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静州往事-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轻手轻脚开了门,原本以为吕琪已经睡了,结果进门才发现吕琪依旧坐在沙发上,聚精会神地写着日记。这是一本新笔记本,依然是老式墨绿色本子,厚厚的,与以前的笔记本非常接近。
“你怎么没有睡觉?”王桥有点惊讶。
吕琪道:“一直在下雨,我睡不着,干脆就写日记。我这一次失忆,全靠以前写的日记才强行补了一部分记忆。有了这个经验,我决定将现在所有的事情都记下来。”
王桥开玩笑道:“你是怎样记我的,是个什么形象。”
吕琪扬了扬手中笔,道:“我忠实记录你的一言一行,至于什么形象,暂时保密。”
小屋里散发着一阵饭香,吕琪将笔记本合拢,放在沙发上,道:“你不能看啊。”她穿着宽松睡衣走到厨房,用小锅盛了两碗粥到客厅,又拿出一袋榨菜。
“我看见冰箱里有些虾,就熬了些虾粥,原本是犒劳我自己的,你运气好,回来就撞上了。”吕琪的家居服是宽松运动衫,圆领,有点类似于老头衫。她穿老头衫时无意中将洁白修长的脖子显露出来,气质高雅,弄得老头衫都不象是老头衫了。
王桥到里屋去拿小勺子,顺便打开锅。锅里面有半锅粥,一个人不可能吃完。王桥出来后,递了一个勺子给吕琪,道:“你明明是给我煮的粥,还不承认。”
吕琪也不反驳,道:“好喝吗?”
王桥慢慢啜了一口,道:“很香,就是太烫。”
吕琪道:“稍等一会就能喝了。”
在办公室时,王桥已经吃了一大碗面条。伙食团师傅还特意在王桥碗里埋了两个鸡蛋,以及一大勺牛肉。在大碗面条作用下,他的肚子一点都不饿,反而微微有点胀。此时,望着吕琪殷切的目光,他端起碗来就美滋滋地喝了两碗。
吕琪笑道:“太晚了,吃两碗就行了。再吃,明天早上都没有了。”
等到王桥放碗时,她就将饭碗拿到厨房去洗,一边洗,一边对跟在自己身后的王桥道:“你冒着大雨去办公楼,有用吗?”
王桥道:“怎么没有用?刚才接到上级电话,这场雨已经导致多处滑坡,滑坡又导致出现了人员伤亡。不是我们镇上的,是其他地方的。”
吕琪道:“我还是对以前讨论过的问题不能理解。比如我是独立的一家人,住在山脚下,如果下大雨滑坡,这就是自然灾害,主体责任应该在山下的独立人家,和你这位党委书记没有任何关系。”
王桥道:“从法律角度来说,确实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我们的政治理念讲究执政一方守土有责。出现了类似人员伤亡,基层政府必然要承担责任。相对西方来说,我们的基层政府是相对强势的,很多人忽略了一点,相对强势的背后意味着无限的责任。任何一件事情,大家都可以来找政府,而且很多人都习惯于此,这就是我们社会的政治基因,无法超越和摆脱。”
吕琪洗了碗后,道:“时间不早了,明天你的事情多,早点休息吧。”
王桥道:“那我去洗一洗,就去睡觉了。”以前青皮睡过的客房已经被收拾出来了,在吕琪到来之季,王桥准备暂住于此。
等到王桥从卫生间出来时,吕琪仍然坐在沙发上,但是这一次没有写日记,而是坐在沙发上发呆。王桥擦着头发,问道:“还不休息?”
吕琪道:“我心里空落落的,担心睡着了,明天早上起来,会记不得今天的事情。”
王桥坐在吕琪旁边,道:“你多虑了,安安稳稳睡一觉,说不定以前的事情都能想了起来。”
吕琪有点迟疑地道:“我想你睡在我旁边,就睡在我旁边。”
王桥面露微笑道:“我喜欢这个建议。你放心,我会克制自己欲望,十年都等过去了,多等几天也无所谓。”
吕琪听懂了其话外之意,幽幽地道:“我还真没有做好准备。”
两人进屋,关掉了灯光。床上准备了两床空调被和两个枕头。两人并排躺下,黑暗空气中充满了暧昧气息。
“王桥,我能恢复记忆吗?”
“我个人觉得,你得面对现实,就算不能恢复记记,我们就重建记忆。一样能过上美好人生。”
“谢谢你,帮我渡过难关。”
“吕琪,我是在帮助我自己。”
王桥握着吕琪的手,将吕琪朝自己身边带了带。吕琪没有抗拒,依谓了过来。两人很亲密地又很轻柔地抱在一起,最初王桥****腾腾上升,可是嗅着发香,来之不易、失而复得的亲情最终战胜了欲望。
吕琪出车祸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入眠。今天靠在了王桥怀里,居然很奇异地有了睡意,不知不觉中沉入了梦乡。在梦里,她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暗洞,在洞里有无数的尖头鱼在涌动。
“咚、咚”,门外响起了持续不断的敲门声,放在桌上的手机也不停地闪烁。
吕琪正在梦中努力捕捉涌动的尖头鱼,被敲门声打断后,她猛地睁开眼,脑里又是一片空白,更准确地说是有一片无法理解的抽象画的场景。
王桥听到电话响,不敢马虎。他看了来电显示,惊讶地看到这是胖墩杜建国的电话。
胖墩在电话里道:“我在门口,淋成落汤鸡了,快给我开门。”
王桥对于这个闯入者感到很是无语,道:“稍等,我马上过来。”他低下头,正好看见吕琪亮晶晶的眼睛,解释道:“来的人是我大学同寝室的同学,关系最好的同学,他是省报记者,就在门口。唉,十年了,我第一次抱着你睡觉,就被胖墩打扰,还有没有人性啊。”
吕琪撑起身体,用脸颊碰了碰王桥的脸,道:“我刚才睡得很好。”
王桥穿好衣服,打开房门。
胖墩淋得如落水鸡一般,身后还跟着一个女子,也是落汤鸡。
(第四百五十三章)
第四百五十四章简单的三角关系
王桥看到湿辘辘的胖墩杜建国丝毫不觉得惊讶。胖墩是省报记者,在暴雨天出来采访也算是正常事。
让他惊讶的是跟在后面的女子——正在读研究生的张晓娅。
王桥看着张晓娅,道:“晓娅,你怎么跟着胖墩?”
张晓娅道:“蛮哥,我在省报实习,胖墩师兄是我的老师。”
王桥、杜建国和张晓娅都毕业于山南大学中文系,王桥认识张晓娅非常正常,可是,这一声音称呼极不寻常。杜建国惊讶地道:“蛮子,你为什么称呼晓娅?从常理上来说,称呼一声小师妹,或者张晓娅,为什么把姓去掉。”
王桥道:“我们两家是世交。”
“不可能啊,我们和张晓娅在一起读过书,当时从来没有听你谈到过张晓娅。”杜建国又问张晓娅,道:“对了,你跟着我实习,这么多天了,也没有听你谈起过蛮子。”
张晓娅微微一笑,道:“我们确实是世交啊,其实,我读初中时就认识蛮哥,那时蛮哥还在读中师。至于为什么要谈起蛮子,这个简单,我们在一起没有谈起的师兄师弟很多啊。”
杜建国的鼻子还是敏锐的,一声“晓娅”让他嗅到了异常的味道。对于王桥和张晓娅的说辞很有些怀疑。
王桥道:“我找干衣服给你们换。”
吕琪听到响动,在屋内稍加整理,走了出来,正站在门边看着客厅。
杜建国望着卧室又惊讶得闭不了嘴巴。
张晓娅则用手抹掉犹自从额头往下流的水,用好奇眼光打量吕琪,目光中还有一丝挑剔。
“这位是胖墩杜建国,我大学同寝室的,这位是张晓娅,正在读研究生的小师妹。”介绍完来者,王桥又郑重地介绍吕琪:“这是吕琪,才从国外回来。”
王桥如此介绍吕琪也是经过思考的,说是以前的同事,可是两人明显住在一起。说是现在的恋人,吕琪从失忆到现在,一直还在适应此事。所以,介绍的时候极端省略,留白无数。
吕琪落落大方地道:“刚才又是雷又是雨,很危险。你们都要去洗热水澡,否则要生病。张晓娅先去。现在外面下着雨,还没有24小时营业的商店,买不到新衣服。我有干净外套,多是这种运动衫,纯棉的。不知有什么忌讳没有?”
张晓娅看了一眼吕琪,道:“谢谢吕姐,我没有什么忌讳,就穿你的。”
杜建国看着吕琪,在心里骂了一句:“我。操,蛮哥从来不主动追女生,但是,暧昧的吕一帆,谈崩了的李宁咏,还有眼前这位,个个都那么出彩。”
吕琪是个细心敏感的人。在三两句对话中,她发现张晓娅对自己的态度似乎有些特别。她是失忆之人,以前的人和事都忘记了,记不起张晓娅很正常。只是,在笔记本中根本没有张晓娅显现出来,这就有点不正常。
等到吕琪进去拿换洗衣服,张晓娅悄悄指了指卧室,道:“吕琪,比我想象事还有味道。”在暴雨中,她浑身被淋得湿透了,浅色衬衣贴在身上,很有些透。
王桥与张晓娅目光有短暂交流,他很隐晦地道:“吕琪出国多年了,正在回忆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她曾经和我是旧乡学校的同事,我们明天还要和旧乡老师吃饭。”
张晓娅道:“我和晓姐姐见过面,她给我讲过吕琪。”
杜建国的目光就在王桥、张晓娅和卧室之间打转,猜测着自己居然不知道的三角关系。
吕琪很快拿了自己的衣服出来,以及一张新毛巾。这张新毛巾是吕琪准备给自己用的,结果来到了电力家属院时才发现王桥准备全套用品,这条新毛巾就用不上,就由张晓娅来使用。
趁着吕琪去泡茶的短暂时间,杜建国压低声音道:“这是我的新嫂子?”
王桥道:“我正在努力让这个结果出现。”杜建国道:“你哄谁啊,都住在一起,还能是努力让这个结果出现?”
杜建国道:“张晓娅是怎么回事,你们两人在学校从来没有接触过,怎么见面就是如些称呼。”
王桥笑道:“我们是世交啊。”
杜建国还想说些什么,吕琪端着飘着清香的茶水走了过来。
王桥问道:“你怎么到了昌东?”
杜建国微微欠身,接过了吕琪递过的茶水,道:“省政府发出了暴雨黄色预警,报社按照惯例,派出十几个小组,我和张晓娅到了静州,又到了昌东。基本完全了采访任务,就想到你这里来混吃混喝。蛮子,等会给我和师妹下碗面啊。如果有尖头鱼,那就太棒了。”
王桥道:“有面条吃就不错了,还想尖头鱼,做梦吧。如果明天你们不走,我和吕琪请你和小师妹去吃鱼。”
今天看到小师妹张晓娅的态度,王桥感到很欣慰。因此,如果吕琪没有回来,他极有可能与张晓娅开始交往了。
这是一段发生在不久前的事情。当时吴立勤和冉萍两位长辈都觉得王和张是珠联璧合的一对,有意撮合两人。她们分别跟两位当事人说起过此事,交流时,张、王两人都没有明确拒绝对方。
在两位长辈看来,牵线就成功,以后如何发展,就看两位当事人了。
只不过,牵线之事到了这个程度便没有了进度,甚至两位主人公没有再见过面。主要原因是两人恰好都处于最忙的时间段,王桥恰好执掌城关镇,主要精力全部投在工作上。张晓娅又要读研究生,也是全力以赴。
两家长辈都以后忙过了这一段时间,两个年轻人就可以交往。
恰在这时,吕琪回国了。王桥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王桥向冉萍当面解释了自己的选择,没有任何隐瞒。
至于吴立勤处,则是由姐姐王晓出面。吴立勤名义上是王晓长辈,实际上两人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闰蜜。最初王桥准备直接给吴立勤讲清楚此事,先被冉萍拦了一下,冉萍主动提出给吴立勤打电话。随后王晓亲自来到张家,与吴立勤见面之后,原原本本讲述了王桥和吕琪恋情的来龙去脉。
当年静州涉黑案子很有名,在静州工作的吴立勤听说过此案以及案中主角吕忠勇。她完完没有想到王桥和吕忠勇的女儿居然是一对有着坎坷经历的恋人,听完两人故事,不禁一阵唏嘘,最后感叹道:“王桥和我爸倒是有些相似,都是情种啊。当年我爸为了我妈,实际上放弃了官位,在文。革还受到了严重冲击,是一个情种。王桥一直念念不忘吕琪,就算失忆也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也算是情种。这种男人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是稀罕品种,可惜了。”
两人最担心还是张晓娅的态度,商量一阵后,还是将女儿张晓娅叫回了家。
听罢跨度达到十年以上的恋情故事,张晓娅对于王晓郑重道歉反而不以为意,洒脱地道:“王姐,你用不着给我道歉。我和王桥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就好比是意向性合同,双方都没有付出行动,其实不算什么。”
王晓亲切地拉着张晓娅的手,道:“晓娅妹妹,我们两家人本来没有任何隔阂,我和王桥不想因为这事闹出不愉快。”
张晓娅倒有些不好意思,道:“如果我和王桥谈过恋爱,付出了时间和感情,出现这种情况,那肯定会很受伤。现在的关键我们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只能说是没有缘分吧。”
王晓道:“我弟弟这人和我爸一样,有些执拗,认死理。他也是满三十的人了,就是由于心里装着初恋的吕琪,影响了后来的感情生活。大学四年,我一直劝他谈恋爱,他完全没有这个想法。后来工作以后,才开始谈起恋爱,还是没有成功。”
张晓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道:“我终于明白了王桥为什么根本不接受楚小昭,连机会没有给她。”
昊立勤好奇地问道:“楚小昭和王桥有什么关系?”
张晓娅道:“楚小昭读大学时一直暗恋王桥,算是单相思吧。王桥从来没有给小昭以机会,这让楚小昭非常难过,甚至怀疑自己的个人魅力。我要把王桥和吕琪的故事讲给楚小昭,拨掉刺在她心里的钉子。”她又笑道:“幸好吕琪回来了。如果我和王桥能交往,他心里还装着一个吕琪,我岂不是成了替代品。”
王晓道:“我弟弟是重诺之人,如果与你开始交往,那将是另外一回事情,就没有吕琪什么事情了。”
张晓娅道:“现在吕琪根本不认识王桥,王桥怎么办?”
王晓道:“这也是最麻烦的地方,我弟弟是做好了鸳梦重温的准备。我也希望是电影鸳梦重温的结局。”
张晓娅道:“我希望他们能重归于好,毕竟十年恋情不容易。”
张晓娅在王晓面前说得潇洒,其实心中还是有若隐若无的失意。当初没有否决冉萍阿姨,说明她对大师兄王桥还是很有好感。
为了吕琪之事,张晓娅还是郁闷了一阵子。她还特意找来王晓提到过的一九四二年的黑白片子,看完后落了眼睛。
她很快就从郁闷中解脱开去。既然不属于自己,那自己就去追求更好的人。
而楚小昭听闻此事以后,多年单相思的痛苦果然如张晓娅所料减轻了许多。并非自己没有魅力,实在是有人捷足相登,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王桥人品的优秀,不枉自己单相思多年。
在浴室里,张晓娅仰头迎接着热水,脑子里闪现出与王桥认识的一系列画面。最后脑海里总是浮现了吕琪美丽的形象,她在头脑中用了“美丽”而不是“漂亮”,美丽还带着一种气度,漂亮往往是单指容貌。
吕琪很美丽,这让她有些小小地嫉妒。
(第四百五十四章)
第四百五十五章四人夜聚
嫉妒归嫉妒,王桥与十年前失忆恋人吕琪牵手,不亏私德。张、王两家都认同于这一点,包括张晓娅本人也持相同意见。
张晓娅洗澡出来,未施粉黛,如出清水之芙蓉。
随后胖墩邓建国也去冲热水澡,王桥则到厨房去给大家煮面条。凡是与王桥关系好的朋友都形成一种习惯,只要有王桥在场,煮饭的事情自然就交给了“王大厨”。王桥一点都不讨厌煮饭炒菜,相反对于亲手烹制美味还颇有兴趣。路过街边书摊时,很多人都有定期买文摘类杂志的习惯,他却必买新到的《山南烹饪》。
吕琪和张晓娅两人面对面坐在客厅里。
此时在屋里的四人,只有邓建国不知道吕琪失忆之事。张晓娅是知道此事的,出于礼貌,压根不提属于别人的隐私。
吕琪确实不喜欢给外人讲自己失忆。与张晓娅面对面时,她主动聊起今天这场大雨,“山南整个自然环境还不错,地质灾害少,在加。州这一段时间最麻烦的是龙卷风。”
张晓娅如今最感兴趣的是“王桥和吕琪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来说,王桥知道两人曾经是恋人,但是吕琪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王桥就等于重新与一个海归博士谈恋爱,难度相当大。聊了几句天气,她主动道:“吕姐,你这次是回来是玩一段时间,还是想要回国工作?”
吕琪道:“对这事,我最初在犹豫,经过一段时间考虑,回国工作可能性比较高,毕竟父母都在国内,他们一天天都老了。如果回来,我的专业还是进大学比较好。”
张晓娅道:“凭你的文凭进山南大学都可以。到时,我得叫你一声老师。”
吕琪道:“你比王桥要低几级?”
张晓娅道:“我大一进校的时候,王桥读大三。其实我和王桥认识的时间很早,他在读中师的时候,我就见过他。当时我爸在昌东工作,我们两家算起来是世交。”
吕琪觉察出来张晓娅与王桥之间有那么一点“微妙”,这种“微妙”超出了寻常大师兄和小师妹的关系。原本大师兄和小师妹就是让人产生联想的一对词,他们之间的那点“微妙”还稍稍超越了寻常大师兄和小师妹关系,让她有些疑惑。
她听到张晓娅说起“两家算是世交”,就揉了揉额头,试图找出脑中或许有的对张晓娅的印象。只是脑中对那一段历史空荡荡的,除了来自日记外,根本没有原生印象。
邓建国从卫生间出来以后,王桥端着大盆面条走到客厅。
邓建国调侃道:“蛮子大厨,我和张晓娅为了昌东县的救灾事业累了一晚上,你这个县委常委就请我吃素面条?”
王桥道:“你别小看这盆面,里面有杂酱、鸡蛋和碗豆,还有小菜。你先别嚷嚷,尝尝味道再说。”他将面条在大盆里挑了挑,杂酱香味和碗豆香味便随着热气散发了出来。
邓建国是宽肠大胃,早就饿了,挑了面条就呼哧就开始风卷残云。
张晓娅尝了一口,夸道:“哇,真好吃。蛮哥平时厨房里都有准备?”
王桥道:“我是一个美食爱好者,平时回家虽然是一个人,总不能亏待我的嘴巴。天天吃伙食团不是办法,所以就搞了好些存储,比如配好的杂酱和煮好的碗豆都在冰箱急冻成小份,要吃就拿出来,非常简单。急冻以后有些影响味道,可是总比没有强。”
杜建国呼哧呼哧消灭了两碗面条,道:“真要动用急冻品时,肚子肯定饿了,味道损失完全可以不计。”
吕琪想着王桥将一包包杂酱和煮好碗豆分在小份放在冻箱的模样,脑子里忽然出现一些极为模糊的影子。这些影子离自己很远,想要去看清时,这些影子转眼间就逃得一干二净。她用手指压着额头,努力地在脑海中去抓住逃走的影子,可是脑中应了一句词,叫做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怎么,不舒服。”王桥发现了吕琪的动作和神情有异,关心地问道。
“没事,我这是在驱赶面条香味。”吕琪为了保持身材,晚上过了八点就不进食,这是保持多年的习惯。
王桥劝道:“其实,偶尔吃一点也没有关系。控制得太严,人生要少了乐趣。”
吕琪道:“那我就只吃一点。我和晓娅不能比,她年轻,基础代谢高,吃进去就消耗掉了,我吃进去就有可能变成脂肪。女人,与脂肪搏斗是一辈子的事情。”她见王桥给自己盛了一小碗,没有再推辞,接过来吃了一口,果然,这一碗简单的面条很有滋味,很对自己的胃口。
吃过面条已经很晚了,四人疲惫不堪。王桥和邓建国到了偏房,吕琪和张晓娅住在一起。
关了房门,邓建国急切地道:“蛮子,老实交待吕琪的事情。我见过晏琳,见过李宁咏,怎么突然就冒出来个吕琪?”
“我在读大学前教过书,吕琪是当时的同事,后来她考了研,出了国,才回来。”王桥平躺在床上,只占了床的三分之一位置,大部分位置都被肥胖的邓建国占据了。与吕琪抱在一起是如此旖旎,转眼间就和一个大胖子平躺在一起,这让王桥狠不得就将胖子踢下床去。
杜建国浓重的好奇心早就被勾了起来,道:“你们以前是恋人吗?”
王桥简洁地道:“以前是,后来中断,现在重新谈,再续前缘。”
杜建国道:“我们来之前,你们是住在一起,这表示已经谈好了吧。”
王桥道:“这事有些复杂,大局决定以后,我慢慢给你说。总之一句话,我肯定会和吕琪结婚的,她就是你嫂子。”
杜建国笑道:“早知你金屋藏娇,我就不来打扰你。不过不能怪到我头上,你自己保密,不给我说。我和张晓娅原本可以到县委宣传部安排的招待所住,我想和你聊聊,又想让你弄点好吃的。我问了张晓娅,她也同意,我们就来了。”
王桥道:“你们报社得到的暴雨情况怎么样?”
杜建国道:“上半年旱得太久,这一次雨水又太猛,铁州有一个煤矿被雨水倒灌,井下有一个班组,生死不知,够得地方政府忙了。”
王桥道:“地方政府有守土之责,只要出了事,没有任何借口。”
在另一间房里,吕琪在和张晓娅聊天。
吕琪不愿意向外人谈起失忆之事,又不确定以前是否见过张晓娅,因为在日记本中并没有记录张晓娅。可是她明显感到张晓娅对自己兴趣很浓,而且眼神和言语间似乎知道自己的事情。
张晓娅道:“吕姐,你和王桥在谈恋爱吗?”
吕琪道:“你不认为我们在谈恋爱吗?”
张晓娅道:“你回国之前,王桥还没有恋爱,我们两个家族算是世交,知道他的情况。”
张晓娅特意提起“家族”,这是一个准确的用词。但是吕琪听得不是太明白,有点迟疑地道:“我的情况,你全部都了解?”
王晓前去吴阿姨家时,王桥曾经反复叮嘱过,如果以后大家跟吕琪见面之时,只要吕琪不提起失忆之事,大家最好不要提。张晓娅就含糊地道:“你从国外回来,我们家就知道。王桥是********要和你好,我们两家都知道。”
吕琪习惯性地用手指压着太阳穴,道:“他什么都给你们家说了?”
“王桥只说了你从国外回来。”张晓娅缩了缩身体,道:“吕姐,你什么时候回阳州,我想请你到家里去玩?我家在省电力公司那边,与东城公安分局家属院也不远。王桥的姐姐王晓经常和我妈一起瞎聊,有时叫我妈吴阿姨,有时又叫吴姐,乱套了。”
张晓娅是个甜美清纯又知书达礼的女孩子,谈吐也很真诚,吕琪能够明显感到她的善意,道:“谢谢你。”
张晓娅道:“为什么要谢我?”
吕琪道:“因为你愿意邀请我到你家里去,如今到家里作客是稀罕事,大家见面都在上餐馆或者其他公共场合。”
张晓娅道:“我希望你和王桥能成。你和王桥在一起的消息还拯救了一个悲伤的女孩子,她是我的室友,一直喜欢王桥。她还挺想见你的。”
听了“室友”的故事,吕琪好奇地问道:“在山大,王桥吸引女孩子吗?”
张晓娅道:“当然,他是有才华的帅哥,是我们低年级女生在寝室里谈话最多的男生。”
在天边有亮光以后,两个女子这才停止了交谈。
六点半,吕琪身体里的生物钟让她睁开了眼睛,起床以后,见到王桥也打着哈欠从屋里出来。
吕琪道:“起来这么早。”
王桥道:“我要锻炼,每天坚持。”
吕琪道:“那我们一起跑步吧。”
两人出了门,沿着街道朝城外跑去。清晨街道行人很少,陆续有早餐店开门,不断响起了卷帘门发出的哗哗声。昌东城不大,很快就穿城而过。郊区多狗,有一只无家的狗就跟着两人跑,跑到城外,又跟在城内,直到电力家属院才停下脚步。
王桥买了几个肉包子,丢给了这只狗,然后就进了小院。
热腾腾的汗珠顺着吕琪的额头往下流。她用手抹了脸,道:“今天上班做什么?”王桥道:“上班就召开全镇大会,集中讲防灾。”吕琪道:“你们开大会,保密吗,我能去旁听吗?”王桥道:“不保密,都是要公开宣传的内容,欢迎你旁听。邓建国和张晓娅也要来参会旁听,到时你跟他们一起。”
两人提着早餐回到房间,邓建国和张晓娅都在各自房间呼呼大睡。
早上八点,四人步行来到了镇办公室。王桥要在开会前与黎陵秋碰面,就将三人交给了宣传干事杜芳。
八点半,吕琪怀着新奇之感来到了会场。会场聚了全镇机关干部,还有村(居)主要干部,将大会议室都挤得满满的。无数人在会场毫无顾忌地抽烟,弄得满屋都是烟。大会议室里空调全部打开,窗户也大开,头顶上还有十扇电扇在旋转。不管抽不抽烟的参会人员都对满屋烟雾习以为常,各自找到熟人,谈天论地,笑声不断从各人角落传了出来。
如此情景很久都没有出现在吕琪眼前了,大洋彼岸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回到家乡是好乱好脏好快活,以前听到前辈说这话时还没有太深感受,今天到了这个会场,顿时觉得前辈总结得太到位了。
王桥以及几个领导模样的人走进了会场,谈笑声逐渐笑了起来。
王桥坐在主席台正中,拍了拍话筒,道:“今天我要表扬大家,昨天值班组全体都在岗,没有一个人脱岗,很好。罗镇长给各村打电话,大家都接了电话,而且说话都整得清楚,说明晚上没有喝酒,特别是江老坎,平时晚上都要整两口,昨天清醒得很,看来还是懂得关键时刻不拉稀摆带。”
一番话,说得大家都哄堂大笑。
王桥讲了开场白,道:“据气象部门预报,一周内雨水还很多,是连续暴雨,大家马虎不得。今天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各村汇报昨天下雨的情况,讲一讲下一步打算;二是请黎镇长布置防讯工作和生产工作。我强调一点,防讯和生产要结合起来,不能搞成两张皮,要趁着暴雨间隙,把山上晚稻抢收了。现在,从一村开始,三言两语把情况讲清楚,有什么困难就要提出来,不要捂在手里,搞坏了还得要镇里来收拾。”
在吕琪以前的日记中,王桥是一个受牛清德排挤的小青年形象,处于底层,总是拼命挣扎和反抗。而眼前的王桥坐在主席台上,挥洒自如,强大自信,掌控着其他人的命运。
吕琪观察着开会的人群,从大家的表情看得出来,他们都很认同和尊重王桥。王桥发言之时,基本上没有窃窃私语的人。
张晓娅坐在台下看着王桥,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小时溜到县里大礼堂的事,当时父亲坐在台上,也是如此挥斥方遒。
(第四百五十五章)
第四百五十六章牵猪捉鸡
王桥主持会,具体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