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帝之路(银匠)-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周《读者》上刊登了一篇曾小贤的文章,叫《五百年太多只争朝夕》,开篇便是那日跟叶欣瞎掰的诗。之后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大话西游叙述结构,提出了后现代主义之说。并在结尾,惋惜的说道,这部电影最遗憾的就是没有第三部。
文章一经发表,《大话西游》盗版录像带销量翻了一倍。据说不少小贩把这文章贴在店里供起来,寓意为保佑大卖。
当然,这种小风浪激不起大波澜。大话票房一如历史扑街到不能看,盗版一如既往卖的很好。赵丹峰只是刷了刷存在感,又为无数文艺青年抛出一个话题而已。日子还在继续,高三如期而至,在李彬彬的督导下,马伊利终于正经开始惨无人道的授课。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要训练的东西很多。从讲故事到即兴小品,从朗诵到基础声乐,从五线谱到拉手风琴。课程也从每周一节变成了每周三节,周末两节,周一到周五随即一节。有时候赵丹峰就很不爽,人家考个艺考,没见这么拼命啊,浑浑噩噩就考上了。到我这怎么就跟打仗似的,日后艺考培训班也不过如此啊。
抱怨归抱怨,该训练的科目一项也少不了。到九五年末,去临安考试前,赵丹峰觉得自己已经从一个普通青年进化到了一个能唱能吹的文艺青年。所以,还是得感谢辛苦了半年,也赚了不少钱的李彬彬和马伊利。
一年一度的艺考又拉开序幕,其实这年头知道艺考是什么的家长和学生还是少数派。很多学生上完高中也不知道高考还能考艺术,有那么批学生在高考前就已经一只脚跨入了大学校门。这还不是日后那个数万人蜂拥艺考的年代,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无疑都要平和冷静的多。
这一年中戏第一次在外地设了考点,除燕京外,就是滨城和临安。赵丹峰也思量过要不要去燕京考,因为记忆中几乎日后的全部96级学生都是在燕京考点被选中。这意味着,在燕京考,几率会大很多。
最终,赵丹峰放弃了去燕京考,而是选择就近在临安考。原因很简单,黄淑芹不久前打电话告诉赵丹峰,她已经把一盘剪辑带寄给了此次来临安的考官,觉得赵丹峰不错,希望看一看。话说到这了,赵丹峰还不懂就枉费上辈子活那么久了。
赵岩带着儿子坐大巴前往临安,赵丹峰就想着以后有高铁了多快,现在还要绕一大圈。就算开车,不还能走跨海大桥。最重要的是可以上网了,玩游戏,看爱情动作片。坐在大巴上只能靠胡思乱想消耗时间的赵丹峰,终于在下午到了临安。
赵岩拿出伞递给赵丹峰,“天气有些糟糕。”
赵丹峰伸手感受了一下雨滴,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我觉得我会遇到一个名字中带雨的人。”
“于秋雨?”赵岩笑了笑,不以为然的说着。
于大师之前找赵丹峰去作协聊过天,也没表示什么,鼓励了一下新进。赵丹峰跟大师合了张影,赵岩就找了个相框,挂在墙上。赵丹峰说名字里带个雨的,赵岩自然第一个就想到了大师。
摇摇脑袋,赵丹峰眼前一亮,“老爸,咱们去吃饭吧!”
赵丹峰片约不断,虽都推掉了,但拍了两支广告,一下就让赵岩发现这小子才是改变家庭条件的关键,比自己夫妻两上班赚工资来钱快多了。两支广告赚的钱,都比得上十几年的全家积蓄了。这对儿子花起钱来,也就格外大方。赵丹峰爱吃肘子,爱吃鱼,这一年顿顿见荤,算得上提前步入小康社会了。
为此,赵丹峰倒是长了点肉。可因为又长了个子,看起来,还挺单薄。看看老爸老妈的身高,赵丹峰估摸着自己也长不了多少,一米八就顶天了,体重倒是有发展的空间。
“走,吃好的去。”赵岩拍拍已经隐隐比自己高那么一线的赵丹峰,满是欣喜,家里这要出大学生了。
吃过饭,找到考点,在附近住下来。明天就是一试的时间,赵岩吩咐赵丹峰早点休息。赵丹峰一瞅才八点,哪睡的着啊,找了个去看考场的理由,准备溜达溜达。赵岩也拦不住,愿意去就去吧,反正雨也停了,倒不担心淋雨。
中戏在临安的考点是一所高中,恰逢放寒假,倒也安静。早早校门上已经挂起中戏表演系考点的横幅,只是淋了一天雨,显的有些无精打采。考生自然是进不去,赵丹峰只是顺着学校旁边的马路,散会步。
正走着,赵丹峰注意到身前也有个男孩也在绕着学校走着。确定是围着学校走着,是因为发现这男孩总喜欢隔着铁栅栏往学校里瞅,看看身高,气质,赵丹峰觉得这小子应该也是来考试的。既然都是赶考的学子,赵丹峰觉得大家可以聊聊嘛。于是赶上两步,走到男孩身旁,“嗨,你好,是来考中戏的吗?”
这一照面,赵丹峰才发现男孩长的真俊,有棱有角的脸庞,大大的眼睛看起来特别有神。男孩扭头看向赵丹峰,愣了愣,点点头,随即指着赵丹峰,“你是粱思凡!”
对于被人认出来,赵丹峰已经免疫了。当然,被同为赶考的学子认出来,又是另一番感觉。心里暗爽,脸上却谦虚的摆摆手,“我叫赵丹峰,粱思凡是我演的角色。”
男孩看起来很高兴,但没有想象中那样拿出纸笔要签名。说到底,赵丹峰是演员,但不是明星。看到真人会兴奋一下,还不至于要哭着喊着去追星。有些不好意思的搓搓手,“我叫朱雨晨,你也是来考试的吗?”
赵丹峰下意识的点点头,还真遇上了名字里带雨的,自己也就那么一说,没想到遇到真人了。来临安前,赵丹峰想起来,也许这次考试能遇上两个人,一个便是眼前的朱雨晨,另一个自然是汤维。更想遇到的自然是汤维,毕竟赵丹峰是个男人,有机会认识曾经的女神,现在的预备女神,还是件很令人期待的事情。结果女神没遇到,倒遇到女神初恋了。
《奋斗》里的华子是赵丹峰对朱雨晨最深刻,也是几乎全部的印象,如果不是被爆出作为女神初恋男友,赵丹峰大概不会从记忆里想起这个名字。而现在,华子就站在自己面前。
“你一定能考上,你都演戏了,算是演员了。”朱雨晨言之凿凿,笑的很灿烂,看得出,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
赵丹峰的确觉得朱雨晨还是个男孩,虽然只比自己小一岁,眼神清澈透底。而自己,经过一年的磨砺,上辈子的阅历彻底融合之后,眼神里属于小孩子那份特有的单纯却是找不到了。马伊利带着赵丹峰出去玩时,也没人再觉得这是一对姐弟。这一年,赵丹峰成长了许多。
“考试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机会,不要妄自菲薄,我和你都是一样的考生,不然怎么跟你一样在这转考场呢。”赵丹峰笑嘻嘻的说着,“倒是你,你该刚上高二吧,就来考试。”
“试试嘛,说不定就考上了。”朱雨晨也不拘束,颇有些自来熟。
“那倒也是,不过你高二就考上了,我这高三了才考,怎么看都有些亏啊。”赵丹峰打着趣,“要不明天咱们一起去考试吧。”
“行啊,我就住这边,你住哪儿,明天我去找你。”朱雨晨答应的很爽快。这年头手机还是大哥大的时代,小孩子也没bp机,要联系电话明显不靠谱。
约定了时间,看着蹦蹦跳跳离开的朱雨晨,有些期待什么时候能遇上属于他的故事中,另一位主角。小手一点,收藏,票票点起来~~~~~~
第十一章临安之行二
第二天一早,赵丹峰还在吃早点的时候,朱雨晨已经敲响了房门。赵岩客气了下,招呼朱雨晨吃早点。朱雨晨真不客气,“早上吃了点,走过来又饿了,我就吃一个小笼包。”
一个接一个,这小子整吃了一笼。赵岩夸着朱雨晨,“还在长身体,胃口好就能长的壮。”
好在赵丹峰饭量不大,陪着朱雨晨吃完,两人溜达着便走去考场。刚出门又下起了雨,赵丹峰拿了伞,撑开便打。好在现在还不流行基情四射什么的,两个男人一起打伞也不会被指指点点,不然赵丹峰绝对不会跟朱雨晨走一起。
走到学校门口,赵丹峰发现来考试的虽然没有铺天盖地的人潮,但也绝对不少,一千多号人总是有的。算上陪考的家长,铺开在校园里,也是颇为热闹。登记之后,领了号,赵丹峰是221号,朱雨晨正好是222号。
“下午组吧。”赵丹峰估摸着速度,自己这号,下午能考到。初试内容是朗诵,自选题材,限时三分钟。
“哥,你准备的是什么诗歌?”朱雨晨忽然想起来似的,“哎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写的,我准备的就是这篇。”
赵丹峰擦了擦冷汗,幸好没准备这篇。准备考试的时候,马伊利分析,一定会有考生用这篇,咱们虽然是原作者,但指不定就有发挥比自己好的,那不显的咱们水平差。所以换了一首诗。赵丹峰决定那就找首没人用过的,一想《见与不见》很赞啊,这诗零八年才发表呢。马伊利听赵丹峰试朗诵过之后,便举双手双脚同意。美誉其名,大家都朗诵的是励志诗,散文都少,咱们朗诵一首爱情诗,出彩。
听赵丹峰说准备的是《见与不见》,朱雨晨睁大了眼睛,“哥,你写的吗?”
“阿弥陀佛,曾小贤写的。”赵丹峰对于剽窃这事儿,都推到了曾小贤身上。
两人聊着天,回宾馆休息一上午,吃了午饭,早早便在学校等着。
“多少号了?”赵丹峰站在教学楼走廊里,靠着栏杆休息着。学校里椅子是多,但都锁在教室里,没锁的教室那都是考场。
分过组之后,赵丹峰正好是下午场第一考场第二组第一个。第一组正在里边考试,赵丹峰问的是趴在窗子上看的朱雨晨。
“才第十个,还有几个。”朱雨晨也没了早上的激情,跟着赵丹峰一起靠着栏杆,目光游离。
赵丹峰发了会呆,忽然发现半天朱雨晨都没跟自己说话了,这跟这小子话唠属性不符啊。扭头一看,这小子脸上挂着笑,正注视着什么。赵丹峰顺着朱雨晨的眼神看过去,不远处的考场外,正站着一位姑娘。赵丹峰一眼就认出来,那姑娘,就是汤维。
有些人,总是会被人一眼就从人群里挑出来。汤维便是这样一个女人,即便是在美女如云的艺考生里,也是如此卓尔不群。似乎是注意到有人在看自己,汤维抬起头,向这边看来。赵丹峰莫名收了下眼神,看向地面。而身旁的朱雨晨则还是那么看着,这让赵丹峰觉得有点丢份,重新向汤维看去,只看见汤维抿着嘴笑了笑。
“第二组准备!”引导员一声喊,让两个各怀心思的男生收回了目光,对视一眼,赵丹峰笑了笑,“加油。”
朱雨晨点点头,咬了咬嘴唇,“加油。”看得出,大男孩还有些紧张。
第二组二十人走入考场,跟小时候玩击鼓传花一样,排排坐吃果果。对面是七位主考官,可惜一个都不认识。但赵丹峰还是发现自己一进来,几位考官看着自己耳语起来。
“221号开始。”一位考官喊了声,便低头看向手中的档案,那是每名考生都会填写的资料。
赵丹峰站起来走到考场中央,微微一笑,鞠了一躬,“各位考官下午好,我是221号考试赵丹峰,我的朗诵题目是来自我自己的诗《见与不见》。”
顿了顿,赵丹峰缓缓抬起头,“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赵丹峰就那么缓缓的念着,将诗附上感情,对于赵丹峰来说并不难。上辈子有太多次失恋,暗恋,**杂七杂八的感情经历摆在那,很容易找到相符合的,以情入诗。更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年终于渡过了变声期。虽然嗓音称不上圆润,也跟男中音差距颇大。但也是普通人水平,烘托一首诗完全足够。
这诗不长,念完赵丹峰再鞠一躬。一位考官提问道,“这首还没有发表?”
“没有,我想今天之后便可以发表了。”赵丹峰笑着说着。
考官点点头,“很好,请坐。”
回座位的时候,赵丹峰跟站起来的朱雨晨比了个大拇指,悄声打气,“加油。”至于朱雨晨听到没有,赵丹峰就不知道了。
不过看朱雨晨朗诵时的发挥就知道,这小子发挥很一般。赵丹峰倒是知道,这里边有自己的原因。自己在他之前考,用了首所谓自己的诗,没有发表的诗。珠玉在前,朱雨晨再用自己的诗,就显的才情不足。虽然朱雨晨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考管肯定考虑到了这点。朱雨晨朗诵的时候,还有考官眼神在看自己就知道那几位并没有关注眼前这位。
朗诵完,朱雨晨倒是恢复了一样,还绽放出一丝笑容,不过是回来时候冲着赵丹峰笑的。
听完全组朗诵,赵丹峰便觉得自己初试妥了。倒不是没有比自己好的,但应付初试自己的表现足够了。最主要的是,咱们起点可是跟在场诸位不同。
初试结束,赵丹峰打头走出考场,刚出门,便只觉一阵香风袭过。正巧从自己面前路过的不是汤维是谁,鬼使神差,赵丹峰喊了声美女。汤维停下脚步,扭头看来。刚才朗诵时候魂游物外的朱雨晨这时候状态激增,“同学,考的怎么样?”
不知道是朱雨晨的笑容融化了女神的防御外壳,还是赵丹峰的美女喊的汤维心情不错。总之汤维很是客气的摇摇脑袋,“不知道,朗诵时候脑袋一片空白,幸好是背下来了,不然还忘词呢。”
“我也是,唉,我命可不好了。选的是曾小贤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但这位…”朱雨晨指指赵丹峰,“这位就是曾小贤,这家伙用了首还没发表的诗。一下就把所有人都比下去了。”
不傻啊这家伙,赵丹峰侧目以对,小看这小子了。
“我知道,你是《孽债》里的粱思凡。”汤维嘴角挂着微笑,“咱们不要站在楼道里吧。”
“对对,出去聊。”朱雨晨一把拿过赵丹峰手里的伞,并肩跟汤维走在一起。幸好汤维没穿高跟鞋,不然还没发育完全的朱雨晨大概会很尴尬。
并肩打伞走在小雨中的两人,似乎都没注意到这把伞的主人是赵丹峰。阵阵笑声从前边传来,赵丹峰又开始觉得命运是如此奇妙,或者说历史的惯性如此巨大。这两人又走到了一起,要经历一次人生中最青涩的回忆。
想着事儿,赵丹峰慢慢走着。走出校门才发现汤维正拿着伞冲自己挥手,赵丹峰快步走过去,接过伞,“朱雨晨呢?”
“他去买把伞,说你就住附近,伞要还你。”汤维带着水乡人特有软糯音调的口音,让赵丹峰听的很舒服。
“你很漂亮。”赵丹峰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看着汤维,而是看着另一边。
汤维倒是看着赵丹峰,半响才说了句,“谢谢。”
“但是你应该考导演。”赵丹峰将视线收回到汤维脸上,“就是因为你的美太特殊,考官会很担心会不会有风险。你要是考导演,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汤维没想到赵丹峰会说出这么一段话,虽然不知道赵丹峰说这段的意思,但还是下意识的记在心里,“谢谢。”
“我特别希望你成为我的同学,能共度四年。”这话赵丹峰真没撒谎。想着本来就有的六朵金花,再加上汤维,将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明星班。
“我才上高二呢,也许明年会成为你师妹。”汤维倒是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顿了顿,“你就这么有信心能考上啊。”
“咱们等着看结果吧。”赵丹峰看着朱雨晨拿着伞往这里跑,悄声说,“不管如何,以后在燕京,有事找我。”
汤维这次是彻底歇菜了,演员都喜欢说一些奇怪的话?把疑惑放心里,看着跑过来的朱雨晨,心里又开心了起来,刚刚聊天的时候才知道,两人竟然是一个学校。心中的涟漪荡漾起来时,愿意思考的事儿真不太多。
跟朱雨晨和汤维约定明天一起看榜,赵丹峰目送两人消失在自己视野里。忽然想着,要是有一天,汤维先考上了,朱雨晨没考上,会是怎样一副奇妙的场面。让收藏和推荐再来的凶猛一点吧!!使劲砸我~~
第十二章临安之行三
看榜这天,三个小伙伴没能如愿一起去看榜。考试家长可以不来陪考,看榜不来那是后妈。所以赵岩带着赵丹峰早早就等在发榜处,远远看到朱雨晨无精打采跟在父母后边,用眼神打了个招呼。至于汤维,等着放榜时候也没看到。人太多,能碰到的几率也不大。
赵丹峰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名字,指给赵岩看,“喏,第二个就是。”
“第二名啊。”赵岩惊叫一声,引得身边不少学生家长的白眼。赵岩也知道不是嘚瑟的时候,拉着赵丹峰挤出人群,“二试还有六十八个人,能进三试有多少?”
“十几二十个吧。”赵丹峰并不太关注这个,毕竟就算到了三试,又不是当场告诉你是否合格,意义不大。当然,当场暗示你合格这事儿,也经常发生,不足为奇。
“下午就二试了,还是朗诵吗?”赵岩只不过是确认下,考试流程背的比赵丹峰还熟,典型的关心则乱。
“嗯,指定内容朗诵。”赵丹峰回想着,貌似刚才看榜的时候没看到汤维的名字。至于朱雨晨,对不起,没关注。
父子两聊着天,准备着下午的二试。朗诵这东西,大概算是赵丹峰准备最多的项目。闲得无聊,马伊利便会让赵丹峰念诗听,一年下来,赵丹峰在朗诵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不过二试的朗诵,应该会是散文类的朗诵。
下午再次来到考点,果然昨日人声鼎沸的场面就要安静了许多,校园已经显的有些空空荡荡。六十八人正在领号分组,这时候赵丹峰发现,朱雨晨这小子竟然也进了二试。朱雨晨也看到了赵丹峰,用力挥了挥手。两人分到了不同组,朱雨晨比了个剪刀手,用力挥着,赵丹峰知道不是这家伙犯二,而是他领到二号。
笑了笑,赵丹峰想来,你小子进二试就是赚的,好好享受吧。至于汤维,果然是没有进入二试。唯一希望就是明年此时,希望汤维考的是导演。
人少了速度似乎都要快的多,没多久赵丹峰便跟着同组小伙伴进入考场。和初试不一样的是,考官处多了一个抽题盒子,里边装的是指定朗诵文稿。
第一位同学抽到了朱自清的《背影》,当然,只是节选片段。第二位抽到了屠岸的《瞳孔》,算是散文诗了。接二连三的小伙伴一抽题,赵丹峰倒是放下了心中的石头。全是近现代国内作品,没有国外的。赵丹峰也不是怕朗诵国外作品,只是练的少。而且外国作品翻译成中文,多少都差那么点意思。跟同质量的中文比,翻译文总是要略逊那么一筹。这样朗诵时,起点自然就矮一头,和其他人比,就有点难度。
胡思乱想一阵,总算轮到赵丹峰上场。鞠躬问好,报考号之后,考官示意赵丹峰来抽题。赵丹峰手伸进盒子里,随手拿了一张纸,一看,嘿,想什么来什么。
“我抽到的题目是德昆西《流沙》。”照例报上自己抽到的题目,接着有一分钟准备时间。
说实话赵丹峰真还准备过一篇德昆西的作品,只不过不是这篇,而是《一个吸食**者的自白》。所幸有点儿帮助,起码作者风格不会变。快速浏览了一遍,大概抓了下思想感情。略一沉吟,赵丹峰拿着纸,朗诵起来。
“借拂晓冥暗的晨光,朦胧中,我依稀看到一位姑娘,头戴节日的白玫瑰光环…”赵丹峰娓娓道来,暗自庆幸,需要朗诵的这段不是最后一段感情最为激荡的那段,要不然还真有些为难自己。
朗诵完成,赵丹峰退回座位。虽然觉得发挥没有初试好,不过应该也够用了。换个角度想,自己可是抽到了唯一个外国作品,难道不该加分?国内作品,这帮人或多或少应该都有一定熟悉。最关键,赵丹峰有自信无论如何,自己不会死在三试之前,毕竟最关键的表演还没进行。这里选的是演员,可不是朗诵家。
一下午便进行完了二试,学生们都没走,家长也蜂拥进了学校。因为半小时后就会放榜,以便进入三试的考生,准备明天的最终面试。
朱雨晨终于找着机会来跟赵丹峰聊两句,开头便愁眉苦脸,“哥,我抽到冯至的《南方的夜》,我估摸算是完了。”
自己那组也有人抽到这篇,其实这是篇很经典的散文诗。但是经典也意味着想要出彩无疑是困难的,除非真的很拔尖。赵丹峰安慰着朱雨晨,“你小女朋友呢。”
朱雨晨疑惑的看向赵丹峰,“小女朋友?谁啊。”
“汤维啊。”赵丹峰笑了笑,“不要告诉我你没要到她家电话。”
“呵呵…呵呵。”朱雨晨傻笑起来,挠挠后脑勺,“要到了,要到了。哎,哥,人家还不是我女朋友呢,别瞎说。”
“那就努力吧,抓住了那是你福气,失去了也别在意,只能说明缘分不够。”赵丹峰拍拍朱雨晨。
“哥,你不亏是诗人啊,对感情理解的这么深刻,是不是谈过很多段恋爱了。”朱雨晨一句话让赵丹峰翻起了白眼,瞅着赵岩就站旁边,没好意思吹两句,悻悻的嘟囔两句,抬头瞅着一位老师拿着大红纸走了出来,拍拍朱雨晨,“嘿,放榜了。”
这次是赵岩一眼便看到了赵丹峰的名字,第五个。意料之中,赵丹峰没动地方,从头扫到尾,没瞅着朱雨晨的名字。其实也就十八个人,几秒钟就看完了。再次确认之后,正想着怎么安慰这小子,扭头再去找,正看着朱雨晨走在父母中间,远远离去。笑了笑,祝你们明年一起考上吧。
看完榜家长们散的也快,赵丹峰拖拖拉拉留在了最后。正要出校门,遇到了一位考官。想着要不要打招呼,是说老师好呢,还是笑笑点点头。还在犹豫的时候,这考官自己走了过来,“赵丹峰吧?”
“对对,我是赵丹峰,不是粱思凡。”这一年第一次被陌生人认出来后叫的是名字,赵丹峰还觉得有些不习惯。
“小伙子有意思。”中年男考官这话是冲赵岩说的。
“就会贫,您别放心上。”赵岩看着这男的挂着工作牌,也知道是中戏的人,很是礼貌的说着。
“来临安之前,在明珠市留了一天,黄导给我看了你的带子,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表演很到位。我很期待你三试的发挥,特别是即兴小品。”中年男人说着,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你文化课怎么样。”
“马马虎虎,数学弱点,但也不至于拖后腿。”赵丹峰对文化课不担心,这一年没记错,刘晔这家伙文化课考了338分而已。自己怎么着也得比这个高二都没上完的家伙强吧,强很多好不好,赵丹峰还给自己强烈肯定。
“我想你语文肯定是不差的。”中年男人笑了笑,“对了,我叫王亚民,明天结束三试之后,你在招待所门口等等我。”
这一说名字,赵丹峰倒是从记忆里找出一丝跟眼前这个中年男人相关记忆。这家伙应该是负责今年除去燕京考点外,大连和临安考点招生工作负责人。对于黄淑芹帮了自己这个忙,赵丹峰打心底里还是很感激的。忙不停点着脑袋,“我记得了。”
“明天好好考。”王亚民鼓励一句,和赵岩握握手便先行离开。
赵岩也冲着赵丹峰努努嘴,“明天好好考。”
“知道啦。”对老爸赵丹峰可不客气。
回到宾馆,第一件事自然是打电话给黄淑芹,一来是提一下王亚民的事,二来是感谢一下黄导的提携,三来是探探王亚民有没有潜台词自己没听出来。赵岩对儿子这么多心眼表示压力山大,自己一个仪表厂的工人,从工作到现在,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也没觉得有什么潜台词。这小子肚子里哪来的那么多弯弯道道。
赵丹峰吐槽着老爸,所以你到现在还是工人呢,气的赵岩够呛。
黄淑芹乐呵呵听赵丹峰讲完,就表示,中戏那边更主要的是看上你这个人才了,一试,二试,都放在前五名,三试即便出点小问题,状态不好什么的,也好解释一下。这事儿就放一百个心,准成。赵丹峰一听,果然是有门道,千恩万谢一番,喜滋滋放下电话。
“黄导说没问题,准成。”赵丹峰给眼巴巴听消息的赵岩吃了颗定心丸。
晚上躺床上,赵丹峰忽然想着,要是马伊利当年考的是中戏那该多好。准备考试以来,一个月没见着了,快过年了,马妈妈还让我去领压岁钱。嘿,要是马伊利和李彬彬都在中戏那该多好,咱一进学校就有两大姐大罩着,吃喝不愁。这小子也就这点志向了,除了吃,没剩下点啥。恍惚间睡着了,梦里,赵丹峰被一群美女围着,喊着峰哥…
票票砸下来;收藏点起来~~~~~~~~~~
第十三章三试
赵岩一早便醒来,轻手轻脚擦了把脸,便去给赵丹峰买早点。早上要考声乐和形体,饿着肚子不行,吃太饱撑着也不行。所以得早点起来买回来,算着离考试两个小时前吃完最好。等着赵岩回来,赵丹峰迷迷糊糊也醒了过来。半梦半醒吃着早餐,看着赵岩给自己准备东西。
“我再把伴奏单给你听听,你找找感觉。”赵岩搬出卡带录音机,给赵丹峰放声乐项目考试的伴奏带。
听着《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伴奏带,赵丹峰忽然想起,早点认识朱雨晨可以让这小子给我钢琴伴奏,不过这会说什么也晚了,还是好好听着吧。
这首歌是李彬彬精心挑选,让赵丹峰练了得有大半年的一首歌,其中降调处理高音之类的东西,研究了很多次,总算解决了赵丹峰高音上去了,底气不足的问题。这一项也是赵丹峰很有信心的一项,其他三项,形体,表演,朗诵。表演是抽题目,只能随机应变。朗诵虽然也是抽题目,但这一项是赵丹峰强项。
形体这玩意,男生要求的比较宽泛,啥也不会,你做套体操也成。女生就相对严格一点,舞蹈,京剧,反正你总得会一个吧,啥都不会好意思跟一票站在门外就开始压腿的女孩一起考试?当然也不是没有这种奇葩,太罕见就是了。马伊利想了半天,赵丹峰这武力值不到五的渣渣,形体这关怎么过呢,那不然咱来套武术套路吧。这不就是体操变种吗?赵丹峰很是鄙视这种取巧的行为,但很欣慰能相出这点子。想起刘晔那小子,形体这关竟然表演的是打篮球,而且还是无球的模拟动作。赵丹峰就觉得自己表演一下武术套路还是值得鼓励的。
马伊利给赵丹峰找的武术套路老师就是自己老爸,纯正业余太极拳爱好者。当时赵丹峰真是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好在笑眯眯的马爸爸打了一套之后才让赵丹峰把心放回了肚子里。虽然看不懂马爸爸这套太极拳,但也知道不是自己想象那种广场大妈打的那套。起码速度就快不少,看起来不像是慢慢吞吞。这才安下心认真学了小半年,也算有模有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试这天倒是晴空万里,出征的路上,同行者少了不少,而且也没了前两日的嬉笑。各位同志都冷漠的看着对手,因为诸位都是彼此的竞争对手,对对手仁慈,就是给自己套上枷锁的愚蠢行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