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误入官场(可大)-第5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兆邦文的时候,对方却告诉他一个残酷的事实,兆邦文让焦铁军积极配合专案组的调查。这,几乎直接
宣布焦铁军政治生命的终结!
领导找自己谈话,让自己积极配合专案组的调查,这是每个领导都会说的。但这是官话、套话还是真
心话,那就相差悬殊了。焦铁军虽然不能说是宦海沉浮多年,但他对兆邦文却是熟悉得很。兆邦文一张嘴
,他就能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可以说,焦铁军面对兆邦文,就像拥有了朱代东的神奇耳朵。
但焦铁军还有最后一丝希望,他知道兆邦文跟竹治西的关系非同一般,自己的事情,只要兆邦文想帮
忙,就一定会有办法的。大不了自己不当这个公安局的副局长,哪怕就算撤销职务,他也是能接受的。他
跟兆邦文不是一二年的事情,只要兆邦文不倒,他就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这次就算被一撸到底,对他来到
说,也不算希望破灭。
现在就看兆邦文会不会下定决心拉他一把,就算他现在真的配合专案组的调查,到时在如何处分自己
的问题上,肯定也是会征求兆邦文意见的。
“兆书记,我一向都要积极配合专案组调查的。”焦铁军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兆邦文的意思已经
很明白,他这个副局长肯定是干不下去了,甚至他身上的警服,也得脱下来。所以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已经
降到:免受刑事处分。而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他相信只要兆邦文愿意,肯定能办到。
“你能有这样的觉悟我很高兴。”兆邦文说道,虽然他是作为焦铁军的领导以及政法委书记的身份来
探视他,但是根据纪委的工作原则,他跟焦铁军的见面还是会有一名武警战士在旁边的。所以有很多话,
他就不能跟焦铁军明说。但他跟焦铁军相互之间很是默契,他相信。自己的意思,焦铁军应该很容易明白
。
兆邦文来探视,自然也得找一个理由,焦铁军被双规之后,情绪有些激动,自然不是很配合调查。如
果在没双规之前。焦铁军还有可能“配合”。但现在嘛,他不胡搅蛮缠就算不错了。虽然纪委对付他这样
的人,有的是办法,但对于兆邦文的“好意”,也不好拒绝。
“兆书记,请你放心,我一定遵循您的教诲。”焦铁军说道,现在他最想知道,组织上会对自己如何
处分。
“铁军。要相信组织,会给你一个公正的结果。”兆邦文淡淡的说道,他已经看过纪委调查的报告,
焦铁军的问题很严重,不要说现在他在竹治西面前已经失宠,就算换在以前。想要让焦铁军平安无事都不
可能。当然,如果是在以前,恐怕朱代东就会投鼠忌器,也就不会出现双规焦铁军的事情了。
“我一直以来都相信组织、依靠组织。”焦铁军迟疑了一下,才缓缓的说道。兆邦文没有称呼他为“
同志”,显然,他已经不再跟兆邦文是同一战线。这让焦铁军很沮丧。他认为兆邦文已经准备放弃自己。
那样的话,恐怕他就很麻烦了。
“我等会还有个会,就先走了。你在这里不要有思想包袱,外面的事情我会处理好的。”兆邦文说道
。他来见焦铁军,其实并不是要安慰他,而是想告诫他,虽然要配合专案组的调查,但是什么事情该说,
什么事情不该说,心里应该有本谱。
“兆书记,最近你有没有去省城?”焦铁军看到兆邦文要走,连忙问道。只要兆邦文去了省城,肯定
会说到自己的事,一旦竹治西过问,自己就有逃出生天的可能。
“没有。”兆邦文淡淡的说道,他现在最不愿意提起的,就是省城、竹治西这样的字眼。
兆邦文离开之后,焦铁军坐在那里久久没有说话,而他的头发一夜之间就全白了。第二天,当行动迟
缓,目光呆滞的焦铁军出现在办案人员面前时,几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如果不是他的思维还算清晰,
办案人员都准备送他去医院。
鉴于焦铁军突然出现的情况,专案组原本准备让他休息一天,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焦铁军主动向
办案人员提出,他有话要说。很快,焦铁军就开始交待自己的问题。焦铁军认为,现在能救自己的,就只
能是自己了。
对现在的焦铁军为说,主动坦白,或许就是好的救赎方式。党的政策他还是清楚的,在没有外援的情
况下,这是他唯一的选择。而且他也需要让人知道,自己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如果没有人来保自己,那大
不了就一起下水。
而随着焦铁军的彻底交待,有些人却坐不住了,他们没有想到,焦铁军会交待的如此彻底,就好比竹
筒倒豆子似的,只要是他知道的事情,就统统往外倒。虽然焦铁军以前只是郊区派出所的所长,但是谁也
没有想到,他这个所长的关系网却惊人。
幸好,焦铁军虽然打开了话匣子,可是他还是有分寸,现在只针对普通干部。可是随着原来郊区各个
机关的工作人员被纪委带走,有些人就坐不住了。而这,恰恰是史丽蓉愿意见到的。
史丽蓉很满意,意味着就会有很多人会觉得恐惧、畏缩。拨出萝卜带出泥,焦铁军这个大嘴巴,让很
多人晚上都睡不着觉。很多人开始关注焦铁军的案子,也开始不由自主的向专案组说情,他们的目的很明
确,既然焦铁军已经把自己的问题说清楚了,为了焦遂的安定团结,专案组应该尽快结案。
“朱书记,焦铁军的情况就是这样,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人涉案。”史丽蓉说道,专案组确实承受着不
小的压力,而她化解压力的办法之一,就是主动向朱代东汇报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退让
…………………………………………………………对史丽蓉的汇报,朱代东明确指示,一切按照党纪国法处理。所有的涉案人
员,该立案的立案,该移交检察院的就移交检察院,绝不姑息养奸!同时还要深挖焦铁军这条线,以此为
突破口,在全市掀起一股整治党风党纪的热潮。
虽然史丽蓉早就猜到了朱代东的态度,但是当面听他说出来,还是觉得很满意。这次焦铁军只交待了
一些普通干部,原本史丽蓉打算移交给下级纪委部门处理。但现在,她改变了主意,所有的人员,如果不
能主动交待问题,都将按照市委的原则,从重从速处理。
而史丽蓉的决定,让焦遂的很多干部觉得绝望!下面的人感到惶恐不安,就会向上面诉求,当这次诉
求越来越多的时候,量变就会产生质变。
让朱代东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站出来的竟然是市委组织部长霍定平。看到有些拘谨的霍定平,朱代
东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定平同志,你反映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但这件事还要再研究研究。”
所谓霍定平反映的情况,指的是霍定平想给正在进入纪委视野的几位干部做担保,以证明这些同志都
是作风过硬,既不会发生经济问题,更不可能发生个人作风问题的。可是霍定平又哪里能想到,他一张口
,事情的根源朱代东就已经清楚了呢。
在朱代东看来,霍定平这个组织部长并不是很胜任。作为一名组织部长,权力自然很大,人事即政事
,从这一点来说,说霍定平是焦遂的三号人物绝对不为过。可事实是,霍定平并没有想成为三号人物。市
里的很多人事问题,他都是先向费旭裕汇报之后,再向朱代东汇报。这一点,霍定平自认为做得隐晦,可
是偏偏却瞒不过朱代东。
这些情况。朱代东自然不会说出来,可一旦在应景的时候,就会影响到他的情绪,继而影响到朱代东
的决断。关于霍定平要担保的这些人,有好几位跟霍定平关系非同一般,而且还有人是霍定平的亲戚。
朱代东并不反对提拔自己的亲戚。内举不避要。外举不避仇,只要是有能力的干部,他都会支持对方
的工作。可如果任人唯亲,那朱代东自然是不会同意的。比如说现在霍定平所说的事情,他就坚决不会同
意。哪怕这件事,费旭裕已经在霍定平面前表态,但是只要是朱代东认定的事情,他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去
完成。
对于朱代东所说的“研究研究”,霍定平既熟悉又陌生。曾几何时,他也经常对别人说这样的话,其
间的意义他自然熟知。可是朱代东已经表态,他又还能怎么样呢。作为组织部长,原本应该是市委书记最
得力的助力,可是霍定平也知道。他这个组织部长,对朱代东并不是很负责。这里面自然是有原因的!
虽然霍定平并不知道朱代东有一双神奇的耳朵,但是朱代东能以三十出头,就能担任一座地级城市的
一把手,如果说没有敏锐的政治觉悟,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况且朱代东虽说是新从外地调来的,可是他
有一个对焦遂知根知底的秘书。不要认为席文轩原来在市委坐冷板凳。就认为他没什么能力。
恰恰相反,霍定平一直认为,席文轩的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之所以近几年会挂在市委总值班室,主
要是因为他当初跟错了领导。龚德荣调离焦遂之后。在担任上级市委副书记时,费旭裕当初就硬是顶着压
力,硬是把席文轩压在市委办公室。龚德荣离休之后,席文轩就直接被打入冷宫。
现在朱代东重新启用席文轩,后者还不死心塌地的为朱代东服务?他相信朱代东不用多长时间,就能
对焦遂错综复杂的关系了若指掌。霍定平、石锋、费旭裕是焦遂的三驾马车。他们是焦遂的二、三、四号
人物,如果他们联合起来,不管市委书记是外地来的,还是本地产生的,都会受到很大的掣肘。
在朱代东刚来焦遂的时候,霍定平也认为朱代东会跟他的前任曾松如一样,刚开始雄心勃勃,但残酷
的现实,很快就会击溃他的意志。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朱代东从到焦遂开始,就从来不跟费旭
裕争权夺利。这反倒让费旭裕乱了方寸,朱代东不争,费旭裕自然就不敢太过份,不管怎么说,朱代东都
是一把手,而且还是刚上任的一把手。如果一开始,费旭裕就把朱代东逼到墙角,不说焦遂的干部会看不
过去,恐怕省里也是不会同意的?
为了这件事,霍定平也多次跟费旭裕、石锋讨论过,最后得出结论,静观其变。只要把所有的资源都
控制起来,不管朱代东有什么想法,也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朱代东刚到焦遂的时候,曾经向省里提了一个要求,把史丽蓉调回纪委担任纪委书记。当时费旭裕并
不以为意,虽说史丽蓉性格顽劣,谁的面子也不卖,但只要是上了级别的案子,最终还是要在常委会上讨
论的。费旭裕能掌握常委会的节奏,自然不会顾忌一个史丽蓉。况且这又是朱代东刚上任提出的要求,而
且省委也同意了,费旭裕、霍定平等人自然就不便再有异议。
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史丽蓉上任之后,先在卫生局点了把火,现在又借着宋树红的案子,紧
揪着焦铁军不放,最终引发了一场风暴。这一点,不但霍定平当初没有想到,恐怕就算是老谋深算的费旭
裕,也意想不到。现在费旭裕已经隐隐有失去掌控局面的动向,同时也让霍定平处处被动。
“朱书记,关于公安局的人事问题,我想向你汇报一下。”霍定平心中叹了口气,说道。
所谓公安局的人事问题,自然是指公安局长,兆邦文经过宋树红一案,现在再兼任公安局长已经不合
时宜。而且霍定平也听到了风声,兆邦文的事情穿了水,如果他不马上跳进自己这边的阵营,恐怕以后他
这个政法委书记就会成为一个孤家寡人。
ps:这段时间在外地出差,忙得连睡觉的时间也没有,已经有几天时间没接触电脑了,实在抱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顺理成章
霍定平听到兆邦文事发的消息时,大吃一惊,他根本就不相信这个消息。()但很快,霍定平就通过自
己的渠道,证实了这个消息。当时他就下了结论,兆邦文这个政法委书记,很快就会有名无实。
朱代东刚到焦遂,如果想要立威,最好的办法是什么?站在组织部长这个角度来考虑,莫过于调整干
部。人事即政事,只要达到政治目的,最好的手段当然是从人事着手。可是朱代东作为新来的市委书记,
他对焦遂人生地不熟,马上就要大范围的调整干部,也是不现实的。
以霍定平多年的工作经验,市里的干部虽多,可是要调整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能在市委常委会
上讨论的干部,就算没有背景,那也肯定是有关系的。市委十一名常委,每个人的身后,都站着一个规模
宏大的干部队伍。不要说霍定平是如此,就算是新晋常委的兆邦文也不例外。
原本霍定平还对史丽蓉揪着焦铁军的事情不放疑惑不解,可兆邦文的事情出来之后,他立刻豁然开朗
。所谓打狗还要看主人,他敢断定,朱代东或者史丽蓉,早在调查焦铁军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兆邦文的事
情。
兆邦文年前才进入常委会,现在要动他,就像费旭裕想要跟朱代东马上对着干似的,根本就不可能。
而焦铁军是兆邦文提拔起来的干部,这个时候如果调查焦铁军,跟直接抽兆邦文耳光没什么区别。
政治其实就是不断的妥协与交易,这次霍定平想让朱代东对自己退让,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让朱代东有
“得”,有得才有失嘛。早就有传闻,在公安局最不得势的阳署光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公安局长。刚开始的
时候,霍定平对这样的消息嗤之以鼻,他是组织部长,这样的人事消息。连他都不知道,事情怎么可能成
真的呢。
但现在霍定平有些明白了,敢情这是朱代东的授意。这也是他为什么想跟朱代东做这次交易的原因,
朱代东想让阳署光上位,但却需要一个合适的推荐人,而自己绝对是最佳人选。
既然是要抬轿子,就要似模像样,他对阳署光的情况原本就比较了解。这次又特意了解了阳署光近几
年的工作情况。
“朱书记,在下次常委会上,我希望能讨论公安局长的人选。这次焦铁军的案子,暴露了公安局的很
多问题,我个人认为,兆邦文同志已经不适合再继续兼任公安局长。公安局。必须要有一个专职局长才能
更好的开展工作。”霍定平说道,虽然他只是抬轿子,但是其中的规矩还是很清楚的。
“哦。”朱代东淡淡的应了一句,霍定平的来意他非常清楚,在处分问题干部的事情上,他是不会随
便让步的。这不但是为了更好的支持史丽蓉的工作,同时也是为了整顿焦遂的风气。虽说如此,可是朱代
东却对霍定平提出的建议并不反对,事实上。就算是霍定平不主动提出来,他也会找机会跟霍定平说起这
件事的。
“我个人认为,阳署光同志适合担任公安局长。阳署光同志政治坚定,党性观念强;较长时间在公安
局担任领导职务,经历多岗位锻炼,领导经验丰富,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能力强。这位同志的工作思路清
晰,重点突出,有改革创新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工作认真负责;善于学习。知识面比较宽;顾全大
局,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为人正派。处事稳重,待人谦和,团结同志,关心群众生活,对自己要求比较严
格。”霍定平早就把这段话熟记于胸,此时当时朱代东的面说出来,感觉很是诚恳。
但是霍定平表演得哪怕再好,朱代东也马上就能清楚,他对阳署光的评价,并不是发自内心。可是现
在,朱代东却需要霍定平这样的态度。朱代东担任领导职务也有好几年了,对于政治上的事情,也很清楚
,很多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只不过他有一双神奇的耳朵,可以在某些
时候快人一步罢了。
霍定平既然主动来向朱代东提议公安局长的人选,之前自然是跟费旭裕通过气的,朱代东在跟费旭裕
谈话的时候,随口提了一句阳署光的任命,阳署光的事情就算确定下来了。对费旭裕来说,目前焦遂最大
的事情,恐怕非昌隆达专用汽车集团公司不可。
在费旭裕听取完皮德林的汇报之后,李广生就派出他的全权代表到了焦遂,随后就跟焦遂市政府签订
了投资意向书。这让费旭裕很是兴奋,他在焦遂工作了几十年,对焦遂也是很有感情的。这次昌隆达的投
资之大,远远超出他的想像,如果这五十个亿真的到位,他相信,焦遂市的经济必定能借此实现腾飞。
要知道这五十个亿的投资,不仅仅能让焦遂的专用汽车产业做到全国最大、最强,同时还能带动周边
产业的投资。或许五十个亿,能带动一百亿,甚至是二百亿的投资,以及整个焦遂的繁荣。
唯一让费旭裕有或许遗憾的是,这个项目他拱手送给了皮德林。虽说皮德林也是政府这边的人,不管
他做出多大的政绩,都少不了自己这个市长的一份,但如果能全部挑起这副担子,他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近段时间,费旭裕跟朱代东谈工作的时候,主要也是昌隆达专用汽车项目为主。
“朱书记,后天的常委会是不是要延后几天?”费旭裕说道,明天省里有个经济会议,指定要求各市
的主要负责人参加,省长刘津君特意指定焦遂的朱代东或者费旭裕必须参加,不能请假。
“明天的会议还是你去参加吧,我已经跟刘省长请了假。”朱代东说道,这次焦遂有昌隆达的项目,
参加省里的会议,绝对是扬眉吐气。焦遂是今年才成为地级市,目前来说,各项经济数据自然是全省末位
。但是有了昌隆达这个项目之后,焦遂将成为全省最瞩目的区域,对于这样的荣誉,朱代东是从来不争的
。
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没有想到
费旭裕作为焦遂的市长,又在焦遂工作了几十年的时间,他自然希望能参加明天省里的会议。只不过
这个项目是朱代东亲自抓的,又是朱代东引进的,于情于理都应该由朱代东参加。现在朱代东主动让出这
个机会,让他很是欣喜。
原本费旭裕对阳署光的任命,还是有些意见的,但是为了让史丽蓉停止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他可以
适应的做出让步。当然,费旭裕的让步也是有限的,他原本计划,在后天的常委会上,正式提出这个议题
。纪委的工作自然要做,但也不能影响政府机关的正常工作嘛。水至清则无鱼,如果揪住一点小问题不放
,恐怕整个政府的运转都成问题了。
现在朱代东能及时接纳霍定平的建议,这给了费旭裕一个信号,朱代东还是讲政治的。只要朱代东按
“规矩”办事,费旭裕就没什么好担心的,焦遂一切还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旭裕同志,后天的常委会恐怕你没时间赶回来参加吧。”朱代东淡淡的说道,他接受霍定平的建议
,并不代表他就会阻止史丽蓉继续扩大战果。他到焦遂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完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
事,并不是他的想法不正确,而是因为各种掣肘。
“我尽量赶回来,有事?”费旭裕说道,权力的体现主要在哪里?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职务、级别,其
实不然。真正的权力体现在会议桌上!
“我想就纪委这段时间的工作议一议。”朱代东淡淡的说道。
“哦。我尽量赶回来。”费旭裕不以为意的说。这次到省城开会,省里的主要领导肯定都会找自己谈
话。自己带着一个五十亿的项目到省城。他现在就能想像得到,这次自己将载誉而归。
虽然费旭裕在焦遂市只是二把手,但是他行使的却是一把手的权力。可就算是如此,他还是觉得自己
名不正言不顺。再说了,他的年龄还算不大,如果能在这届之后,能现进一步,那就很有希望在六十之前
进入副部行列。级别越高。政治生命也就越长,一旦尝到了权力的滋味,没有几个人会甘愿舍弃的。
费旭裕到省里之后,无论是省长刘津君还是省委书记罗智伟,都专门跟他谈了话。省委的两位主要负
责人都对焦遂近段时间的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这一点费旭裕很是高兴。原来焦遂属于阳市,他的工作主
要是向阳市的市委书记或者市长。但现在,却可以直接向省委主要领导汇报。
要知道焦遂作为今年才被国务院批准的地级市,在经济指标排名中,自然是全省的末位,可现在有了
昌隆达的项目,焦遂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迎头赶上。
“旭裕同志。看来你跟代东同志配合得很默契嘛。”罗智伟在跟费旭裕谈话的时候,专门说到了朱代
东。原本罗智伟以为,这次省里的会议朱代东会来参加,没想到朱代东却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费旭裕。
不管朱代东能力如何,光是他的胸襟以及政治智慧。就让罗智伟很满意。况且朱代东也用昌隆达专用
汽车这个项目,向省里证明了他的能力。如果不是朱代东。恐怕昌隆达不会来湘北,更加不会到焦遂。
朱代东在焦遂的所作所为,虽然没有时刻主动向省里汇报,但罗智伟作为省委书记,自然会关注朱代
东。朱代东不但是湘北省最年轻的市委书记,而且还是刚从古南调过来的,焦遂的情况又比较复杂,他跟
费旭裕的配合是个大问题。
但是让罗智伟没有想到的是,朱代东到焦遂之后,除了刚上任时向省里提出市纪委书记人选的要求之
后,一直没有再向省里伸手。而焦遂的工作,也在朱代东的领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展。
“是的,代东书记年轻有活力,思维敏锐,思路开阔,勇于改革和创新。在焦遂工作的这段时间里,
代东书记敬业心、责任心强,经常还利用休息日下基层调查。在廉洁自律方面,代东书记能以身作则,严
格要求,自觉贯彻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有效的防止了**行为的发生,口碑良好。在重大问题决策问题上
,是通过常委会讨论决定,严格执行了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充分体现集体力量,班子的团结统一。我
认为,在代东书记的领导下,焦遂的各项工作,将更快、更好的发展。”费旭裕缓缓的说道,朱代东刚到
焦遂,就算有什么问题,他也不可能在省委领导面前说出来。一来他的资格比朱代东要老,二来朱代东是
刚来的干部,而他在焦遂工作了几十年的时间,三来,他认为不管朱代东的能力如何,焦遂的局面还是在
他的掌控之下。
“代东同志是一位能力很强的干部,特别是在经济方面,更是有目共睹。但也正因为年轻,所以就需
要你这样一位老成持重的干部在旁边配合。”罗智伟说道,费旭裕跟几位市委书记配合得都不算好,现在
朱代东才刚去没几个月,据他所知,两人之间还是有一些摩擦的。
而且朱代东近段时间在焦遂也搞了一些动作,整顿干部风声,这一点罗智伟也是非常支持的。其实在
他看来,朱代东到焦遂工作,还是非常胜任的。虽然朱代东年轻,可是他的经验丰富,对工作环境的适应
能力很强,会根据具体情况对自己的工作做出适当的调整。而这些,或许就算是费旭裕都不一定能做到。
这次费旭裕到省城,除了罗智伟跟刘津君找他谈过话之外,几乎所有的省委常委都表达了对焦遂工作
的重视。也正是因为如此,费旭裕并没有时间赶回来参加常委会。在去省城的时候,费旭裕其实也预料到
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他也不以为意。
但让费旭裕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常委会,却出了问题,这让他很是恼火!
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朱代东的态度
在常委会上讨论人事问题,一般有两个原则是不能违反的是要提前通气,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到位到了
,在党委会上只需要象征xìng的举手表决就可以。另外就是,关于人事的安排,人员只能少不能多。比如
说原本在常委会上讨论五个人的安排,到时候可以只讨论四个,但不能突然增加到六个。
但是这次,朱代东把这两个原则都违反了。首先是关于纪委就焦铁军一案的调查问题,朱代东以费旭
裕没在市里为由,没有提前召开书记办公会,只是小范围的通了气。这个小范围指的是纪委书记史丽蓉、
市委秘书长汤伟泽、宣传部长马振东。至于政法委书记兆邦文以及军分区司令员丁晓斌,朱代东也特意单
独找他们谈了话。
朱代东历来重视宣传与政法工作,很多人都认为他既然擅长搞经济工作,自然会更加关注经济方面授
工作。但是朱代东到焦遂之后,却没有着重跟宣传部长马振东谈话。因为朱代东做事还有一个原则,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流行于几十年前,可是不管到什么时候,都很管用。
在费旭裕去省城的当天,朱代东就发现自己的行程有一项是去医院看望一位下水救人的英雄。这位英
雄当时正在公园的湖中游玩,结果船进水发生侧翻,他连救了六七个人,结果jīng疲力竭,自己刚结婚不
久的娇妻却没能及时救出来。这件事发生在先一天的傍晚,当天晚上,市电视台就进行了报道,第二天,
市里的几份报纸也都刊登了这个新闻。并且报纸里还号召大家向这位英雄学习!
朱代东了解情况之后,把汤伟泽和马振东都叫了过来。“老婆生孩子不去医院,留在厂里拧螺丝钉;
爹妈死了不奔丧流泪搞科研;下河里连救六七个人,自己老婆却被淹死;让自己的孩子辍学好供养前妻的孩
子,几十年如一rì地歌颂这样的事迹道德或许被高高扬起,可是人xìng呢?”
朱代东在任上的时候,很少对这样的人物进行宣扬。至于上次他去医院看望宋树红,并不是因为宋树
红是英雄而是他遭到了委屈,除了看望,朱代东其实还有至歉的意思。作为焦遂市的市委书记,他必须对
全市所有党员干部的行为负责。
汤伟泽与马振东对朱代东的表现很意外,刚开始两人都有些不能接受,宣传正面人物,一直就是我党
的一贯策略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个策略延续到现在,还是正确的。有些政策,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
“朱书记,我马上安排电视台和报纸重新报道。”马振东说道,宣传工作是党的咽喉,我党历来重视
宣传工作。在焦遂,代表党的是谁?朱代东作为市委书记,自然是不二人选。不管他的工作是否受掣肘至
少在组织原则上,他是焦遂的党委第一负责人。
“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