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家(馅饼)-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以为韩主任将自己推荐给刘书记了。

唯独安排董书语过来,就不会有这种猜测。

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男性领导干部不得配女性秘书。料必刘伟鸿绝不会随便去破这个例。将董书语这样一个靓丽的知性美女留在自己身边,可不见得是个好主意。

董书语摆明就是临时帮忙。

至于区委书记这个级别的干部不配专职秘书的所谓文件规定,从来就没有人当过真。人家乡镇的书记,小小正科级干部,都有专职秘书呢。

“吴区长,请稍候。”

董书语礼貌地对吴清点了点头,便即抓起办公桌上的电话,给刘伟鸿拨了过去。

“刘书记,你好,吴清同志到了。”

用的是极其标准的官方词语。

“好,请吴清同志进来。”

“吴区长,请!”

董书语彬彬有礼地对吴清说道。

其实相对来说,吴清更喜欢人家称呼他吴局长。他的实际职务也是公安分局局长,副区长只是给他的高配职务,名义上他在区政府分管政法工作,但区委还有一位政法委书记,那才是真正的政法战线的“一哥”。区检察院和区法院的两位一把手,也绝不会向吴区长请示汇报工作。

不过董书语自来就是这样规规矩矩,吴清也不好去“纠正”她。

进门之前,吴清双腿立正,身子笔挺,朗声叫了一声“报告”!

“请进!”

刘伟鸿随即在办公桌后坐直了身子,同样朗声答道。

童年和少年时期,相当长一段时间,刘伟鸿生活在军营之中,内心深处,对军人或者军人出身的政法干部有着好感,也比较尊重。

吴清大步走进办公室,在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前站住身子,举手敬礼:“报告刘书记,宁阳区公安分局局长吴清奉命赶到,请刘书记指示!”

熟悉吴清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习惯,以往每次到区委书记或者区长办公室,吴清都是这么一丝不苟的履行程序。更不用说今天是头一次单独觐见刘伟鸿了。当然,也仅仅限于区委书记和区长这两个人,其他的区领导,包括区委政法委书记在内,都当不起吴清如此郑重其事。

刘伟鸿微笑点头回礼,从办公桌后转了出来,与吴清握手,说道:“吴清同志,你好!”

“书记好!”

“来,吴清同志,请坐。”

刘伟鸿将吴清礼让到待客沙发区落座,董书语将刘伟鸿的杯子端了过来,轻轻摆放在茶几之上,又为吴清奉上茶水,动作优雅,赏心悦目。

董书语出去之后,吴清双手抚膝,双目平视刘伟鸿,神情专注。

今天才是刘伟鸿正式到任的第二天,可以说吴清是刘伟鸿召见的第一位领导干部。除了区长魏凤友和区委办公室主任韩必成,其他区委班子成员,刘伟鸿都还没有谈过话。

这就是吴清感到压力巨大的原因。

刘伟鸿到任之后,第一个就召见公安分局局长,肯定是有原因的。来之前,吴清就已经想到了金和派出所治安联防大队长孟朝阳身上。据说前几天在金和一号工业园处理拆迁事宜的时候,孟朝阳的表现让刘书记很不满意,像是个土匪恶霸一般,还试图要捉拿刘书记和新华社的萧记者来着。

估计刘伟鸿急着召见他,和这个事情有关。

“吴清同志,这几年,宁阳的治安情况还不错,你和政法战线的同志们,都辛苦了。”

刘伟鸿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微笑说道。

这倒不是虚言,根据刘伟鸿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宁阳这几年的社会治安状况,算得良好。所以一上来就对吴清提出了表扬。社会治安好不好,虽然不能只看公安一家,但公安的作用,始终是举足轻重的。由此可见,吴清这位公安分局局长,堪称尽职尽责。

吴清连忙说道:“谢谢刘书记表扬。搞好社会治安,是我们公安机关的本职工作。”

刘伟鸿微笑道:“虽然是本职工作,但能够做好,还是很值得表扬的。现在我们很多干部,就是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甚至于,连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都已经忘记了。把群众和党组织赋予他的职权,当成了自己的特权。干工作的时候不认真,耍特权的时候,倒是特别威风。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关注。尤其是公安机关,经常和群众直接打交道。公安干警的工作作风和个人形象,直接影响到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更是要特别注意。”

刘伟鸿的语气,依旧比较平静,并不如何的严峻。

这也是刘伟鸿的特点,在办公室,一般只和下属谈工作,除非关系特别亲近,比如夏寒,胡彦博,龙宇轩这些心腹部属,话题才会比较广泛。

领导干部要树立权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吴清心中一凛。

果然是这个事情。

看来刘书记对孟朝阳这个家伙,确实很不满意了。

不过既然刘伟鸿没有挑明说,吴清自也不会将孟朝阳的名字报出来。那样太着相了,好像堂堂区委书记,专程要和一个派出所的治安联防队长过不去,实在有失身份。

所谓“袖里乾坤”,就是这么个意思。

“是,刘书记的指示非常英明。公安机关确实职责重大,公安干警的工作作风和个人素质,也确实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我回去之后,一定坚决贯彻落实刘书记的指示,好好整顿公安机关的工作作风,做好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

吴清没有怎么犹豫,挺直身子,朗声答道。

刘伟鸿微笑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第1245章 省长视察

六月下旬,南方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尤其是京华,号称华夏国“四大火炉”之一,更是酷热难耐。不过今儿天气不错,昨晚上下了一场大雨,一大早起来,还是阴天,气温也比昨天降了好几度,尽管依旧很热,但在户外待一段时间,不做剧烈活动的话,还抵得住。

一大早,尚未到上班时间,一长溜乌黑铮亮的小车,便从宁阳区区委大院鱼贯而出,直驶通往京华市区的干些公路。

这条干线公路是国道线,路面还算宽敞,但路况就只一般,时不时会出现水泥路面沉陷的情况。宁阳城区通往京华市区的干线,路况还算是好的。过完城区,通往其他街道办事处的道路,路况就更不理想了。

九十年代中期,全国的公路交通状况,都不是那么好,倒也不独独是宁阳如此。

这一长溜乌黑的小车,打头的是两台小奥迪,挂着宁阳区一二号牌照,自然是区委书记刘伟鸿和区长魏凤友的座驾。如果有熟悉车牌号码的人看到这个车队,就能分析得出来,宁阳区委和区政府的大头头们,几乎是倾巢出动了。

通常只有开大会或者迎接上级领导,而且得是极其重要的上级领导,才会摆出这样的大阵仗。

果然没多久,车队就在路边停了下来。在国道线一侧,摆得整整齐齐。车门打开,领导们走下车来,一水的白衬衣黑西裤黑皮鞋,在公路边上排成长列,彼此之间,有说有笑,气氛很是轻松热烈。

毫无疑问,这是准备迎接领导。

整条国道线,隔不远就有一名交警执勤,虽然没有封路,但也气氛肃杀,和迎候队伍的轻松热烈,大不相同。

一般来说,能当得起如此“待遇”的领导,官职都小不了。

不一会,刘伟鸿接了一个电话,便即向前几步,在公路一侧站好了。大伙便明白,领导马上就要到了,立即停止交谈,按照职务高低,排名先后,一一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约莫一两分钟之后,国道线远处出现了几台小车。打头的前两台,乃是威严大气的奥迪大黑壳子。有关干部用车标准,国务院有过明文规定,省部级主要领导,标准配车就是奥迪车,排量不超过二点零。一般省部级领导都自动自觉遵守这个用车标准,倒是下面一些区县的领导,在配车上时有超标。

第一台大奥迪,赫然挂着武警牌照。但在场的宁阳干部们谁都清楚,这其实就是省长林卫平的座驾。省委主要领导的座驾,都挂武警牌照,也是为了方便保卫部门对首长的安全进行警卫。紧随其后的奥迪车,则挂着京华市二号牌照,自然是市长陆大勇了。

宁阳区早两天就得到了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林省长要前往宁阳区视察,请宁阳区做好接待准备。

这是宁阳区成立之后,林省长第二次下来宁阳视察,第一次是宣布宁阳成立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没多久。这一回,则是刘伟鸿出任宁阳区委书记一个月之后。

实话说,宁阳的干部都很明白,林省长这是来给刘伟鸿“撑腰”的。今时今刻,宁阳区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以吸引省长的目光。如果一定要说有特别之处,那就是刘伟鸿这位新任区委书记。

两年多前,林卫平出任江南省长之时,很多江南省的干部私下里都在猜测,林卫平是刘成胜的“亲信”,刘成胜向中央推荐他前来江南的。不过这也只是猜测之词,做不得准。

现在,大伙倒是多了一个“证据”。

刘伟鸿到宁阳也有一个月了,林省长真要是老刘家的“干将”,也当得适时露个面,向大家表示一下他对刘伟鸿的支持。

车队很快就驶近了欢迎队伍,缓缓减速,第一台大奥迪正好在刘伟鸿跟前停了下来。省政府距离宁阳区并不远,省长前来宁阳区考察工作,基本也是轻车简行,只有四台车组成车队,并没有警车开道。

奥迪车刚一停稳,刘伟鸿便疾步上前,给林卫平拉开了车门,微笑说道:“热烈欢迎林省长前来宁阳区考察指导工作。”

林卫平走下车来,板着脸说道:“伟鸿同志,怎么回事啊?不是说了,不要搞这种迎来送往的形式吗?”

看上去,林省长似乎有些不悦。不过在场的干部,谁也不会将省长这个指示当真的。何种是场面话,何种是要紧话,倘若分不清楚,还做个什么领导干部?

刘伟鸿依旧微笑说道:“省长,这都是同志们自发前来欢迎领导,主要是表达我们的心意。”

林卫平不由也笑了,摇摇头,说道:“你呀,也学得油嘴滑舌了。”

宁阳的干部们不由骇然。

林省长这是真的摆出了长辈对晚辈的架势了!

看来传言多半是真。

事实上,刘伟鸿在正式上任的第三天,就前往省委常委院,登门拜访了黄有成书记和林卫平省长。不管怎么说,他曾与黄有成有过一面之缘,如今到了江南,在黄有成治下任职,这个礼节,肯定是要讲究的。至于林卫平那里,更加不能不去。

外界的传言,本来就并非空穴来风。

随后林卫平也亲自赶赴军区司令部大院,拜访了刘成家。

与林卫平见过礼,刘伟鸿又和陆大勇握手,微笑说道:“陆市长好!”

陆大勇笑着点头。

虽然京华是省会,省长与市长都处于同一座城市,但省长视察京华的辖区,市领导当得陪同,礼不可废。没有在陪同队伍里见到市委书记龙宝军,已经让人微感诧异了。或许,龙宝军有更加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脱不开身吧。又或者,是其他原因。

刘伟鸿在一侧为林卫平和陆大勇引介宁阳区的干部们。

到任一个月,刘伟鸿的表现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原以为以刘二少的赫赫威名,到任之后,必定要搞新官上任三把火之类的动作,瞅机会拿掉一两顶乌纱立威。但大家都失算了。

这一个月,刘伟鸿基本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召见干部。主要是区委区政府两套班子里的同志,这个要算是标准流程。

第二件事,则是下基层。刘伟鸿到任第四天,就下了基层,轻车简从,一个街道办一个街道办的走过去,和街道办,居委会和村委会的负责同志交谈,亲自询问普通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了解第一手资料。一个月之内,已经走遍了宁阳所辖的十个街道办事处和一小半的居委会村委会。刘书记公然告诉所有的干部,他会走遍宁阳全部所属的居委会和村委会,时间不定,一有空就下去。刘书记这个决定,可着实让所有街道办的领导们都紧张不已。

看来刘书记不是不摘乌纱帽,是时机未到。谁要是被他逮住了小辫子,那可有得麻烦了。

大家绝不相信,刘书记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斯文人”。

怎么看都不像。

而刘书记做的第三件事,便是督促日本工业园加速建设。这个月内,刘书记就去过金和工业区一号工业园不下三回。而且每次去日本园,必定有日本客人陪同,不是白川就是秋田。看上去,刘书记和三位日本客人的关系,处得非常之好,连最为倨傲也最财大气粗的白川一雄,在刘书记面前都毕恭毕敬的,时不时“哈依”几声,又是点头又是鞠躬。

刘书记这个动作,让区里的很多干部比较郁闷。尤其是区长魏凤友,更是心里不大舒服。本来一把手重视日本园的建设是好事,至少和前任戴林书记比较而言,那简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戴书记不要说去日本工业园视察了,他压根就反对搞这几个项目,口口声声说什么环境污染,一点也不关心区里经济的促进和发展。

但刘伟鸿如此关心,又有点“喧宾夺主”了。

经济建设,毕竟是区长的正管啊。

人家魏区长为了争取这三个项目,可花了多少心血,甚至不惜与戴书记撕破脸,落下个“飞扬跋扈”的坏名声。如今倒好,这工业园变成刘书记的“后花园”了。因为刘伟鸿对日本园建设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切断了许多干部的“财路”。这么大一个工业园建设,总投资超过一个亿,具体经办的人和该管的政府部门,能够没有一点油水吗?

但刘书记盯得这么紧,谁敢下手啊?

嫌自己的日子过得太滋润了,想要去纪委喝杯茶不成?

然而也不可否认,刘伟鸿的亲自参与,对日本工业园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三个项目的资金陆续到位,施工进度一下子比以前快了一倍都不止。日本人终于把真金白银投进了宁阳区,对经济的拉动是可以预期的。

看来刘书记是想党政一起抓,做个名副其实的一把手了。

却不知道魏区长答不答应。

至少明面上,魏区长对刘书记是很尊重的,不管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场合,都不曾流露出半句不满的言语,党政大班长的配合,看上去非常默契。

第1246章 加速施工

林卫平没有前往区委大院听汇报。

林卫平的工作作风,一直比较务实,很少搞花架子,很能沉得下去。和省委书记黄有成颇为不同。当然,两人的年纪也有差距。黄有成去年就已年满六十,比林卫平大了好几岁。而且黄有成一直在江南省工作,从基层干部一步一个脚印干到省委书记,早就过了经常下基层的阶段。据说黄有成自己私下里和亲信干部说过——这江南有什么事是我不清楚的?

他在江南工作了四十多年,确实也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大家在公路上寒暄已毕,各自上车,车队直驶日本工业园。

这也是林卫平的秘书事先就和宁阳区沟通过的,林省长此番前往宁阳视察,第一站就是要看宁阳的工业园区。其中金和工业区一号工业园,也就是俗称的日本工业园,是必看的。

这个日本工业园,可着实让人不省心。

关键是戴林的态度有问题,身为区委书记,以环保为由,坚决反对三家日本公司在宁阳落户,甚至于还向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都打了报告,阐述环保问题的严重性,不但反对日本造纸厂和半导体厂在宁阳落户,捎带着对全省的造纸业都狠狠抨击了一番,还几次三番的要求面见省长林卫平,市委书记龙宝军和市长陆大勇,一再坚持自己的理由。

搞得林卫平和市里领导都很恼火。

没见过这么犟的人。

这种人,也就能够对孙文平的胃口吧?

不过说来也怪,区委书记那么强硬的态度,白川,秋田和井上这三个日本商人,竟然还留在宁阳,“打死”都不离开,似乎就认准“宁阳是我家”了。

都说日本鬼子顽固,果然!

当然这中间,肯定也有区长魏凤友的功劳,是他一再做工作,顶住戴林的压力,才留住了三个日本客户和项目,在戴林的坚决反对下,开始施工建设。

这种情形,着实“诡异”得很,大约也就在宁阳会出现吧。

区委书记坚决反对的项目,竟然还能继续施工!

老魏也是个牛人。

而且也由此可知,戴林在宁阳区确实成了孤家寡人,区委班子里的大部分同志,都和他不一致了。这也是市里最终下定决心,调整戴林的原因。

不能因为戴林一个人的“偏执”,就影响整个宁阳区的发展。须知宁阳是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省里和市里都对宁阳寄予厚望。当初让戴林主政宁阳,主要是看中了他的个人操守,清廉正直,刚正不阿,希望他能带出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加速宁阳的经济发展。谁知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搞得魏凤友都要辞职不干了!

林卫平邀请刘伟鸿上了自己的大奥迪,一同前往日本工业园。

公然为刘伟鸿撑腰。

不过话又说回来,林卫平这个动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让刘伟鸿陷入了“被动”之中。林卫平和省委书记黄有成的关系,只是一般。这个省里和各地市的主要领导干部都是清楚的。自来党政一把手就很难尿到一个壶里去。

以前刘成胜出任江南省委书记,老爷子还在位,省长黄有成都是“七分合作三分不合作”,更不用说如今黄有成正位省委书记,大权在握了。

林卫平在省里的日子,也不是那么惬意的。

如今以堂堂省长之尊,如此降尊纡贵,和老刘家的一个年轻晚辈“打得火热”,传到黄有成耳朵里,黄书记不定心里是个什么想法呢。

刘伟鸿再牛,年纪轻轻,怕也还没有能和省委书记叫板的本钱吧?

林卫平看上去是给刘伟鸿撑腰,搞不好就会让刘伟鸿在黄有成心目中被“打入另册”。老刘家固然了不起,刘成胜刘成家也了不起,但刘伟鸿毕竟代表不了老刘家。

区别是很大的!

刘成胜刘成家当然能够和黄有成叫板,林卫平也有这个资格,刘伟鸿暂时没有。真要是惹得黄有成心里不高兴,出手敲打敲打老刘家的后辈,任谁都不会觉得有何不妥。

只是林卫平要这样做,刘伟鸿也委实无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伟鸿,听说你上任之初,戴林就去找过你?”

刘伟鸿一上车,林卫平就问道,语气略略有些不悦。

这个戴林,也当真固执得可以。

车里没有别的人,林卫平对刘伟鸿的称呼就更加亲切随意,连“同志”二字都免了。

与林卫平并肩坐在奥迪车的后座上,刘伟鸿身子挺直,坐姿非常端正,闻言连忙答道:“是的,省长。戴林确实来找过我。呵呵,他还是坚决反对造纸厂和半导体工厂在宁阳落户。”

“哼,这个人就是太固执了,过分自以为是。在他心目中,就只有一个环保问题,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早知道这样,把他调到环保局去工作好了。”

林卫平很不高兴地说道,看上去对戴林着实不满。

刘伟鸿微笑说道:“省长,不要紧,我已经说服他了。他今后不会再针对这几家日本企业。”

林卫平双眉轻轻一扬,略感诧异:“你已经说服他了?”

“差不多是这样吧。戴林自己亲口说的,今后不再针对这些日本企业找麻烦。”

林卫平愣怔了一下,随即笑道:“伟鸿,想不到你还有这本事。实话说,这个戴林啊,我见了都头痛。”

林卫平曾经亲自召见过戴林一次,想要说服他,不要再“闹”了,结果就是对牛弹琴,牛不入耳,一点效果都没有。

京华市委书记龙宝军和市长陆大勇,一样的拿戴林没辙。只好将他调到市委,挂个副秘书长的牌子,闲置起来,让他管管政研室就算了。

这样的干部,除了孙文平将他当块宝,谁还敢用?

不料刘伟鸿却告诉林卫平,他已经说服了戴林。

这可当真是好本事。

怎么忽悠来着?

刘伟鸿笑了笑,随即正色说道:“省长,戴林虽然比较固执,但个人操守是极好的,至少应该算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好干部。”

林卫平点了点头,说道:“嗯,这一点我也认同。看来戴林这个人不大适合做块块里的工作,像现在这样安排,让他在市里搞些政策研究的工作,就比较合适。”

对林卫平这话,刘伟鸿其实并不十分认同。但刘伟鸿也知道,这是大部分领导干部对戴林这种类型干部的共同看法,这样的刺头,就该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一旦让他管了具体的工作,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给你弄点事情出来,让你头痛不已。眼下,刘伟鸿暂时还顾不上为戴林“求情”。

以后看时机再说吧。

“省长,其实戴林的意见,也确实值得重视。我们省里,大大小小的造纸厂实在太多了,全都用的是草浆,工艺水平很落后,对环境的污染真的很大。长此以往,会造成很大的遗留问题。我认为,确实应该开始整顿了。当然,在方式方法上,可以多开动脑筋。”

刘伟鸿又很认真地对林卫平说道。

林卫平扭头望了刘伟鸿一眼,缓缓点了点头,神情也变得比较严肃。

很快,车队就驶近了日本工业园。

这一回,景象与刘伟鸿第一次来日本工业园时大不相同。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之上,到处都是轰鸣的大型机械,推入机,挖掘机,搅拌机,重型卡车等等,随眼可见,轰隆隆的干得正欢。整个工地上,差不多有上千人在同时施工。

路边不远处,有一栋以钢管,木板临时搭建起来的两层小楼房,倒也齐整,上面挂着“金和工业区一号工业园项目工程指挥部”的招牌。

一台丰田皇冠和两台本田车,就停在项目指挥部楼下。

而白川,秋田和井上这三个老鬼子以及那位翻译金小姐,早早就在车子旁边等候着。眼见车队驶近,立即大步迎了上来。林卫平,陆大勇,刘伟鸿等省市区领导一下车,三个鬼子便深深鞠躬。

“欢迎省长,市长前来视察工作。”

白川一雄满面堆笑,以生硬的汉语,结结巴巴地说道。

林卫平微笑着,主动和三人握手,寒暄尽礼。

“白川先生,工地进展很快啊。”

望着惹火朝天的施工场地,林卫平笑着说道。

听了金小姐的翻译,白川又朝林卫平深深一鞠躬,说道:“是的,省长阁下,我们加快了施工进度,希望能够尽早竣工投产。刘书记和魏区长对我们都很支持,我们深表感谢。”

刘伟鸿和魏凤友便微笑点头。

林卫平说道:“好,好,这就好嘛。白川先生,你们几位前来投资,我们都很欢迎,理所当然要做好支援的工作。”

“是的是的,省长阁下。我们大屋市的池田市长,已经正式邀请刘书记和魏区长,下个月前往大屋市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以增进大屋市和京华市的友谊,加强合作。”

林卫平连连点头,说道:“好,好,京华和大屋是友好城市,确实应该多多交流,相互学习,增进友谊。争取双方有更多的合作项目早日投产。”

第1247章 出访前夕

七月上旬,某晚。

宁阳区委办公大楼,大会议室灯火通明,人头济济,不时传出欢笑之声。

这个大会议室,平时是供召开机关干部大会时使用,也是机关党员教育室,上党史课或者学习上级文件,都是在这里进行。

不过今晚的情况,明显与一般的会议或者学习不一样。

坐在台下学员座上的,可都不是一般人物,京华市市长助理、宁阳区委书记刘伟鸿同志,区委副书记、宁阳区人民政府区长魏凤友同志,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韩必成同志,以及其他好几位区委区政府领导人,俱皆在座。此外还有几位区委办和区政府办的工作人员,怕不有二三十人之多。

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风情各异的大美女。

其中一位,身着白色丝质长袖衬衣,黑色套裙,挽着精致的发髻,戴眼镜,典型的知性美女形象,正是宁阳区委办公室副主任董书语。另一位,风格刚好与董书语相反,白色高领T恤,水磨蓝牛仔短裤,修长白皙的双腿线条流畅无比,纤巧的美足之上,套了一双水晶凉鞋,微卷的长发随意披洒在浑圆的肩头,酥胸柔美,凸凹玲珑,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股极其青春娇艳的气息,笑嘻嘻地坐在刘书记身边,却是新华社驻京华记者站记者萧瑜情。

另外一名二十二三岁的年轻男子,戴着黑框眼镜,斯文秀气,则坐在刘伟鸿的另一侧,低声和区长魏凤友说话。

这名年轻男子,名字很威风,叫做高尚,毕业于首都大学新闻系,是一个多月前刚到宁阳区外事办报到的。正是萧瑜情介绍给刘伟鸿的那位精通日文的同学。严格来说,高尚还没有毕业,要今年七月份才算是正式完成大学学业,现在还在实习期间。不过首都大学的高才生,历来都是抢手货。在后世,首都大学的一些热门专业的学生,根本等不到毕业,也许刚刚入学,就已经被用人单位签下了合同。大学期间所有费用,都由用人单位提供,家里无需负担。条件就是,毕业之后必须加盟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服务一定的年限,才能换单位。

现阶段,大学生还是包分配的,这种情形倒是比较少见。不过临近毕业的首都大学学生被用人单位争抢,却不鲜见。

萧瑜情也是这般,甚至于刚刚上大学不久,就已经在报社实习。当然,萧瑜情的情况比较特殊,没有多少普遍性。她老子任守正乃是世家子弟,下海经商,早已发达起来,堪称有钱有势,对两个闺女又特别溺爱,对萧瑜情简直是有求必应。萧瑜情闹着要去报社实习,任守正自然不反对,请报社的领导吃个饭,大红包一递上去,什么事都办成了。

不过那只是刚开始的时候,需要任守正帮忙拉关系,等萧瑜情到了大二,就完全用不着老子出马了。萧二小姐很快就展露出在摄影和新闻事业方面过人的天赋,几家国家级的大媒体抢着要。最终是新华社“技高一筹”,将萧瑜情挖了过去。

一个多月前,高尚接到萧瑜情的电话,说让他到京华来工作,高尚还在犹豫。他已经通过一些关系,基本落实了在首都的工作单位。那时节,毕业后能够留在首都,乃是很多在首都各个大学求学的大学生的一大理想。首都的单位,不是谁都能有机会进去的。

但高尚的犹豫,也没持续多久。等萧瑜情一说,是在刘伟鸿身边工作,高尚立即就答应了。

刘伟鸿的大名,着实是威震京师。

如同萧瑜情所言,高尚是个“小官迷”,对政治上的问题,特别关注,立志从政。他在首都落实的那个工作单位,也是国家部委下属的一个处级部门。或许其他大学生,并不知道刘二哥是何方神圣,高尚却绝对听说刘伟鸿的大名。

国资办督察局的诸般动作,以及刘伟鸿那个有关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的报告,高尚都有所耳闻,平日里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