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入世-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不知不觉《入仕》更新都超过一千章了,回想这一路走来的路程,感慨颇多,如果没有亲们一直以来不离不弃的支持,这本书可能写不到现在,这是我的成功,也是大家的成功,谢谢大家,让我们继续前行,做一辈子的好朋友,想和我交流的读者请加我微信15273688048,等你们来!)
第一千零三章 怎么是你?
马小溪不知道自己哪里让包良友看不顺眼了,第一天报到就被他训斥,好在他平时被白晓生训惯了,也懒得解释,低着头任由包良友训斥。
包良友噼里啪啦训了马小溪十几分钟才收了嘴,站起来居高临下地对马小溪道:“嗯,你跟我来吧!……”
马小溪至今还不知道市委办为什么要借调自己过来,看包良友对自己这态度又不好问,只得一头雾水地跟着包良友来到了段昱办公室门口。
包良友背着手挺胸凸肚地在前面走,到了段昱办公室门口赶紧把背着手放了下来,转头对马小溪严肃道:“一会儿段书记要找你谈话,你要小心回答,机会我已经给你了,要是你自己抓不住可就怪不了我了……”
“啊?!”马小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本以为市委办调他来是看中了他的文字功底,让他来搞搞文字工作的,没想到一来就得到了市委书记的接见,虽然当记者经常有采访领导的机会,但是这样的单独谈话对他来说却是第一次,这让自诩经历过大场面的他也一下子紧张起来,手心都开始冒汗了。
“傻乎乎的,一点都不灵光,也不知道段书记怎么就看中这小子了?!”包良友瞪了一眼仍处在极度震惊中嘴巴张大得都合不拢了的马小溪,轻轻敲了敲门,进了办公室。
段昱此时正在翻阅文件,包良友走进来,点头哈腰道:“段书记,我把您要见的马小溪带来了……”
“啊?!怎么是你?!”马小溪惴惴不安地跟着包良友走进来,正好段昱放下文件抬头望过来,两人目光一触,马小溪这才知道原来昨天陪自己一起去救助站的热心人居然是市委书记!忍不住惊呼出声来!
段昱早知马小溪会是这样的反应,微笑着朝他点点头,呵呵笑道:“小马,我早说了我们会再见面的,怎么?很意外吗?……”
“你…我……”马小溪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紧张得话都不会说了。
一旁的包良友见此情形心中也琢磨开了,原来段昱和马小溪早就认识,怪不得段昱点名要把马小溪调来当秘书呢,只不知两人具体是什么关系?
“良友同志,你先出去吧,我和小马好好聊聊……”段昱瞟了一眼还杵在那里琢磨着小心思的包良友道。
“哦,哦,那我先出去了,你们谈……”包良友尴尬地赶紧退出去了,出了办公室,包良友越想越不忿,段昱明显是把自己当外人了,他是李德政留下来的人,现在新书记不待见自己,那自己也得给自己找条后路了。
想了想,包良友拿出手机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拨通了市长石庆贵的电话,压低嗓门道:“石市长,有个事情我跟你汇报一下,新来那位从市日报社借调了一个连级别都没有的记者来给他当贴身秘书,你说这不是瞎搞吗?……”
电话那头的石庆贵皱了皱眉头,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市委书记怎么选秘书别人也不好干涉,这却透露了一个信号,新来的市委书记不喜欢按规矩出牌,这就得引起注意了。不过包良友主动打电话来向自己汇报倒是一件好事,这样市委那位的一举一动就都逃不过自己的耳目了,就呵呵笑道:“良友,你做得不错,市委那位刚来,还没搞清楚状况,由他去吧,你也是市委的老人了,下次常委出缺,争取进常委班子,我也会帮你说话的……”
包良友大喜过望,没能进常委班子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要是能够得到石庆贵的支持,希望就大了,再不济,调到市政府那边当个副市长也比在市委这边当个不受待见的秘书长强啊,连忙道:“石市长,也就你还记得我啊,新人新气象,我这样的老人可不受待见呢,以后有事我一定会多向你汇报的……”
段昱并没有直接告诉马小溪自己准备让他给自己当秘书的事,而是先拉家常似的问了一些马小溪的个人情况,马小溪知道段昱的真实身份后明显有些局促了,不停在裤腿上搓着手心里的汗。
“呵呵,小马,你不用紧张,那天你在我面前不是表现得挺自如的嘛……”段昱用手指点了点马小溪呵呵笑道。
“那天…那天我不知道…您是…”马小溪结结巴巴地道。
段昱早猜到马小溪要说什么,笑眯眯地接话道:“不知道我是市委书记是不是?那我问你,假如那天你发现问题的地方不是救助站,而是别的政府机构,你面对的也不是一个救助站站长,而是一名级别更高的政府官员,你还敢曝光吗?!……”
“当然敢!只要他做了损害老百姓利益的事,不管他是多大的官,我都敢曝他的光!……”马小溪脱口而出道。
“对啊,职务只是分工不同,市委书记也是人,也是两只眼睛一张嘴,你又为什么要紧张呢?……”段昱哈哈大笑道。
马小溪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也笑了,不过给段昱这么一说,他真的没那么紧张了,思维也变得清晰起来,段昱问他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条理清楚,而且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段昱也很满意,心中就有了决定,抬起手腕看了看表道:“小马,今天就聊到这里吧,从明天开始,你就跟着我工作吧……”
“啊?!”马小溪又愣了一下,挠了挠头道:“段书记,我从没有担任过秘书工作,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我怕不能胜任呢……”
段昱摆摆手道:“没有工作经验不要紧,可以学嘛,当年我给领导当秘书,也是啥都不懂,不也过来了吗,就这么定了!下午要开干部大会,你就不用跟着了,去向市委办的其他老同志请教一下……”
就这样,马小溪成为了段昱的专职秘书,这一消息很快就市委、市政府传开了,用一名从没在政府机关工作过连行政级别都没有的记者当秘书,段昱也可以算是开了宣南市的先河,人们都在议论,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新市委书记下一步又将搞出什么令人吃惊的事呢?
第一千零四章 调研行程计划
当天下午召开了全市领导干部大会,这次干部大会规模就比昨天的见面会大多了,全市副厅级以上的干部都参加了,主题和昨天的见面会大同小异,下面的干部对段昱的年轻都感觉颇为惊异,开会的时候不时地悄悄交头接耳小声私语,向来十分注重会场纪律的石庆贵却出奇地没有站出来怒斥,段昱刚来也不好说什么,会议就这样在有些松散的气氛中结束了。
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结束,就代表段昱可以正式行使市委书记的职权了,下面的干部都在暗暗揣测段昱这新官上任三把火将会烧在什么地方,烧到谁的头上,同样段昱也在思考着,如何打响自己主政宣南的第一炮!
但是没给段昱多久安静的思考时间,一个接一个敲门声就接踵而至,这是下面的干部来向段昱汇报工作了,说是汇报工作,其实更多是来试探段昱这位新任一把手的态度,这些人都精着呢,宣南这艘大船来了新的掌舵者,他们自然要来探探风向了。
所以这些人的汇报材料大都是些大而全的套话,汇报的内容也都很空洞,汇报了半天,段昱还是云里雾里的不知道他们想说的实质是什么,然后这些人汇报完后还都不忘加上一句“请段书记做指示……”。
不过段昱也不好发火,毕竟下面的干部主动来汇报工作也是一种态度,在不完全了解实际情况前,就劈头盖脑把人训一顿,那以后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所以段昱都是一概回答:“恩,你汇报的情况我知道了,指示我就不做了,没有调查了解就没有发言权,等我熟悉情况之后再找你深入了解……”
这种情况下段昱就在办公室待不下去了,他可不想把时间浪费听这种毫无内容的汇报上,就让马小溪去把包良友叫了来,指示道:“良友同志,我来到宣南也有几天了,我打算明天下去走走,良友同志你给我安排下明天的行程……”
包良友心神一凛,新市委书记第一次下去调研,这可是大事,马虎不得,连忙拿出笔记本,做出一副郑重其事的表情道:“段书记,您对这次调研有什么具体要求吗?打算看哪些地方?能不能请您明示一下?……”
段昱皱了皱眉头,这就是身边没有用顺手的人的不便了,要是罗尧在这里,这些事根本不需要他交待,罗尧都会安排好了,只好耐着性子道:“也没有什么具体要求,你记住几点就行了,我这次下去调研主要是要了解实际情况,所以陪同人员不用太多,也不用惊扰地方,每一个点派一两个熟悉情况的同志做一下介绍就行了,调研的内容呢,我希望能够实地了解一下宣南的民生情况、企业发展情况,要比较有代表性的,至于调研的具体行程就由你去安排好了……”
包良友一听就有些头疼了,他最怕遇到这种情况,领导下去调研却要轻车简从,那领导安全怎么保证啊?出了乱子怎么办啊?而且真要发现了问题,下面的干部挨了板子,肯定会把怨气怪到他这位具体安排行程的秘书长身上,这不就得罪人了吗?这位新市委书记还真是难招呼呢!
段昱见包良友一脸难色,就有些不悦地道:“怎么?包秘书长,有什么问题吗?……”
包良友这才醒过神来,忙不迭地道:“没问题,没问题,我这就去给您草拟个计划,一会再请您过目……”
“嗯,那就辛苦你了……”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包良友拿起的手机迅速地拨通了石庆贵的电话,又开始诉苦了:“石市长,刚才市委那位把我叫过去,打算明天下去调研,却要求轻车简从,不让惊扰地方,你说这不是为难我吗?这要出了安全问题,我负得起这个责吗?他还要求必须了解实际情况,这要真发现了什么大问题,下面的同志还不怪死了我啊……”
石庆贵眼中精光一闪,看来段昱是坐不住了,这么快就要下去调研,还要求轻车简从,这就是想摆高姿态咯,不过这种走马观花似的调研也想了解实际情况吗?真是幼稚!下面的干部可精得很,别说你这位初来乍到的空降干部,就是在宣南经营多年的我,下去调研大多数时候也只能当个“睁眼瞎子”。
想到这里,石庆贵就冷冷一笑道:“良友啊,你可是老秘书长了,这事还能难得倒你?市委那位不过是摆摆高姿态,具体的行程不还是要由你安排?说句不好听点,他就是个木偶,线在你手里牵着呢,什么情况你想让他看到,什么情况你不想让他看到,不全是靠你掌握吗?……”
给石庆贵这么一捧一激,包良友也有些得意忘形了,阴笑道:“还是石市长你清楚情况,我这就把行程安排提前通知下去,让下面做好准备,市委那位要摆高姿态,我们就陪他唱一出亲民大戏,他也应该满意了……”
就这样包良友让下面的工作人员拟好了段昱的调研行程计划,却并没有马上送去给段昱审阅过目,而是开始紧锣密鼓地打电话安排布置,下面的干部接到电话对包良友也是千恩万谢,着实让包良友又虚荣了一回,找到了市委领导的存在感。
直到下午快下班了包良友才把第二天的调研行程计划给段昱送了过去,段昱皱着眉头接过调研行程计划,包良友的这个调研行程计划居然到下班点才给他,连修改调整行程的时间都没有留给他,这其中的意味很值得琢磨。
段昱看着面前的一脸假笑的包良友,心中想着看来得拿这个包良友第一个开刀了,这才低头看了看调研的行程计划,他的要求还是基本上得到了落实,只安排了一台考斯特面包车,陪同调研的也只有包良友、马小溪、几名市委办的工作人员和保卫人员,几个调研的点也基本涵盖了他的要求的内容,就不动声色地点点头道:“嗯,就这么安排了,良友同志辛苦了……”
第一千零五章 弄虚作假
第二天一早,市委的一辆改装过的考斯特面包车就停在办公大楼门口了。调研的第一站是去南天门的一个生鲜超市,这些年宣南市也在搞“菜篮子”工程,把原本脏、乱、差的菜市场全部改成了生鲜超市,统一管理,规模化经营,连中央电视台都曾经做过报道,算是宣南市的一个亮点工程,因为段昱专门提到要了解宣南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所以包良友把调研的第一站就放到了这里。
南天门属于宣南市的中心城区,今天调研的这个生鲜超市是宣南市规模最大的生鲜超市,面积足有好几千平方,能够满足附近数万户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规划得也很齐整,看上去非常气派。
不过令段昱感到奇怪的,偌大的一个生鲜超市,居然没有多少来买菜的顾客,一旁的包良友解释说今天不是休息日,这附近的居民都要上班,要到下班时间才是上客的高峰期。
段昱点了点头,像是认可了包良友的这个解释,不过他很快又发现了不对的地方,那些买菜的顾客和还有卖菜的档口老板见到他明显表情有些僵硬,笑得很不自然。
段昱也不点破,不动声色地走进去和那些卖菜的档口老板亲切地交谈起来,不过聊了几句,段昱就发现了不少破绽,这些卖菜的档口老板连所卖的蔬菜价格都不清楚,回答段昱提问的时候还要不时地用眼睛去偷瞄价格板上的价格。
很显然这些卖菜的档口老板都是政府工作人员乔装假扮的,在跟一个卖肉的档口老板握手的时候段昱就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一般卖肉的老板因为经常要用刀砍肉,手上都会有老茧,但是跟段昱握手的这位手掌却是十分光洁绵软,根本不像是一双经常劳动的手。
看到这里,段昱就没有兴趣再继续在这个点调研下去了,匆匆结束了生鲜超市的调研,赶往第二调研点,第二个调研点是宣南市北武县,段昱看过马小溪的履历,知道他就是北武县人,就笑着问道:“小马,北武是你的家乡吧?”
“是的,段书记,不过我大学毕业以后就很少回去了,北武以前是个农业大县,随着宣南经济的发展,作为人口大县的北武利用劳动力丰厚的优点开办了很多的生产密集型企业,在轻工业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马小溪也是做足了功课的,连忙介绍道、
段昱点了点头,看来马小溪这个秘书上手还是很快的,经过马小溪的介绍,段昱也对北武县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也有了大致的了解,而在和马小溪的聊天中,不觉间已经到了北武县的地界,北武县委书记宁城路和县委县政府其他的领导干部早就高速公路出口等候多时了。
一看这阵势,段昱微微皱了皱眉头,没有下车,而是让包良友下车通知宁城路让其他县里的领导都回去工作,只要宁城路一人陪同就行了。
本来宁城路还精心准备好了汇报会准备在新市委书记面前露露脸,现在全泡汤了,只得把干部们都打发回去,自己上了自己的专车在前面带路,直接去了北武县的工业园区。
北武电子器件厂,北武县乃至宣南市的明星民企,老板陈有财是个能人,知道北武县人力资源丰富,平均工资低,第一个到北武县开办了这个电子元件生产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成为了北武县的利税大户,也为北武县解决了数千人的就业岗位,所以来北武县这个是必去调研的企业。
走在整洁干净的厂区,听着北武电子厂长的介绍,段昱突然提出去车间看看,然后电子厂厂长郭林迟钝了一下说:“段书记,那咱们去前面一个车间吧,前面那个车间是咱们电子厂上的最新的流水线。是给手机供应电子元件的,销路很好……”
车间里工人不太多,但是都穿着崭新的工作服,看起去倒是蛮正规的,但段昱却微微皱了皱眉头,他虽然不是电子行业的专家,但是在汉南的时候就去过类似的企业调研,知道像这样的电子元件生产企业实际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个车间里的工人明显太少了。
似乎留意到了段昱的脸色,郭林连忙解释道:“这个流水线现代化程度很高,所以不像以往那样需要太多的工人……”
段昱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并没有接话,郭林就有些心慌了,连忙道:“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像这种流水线作业,都比较机械,千篇一律的工序……”
段昱却不理会郭林,自顾自地走到生产线旁观察起工人们的细致操作来,很快段昱又发现了破绽,在他前面的一个女工正在用电烙铁在给电路板上装电容,可段昱仔细一看就看出来笑话来了,那个女工居然是手捏在电烙铁加热的部位……
要知道,如果正常工作状态下,这个女工早已经被烫伤。段昱不动声色地顺着电烙铁的电源线看去,果不其然插头根本没有插在电源上!
然后接下去的调研,段昱处处留心,又发现了不少弄虚作假的地方。比如在北武县的农村调研的时候,想了解今年粮食的收成如何,国家的精准扶贫做的如何,结果碰到的农民满口的官腔空话,张嘴就是政策好领导英明什么的,具体的事情一点也没听到。在和这些农民握手的时候,段昱同样发现他们手上连一颗老茧都没有,绝不是天天摆弄农活的农民,肯定又是政府干部假扮的!
经过这一天调研,段昱算是对通过这次调研了解实际情况不报任何希望了,看来自己来调研的计划和行程安排,早就被人透露出去了!而更让段昱担忧的是,如果整个宣南官场都是这样的风气,弄虚作假,应付上级,那问题就大了,虽然他以前在别的省任职的时候,下去调研也难免碰到这种弄虚作假应付上级的情况,却从没有一个地方像宣南这样弄虚作假到如此大胆的程度!
第一千零六章 不会是骗子吧?
此时的段昱心里压着一团火,他向来最反感下属弄虚作假,糊弄上级,不把这种不良风气扭转过来,那他要想打开宣南的局面就无从谈起。
如果是以前的段昱,这个时候只怕早已雷霆震怒,现场就要处分人了,但是他知道,他在现场发再大的火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宣南官场的这种喜欢弄虚作假的风气不可能因为自己发一通火就能一下子扭转过来,所以自始至终段昱的脸上都没有流露出任何的怒色,一直是不动声色,连话都很少说,让陪同他调研的包良友等人都有些拿不准他的态度,惴惴不安地跟着。
但是这样的调研再看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段昱早早地结束了调研,打道回府,一路上段昱默默地看着车窗外一晃而过的景色,思考着回去以后该怎样扭转宣南官场这种喜欢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突然路旁一片偌大的厂房吸引了他的注意,这片厂房规划得很是齐整,但是却显得有些荒凉,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和车辆,按说宣南这几年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小马,这一片厂房区是什么地方?”段昱转头对马小溪问道。
“哦,这一片是宣南以前的老工业园区,是宣南第一批招商引资过来的外地企业落户的地方,曾经十分红火,不过这些年宣南的经济发展重心主要向互联网金融等虚拟经济行业转移,加上老工业园区这边的企业有不少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这些年国家在环境治理上的力度加强,有不少企业都停产了,所以……”马小溪以前到老工业园区做过采访,所以情况比较清楚,连忙介绍道。
“哦!”段昱眼中精光一闪,抬起手腕看了看表道:“时间还早,那我们干脆到老工业园区去看看吧!……”
“啊?!”坐在后排的包良友一直在尖起耳朵听段昱和马小溪交谈,一听就坐不住了,连忙站起来道:“段书记,调研行程计划里没有这一项啊?!……”
段昱瞟了包良友一眼,心说你把我的调研行程泄露出去,串通下面的干部弄虚作假糊弄我,我还没跟你算账呢,就不动声色地道:“有什么问题吗?调研行程里没有这一项,加上就是了,我这个市委书记连这点权力都没有吗?……”
包良友就不敢再说话了,只得让司机调转车头又去了老工业园区,他本来还想打电话偷偷通知一下老工业园区管委会的负责人提前做一下准备,段昱却早防了他这一招,让马小溪调了位置跟包良友坐到了一起,包良友就不敢搞小动作了。
来到老工业园区,这里真称得上是门可罗雀,偌大的园区连人影子都看不到,厂房里也是寂静一片,连人声都没有,更别提机器的轰鸣声了。
“段书记,前面的那一片厂房里好像还有人在生产……”马小溪耳朵尖,兴奋地对段昱道。
“走!看看去!”段昱大手一挥,快步走了过去,那片厂房前立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蒂芭雅时装有限公司”,原来是一家服装生产厂。
本来厂房里正在热火朝天的生产着,不过当里面的人注意到段昱他们的到来,立刻就传来一阵焦急地惊呼声,“快关机器!快去通知老板,政府来人了!……”
段昱就有些奇怪了,为什么这些人见到自己到来会如此惊慌呢?难道说这家工厂是违规生产?手续不全?
这时一名面带忧色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走了出来,向段昱他们迎了上去,强作笑容道:“领导好,请你们通融一下,我们厂刚接了一批国外的大订单,要是误了交货期限,我们就要赔一大笔钱,所以不得不赶工生产,等这批货赶出来,我马上停产……”
“接了国外的大订单是好事啊?为什么要停产呢?”段昱有些诧异地问道。
那中年男子愣了一下,停住脚步有些迟疑地问道:“你们不是环保局的领导吗?……”
“环保局为什么要你们停产呢?是环保不达标吗?”段昱追问道。
“我们的皮革原料都是从海宁加工好运过来了,根本不存在环保不达标的问题,可是环保局硬要搞一刀切,所有老工业园区的企业这段时间都要停产,说是上面有领导要来搞环保大检查,我们有什么办法!……”中年男子气愤地道,突然意识到什么,连忙住了嘴,警惕地打量着段昱一行,犹疑地问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段昱一听就皱起了眉头,对一旁的马小溪了使了个眼色,马小溪会意,上前介绍道:“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吗?这是我们市委段书记,特意过来了解情况的……”
这中年男子正是这蒂芭雅公司的老板,叫李益新,海宁人,海宁的是全国有名的皮革服装生产地,精明的海宁人抓住这一优势,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李益新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看中宣南的地域优势,很早就把商业版图扩展到了这里,只是这些年宣南在石庆贵的主导下,重心全放在了发展互联网金融产业上,实体经济发展反不如从前,李益新的生意也受了一些影响,尤其是这环保局一刀切的政策更是毫无道理,所以他对政府干部也有些排斥感。
“啊?!段书记?”李益新一听就愣了一下,还有点将信将疑,他是精明的生意人,凡事自然要考虑得深一些,以前老工业园区红火的时候,也经常有市领导下来调研,每回都是前呼后拥,阵容庞大,来之前好几天园区管委会就会提前打招呼,让做好接待工作,眼前这几人该不会是骗子吧?
这时厂区门口又来了几辆车,一名大腹便便的男子跳下车就急奔过来,一边擦着汗,一边点头哈腰道:“段书记,欢迎您来我们工业园区视察指导工作!……”
来人正是老工业园区的管委会主任潘思满,段昱瞟了他一眼,又瞪了包良友一眼,不用说又是包良友通风报信,通知了潘思满,不过潘思满来了也好,自己也就不用费心向李益新证明自己的身份了。
第一千零七章 李益新
李益新自然是认识潘思满的,平时总对工业园区的企业索拿卡要,园区里的这些老板都对他没什么好感,暗地里叫他“潘扒皮”,像这次环保局搞一刀切,潘思满不但不帮园区企业说话,还借此机会捞取好处,不肯给好处的企业他就会向环保局举报来封厂,这次为了赶这批国外订单,李益新也不得不给潘思满送了好处费,潘思满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通知环保局。
此时见潘思满对段昱如此态度,李益新也大吃了一惊,原来来的真是市委书记啊!连忙道歉道:“段书记,不好意思,我……”
潘思满还以为段昱是来检查环保工作的,他担心自己收了李益新好处费的事败露,赶紧来了个先发制人,指着李益新厉声道:“李老板,你怎么回事啊?不是说了这段时间不许生产吗?你怎么还明知故犯啊?赶紧停了!……”
李益新暗骂潘思满无耻,收了自己的钱还在这里装腔作势,不过他也知道胳膊扭不过大腿,市委书记都来了,自己还能硬抗吗?只得黯然道:“好吧,我马上让工人们停下来!……”
“等等,我有些不明白,既然你们厂不存在环保不达标的问题,为什么要停产呢?”段昱突然开口道。
“额,这个……”李益新瞟了潘思满一眼,有些欲言又止。
段昱也看出了李益新有所顾虑,就微微一笑道:“这位同志,我想参观一下你们的厂房,可以吗?……”
“当然可以,段书记,您请!”李益新连忙道。
包良友和潘思满也想跟上去,段昱却对他们摆摆手道:“你们就不要去了,在这里等着吧!”
李益新一边带段昱参观厂房车间,一边向他介绍自己公司的情况,蒂芭雅公司是采用生产销售一条龙的模式,从而保证了自己的价格优势,在如今许多品牌服装厂都效益不佳的市场大环境下,李益新却是逆流而上,多渠道并进,将传统销售渠道与互联网网络销售渠道结合起来,因为拥有价格优势,许多淘宝上网店都从他这里拿货,同时因为李益新十分注重产品质量,许多一线服装品牌也主动找他合作,贴牌销售,生意越做越红火,最近更是把生意做到了国外,拿下了好几个大订单!
段昱听了十分高兴,竖起大拇指道:“不错,做企业就要像你这样,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拓展销售渠道,如果只知道守成不变,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李益新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段书记,您过奖了,主要还是党的政策好,政府重视扶持……”
段昱用手指点了点李益新,哈哈大笑道:“李老板,这不完全是你的心里话吧,我刚才就看出来了,你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