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随身空间(佛曰)-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上是最为盛开的时候,中午阳光强烈的时候就会自动将花朵闭合起来,到了下午就又会张开来,颜色也逐渐变成粉色乃至夜里的院子里的各色果树压在张太平的特殊照顾下开满了花,上面来来回回飞舞着辛勤忙碌的小蜜蜂。
老爷子从果园子里晨练回来,张太平问道:“爷爷,你看,我想给院子里面也养些蜂子,你看怎么样?”
“这个想法不错,蜂蜜的功效很多,最著名的便是养颜和延寿了。”
“那你看放在那里比较合适呢?”张太平自己打量了一下,早已经被自己布置满满的了。
“就放在后院的墙外面吧,这个又不怕人偷。放在外面也便于出去采蜜。”
张太平想了想也是,便准备将蜂子阳仔院墙外面靠近后门和鸡棚毗邻的地方。
正文 第169章 王老汉;养蜂
虽说空间之中也有着好几个大蜂窝了,收蜂蜜也已经收取了不少,但是那都是放在空间中让其自然生长的,说是野生的也不为过,张太平自己并没有养蜂的经验,首先这个蜂箱怎么制作都是个问题看来只能到村子里养蜂的王老汉那里去请教请教了。
吃过饭后,张太平提了些空间里面蜂子的普通蜂蜜来到王老头家里。王老头的儿女早些年出去闯荡去了,只是一直再没有了音讯,家里面只留着一个四五岁的女娃娃,近十年已经十四五岁了,亭亭玉立也是个美人胚子。至于王老汉的真实名字逐渐被人们遗忘了,最少张太平不知道他的真名是什么。
由于儿子儿媳出去闯荡逐渐杳无音信了,王老汉也随之逐渐沉默了下来,脾气也变得有点怪异,很少和村子里的人来往,一心将孙女抚养长大。有这一身养蜂的手艺,也没有让女娃娃吃过苦,并且还能上得了学。
张太平来的时候阿黄也跟了过来,进了院子,王老汉家里的细狗刚叫唤了一声看见张太平身后的阿黄就钻到我里面抱成一团不敢再出来了。
正在割蜜蜂的王老汉闻声回过头来看见张太平走了进来,还有悠闲进来的阿黄,不自主地皱了皱眉头说道:“有什么事吗?”他和村里的人很少有深交,蜂蜜也都是卖给了外面的人,就和村子里面的人交往更少了,张太平突然前来自然有些出乎意料也有些不喜。
张太平听闻过这个老头的怪脾气,对他不客气的语气没放在心上,说道:“我也想要来养些蜂子,但是没有经验,过来学习学习。”
王老还是脾气有点怪异,但却不是不近人情,最近也听说了张太平所作所为,的确是为村子里面干了些实事,让村民的日子好过了一些。听闻张太平的来意之后脸色缓和了不少,但是还是板着脸说道:“你自己看吧,不过小心不要靠的太近了让蜜蜂蛰了。”
说完后又忙着割蜜了。这几天正是花开的时候,蜜蜂们整天忙碌才回来的花蜜也是一年之中最为上等的蜂蜜了。而且花蜜积累的很快,每天都需要割一次,马虎不得。
张太平也没有打扰,而是自己随便地看着。
王老汉这里一共二十三个蜂箱,在院子的一角上摆了个圆形,上空飞舞着密密麻麻的蜜蜂,进进出出颇为忙碌。张太平揭开一个箱子看了看,里面的有一个网巢状物,上面爬满了蜜蜂,想必这就是人工饲养模拟出来的蜂巢了,割蜜的时候将其取出来翻个面从背面割就可以了。
蜂蜜刚出来的时候并不是市面上卖的粘稠状,而是近乎块状的,越是质量好的蜂蜜凝结的越明显。这刚割下来的蜂蜜并不能立时就服用,大多数人都王老头有些惊讶蜜蜂竟然对张太平的举动没有过激的反应,但也没说什么,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情。
张太平抬起头来的时候正好看见门口站着一个十四五岁花季岁月的少女,腰际为这个围腰,头发简单地扎在后面。手里面还拿着个铲子。这边是王老头的孙女,至于名字张太平不甚了解,站在门口自有一股少女独有的魅力。
今天正好是星期六,正在外面上初中的女娃娃就回到了家里。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老人和女孩子相依为命,女娃娃早早就懂事乖巧,年纪不大但是却练就了一手不错的炒菜手艺,星期天回来做饭给爷爷吃。
“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张太平向着站在门口的少女问道。
虽然女娃子懂事的早,但毕竟也才还只是十几岁的女孩子,在张太平面前还是有些放不开,小声说道:“王凤儿。”
这个名字是王老汉亲自取的,他养蜂养了一辈子,给孙女起名也是和蜂儿谐音。
“好名字。”张太平赞了一句将手里面的东西递过去说道:“将这个拿进去吧。”
女娃娃拿着铲子不知所措,正在忙碌的王老汉停下来抬起头来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张太平笑了笑说道:“我过来没有什么东西,就随便带了些。”说着将其塞进了女娃的手里面。
王老汉明白他的意思,一般村里人到别人家里去又是相求的时候都会带上一些礼物的。
还在思考着要不要的时候,王凤儿已经打开袋子看了看,立即就溢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好香呀。”不自禁地叫出了声,然后又是一声惊讶“咦,竟然是蜂蜜!怎么会这么香呢?”抬起明净的眼睛看着张太平。
“呵呵,这是我在山里面采的野蜂蜜。”张太平笑着回答了一句。
王老汉听到是蜂蜜,有点好奇,张太平这不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吗?到自己家里来竟然送蜂蜜。放下手头的工具过来也看了看。
果然是有一股浓郁的香气。王老汉将瓶装的盖子打开,香气更浓了。周围的蜜蜂嗅到香气都向这边围了过来,王老汉赶紧又盖上盖子。几人进到屋子里面关上了门,王老汉才重新打开盖子仔细观察起来。
一进屋之后,王凤儿“呀”的一声赶紧转身跑到锅灶旁边,刚才她正在炒菜来着,出去都把这事给忘了,屋里现在充斥着一股烧焦了的味道。
打开盖子之后,逸散出来的香气都将屋子里面锅里烧焦之后冒出来的味道压了下去。
王老汉有观察细嗅了片刻说道张太平点了点头肯定道:“的确是的,那个蜂巢都有老笼那么大了。这事钱老头和王贵也都知道。”
王老汉一听竟然都有一米见方大小了立即就打消了也过去采些蜜的想法。那山里面的野蜂子可不像家养的小蜜蜂这么好相与,个头大、毒性也大,要是被蛰上几下可是会出人命的。至于张太平是用什么方法采到的也就没有多嘴再问,那是属于个人私有的秘法了。
要是别的东西王老汉可能不会收下,但是这么好的蜂蜜却是舍不得拒绝。所谓“拿人手软,吃人嘴短”,接下来给张太平详细讲解了蜂箱的制作方法和一些养蜂的技巧。
最后王老汉可能还是感觉自己占了张太平的便宜,说道:“以后你在养蜂上面有什么问题了尽管来找我。”
张太平点头应是,其实他今天主要来就是为了看一看蜂箱的制作方法,至于养蜂的技巧都是其次,他相信从空间中取出来的野蜂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肯定不弱,他们以前就是自生自养的,基本上不需要人来管理。
谈完了正事,王老汉指着蹭在王凤儿跟前的阿黄问道:“这是你家以前的那只黄狗吧,怎么长得这么大了?”
张太平也看了看阿黄说道:“可能是以前给喂得少,现在营养好了自然就长得大了。”他自己也有些惊讶“这家伙可是很少和生人这么亲近的呀,今天怎么和王凤儿如此亲昵。”
“也不算是生人了,”王老汉抽了口旱烟笑着说道“它也就是着半年来的少了,以前可是没少到家里来,每次风儿都会给它一些吃食的。”
张太平这才恍然大悟,以前家里的情况自己是明白的,蔡雅芝很少给它喂饭的,基本上都是烫些麦皮就行了。而且还会时不时地挨张太平的揍,所以常跑出来到各家院子里面乱串。王凤儿看它可怜就给它喂了些吃食,之后它就经常来了,每次王凤儿都会给它准备些。是以王凤儿也算得上是半个主人了,亲近一点也属正常。
王老汉又道:“我看你这条狗不错,到时候配了哪家的母狗过来告诉我一声,我去要个狗崽子回来。”阿黄是公狗不能下崽子了,只能看它和那家的狗配种了逮一个狗崽子了。
“行,没问题。”张太平拒绝了王老汉挽留下来吃饭的想法。
回到家里面就开始找木头自己制作蜂箱了,制作了十几个,正好在后院木门外面摆成一个圆。里面的人工蜂巢却得去镇子上面专门的地方买。
第二天制作好了蜂箱,张太平也不拖沓,直接骑摩托车到镇子上面买了十几每次张太平带回来水果之后,蔡雅芝总会嫌张太平会乱花钱,他只是笑笑也不解释。将水果全部放进冰箱之中,放不完的西瓜用绳子绑起来吊到院中的水井里面冰着,到了晚上拿出来切开正是最好。
正文 第170章 农科大来人
将水果放好后,张太平开始一个人组装蜂箱。这会儿正是老爷子给范茗针灸的时候,不用担心怎么将蜂子从空间之中取出来。
从空间之中取出来一大群蜂子,每个蜂箱里面都放有一只普通的看起来只是比野生的稍大一点的蜂王。蜂王安置下来后,在空中花乱飞舞的一大群蜂子也跟着钻进一个个蜂箱里面,稍微熟悉了一番环境之后就看是振着翅膀出去采蜜去了。往往勤劳的人比作蜜蜂,也不是没有道理,蜂子整个就停不下来,一声都是为了采蜜,也一生都不停息地忙碌着。
既然蜜蜂都开始出来活动采蜜了,那么这个温度也合适蝴蝶的生长了。张太平将蜂子放出来之后也将蝴蝶放出来了一部分,顿时满天都是偏偏起舞的彩蝶。
它们骤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并不立即飞走,而是环绕在张太平的周身飞舞着,要是让旁人看见了又是要惊奇了。张太平赶紧向着果园跑去,蝴蝶耶随之而动。来到果园的花丛之间,这些蝴蝶才开始慢慢离开张太平的周身,飞舞到果树的花丛之中。
野蜂子有自己的生存能力,不像蜜蜂那样需要人照顾饲养,但是正常情况下野蜂子产蜜的量却不如蜜蜂的多。张太平从空间之中取出来的野蜂子却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既有野性又很勤劳,个头足足有普通野蜂的一点五倍、蜜蜂的三倍多,每一次采的米也就多。主要的是不用张太平多管理,做个甩手掌柜,只是隔上两天割次蜂蜜就行了。
从果园里面回来之后,找了些稻草将趴在水泥架子上面松耷下来的藤蔓绑在上面。然后又用稀释过后的泉水将栽种在院子里面的花浇了一遍。
收拾玩后院的活计,又闲了下来。范茗正在治疗,张太平不过去打扰了;丫丫正跟着天天小姑娘一人拿着个小本子写字呢;妻子蔡雅芝在厨房中做午饭。张太平见各人都有各人的事情,就自己闲着,便端了一把藤椅坐在屋檐下观察起了燕子。
屋檐之下现在已经有了四个燕子窝,里面最少住着八只小燕子。这会儿正有一只燕子从外面捕食回来,它进到其中的一个窝里之后,先前在里面窝着的那只燕子就飞出去了,这是换班呀,始终保持着巢里面有一只燕子在看守着。
张太平心中一动,站起来将手伸进窝里。那只停留在窝里的燕子见状立即炸起羽毛尖叫了一声,还没飞远的另一只燕子掉转头像箭一样快速射了过来。两只燕子同时啄着张太平要伸进窝里的手。只是这点小力道对现在的张太平来说就像是挠痒痒一样,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更阻止不了他伸进去的决心。
果然,窝里燕子的身子下面躺着几颗温热的蛋。不知张太平嘿嘿笑了笑收回手,我里面的两只小燕子警惕地盯着张太平以防他再有什么冒犯的举动。旁边有两个窝里面也伸出来一只燕子的头,看着张太平就像防贼似的。
站到院子中央向着天空中打了个呼哨,一记鹰啸回应过来,小金的身影就出现在高空之中,锁定张太平的身影之后一个俯冲稳稳落在张太平伸出的胳膊上面。一般情况下,养鹰的人都会在胳膊或者肩膀这些鹰常停驻的地方垫上垫子。即便是鹰没有伤人之意,但光是那个爪子抓着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只是张太平完全不需要。
刚才还警惕看着张太平的一排几只小燕子见到小金的身影之后身上的羽毛又炸了起来,如临大敌地守在窝边上,惊恐之声连成一片。又有几只小燕子从外边飞了回来守护在窝边,一副共同抵御的架势。
小金站在张太平的胳膊上只是睁眼瞥了一下就不再理会了。
张太平将小金唤下来不是为了吓唬小燕子们报刚才的一啄之仇,他还没有那么无聊。而是从小燕子孵化鸟蛋这件事情上面联想到了小金也是一只鸟,且是一个男子汉,不知道这个后代的问题怎么解决。
只有在看张太平的时候小金的眼神才不会犀利如刀,缓和下来的神情给张太平一种三四岁小孩看待自己亲人的感觉。
张太平伸手抚摸着他头上唯一一处如软的羽毛,它享受地眯上眼睛歪着头抵着张太平的手。
“大帅,有人找你。”就在这时,院子边上传来村长的声音。
小金的眼神豁然睁开,有点恼怒前来之人的的打搅,犀利如刀的眼神落在村长和其身后的一个带着眼镜的六十多岁的老头身上面。躺在张太平腿边的狮子也站起身来,戒备地看着村长身后的陌生人。
被一鹰一狗这样的眼神盯着,这位老人感觉压力很大,并没有跟着村长一同进到院子里面,而是站在院子口打量着。
张太平将手臂向上扬起,让小金飞上了天空。小金在上空盘旋了几圈之后就掉头向着南面山背后飞去了。
拍了拍狮子的肩膀,张太平迎了出来看着陌生的老人却向村长问道:“就是这位老先生找我吗?”
“对,就是这位先生找你。是大学里面的老师。”
张太平正待问,这位老人已经自我介绍开了:“我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位老师,名叫邵峰国。是在网上面看到了上传的蝴蝶谷的照片才来的。请问你是不是网络上面的小村姑?”邵老师问这话的时候有些不确定,也有些怪异,站在他面前的“小村姑?”张太平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不是范茗的网名吗。这位邵老先生也说自己是因为“蝴蝶谷”的照片才来的,那个时候张太平还没有相机,关于蝴蝶谷的照片都是范茗照的上传到网络上面去的。这位老先生前来可能是要询问有关蝴蝶谷的的事情了。摆了摆手说道“我不是小村姑,那是一个女孩子,现在有点事情不便出来,要不你在这里等上一会儿?”
“不急不急,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吧。”他这不是客套话,今天真的是不急的。
这位老先生是农科大的一位老资历的教授了,一直从事的是昆虫这方面的研究。昨天在网络上面无意中看到了名为“小村姑”的一个网友上传的关于一个蝴蝶谷的照片,而且下面还附有本人的住址。他正在做一个关于蝴蝶的研究,竟然在一系列的照片中看到了许多很少见甚至没有见过的蝴蝶,按耐不住准备前来一探究竟。如果是真的话对自己的研究就太有价值了,即便不是真的就当是给自己放一两天的假了。
张太平将这位老先生连同村长一同请进屋子里面,坐定后奉上茶水。
邵老先生抿了一口茶后看了看地上的两条大狗问道:“刚才那只雄鹰是你养的?”
张太平点了点头说道:“的确是我养的。”
“那这两只大狗也是你的了?”
“嗯。”
老先生对着张太平翘了翘大拇指说道:“真了不得,我一直认为能驯服鹰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那只大鹰有六七十斤了吧?”
张太平不甚了解他这个以重量划分的方法,说道:“差不多吧,双翅展开两米多宽,站在地上有六七十公分高了。”
“那就是了,一般来说鹰成年之后都是身高多少体重也差不多是多少。”
“大帅家里面可不只是有鹰,还有两只会所话的怪鸟,叫做什么鹦鹉来着,对,就是鹦鹉。池塘里面还有一只磨盘大小的福寿龟呢。”村长在旁边极力推荐着张太平家里面的看点。
“真有磨盘大的福寿龟?”邵老先生惊奇地问道,对于鹦鹉他是经常见到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位村长所说的磨盘大小的福寿龟却是从未有见识过。
“有呀,怎么没有,就在外面的池塘里面,出去就能看到。”说着就站起身来往外走。
邵老先生也是很感兴趣,跟着站了起来。张太平自然也不能坐着了。
“哦,还没有请教小兄弟的名字,是叫做大帅吧?”邵老先生在“我姓张,名太平,大帅是人们叫顺口的绰号。”张太平笑了笑说道。
邵老先生也笑着说道:“大帅这个名字不错,有气势还顺口,我也就跟着这位村长这样叫了。”
“呵呵,怎么叫都无妨。不知道我该什么称呼老先生呀。”
邵老先生爽朗地大笑了一声说道:“你可以叫我邵老师,如果感觉不顺口,也可以直接干脆称呼为老邵。”
“我还是称呼您为邵老师吧。”
“随你了。”
正文 第171章 考察蝴蝶
来到池边上,岩石从水里破水而出,将漂浮在上面的小鸭小鹅们吓得四散而开。张太平拍了拍手,它便从水里面慢慢爬了上来。
在山里的时候只是让人感觉到有点大罢了,上来之后才具有视觉上的巨大冲击。岩褐色的甲被上面刻印着两个古老沧桑的篆字符文,老村长这种在农村生长的粗人还罢了,像邵老师这种文人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沉重感,这只福寿龟已经不知道存活了多少年了!
“能估计出它有多少岁了吗?”邵老师指着巨大的岩石震惊地问道,听说巨大和自己亲眼看到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听说只是一个概念,而亲眼所见却是震撼。
张太平摇了摇头回答道:“村子里面最老的两个人也说不出来它到底活了多少年了。都说千年王八万年龟,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三四百岁肯定是有的,只多不少。”
邵老先生点了点头,他是搞这方面研究的,但是以前接触的福寿龟最多就是脸盆大小,这么大的实在是第一次见,没有经验实在是不好妄下结论,要想知道具体的年龄还得经过仔细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这真是王老兄弟说的那样从地下泉水里面挖上来的?”
“天真万确,就是挖这个池塘的时候在临近山脚的地方挖出了泉眼也我出了它,当时在场的村民不少,都是亲眼所见的。”
“要真是地下泉水里面挖上来的,那这泉水可就了不得了,肯定和一条颇为壮观的地下暗河想通,不然光凭借一条小小的地下泉水是养不出这种大家伙的。”
“地下暗河?”张太平心中一动,既然能存在岩石这样的大家伙,不知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要是有的话用空间泉水引诱来也不错。
“对,就是地下暗河。只不过一般在大的河流或者湖波附近才会出现大的暗河,在山区里面甚少出现。”邵老先生又补充了一句。
老村长道:“那这就怪了。”
邵老先生笑着感叹道:“大自然无奇不有,其中的奥秘人们也知之不详,凡事总有例外的。”
看完岩石之后三人又往回走,到屋子里的时候范茗今天的治疗正好结束了,正在和蔡雅芝谈话,见到三人之后问道:“就是这位老先生找我了?”
邵老先生不由感触互联网真是个神奇的东西,他在网络上面看到了许多范茗上传的照片,还以为是一个喜欢四处旅行年纪最少也在三十岁的中年人,没想到却是一位明眸皓齿的小姑娘。
“就是我找你了,在网络上面看到了你上传的关于蝴蝶谷的照片,想要过来了解一下关于蝴蝶谷的事情。”
“这件事情呀,你稍等一下。。。”说“这是。。。?”邵老先生有些不明所以。
张太平笑着说道:“他就是这样的性格,风风火火的,邵老师想了解什么就问我吧。”
“哈哈,那是最好了。”邵老师笑着翻开范茗给的本子,里面夹杂着一片片色彩斑斓的蝴蝶标本。才翻了几页,邵老先生的表情就变得激动了起来“红液翠蛱蝶!竟然真的是红液翠蛱蝶!”老先生激动莫名,竟然像小孩子看见了喜爱之物惊喜地叫出了声。
张太平能理解他这种心情,一些个专心致力于学术的人他们的心中往往能保留一份如同孩童般的纯真的对于所研究之物的激情与发自内心的喜爱。
过了半晌之后又激动地大叫了起来:“这是,这是金斑喙凤蝶,竟然在这里看到了金斑喙凤蝶。”随后又冷却了下来说道“唉,可惜被制成了标本,要是活着就好了。”
金斑喙凤蝶的大名张太平还是听说过的,因为这种蝴蝶是中国唯一被定为一级保护动物的蝶类,有着“蝶中皇后”皇后的美称。
他伸过头去,只见金斑喙凤蝶体长30毫米左右,两翅展开有110毫米以上,是一种大型凤蝶,展开来占满了整个纸面。它的翅上鳞粉闪烁着幽幽绿光。前翅上各有一条弧形金绿色的斑带;后翅中央有几块金黄色的斑块,后缘有月牙形的金黄斑,后翅的尾状突出细长,末端一小截颜色金黄,美丽异常。
“这并不是活着的时候捉到制成标本的,而是当时在山谷的时候在地上面捡到的已经风干了的标本。”张太平为范茗辩护了一句,可不想让她背上杀害国家保护动物的罪名。
邵老先生听到张太平这样说后松了一口气道:“原来是这样。”自然生死和人为杀害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了。自然生死那是天理循环,谁都逃脱不了的,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但要是被人杀死就造孽了。
老村长在旁边问道:“这些蝴蝶很珍贵吗?”
邵老师说道:“当然珍贵了。”然后翻到贴有金斑喙凤蝶的那一页指着上面精美的标本说道“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了,数目比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还要稀少呀。你说珍贵不珍贵?”
“那可了不得了。”村长虽然对蝴蝶没有上面概念,可是鼎鼎大名的国宝大熊猫还是知道的呀,这个蝴蝶都能和熊猫相提并论了,自然是了不得张太平轻笑了一声说道:“我后山谷的果园里面前几日来了一批蝴蝶,邵老师要不要去看看?”
“此话当着?那还等什么?走走,赶紧走,看其中有没有什么珍贵的品种。”
张太平在前边领路,邵老先生和村长跟在后面。
果园里面的繁花还没有凋谢,簇簇粉红嫩白不一,算得上是美景了,但是进来的邵老先生却没有心情欣赏这三月之际的妖娆桃花,眼睛直视盯着花丛中翩翩自在的各种蝴蝶猛瞧。
转了一圈下来,却是再没有找到什么特别珍贵稀少的品种,到时有好几种是两邵老师都没有见过的品种。大喜之下的他赶紧掏出随身携带的笔和小本子将这种蝴蝶的外貌特征记录下来。回去查找一番资料,要是能发现一种心的品种,那对他现在的研究是作用巨大的。
将园子转了好几圈,几乎将每一种蝴蝶都看了个遍才停歇了下来。虽然没有再见到金斑喙凤蝶,也不失望,不是说在深山里面还有一个巨大的山谷全都是蝴蝶吗,那里既然有风干的标本也就肯定有还存活的。
“今天真是不虚此行呀!”邵老先生笑容满面地说道。
村长也是笑容满面地说道:“只要你认为来的值就好。”
“太值了。”
回到院子里后,邵老先生说道:“本来见到这里风景优美,想要在这里住上个一两天感受感受悠闲自得的生活。但是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有了这么巨大的发现,心是静不下来了。需要早早回去研究一番,再查一些资料确定一番。得提前告辞了。”
老村长惊讶:“这么急?”
“迫不及待呀,现在是恨不得飞回去。”邵老师笑哈哈地说道。
等到范茗出来后,邵老先生便对着范茗说道:“这位姑娘,能不能让我将你这个本子拿回去用一段时间?”
范茗甩了甩刚洗过的湿漉秀发大方地说道:“你要用就那去吧,放我这里也就是图个好看。”在这里可没有什么吹风机之类的,洗过头发之后在山风之中风干是最为舒爽的了。
“那就多谢了。”邵老先生像范茗道过谢之后就向张太平和老村长辞行“这次来得匆忙走得也是匆忙,没有和王老兄弟好好喝茶品酒,下次还会来唠扰的。”
村长肯定是人来得越多越好了,欢喜地说道:“随时来都是热烈欢迎的。老哥出去后也将咱们村子宣传宣传。”
邵老师扬了扬拿在手里面的标本夹说道:“这个不用王老兄弟担心了,这里有着如此多品种稀少的蝴蝶,不出名都难呀。”又对张太平说道:“过几天说不定还要来到山里面的蝴蝶谷之中考察一番,到时候可能要麻烦小兄弟“没什么麻烦的。”张太平摆了摆手说道。他这段时间正好也寻思着到山里面去在转一次,将山中湖水里面的鱼种带出来些,有可能的话将水鸟也引出来一些。
邵老师走后,村长也随即离开。
范茗问到:“这是谁呀?”
张太平翻了翻白眼说道:“这是你引来的人你自己都不知道?”
范茗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是杨凌那里西北农林大学的一个研究蝴蝶的老教授。”张太平还是给她解释了一句。
“哦,是个老师呀。”
正文 第172章 丫丫养蚕
“不说这些了,你身体现在的感觉怎么样?”
范茗皱了皱眉头说道:“我都感觉没有事了,每次针灸之后全身狗痒的要死,这不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再发作一次吗?张爷爷说是没有好,还得治疗。也不是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她已经向行如水说了几次了,但是行如水都没有答应。
张太平笑而不语,他当然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没有发作的原因,并不是已经治愈了而是喝的水和所处的环境的原因:“你还是耐心治疗吧,别胡思乱想了。”
范茗的脸皱成了苦瓜色。
而后张太平找到了老爷子那里,老爷子正在书桌后面的整理药架子上面的草药。虽然答应张太平这在离家里面,但是老爷子很少去前屋张太平住的地方,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外面,不是在山上采药就是领着阿黄打点小野味。
现在老爷子又下了山,村里人有了什么病就会来让老爷子给瞧瞧,都知道老爷子瞧病是不收村里人的钱的,没有谁不识趣地递钱,而是带来些其他的土产品,要么是日常用的东西,要么是山里采到的山货或者药材。
“爷爷,范茗这病现在怎么样?”张太平问道。
老爷子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很奇怪。”
对于老爷子的说法,张太平心里是有点猜想的,于是问道:“怎么个奇怪法?”
老爷子将药架上面整理好的一个个小抽屉推进去说道:“我给你说过,我以前也是见过这样一例病人的。这种病的治疗时间很长,在治好之前病情或者会逐渐减轻,但是绝不会像她现在这样完全没有事似的。我特意仔细地诊断了好几遍,她的病情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