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流知青人生(平湖)-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娘的,现在走私多了,以前风光无限的那种的确凉已经被尼龙布所取代。柳书记穿着比的确凉还薄的短袖衫,领口还落下两颗扣子没有结上,但看她虽然吹着风扇,额头还有汗。
柳书记心里有气,当然感觉热了,中年女人身材一丰满,也怕热,看着走进来的杨楚生,点点头说“坐吧。”
杨楚生坐在她对面,突然睁大眼睛。这柳书记身上明明是短袖衫,想跟他说话,却还无意地双手轮流,将短袖往丰圆的肩膀上拉,也让短袖变成了无袖。要是他妈摆出这架势,那他保管赶紧溜,要不然随后就是她抄起一根竹子,要往他屁股招呼。
好家伙!中年女县委书记的手臂又白又丰圆,这短袖架在肩膀上,袖口里面更是丰腴,原来县委书记的身子也跟常人一样,丰肥的肩膀下面,该长出什么的也照样稀松长着几根。
柳书记看着这小家伙,瞧他微笑的表情,显得脸皮有点厚,估计拍他几下桌子,他也是照样微笑。
“杨楚生啊,你可是从红山公社借用上来的,现在红山公社的包产到户,已经拖了全县的后腿,使我们县成了全地区落后县,你说要怎么办?”柳书记开始了。
杨楚生还是微笑,谁叫你们当官的,什么事动不动就搞成任务,也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不想包产到户的大队,他们的粮食能增产就行,反正都一样。”
柳书记还是直视着这家伙,又说“现在上面的看法,包产到户,也就是对改革开放的支持和拥护,不管粮食增不增产,包产到户是势在必行。”
“那农民不愿意,要怎么办?你大队强制执行,一些农民干脆不种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又要怎么办?”杨楚生说的是实情,还算是为他们公社,那些跟他关系特别好的大队干部们说点苦衷吧。
“你跟我,现在就到红山公社,开着你的车。”柳书记说着就站起来,她就是要让这家伙在她的面前,跟那些不实行包产到户的大队干部们说。
这不搞笑,柳书记坐进杨楚生的车里,谁都不带,就是她的秘书也没跟。
杨楚生车就开呗,有什么可怕的,总不会让人有柳书记带着他是到那里幽会的想法。这哥们先“嘀嘀”按两声喇叭,车子立马就往红山公社开。
原来当一个女县委书记的司机还真不错,驾驶室的车窗玻璃两边虽然都留着一条缝,车一开风也不小。只是从这中年美妇身上散发出来,那种带着汗味的成熟幽香,让杨楚生不敢保证,开久了他的方向盘不会打摆。成熟的幽香真的是又纯又绵长,就如窖藏的老酒一般。
柳书记才坐一会,还动几下屁股。天气热坐位软,屁股也感觉会出汗。
杨楚生又按响喇叭,车子在他们大队四个工厂的门卫目送下,“呼”地一冲而过。
红山公社,也是杨楚生自从被借用到县里以后,又一次来了。反正现在他来了,也不会往派出所走,张英红都到县公安局了。
让人惊讶了,整个红山公社在上班的人,看见这人货车都知道是杨楚生,却不想先下车的是柳书记。这好,罗书记走出办公室,连鼻子都有笑意。
“杨主作,您好!”罗书记还得跟杨楚生套近乎,全公社的工作人员们都误会了,以为他成了柳书记的红人,不然怎么才只有他们俩在一起。
杨楚生跟罗书记握手,看这老兄有点茫然的表情就笑。估计是柳书记在没有通知之下,突然到来所引起的吧。
柳书记不用罗书记指引,直进他的办公室,还没坐就问“现在已经是插秧完成的时候了,你们公社的包产到户实行得怎样?”
罗书记一脸凄惨样“经过我们努力,不少大队都实行了,但跟红光大队距离不远的七八个大队,还是没有实行,因为……”
“因为什么?”柳书记问完了也才坐下。
“因为已经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家庭分了田,就不种了,这些家庭都有人在红光大队赚工资的。所以……”罗书记又来个说没完的。
柳书记双眼皮在眨,看一下罗书记,又看一下杨楚生,好像农民不想种田,又是这家伙有工资给人家赚才造成的。
“柳书记,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肯定的,这也才是刚刚开始,时间越久,田地荒废的还会更多。”杨楚生也说。
“到几个大队走走。”柳书记说完了又站起来。
“我召集几个人一起去。”罗书记也赶紧说。
柳书记摇着头,示意不用,多跟几个人也没有作用。
杨楚生又得跟柳书记同处一室,那就走呗,只是这柳书记不要尼龙衫被汗水浸湿就行,不然双方都会很尴尬。
420章人到中年的柳书记
420章人到中年的柳书记
“柳书记,还是先吃饭吧。”杨楚生一上车看一下手表,差不多十一点了。
“行呀,随便找个食堂吃就行。”柳书记点头同意。
杨楚生的车就停在那个红星食堂门口,这食堂里的人,就连那个肥经理也不认识柳书记。这经理一见杨同志,三步拼成俩,客气得不行来个握手,看一下柳书记还笑着问“你亲戚呀?”
“对。”杨楚生也笑着应。
柳书记一个上午,听了这话嘴角终于有点笑意。
两碗粿条汤,只是现在物价涨了,同样是一碗一两粮票,不过却涨了五分,就一毛五。
这一中年美妇和一年轻英俊小伙,可是第一次在没有别人的情况下,面对面坐着吃饭。
天气是三十五度以上高温,这油花花的粿条汤一百度可能还出头。柳书记丰满的嘴唇一嘟,“呼呼呼”朝着热烟直冒的粿条汤就吹。
杨楚生才不怕热,喝一口汤,转脸往外面瞧一下车,却发现离他们不远的两个家伙,目光呆呆地瞧着柳书记。
有什么好瞧的,杨楚生也往柳书记瞧一眼。感觉不应该怪那俩家伙,这中年美妇丰满的嘴唇一嘟,看着红润又是肉肉的成熟嘴唇,让男人立马就会往亲吻那方面想。谁叫她是县委书记,有着领导的风度,这嘟嘴巴的姿势更会让人产生遐想。
这种农村公社食堂,条件就是一台风扇都没有,柳书记才吃了半碗,那种热啊,热得她想手往领口里面伸,擦两把汗,可看里面坐着十几个在吃饭的都是男人,也就忍着点吧。
“哎哟,太热了。”柳书记坐进车里,终于开口说话。也没办法,那管杨楚生坐在身边,手往领口里面一伸,薄薄的尼龙衫,隐约还能看见她的手伸进背心领口里面。
“是很热。”杨楚生也只能说了,一坐下,立马就启动车子。
“哗,这路。”车子才一开出这个全公社最热闹的地方,往跟红光大队相反方向,柳书记又皱着眉说。
杨楚生看着前面的路,这路从吴拥军贪污被判刑修的那一次,就再也没有修过,满路面不是坑就是露出石块。
“柳书记,坐好点。”杨楚生还得提醒,然后车子往前面两边高低足有二十公分的路上一开,立马就是两边晃。
“哎呀!”柳书记叫起来,车子突然往左边一斜,她的身子也跟着一晃,然后丰腴的手臂也紧贴着杨楚生的手臂。
还好,这一段路面也只是一两米的长度,车子才一回复,她的身子也回复了。
杨楚生也是呼了一口气,车子先停下,转脸看着柳书记问“有没有事?”
“继续开吧。”柳书记也说,右手往左手臂擦几下,不擦杨楚生还没想,这一擦,他还感觉这美妇的手臂凉凉又丰盈,千万别让他身上留下点什么香气,不然回去了还让村妇们笑话。
“前面是坪山大队,他们就是实行包产到户的。”杨楚生车子一开,朝着前面一个村子就说。
“停一下吧。”柳书记突然叫停,因为透过车窗玻璃,看到一片已经插好秧苗的田地中间,有两块灌满水的田地里,一根秧苗都没有,只有稀松的水草。
杨楚生就将车停了,这时候也是正午,这日头也太猛了点,田水都被晒热了,那还有人。
“这样的田地,就不种了?”柳书记看着这两块田就说。
“可能还不止这两块。”杨楚生也说。
“嗯,往那边走。”柳书记又朝着前面指。
下午的阳光就是热,虽然夏天野外的南风不小,但正午的风可是带着热气,吹起来也凉爽不到那里去。柳书记走了一阵,不得不将领口下方的两颗扣子解开。
“那边也有两三块没人种。”杨楚生转脸看着柳书记说,然后急忙又转过脸。柳书记的背心已经湿了,那湿汽还有一些从背心转移到尼龙衫。让他感觉到,这美妇的背心里面,再也没有什么保护。
这种尼龙布可是不吸水而且又薄,稍稍遇点湿,不是半透明,而是透了最少六成。真够不好意思的,杨楚生站在她侧面,中年女人那种丰满,从她的手臂窝上边开始,那种成熟的隆起是很让人目光闪烁的。而且她的手臂有时动一下,也能看出点索引力所引发的柔动。
这哥们也在暗自笑,这些当官的,确实得让她到田地晒晒阳光,才知道农民们种田的辛苦。
柳书记看着杨楚生指的方向,又在点头。心里面有这家伙担心得对的想法,可是表面上她是不会承认的。
领导嘛,习惯摆出领导的样子,柳书记虽然短袖衫是湿,但她也还没啥感觉,双手放在身后,还来个抬下巴挺身子。这样子,让她成熟的前面,好像又增高了一些。
“柳书记,那边有棵树,荫凉一点。”杨楚生指着前方的一棵木麻黄树说。
柳书记就往那棵树走,这种树,乡村的路边经常有,而且树下大多也会长着比人还高的带刺植物。
“小心点,衣服别被刺钩住了。”杨楚生还提醒一下,这种刺可是带钩的,衣服被钩住,那有得解。
站在树荫下的柳书记,边用手煽着脸边往另一个方向瞧,还是有零星的田地没有人耕种。这美妇也看着杨楚生问“这个大队在你们那里当工人的,有多少人?”
“那不少,女工就四五十个,建筑工人也有二十多吧,也不排除一家有两个在我们那里赚工资的。”杨楚生也说。
“嗯,看来,你说的问题是会出现,别的大队肯定也有。”柳书记说完了,手又往领口里面伸。
“这个大队在我们那里当工人还不是最多,要是东方大队也搞包产到户,丢弃田地的人还会更多。一个家庭只要有两个人在我们那里赚工资,每个月工资可以买几百斤稻谷,人家为什么要种?还不如省下劳力,多养两头猪。”
老天爷!杨楚生才说完,嘴巴一瘪差点笑,柳书记手伸进背心太里了,总之他看到尼龙衫里面,她的手从一边的下面往上抹,那条缝隙露出点熟透了的红。
成熟的前面真的是,薄薄的尼龙衫一湿,也让柳书记感觉到不好。湿得几乎可以拧出汗水的背心,透出里面的一对,就是她结好尼龙衫的扣子,再一看,隐约还是遮不住。
柳书记突然来个向后转,走到那些带刺的植物前面,她这样子,杨楚生总不会还走过来吧。将短袖衫的扣子全解开,掀起背心下摆,又从裤袋里掏出这年代,县城里男女都会有的一条手帕,赶紧往身上擦。
没问题,这样子双手摆着领导的架子,交叉在一起放在胸前,坐上车了,保证绝对安全,就不知道刚才这家伙有没有看到。柳书记擦完了,边拉着短袖衫边想。
不好了!柳书记吓一跳,就是刚才她将扣子解开了,那件尼龙衫被夏天的风一吹,一边被那些刺钩住了,而且还不止被钩住一处。
这要命了,夏天的南风带着热气,吹起来不但可以将衣服下摆往上刮,也可以让那些带刺的植物摇晃起来。这美妇抬手将一个刺才解开,另一边衣服也被钩上了,这好,现在要怎么办?
杨楚生却还是后面朝着柳书记,当然明白她是在处理身体的汗水,这哥们点上一根烟,等她走过来再说。
“哎呀!”柳书记不得不惊叫,被这些刺钩上了很麻烦,风一刮,带刺的植物又一摇,就连她的背心也被钩上了。
“杨楚生,快点。”柳书记不得不喊了。
老天爷,杨楚生转身往柳书记身边走,差点笑。反正这种东西钩住了解开就行,又没有毒。是这柳书记太过娇气了,要是村妇们,手臂什么的被划出几条血痕也是正常。
“快点帮我解开。”柳书记看这家伙不大敢走近的样子,急忙又喊。
这可是她自己说的,杨楚生扔掉才吸几口的香烟,很勇敢就走到柳书记的后面。
“背心先解开。”柳书记看杨楚生先解尼龙衫,又急忙说。她怕呗,背心被钩住,风一吹,还有几根带刺的枝条在她的面前摇啊摇的,她就怕被划伤。
这是很要命的情景,中年美妇完全成熟的身子,撑得湿了的白色背心领口也现出不小的缝。杨楚生当然懂,可不能站在她前面,那就站在后面。然后跟龟似的,头探过她短袖衫已经包不住的丰圆粉肩。
杨楚生的手有点发抖,这样子从后面,手又得替她解刺,背心领口里面那雪白又挂着汗珠的风光,没有一点走漏。
成熟的身体,成熟的气息,杨楚生的手,对着被钩住的地方抓住就往上拉。
柳书记的脸也“唰”地就红,他的两根抓背心的手指,一碰到背心,就跟在触摸她的皮肤一样,让她禁不住大吸一口气。
杨楚生比她还紧张,手一碰到她的最高处,那种成熟的软感,从两根手指引发到他的感官神经。谁叫她深呼吸呀,背心被拉起之时,那个缝隙也更大,看到里面饱满的一对正在努力地向上起。
“手别抖。”柳书记赶紧给他壮胆,这家伙双手抖得她还感觉怕。
背心里面的成熟感,还有那直呛鼻腔的成熟气息,杨楚生双手能不抖嘛。反正她都壮胆了,这哥们胆子也壮,一只手往成熟的一对上面靠,立马就解。
“哎哟!”柳书记舒了一口气,急忙将解开了的尼龙衫扣子全部结上。
“回去吧,看来你说的情况很严重。”柳书记说完了,往汽车那边走。
走在后面的杨楚生是想笑却不好意思,瞧她的脸那种红啊,好像喝过酒似的。
柳书记坐进车里,看了也上车的杨楚生一下,她的脸还红晕未退。刚才他的一只手完全靠在她成熟的一对上面,那种感觉,让她心跳加速,要是再久一点,可能她的呼吸也会不正常。
第421章柳书记很愿意他红
第421章柳书记很愿意他红
确实,杨楚生说的问题,经过调查,还有两三个大队也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说,地区是将包产到户当成任务,但社员们真要不同意,你也不能强迫。
这一年发生的事何其多,每一件事,都是让领导们感觉前无未有的新奇,也让他们更感觉无所适从。
秋收一到,南滨省又有大动作,就是准备撤消革委会,改为人民政府,地区已经先行一步,以前的革委会张主任,其称呼改为地区行署专员。
县级的还没改,却又有了一个动作,原因就是又有社论了,叫什么“社会主义也能搞市场经济”。因为这个,省里还又下发文件,柳书记也到地区连续开了两天的会。
柳书记确实有点乱,县里在忙着将革委会改成人民政府,还有以前人大的职能,基本是政协在履行,现在县级也要设立人大常委会。又逢上秋收,又是什么市场经济,这几件事一合起来,县委常委们也连续开了好几天会议。
“地区已经着手在成立一个经济发展委员会,我看我们县也应该成立,让一个懂经济的人来协调管理。”柳书记又说。
这些常委们也只有点头,真要搞市场经济,他们也真的不懂。都习惯了搞计划经济,在坐的这些人,打白纸条的频率比看报纸还勤,怎么也适应不了。
革委会主任也说话了“我们县的包产到户已经完成,农改办也算是完成任务,可不可以让杨楚生从抓农改变成抓市场经济?”
不用革委主任说,在坐的人第一印象就是杨楚生,这家伙谁都看在眼里,抓经济没问题。
政协主席却也说“让他抓,他会不会将农副产品也开放?粮食这一项,国家可没有放开市场。还有投机倒把行为,现在还是在大力打击,他要一起来,会不会放任投机倒把?”
杨楚生当不当这个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还让常委们又热烈讨论了两天。这些人开会的功力一个比一个棒,再讨论个两三天,他们也不感觉屁股疼,不过最后还是确定了。
这个经济发展办公室比农改更加重要,农改是按照政策改变,这市场经济虽然也是上面提出来的,可要是弄不好,就是触犯了国家的政策底牌。所以吧,就让柳书记挂个主任,杨楚生任副主任。
杨楚生真红,常委会确定了,柳书记还又将他叫到办公室谈谈。虽然这季节,柳书记身上已经改成了薄羊毛衫,不过看着走进来的杨楚生之时,两人的目光一碰,她的目光还有些游移。
她来到平县,跟这家伙不经意间搞了几次的巧合。这种巧合一两次没关系,多了,也让她的心里,对这小家伙增加些好感还是有吧。现在不管什么新鲜事,第一个想到的,也是他。
杨楚生真乖,坐在沙发里,双手往两腿中间夹,这家伙正爽,滨海市在宣传什么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这哥们正打算跑滨海市,找孟跃进。准备用两人的资金,在那边办一个贸易公司,如果办得成,也是整个滨海地区第一家私人公司。
“柳书记,你找我……”杨楚生坐了有半分钟,见这美妇只看着他笑,以他的想象,这目光太过温柔,有五分脉脉含情的成份。搞得他还不好意思,男人老往一个不是什么关系的女人瞧,会被认为不是傻就是不正经,反过来,女人看男人也一样。所以,他也感觉柳书记不大正经。
柳书记要是知道他的想法,可能会很正经地朝这家伙嗔一眼。即便是她心里有着这家伙很那啥的想法,表面也不会流露得这样明显,女人心里一高兴,目光温柔点也是正常。这美妇听他说了,也笑着将让他任经发办副主任的事说了。
杨楚生听了也在眨眼睛,本来他以为,他即将又要回红山公社了呗,却不想还不能回。不过搞市场经济嘛,他倒比搞农改还愿意。笑着说“那我就服从领导的安排吧。”
嘿嘿,明明是自己乐意,却还说成是服从领导的安排。柳书记又笑着点头,双眼皮下面的目光还比刚才更加温柔。反正她有感觉,刚到平县的时候,听说这家伙是很拽,不过在她看来,开始他是很拽,可好像也越来越乖了。她还有某种想法,柔能克刚。
“很好,关于你的干部问题,县委正准备将你正式从红山公社调上来。”柳书记不但目光温柔,说话的语气也特别温柔。她也有感觉,这时代要继续下去,杨楚生会红起来,她也很愿意他红,因为他有红的头脑。
杨楚生就笑呗,要是调上来,那他应该是成了正科级了吧?差不多要二十三岁了,这级别会不会太高了点。
太搞笑了,县委还举行一个简单仪式,柳书记还来个现场说话,表扬了农改办所取得的成绩,然后农改办总共五个人,就全部改成为经济发展办公室,简称就是经发办。这也是个临时机构,反正这种临时机构,地区批一下就行。
有人欢喜也有人愁,杨楚生是副主任,正主任是柳书记,虽然听职称是降了,但其实还不是照样履行正职。而且吧,这经发办的权力,可比农改办大多了,其中就包括以前跟他打过和吵过的打资办和市管委,所以喜字全都被这哥们捞在身上。
愁的人可就多了去,最愁的就是农改办那三个副主任。这办公室一改,他们全部都变成一般工作人员,真的冤枉,这三个同志当时为了达到曲线提升的机会,可是花了不少钱的。
还有愁的,就是县打资办主任和市管委主任,这俩个部门可是杨楚生的仇家,现在好,打资办和市管委两个主任,也参加了今天的仪式。因为市场经济,跟这两个部门是最直接的关系。
这又是部门重复,杨楚生是有跟柳书记提过,就是这三个部门应该合而为一,然后撤消各公社治安组。可这柳美妇当然不会同意,各地都还是这样,她也没有跟杨楚生一样,有我行我素的拽样。
杨楚生太让人抽风了,抓市场经济,还不是得从县城抓起。县委也很重视,柳书记和分管财政的革委会副主任,也到县城的市场来了。
县打资办主任和市管委主任也得到,还有县城的市管主任也来,没办法,要说级别,打资办主任还是正式的,可杨楚生无疑于就如钦差大臣一样。仇家相见不眼红,有的只是不自然的笑。
县城的市管所长更搞笑,这老哥们跟杨楚生握手,还恭敬地伸出一双。几年前这家伙还是个小知青,被抓进市管还骗了五十块钱,要知道现在他能这样,当时就应该给他两百。
杨楚生也因为几年前的那次大闹市管所事件,当时就在市场里做生意的那些公家摊档职员们,还有那些投机倒把分子那个不认识他。现在好,看这哥们站在一位显然是官的中年美妇身边,朝着市场指指点点的,也让这些人大为吃惊。
“柳书记,市场经济就是脱离计划,所以市场得先繁荣起来。”杨楚生看着人是热闹,但东西却不丰富的市场说。
柳书记也在点头,也说“但也不能超过政策底线,特别是投机倒把,还是要禁止的。”
投机倒把,在这种小县城里,还是指那些二道贩子和农副产品。杨楚生小声又说“应该适当放宽农副产品的限制,可以定一个额度。还有这些贩子,他们对市场的繁荣,其实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个还是要研究吧。”柳书记又说。
太逗了,整半天的时间,就是杨楚生在跟柳书记说话,他们的话,这打资办主任听了还挺不爽,要照杨楚生说的,那以前权力比市管还大的打资办,几乎可以撤消了。
杨楚生不做就不做,要做就不拖,上午跟柳书记看了一下市场,下午就开会。这哥们当着打资办和市管委两位主任的面,就是要逐步开放市场,允许农民将一部分农副产品自己进市场交易。还有,市管也不应该动不动就抓什么贩子。
这两位主任听了是会傻眼,打资办主任还说“这样子,投机倒把就是合法的了?”
“有额度的嘛,不超过额度就不应该抓。”怎样?现在世道倒了个,杨楚生说了算。这哥们差点对打资办主任说出,不同意就自己找柳书记说的话。
“呼……”下班了的杨楚生,人货车还没开进制衣厂里,正好赶上工厂下班,这一班工人几乎都堵在他的前面。他成了经发办副主任的事,工人们也都知道了。
桂香嫂站在办公室门前,也在朝着他笑,这俏村嫂也是因为人太多,不好意思走到他车边。
“砰!”杨楚生关上车门,先朝着走过来的一群知青笑。现在已经没有新知青了,这两百多名知青,也有二三十对也在这边结婚。
桂香嫂也走过来了,还伸长脖子还驾驶室里瞧,他一下班,就会买些好的东西。
“哇,你这什么鱼呀?”桂香嫂看着驾驶室里,一条足有两斤,用咸草穿过嘴巴,身上有斑点还是活的鱼就问。然后抿着嘴巴笑,反正这条鱼他自己也吃不完,她就帮他吃。
第422章秋夜里
第422章秋夜里
杨楚生买的是一条红石斑,两斤多一点的石斑鱼,价钱比去年贵了有一倍,不过也便宜,两斤出头还不到十块钱。想吃就吃吧,这种鱼再过两年,那价钱可是不得了。
“这鱼你自己能吃完吗?”桂香嫂等着那些知青们都往村里跑,帮社员们收稻谷,又看着杨楚生提着那条还在甩尾巴的鱼问。
“我吃不完,就没有人想吃呀?”杨楚生还笑着说。
桂香嫂瞪一眼,她当然想吃了,笑着也说“我帮你杀。”
“行了,你就只会切块,不是煮酱油就是油煎,我自己来吧。”杨楚生笑着往厂门外就走。
桂香嫂就笑,这鱼她看都没看过,那知道怎么做。跟他走到村口,看一大群知青正在帮着秋月嫂他们收稻谷,她也往晒谷场走。
“桂香,你跟杨书记在说什么呀?”秋月嫂拿着一大块农用薄膜,回头笑着问。
“没有呀,在说工厂的事呀?”桂香嫂笑着,拉住薄膜的一角,边往谷堆走边回答。
贵喜的老婆拿着扫把,将地上的稻谷往谷堆上扫也说“杨书记现在管市场了,我们多出来的稻谷,能不能自己拿到市场上卖呀?”
“肯定不行,你没看见,公社治安组和打资办,每天不还在路边检查的嘛。”正拿着竹筛在扬稻谷的水笋叔也说。
应该说吧,跟贵喜的老婆有同一个想法的,几乎是全部农民的想法。农村改革也改出问题,就是农民增收了,粮食还得给国家收购,而收购价虽然现在政府是叫所谓的“议价收购”。议价按字面理解,是双方可以商议,但却不能,价格还是收购方说了算,只是比以前上浮一点而已。
杨楚生任了这职务,他这几天竹寮边总是热闹。不少大队干部往他这边跑,别大队的社员也跑,都是打听让不让农民买稻谷的事,搞得他日头都下山了,他那条鱼还没杀。
桂香嫂收完稻谷,也不想在厂里跟知青们一起吃饭,走到竹寮边,才看他在杀鱼。
“怎就这么晚呀?”桂香嫂走近了问。
“这几天我每天都晚。”杨楚生已经杀好了鱼,正用刀将鱼身的肉左右划开,然后两边撒点盐,再撒上姜丝。
桂香嫂却蹲在已经烧起来的土灶边,揭开大点的铁锅,看着只是水,笑着问“这锅要干嘛?”
“蒸鱼的,这鱼清蒸最好吃。”杨楚生说着,将一个竹子做的三角架放进锅里,再将放着鱼的盘子往架子上放,盖上锅盖,立马就加大火。笑着对桂香嫂说“你再起一个灶。”
桂香嫂“扑”地就笑,好得他这里土灶多,这俏村嫂还是先淘米吧。
这做饭也确实太原始了,黄昏的竹寮边,两人各自蹲在土灶前,桂香嫂烧一把火,抬起脸,抿着嘴巴朝这家伙笑。
“笑什么?”杨楚生边问,边将已经蒸好的铁锅拿开,再拿一个铁锅往火灶上放。这哥们手脚很麻利,往锅里倒点花生油,然后扔下切好的青葱,立马就响起“嚓”地声响。
一股油爆青葱的香气,让桂香嫂也深吸一口气,笑着又说“真香!”
“饭好了没?”杨楚生用勺子一边搅着青葱一边问。
桂香嫂笑着摇摇头,又低头烧火。
杨楚生抓起一把土,往火灶里一撒,将火熄了,也不管了,将鱼从铁锅里端出来,再将那个小锅里发出青葱香气的热油往鱼身浇。
又是“吱”地声音响,那条还在冒出热烟的石斑鱼身上,一股鲜美的鱼味,渗合着姜丝和青葱的香味,让桂香嫂又抬起头笑,真想立马就吃上一口。
杨楚生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鱼肉没吃先欣赏。这石斑鱼的肉特别白,往嘴里一送,那种鲜美的味道,真的没有亲自尝一口,难想其中味。清蒸的,保持的是这种鱼的鲜美原味,这种鱼的肉质特别嫩,鲜得带甜还不带刺,咽下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