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路风流-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都知道,荤段子时间开始了,众女士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一个个都低头吃吃地笑。
        秦飞跃口才不错,他一本正经地讲道:“一位处长与漂亮的处女跳舞,舞曲**时处长有点激动,下面挺了起来,处女察觉后好奇地问:你下面是什么?处长答道:我下面是科长。处女不屑地道:官不大还挺硬的。”
        众人哈哈笑了一回,秦飞跃就点将:“粟镇长讲一个。”
        粟明提议道:“秦镇讲得好,欢迎再来一个。”大家都拍手欢迎。
        秦飞跃又讲了一个:“单位领导总结发言:我们工作搞不好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像寡妇睡觉,上面没人,二是像妓女,上面老换人,三是像和老婆睡觉,自己人老搞自己人。”
        大家又笑了一阵,秦飞跃再点:“粟镇长来一个。”
        粟明的口才在青林班子是最好的,他想了一想,道:“一个市的市委书记是男的,市长是女的,两人长期在饭桌上开玩笑,市委书记却屡战屡败,有一天,女市长和男书记共同赴宴,席间高兴之余,书记灵机一动,说——书记一般都干过市长!女市长机灵地应答——是的,书记一般是市长生(升)的!”
        这两个笑话都是雅俗共赏,将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
        晁镇长接着讲,“一老头乘公交去**村办事,途中问女服务员,**到了没?女服务员说,还没呢。一会儿他又问,**到了没?服务员说,糟老头急什么,**到了我会叫的。
        轮到周强来讲,他长期跟煤炭工人撕混,听到这种笑话极多,只是这种场合,太恶心的笑话也就显不出水平,他就想了一个还算不露骨的:“双胞胎在母亲肚子里聊天,老大说,老爸不错,经常伸头来看我们,就是不爱卫生。吐口痰就走,老二说,还是隔壁的叔叔好,他吐完痰还用袋子把痰装走。”
        轮到侯卫东之时,众人早已把嘴巴笑酸了,秦飞跃鼓励道:“侯卫东是大学生,一定要讲一个精彩的。”
        侯卫东也不怯场,道:“两个历史系老师结婚,且都是二婚,入洞房后,女出上联求下联,夜袭珍珠港。美人受惊(精),男巧对,两颗原子弹。日德(得)投降,横批:二次大战。
        小佳经常陪吃饭,对这种饭局早就见惯不惊,最初她还担心这些乡干部说得太俗,可听他们讲来还有那么些意思,最后被气氛感染,也跟着笑了起来。
        吃完饭,大家就要散,侯卫东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将信封送出去,他脸带笑容,观察着秦飞跃的动静,但是秦飞跃身边一直有人,他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粟明、晁镇长、欧阳林先后离开去,小佳还在和王芬、钟丽等人说笑,秦飞跃则在一边打手机,趁着这个机会,侯卫东就迅速靠近秦飞跃,当他挂断电话之时,他低声道:“秦镇,给你拜年了。”说着,就不由分说把信封放进了秦飞跃的口袋。
        秦飞跃也没有推辞,只道:“小侯,你太客气了。”
        离开之时,王芬热情地道:“小佳妹妹,改天到了沙州,你带我去买衣服。”小佳道:“我的传呼号写在台历上,到了沙州,一定跟我打电话。”
        两人走到街上,小佳问道:“钱收没有?”
        “岂有不收之理。”
        “今天这一趟收获很大,我以后就与王芬单线联系,搞搞夫人路线。”
        寒风刺骨,侯卫东就将小佳的毛领子拉紧,道:“赵永胜住在青林镇,现在过去天就晚了,寒冬腊月爬山会要人命,我们就在益杨住一晚上,明天上午一早就去青林,拜完年以后赶回益杨。”
        小佳道:“我先给赵小军打个传呼,看赵永胜在不在,免得跑空路。”
        传呼很快就回了,赵小军一听是张小佳,连忙道:“张主任,有什么事情吗?”
        “我在益杨,赵书记在不在青林,我们明天准备过来拜年。”
        “哎,张主任,这怎么好。”客气了几句,赵小军道:“我爸爸到沙州去了,明天恐怕回来不了。”
        小佳声调很平静,道:“我明天要回沙州,恐怕就没有机会到青林镇,代我和侯卫东向赵书记问好。”
        侯卫东静静地看着小佳,感叹道:“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的小佳已经具有了女干部的风范,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怎么没有看出你还具有天生的领导才能。”
        小佳上前挽着侯卫东,温柔地道:“不管如何,我都是原来那个小佳,是你的小妻子。”





    青林的日子 第一百零四章东风和西风(八)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7…17 21:42:08 本章字数:4707

        小佳第三天才回到了沙州,她从到吴海县以来,就已经在心里做好迎接雷霆风暴的准备,果然,初十中午回到家中,张远征和陈庆蓉黑沉着脸坐在沙发上,小佳装作无事人一般,叫了声“爸爸、妈妈”,就自顾自地放下提包,倒了一杯白开水,准备回到里屋。
        “啪”地一声,张远征将遥控板摔在桌子上,狂吼道:“打一个电话就出去三天,硬是翅膀长硬了,要飞上天,你才老实说,是不是见侯卫东去了。”
        小佳回过身,镇定地道:“是,我见侯卫东去了,他是我的男朋友,放假期间见一面,这是正当要求。”
        陈庆蓉抱着手臂,冷若冰霜地道:“侯卫东答应三年之内调到沙州,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本事?”
        小佳忍了一年多,这一次终于爆发了,道:“就算他没有这个本事,我也有这个本事,调沙州又不是登月球,真的有这么困难吗,侯卫东的大哥就调到沙州市公安局,也没有见他费多少力。”
        “你们反对的原因就是他在益杨工作,现在明明有机会调到沙州,你们为什么还要反对,这是我的终身大事,我就要找一个情投意合的人,爸爸、妈妈,你们也要讲点道理。”
        说完,就甩手回了寝室,将门紧紧地关住。
        这是小佳最强硬地表态。张远征和陈庆蓉面面相觑,等小佳关了门,两口子仍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至于电视里演的什么内容,两人却是丝毫不知,过了半响,张远征这才试着对陈庆蓉道:“看来佳佳是铁了心,回头想想。她说的也有些道理,我们是不是太过了。”说话之时,他不停地观察着陈庆蓉的表情。
        陈庆蓉还在生气,道:“靠小佳来跑调动,算什么本事。”
        张远征劝道:“谁跑不是一样,只要能调到沙州来说行。”
        陈庆蓉口气稍稍缓和下来。“如果真能调过来,我们也就放心了,侯卫东大哥能调到沙州公安局,说明侯家还真有些关系,哎,真是女大不中留。”
        听说没有发生大冲突,侯卫东也就放下心来,春节过后,他又回到原来的生活。
        3底,拿到了沙益公路的第一笔款。一共三十万,狗背弯石场二十万。英刚石场十万,侯卫东就拿了二十五万元。付清工资以及其他杂费,这一笔就赚了十万,也就是说,剩下的六十七万元,基本上就是纯利润。
        看着帐户上一长串数字,侯卫东有些也觉得不真实:难道传说中的第一桶金,就被我挖到了?
        四月三日,侯卫东得到朱兵副局长地内线消息:益吴公路益杨段也要在近期启动。因此,他准备提前打一万方左右的碎石。免上到时公路上要得急,又得不昼夜赶工期,而连续工作,最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从四月四日开始,狗背弯石场加紧改造堆料场和入场口,而其他石场都处于半停工状态。
        六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侯卫东仍然泡在石场里,传呼响起,交通局朱兵留言:在山上等着,很快就过来。
        侯卫东拿到钱以后,原本想买一个最新款的摩托罗拉手机,据说这是新型的数字机,和老式模拟机相比,性能好得多,只是这种款型的手机太贵,和一台小型碎石机差不多了,他就有些舍不得,而且上青林山上信号不太好,买来也没有多大用处,纯粹是一个摆设,所以,仍然就用中文传呼机。
        在狗背弯石场等一会,就见到两部车开了过来,第一部是一台进口车,侯卫东认不出是什么牌子,只觉得外观比桑塔纳流畅,车面亮晃晃,可以当镜子。第二部就是朱兵副局长地桑塔纳,看到这个架式,侯卫东就猜到有大人物来了,赶紧就迎了上去。
        等到侯卫东走近,朱兵就快走几步,对侯卫东道:“曾局长来视察石场,考察益吴路的材料准备情况,你详细介绍一下狗背弯石场的情况,尽量实事求是,曾局长要听真话。”
        与前一次开会时相比,曾昭强态度很和蔼,穿了一件灰色茄克衫,很有风度,又有亲和力,背着手,仔细察看了狗背弯石场的设施,还与正在加班干活的村民聊了一会天。
        侯卫东暗道:“当领导也不容易,一张脸就如扑克牌一样,随时都要变表情,太累了。”
        看完了狗背弯,又到了曾经出过事的秦大江石场。
        由于沙益路结束以后,山上就没有大用户,小用户则是哪里便宜就到哪里进货,而山上的小石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价钱杀得太低,秦大江石场处于半停产状态,四处都是乱蓬蓬的片石和灰尘,一架损坏了碎石机被丢在石场下边,给人感觉很不好。
        曾昭强眯着眼睛,抬头看着十来米高的开采区,半天都没有说话,四处转了转,道:“看田大刀石场,这个石场也出过事,我们实地查看一下。”
        田大刀石场看上去颇有些触目惊心,整个石场依据山形展开,就象是一本对折的书,开采面接近二十米,坡度也特别陡,凭肉眼看,也能看出至少在七十度以上。
        朱兵介绍道:“这个石场也出现了安全事故,顶台上掉了一块拳头上地石场,当场就将下面的工人砸死了。”曾昭强“哼”了一声:“你看他地管理水平,出安全是事故是必然的,不出才是怪事。”
        除了狗背弯等几家大型地采石场,公路沿途还有好几家人也在挖山体的盖山,曾昭强指着这些人道:“石场门槛太低,这样下去,不知还要出多少大事,我要给县里建议,设定石场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一律不准办,朱局长,以后我们挑选供应商,还是实地看一看现场,现场管理不规范的,一律砍掉,目前上青林的石场,一律以狗背弯为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一律不准进货。”
        他加重语气道:“交通部门一定要为老百姓的
        全着想。”
        侯卫东有些受宠若惊,高兴之余,又想道:“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按经济学上原理,天下不会掉馅饼,曾昭强这样做,到底是何用意?”
        视察完石场,曾昭强道:“看了狗背弯和英刚石场,我心中有数了,侯卫东很不错,不愧为学法律的本科生,今天就由我请客,到益杨去吃狗肉,我知道有一家贵州特色狗肉,专门在夏天吃,而且只卖黄狗。”他兴致勃勃地道:“吃狗肉也有讲究,最好吃的狗是黄狗,其次是杂色狗,最难吃的就是白狗,这个道理我也说不清楚,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侯卫东已猜到曾昭强肯定有事,可是却猜不透,就跟着曾昭强上了车。曾昭强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车之时,随便问了几句侯卫东的情况,便不在说话,只留给侯卫东一个沉默的背影,车内,只听到发动机轻微的响声。
        两个小时不到,小车就从上青林回到了益杨县城,而坐客车,一路停靠,还要拖站,至少要三个多小时,下了车,侯卫东心道:“还是坐小车舒服,干净、快速、安静,真他妈享受。”
        车停在一家装修平常的狗肉馆,门口有好几个女服务员,见是曾昭强,就直接将他们带到了一个里间,司机就知趣地在外面抽烟。
        闲聊了几句,曾昭强就道:“现在国家政策变化快。淘汰国属国营企业是必然之路,我昨天听马县才说,要在明年将所有镇属企业转制,给乡镇松下包袱。”
        青林镇镇属企业不少,侯卫东就道:“青林煤矿不少,这些企业都要转制,不知谁有这么钱,可以买几百万上千万地煤矿。”
        曾昭强笑而是不语。
        朱兵道:“益杨丝厂破产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嫂子早点从厂里出来,也是一件好事,丝厂工作太累了。”他对侯卫东道:“曾局长的爱人是丝厂财务室的,丝厂破产后,她在家里闲不住,准备到上青林搞一个石场。你是上青林工作组副组长,开石场又有经验,嫂子开石场的事情,就交给你去办。”
        上青林公路开通不久,侯卫东最初想封锁办石场能找大钱的消息,可是明眼人实在太多,山上很快就办起了五家大石场,另外还有许多小石场,这些小石场根本不计较成本,将价钱杀得极低。侯卫东无可奈何地接受了现实,只得在经营和销路上下功夫。
        如今。交通局长也将触角伸了进来,侯卫东敏感地意识到其中的机遇。便拍着胸膛道:“曾局长,你放心,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曾昭强心道:“朱兵说得果然不错,侯卫东很会做人。”他就笑道:“我那口子做惯了事,根本闲不住,只能由着她了,侯卫东,你嫂子开石场的事情。就麻烦你去帮着跑跑。”
        朱兵拍着侯卫东地肩膀道:“这事就交给你去办,找场地。与村里谈合同、找工人、办手续,这一套套事情,全部要办好,石场办起以后,严格按照狗背弯石场的管理模式来操作,绝对不能出事。”
        “曾局长、朱局长,既然你们这样信任我,我就在这立下军令状,尽快把事情办好。”
        曾局长补充道:“这个石场是你嫂子领头,朱局长的父亲来具体管理,益吴路在七月份就要动工,争取新石场在六月份就能生产,把料备足,朱局长将对原材料把关,达不到生产标准的小石场,一律不得进交通局的笼子。”
        侯卫东这才彻底明白:这个新石场是曾昭强和朱兵合伙的,他让我跑前期工作,又不谈付钱地事,有点意思。
        他想了想,提出了一个要求,道:“如果时间抓紧一点,六月开工没有问题,为了加快进度,能否将货款再拨一点给我。”
        曾昭强道:“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了,我已经给财务室打了招呼,先将狗背弯石场的所有货款付了,交通局钱很紧张,狗背弯石场是最好的石场,可以特殊,只是你一定要注意保密。”
        事情谈妥当,第二天,侯卫东跑了一趟益杨交通局财务科,高科长早已得到指示,很快就将狗背弯剩余的五十四万货款全部转到帐上,至于英刚石场的部分货款,则要等到下一步再说。
        朱兵的父亲朱富贵也与侯卫东见了面。朱富贵曾经担任过国营企业的车间主任,现在退休在家,身体看上去比朱兵还要结实,见面之后,朱富贵和侯卫东约定,先由侯卫东找好土地,谈价钱的时候,他才出面。
        侯卫东回到上青林,再三回想朱兵在狗肉馆所说,翻来覆去分析当前形势,决定出钱给曾昭强和朱兵修一个石场,其实是送一台生生钱的机器给两位局长,侯卫东的想法很实际:既然无法控制石场地竞争,那就强强联合,形成垄断性的位置。
        接下来地十几天,侯卫东就四处乱转,在独石村又找到一处好位置,只是这个位置距离公路有三百多米,要修一条便道进去。
        场地找好,侯卫东又与秦大江大体上谈好价钱,再把朱富贵请到山上,请他与秦大江谈占地以及修路协议,谈好协议,侯卫东就将准备好的现金交给朱富贵,由他交给秦大江以及被占地地村民。
        法律问题解决以后,朱富贵就下山。
        侯卫东出面请了二十几个村民,连夜突击修路。六月初,曾昭强和朱兵的大弯石场就开始投产了,曾夫人面都没有露过,只是工商执照上落着王英与朱富贵的名字。为了大弯石场,侯卫东总计投入七万五千六百元,大弯石场开始生产以后,朱富贵这才正式接管大弯石场,侯卫东总算了结一桩事情。
        虽然花了钱,侯卫东心里却异常踏实,有了交通局两位局长撑腰,不愁货源,不愁收钱,只等着数钱。





    青林的日子 第一百零五章东风和西风(九)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7…17 21:42:09 本章字数:3533

        五月,还有半年就要进行乡镇大换届,这一次是县乡同时换届,动的人非常多,县里稍有级别的干部,都在考虑下一届的去向。
        青林镇赵永胜书记和秦飞跃镇长向来不和,他们两人的去向就格外引人注目,各种传言如春雨一般,漫天飞舞。有人说,赵永胜要调到纪委去当副书记,秦飞跃当青林书记;有人说,秦飞跃要回乡镇企业局当局长,赵永胜继续当书记;还有人说,赵、秦两人搭班子的时候不团结,县里准备各打五十大板,两人各降半职,另行安排。
        传言就如兵法一样,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让人摸不清头脑,进入五月以后,又传出了“赵永胜调到科委任主任,秦飞跃出任青林镇党委书记
        侯卫东躲在石场成一统,哪管春夏和秋冬,由于狗背弯石场正在全力备料,他每天都忙碌不停,对于青林镇领导的走向没有太大兴趣,毕竟,流言最佳的传播者和受者都是那些无所事事之人,各极机关事情不多,所以流言最易在机关传播。
        传言流来流去,给许多人增添了生活的乐趣,转眼间,时间就到了六月,而另一条重点工程沙益路终于动工了,这条路原本准备在94动,县里确实无钱,就推迟到了了95年。
        上青林公路的汽车骤然增多,风枪声、爆炸声又开始不绝于耳,公路沿钱有大小石场十来个,在石场上班的村民二、三百人,每天干了力气活,就得多吃肉,因则,场镇买肉摊点的生意也立刻好了起来。
        益杨路施工方认真贯彻了交通局领导的意图:优先使用狗背弯石场和小弯石场的石料,只有这两个石场供应不足的情况之下,才考虑秦大江石场、英刚场子、习昭勇石场、曾宪刚石场和田大刀石场,至于其他小石场,一律不予考虑。
        这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原则。
        只是益吴路使用碎石量大,任何一家石场都不能单独供应,秦大江等人的石场也必须全力运转,才能应付高峰期的用石量,因此,这个原则除了限制小石场外,没有显出特殊的意义。
        上青林沿钱就出现了“大石场撑死、小三场饿死”的局面,大石场的老板要么是村干部要么是干部,都有些来头,这些小老板们就算是有怨言,也不敢象对付外地人一样使用歪招和土招,曾有一个愣头青老板,眼红几个大石场,趁夜将田大刀石场的电线切断,第二天,田大刀就带着手铐,满山查人,虽然没有结果,也吓得小老板再也不敢乱来。
        但是,小石场的碎石便宜,这是一条优势,能满足各地零星客户的需求,生意倒也勉强能维持,当然总利润和大石场相比,差之甚远。
        狗背弯石场是由何红富全权管理,侯卫东领到沙益路的钱款之后,又发给了何红富五千元奖金,也就是说,何红富每个月工资加上资金就有了一千五百多元。按照何红富的贡献和石场的收入,多奖励他一些钱也应该,只是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寸米恩,斗米仇”,奖五千元,何红富很高兴,如果奖五万元,他或许就会有另外的想法。
        所以,侯卫东将何红富的报酬限定在一千五百元左右,用一千五百元的收入,买来一位尽职尽责的管理人员,还是很划算。
        为了避色何红富独掌大权发生变异,侯卫东又选了黄军和林中川两位读过初中的年轻人,由黄军担任记帐员,林中川任库管员兼安全员,这样,何红富、黄军和林中川,就成为狗背弯石场的管理阶层。
        六月十七日,侯卫东刚刚从狗背弯石场返回老乡政府,一进院子,杨新春就向侯卫东招手,道:“疯子,快过来,我给你说一件事情。”侯卫东在山上一年多,早就和方方面面混得极熟,他来到杨新春的邮政代办点,一屁股坐在藤椅上,道:“今天有谁来找我?”
        侯卫东的寝室已经安了程控电话,只是他平时多半不在家,因此,留给客户的号码就是杨新春的号,杨新春还专门拿了一个小本子记录电话内容。
        杨新春没有拿本本,一脸神秘地道:“镇里出大事了,这一下青林镇在全县人面前出名了,你猜猜是什么事情。”
        侯卫东道:“不要吊胃工,快说。”
        杨新春口里啧啧有声,道:“今天我到政府拿报纸,听到杨凤在说,秦镇长、晁镇长还是黄站长几个人,到望城山庄
        ,被公安局逮到了。”
        秦镇长喜欢到望城山庄去耍,这事侯卫东知道,他也曾跟着去过好多次;而且望城山庄里面有小姐,侯卫东知道,他也曾经见识过,杨新春一说这事,侯卫东就相信了。
        望城山庄偏僻隐蔽,据说有背景,老板多次保证,公安局绝对不会清查此地。“真是夜路走多了要撞鬼。”侯卫东感叹了一句,慢慢却又觉得不对,“怎么会如此巧,刚把秦飞跃逮个正着。”
        杨新春正在兴奋中,没有发觉侯卫东有些沉默,嘴巴撇了撇,又道:“秦飞跃平时端着架子,人模狗样有,谁知是一个大流氓。”
        这句话说得刺耳,侯卫东正色道:“道听途说的话不可信,杨大姐,作为兄弟,我劝你一句,有些话不要乱说,小心祸从口出。”
        杨新春也觉得失言了,就道:“我相信你,才说给你听。”
        侯卫东这才问道:“具体情况如何?”
        杨新春气呼呼道:“我只听了半边耳朵,哼,就算听全了,我也不给你说,假正经。”
        上了楼,高乡长就从门口伸了一个脑袋,道:“侯大学,到屋里来,我给你说一件事情。”
        “镇里出了事,刚才赵书记打电话到家里,说是秦镇、晁镇和黄站长嫖娼被公安局抓了。”高乡长神情激动地道:“这一、两年,城里到处都是歌厅,小姐多得很,不知将好多干部拉下水,这一次青林镇出了大丑,连镇长都被抓了,县委县政府肯定会对青林镇的班子另眼相看,影响之恶劣,也不知多少年才能消除。”
        侯卫东暗道:“秦飞跃做事太张扬,到望城山庄也去得太勤,这一次肯定是被人做了手脚。”问道:“具体是怎么一回事,我还是不太明白?”
        “我也不太清楚,赵书记只是说嫖娼被抓了,让工作组注意掌握情况,不准工作人员议论此事,工作组要督促各村正常开展工作,绝不能因为这件事影响青林镇的发展。”
        侯卫东心道:“赵永胜这个电话一打,秦飞跃的名声也就算毁了,恐怕难以在青林立足,更别说与赵永胜争名夺利。
        虽然大家都说要保密,但是这个消息就如破堤的洪水一样,很快就在上青林传开了,秦大江、曾宪刚等人都打电话来询问,侯卫东一概回答:“不清楚。”虽然他也对此事很好奇,但是他不想掺合在赵、秦两人的斗争中,压着好奇心,尽量不去打听不去议论此事,另一方面,他每天事情多,忙忙碌碌的,也没有时间去关心这些事情。
        三天以后,事情真相也就出来了。
        六月十六日,秦飞跃在镇里召开了部分企业工作会,然后秦飞跃、晁胖子、黄站长、周强、杨家福等人就坐车回到益杨城,就到了望城山庄吃喝玩乐一条龙,平时秦飞跃喝了酒,总要找山庄最漂亮的小龙来按摩,顺便亲热一番,那天却由于向老婆才交过公粮,没有多少性趣,几个人就在棋牌室打麻将。
        只有晁胖子性趣浓,找一个新来的小妹灭火,正在做着活塞运动,被派出所民警抓了一个现行。
        秦飞跃侥幸地躲过一劫,但是,上班时带着手下打麻将,副手则在不远处嫖娼,这事无论如何也不好解释,被县纪委找去谈了话,回来后就向县府办交了病假条,离开了青林镇。
        秦飞跃灰溜溜地出局,赵永胜掌握了青林镇的绝对权力。
        侯卫东初到上青林时,为了寻求出路,就想着要修路,秦飞跃对修路一事是大力支持的,念着这点好处,侯卫东特意到了益杨一趟,买了四条好烟,去看望了困守家中的秦飞跃。
        秦飞跃出事以后,青林镇政府只有两人到过家里,一是副镇长粟明,另一个就是侯卫东,这让秦飞跃意外又感动,晚上强留着侯卫东在家里吃饭,秦飞跃开了一瓶85年的茅台,喝到后来,秦飞跃露,县里准备成立开发区,他担任筹备组副组长,组长则由县政府一位副县长担任。
        听到这个消息,侯卫东心道:“看来好心有好报,这次算来对了。”离开之时,秦飞跃将侯卫东送到家门口,他握着侯卫东的手,道:“真是日久见人心,侯卫东不错,你安心在青林镇工作,开发区挂牌以后,要进一批人,你如果愿意到开发区,到时跟我说一声。”





    青林的日子 第一百零七章变局(一)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7…17 21:42:09 本章字数:7183

        “三年调回沙州”,这是侯卫东对陈庆蓉的承诺,也是他追求的目标。
        93年8到青林镇上班,如今已是95年6月,时间如流水一样,悄悄地流走了,无声无息,永远不回,就如那绝情而去的女子一样。侯卫东仍然呆在上青林工作组,仕途上无所进展,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却顺理成章地在上青林拥有了两个石场,轻松地成了上青林第一个百万富翁。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对侯卫东这两年的生活最好的注解。
        离开了秦飞跃的家,侯卫东先到邮电局门市买了一个最新款的摩托罗拉手机,给小佳邮寄了过去,有了这一款手机,侯卫东就能随时找到小佳。
        寄完了手机,他又来到新开的益杨百货商场买了一台冷暖空调,四千六百多,虽然上青林的夏天比益杨县城要凉快得多,但是最热之时,气温还是在三十七、八度,最冷的时候,就在零下三、四度,辛辛苦苦赚了钱,也应该犒劳自己。
        由于上青林距离益杨县城太远,安装空调的工人不愿意跑,侯卫东当了这么久的老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