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家(馅饼)-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好的。”

王秀芳很机灵,见了陈伟南这个态度,也猜到他们之间可能发生了某种不愉快,便不说破,点头答应。至于到底是何种不愉快,总是能够打听得到的,却不忙于一时。

刘伟鸿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后,翻看了一下陈伟南的档案。档案上面记载,陈伟南是青峰市人,今年二十四岁,五年前高中毕业,三年前参加工作,在青峰市一水泥厂上班,不出几个月就借调到青峰市公安局担任联防队员。难怪满身匪气,脾气暴躁。

那个时候的所谓联防队员,其实就是各单位的刺头,在单位不服管束,就借调到公安局治安联防队去,让刺头去对付街头混混,倒也算是人尽其才。不过多数时候,他们是沆瀣一气,分不清谁是联防队员谁是街头混混。

眼见得陈崇慧到浩阳这边来做了农业局的副局长,陈伟南就跟着调过来了,还解决了干部待遇。剧烈变更时期,这种事在所多有,不足为怪。

刘伟鸿看着档案,淡然一笑,高声说道:“陈伟南,你过来一下。”

陈伟南装作没听见,继续和王秀芳聊天说话。

倒是王秀芳忍不住了,低声说道:“哎,叫你呢……”

陈伟南“哼”了一声,脸色阴沉,依旧不予理睬。

刘伟鸿见状,也不多说,径直站起身来,走出办公室,对王秀芳说道:“小王,局里同意给我们办公室配一台电脑。走,跟我去市里走一趟,看看有没有电脑卖。”

“哦,好的。”

王秀芳连忙起身,以目光向陈伟南示意,自己要出门了。

陈伟南又是一声冷“哼”,装作没看见。

刘伟鸿淡然一笑,说道:“没事,小王,我们走吧,让新同志适应一下环境再说。他什么时候适应这个环境了,什么时候再安排具体的工作。”

王秀芳答应一声,走出了机要室。既然领导这么说了,王秀芳自然不会有异议。反正档案室内,也没有什么贵重物品,档案柜都上了锁,也不会有人对这个东西感兴趣的。

“呸!”

望着刘伟鸿和王秀芳的背影消失在楼道拐角处,陈伟南狠狠啐了一口,满脸不爽的神情。

第95章 酸溜溜

“刘主任,听说这个新来的小陈,陈伟南,是陈局长的侄儿……”

王秀芳一边和刘伟鸿走出办公楼,一边像是闲聊似的提醒了一句。瞧刚才陈伟南那神情,指定和刘伟鸿之间闹了不愉快。虽然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总之不是什么好事。

尽管王秀芳到农业局上班还只有几天时间,和刘伟鸿打交道不长,但对刘伟鸿的观感非常好。原先在她心目中,农业局办公室的领导,一定是个中年大叔,搞不好还是个半老头儿。她的一个亲戚,是浩阳市政府办公室的一个副主任,就是个半老头儿,她能分配到地区农业局来上班,全是搭帮了这个亲戚帮忙。

地区农业局和浩阳市的级别一样,都是县团级。办公室副主任,也就是副科。能做到这样的领导,年纪太轻了,指定不现实。

不料刘伟鸿竟然还比她小些月份。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王秀芳正经是大专生,看人不至于那么浅薄,认为谁年轻谁就是好人。但刘伟鸿身上,却有着一种特别的气质,具体是什么气质,王秀芳也说不好。她只觉得刘伟鸿表现出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做事情极有决断,颇有杀伐之气。

尤其重要的是,刘伟鸿从不摆架子,不但对她很和气,就是对那些前来帮工的板车司机,也很和气。在王秀芳看来,这就非常难得。年纪轻轻,身居“高位”,还能不骄不躁,就是好品质。

王秀芳生怕刘伟鸿不知道陈伟南的来头,不知不觉间就吃了亏。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我知道,已经见过面了,这个小陈,脾气有点傲。”

“傲什么呀?什么都不懂……”

王秀芳撇撇嘴,低声嘀咕了一句。

刚才陈伟南和她套近乎,满嘴“江湖术语”,和个街头混混一样,痞里痞气的,王秀芳刚从学校毕业没多久,很看不惯这种习气。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小陈以前是在青峰市公安局做治安联防队员的,可能和社会上的人打交道多了,沾染了一些社会上的习气。只要他以后认真工作,那就行了。”

王秀芳说道:“刘主任,你心真好……”

陈伟南刚才等于是直接顶撞领导,刘伟鸿现在这么说,胸怀够广博。王秀芳望向刘伟鸿的眼神,又多了几分佩服之意。

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能做领导,果然是有些道理的。

两人走到车棚,推了一辆自行车出来。

这是刘伟鸿的“专车”。

农业局新成立,浩阳又是内陆地区,经济欠发达,财政很不宽裕,整个农业局,也就一台二手的桑塔纳,还是陆大勇指名道姓分给农业局的。不然的话,连朱建国的“专车”也得是自行车。

王秀芳家里离钉子厂不远,每天走路上下班。

那时节,就算是单车,也是稀罕物事,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一辆的。

“小王,上车吧。”

刘伟鸿一偏脑袋,说道,心里暗暗有些好笑。这句“上车”说得如此有气势,别人听见了,还以为刘二哥开的是大奔。

王秀芳嫣然一笑,高高兴兴地上了自行车的后座,自然而然地伸手圈住了刘伟鸿的腰。要想不掉下去,这个动作必不可少。

刘二哥一踩脚蹬,自行车叮叮当当的开出了钉子厂大院。

那时节,电脑绝对是稀罕物品,比小汽车还稀罕。王秀芳虽然是本地人,却也花了不少时间,才在小商品市场内找到了一家卖电脑的店子。这是浩阳市唯一的一家电脑商店,清一色286电脑,功能之单一,令得刘伟鸿这个重生人士好不郁闷。好在刘二哥上辈子并不迷恋电脑,也不经常在电脑上看鬼子的小电影,所以这286电脑纵算古董了些,刘二哥也能将就。

再说了,刘伟鸿不将就也没法子,那会,虽然康柏公司已经推出了386电脑,但在浩阳市,压根就找不到。而且对刘伟鸿而言,无论286还是386,都是老得不能再老的古董,并无本质区别。

只要这玩意能打字就行。

好在刘伟鸿接触电脑早,学的是五笔输入法,不然,就算配了这台电脑,刘二哥也要抓瞎。那时节,可供选择的汉字输入法,实在太少了。

看着店子里一台台的电脑,王秀芳很兴奋。作为一个大学生,她对电脑并不是完全陌生,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学习电脑的使用。

电脑行的生意很是清淡,没什么客人。老板也是个年轻人,见有客人上门,十分高兴,热情得不得了。紧着给刘伟鸿他们介绍自己的电脑是何等的先进,价格是何等的低廉。

刘伟鸿随口问了几个问题,老板便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看来碰到行家了。

其实刘伟鸿所问的,都是最普通的东西,只因当时懂电脑的人着实太少,才显得刘二哥很是“渊博”。王秀芳对刘伟鸿的佩服更是激增好几个百分点。

本科生就是本科生,真不是盖的。

当年大学生少,能上个大专就非常了不起,甚至中专生都是包分配工作的,而且是在正式的单位。当然了,眼下就让这些大中专生去私人单位工作,也得能找到这样的单位才行。

虽然碰到了行家,老板报出来的价格,依旧一点都不含糊。

“四千?”

刘伟鸿以为自己听错了。

时光倒流前,如果自己配一台电脑,性能杠杠的,也才两千多块。而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四千块,和二零一一年的四千块,完全没有可比性。

搁在二十年后,这笔钱最少也得相当于四万块以上。

“老板,我这个价格已经很公道了。真的,要不是看在你是行家的份上,我根本就不会开这样的价。没有五千块,这电脑出不了门。”

年轻的老板比刘伟鸿还讶异。

他报的真是实在价,并没有多少虚头在内。

不料这个人竟然还嫌四千块太贵,简直岂有此理。

刘伟鸿的讶异也是一闪即逝,心里头暗暗好笑。看来自己还是没有完全适应这重生之后的日子,时不时会将后世的东西拿出来作比较。

在一个剧烈变更的时代,二十年时光,足以改变一切了。

“好吧,四千就四千,但是你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刘伟鸿叮嘱了一句。他虽然懂得使用电脑,但对于硬件维护却是两眼一抹黑。要是不将这个售后服务的事情谈妥了,那可不行。

其实刘伟鸿这倒是多虑了,当时那电脑,质量是真的好,只要不刀劈斧砍,雷打火烧,电脑是不会自动挂掉的。

“呵呵,老板尽管放心,我们的售后服务没得说,只要是上班时间,随叫随到。”

老板拍着胸口,下了保证。

当时整个浩阳城里,也没有私人配电脑的。除了打字,那玩意没别的用处。难不成还有谁花几年的工资买一台回去玩DOS游戏?

只有公家才会花这个“冤枉钱”。

除了电脑,刘伟鸿还买了台打印机,这也是必须的配套设施。电脑搬回去,刘伟鸿让安在王秀芳上班的机要室。他不可能每天守着台电脑打字,刘二哥重生之后的志向,不能停留在打字员这个档次上。

刘伟鸿的计划很简单,以最短的时间教会王秀芳打字,今后要做个什么文件,都能交给王秀芳去办。有些东西必须刘伟鸿亲自动手的时候,他也可以去机要室使用这台电脑。

整个农业局就这么一台电脑,堂而皇之的摆在他刘伟鸿的办公桌上,未免太显眼了些,会招致很多人的嫉妒。就算他们不会电脑,也一样会嫉妒。人就是这样,看不得别人有好东西。尤其是公家配发的东西,甭管会不会用,自己没有就是不行。

王秀芳没想到会将电脑交给她使用,又是兴奋又是紧张,低声说道:“刘主任,电脑我不会的……”

声音怯怯的,很没有底气。

刘伟鸿笑着说道:“不要紧,我教你使用,很快的,几天时间就够了。五笔字根很好记。”

王秀芳大为欢喜,圆圆的娃娃脸上笑逐颜开。

陈伟南在一旁酸溜溜地说道:“这样好啊,可以天天在一起了……”

估计刘伟鸿和王秀芳出去这会,陈崇慧已经开导过陈伟南了,叫他注意点和领导相处的方式方法。陈伟南倒是不再恶狠狠地望向刘伟鸿,甚至刘伟鸿刚回来时,还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叫了声“刘主任”。不过现在又忍不住了。

刘伟鸿淡然一笑,不搭理他。

王秀芳却板下了脸,很不高兴地“哼”了一声。

这个陈伟南,也太那个了!

真打算在上班的第一天,就把所有人都得罪啊?

电脑安装好之后,刘伟鸿依旧不理睬陈伟南,径直在电脑前坐下,开始做那个“菜篮子工程”的实施细则。这个是大事,关系到农业局和朱建国的政绩,可不能马虎。

王秀芳搬了条凳子,紧挨着刘伟鸿坐下,看着刘伟鸿十指如飞,熟练地在电脑屏幕上打出一行行字来,不由得眉飞色舞,脸上崇拜的神情令得陈伟南郁闷至极,垮着个脸,一声不吭地出去了。

“什么人啊?”

王秀芳瞪了他的背影一眼,不屑地撇了撇嘴。

第96章 曹振起亲自领衔

农业局成立这一个月,刘伟鸿非常的忙碌。

菜篮子工程正式拉开了帷幕。

原本行署专员曹振起对这个工程并不十分重视。原因有几个,其一,浩阳地区新成立,作为行署专员,曹振起有太多的重要事情需要处理。其二,曹振起并没有意识到菜篮子工程的重要性。曹振起是老资格的领导干部,经历过很多地方领导岗位,从来就没有哪个主政的城市,缺了大米和菜蔬。那会儿,大家缺的是钱。只要有钱,吃的东西哪里不能买到。曹振起甚至在心里认为,朱建国这是危言耸听,想要向陆大勇邀功请赏,“为赋新词强说愁”。第三个原因,当然也是最大的原因。朱建国是陆大勇的亲信,不是他曹振起的心腹,曹振起没有义务为朱建国出政绩。

但是不久之后,曹专员就改变了主意。

因为仅仅过了几天,“菜荒”就已经露出了苗头。一个常住人口不过两万人左右的内陆小镇,一夜之间涌进来好几千人,吃饭买菜当然就成了问题。

曹振起马上就意识到,农业局那个方案,是很有前瞻性的。

刚好这个时候,朱建国又拿了一个详细的实施细则,亲自上门来汇报,曹振起见了那个“成立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的建议,心里暗暗认可。

这事情搞好了,说不定真的能成为一件不错的政绩。

既然领导有了这个需求,一切便都好办了。曹振起当即拍板,成立这个领导小组,他亲自出任组长,又指定朱建国为副组长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实施这个工程,菜篮子工程专项基金也同时建立起来,曹振起很大方,一口气拨了五十万过来。

相对于整个浩阳地区来说,五十万不算多。但这个菜篮子工程,眼下真正需要覆盖的,仅仅只是浩阳市城区这一小块地方,五十万就不少了,能办一些事情。

朱建国拿到曹振起的批文,心花怒放,心里头一个劲地夸刘伟鸿“神奇”。

这个年轻人,长了个什么脑子?

怎么领导想些什么,他都能猜得到呢?

手里握着批文和五十万现款,朱建国一下子变得踌躇满志。这个菜篮子工程,由他朱建国主导,那是跑不掉的了,一场功劳也摆到了眼前。

不过朱建国很清醒,这事才迈出了第一步,真要出政绩,实际工作也不能马虎。朱建国几乎是毫不犹豫将刘伟鸿也编进了“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还给刘伟鸿挂了个副主任的头衔。农业局的其他几位副职,只有总农艺师也挂了个办公室副主任,陈崇慧、肖为政等人都榜上无名。

好在这是个临时机构,人员都是各单位临时抽调,不脱产,兼任的,也不涉及到级别待遇等问题,刘伟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程序上没有什么疑义。

接下来的一个月,刘伟鸿的主要工作就是跟着朱建国去下面的乡村跑,实地考察,确定实施菜篮子工程的乡镇。局办公室的工作,由刘伟鸿忙里偷闲地兼顾着。

原本朱建国的意思,是要刘伟鸿全心全意搞好菜篮子工程,局办公室暂时交给陈崇慧去具体管理。朱建国倒是一片好意,担心刘伟鸿太辛苦,忙不过来。

刘伟鸿笑着婉拒了局长的好意。

不能本末倒置。

菜篮子工程固然重要,但他的本职是农业局办公室副主任。这个工程,是临时性的,最多两三个月就能投入运作。一旦上了正轨,往后的事情就比较好办了,只要不时去转悠一下,给菜农们指点技术,解决些实际的困难,耽搁不了多少时候。到那时,他的工作重点还得放到农业局来。

刘伟鸿可不想莫名其妙就被陈崇慧架空了,失去立足之地。

而且农业局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也不是多么的复杂。说白了,办公室就是为了局领导服务的,现在他天天跟朱建国这个一把手呆在一起,办公室工作等于做好了一多半。

只要领导满意,这工作也就是做好了。

刘伟鸿在陈崇慧办公室和陈崇慧顶牛的事,不知为什么,终于还是传了出去,朱建国也听说了。见刘伟鸿坚持不肯“放权”,朱建国也能理解。益发的觉得这个年轻人能拿得定主意,该自己的东西,绝不轻易放手。

陈崇慧过来之后,依旧还是在青峰农校的那个做法,时不时端正不了自己的位置,该是一把手拿主意的事情,陈崇慧也会跳出来拍板。

原先朱建国还不觉得,反正农校就是那么点地方,权力也不大,陈崇慧僭越一下没什么。如今到了农业局,陈崇慧还是这个习惯,朱建国心里就有点意见了。碍着老同事的面子,朱建国没有发作。如今刘伟鸿“立场坚定”,坚决不肯向陈崇慧“妥协”,朱建国不但没有责怪,反倒暗里夸奖刘伟鸿靠得住。

做领导的,谁不喜欢立场坚定的下属?

有这么一个能耐的年轻人,不时顶一顶陈崇慧,间接的也是帮了朱建国的忙,让朱建国可以居间协调,地位更加超然,没必要赤膊上阵,跑到第一线去。

真要公然和陈崇慧撕破了脸,也不是那么好。

做一把手的人,统御全局的能力是很重要的,领导对这个也比较看重。朱建国不过五十来岁,这个年龄,放在工厂当然是“老师傅”,放在领导里面,那就算年富力强了。朱建国呆在青峰农校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想法。

就那么回事了,想太多没用!

但机缘巧合,竟然一下子跳了出来,担任了地区农业局长,朱建国的想法就多了起来。

新地区急需许多领导干部啊。

要是弄好了,谁说不能更上一层楼?

在实施菜篮子工程的过程之中,让朱建国对刘伟鸿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个年轻人的大局观当真了得,看什么问题都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虑,说一句“高屋建瓴”毫不为过。总是能一下子就抓到事物的本质。

真不知道他这本事是如何学来的。

当然,朱建国要是知道了刘伟鸿的出身,也就不惊讶了。

出生在那样一个显赫的家庭,格局能不高,眼界能不广吗?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路?

这一日,刘伟鸿从乡下回来,刚在办公室落座,还没来得及召集王秀芳等人开个小会,了解一下情况,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你好!”

电话那边不吭声,过了两秒钟,才传来唐秋叶怯怯的声音:“伟鸿,是……是你不?”

“秋叶?是我啊!”

刘伟鸿双眉微微一扬。

“……”

电话那边明显是长出了一口气的声音,随即传来唐秋叶轻轻的啜泣声。

唐秋叶这一哭不要紧,将刘伟鸿吓了一跳,以为她受了什么委屈,忙不迭地问道:“秋叶,怎么啦?受委屈了?别哭啊……”

“没……没受委屈……我现在在浩阳……”

唐秋叶哭了一阵,又说出一句让刘伟鸿吃惊的话。

“你在浩阳?你什么时候过来的?你在哪里?”

刘伟鸿一迭声地问道。

唐秋叶显然被刘伟鸿这连珠炮般的问话搞糊涂了,愣了一会才说道:“我在汽车站的蓝天招待所……”

“行,你在哪呆着,我马上过去。”

刘伟鸿立即就有了决断。

这些日子,工作忙得晕头转向,刘伟鸿还真是少了和外界的联系,连给家里都只打了一个电话,弄得林美茹很是不满。唐秋叶那边,确实是“疏于问候”了。现在听说唐秋叶到了浩阳,刘伟鸿哪里还按捺得住,自然是要马上赶过去了。

唐秋叶不打这个电话,刘伟鸿还不觉得。眼下却只想早一刻见到唐秋叶。

有了这种心态,刘伟鸿自己明白,唐秋叶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确实很重要。男女之间的感情,从来就和各自的地位无关。

浩阳市城区不大,刘伟鸿骑着单车,十来分钟就赶到了蓝天招待所。

这个招待所的名字听上去很不错,条件当真马虎得很。门面也毫不起眼,就算在汽车站这一带,也算不上是什么“高档”招待所。

这也难怪,那时节的内陆小镇,能有什么好旅馆?

唐秋叶住在三零五号房间,房门是虚掩的,刘伟鸿习惯性地一敲门,门就开了。刘伟鸿刚刚进门,眼前便是一暗,随即一个富有弹性的丰盈娇躯,便整个偎进了他的怀抱。

唐秋叶紧紧搂住了刘伟鸿的脖子,趴在他肩膀上哭了起来,泪水横流。

刘伟鸿也紧紧抱住唐秋叶,轻轻拍打着她的背部,柔声安慰。

好一阵子过去,唐秋叶的抽泣才慢慢止歇。

刘伟鸿拉着她,在床上坐了,开始上下打量她。

一个月不见,唐秋叶清减了不少,下颌都有点尖尖的意思了,不过还是很好看。

唐秋叶反倒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咬着嘴唇,低下头去,光洁的脸上飘起一朵晕红,嘴角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第97章 判决无效婚姻

刘伟鸿轻轻爱抚着唐秋叶的脸,微笑说道:“秋叶,这些日子干嘛呢?”

“我离婚了!”

唐秋叶低声说道,像是终于摆脱了某种桎梏,解放得自由了。

事实也是如此。

刘伟鸿一听,顿时兴致高涨:“怎么离的?法院判的吗?”

“嗯……”

唐秋叶点了点头。

“本来他们说,只要我不离婚,愿意照顾王小伟,我在外边跟谁好,他们都不管……但是我不肯,我……我辞职了……”

唐秋叶絮絮叨叨的,向刘伟鸿说了事情的过程。

原本唐秋叶和王小伟就没有领结婚证,只是摆了酒席。如故王小伟是正常人,倒也算事实婚姻,但王小伟这种情形压根就是法律禁止结婚的,所以他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老王家以唐秋叶的工作相威胁,说是她如果坚持离婚,就不能继续在农校上班。

搞个假结婚,把工作骗到了手,反过头来就离婚,把王小伟抛到爪哇国去,世界上有这种好事?当我们老王家是傻的?

要么继续和王小伟生活,要么回家做农民,任你选择。

唐秋叶要的就是这句话。她不在意这个工作,刘伟鸿早就跟她说了,会给她安排好一切。她担心的是老王家去法院跑关系,抵死不离婚,那就有点麻烦。不料老王家打错了算盘,拿工作来威胁她。唐秋叶二话不说,向农校递交了辞职报告。

老王家一见,也傻了眼,知道这女人是铁了心要离婚。如今没了工作,更加不会踏进他老王家半步。这一回,唐支书也向着女儿,亲自登门,和王局长长谈了一次。应该说,他们老哥俩也着实是有些感情的,王局长见事情到了这一步,唐秋叶又辞去了工作,再这样拖着人家女孩子,良心上也有点过意不去,终于松了口,同意王小伟和唐秋叶分手,去法院领了那一纸无效婚姻判决书。

有了这个判决书,唐秋叶就是自由身了。

“太好了,什么时候判的?”

刘伟鸿高兴地问道。

“有一个礼拜了。”

“那你怎么早不给我打电话?”

刘伟鸿有点责怪地说道,也有点心疼。没想到这么大的事,唐秋叶说办就办了,还如此决裂,直截了当就辞了工作。可见唐秋叶看上去是有点憨,关键时刻不含糊。那时节,要自己打碎自己的铁饭碗,这个决心不好下。

唐秋叶白了他一眼,撅起嘴巴说道:“还说呢,我给你打了很多次电话,每次都没人接……这么长日子,你也不打个电话过来,害人家胡思乱想……”

唐秋叶确实是胡思乱想了,以为刘伟鸿到了新单位,就变了心,不再喜欢她了。这种可能性很大,刘伟鸿是如此优秀,不知道有多少年轻女孩子争着抢着要跟他好。单位上的女孩,可跟她唐秋叶不一样,要模样有模样,要文凭有文凭,又会打扮,刘伟鸿还不得花了心思?

她唐秋叶有什么呢?

刘伟鸿拍了拍脑门,抱歉地说道:“对不起啊,秋叶,这确实是我的错。刚过来,工作太忙了,每天起早贪黑的,什么都忘了。”

唐秋叶摸了摸他的脸,心痛地说道:“是呢,我看你都瘦了一圈了。是不是单位食堂的伙食不好?又没人给你做饭……”

刘伟鸿就笑,握住她的手,说道:“这下好了,你不是过来了吗?有人给我做饭了!”

唐秋叶抿嘴一笑,脸色晕红。

原来他还是喜欢自己的,也不反对自己到浩阳来“投奔”他。

“伟鸿,那……那我现在怎么办啊?”

羞涩了一会,唐秋叶有点忐忑地问道。虽然说刘伟鸿曾经承诺过,不会丢下她不管。毕竟没了工作,就没了生活来源,唐秋叶很是担忧。她知道刘伟鸿工资也不高,真要养两个人的话,日子会过得比较艰苦。他们又不是正式的夫妻,不能在单位分房子,刘伟鸿还得给她在外边租房,锅碗瓢盆的购置,也是笔不小的开支。一想到这些,唐秋叶就担心。不由有点后悔起来,不该每个月都把自己的工资交给父母,要是这四年的工资都存下来,也能支撑一阵。

刘伟鸿笑道:“不怕,到了这里,我会安排好的。走,我带你去看租好的店面。”

“什么租好的店面?”

唐秋叶不解地问道。

“嘿嘿,现在先别问,过去看了就知道了。”

刘伟鸿故作神秘。

唐秋叶便乖乖地点头。在这些事情方面,她是无条件的相信刘伟鸿。这个男人,不是一般的有本事。他说了没问题,那就肯定没问题。

浩阳市区不大,刘伟鸿索性也不开他那部“专车”了,就和唐秋叶手拉手,走出了蓝天招待所,慢慢徜徉在浩阳市的街道上。

唐秋叶左顾右盼,扁了扁嘴,说道:“浩阳比我们青峰差得太远了。”

“那是。浩阳以前是县城,刚改的市。青峰改市多少年了,地区一直都驻在那,城市规模肯定要大一些。不过要不了多久,浩阳就会变样了。浩阳地区要走资源化和工业化的道路,未来的发展潜力,比青峰地区要大。再说了,浩阳算是一张白纸,好规划。只要规划好了,就能建设出一座崭新的城市。”

刘伟鸿随口解释了几句。

这些日子,他脑海里都在转悠这些事情,想象着自己如果是浩阳地区的一把手,该如何规划和建设这座新城市,不知不觉间就向唐秋叶说了出来。

唐秋叶连连点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因为过来“会情郎”,唐秋叶今天刻意装扮了一番,穿着白色的长袖T恤,紧身的那种,将她丰满绝伦的胸部曲线勾勒得十分突出,头发也烫了个小波浪,披在肩膀上,笔直的女式直筒裤,小皮鞋锃亮,看上去已经没有多少乡下姑娘的土气,多了点都市女郎的前卫气息。和刘伟鸿手拉着手,走在街上,吸引了很多男人贪婪的目光。

当然了,这些男人的眼神,绝大部分是落在唐秋叶那壮观无比的胸部之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秋叶这对高耸,堪称“绝世凶器”!

所以男人们偶尔望向刘伟鸿的眼神,便充满了嫉妒之意。

这小子真他妈性福!

唐秋叶笑吟吟的,挺直了身子,让高耸的胸部显得益发壮观。

刘伟鸿将唐秋叶带到了浩阳市综合市场。这个综合市场,是浩阳市前不久才建起来的,规模不小。得知浩阳市即将成为新浩阳地区的首府,浩阳市的领导们,自也要做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服装市场建在老街的边缘地带,根据市里的规划,这一带将被率先开发成新城区的一部分,算得是黄金地段。

因为建起来不久,综合市场还有很多门面是空置的,没有租出去。浩阳市的经济并不十分发达,这么多门面,价格又高,一时半会租不出去很正常。

刘伟鸿老早就在这里相中了两个当街的大门面,签下三年的合同,付了一年的租金。

“秋叶,这两个门面怎么样?”

刘伟鸿掏出钥匙,打开了门面的转闸门,笑着问道。

这两个门面面积不小,加起来足有一百来个平方,里面空空旷旷的,就显得更加宽敞。

唐秋叶不住打量着门面,说道:“很好啊。伟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