食……”杨楚生边走边介绍他们的分配方式。

好家伙,这让赵书记真的停住脚步了,他们就用三十个人,供应两千多人的粮食,也没实行包产到户。笑着又问“你是不是要将红光大队,发展成共产主义?”

杨楚生也笑“共产主义不敢想,但社会主义,也应该有多种发展方式。我们现在的分配方式,全体社员都欢迎。”

“对!”赵书记笑着又说“你们的分配方式,应该是农民的梦想,国家都搞起经济特区了,你们大队也可以搞一个社会主义新模式,就当成试验区嘛。”

“噼噼噼”!柳书记这可是第一个鼓掌,听她的掌声也听出妩媚,她可松了一口气了。

“你还住在这?那你们在建设新村,你这里要建成什么样?”赵书记指着杨楚生的竹寮还问。

杨楚生就笑一下“我还是住竹寮。”

“好好好,干部就要起带头作用,社员们都在建新房,你做为带头人,有这样的好思想好作风,难能可贵!”

不会吧?杨楚生听了赵书记的话也乐,他愿意住竹寮,他是他觉得有意思。还有是因为白雪,只有让她再看一次她曾经住过的,却不想还搞了个好思想好作风。

林文娟举起照相机,朝着竹寮就拍,然后冲着杨楚生笑一下,几天后,报纸上出现这个竹寮,可能这家伙还能成为什么模范人物。现在红光大队的变化确实也太大了,她能不又抓住杨楚生,又来一个专访才怪。

“你是经发办主任,这是相当重要的职务,要将发展红光大队的劲头,用到全县的经济发展上去。”赵书记还又说。

亲娘的,赵书记的红光大队之行,全部都是杨楚生的话题。站得远远的罗书记,每逮着一个机会就朝着杨楚生笑,他这个公社书记级别不比他小,但这家伙的权力可能还会更大。全县的经济发展,要是能搞出名堂,搞不好什么副县长甚至县委书记他还能当上。

“全县的经济,比发展一个大队难,我们县的工业太落后了,也不能只靠外商投资,本土工业更重要。我们大队也一样,跟外商合作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我们要自己建厂,做出自己的品牌产品。”杨楚生在说,林记者又在“唰唰唰”地记。

“因为我们吸引外资比较难,所以要发展,只有靠自身。如果可能,工业的改革也得尽快开始。”杨楚生继续说。

赵书记就是点头,反正一高兴,感觉杨楚生说的比唱的好听得多。看着旁边什么地区和县的领导又说“时代需要有文化,有头脑的年青干部,要敢用!”

罗书记听着这话两眼也是闪闪发光,他也是年青干部,领导要能重用他,让他杀人放火他都干。

省委书记连续几次说要重用,虽然说的是青年干部,但在场的官员们善于联想,反正重用这俩字,很适用在杨楚生身上。

“中午,我跟你们工厂工人一起吃饭,感受一定你们工人群众的喜悦。”赵书记可能还爽没完吧。

林文娟又在记,这美女抬手掠一下长发,看着杨楚生,反正吧,赵书记吃了午饭还要回县委开会,也肯定会在这边逗留一会,再一次对这个抱过她的老熟人来个专访很有必要。

第443章老娘我挺你

第443章老娘我挺你

今天的天气特别好,太阳照在人身上,有让人想脱掉一层衣服的热感。红光大队也热,省委书记跟在工厂里用餐的工人们一起吃饭,这热闹的程度,肯定明天不用媒体报道,就能成为一个大热的话题。

赵书记要不是省委书记,几乎要喊出这饭真他妈的香。也是因为他说要在这里吃饭,今天中午这饭就是特意做的了,那就是村妇最擅长的猪肉饭。

这种饭真的香,先将大米闷熟成干饭,猪肉和腐乳连同蒜苗一起炒,那种香,从制衣厂能飘到村里。再加炒一些卷心菜,然后三样熟了的东西一起混合。好家伙,特别是腐乳的香气,让还没吃上饭的赵书记,闻着也在咽口水。省委书记嘛,平时吃的都是精细的东西,今天算是改善口味。

“赵书记,这些人大多都是放弃回城的知青。”杨楚生这话也是故意说的。

“你们为什么不回城?”赵书记还笑着问。

“因为这里的工资高,还有,喜欢知青们在一起的大家庭生活。”马琼珊咽下饭才说。

赵书记也吃一口饭,点着头,看着杨楚生笑“这饭好吃,怪不得知青们不想回城。”

“哈哈嗯嗯嘿嘿……”这三种笑声就是怪,嘴里没饭的笑声就是前面两声,刚刚嘴巴才趴进饭的就是第二种,第三种只是杨楚生一个人所发出,因为这哥们扒了一口饭,感觉那些米半生不熟。

“知青问题,国家也很重视,你们不想回城,也为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做贡献。”赵书记的饭还好,颗颗都是熟的,所以才说完,忙着又扒一口。

柳书记边吃边往杨楚生瞧,她的饭也就比杨楚生好一点,三分之二熟,怪不得她的目光也让他感觉有异样。

他娘的,就这样一顿半生不熟的饭,也让省委书记爽成这样。一边的罗书记越吃越不爽,他也是倒霉,这几天牙疼,他的饭也比杨楚生的还生。突然“咔”的一声,这公社书记瞪大眼睛,一阵剧痛从牙齿直往脑袋里钻,真的倒霉,偏偏那颗疼的牙齿还咬中一颗砂子。

杨楚生也站起来,往躲在远远的芹菜婶那边走,小声说“怎么饭不大熟?”

“嘿嘿!”芹菜婶先两声,然后苦着脸说“听说赵书记要在这里吃饭,我们几个那个不紧张,一紧张就就就,反正里面熟点。”

没办法,杨楚生也觉得不能怪她们,这些村妇那有想到,她们当炊事也能当得这样光荣。

“现在呀,政策比以前多了灵活性,所以我们的头脑也要转变,不能跟以前一样死板。”赵书记咽下饭又说。

杨楚生也刚好走回来,看一下柳书记也说“现在市场还是开放得不够,投机倒把这个框框如果不放宽,想要发展也难。”

孙县长也突然一皱眉,他更倒霉,胃不大好,但也不能不吃,现在听杨楚生的话也吓一跳,这家伙在赵书记面前说起这事,也是他们不敢放开的事。

赵书记在点头,终于他是吃完了,站起来还兴致不减,朝着杨楚生又说“到你们的村里看看。”

今天来到红光大队的官员们,有些已经在后面打哈欠,这些官老爷中午都有睡午觉的习惯,有些一个中午没睡整个下午都会头晕,现在好,赵书记的兴致看着还没完。

那位美女记者林文娟,也许是老天爷有眼,照顾到美女吧,她的饭却跟赵书记同一个级别,就是全都熟。吃完了还满口留香,看着杨楚生就只想笑,因为她就想找个机会,单独给他来个专访,还不想让电视台和地区日报社的知道,她想搞些独家材料,只是瞧这样,可能机会难找。

赵书记看着已经在拆的那些旧房子,当然爽了,跟地区的文书记还说得特别热闹。

柳书记却是逮着这个机会,将杨楚生拉到一边,当然是关于午饭的事了。

“怎么搞的,那些饭没熟。”柳书记不爽地说。

“你不知道,这些饭就要不大熟的才香,要是熟了就太烂。”杨楚生也是横下一条心,反正农民的生活习惯柳书记也不懂。

“哦!”柳书记在点头,感觉这家伙说的好像挺有道理,她也是女人,也做过饭,感觉这样的大锅饭,上面的要是熟了,下面的已经有点烂。

杨楚生也是不得不忽悠,就是赵书记吃了半生不熟的饭又怎样,一个省委书记要是为这事纠结,这心眼也不能当省委书记。这柳老娘其实就是自己在制造紧张,说白了也就讨好赵书记欢心的心态在作怪。

安心就好,柳书记一安心,还朝着杨楚生笑一下。瞧赵书记还高兴没完,这老娘们的心里也是美滋滋,有她要没杨楚生,这平县也呆不下去的那种感觉。

走了,柳书记坐进杨楚生的车里,又是美滋滋地给他一个笑。赵书记一个上午说了不止三十个好,就是偶尔有批评的,也是官员们的一种形式,不管再好,总有不足。这不足,省委书记指出来了,也就显示出领导看问题的水平。

“呜……”警笛声又响,车队也陆续开了,只有罗书记一个人孤零零,抬起手还得跟车屁股挥几下。赵书记一回到县委肯定要开个会,这会可没有公社的份,这哥们也只能推起自行车,回公社也要开会,落实赵书记的讲话精神。

亲娘的,经发办的两男两女,突然激动得两个男人脸色发青,两个女的却满脸泛红。赵书记回来了,县委几个主要部门也要视察一下,突然看着经发办的那块牌子,就笑着往那边走。

“你们经发办,总共就五个人?”赵书记跟四个人边握手还边问。

“对!”杨楚生就是很简单一个字。

“嗯,五个人,要担负着全县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你们的担子看来不轻。”赵书记说完了,又将手伸向最后的那位林文红。

“请领导放心,再重的担子,我们都能跟杨主任齐心协力!”

好家伙,杨楚生也愣,这林文红说话就是不腰疼。她每天上班,上午一次下午两次,都会跑回家里喂孩子,还齐心协力呢。

林文红脸可不会红,感觉她说的这话,领导满意,杨楚生也肯定满意,其他的三个同事当然也满意。

省委书记每次来,杨楚生总会风光,柳书记因为来的时间不久还没那样的感觉,县委常委们就有这感觉。

赵书记回到县委,开会是必然的,那些上午没有到过红光大队的常委们也得参加了,组织部的余部长也得往会议厅里走。

“我们有些领导,思想还是停留在改革开放以前,现在是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的时代,要让懂市场的,懂经济的干部站在第一线,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敢用他们。”赵书记因为烟瘾发作,先点上一根烟再说。也借着他点烟的机会,会场里“哗哗哗”掌声也响。

余部长听了在眨眼睛,听起来好像赵书记的话,完全就是针对杨楚生的,再看一下柳书记,这老娘们鼓掌最卖力,双手动得连胸前都在耸。

柳书记这叫自然爽,她的得力帮手就是杨楚生,这样子一来,她就可以给他大一点的权力,常委们这会不敢暗自叽叽喳喳了吧。特别是这位余部长,已经有跟杨楚生成为对手的迹象,她也有感觉的了,这组织部长的身边纠集着一股势力。

杨楚生,老娘我挺你。柳书记边鼓掌还边朝着杨楚生看,突然这哥们的目光也移向她脸上,这美妇笑一下,然后目光移开,千万别让别人知道,她这一笑,是专门对他笑的。

赵书记走了,县委也得准备开会,每次省委书记来了以后,学习省委书记的指示精神那可是必需的。平县的运气好,才三年时间,赵书记就来了三次了,别的县吧,每一任省委书记能视察一次,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这学习精神会还没开,还得先来个常委会,因为赵书记的讲话精神,就是市场经济。这话题也就跟投机倒把有关,所以常委会肯定得先开。

“要搞市场经济,首先经发办应该有更大的权力,这也符合赵书记,敢于重用懂经济的年轻干部的指示。”柳书记这话说得理也直气也壮。

常委们有什么意见?省委书记都这样说了,谁还反对。只有余部长两个鼻孔透出烟雾,脑袋也在想,杨楚生这家伙够有权了,还要放权,他就说了“经发办只是起协调作用,如果给他们更大的权力,就会跟其他部门发生冲突。”

不少常委都在点头,特别是那位分管财经的副县长点得最有力。全县搞经济他的官最大,经发办要是有更大的权力,那他呢?这老哥们也说话了“虽然杨楚生是懂点经济,但还是太年轻了,年轻人容易犯大错,经发办起协调作用很有必要,但要单打独斗的话,还是稳重点吧。”

柳书记看着这副县长,当然明白他的心态,也说“这个当然,杨楚生是副主任。”

这老娘们原来也有霸道的一面。有这想法也不止一个人,她是经发办主任,比这个副县长还大是不是。这样子说,就是余部长也没话。

柳书记就是敢霸道,赵书记的话,就被她当成尚方宝剑耍。有老娘我该发威的时候,还是会发威的意思吧。

那就这样了,柳书记爽爽地还往经发办走,却不想杨楚生这家伙还想早退,走出门外才朝着她笑。

柳书记这是进来给他们先开个会的,也就是鼓励他们大胆干就是,说了三句话,四次往杨楚生瞄,还是那句话老娘我挺你。

第444章最年轻的正科级

第444章最年轻的正科级

哗!县委这个学习省委赵书记的讲话精神会议,开得还特别大型,因为也逢巧赶上了一年一度的全县三级干部大会。

这开会的人可就多了去了,县城突然间比平时热闹了不少,各公社大队书记以上干部都要参加,工业的,各县级集体所有制的工厂书记也一样。还有正股级以上干部,这样多的人马,会议还得在县电影院举行,因为县委并没有这样宽阔的开会地方。

今年三级干部会的主题,不出意外,主题就是抓经济。县经发办的权力也确实大起来了,凡是属于经济范围的,都是杨楚生的协调范围。还别说,这权力,真还比那位分管财经的副县长还大,工业和农业也有分管的副县长,但经发办却是工农商全部都在其协调范围之内。

红山公社的大队书记们几乎连屁股都笑歪,他们跟杨楚生的关系,可以说是穿同一条裤子。也有迹象表明,罗书记有时候放屁,有的大队书记根本就不鸟,他们鸟的是杨楚生。

这三级干部会议才一结束,柳书记还又专门到经发办里开个会,给杨楚生他们打气呗,她就要将这家伙打气打得胀鼓鼓的。

柳书记一打气,杨楚生也不能坐着喝茶看报纸,三男两女又得往县委前面的那座桥上走。

“杨主,那个家伙,不是余部长的儿子吗?”走在杨楚生身边的林文红突然小声说,还用手指。

杨楚生也往她指的地方瞧,然后就笑了,真的是余部长的儿子,这家伙倒还没发现他们,还是一付神气样,头发也比被他揍的时候还长,那条大喇叭裤的裤脚也比以前宽了点。

“你妈的骑自行车没长眼!”这余部长的儿子正朝着一位骑自行车的中年女人吼,因为她的自行车前轮胎蹭了他的裤子一下,让他的裤子脏了。

“杨楚生!”站在余部长儿子旁边的一个家伙,突然小声说。

这余大公子一听,心也怦地一跳,往桥上一瞧,正好跟杨楚生的目光相对。

“走了!”这家伙急忙说,转身就走,还不敢走大街,往一边的巷子里走。千万别被杨楚生逮着了,这家伙揍人的手段太凶。

“嘻嘻嘻,杨主,他可能是怕你。”那位成熟的女同志也笑着说。

杨楚生也在笑,这种小****的本性就是欺软怕硬,他才懒得理他们呢。

“杨主,现在开了几间店了。”林文红朝着一间新开的青果店又说。

杨楚生也有注意到了,以前你就是想卖几个青果,那能开店,只能在街道边摆一个最简单的小摊档,还得整天眼睛安在额头上,看见市管或者打资办的赶紧跑,不然就是没收。

“嘿嘿,余主任在看我们。”那位四十多岁的哥们也笑着说,他们已经走到县打资办门外了。

以前县城里一豹的余主任也郁闷,打资办正在清理东西,准备摘牌,以后就没有打资办了。这家伙看杨楚生的样子还在暗骂,真他娘的太神气了,瞧他的模样,走路身子笔直,抬着下巴,一付领导在视察的神气样。

杨楚生这模样,也就是在余主任面前作出来的,怎么着,他不是市豹吗?现在这豹子的神气,完全就是一付病猫样。

“走,到百货公司瞧一下。”杨楚生说着,就往县百货总公司旁边的百货门市走。

“哎呀,杨楚生来了。”一位女售货员看见这哥们,小声朝着身边的同事说。前几年,这家伙就是在她的面前,跟桂香嫂推荐那块现在她还经常穿在身上的红布。

这些售货员们,都知道这个知青同志,已经是县经发办副主任的了,客气啊,还冲着他招呼。

“哎呀,杨主任,到我那边喝杯茶。”那位女经理听到一个家伙说杨楚生在外面,亲自跑出来招呼,说完了还朝着他伸出手。两人的关系不用说,去年这家伙还搞了一次最大的走私活动。她也没想到,这个总共走私三次,要判刑达到无期的家伙,头上却突然间浮现祥瑞的红光。

“怎样,我们百货总公司,还想请你杨主任专门给我们作作指导,今天你来了,总不能一点意见没有吧?”这女经理说着还笑。

杨楚生接过一个哥们递给他的茶,也笑着说“没有意见,不过你们的商品太单一,老是以前的东西。还有,售货员的服务态度要改善,不能老是板着我们是国家职工的铁饭碗面孔,这样子,如果私人的百货门店多起来了,你们经不起竞争。”

“嘿嘿嘿。”这女经理听了还笑,产品单一她也没办法,谁有本事跟这杨主任一样,搞两车走私货。至于私人的竞争,她倒不怕,因为她们是铁饭碗,总之吧,她也没有竞争意识。

“我先告诉你吧,我们大队准备在县城开一家百货公司。”杨楚生说完了,也笑着站起来,他还想到市场里瞧瞧。

好家伙,这话还真让女经理在眨眼睛,别的人开百货店她才不管,杨楚生要开她当然有想法,这家伙有本事,如果开了,商品当然比她们好。不过是想法但不是怕,她也不用怕,因为她们是国营的,就是百货公司倒闭了,她们的职工也是每月工资照拿。

杨楚生想开一家超市,他才不怕同行知道,现在是各展本事的时代,反正他敢这样想,这些拿国营工资的,不用两年就肯定出现亏损。

“杨主任,来市场视察啊?”突然的招呼,才让走到市场边的杨楚生回过神来,笑着向这县城的市管所长伸出手。这家伙运气好,要成为工商人员了,以他的级别,当个股长正合适。

“哈哈,我可不是领导,视察是领导的专利。”杨楚生还开玩笑,接过这所长请的香烟,点上了也往市场里走。

这所长就如跟屁虫似的,紧跟在杨楚生后面。没办法啊,以经发办的权力,就是县市管主任在,杨楚生说话他也得听,何况他就一个县城的所长。

“杨主任,来视察啊?”还有一些公家摊档的售货员,在跟他打招呼。这些人也还想不通,这家伙揍了组织部长的儿子,他们都讨论过,总之够呛,却不想他还能来视察。

“干什么,你赔我的称!”这喊声,是从农副产品交易摊那边传过来的。

“你不老实,老子就敢折断你的称,再吵我煽你两嘴巴!”又是一个声音喊。

杨楚生听了就往那边走,一看就晕,那是东方大队一个女社员在卖大米。

“怎么回事?”杨楚生走近问。

“哎呀杨主任,我卖米不能自己带称,非要给人家中介钱,他还折断我的秤!”这女社员一脸愤怒的表情。

这种情况杨楚生当然清楚,市场里有一些整天在转悠,手上只拿着一根木称的人,这些就是所谓的中介,都是跟市管有勾结的。谁也不能赚这些钱,就现有的几个人,谁要卖东西,谈好了价格,就得让这些中介称一下,然后他们要收取百分之十的中介费。

“为什么人们说到市管就要骂,就是因为你们的工作态度太过粗暴。”杨楚生冲着双手各拿一截木称的市管说,他的口气并不严厉,但也别让他严厉,说完了又往别的地方走。总之这木称你市管就看着办吧,他都已经那样说了。

“你也别装认识杨主任。”手拿木称的家伙,看杨楚生走了,还朝着这女人吼。

“我怎么不认识,我们两村相隔着,我怎么不认识,你赔,不然我不回去!”这女社员说完了,抬起手准备将头发搞乱,然后让市管见识她连哭带喊,再不赔她就往地上打滚的真本事。因为她是东方大队的,跟杨楚生是邻村。

“东方大队的啊,他妈的,真背!”这市管小声说,冲着这女人又喊“叫什么叫,跟我走,到市管里拿一根。”

“哈哈哈!”旁边的一位爷们还笑,然后说“以后要有什么事,我也说认识杨楚生。”

这话,也让好几个人都在笑,现在他们真够乐的了,一位胡子已经花白的老农民也笑着来“市虎怕武松,哈哈!”

真没办法,市虎确实怕武松,这市管所长也是参加全县三级干部会的,柳书记的报告还用印刷,到会的每人一册,里面就有各部门都要配合经发办,为搞好全县经济做贡献的话。本来这经发办是协调经济发展的,现在却变成各单位要跟他们配合,这字眼一变,杨楚生的权力也变大了。

也还真的是,外面的人还好,县委里面上班的人也有这感觉,这个杨楚生,突然间变成了实权人物。官不用大,有权才行。反正吧,经发办的权力,让其他四个工作人员都有点得志的感觉,虽然他们不是官,但能在实权部门里面呆着,也能沾点权力的光。

“杨主任,你的工作调动档案已经落实了,到人事局去办理一下。”杨楚生才从市场回到办公室,水开了还没泡上茶,就看走进来的一个哥们大声在说。

怎样?余部长想压杨楚生也不敢压得太久。这哥们从人事局走出来,还在笑,因为给他定的级别,就是正科级,嘿嘿,在小县城里,正科级就可以称为官了。

“杨主任,都好了?”林文红最关心,一看他进来就问。

“行了!”杨楚生坐下去先喝茶再说。

“正科呀?”那位十四多的老哥们还小声问。

四个人看杨楚生在点头,都在眨眼睛,他们的杨主任不用说,是全地区最年轻的正科级,那位四十多岁的老哥们,混了二十年,连个副股级也混不上。

第445章钱才开始赚

第445章钱才开始赚

手里有实权,杨楚生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只是也不能老是一心为全县是不是。红光大队的发展,在他来说比全县还重要,也不能吃上了猪肉,而忘了那些带着土地气息的咸菜萝卜干。

这哥们下班了,将车扔在制衣厂里,先往桂香嫂的地盘,就是那个办公室走,这俏村嫂却不在。

“杨楚生,刚下班呀?”问话的是一位担任车间主任的知青,也只有知青们,才直呼他的名字。

“对呀,生产怎么样?”杨楚生边问边往车间里走。

“都正常,不过已经加班了连续五个晚上,大家有点累。”这车间主任也说。

杨楚生点着头“那就让大家休息,工期没那样紧吧?”

这车间主任也笑着说“虽然累,但你不让他们上夜班人家还不答应。”

杨楚生明白这车间主任说的什么意思,大家也就图多赚几个钱,白天八小时再加晚上三个小时,工人们普遍每个月都有一百二十块左右的工资,就这一百出头,也能让大家玩命。大声说“不行,上一晚夜班休息一晚,不然容易出事故。”

车间里的工人们正忙着呢,杨楚生也只是朝着抬头冲着他笑的工人们笑一下,通常这时候,他也不想开几句玩笑这些。

杨楚生走出这个制衣厂,又往路对面的印刷厂走,这印刷厂现在有三十多名工人,赚的钱比制衣厂的工人还多一点。

印刷厂里比制衣厂还更热闹,因为凸印机的压印声比较响。

“杨主任,下班了?”这是一位在印刷厂退休的老师傅在跟他打招呼,这老师傅是杨楚生上门请的,每个月固定的工资就一百五,乐得他整天就是笑。这老哥们从解放前就是搞印刷的,混到现在退休,每个月就领二十二块退休金。

总共杨楚生就请了县印刷厂两名退休师傅,一位是制版,这制凸印版可是技术含量特别高的工种,那位制版师傅的工资,比这位管印件质量的师傅还高。当时印刷厂还不准两位师傅兼职,不过杨楚生开出的工资太诱人了,谁不赚那叫白痴。

杨楚生笑着先请这管理印件的师傅香烟,现在他们有十三台正规的凸印机,总之县印刷厂现在还可以,不过再过两三年,他们这个印刷厂,能让县印刷厂也陷入亏损的境地。

他们的管理灵活,同样的印刷品,他们的价格能比县印刷厂便宜百分之十,而且快。他们的工人也是计件取酬,县印刷厂还是按评级计工资,总之人家也是这样的意识,他们是国营的,怕啥。

“业务量怎么样?”杨楚生朝着走到他跟前的厂长问。这女知青当时在东方大队被他要来,现在还是这个职务。

这女知青也笑“我们得加班,现在县城以外各公社的印件,几乎都是我们在做。两天前,我在县城还碰到县印刷厂的一位副厂长,他的话意,有我们是在搞不正当竞争的意思。”

杨楚生听了也笑,不正当竞争还多着呢,反正他的管理就是灵活,逢年过节啥的,有业务往来的单位,有关的人都能拿到他们送的一点礼物。要是县印刷厂,你要礼物就等下辈子吧,那个单位要印什么,还得自己上门,业务量要是小的,人家印刷厂还爱理不理。

“我们也不能太高兴,以后跟我们一样,开印刷厂的肯定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