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师(草席)-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路点了点头,认答道:“是的先生,至少是有这个可能!”
“我赞成田的意见!”
安东尼医生点了点头,肯定了田路的想法:“我也认为不能排除有肿瘤的可能性。”
有了安东尼医生的支持,田路的想法似乎更容易被人接受了,因此只是稍微考虑了一下之后,史密斯教授就直接下了结论:“好吧,那就做一次DSA,然后进行全身的肿瘤检查!就这样,下面,我们开始讨论下一个病例……”
……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散会吧。”
完成了最后一个病例的讨论之后,史密斯教授在台上宣布散会,然后直接走到了田路的身边:“田,你稍微等一下,我有事情找你谈谈。”
“是的,先生。”
虽然心中有些疑惑,田路还是马上点了点头,没有跟着众人一起走出会议室。
众人都走完了,史密斯教授这才摆了摆手,示意田路坐下,然后皱眉说道:“田,我想知道,你刚才在大家分析病例的时候在想什么?”
“啊?”
田路微微一怔。
“请不要随意的编造理由,我知道你不是在分析资料,因为你的眼睛和耳朵都没有放在病例上面!”田路还没有反应过来,史密斯教授就很不客气的继续说道。
看到史密斯教授非常严肃的表情,田路心中苦笑一声,无奈的点了点头道:“是的先生,我确实没有在分析病例,事实上,我刚才正对您的研究选题进行分析。”
田路说的绝对是实话。在对史密斯教授的研究进行了初步了解之后,结合刚刚开启的科研支持系统和病历支持系统,他突然有了一个非常可行的想法,这两天精力基本上全部放在了这上面。
“我的研究选题?”
史密斯教授的眉头拧成了一团:“田,我想我事先和你说过了,我的研究虽然你可以了解,甚至可以参与进来,前提是你不能影响到正常的工作!”
“问题是,我并没有影响到日常的工作啊!”
田路急忙挺直了身子,强辩道:“您也看到了,我的分析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也得到了您的认同了啊!”
“这是两码事!”
史密斯教授用力一挥手,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一句话似乎耗费了史密斯教授不少的力气,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之后,他才严肃的说道:“田,我认为,作为一名医师,或者说,作为一名住院医师,你还没有适应自己角色的转变!”
没等面色一变的田路开口,史密斯教授摆了摆手,接着说道:“是的,你可能是做出了正确的判断,那又怎样?你没有认参与讨论,也没有主动把判断的结果告诉大家,而是一直等到我的发问,不是吗?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你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这位患者的病情?”
“当然不是!我只是……”
史密斯教授这句话可有些重了,田路心中顿时大急,连忙张口反驳。只不过话刚说了一半,他又马上愣住了。
是啊,不管理由如何,他刚才的心思确实没有放在患者的资料上面!
“田,不只是这一次,事实上,你来神经内科一周了,我发现很多时候你的精力都不够集中!不仅仅是在学术会议上,就是平时查房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往往也是没有放在病人身上!”
“虽然我们接触的并不多,我承认,你非常的有天赋,甚至可以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有天赋的年轻人之一,你在普外科和ICU的表现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或许,你的未来不可限量,甚至会远远的超过我的成就,,我想要告诉你的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师,需要的不仅仅是顶尖的学术水平和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你的态度!”
“你对病人的同情心,你对他们病情的关注,这才是你成为一名好医生的关键!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史密斯一连串如同疾风骤雨一般的话语,顿时让田路脑袋有些发蒙了。
自从得到这个系统以来,他这么的努力,为的不就是成为一个好医生吗?
一位好医生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不是医术吗?
不是他在学术上贡献吗?
刹那间,连日来系统全部开启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种种雄心壮志,在史密斯教授的话语中渐渐的变得虚幻起来了。
看到田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史密斯教授的脸色也渐渐变得缓和了许多。
眼前的这个住院医师,毕竟还是太年轻了,而且看样子方才那番话对他也有所触动,史密斯教授也不愿意太过于严厉了。
轻轻的叹了口气,史密斯教授尽量让自己的口气变得柔和了一些,语重心长的说道:“田,你应该好好的想一想,明白你自己想要做什么,又能够做什么。离开神经内科之前,我能看到你的转变,否则的话,即使你的工作再出色,恐怕我也不会给你太高的评价的。”
说完,史密斯教授点头示意了一下,起身离开了。
偌大的会议室中,只剩下了田路一个人,呆呆的看着手边那一厚摞的病例资料,陷入了一片迷茫之中……

第六十章 第五年

“总之,有人说,医生的工作就是一场战争,敌人就是病人身上的各种疾病。战争了,就能挽回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失败了,就只能无奈的看着生命力在病人的身上一天天的流失殆尽。”
“那么,住院医师的工作呢?”
“攻坚战!”
对着新晋的两位二年级神经外科住院医,和田路同年的汉斯毫不犹豫的下了结论:“不但要去努力攻坚疾病,还要攻坚那些让人头疼的制度和规矩,以及让人敬畏的主治医们……”
“当然,我这句话对田是不适用的!”
在几个住院医中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汉斯特意的指了指远远在一旁悠闲地喝着咖啡的田路,咬牙切齿的低声说道。
住院医师一般都有指定的主治来带,很多时候,低年资住院医有些培训也可以由高年资的住院医师完成,比如说转科第一周,对一些制度和情况的介绍等。今年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刚刚进入第五年培训的田路和汉斯头上。只不过因为一场打赌,汉斯只得无奈的独立承担起了这份工作,所以无时无刻不想着给他找点儿麻烦。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三年就过去了。轮转一年,神经外科三年,田路和汉斯两人完成了四年的住院医师培训,成为了一名高年资的神经外科住院医师。
一名红头发的二年级住院医看了看和自己年龄应该差不多,不,应该还要小一些的田路,心中充满疑惑的问道:“为什么?”
“因为那小子是个怪物!”
呲了呲牙,汉斯接着解释道:“在咱们神经外科,谁都不会把他当住院医看的!实际上,如果不是一些死规定的限制,他早就可以主刀一些大型的手术了。”
这个东方人就是田吗?
另外一名住院医也远远的观察着田路,一脸的好奇。一年的轮转期间,无论是普外科还是ICU,甚至神经内科那边,只要知道她是神经外科的住院医,基本上都会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名字:田路。
关于田路的事情,有着很多的版本。有人说他是移动的医师手册,不仅仅限于神经外科,凡是和医学有关的知识,好像还从来没有被人问倒过;也有人说他是手术机器人,做手术的时候快速而又精准,还可以自如的处理任何一种突发状况!
总之,在低年资的住院医师们口中,这个田俨然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喔!他可真年轻!”
两个二年级住院医最小的也有二十九岁了,看着年轻的田路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叹。
“比我小了整整八岁!”
汉斯耸了耸肩,笑着说道:“不过不得不说,你们的运气实在是不怎么好。他和我一样,即将进入住院医培训的第五年,马上要去圣地亚哥的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做为期两年的基础研究,所以接下来的两年里,你们就要天天带着住院医师手册过日子了。”
住院医师们要学的东西很多,不可能每件事都去问主治医师,所以住院医师手册基本上是每个人口袋里的必备品。自从回到神经外科之后,汉斯就再也没有带过那东西,只要有任何不知道或者记不太清楚的问题就直接找田路,既快又省事儿,而新来的这两位,看来就没有那个福气了。
“咦?做基础研究不是只有一年吗?怎么要去两年?”红头发住院医惊讶的问道。
汉斯接着解释道:“第六年是个人选项,可以继续研究,最后拿到一个科学硕士学位,也可以去其他医院做一年的亚专科培训,不过田直接就选择了两年的研究,看来是想要弄出一片高质量的论文了。”
“喔!”
两人又是一阵低声的惊叹。一般来说,大家都会选择先做一年的研究,等到结束的时候如果未完成,才会选择继续下去。而能从一开始就确定要做两年的研究,看来田路的计划肯定不小,说不定将来能有什么重量级的文章出来呢。
正说着,汉斯腰间的BB机响了,他看了一眼之后,连忙招呼着田路和两位住院医,往病房的方向奔去……
“嗯,我的机票
订好了,对,周日就能到,放心好了!”
“如果你喜欢的话就定下来吧,你知道我对住的要求不高,只要你满意就行!”
……
直到打开房门,走进房间的时候,田路才长吁了一口气,把手机放回了口袋了。找房子这种事情,确实很麻烦,叶兰去圣地亚哥一周了,终于找到了一套还算满意的房子。
“兰兰的电话,找到房子了?”
听见声音,正在厨房里忙活的钱乐乐走了出来,拍着双手笑着问道。
田路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是啊,总算是找到了,离研究所大概半小时的车程,挺方便的,而且价钱也不贵,一千三一个月。”
“这还不贵啊?顶我半个月工资了!”
钱乐乐吐了吐舌头说道。她现在在旧金山的一家社区医院,每个月收入也就三千左右,对于房租这一项支出向来是怨念深重的。倒是田路在过了四年之后,年薪增长了一些,一千三对他而言还算能够承受了。
“谁让你当初选择了旧金山呢?”
田路摇了摇头笑道:“就算是美国,这里也是个高消费城市啊,你当初要是选了另外几家,房租肯定就低多了。”
对于田路的调侃,钱乐乐撇了撇嘴没有接话,转身回厨房忙活去了。以前做饭这件事儿都是由叶兰来完成的,毕竟田路和钱乐乐都要上班,只有她一个人因为一直没能找到医院做住院医,每天无所事事。不过现在她去了圣地亚哥打前站,这项任务就只好落在了钱乐乐的头上。
田路回屋换了件衣服出来的时候,热腾腾的饭菜摆上了餐桌。
晚饭很简单,一碟溜肉片,一碟炒青菜,两碗米饭。在钱乐乐的手下,色和香是肯定指望不上的,味道的话田路也不抱太大的,能填饱肚子就行了。
没有叶兰的晚餐显得有些冷清,两人一边吃,一边随意的闲聊了起来。
“怎么样?找到室友了吗?”
田路咽下一口饭,关切的问道。他们两人一般走,这套房子凭钱乐乐一个人可是负担不起的,所以早在一个月之前,她就开始到处找人合租了。
“还没有!”
钱乐乐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道:“倒是有两个人有意思,不过是男的,被我拒绝了,现在只能指望今年的住院医里有合适的人选,不然,我就只能搬家了。”
她现在刚刚完成儿科三年的培训,接下来是两年的儿科消化专科培训,还是在旧金山,这里环境不错,房子也住习惯了,如果可能的话,钱乐乐确实不太想搬家。
“慢慢来吧。”
这件事情田路也帮不上忙,只好简单的安慰道。
虽然田路搬家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的脸上还是有些不太好意思了,很快就转移了话题。
闲聊着吃完晚饭,田路开始收拾起了碗筷。叶兰不在,他实在是不好意思一点儿活都不干,倒是钱乐乐毫不在意,也跟着进厨房打扫了起来。
“两年后我才回旧金山,那时候你完成住院医师培训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你了,哈哈。”一边洗碗,田路一边笑呵呵的开着玩笑。
身后顿时安静了下来。
直到田路有些讶然的回过头,去看怎么回事儿的时候,钱乐乐才低下头重新擦起了灶台。
“肯定能的。”
女孩儿低着头忙碌着,轻轻的说道。

第六十一章 斯克利普斯

“你看,这片大海是不是很美?”
叶兰闭上双眼,双臂用力的向上伸展着,一脸陶醉的喃喃道。强劲的海风吹拂着她一头秀美的长发,凌空飞舞,简直就像一个风中的精灵。
田路的右手在额前搭了一个凉棚,极目望去,那一片蔚蓝色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际,与湛蓝的天空连成了一色,让人不由得心怀一畅,舒服极了!
“是啊,真美!”
轻轻的赞叹着,田路对自己即将工作两年的地方非常的满意。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就坐落在圣地亚哥市西部的拉贺亚,美丽的大海旁边,四周绿荫环绕,空气清新,绝对是一个好地方。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你赶紧进去吧。”
享受了一小会儿海风之后,叶兰轻轻推了田路一把,抿着嘴说道。今天她一起来到研究所,一是因为田路还没来过,怕路上浪费时间,另外也是因为这片大海:前两天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叶兰就爱上了那片蔚蓝色。
看了看时间,确实差不多了,田路拿起沙滩上的皮包,有些犹豫的看了叶兰一眼。
“放心吧,我等下自己会回去的!”
知道田路是在担心自己,叶兰背着一双小手,踮起脚尖紧走两步到田路身边,仰着小脸儿笑道。
“嗯。”
田路点了点头,突然低头在叶兰的额头轻轻一吻,低声说道:“好久没一起出去玩过了,晚上去看电影好吗?”
“?”
眼中一亮,叶兰顿时惊喜的问道。住院医师的工作非常的辛苦,一到休息日田路多也是在家休息,两人确实很久没有放松过了。
叶兰惊喜的表情田路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愧疚感,立刻便用力的点了点头道:“当然是,研究所不是医院,上下班时间是有保证的,而且今天是第一天报到,估计会去回的比较早,到时候我给你打电话。”
看着叶兰一副喜滋滋的模样,田路的心情也变得愉快了许多,转身向着不远处的研究所走了过去。
……
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是美国规模最大的私立非营利性研究所之一,一直位于美国生物医学研究的前十名之列。研究所内有近三百名教授和上千名的技术人员,再加上数百名博士后和上百名博士,人员众多,规模庞大,位于圣地亚哥的这个只是其两个分所之一。整个研究所由几幢相连的建筑物组成,楼层却都不太高,最高的不过七层而已,整体风格也是朴实无华,从外表上看,一点都看不出这是生物医学的研究中心之一。
田路拿着旧金山医学中心开出的“介绍信”,通过颇为严格的安检,一路走进了最大的那一幢楼。通过前台的指引,又一路上到五楼,找到了神经生物学系主任的办公室。
站在敞开的门口,田路轻轻的敲了敲门边说道:“你好,我是来自旧金山医学中心的田路,和布鲁斯教授约好的九点半见面。”
布鲁斯教授的秘书是个很年轻的褐发女子,一身职业套装显得颇为干练,听了田路的自我介绍之后连忙翻看了一下手边的笔记本,然后打个电话说了两句,很快就抬起头微笑着说道:“田先生你好,布鲁斯教授在办公室等你了,请你自行进去好了。”
礼貌的点了点头,田路径直走了进去。
“很高兴见到你,田!”
敲门,得到回应后开门,田路走进去的时候,布鲁斯一脸微笑的迎了山来,远远的便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连忙赶前两步,田路和布鲁斯教授用力的握了握手道:“我也很高兴见到你,先生。”
作为神经生物学系的主任,布鲁斯教授年轻的田路觉得有些讶异,大概也就四十出头,体格很健壮,一副精力旺盛的样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的穿着也很随意,西裤,衬衫,没有领带,领口微微敞开着,看起来很容易亲近。
常规的寒暄,请田路坐下之后,秘书很快便送进来两杯咖啡,两人这才正式的聊了起来。
“田,无论是在电话还是文件中,洛克教授都给了你很高的评价,我们非常欢迎像你这样优秀的专业人士前来进行基础研究工作。”布鲁斯教授笑着说道。
田路欠了欠身,不动声色的恭维道:“能够来到闻名的斯克利普斯,这是我的荣幸!”
“那么,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很自然的接受了田路的话,布鲁斯教授翻看着田路拿过来的资料,略微有些惊讶的问道:“我在你的申请材料中看到,你直接申请了两年的研究时间?”
“是的先生,我认为一年的时间很难达到我预定的目标,所以直接就申请了两年。”田路点了点头道。
“看来你对自己很有自信!”
布鲁斯教授很是欣赏的看了田路一眼,笑着说道:“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一下,这里是美国,纯粹的临床医生才是最赚钱的行当!”
“这个我明白,只是想要完整的训练一下自己的研究能力而已。”对于布鲁斯教授善意的提醒,田路颇为感激的笑着说道。布鲁斯教授说的很实在,一般来说,住院医师进行研究是为了夯实基础,拓展思维,从而能为临床科研上做准备,很少有人愿意转向基础方向。毕竟,总体来说,临床医师的收入要高一些的。
“你自己清楚就好。”
布鲁斯教授
也不愿意过多的干涉,点了点头,随即问道:“那么,你是想加入我们其中的一个研究小组,还是想独立开展自己的课题?”
神经生物学系下面有很多的课题小组,分别进行不同的研究,一般来说,住院医师们可以选择参与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小组,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独立的开展研究。只不过,因为独立研究的难度很高,而且某种程度上也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加入一个课题小组。
不过很明显,田路不打算那样做,他马上就从皮包里掏出来一摞厚厚的打印纸,站起来给布鲁斯教授递了过去:“我打算独立研究一个课题,这是我的计划书,请您过目一下。”
有些惊讶的看了田路一眼,布鲁斯教授接过那一摞打印纸,第一时间快速的翻看了起来。
“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
仅仅看了两页之后,布鲁斯教授就皱了皱眉头,颇为疑惑的问道。
田路点了点头道:“是的先生,我想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可是你要知道,这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课题,想要在两年内出成果是非常难得,即使是非常微小的成果!你确定吗?”布鲁斯教授认说道。
“我确定!”
田路坚定的点了点头,也极为认回答道:“我的计划书里有很详细的说明,如果你仔细的看过之后会发现,它的可行性是非常高的!”
“好吧!”
布鲁斯教授也很干脆,把那一摞资料放在了桌子上,然后点头道:“我会认看一看的,如果确实可行,那么我会批准你的课题,如果我认为不可行的话,恐怕就只能请你另行选择了。听明白了吗?”
“是的,先生。”
田路极为自信的点了点头。
开玩笑,系统生成的科研方案,如果不可行的话还有哪个可行?田路相信,作为学科里的顶级学者,布鲁斯教授一定能发现这份计划书的价值所在。
事情大致说完了,布鲁斯教授和秘书说了一声,很快,一名博士后就来到了办公室,带着田路离开了。在博士后的带领下,田路一边去办各种手续和证件,一边参观了神经生物学系,也大致的了解了一下整个斯克利普斯的情况。
一颗心,渐渐变得火热起来。
除了那些常规的分离制备仪器、分子生物学设备、基因分析设备、蛋白质组学相关设备、细胞生物学设备、动物相关设备……之外,抗体开发和生产中心、第二代测序技术中心、DNA微阵列技术中心、X线结晶学照相设备、蛋白质和核酸研究中心、流式细胞术核心设施、高能计算等等设施应有尽有,相当的齐备!
这样的研究条件,几乎可以算得上上最顶尖的水平了!
一路走着,一路看着,田路就如同踩在一团棉花之上一样,晕晕乎乎的,不停的盘算着利用这些设备能够验证多少系统中未来的理论。浑然忘记了自己只有两年的时间,也忽略了那位博士后口中不停提醒着的内容:这套设备需要提前多长时间预定使用时间,那套设备的申请者必须符合什么样的条件……
直到办完了所有的手续,安排明天开始正式上班之后,田路走出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回身望着那一大片建筑物,心中突然涌起了万丈豪情!
如果说考上医学院是他的第一步,来到旧金山医学中心是他的第二步,那么,即将开始的两年研究生涯,就是它冲向最终目标的第三步!
恍惚中,那灿烂的未来似乎在迫不及待的向他招手呼唤了……

第六十二章 加速

“先生,您周三提交的设备使用申请被驳回了,非常抱歉,请您及时预约下一次的使用时间。”
虽然话语的内容似乎是在表达歉意,电话那头冷冰冰的声音却表明,说话的人实在是一点儿诚意都欠奉,这让田路心头火起的同时,也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颓然的坐回到了椅子上。
他把有些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有上千人,教授足足两百余人,大大小小的课题组数十个,每天要进行的实验自然是多的让人头皮发麻,他没的是,短短一个月时间,竟然被驳回了三次设备使用申请。无一例外,都是和其他研究人员的计划相冲突了。
这一周的预约排满了,最快也要等到下一周,田路的实验只得无奈的停了下来。
他现在做的实验只是两年计划中的最初始阶段,就是这个最初始的阶段,他却卡在这里整整三个月了!
来到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前两个月是培训,培训实验的基本技能,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等。虽然在系统模拟实现功能的帮助下,田路早早的便掌握了这些技能,依旧只能无奈的接受了研究所的安排。毕竟他的简历上没有任何一条履历表明他曾经接受过类似的训练。
第三个月,在正式开始自己的试验之后,他又接二连三的遇到了从未想过的突发状况,被驳回仪器的使用申请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一次两次是偶然,如果发生了第三次,那恐怕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左右到了下班时间,既然确定了结果,田路也就没什么干劲儿了,于是便草草的收拾了一下,走出了实验室。
研究所数千号人马,纵然是加班做实验的人再多,准点儿下班的人也不少,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田路取出自己的自行车,带好头盔,驶出了研究所的大门。
在众多下班的人员之中,田路的自行车并不显眼,实际上,每天利用自行车上下班的研究人员不少,倒不是因为环保,主要还是起到一个锻炼的目的。科研人员们工作忙,很多时候为了一个实验结果,往往会在实验室里泡上好几天,因此很多人都用骑车上下班的方式来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从研究所到田路租住的房子骑车要五十分钟左右,田路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健着自己的体魄。
略显空旷的马路上,田路一边骑,一边在脑海中认分析着。
他实验的第一步,是针对周细胞的。
田路的远景目标是血脑屏障的作用机制,这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课题,要想完整的阐述整个血脑屏障的完整体系,需要提前做的工作太多太多了,他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是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还被一层连续不断的基膜包围着。基膜之外更有许多星形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把脑毛细血管约85%的表面包围起来。这就形成了脑毛细血管的多层膜性结构,构成了脑组织的防护性屏障。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相邻,具有极其复杂的细胞调节功能,现实中发现的功能有调节血流、促进血管生成、向内皮细胞迁移、吞噬和抗原提呈,以及干细胞功能等等。
组成脑毛细血管的细胞中,内皮细胞主要是形成紧密连接,负责调解通透性和信号转导,而周细胞通过缝隙连接与内皮细胞交换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质细胞突起以peg-socker方式接触基底膜以及与星形胶质细胞和周围血管连接。它可以借助直接接触以及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信号分子,与内皮细胞和神经血管单元的其他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等)进行信息联系。
现实中,周细胞对于血脑屏障的作用虽然有了一些发现,并不系统,也不准确,田路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准确而完整的阐述周细胞的作用机制和具体内容。而实验的第一步,就是确定筛选和鉴定周细胞用的分子标志物。目前常用的包括α-**A,3G5,NG2等都是细胞表面蛋白,特异性都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田路现就是要确定一种分子标志物,作为自己后续实验的依据。
医学文献支持系统中,四年后的研究很详细的阐述了实验过程和结果,田路所要做的,无非就是重现罢了。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重现,却被打断了好几次了!
“自己的安排肯定有问题!”
田路暗暗的思量道。
确实,有些时候仪器的预约确实可能会被取消,那是因为必须优先保证某些大牛们的实验优先,大多数情况下,公平性还是能够保证的。尤其是田路现在的实验,需要的只是一些常规的仪器,并不是很高端,所以被驳回三次,恐怕就是时间的安排上有问题了。
一般来说,田路都是提前三天进行预约,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要至少提前一周左右才行!
对于血脑屏障的整个研究内容,科学研究支持系统给出了完整的方案和极为详细的流程,具体的试验进度安排等内容,还是需要研究者自己处理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研究所的这两年是田路的一道坎。
就像系统功能在临床上的运用一样,科研支持系统在现实中的应用也需要田路通过实践来熟悉,来掌握。
在研究的初期,田路还只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实验的过程。在这期间,他就要遇到许多系统实验中不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实验原料的申请,实验设备的申请,实验进度的安排,以及向主官上级的报告等……
如果等到田路做出了一定的成果,看到美好的前景之后,研究所必然会加大投入,到时候如果有技术人员甚至研究人员参与进来,那么作为主导者,他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比如对人员的工作进行安排,对各组工作的协调,对所有工作的进度进行把控等……
系统给出的科研方案是毋庸置疑的,系统而富有条理,正因为它的系统性太强,就注定了田路不可能一直靠自己进行下去。
事实上,医学界的任何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都是无数科研人员多年成果的积累!
就好比血脑屏障的机
制研究,在未来虽然有了完整的阐述,依靠的却是上百年的积累和沉淀!
从二十世纪初发现开始,到二十年后完全阐明其机理,一百多年的时间,无数的科研人员,无数的研究机构,乃至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