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金法眼(肥兔)-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患疾宦猓丛诹僮呤彼谎燮臣烁毡换壬拮隅盟呈炙ぴ谝慌缘厣系囊槐臼椴帷

莫立明现下对那本书的样子还都记得清清楚楚,那是一本泛黄残破的线装古书,不怎么厚,大约二十来张纸的样子,封面的文字看不怎么清楚了,但华先生解释说那本书叫做《杜陵诗史》,可是出自宋朝版本,来历不浅。

傅艺红无意之中见到那本《杜陵诗史》后似乎也来了点兴味,她开口就要把那本书匀给她,一口价五千块,她这话一说出来老华的妻子瑛姑就目瞪口呆了,反应过来忙叫丈夫把东西给“荡(行话术语,转让的意思)”了,只道这么好的机会还不抓紧点,可谁知他老华不干了,说什么都不肯卖,也许是他嫌价格不够高,傅艺红没有加价钱也不难为他们,稍后便作了告别。

要不是跟随着傅艺红走在回家路上的时候莫立明恰恰听到了傅艺红在电话里跟她师傅——古玩界的泰山北斗霍云林霍老先生所聊的那番话,那他刚刚也不会特意叫瑛姑别挂断电话了,也就是说,他心知肚明,实际上,她傅艺红对那本旧书很感兴趣,只是苦于华先生死死抱住不肯转让,这便也证明那本书的价值远远不止傅艺红所出的那个压底价五千块钱。

那天莫立明回到公司之后,他特别地翻阅了相关资料,顿时了解了不少关于宋版书的信息,并知道它是全世界一种最为昂贵的书籍,每一张纸比黄金都要贵重。

自那以后,莫立明心里一直是痒痒的,他有好几次想拨通老华家的电话,向他买询那本名曰《杜陵诗史》的宋版书籍,可他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因为他想得到,既然宋版书那么值钱,那老华心头肯定有了一个准数,非八万十万的他是不会转手的了,而对于他莫立明来说,那么高价钱的东西他是玩不起的。

可没想今天不知道是什么风把老华的妻子瑛姑给吹来了,并且巧得很,她阴错阳差地拨通了自己的电话,莫立明当机立断,自己定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把那本书给买下来,她才说要五千块,应该错不了。

于是乎他和瑛姑说好了,叫他们先不要把那本书卖掉,自己稍候就过去谈谈。

瑛姑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话。

莫立明一挂上电话就怀抱着那个“明嘉靖青花葫芦瓶”急急匆匆地朝家所在的方向赶去了。

第一卷第十六章 比黄金还贵的宋版书

当今古玩市场上的宋版图书价值不菲,所以既然机会不期而至,那么就要牢牢地抓住,不能与它失之交臂,莫立明一开始便很看好老华家的那套宋版书,因为他对傅艺红的眼力没有任何的怀疑心理,跟对方一起工作了这么久,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他在傅艺红身上深深了解了一点,那就是她看东西从不走眼,凡是她所看中的东西绝对有名堂,至少他莫立明还从来没有见傅艺红打眼过,由此可知,老华手中的那一本宋版《杜陵诗史》应该错不了,五千块钱上手的话怎么着也得翻上一番吧,因为当初傅艺红看样子是很看重那本古书的,毕竟是拍卖行的领导,鉴宝多半是从目标的经济利益出发的。

莫立明本以为自己与那一套宋版诗集无缘了,可谁知道这下华先生的妻子瑛姑突然打来了电话,并说愿意以五千块钱相让,这个价位是当时候傅艺红的开门价,算是最低的价格了。

如果叫莫立明立马从口袋里掏出五千块钱来,那这还真是够难为他的了,他囊中可是羞涩得很,最多凑齐一千块,余下的四千那得去家里挪一挪,或者从邻居家中借用一下。

与瑛姑约定好的莫立明当下兴致盎然匆匆忙忙地赶向了自家所在的方向。

莫立明家本是住在城三环以内的,他记得他上初中那时他家的经济条件还是挺不错的,母亲是一家老牌纺织厂的员工,父亲则是另外一家国企冶炼厂的一名技术工人,每个月父母亲的收入总值对于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计来说完全绰绰有余了,可好景不长,莫立明上高一那年,他母亲那家纺织厂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宣布停产,后来没过多久厂子便倒闭了,于是他母亲光荣地走下了岗位,成为一名再就业很难的无业人员,而他父亲相继因病下岗,如此一来,家庭的压力就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的肝病越来越严重,他只能卧病在床,并且得由一个人来悉心照顾,至此,母亲在外面的保姆等零碎工都干不成了,家境的负担日益价值。

好在父母亲双双无业之后,莫立明的姐姐莫立君开始承担起来了这个家庭,要不是她那双勤劳的手的支撑,那么恐怕父亲高昂的医药费都是一个莫大的难题了,如果没经治疗,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够坚持到今天。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莫立明的汽车配件代理行关门大吉后的第七天上,一场严重的车祸致使莫立君躺在病床上就再也起不来了。

姐姐变成植物人以后,一家子就不堪重负了,但是他们一家人谁也没有放弃掉对莫立君的治疗,一直坚挺到现在。

可为了肩负起一家两人庞大的医疗费用,莫家已将市中心附近的那套一百多平米的单元房转卖了,但一家人好几口总不至于一直在外面租房子住吧,于是他们最终托关系以比较低廉的价钱买下了一套住房,那房子位于老城的杏河镇,该区域是本市区最为贫穷落后的地段之一,没办法,生活在这个披着华丽外衣的大都市的最下层人民没有钱就只能够住在这种接近于“贫民窟”的地方了。

莫立明上班的“久鼎艺术品拍卖公司”离所谓的“杏河镇”有一大段距离,单坐公交车来回一趟耗时不会少于三个小时,还得是在交通秩序毫不拥堵很顺畅的情况之下,否则四五小时都难以对付,因此莫立明他平时是在公司的宿舍楼睡觉的,每个星期的双休日或是节假日才回去一趟,照料父母亲。

约莫过了一个半小时,莫立明就搭乘六路车驶到了杏河镇所对应的停靠站,他手上拿好那个葫芦瓶以及刚不久前傅艺红送给他的那本私藏秘本类型的古玩鉴赏书马不停蹄地奔向家中。

再用了将近一刻钟的光景,莫立明终于走回到了家里面。

如今莫立明家所住的这处房子看上去比较陈旧了,大约建于七八十年代,外墙上的瓷砖已经脱落得七七八八了,他家住在该小区此栋房的底楼,因而后门边倒是有点小院子,院子里栽种葱蒜、花卉、葡萄架等一些蔬菜植物。

“立明,你回来了?”

莫立明刚推开门,迎面就传来了一个招呼声,那声音里充满温和。

正向他打招呼的那个女人自然不是莫立明的母亲了,而是他的亲嫂子吴文慧,吴文慧两年前嫁来莫家,可是这两年多以来,她一直未有身孕,这让求孙心切的莫母眼底都盼穿了。

“是的,嫂子。”莫立明眯眼笑了笑,然后他显得彬彬有礼地也朝吴文慧打了一声招呼。

此刻正站在他身前五步开外的地方的吴文慧看着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中等个子,身材纤瘦单薄,一头黑长很浓密的头发,像是刚洗过,有些随意地散搭在锁骨深陷的两肩上,配衬着她那张清秀温润的瓜子脸,给人一种很恬静的美感。

莫立明和他大哥莫立兵的关系向来不大好,莫立兵以前偷窃蹲过两年监狱,刑满释放后他却是有点儿改过自新的迹象了,自那以后一直在一家车行当修理工。

可能是性格不合的原因,莫立明平日里很少与莫立兵交往,两个人坐在一起谈话的时候超不过三句便会拌嘴,而至于眼下的这个嫂嫂,他倒没什么不好的看法,相反,在他的心目当中,对方是一个很传统很贤淑的女人,做起家务事那绝对是一流的,关键是自从家里面有了她之后,身体都瘦弱多病的父母亲多了一个细心的人来照顾了,因此说起来莫立明还得好好感谢她,尽管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可莫立明始终觉得自己欠吴文慧一点什么。

“妈在家吧?”莫立明随即顺口问了下吴文慧。

“嗯,在的。”吴文慧笑吟吟地点头答应着,她一边说一边从桶子里拿起刚洗过的衣服在那里晾晒。

尔后,莫立明便迈步踏进了内室去,他家的房子内部有些潮湿阴暗,小小的客厅里可随处堆满东西,不过被整理得井然有序的,地面也清扫得很干净,他心知肚明,这是爱清洁的嫂子的杰作。

“明明,你今天休息吗?怎么回来了?”

房间里,年近五十满头白发,打量着血气虚弱瘦骨嶙峋的莫母正坐在那沙发上打盹,她良久才发现儿子回来了,便即询问道。

“妈,我回来取点东西。”莫立明坐到母亲身边,笑容盈然直截了当地就开口说了,“妈,我上个月发的工资也就是交给你给准备给爸和姐姐支付医疗费的那两千块钱还在你手里吗?”

“两千块钱?”莫母微微一瞪眼,神色愕然地说道,“明明,你这么急着拿钱干什么?钱应该还在,不过没在我手上,我转到你嫂子手上了,过去这事都是她帮着办的。”

“哦,我知道了。”莫立明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去她那儿问一下。”

他也没说钱的用途,当即不由分说地便起身走开了。

一会儿后莫立明就来到了吴文慧的面前。

“……嫂子,你放心,最多两天,两天之内我会把这两千块钱重新交到你手上的,我不会耽误姐在医院里的治疗。”莫立明目光闪烁地注视着吴文慧,下保证一样地说道。

“我……”吴文慧似乎有些激动,她将湿润的双手让围裙上擦了擦,然后说道,“那你等等,我这就去房里取。”

“不着急。”莫立明道。

随后吴文慧便急急忙忙地跑回了他们的卧房里去了,而没过几分钟,她瘦削却不失清丽的身影就跑回了过来。

“这一共是四千块钱,你先拿去急用吧啊。”吴文慧想也没想便将那一大把钱塞到了莫立明的手里。

“嫂子,这……这我不能拿你的,哥要是知道了,非跟我打架不可!”莫立明忙涨红了脸拒绝道。

可是吴文慧却摇头说道:“这钱是我存的,跟你哥没关系。立明,你是不是跟嫂子见外了?我们是一家人啊,你的急就是我的急啊。你说你需要五千块钱才行,可你才能凑出三千多来,剩余的你要是跟其他人借,那跟借我的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拿着吧,别去费那个心了,你又不是不知道,这邻里上下的关系,他们嫌弃咱家都来不及了,还怎么肯借钱给你呢?千亲万亲不如家人亲。”

“那……谢谢嫂子了。”莫立明心中隐隐地感到一阵感动,当下他也不推辞什么了,一放好那个葫芦瓶和那本书籍,就拿着凑齐的五千块钱风风火火地赶往远在城区三环之内的天心区。

大概用了两个小时,不过莫立明总算是在太阳下山之前来到了老华家,这下子五千块钱好不容易凑齐了,应该能顺利地淘换来那本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宋版《杜陵诗史》了吧。

可不料走进老华家的那一刹那,莫立明顿时怔住了。

“他?!他怎么也在这里?!大事不妙了!”

第一卷第十七章 冤家聚首

莫立明终于筹措到了五千块钱,他兴高采烈地赶来老华家里准备交易那本宋版的《杜陵诗史》,可没想他来得正不是时候,因为他一进门就撞见了一张熟悉而令他生厌的脸孔。

老华家里面,这时候除了莫立明还有两位访客,正在与老华的妻子瑛姑笑语相谈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子,那男子看上去也不过二十四五岁的样子,和莫立明差不多大,但显得比莫立明壮硕,仔细打量着其相貌有些猥琐的倾向,长头发粗胡渣,那双说话时总笑得拉成细缝一样的眼睛也颇有不雅之气,莫立明刚刚走进来时一眼便扑捉到了他的身影。

“‘博古公司’的人出现在老华家,定是个不好的兆头啊!”莫立明忽地在心中感叹了一声,随即他警惕起来了什么似的,脸色变端正了,眼神也很凝重。

“他不会也是来买那本古书的吧?!”莫立明尔后又想了想,只道真是冤家路窄啊,自己在老华家也能见到尹逵,对方在发展业务上也有种无孔不入的感觉。

莫立明心里思索的“尹逵”自然就是正站在他面前的那个年轻男子了,尹逵是另外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的业务员,他所在的公司名叫“博古”,一个古色古香听上去就跟古董挂钩的名字,倒是挺贴切的,不过“博古拍卖行”在古玩界的名声并不好,因为大约半年前连续被各大媒体报导的几次影响比较恶劣的售假事件使得他们公司的声誉一落千丈,现在行内人一谈到他们公司就不由变脸色,由于失去诚信,很多收藏家已经对他们很不信任了,哪里还会去捧场,以免拍到假货令人遗恨啊。

曾经博古公司与莫立明他们的久鼎公司可是齐名的,两家拍卖公司在t市内不相上下各争风流,然而,这半年多的时间下来,博古公司在竞争之中明显处于下风了,从两家过去两季度的拍卖会上便能略窥一斑了。

久鼎公司的成交额在两亿元以上,而博古公司不上一亿,并且他们有大部分的买家是找的托,并非真金白银真心实意的买卖。

尹逵是博古公司里面的一名老业务员了,莫立明对他的情况虽然不甚了解,但是他对眼下这一位不可一世般的“鉴定专家”很没有好感,甚是是厌恶透顶。

当然了,身为两家拍卖公司的职员,各为其主,t市的古玩市场又只这么大,互相抢客户争饭碗的,莫立明与尹逵之间本来就存在竞争对立的关系,彼此排斥,但这不是两人仇视对方的主要原因,而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之前他们曾有过好几次的冲突。

莫立明跟尹逵的摩擦矛盾,其起因自然和古玩有关了,尹逵没少处心积虑地下套,他想栽害久鼎公司以及其旗下的员工,尤其是那些经常在外面收货的人,他莫立明虽说只是久鼎公司瓷杂部的一名小小职员,但是他常有幸与公司鉴宝专家组中的大拿傅艺红出去淘货,如此一来,他自然而然便成为尹逵眼中的一颗钉子了,只想拔除。

很不巧的是,尹逵拙劣的伎俩每一次都没逃过傅艺红和莫立明的法眼,傅艺红在看东西上面的造诣多有高,能轻易地瞒骗过她的眼睛吗,而尽管莫立明眼力还不济,但是他出门在外混这一行是谨小慎微的,他从来不买古董,一是他确然囊中羞涩,买不起好东西,这第二个方面是他还没有把握,生怕打眼。

不久前他花了两百元钱从老成家阴错阳差地买来的那个青花葫芦瓶真真是他在这一行当上做的第一笔交易,如果今天那本宋版古书买到手了,那就是第二笔了,而且是五千块钱的交易额,数目并不小了,这两次他都是十拿九稳的,肯定自己能赚取一笔才这么做,要不然他绝对不会蹚这趟浑水冒那个险了。

尹逵在莫立明他们面前仿佛永远只有自取其辱的份,倒栽几个跟头之后,他便越加地痛恨傅艺红和莫立明了,发誓将来有一天一定好好地整一整他们,整得他们没有翻身之日。

毕竟入行也有一段日子了,莫立明也心知肚明,在古玩这一行,脚下到处是地雷,一不小心就会踩中一个,然后被炸得遍体鳞伤甚至是粉身碎骨,是十分凶险的,比如正如莫立明几天前在一张艺术报纸上看到的那样,有一位收藏家因为收藏走私国宝被判刑入狱十年,后来证实他是被人故意陷害的,对方用上了很深的计谋,他当时候被告的时候非常冤枉可是又百嘴莫辩无法为自己洗脱冤屈。

“哟,我还道是谁呢,原来是久鼎公司的莫立明莫大专家!我们真是有缘分啊,在老华家碰上了。不知道你有何贵干,不会也是来踅摸宝贝的吧?呵呵,老华家的好东西还真不错啊,肯定上你的手了!”

莫立明惊异之余他还没来得及向瑛姑和老华打招呼,一眼发现他到来的尹逵就主动向他打起招呼来了,不过尹逵的语气很不正经,只让人觉得阴阳怪气的,他那番话语明显是冷嘲热讽。

此时此刻,掉转头来的尹逵眼神冷冷地凝视着莫立明,脸上的笑容装得很不到位,那副模样便显得更加地猥琐了。

李追华却是神色不变,他压根儿没有去理会对方,而是直接收回视线来注视着瑛姑,彬彬有礼,开门见山地说道:“大姐,我来取东西了,这是五千块钱,要不你先数数看。”

笑吟吟地说着,李追华将筹备好的那五千块钱递给瑛姑,说来这些钱都是他家的血汗钱,每一分钱都是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一点儿都不容易。

“哦!”瑛姑当即反应了过来,他一脸高兴地接过了那五千块钱,笑容满面地说道,“小莫,你还真准时,东西我这就去给你取来,你应该还记得就是那一本书的。”

说罢瑛姑就急急匆匆地跑开了。

“哼!”站立一旁的尹逵突然冷哼了一声,他斜眼瞅着莫立明的眼神当中尽是不屑的光芒,莫立明却仍然是把它当做透明的空气,神情坦然自若地站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瑛姑取东西过来。

就那么一晃眼之间,莫立明视线忽然晃到了一个人的身上,那个人正坐在阳台的门口似乎与老华交谈着什么十分重要的事情。

“他是日本人!”

瞬即,莫立明心中一动。

第一卷第十八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

刚才走进老华家的时候,莫立明也没怎么去留意这屋中的第二个不速之客,他全“关注”尹逵去了,而这下他无意地一瞥眼之间就看清楚了那个正在那里与老华低声谈话的男子,乍看一眼,只见那男子的长相装扮极像日本人,因此他想也没想地便在心里把对方看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士。

那形似日本人的男子估摸着五十来岁的样子,铮亮的光头显得颇具个性一般,他留着八字胡,下巴上也有一小撮浓密粗短的胡须,一张猪腰子脸配上一副金丝边眼镜,这形象很难不让莫立明往不好的方面去联想,按他的形容,“这日本人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斯文禽兽啊”,当然这并不是他的偏见,而是他天生就对那种形象没好印象。

也不知道那中年男子在与老华谈些什么,赫然可见老华一张皱纹满布肤色蜡黄的脸庞上神情沉重似有为难之色,想必是那日本男子在询问他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而他回答不上来或者不情愿吐露答案。

莫立明也就瞅了那男子两眼,随后他就要收回目光来去注意瑛姑取那本宋版书籍的动静,而就在这时,他视线不经意之间晃到了一件东西上面。

那东西正摆放在老华和那男子的身边,那明显是一个大瓷罐,端端正正地立在茶几上,倒显得有几分抢眼。

莫立明对于那件瓷器也没多加留意,他可是心知肚明的,老华从外面收回来的东西倒挺多,只是基本上是假货,当不得真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收藏的那本宋版《杜陵诗史》却应该是真品,要不然当初傅艺红也不会那么看重了,并愿意以五千元的高价收下来,淘换那本书也是他莫立明今日此时来这儿的目的。

“大姐——”

莫立明欢声呼喊一句道,因为恰在他收回来了视线的那一刹那,瑛姑返身走了过来,只见她双手捧着那本古色古色的书籍,没错,正是莫立明想要的那一本,他鉴宝的眼力并不怎么样,但是他记性很好,记得清清楚楚,那本书是那天自己和傅艺红所见的那本宋版书无疑。

入行这么久以来,莫立明古玩鉴赏知识由于条件极其有限没有吸取到太多,但他对这一行的规矩是早已摸得滚瓜烂熟的了,他深知此行不但有很多忌讳,而且陷阱无处不在,得步步小心,以免中了别人的道儿,其中东西掉包便是其中的一个圈套,不过像老华那种看上去老实巴交的人也不会干这种无耻的伎俩了。

“小莫,东西给你拿来了。”瑛姑笑意盈盈地迎面走上了前来,她刚收了莫立明那五千块钱的交易款,看上去很高兴的样子。

“大姐,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你手中拿着的那本古书应该是宋朝版本的吧?”

瑛姑待要将那本书递给莫立明的时候,只听面色冷冷地站在一旁的尹逵突然高声发话了。

“小尹,你说的没错,这本书是宋朝的版本?这……有什么问题吗?”应该似乎有些诧异地看着尹逵。

尹逵煞有介事地说道:“那大姐,若是真版宋朝刻印书,那么你手上的那几张纸比黄金都要贵,区区五千块钱怎么买得到呢——要不,你先拿给我看一看吧。”

“哦?”尹逵那番话一说出口来,瑛姑脸色顿变,她呐呐的,随即就要把那本书递交给尹逵。

“尹逵,你懂不懂规矩?!”

然而,与此同时,莫立明大喝一声,顷刻之间,只见他目光冷厉如刀,表情也犹如寒冰般冷酷。

“我好看的东西,并且我和大姐之间已经做好了交易,你凭什么插手要看货?!合着你一个拍卖行的人却一点儿也不懂这行里的规矩是不是?!除非是我请你来看的,可我没这个必要!”

他疾言厉色地呵斥着,每一个字都说得是中气十足铿锵有力,那一下,不单他当事人尹逵怔了一怔,就连瑛姑也霎时惊呆了似的,愣愣地,不知所措地定在了当地,她本来向尹逵伸出去的双手也登时不由自主地缩了回来。

甚至,正坐在那阳台门口议事的老化和那个日本中年男子也被惊动了,两人当下不约而同地掉过头来眼睛齐刷刷地朝莫立明身上看去,当捉摸到莫立明的身影时那日本人习惯性地提了提眼镜架,玻璃镜下面那对细小如豆的三角眼射出了一股冷意,那股情绪不知是愤怒还是鄙夷,但绝不会是什么好眼色了。

“呵呵,莫立明,你说我不懂规矩?真是笑话!”尹逵反应过来后朝着莫立明冷笑道,“是你自己不懂规矩在前吧?!刚刚是谁冲进来打断我和大姐谈生意的?!我明明先入为主,你没经我的允许走进来跟大姐说话就是不懂规矩的表现!”

他高高昂起头,振振有词地怒吼一样。

“你哪只耳朵听到我在你结束跟大姐谈话之前插话了?!”莫立明却是理直气壮地辩驳道,“那分明是你自己岔开了注意力然后死皮赖脸地来跟我说话!我哪个地方不合规矩了?!”

“……”莫立明那话一说,尹逵就哑口无言了,他脸猛猛地涨得通红,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拿不出证据来压下莫立明。

“小尹,你们在吵什么呢?”

尹逵理屈词穷神态狼狈之际,那个日本男子忽然起身走了过来,他手上还抱着那个粉彩釉底的大罐,敢情那个罐子是他的。

“山本先生。”见那中年男子走近后,尹逵连忙弯下腰去毕恭毕敬地打招呼道。

事情到了这一步,莫立明基本上能确定了,此刻赫然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猥琐光头男是一个日本人,而且来头不浅,要不然尹逵也不会像一只哈巴狗一样在他眼下表现得是奴颜媚骨了。

“哈日狗一只!”

莫立明在心中狠狠地唾骂道。

稍后,只听见尹逵跟山本先生在用日语交流了,莫立明自然听不懂,他也没丝毫兴趣去听他们说些什么。

他迈步就要去瑛姑那里取那本书,然而,山本先生忽地叫住了他:“那位年轻人,你就是‘久鼎公司’的人吧?好,很好,我正想问你几句话。”

第一卷第十九章 傲慢与无耻

“有什么事吗?”莫立明回过头来注视着尹逵所称的那个日本人山本先生,语气淡淡地问道。

山本上唇边的八字须微微扬了一扬,似是在冲着莫立明发笑,带着明显的日本人腔调开口说道:“我可久闻贵公司大名啊,实在是仰慕得很,不知道阁下是哪个部门的人?我是个古玩爱好者,最喜欢与中国的古董鉴定专家交往了,你们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的古代艺术品文化我最是欣赏,不知能否交个朋友,一起探讨古玩之精髓,以便于发扬中国那多姿多彩美妙绝伦的传统文化艺术?”

山本这番话倒是说得堂而皇之谦谦有礼,但是他表现出来的那副似笑非笑让人捉摸不透的样子很是叫莫立明暗中大倒胃口,他也不知道对方为什么突然要跟自己说这番话,到底有何深沉含义。

“难道刚刚尹逵跟他说了我的什么事?这是在故意拐弯抹角地嘲笑我吧?”

莫立明眉头微皱,他随即想到了这一点,因为他心里面是清楚的,这之前他尹逵早对自己在久鼎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了吧,他明明知道我的底细却为何偏偏唆使山本来咬自己的弱点,如此可知他们用心不良啊。

“抱歉,我没兴趣跟您来谈这些。”莫立明当下毫不犹豫地回绝道,口气之坚决那是相当地果断爽利。

且别说对方的用意不纯了,单单就山本这样一个日本人气息浓厚的对象他就毫无耐性与其交流了,反正他向来就是这样,对日本人没有什么好感,说他有强烈的民族偏见也罢,是个纯粹的愤青也好,总之,他不想跟日本人过往,换句话说,恨都来不及了。

“莫立明,你一点儿也不知好歹啊,山本先生好好地跟你说话,你却是这个态度!”尹逵突然瞪大眼睛叱喝莫立明道,他仿佛看不过去了似的,莫立明那副架子端的是太大了,真想狠狠地挫挫他的锐气。

“我什么态度了?”莫立明却抓抓拳头冷笑道,“那你说我拿出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他?要我像你那样低眉顺眼?恕我做不到!”

他心下里想想,真是他妈的好笑之极,他山本是这片地方的天皇老子吗,在我们中国自己的地盘上为什么要给一个日本人露出阿谀奉承弯腰巴结的样子来,方才他山本本人大摆出来的那一副大咧咧自以为很高深很了不起的样子就惹得莫立明他极度不爽了,就好比他格外有优越感一样。

“你——”尹逵脸色顿红,恼羞成怒地指着莫立明。

“小尹!”山本拍了拍尹逵的手,然后捏捏眼镜架并对着莫立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年轻人,不要气太盛,以免伤了和气。不管你用怎样的态度面对我,我都能接受,我们日本人是一个海纳百川宽宏大量的民族,宽容是我们的美德,所以我并不计较你为人处事的极端行为。既然你是久鼎拍卖公司的人,而我们很有缘分恰好碰上了,那我就有几句话请你代传一下。一是,你们公司的副总经理陈汉文是我一位老朋友,请你代我向他问好,说山本家族的人都很挂念他,希望他有时间来‘大日博物馆’坐坐;这第二件事是,你们公司的艺术总监邹宝奎先生他欠我们一件康熙年间的粉彩百鸟朝凤大罐,我们不催他,但他必须还给我们,或者给我们一个交代,不然结果他自己想必是心知肚明的;还有,这最后一件事,那就是希望你劝劝你们公司的傅艺红小姐,让她懂点行里的规矩,今后凡是有关我的展览会和卖场,她说话做事可要谨慎一点,咱们都是混这一行的人,对别人的东西嘴巴是必须管严的,说三道四只会给自己惹来无限的麻烦,甚至是灭顶之灾!”

山本这一番长篇大论言辞咄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