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流纯真年代-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澈看他。
  “改组,阻力巨大,不改组,以我的判断,数年之内我们这种企业就会走向衰落……这是当下大型乡镇企业的必经之路。”潘宁又说。
  他说的是对的,别人不知道但是江澈知道,比如曾经名噪一时的“小霸王”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衰落的,公司改组失败,段永平出走,创建步步高。
  江澈记得后来的pp,viv,背后站的都是步步高。
  那么潘宁的情况……
  是恋栈吗,恋权吗?江澈稍稍回忆了一下,如果他没记错,这位老人后来,大概是98、99年间,突然离开一手缔造,年利润已近十亿企业,没有要一点股份,一点退休金,从此也再没有过问一句企业情况。
  那就真是公心?
  搞不懂了啊。
  江澈索性不去想了,笑着说:“我大概只懂得怎么把广告做好。”
  潘宁看着他,缓缓笑出来,点头,“那我欠你一份人情,会很感谢。”
  做广告是拿钱办事,公平交易,不存在欠不欠的,所以,潘宁说的那份人情,并不在这里,它在于江澈提供的思路,解决的问题,还有保守秘密的承诺。
  很快,办公室里的何副总起身。
  “很抱歉,各位,这次的广告合同,潘总刚刚已经签了。希望下次有机会合作。”
  广告商们离开的时候,发现江澈四人,在路边等车。
  这很让人难过。
  PS:
  一会儿应该还有,因为待会儿,凌晨两点,要坐火车去个小县城出差处理一些问题,明天未必有更新。


第四卷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第461章 广告之王 
  黄广义依然停留在粤省及周边地区拜会厂商,这并不是一件可以简单快速解决的事情,有时候你要等,很多时候,你要跑上一趟又一趟。
  因为但凡可能,厂商都不那么愿意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选择站队……哪怕你是果美也一样。
  黄广义努力奔波着,只是再没有遇见过那个烧香的年轻人。
  其实江澈这些天也以三体广告公司的名义又接触了一些企业,并以正式身份和格力的董小姐等人见了一面。
  董小姐让江澈给登峰郑总带好。宜家和格力之间的紧密联系,其实最初就是在郑忻峰、褚涟漪和董民珠之间建立起来的。
  格力现在面对的其实是和珠江厂潘宁一样的问题,要求改革,要求脱离镇政府的绝对控制,但是要求得不到满足。
  只是那边政府的应对似乎更激烈些,这一阵,格力大批中高层人才突然集体辞职,巨大的打击之下,董民珠坚守阵地,越来越为朱红江所看重。
  “宜家会赢吗?”
  董民珠问,她是个直性子,眼前的局势也很明朗,黄广义的行踪一直在粤省。
  江澈微笑一下说:“会的,而且格力股份制改革,宜家可以帮忙。”
  “……”董民珠略微错愕,看着江澈想了想,说:“那江总你先忙。”
  这句话说的很有技巧,哪怕关系亲近,董民珠依然没有做出太多表态,这意思,格力也不会直接跳出来站队。
  江澈确实应该忙碌起来了,他的期末考,也很危险了。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突然飞了一趟盛海。
  盛海,红房子西菜馆。
  于国内而言,盛海人对于西餐的接受度和热衷度都是长期靠前的,毕竟这里,是这个国家最早接触西方世界的所在。
  盛海人又是出了名的爱小资。
  红房子西菜馆是盛海历史最悠久的法式西餐馆之一,935年创始于著名的霞飞路。人均一百余的消费,在90年代中期并不算低。
  林俞静熟练地点了她喜欢的菜,连菜单都没看,说着各种口味上的细节要求……她简直不要太熟练。
  “我都快一个月没来这里吃……了。”林俞静神情有些兴奋,说到这抬头,发现江澈正意味深长地看着她笑,最后一个字几乎是惯性带出来的。
  “你之前经常来吗?”
  江澈知道自家林姑娘虽然是个吃货,但还是很节约的,而且经常来这样的地方吃饭,也不符合她的家庭条件。
  “我,我来过呀……来过一次。”
  林俞静有点慌神,她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自己一边和江澈谈恋爱,一边瞒着他偷摸和褚涟漪约吃饭,一次又一次……
  我,这是三角恋,出轨了吗?
  不对啊,为什么会是我?咦?
  要不是了解林俞静,江澈这就该担心了,他没有追问下去,点了自己的菜,顺嘴说:“还爱吃什么餐厅,你说,我在盛海这几天都带你吃一遍。”
  “天鹅阁的金边度汤、鸡丝焗面,新利查的罗宋汤、炸猪排、葡国鸡……”林俞静看一眼江澈,“这些……我都,一次没吃过。”
  “是吧?”江澈笑着说:“那一定惦记很久了,这么如数家珍。”
  “……嗯。”
  “你好像比原来胖了点。”
  “啊?我……”林俞静一下有些紧张起来。
  “是好事,你原来太瘦了,就算胖点,也还是比别人瘦的。”
  “……那就好。”林俞静长出一口气,有些欢喜,自己想了想,然后挺胸抬头说:“那你说我胖哪了?哪儿胖了点?”
  “……那要检查过才知道。”
  “唔,才不要。”林姑娘又慌神了。
  服务员上了菜,林俞静总算转移了注意力,隔一会儿大概发现自己太专注吃东西了,怕冷落了江澈,就找话题说:“江澈,我给你讲个笑话吧?”
  “好啊。”江澈喝了口水,说:“等我喝好先,我怕太好笑。”。。
  “嗯”,林俞静等到江澈放下杯子,看他喉结停止动作,认真道,“请问,把恐龙放进冰箱总共分几步?”
  江澈:“……”还好他喝完水了。
  这大概确实算是一个新奇的笑话吧,虽然这年代还不那么流行冷笑话,印象中是要到2000年,这则笑话才会被赵本山和宋丹丹发扬光大,而且容声科龙系列冰箱的广告,这也才刚上线。
  “不知道啊。”
  “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恐龙放进去;第三步,把门关上。哈,完成。”林俞静在等江澈笑。
  江澈一边吃,一边说:“冰箱有那么大吗?恐龙欸。”
  “这个不重要。”林俞静郁闷地皱了下眉头,无奈说:“是个广告啊,好像叫科龙。”
  江澈点了点头,对广告效果感觉满意,如果是广告片本身的话,笑话讲完,人们正当困惑或发笑的时候,画面应该是一个气质婉约的中年美女从冰箱后面走出来,手扶冰箱说道:
  “科龙系列冰箱,小体积,大容量,我们虽然装不下一头恐龙,但是可以装得下一个家的安全健康和幸福美味。”
  容声这个品牌概念只在文字部分出现,被一定程度上弱化了。
  “你看过吗?”林俞静说:“我没看过,是同学讲的。”
  “我,没在电视上看过……”江澈说:“不过这个广告是我拍的。”
  林俞静:“……”
  “怎么了?”
  “你编的笑话一点都不好笑。”林俞静气鼓鼓道。
  接下来的几天,江澈在盛海,每天至少带林姑娘吃一顿饭,然后她上课,他在外面奔忙,林俞静也不知道他到底忙些什么,只知道他一会儿去什么证券,一会儿去什么公司。
  “宜家在和一家叫果美的公司打仗是吗?”
  当林俞静都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宜家和果美在临州早已经正式开战,而且战火向周边蔓延,到盛海,到越江省各市,甚至到湖建省。
  在此期间,另一则海鸥相机的广告在本地盛海电视台开始试投放。
  广告画面:
  【老院子,老树,两张躺椅。
  其中一张空着,另一张上面躺了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旁边坐着他十来岁的小孙女。
  老人在翻一本相册,指给小孙女看相册里的照片,说:“看,你奶奶年轻时很漂亮,对不对?可惜你没见过她,不然她一定最疼你。”
  从没见过奶奶的小女孩看着相册里的人,认真地点头。
  相片一张张地翻过,画面里的女人从穿连衣裙,扎着一双麻花辫的少女,到穿着军装,英姿飒爽的女军官,到当了妈妈,到白了头发……
  老人粗糙的手掌拂过相片,低头凝视,含泪低声说着:“我很想她……孩他娘,十年了,我很想你。”
  就这时,画面突然一个氛围和背景转换,老人出现在了那些旧照片的场景里,和奶奶在一起,他们年轻着,唱歌,跳舞,翻阅山岭……画面一张张流转。
  最后,是老人起身离去的背影。
  躺椅上留下是一部老旧的海鸥牌相机。
  小女孩好奇地拿起相机,对着镜头,咔嚓,拍下一张照片。
  广告结束。】
  一个很普通,但是又动人的场景。
  如果说科龙冰箱的广告是有趣的,人们因它笑了,去传播它,那么海鸥相机的广告就是动人的,人们因它落泪了,当作故事说给别人听。
  无论风格如何,毋庸置疑这都是两则成功的广告,从效果和传播度就能看出来……更令人诧异的是,它们竟然出自同一家广告公司。
  一时间,三体广告公司在商界名声大噪,而且这才刚刚开始,等到科龙和海鸥的销售数据出来,才更惊人。
  …………
  至此,江澈也结束了他的盛海之行,匆忙返回粤省。
  黄广义的厂商胁迫站队大会,就在五天后了。
  “怎么,有兴趣去看看?”
  科龙系列冰箱广告效果极佳,社会传播度极高,“科龙”两个字如今已近人尽皆知,在一次为了表达谢意的私人宴请中,桌面上有人谈到了这个话题,珠江厂老总潘宁笑着问江澈。
  江澈说:“确实想去看看。”
  潘宁点头,“那我到时叫车来接你。”
  PS:
  明天晚上或有一章,或没有,我看情况,各位大爷见谅。


第四卷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第462章 胁迫站队大会 
  994年夏天,一场多年不遇的狂风暴雨席卷深城,市内多处房屋倒塌,树木折断,无数广告牌被掀翻,全城一片汪洋。
  但是其中一块面积达300平方米的巨幅宣传画却安然无恙。
  画面上是一位老人对这座特殊的城市,永远饱含期待,微笑的关注,还有992年初,他在这座城留下的一段话: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有死路一条。】
  这件事很快成了深城百姓口口相传的传奇,仿佛饱含着某种强烈的象征意味,给人以信心和勇气。
  在奋进的节奏里,这是一个属于开拓的时代。
  而当人们站在后来回首,果美黄广义,绝对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暴风雨次日。
  粤省及周边地区家电业内集体隆重欢迎果美黄总的一场酒会,在蛇口南海酒店举行——这是90年评定,中国最早的5家五星级酒店之一。
  珠江厂潘宁派来的司机开车在深大门口徘徊了几圈,眼前到处都是正在进行灾后打扫的深大学生。
  如果不是何副总再三交代,他大概很难想象,潘总无比重视的那位客人,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他把车停下了。
  隔一会儿,一个穿着藏青色衬衫的年轻人走到车子旁边,把手里的扫把递给别人,同时对着车窗照了照,说:“特意一早先换好的,没弄脏吧?”
  司机以为是问他,从车窗里仔细看了看说:“不脏。”
  “那好,那就走吧。”因为大扫除还在进行,江澈只带了陈有竖走。
  两人上车,江澈拿出一条领带试了试,摘下来问陈有竖:“你会吗?”
  陈有竖看一眼,摇头。
  “师傅你会系这种领带吗?这个新买的,结构好像有点怪。”
  司机对于年轻人的这种自来熟和平易近人(如果他真是潘总都要重视的大人物的话)感觉有些不习惯,无奈,苦笑摇头,说:“这个……这个我也不会。”
  “那麻烦您稍等。”
  江澈拿着领带开门下车,走到一群熟人面前问:“有人会系这种领带吗?”
  “啊?”
  李南芳和薇薇师姐几个都试了试,结果都不行。
  “我会。”
  旁边打扫的人群里走过来一个师姐,费了些工夫,帮忙把领带系好了,又摊手说:“领带夹呢?”
  江澈从口袋里掏出领带夹给她。
  师姐接了帮忙夹好,打量了一下,说:“还行。”
  这座学校现在不认识江澈的人很少,而江澈记得住名字的其实还不多,所以他只能笼统得说:“谢谢师姐。”
  跟帮忙那位一起的一群师姐舞着扫把水桶,笑得花枝乱颤纷纷说:“不客气,师弟。”
  然后开始围着走回人群的那位师姐开始打趣。
  车上的司机看着有点懵了,扭头看了看陈有竖,谨慎说:“你们……你们是在等珠江厂接人的车对吧?没有搞错,对吧?”
  陈有竖抬头看他,点头,“嗯。”
  …………
  南海酒店。
  江澈是被潘宁带进来的,进场并没有太多人关注,而潘宁介绍他的方式也很简单——“我的一位做广告的小友。”
  这是黄广义与江澈的第三次见面,有些错愕,但是他并没有打招呼和试探的时间,今天是他的场子,他太忙了。
  粤省家电及相关行业厂商绝大多数都乐于卖黄总这个面子,参加酒会,而且是拖家带口亲自到场。
  江澈跟在潘宁身后走去,一路与有过广告业务往来或洽谈的几家厂商老板打着招呼,期间看到格力董民珠在座,而朱红江似乎没来。
  看来今天格力的全权代表就是她了,两人互相打了个招呼,江澈平和微笑,而董小姐有些困惑,有些忍俊不禁。
  “准备砸场子吗?”她压低声音笑着问。
  “怎么会,我来看热闹而已。”江澈说。
  董小姐笑了笑,目光在江澈身后略作找寻,然后说:“这也就是郑总不在,不然我绝不会相信。”
  她的意思,如果郑忻峰在,你们不可能不搞事情。
  董民珠和郑忻峰是旧相识了,对他了解不浅——郑总的风格一向如此,而且最近伴随着登峰乳业的风光,行事作风越来越让人津津乐道。
  相对而言,董民珠一点都不了解江澈。
  真正的搞事by,往往看着安分乖巧。
  简单聊完几句,江澈回到潘宁旁边坐下,潘宁似乎正等着他,立即凑过来,指了指现场,小声说:“有没有发现今天这场子什么问题?”
  “嗯?”江澈犹豫一下说:“不就是黄广义的胁迫……哦不,邀请站队大会么,人来得似乎挺齐的。”
  “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可不是跟你说这个。”潘宁老顽童似的笑了笑,用目光示意一圈,然后说:“有没有发现,今天在场打扮漂亮的年轻姑娘特别多?”
  “啊?”江澈看了看,点头,“还真是这样,都谁啊?”
  “女儿、孙女,侄女、外甥女,总之不是自家的就是亲戚家的姑娘。”潘宁笑着说:“你猜这是为什么?”
  江澈当然猜得到,但还是配合说:“为什么?”
  “黄广义,未婚啊。”潘宁笑了笑,坐直说道。
  “……”这要老黄搞联姻,倒是麻烦了,还好,黄广义似乎是有女朋友的,而且一个人大概也没办法联姻太多,江澈想了想,打趣说:“那潘总怎么没带几个家里姑娘来?”
  “是啊,我也想呢,可惜家里这拨正好没有待字闺中的姑娘。”潘宁扭头看江澈一眼,说:“要是有,你以为我会放过你么?”
  江澈:“……”
  “虽然你现在和黄广义并不是一个层次,但我很看好你……而且你长得好啊。”潘宁最近的心情似乎真的是好极了,打趣完了自己得意大笑几声,又说:“怎么样,有没有看得上的,一会儿在黄广义的场子里抢一个?”
  江澈:“……”
  老企业家也这么活泼的吗?
  他不说话,潘宁还以为他心虚,鼓励说:“没事……自古姑娘都爱俏,你有我这把老骨头杵这撑场面,本身又不是穷小子,未必会输他。”
  两人说说笑笑一会儿,酒会正式开始。
  情况似乎还真被潘宁说中了,现场的年轻姑娘们还真有不少置黄广义于不顾,频频把目光投向江澈的。
  大概在她们眼中,这个能和珠江厂潘宁同席说笑的年轻人,条件就算不及黄广义,也差不到哪去吧。
  偶尔,江澈和潘宁会看见一两个姑娘被大人拖着走向黄广义,而姑娘脚下生根,扭头看江澈一眼,在长辈耳边小声询问。
  这一拨的小二代们其实是特殊的,可爱的,她们中的许多人都并非从小就条件优渥,过往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割猪草、喂猪、打柴什么的,都干过,然后突然一天,家里就发达了。
  从穿着打扮到教育、礼仪,都开始学习、改变,但是有些骨子里的质朴和真实,是一时怎也改不掉的。
  除了江澈,在场青年才俊还有很多。。。
  黄广义的胁迫站队大会进行到舞会环节,渐渐变得越来越像是一场“土豪人家相亲会了”。


第四卷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第463章 跳舞 
  朱润娥不好看,准确地说也不算不好看,她底子是好的,身段更不错,只是皮肤黑了点,粗糙了点,然后这种带着多层修饰的西式长裙穿起来还不是太习惯,高跟鞋就更为难了。
  这不怪她。
  要知道仅仅两年前,她还是一个初中辍学在老家农村,一个人能照顾好爷爷奶奶,顾全家里、地里,还能养上一窝兔子三头猪的农家姑娘。
  下得地,做得饭,喂得了鸡鸭,吵得过大婶。上山打柴一次背百多斤不费劲。
  父亲朱土根两年多前出来深城打工,运气好被人带着倒卖原材料,突然就大赚了一笔,然后拿钱办了个电扇厂,两年间也不知怎么了,总之就是越卖越好。
  然后朱土根就成了乡镇企业家,如今的朱家,也已经是几百万身家的人家了。
  妈妈说这要搁以前,你现在就是大户小姐了……朱润娥来城里快一年,很多东西都还在学,都还不习惯。
  她好想把高跟鞋踢掉啊,好想一口把高脚杯里的红酒咕咚喝光,而不是这样做作地一丝丝去抿。
  有人给她娶了个英文名,叫:莉莎。
  “莉莎,莉莎。”父亲朱土根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在身后,朱润娥专注地看着舞池里旋转的脚踝,羡慕着她们的灵便和熟练,根本没意识到。
  “莉莎……唉,胖娥。”
  “诶,爸。”
  朱润娥回头,父女俩眼神对上。朱土根的脸色不太好看,眼神里带着埋怨和无奈,朱润娥低头躲了,偷摸做了个鬼脸,莉莎是什么鬼,不熟啊。
  明明打小就叫我胖娥,我都不胖了,你也叫惯了,我也不在意……干嘛那么拗口叫什么莉莎啊,爸?她在心里说。
  “走,爸带你去跟朋友的孩子跳个舞。”
  “啊?我不,我不会,而且我高跟……”
  “不是已经专门找人教过你了吗?”朱土根生气一把拉起女儿,说:“由不得你。你现在跟咱们村里那些野丫头可不一样了,知道吗?听话,你这年纪也到了,总不能回过头还去还找村里的厂里的吧,爸还指望你嫁个好人家呢。”。。
  父女俩绕着桌子往前走,经过江澈和潘宁这边。
  潘宁这里倒是也有几个厂商老板上来敬酒寒暄的,主要谈生意,偶尔也旁敲侧击地关心一下旁边这个年轻人是不是潘家人,是做什么的。
  家里姑娘就在身后站着,听指令敬酒,问候。
  有些个身家大的,听说江澈其实跟潘宁没有亲戚关系,而且只是一个创业的学生,就直接结束话题,顾左右而言他去了,哪怕姑娘在背后跺脚,也不再问。
  也有的姑娘自己就先礼貌地告辞了。
  当然也有依然保持矜持和微笑,客气打招呼致意的,无奈江澈很专心在吃东西,看着好像没见识过什么好东西的样子。
  朱家父女俩也经过了黄广义所在的主桌。
  主桌被挤得水泄不通,有厂商上前拉关系,也有不少姑娘被领着敬酒打招呼。
  一个25岁的亿万富豪啊,而且前途远大,这就是魅力本身了。
  黄广义偶尔会礼貌邀请一位姑娘跳舞,但是每曲并不重复,有心人稍作分辨就发现,这些姑娘美丑都有,但是无一不是重要厂商的亲属。
  在这种场合下,美丑之类对于黄广义,显然并不是需要关注的东西。
  朱润娥一路看过来,心说就这样的小妖精,我一个人能打五个,哼。
  “老严。”朱土根在一张桌子旁边站了下来。
  “哎呀,老朱……这就是你女儿吧?”对面那位站起来,握手同时指着身后一个年轻人说:“这是我儿子。”
  “好好好,一表人才。”朱土根用学来的成语说道。
  年轻人笑了笑没搭话。
  又说了一会儿……
  “这样,要不让俩孩子自己跳舞去?咱们哥俩好好喝一杯。”朱土根早有心思,嫁女心切,没顾得上太矜持,坐下后看着女儿和严家儿子走进舞池。
  女儿回头,目光哀求。
  朱土根狠狠给她瞪了回去。
  “你儿子在国外留过学是吧,我听人说?”
  看着女儿进了舞池,朱土根对老严说。
  老严点了点头,说:“是啊,本来该去那什么名牌学校的,哦,麻省……怪我生意忙,只好喊回来帮我。”
  他当然不好意思说儿子出去两年,吃喝嫖赌毒啥都熟练,就是英语一句没学会,不抓回来估计就得进去。
  “我原本也想着给我家莉莎也送出去的。”麻绳还学校?教搓麻吗?朱土根忍住了困惑,不动声色说:“不过孩子年纪大了,来不及,只好在家里请了人教。”
  朱土根心里知道,因为自己没文化,没背景,生意又还不够大,其实一向挺被人瞧不起的,甚至社交场合时不时被当作笑话看,但是没办法,他不能因此就废了交往,不然生意没法往进一步去做,只能厚着脸皮往企业家圈子里凑。
  与此同时,心里也就更希望女儿的婚姻能上个层次,让她本身和家里,慢慢都摆脱这种情况。
  说了一会儿儿女,两个人话题转换。
  “你家的电扇宜家有卖吗?”老严先问。
  “有的,前阵子刚进场试卖,卖得好像还不错。”朱土根说。
  “那……怎么办?”老严偷摸拿眼神示意了一下黄广义所在的位置,说:“果美今天可是拢了一批人,准备一会儿表态的,黄广义跟我也提了……”
  “啊?”朱土根看看他,脸上划过一抹苦涩说:“你那是大厂,所以有盘算……像我这小厂子,你说能怎么办,说话都不带响的,只能随大溜。”
  他说的其实正中黄广义的心思,他今天就是要营造出一种一边倒的态势来,然后让在场大部分原本不愿意表态的厂商,不得不随大溜,投入他的阵营。
  突然,“啊”,一声。
  舞池里惊叫着散开来一群人。
  严家儿子弯腰拍了拍裤腿,抬头,小声但是恶狠狠地骂了句土鳖。
  在他身前不远,一片目光和议论声中,朱润娥坐在地上,她刚被推了一把,穿着高跟鞋站不稳,踉跄几步摔倒了。
  刚才的情况是这样的,严家儿子本身作风就不是太好,而且今晚好像喝得有点多,跳舞的时候不知怎么的,突然就说了一句:“你屁股好大。”
  然后手往下滑了半寸……
  朱润娥慌张给他拦住了。
  “这么没情趣啊?”严家儿子有些不高兴了,不论是这个农村女人,还是她家里的小厂子,他其实都压根看不上眼。
  “你,请你礼貌一点。”
  朱润娥没应付过这种场面,一时也不知怎么办。舞继续别扭的跳着,她本来就不熟练,加上心里不情愿了,走神不小心就连着踩了对方三次。
  第三次,严家儿子终于没忍住,用力一把将她推开了……
  “你会不会跳啊,不会跳能好好跟吗?用点心。”在这种场合,严家儿子行为过激之后终于清醒了些,心虚,所以掩饰了一下。
  “你,你自己推……”
  “我知道你是刚从乡下出来,已经很耐心了,唉,真没办法。”论这种社交场合的应变,朱润娥又怎么会是严家儿子的对手?
  对方故意一瘸一拐地走了两步,作势要上前拉她。
  朱润娥倔强地不肯伸手。
  “那姑娘谁啊?”
  “那个朱土根的女儿呗,她爸到处找人做媒那个。”
  “哦哦,知道了。”
  其实一样农村出来的姑娘现场还有好几个,其实她们也很气愤,但是一时间并没有人有勇气站出来,站在朱润娥的立场说话。
  “……”
  近处的议论声并不难听清,远处爸爸似乎还在跟严家家长赔笑,看过来的目光即心疼,又失望……
  朱润娥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介意请你跳个舞吗?”
  一个声音突然出现。
  众人侧目,朱润娥抬头。
  江澈弯腰,伸手,灿烂笑着说:“先起来。”
  这是这天晚上,这个一直坐在潘宁身边,也算颇受瞩目的年轻人,第一次出面邀请姑娘跳舞。
  “我刚还以为他干嘛去呢……这孩子。”
  潘宁语气中带着赞许,对身边人说。


第四卷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第464章 自我介绍 
  “你先找一下重心,好了吗?”
  “对,稳着来……其实很不错,我看你动作很标准,应该是练过的。所以你的问题其实只在于身体不够放松,明白吗?”
  “放松,听音乐然后跟着我就好。”
  江澈声音和笑容一样温和、阳光。
  “嗯……”朱润娥脸红心跳一下,脚步就乱了,踩了江澈一脚,慌张急切道:“哎呀,对不起,对不起。”
  她又出岔子了,处境正有些尴尬的严家儿子一边抖腿,一边左右看看,冲着人群摊手示意了一下,意思你们自己看吧,就这样的,我怎么跳?
  周围响起几声低笑。
  江澈声音稍大:“没事,谁最初练的时候没踩过人啊?放心,每个人都踩过。”
  周围不笑了。
  “……我是乡下来的,笨手笨脚的,对不起。“朱润娥内心的小纠结和郁闷都还在,小声说:“这个可受罪了,我跟你说,我宁愿在家背柴,这比背柴都累。”
  江澈有些忍俊不禁,笑着点头说,“嗯,我知道。”
  “你知道?”
  “那当然,我也是乡下来的。”
  “骗人吧?你好熟练……呃,反正用我爸的话说,你是场面上很稳的那种,我看得出来。”朱润娥似乎真的放松了些,有点儿不能理解,说:“那我问你哦,你养过兔子吗?”
  “当然。”
  “那兔子和老鼠打架谁赢?”
  “老鼠啊,乡下老鼠这么大个,而且凶得狠,城里的家猫去了估计都得吓哭。”江澈抽空比划了一下大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