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星来了-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晶晶和吴小春想不出伯玉制作怎么搞,就像当初,综艺界内,就谁也没想到去做一档蒙面唱歌的节目。
这个世界,很多事物都在发展,永远也不能说达到极限了。
各行各业,每年都有无数个创意出现,带领本行业革新,走向越来越辉煌的未来。
历史的车轮一直在滚滚向前,社会整体也一直在向前进步。
不但陆晶晶和吴小春不知道伯玉制作十二月份要做什么歌唱类节目,网友也一无所知。
“拿来跟《蒙面歌手》打擂台的节目?”有网友疑惑。
《蒙面歌手》的粉丝,很多可不知道第二季《蒙面歌手》已经换剧组了。
况且,他们也只是《蒙面歌手》的粉丝,不是幕后剧组的粉丝。
得知有歌唱类节目要挑战自己喜欢的《蒙面歌手》,这些粉丝就不干了。
“鸡蛋碰石头!”
“我看不是要跟《蒙面歌手》打擂台,纯粹是拿来恶心《蒙面歌手》的吧。”
“就是,估计只是想抢一些《蒙面歌手》的收视率,他们从来没想过要打败《蒙面歌手》。”
“不管什么歌唱类节目,反正我继续支持《蒙面歌手》,大爱《蒙面歌手》。”
“哈哈,我喜欢时空行者,喜欢大魔王和天空之城妹妹。”
“……”
一群年轻的,不明所以的《蒙面歌手》粉丝很不屑。
一些资深网友和粉丝一头黑线。
丢人呐。
《蒙面歌手》原团队要做新节目,你们这样说人家,不嫌自己丢人我们都觉得丢人。
“据说时空行者不但是歌手,还是《蒙面歌手》的创始人。他现在要做另一档歌唱类节目,你们喜欢他,还这么说他好吗?”有人好心提醒道。
“啊?什么意思?我书读得少,你说清楚?”年轻的孩子们一脸天真。
老司机们捂脸,这帮追星族:“以你们的智慧,我很难给你们解释清楚。”
孩子们不服气了:“什么呀,是以你的智慧,你很难给我们解释清楚的吧?”
“……靠,有代沟,江湖路远,不必再见!”老司机们败了。
音乐圈内人听说伯玉制作要做歌唱类节目,全都撒欢起来。
尤其是那些没接到《蒙面歌手》节目组邀请,或对方没让自己上的艺人,一个个开始打听,询问伯玉制作。
他们问的对象是方旭东。
现在圈内都知道,方旭东是代表伯玉制作的。
甚至有的人只知方旭东,而不知陈子昂。
“《超跑》还在紧张录制中,这么早抛出新节目,可累死我了。”方旭东跟陈子昂抱怨:“你躲后面老轻松了,所有人都找我,能不能给放个假?”
陈子昂很大气:“好,《超跑》录制完毕,给你们放几个月的假,该出国旅游的出国旅游,该去度假村静修的去度假村静修。你们来我这又不缺钱。”
虽然石子峰科技赞助节目很多钱,但最后其实钱大部分回到陈子昂这里了。
毕竟不是独家冠名,不只石子峰科技一家是赞助商,还有好几家呢。
此外,苏江卫视本身就挺财大气粗的,每档节目上面都会有经费下来。
收视率越好,经费就给得越多。
总之,除去录制的成本,剩下的钱都是节目组的收益。
而这些收益,大部分是给伯玉制作的。
给伯玉制作,就是进陈子昂等三个老板的腰包。
伯玉制作的员工拿的是死工资,跟上班族一样,有活没活,都是这些工资。
只不过做节目,挣钱了,老板有良心,会多发些奖金。
陈子昂对员工就是这样,不可能员工忙的时候,给他们的收入跟闲的时候一样。
第415章 将来,我带你登上全世界最辉煌的舞台
“那新节目还怎么做?我可是被你这个新年档节目吸引过来的,打死我也不在那时候放长假。”方旭东哭笑不得。
陈子昂笑道:“看吧,让你们放假,你们都不肯,以后可别说我对你们苛刻啊。”
……
维也纳,位于多瑙河畔,奥地利的首都,也是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
王茵做为国内最顶级的歌唱家,今年来这里举行音乐会。
陈子昂做为她唯一的学生,自然也跟着来了。
在世界民族音乐圈子里,陈子昂名不见经传,他不是来撑场子的,而是来涨见识,来镀金。
这是王茵的要求,他不来都不行。
王茵的音乐会场地,放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里。
彩排完毕,陈子昂站在大楼外,心情有些沉重。
王茵在国内看似享誉全世界,来这之后,陈子昂才发现。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王茵跟他透露,购票的外国人并不多。
七成都是海外华侨华人捧场,两成以上的外国观众,还是通过本地渠道送出去的票吸引来的。
那么,剩下的不足一成的外国观众,才是真正的外国观众。
“能给海外同胞带来家乡的文化和气息,也足够了。”王茵站在陈子昂身后,知道他为什么一直沉默。
陈子昂不说话。
王茵轻笑道:“维也纳金色大厅,也没国人想象中的那么高端。只是三年前的排期,我今年不得不来。”她笑得有些悲凉。
三十年前,央视第一次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金碧辉煌的大厅加上“高大上”的交响乐团演奏,让当时还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国人瞬间记住了“金色大厅”这个名字。认为这个大厅是音乐圣殿的代名词。
但事实并非如此。
金色大厅,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在古建筑成群结队的维也纳,它其实并不起眼,也并不是国人意想中的一个独立的建筑,而只是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楼里众多音乐厅中的一个。
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楼一共有6个音乐厅,分别是勃拉姆斯厅、木厅、玻璃厅、金属厅、石厅以及金色大厅。这6个厅并没区别。
五十多年前起,随着电视台的介入,金色大厅每年邀请维也纳一支闻名世界的乐团在这里举办的新年音乐会,开始向全世界播出。于是,这里也慢慢有了名气。
到了三十年前,央视第一次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金色大厅也瞬间在中国大陆地区家喻户晓,甚至成为不少业内人士心中的音乐圣殿。
但是在维也纳当地人心中,金色大厅只是这个城市里众多可以欣赏音乐的演出场所之一,就好像幽州的中山音乐堂,除了座位多少和地点的不同,并没有本质区别。
甚至,在维也纳众多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群中,如果没有人指引,还很难找到这里。
金色大厅藏在一条小街里面,从外面看,根本看不出里面还有个剧院,而且在奥地利,很少看到拿金色大厅作为宣传标志的广告牌。
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官方网页,可以浏览到由这个协会管辖的音乐厅举办的各种演出信息,还可以直接购票。
这些演出信息中基本没有来自中国的演出者或演出团体。
金色大厅的经营方式大致分三种:第一种是被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邀请在金色大厅演出的团体,剧院方会支付演出费,这代表着对演出团体水准的肯定,每年的新年音乐会就属于这种方式;第二种是根据合同进行驻院演出的团体,双方共同经营,按照协议分配收入;第三种是在前二者没有演出安排的期间,自费租用音乐厅进行自娱自乐式演出的团体。
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并没有邀请过任何一个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到金色大厅演出。也就是说,中国团体在金色大厅的演出,基本都是自付场租。更直白地说,只要付得起场租,“唱响金色大厅”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唱响一次金色大厅,并不需要多少钱。
每年的9月到第二年的6月是演出季。在这期间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会出面邀请很多有水准的团体在金色大厅或者其他音乐厅演出,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德雷斯顿国立交响乐团等世界顶级乐团经常会收到邀请。
在演出季期间,入驻金色大厅手续很繁琐,不仅需要邀请函,有时演出场次火爆,还需要提前3年进行排档。当然,在演出季的一些空闲档期,金色大厅也会对外出租。
但是,到了这段时间之外的非演出季,金色大厅就变成了一个最普通的、可随意租赁的演出场地。
租赁费用约25万人民币左右。付了场租,只要不把楼拆了,在里面干啥都行。
金色大厅每年可以承接800多场演出,但是这个数字并不能代表金色大厅的地位,只能说明租到它并不困难。
在维也纳这个音乐之都,欣赏音乐确实是当地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但是他们的最爱依然是歌剧、交响乐这类传统的西方音乐。来自中国的演出团体,十几年前还会让他们感到新奇,但现如今金色大厅变成了国人的旅游景点,已经很难让老外主动进场。
按照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经营规定,非演出季的演出,所有售票“由承租方承担”。除了老年团、学生团这些自娱自乐的团体外,剩下的来自中国的正规团体,在金色大厅演出的基本票价都在十几欧(约90—150元人民币)。相比演出季那些动辄上百欧的门票,中国团体的演出票虽然便宜,但仍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只能靠免费赠送。赠票途径有很多,大使馆、中餐厅、旅行社……
这两年,中餐馆、火锅店都会主动送演出票给去就餐的人,基本都是去金色大厅的。但是后来这种演出实在太频繁,连中餐馆厨师都怕了,不愿去捧场。
中国传统音乐在维也纳的表演以前还有人喜欢,对于在奥地利出生的华裔,没有机会接触中国文化,去听一些中国民乐也成为学习的一种。但是对于奥地利当地人来说,他们有什么理由去听中国乐团的演出?
一开始还是有些奥地利当地人会抱着新鲜好奇的态度去看一下中国人的演出,但也只会选一些有国际知名度的人。但随着中国人赴维也纳演出逐渐被做成了一个泛旅游产业,水平参差不齐,当地人就更少会去看中国团体的演出了。
一年前,中国某民歌天后在金色大厅的演出,不仅从国内带来40人的媒体报道团,在当地华人圈子中也引起不小轰动。可就算是民歌天后这种上了级别的人在金色大厅开唱,也免不了要靠赠票来让场子坐满。只不过赠票途径更上档次,不再是中餐厅、旅行社零星发放,而是由国内文化部跟很多大公司,甚至当地政府机关直接打招呼,不仅有“观众必须爆满”的需求,甚至连“大鼻子比例是多少”也会有个标准。
金色大厅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音乐界至高无上的荣誉殿堂,但在当地人心中,金色大厅顶多算一个中等偏上的演出场所。更可笑的是,金色大厅原本的设计结构,其实并不适合用来唱歌。
如果真要给金色大厅定个位,它就是个演出场地,在维也纳最权威的演出场所应该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它不仅是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而且是享受国家财政拨款的公立场所,所以不用像金色大厅那样要考虑靠出租场地维持运转。
金色大厅作为一个音乐厅,其实是有非常考究的设计。
一百多年前,建筑师在修建金色大厅时对共鸣与传声进行了潜心研究,不仅在高台木制地板下挖空一个空间,还仔细计算楼上包厢的分割与墙面女神柱的排列,并在天花板和墙壁上采用了防止静电干扰的建材。虽然金色大厅长得像个鞋盒,但是在声学以及建筑学上的设计十分精心,令听众不论坐在厅内哪个位置,都能享受到同样音质的演奏。
虽然设计考究,但这样的设计是专门为交响乐演出准备的,金色大厅里面的扬声器构造完全是为古典音乐准备的,并不适合唱歌。
金色大厅根本不高大上,又不适合唱歌,为什么中国团体和个人还如此热衷唱响金色大厅?这还要说回二十年前,中国民族乐团首次登台金色大厅。回国后,立马从付不出工资的“屌丝团”变成了出场费达20万元的民族天团。
“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无非是想红。”王茵跟陈子昂说道:“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太有名,很多演出的来维也纳金色大厅都是冲着名气,艺术水准参差不齐。现在金色大厅名声都臭了,搞得我三年前的排期现在成了这样子,外国观众没几个。歌剧院那边我又排不上号,没那地位。”
陈子昂搂住老师的肩膀,哈哈笑道:“老师,你等着我。将来,我带你登上全世界最辉煌的舞台。”
第416章 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
王茵在维也纳的音乐会,陈子昂参加得有些索然无味。
来的外国观众,实在是少得可怜,还全安排这些外国观众坐第一排,为的是将来在国内央视音乐频道播出时,给国内观众一些假象。
让国内观众认为,原来我们国内的艺术家,在国际上也是赫赫显名的,情不自禁涌起民族自豪感。
现在的中国处于高速发展期,是世界上富翁最多的国家之一。
但其实有点悲哀。
这些富翁,钱都是从亿万百姓那“搜刮”来的。
国内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一小部分人靠这十几亿人确实先富起来了。
平庸之人是有自己不争气和可怜、可恨之处,但富人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国家使命感的,太多太多。
以致先富起来的,压根就没怎么带动穷人富。
国内虽然有很多黑暗之处,但国家一直在控制舆论,引导人民的价值观,初衷不坏,为的是让国民有信心,有希望。
就像王茵这次维也纳音乐会,就是一个缩影。
没有民族自豪感的民族,是悲哀的。
陈子昂忽然感觉到,有钱人太嚣张的话,还真是恶心。
他们其实不过是一群投机倒把,会动歪心思,才挣到无数老百姓的血汗钱,这有什么值得炫耀和嚣张的。
土豪的世界,像关馨馨那种人太少了。
不争气的人,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依旧默默为人民服务。
关彤彤和关丹丹,还有关天羽,也没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经历涠洲岛事件后,三人也没对商贩,底层的人有什么间隙。
反倒是陈子昂开始抵触一些没文化的人。
这事还跟李慧的故事有些关系,她在幽州是跟别人合租住的。
这个合租的房子,是四室两厅户型。
主卧和一个稍大点的次卧,住的是各一对情侣。
李慧和另外一个女孩各住一间。
合租群体,水电气费都是住户来平摊的,但那两对情侣其中一个早早辍学出来打工的男的,反对按人头来平摊,坚持要按房间,说他和女朋友洗澡是一起洗的,做饭也是一起做的,又不是分开……
李慧哭了,这什么歪理?
最后她说电费可以按房间,燃气和水按人头,对方还是这个歪理。
把她气的,没几天就搬走了,宁愿亏押金和一个月房租,也不肯跟这种没文化没素质不懂道理的人合租。
这事李慧跟陈子昂在一起的时候闲聊过,让陈子昂也是哭笑不得。
怪不得鲁迅先生曾说过: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
从某方面来说,社会层次还是需要划分的。
以前,陈子昂有些不明白有钱人为什么上班旅游什么的,宁愿自己开车或坐飞机,花费更久的时间花更多的钱,也不愿意乘更快更便捷的地铁公交火车。
现在他才发现,那是因为有钱人确实普遍素质高些,然后不愿意和群体素质低的人群接触,觉得容易闹心。
虽然不喜欢有钱人,但陈子昂现在也不怎么同情穷人了。
社会的复杂,只有出来经历才深有体会。
但有些事,还是需要去做。
不为那些可恨之人,而是为那些可爱之人。
可怜之人当中,依然有可爱之人。
所以王茵的音乐会,录制怎么安排他都接受,并不排斥。
音乐会结束第二天晚上,王茵在维也纳一家餐厅请一大帮嘉宾吃饭。
陈子昂也是嘉宾之一,这又是老师的场子,所以即便国内有节目有一大堆事等着他,他还是多留了一天,吃这顿饭。
来参加王茵音乐会的国外的艺术家有好几位,海外华人也有两位。
国内的,就陈子昂和王雨来了。
王茵热心给陈子昂介绍她的这些海外好友,陈子昂很谦逊。
金色大厅堕落到这地步,这些人还来捧场,跟老师是真有交情才来的。
但其中一个海外华人,王茵介绍的时候,陈子昂感觉味道不太一样。
“罗斌,英文名robi,我一位老朋友的儿子,替他来捧场的。”王茵笑着这样跟陈子昂介绍罗斌。
“这是我学生,陈子昂。”王茵又给罗斌介绍陈子昂。
“你好。”陈子昂笑着朝罗斌伸手。
“你好。”罗斌跟陈子昂握手,笑道:“你在国内应该很有名吧?怎么样,来金色大厅有没有觉得很高大上?”
说这话的时候,陈子昂看到罗斌嘴角的笑意有些嘲弄。
国内人觉得金色大厅高大上,陈子昂来后,怎么还可能觉得高大上,早被市场玩坏了。
“高不高大上什么没关系,能跟罗兄同台,我很荣幸。”陈子昂笑道,反正都一起同台的,谁也不差,谁也不好,一样的货色。
罗斌的父亲不来捧场,让在国内外没什么人气的儿子过来,王茵也没什么意见。
罗斌来这,绝对是赚了的。
金色大厅现在再烂,也可以镀金,骗骗国内一些无知的观众。
王茵介绍到另一位海外华人的时候,陈子昂心情好多了。
这是一个谦谦有礼的君子,黄毅鸿。
陈子昂前身记忆里就有这位歌手,很出名。
黄毅鸿年近四十了,早年在国内人气很高,后来去美国,改了国籍。
“黄哥好!”陈子昂跟对方握手。
来维也纳之前,王茵也跟陈子昂提起过这个曾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歌手。
可惜人家志不在唱歌,成名后毅然去美国继承家业,唱歌只是副业。
即便如此,黄毅鸿在华人圈还是挺知名的。
人家有钱,资源人脉广,真致力于音乐,人气不会比当年逊色多少。
“当年,我混娱乐圈的时候,家里不给什么支持,只跟我说,给你三年时间,再混不好立刻给我滚回来。我就拼命混,拼命红,结果红了,没几年还是被抓回去了。哎,我喜欢在国内生活,喜欢唱歌,喜欢音乐啊。”吃饭喝酒聊天的时候,黄毅鸿跟陈子昂诉苦,原来他不是志不在音乐上,而是家族有企业。
陈子昂很无语。
不红就得回去继承家业,红了也逃不掉。
第417章 喝多爱黏人的王雨
“黄哥,你现在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没事回国玩玩音乐还是可以的吧?”陈子昂笑道。
黄毅鸿还没开口,一旁的罗斌呵呵笑道:“黄哥要想混,直接在好莱坞那边混得了,还回国干嘛?我打算回国混点资历和经验,过两年就到世界各舞台上走走。国内十几亿人,但海外华人华侨也不少,官方没法做权威统计,但保守估计,至少有两亿以上了吧。这些人都是精英,我们在世界各舞台上混,有这些人的支持,比国内的那十几亿的支持力度都要强很多。”
陈子昂眉头微皱,这个罗斌,很看不起国内啊。
看来出国的,有不少对国家并不认同,被西方文化严重洗脑。
罗斌是华裔,出生在国外,中文讲得不怎么样。
黄毅鸿虽然喝得有点多了,但还很清醒,笑道:“罗斌,我跟你讲,在国外再风光,得到的尊重和待遇,永远都没法跟国内比。我很怀念国内粉丝的热情啊,让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世界巨星。在美国虽然也时有去华人聚集地演出,但规模和气氛,跟国内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我打算今后每年找些时间回国,把音乐捡起来,我还是放不下音乐这条路。现在成家了,儿女也有了,家里不再那么反对我搞音乐,做好主业先就行。”
罗斌眼前一亮:“黄哥,那回国带带我呗,我也想回国发展发展,我爸老叫我回国去看看,在国内发展,我不太想过去。黄哥你要回去的话,我就跟你回去。”
黄毅鸿笑道:“回呗,我这次回去……”
说着,他看向陈子昂:“子昂老弟,听茵姐说,你可是开了个公司,收留我不?”
陈子昂吃了一惊,黄毅鸿这是想签约在伯玉娱乐旗下?
用现在的话来说,黄毅鸿十年前可是国内一代男神,小鲜肉。
现在即便近四十了,依然很有魅力,还是萝莉最爱的帅气大叔型。
罗斌眉头一皱,陈子昂在他看来比较帅,所以他先入为主,以为王茵收陈子昂为徒可能是圈内都知道的那种原因。
以致他有点看不起陈子昂。
陈子昂很无辜,他是真的长得越来越像石佳,不是整容,只是这种逆生长太罕见。
导致以前认识他的人,这一年隔段时间再次见到他后,都怀疑他进娱乐圈后,随波逐流,整容了。
“我的公司还是小公司,可能装不下你这尊大神哦。”陈子昂笑道。
“咳,我还算什么大神,多少年前的事了。”黄毅鸿看向跟外国友人聊天的王茵,悄悄对陈子昂说道:“子昂老弟,我听茵姐说,你国内音乐圈混得不错。我这回去也只是玩票性质,有你罩着,很多事就不用我烦心。”
“黄哥,你倒打的好算盘。”陈子昂笑道,看着隔壁的王雨,也悄悄说道:“雨姐开始来我这也是打算这么蹭吃蹭喝的,后来自己不好意思,主动要求跑出去给我挣点钱。我相信你也会一样的吧。”
黄毅鸿一头冷汗,他还不太了解陈子昂的性格,虽然他们两人说话看似悄悄,但王雨就在一旁,肯定能听到啊。
这样说王雨好吗?
不过他没想到,王雨看过来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
但意思很明显,她接受陈子昂的说法。
“咳,必须的。”黄毅鸿擦汗,他自己跑回国内乐坛玩,没人带还真比较麻烦。
虽然他也能找其他家经纪公司,但他本身就不拿音乐当主业,这样谈起来很麻烦。
现在有陈子昂在,熟人,找陈子昂得了。
有钱人最怕的就是麻烦,钱不钱的无所谓。
“行,黄哥要是过来,那我得为黄哥量身打造几首歌曲。”陈子昂笑了笑,出于礼貌,他也抬头问罗斌:“罗兄,你缺不缺国语歌,要不也来我这,我也给你量身打造一两首?”
罗斌笑道:“那倒不用麻烦了。”
要是国内乐坛的人知道罗斌居然拒绝陈子昂主动给歌,能把罗斌打死,特么的这是傻到什么程度,还是自负到什么程度。
罗斌还真不知道陈子昂在国内流行乐坛的咖位,他反倒对徐然、黄熙茜等国内知名歌手更熟悉。
陈子昂混乐坛的时间还短,又经常在幕后,还只是个二线艺人。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哦。”陈子昂笑道:“以后我的歌火了,邀歌就难了。”
“不麻烦了不麻烦了。”罗斌呵呵笑道,看起来很有礼貌。
但陈子昂看出,这家伙挺傲气的。
这一开口试探,他还真担心对方顺着杆子爬上来呢。
王雨有些诧异地看了罗斌一眼,暗暗摇头,也不多说。
她以为陈子昂真的想让罗斌进伯玉娱乐呢。
这么看来,陈子昂不想签,罗斌也更不想进伯玉娱乐。
罗斌怕陈子昂的歌不行,自己又不好不唱,更怕陈子昂的公司真如陈子昂说的那样,太小,索性就拒绝了。
黄毅鸿也不知道陈子昂在国内流行乐坛的地位,但既然要回国玩玩,进的又是陈子昂的公司,从王茵这知道陈子昂会写歌,陈子昂都主动说给他写歌了,当然要笑纳。
庆功宴结束,大家散场。
陈子昂和王茵、王雨一起回到酒店。
王茵喝得有点多,陈子昂和王雨把她扶回房间后,想回自己房间,王雨却将他留了下来。
“子昂,你有适合黄毅鸿的歌?”王雨问道,她也喝了点酒,脸蛋红扑扑的。
她喝酒后喜欢黏人,话比较多,还不想睡,但又不好叫陈子昂去她房间陪她聊天,或是她去陈子昂房间。
那最合适的聊天场所,就是王茵这里了。
王茵喝多,早就躺套房的卧室里,只剩下陈子昂和王雨在客厅。
“有,挺适合他这种身份的人唱的,我唱都没他合适。”陈子昂笑道,他没喝酒。
本来快二十的人了,喝点酒也没什么,不怕伤身伤脑子。
但他发觉自己特么的还在长身体,外人能看到的脸在变,看不到的地方也在长,就不敢喝了,怕影响发育。
第418章 故乡的云
“是吗?有现成的,还是今晚才有的灵感?”王雨小脸红扑扑的,她披肩散发,美眸有些迷离。
她坐得离陈子昂比较近。
要是在平时,她绝对不会跟陈子昂坐这么近。
但喝酒了的人,大脑早就被酒精或多或少迷惑。
“以前就有半成品,今晚可以补全了。”陈子昂笑道,也不在意王雨跟平时有些不一样。
关馨馨红酒喝多,在他面前也变得跟一只小猫咪一样,特别乖巧和惹人心疼,跟平时所表现的不太一样。
王雨站起来,身体有些摇摇晃晃,她过去把挂墙上的电视下方柜子上的纸和笔拿过来,放沙发面前的茶几上,有些可爱地笑道:“来来来,还没见过你写歌,今晚我想看看你的才华。”
陈子昂第一次见王雨喝酒喝成这样,有点小迷煳,笑着说道:“行,你看着。”
说完,他拿起笔,俯身下去,嘴里哼着曲调,开始写曲谱。
王雨脑袋靠近,努力瞪着眼睛,喝多眼睛有时有点花。
写了两段,陈子昂歪着脑袋,看了一眼眸光如水的王雨,笑了笑,继续写。
他有点明白为啥有烛光晚餐,为啥那啥喝点酒助兴了。
陈子昂边哼着曲儿边写。
王雨边看也边跟着哼,越看眼睛越亮,眸中似乎要滴出水来了。
等陈子昂落笔,她探出一只手,摸着陈子昂的脑袋,眼中满是宠溺,甚至还有些别的感情在里面:“这首歌,确实比较适合黄毅鸿这样的歌手来唱……子昂,你还真是让人心疼呀。我能感受到你的心,很红,很火热,能融化任何人。”
陈子昂不由得好笑,酒精这玩意儿有时候还真神奇。
“明天我把这首歌给黄哥,春晚也开始筹备了吧,让他带这首歌去找央视春晚节目组,应该能给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一个惊喜。”陈子昂笑道。
王雨拍着胸脯,坚定道:“不是应该,而是肯定。”
陈子昂不易察觉地扭过头去,憋着笑。
这个王雨喝酒后,有时很像个小孩子。
王雨浑然没发现,又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