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家(馅饼)-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省委党群副书记邵令红的大名,大家自然都是听说过的。邵令红确实是久安人,在久安工作过很长的时间。这个邵明正,也许真是邵令红的侄子,或许是堂侄之类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这样气焰万丈。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管你伯伯是谁,你犯了罪,就必须老实交代,争取宽大处理。”

一直默不作声的刘书记终于开口了,缓缓说道,声音很是平淡。

“我呸!你们什么也别想问出来……警察打人了,刑讯逼供了,我要去告你们!”

邵明正果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谁的账都不买,兀自扯直了脖子,在那里大喊大叫。

夏寒忽然就笑了,讥讽地望着邵明正,很不屑地说道:“邵明正,你尽管叫。告诉你,这是在浩阳,不是在久安。你说我们刑讯逼供,你有什么证据?嘿嘿,好,很好!我就喜欢你这样的,拽得很。这浩阳的流氓混混,都被老子抓得差不多了,好久没有遇到一个像样点的玩意。你继续拽!人民民主专政的手段,就是为你这种人准备的。哈哈,叫,继续叫,大声点!看你有没有本事,让久安那边的人听到。”

听了这话,邵明正就是一愣。

要说他忽然在睡梦中被浩阳的警察抓了,心里一点都不害怕,那绝对是假的。相反,他心里怕得厉害,便想来个先发制人。只是他牛逼,却不幸碰到了比他更牛逼的夏寒。

夏寒最拿手的本事,就是专治各种不服!

“邵明正,我要是你的话,就爽快点,什么都招了,省得皮肉受苦。主动交代,还能争取宽大处理。不要说你这样的,比你更狠的角色,老子见得多了,最后谁不都是乖乖的?”

夏寒冷笑着说道。

“你们……你们刑讯逼供!”

邵明正没了别的辙,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嚷嚷“刑讯逼供”。

“夏寒,看来这个人很硬气,一时半会是审不出什么内容了。我先回市委去,你们接着审。你刚才那句话说得对,人民民主专政的手段,就是给这种人准备的。”

刘伟鸿说着,站起身来。

“好,请刘书记放心,不管是谁,只要犯了罪,一定会招供的。”

夏寒也笑着起身,两外两名警察一齐站起来,目送市委书记离开预审室。

夏寒陪着刘伟鸿一起离开,出门的时候,手放到背后,做了一个很不起眼的手势。结果刘书记和夏局长尚未离开预审区域,预审室内立即便传来邵明正声嘶力竭的哀嚎之声。宛如一头恶狼,被打断了脊梁骨。

刘伟鸿拍了拍夏寒的肩膀,淡然说道:“不要急,慢慢来,仔细审。一定要将他们所有的犯罪证据都掌握在手里。”

夏寒笑道:“二哥,你放心吧,这些个王八蛋,翻不了天!”

第784章 撤区并乡进行时(上)

浩阳市公安局的警察,抓了久安的四个地痞恶霸。

这个新闻再次像风一样传遍了浩阳市区的大街小巷。说是再次,是因为前不久伍百达一家在久安的惨痛遭遇也传遍了浩阳的大街小巷。群众们愤愤不平。虽然大多数群众并不认识伍百达,但一来他全家遭遇甚惨,二来是浩阳人在久安受了欺负,不免激动了浩阳群众的义愤。不可否认,在内地很多地方,都还存在着这比较狭隘的地域主义思想。

听说浩阳公安局断然出手,远赴久安将犯罪分子抓了回来,浩阳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姚学勇等在久安做过生意的商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兴奋不已,当即做了一面锦旗,上书“罪恶克星,人民卫士”八个大字,敲锣打鼓送往公安局。

而官场和民间的反应,截然不同。

大部分老成持重的官员听说这个事情之后,无不目瞪口呆,纷纷摇头,觉得不可思议。

官场上,可不兴这样子搞!

这个太犯忌讳了。

如今的浩阳市,一个愣头青市委书记,加一个愣头青政法委书记和一个二百五的公安局长,简直要乱套了。这还有一点规矩可言吗?可龙宇轩和夏寒俱皆是刘伟鸿的红人,他们胆大妄为,其他人最多只能是心中非议,又哪里敢说出口来?

浩阳市的干部,自保还来不及呢!

撤区并乡建镇的试点已经正式启动,听说省里只给了浩阳半年期限。也就是说,在这半年之内,大部分中层干部,都将面临新的工作安排。留给他们“跑动”的时间,那就更少了,可能还不足三个月。要是他们得知刘伟鸿在省委书记林启航面前承诺的就是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只怕更要急坏了。

这么短的时间,想要活动到位,太不容易了。

一开始,还只是下面区乡干部们紧张,随着组织部干部考察范围的扩大,市直局委办的头头们也紧张起来,小道消息满天飞,传得有板有眼。说是刘书记亲口说了,这一回撤区并乡建镇,不但要动区乡干部,市属局委办的头头也一样要动。大批干部要分流。分到哪里去?除了企业单位,就是市属局委办了。刘书记说,市属局委办的头头,年纪太大的,平时表现平平的,都要让位,给真正有能力肯干事的年轻干部们腾出位置来。

尽管这些小道消息未曾经过证实,但很多干部都相信,这确实是出自刘伟鸿的意思。

“我们浩阳,不要光吃饭不管事的干部!”

这可是刘书记在担任市长时说过的一句名言。事实证明,刘伟鸿不是说着好玩的。当市长时都已经动过刀子,更不用说如今正位书记,大权在握了。

依照刘伟鸿的性格,他不对浩阳的干部队伍进行“大清洗”,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不断从市委大院传出的消息,也似乎验证了这些小道消息的真实性。

有关全市新的行政区划规划方案,已经拿出了草稿,正式上了常委会讨论。市委办公大楼小会议室,十一名市委常委围桌而坐,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份资料,而主席位置对面的雪白墙壁上,挂起了一张巨大的手绘地图,和常委们手里的小型地图是一样的。

“浩阳市新政区图(草案)”几个大字赫然在目。

主席位置上的市委书记身着白色短袖衬衫,短平头,头发乌黑发亮,裸露的修长双臂上,肌肉虬结,油光水滑,显得力量感十足,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无与伦比的阳光朝气和青春活力。

这样一个年轻人,如今手里便握着浩阳市大大小小数千干部的前途和未来。

“同志们,今天这个会议,就是个座谈会。我们好好讨论一下这个新政区的规划方案。就是讨论,不做决定。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任何意见都能发表出来。”

刘伟鸿脸带微笑,声音洪亮地说道。

这个新政区规划草案,本来就是征求意见稿。

“下面,请立国同志给大家谈一谈大致的工作思路。”

有关撤区并乡建镇的工作,丁立国和郭成志是刘伟鸿的主要助手,丁立国为主,郭成志协助。日常事务均是丁立国在负责,只有重大问题才请刘伟鸿拍板定夺。

丁立国还是老样子,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只是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丁立国两鬓的白发明显增多了些,但精神却比以前更好。这也能够理解,撤区并乡建镇工作,何等重要,工作量极大,丁立国这些日子简直是忙得团团转,不要说上班时间完全没有空暇,经常还要加班。但丁立国心里痛快啊。跟着刘伟鸿工作,就是这样的。刘伟鸿肯用人,肯放权。在你没有做出什么让刘伟鸿很不满意的事情之前,市委书记对你几乎是完全信任的。

估计大部分干部,都喜欢这样的上级吧?

丁立国咳嗽一声,戴上眼镜,打开了面前的笔记本,开始讲话。

“同志们,目前我市有区公所十个,街道办事处三个。现有乡镇五十三个。平均每个乡镇人口不到一万五千人,面积不足四十平方公里。这种状况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的,在历史上曾对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十多年来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乡镇政府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但现行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突出的弊端,一是乡镇政权职能不全,责权利不统一,责大权小,无法对本区域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负责;二是一部分乡镇规模偏小,人力物力财力分散,办不了大事。这种状况影响到基层政权的巩固,严重制约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省委省政府指示我们,必须统一认识,下决心抓好撤区并乡建镇、简政放权工作。这件事抓好了,将有利于完善乡镇政权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其对农村社会经济事务的管理调控能力;有利于乡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水、电、路、市场、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和完善小城镇整体功能,优化生产力配置,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利于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战斗力,更好地为基层、为群众服务。”

说到这里,丁立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撤区并乡建镇、简政放权的主要任务,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撤销所有的区公所,撤区的同时合并一批规模较小的乡镇,具备建镇条件的同时建镇。第二,是将市直属部门应该下放给乡镇的权力充分下放,建立乡镇新的财税体制,理顺市、乡之间的关系。第三,是按照德才条件,择优配备好新的乡镇领导班子。第四,是合理确定乡镇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理顺乡镇内部的管理体制。第五,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配套进行农村教育、卫生、科技等领域的改革。第六,是因地制宜地搞好国有农场体制的改革。”

“经过市撤区并乡建镇、简政放权试点领导小组的初步商议,我们认为,这个工作可以分作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是酝酿准备阶段。主要是搞好思想发动,统一认识,研究制订改革的总体方案;其次是按照区划调整原则,合理制订新的乡镇行政区划设置方案;第三则是组织对现有区、乡、镇班子进行考察,确定撤区并乡后新的乡镇班子的组成方案,一时不能召开党代会和人代会的,可先成立乡镇党的工作委员会,临时行使乡镇党委和政府的职权;第四则是组织力量对区、乡、镇现有国有、集体财产进行清产核资、造册登记,明确管理责任人,以防财产流失。”

“第二阶段是方案实施。主要工作任务如下:第一,宣布区划调整和班子组建的决定,限期到位;第二、搞好财产核实和移交的工作;第三、出台市直部门对乡镇的放权方案。用市党委、政府决定的形式予以确认。第四、确定乡镇新的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初步进行人员分流。第五、建立乡镇新的财税体制。”

“第三阶段,则是巩固完善。按照党章和法律规定开好乡镇党代会、人代会,选举产生新的乡镇领导班子。进一步搞好人员分流工作,制定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逐步开展农村教育、卫生、科技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整个工作走向正规化。”

丁立国有条不紊地宣读着市撤区并乡建镇、简政放权试点领导小组的初步方案。与会常委们暗暗点头。丁立国的工作,总是做得很细致,难怪苑忠兴和刘伟鸿均对他信任有加。

第785章 撤区并乡进行时(下)

“在撤区并乡建镇、简政放权工作中,有五个问题必须要把握好。第一个,是关于确保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的问题。我们认为,在这个工作尽心当中,要做到五个不变。一、包括农村生产责任制在内的党在农村的各项现行政策不变;二、所有依法形成的经济关系不变;三、现有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包括山林、矿产、水资源等)性质不变,区划变动时,所有企事业单位一律按属地原则成整体地转移归属关系,凡单位、个人集资兴办的工商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公益设施形成的关系受法律保护;四、现有区、乡、镇干部、职工的性质、职级、工资待遇不变(除人员分流时按政策办理手续外);五、村的区划不变。为保持稳定,撤区并乡的地方,要暂停森林砍伐、企业破产、国有集体资产拍卖的审批。暂停工商企业的红利分配、乡镇以及市直部门的招工招干等工作,以免增加人、财、物管理的难度,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如果有借改革之机浪费、私分、侵吞、损坏国家、集体和公民财产,扰乱正常工作秩序的违纪违法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二是合理确定乡镇区划。新设乡镇一般以人口三到五万,面积一百到一百五十平方公里为宜。行政区划确定的原则要着重考虑有利于经济发展这一因素,如原有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流向、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状况,以及交通、水利、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等,尽可能做到每个新设乡镇应有一、二项主导产业和一个有发展前景的集镇,使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尽可能一致。同时,也要根据行政区划设置的一般原则,即考虑山系、水系的完整和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群众风俗习惯等因素,以便于管理、方便群众,使区划设置与群众历史习惯、感情、心理需求相吻合。还有一个需要明确的,就是乡镇区划调整,成建制撤并,非特殊原因,不得拆散分割。”

“第三个问题,刘书记指示,是这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给乡镇下放权力的问题……”

听到这里,与会常委们俱皆竖起了耳朵。这个事情,确实是值得特别的关注。毕竟简政放权,和在座的诸位息息相关,搞不好原先属于他们的权力,这一回就要让出来了。

“刘书记指示,市直部门延伸到乡镇的机构可以分三种情况来对待。第一个,人、财、物、事四项权力全部下放给乡镇,只由市直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依法监督的部门包括财政、教育、民政、国土、交通管理、文化、广播、卫生、司法和农口各站、所、中心等。第二个,公安、法庭、国税、地税、工商、邮电、农电、银行等人、财、物、事四权以上级部门管理为主,乡镇参与工作指挥,干部管理,党团关系由乡镇管理。第三个,3、供销社、粮站、食品站、信用社、商业保险等全部作企业对待,党团、户口关系进行属地管理,政策上、法律上接受乡镇监督与领导。乡镇党委政府的内设机构一般以四至五个为宜,不可过多。乡镇人武部接受同级党委和上级军事部门双重领导,机构单设,并且要按规定配足专职人员。有关财政问题,乡镇政府建立一级财政,并设立金库。撤区并乡后,全市每个乡镇都要设立财政所、税务所。刘书记指示,在现阶段,财政所和税务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常委们面面相觑,脸上露出了较为讶异的神情。

财权人权物权事权俱皆下放,乡镇的权力较之以前的区公所只强不弱,至于和以前的副科级乡镇比较,更是天壤之别。

搞这么大的动作,合适吗?

大家心里不免都升腾起一个个疑问来。虽说是试点,但步子迈得太大,能不能保证平稳过渡,就是个很考验当政者能力的大问题了。

“第四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就是人员分流。一直以来,我们的干部队伍人员超编的情况都比较严重,刘书记指示,一定要利用这个撤区并乡的机会,坚决消肿,确保机构人员精干。当然,也要尊重历史,安定人心,调动积极因素。总的原则是‘统一接纳,逐步分流’。在合并的时候,区、乡、镇原有干部职工一律由新的乡镇党委统一接纳下来,然后逐步做好分流工作。干部分流,有如下几种去向:一、安排到新设的乡镇部门机构。市、乡部门在乡镇新设机构所缺工作人员,首先从现有乡镇干部中选用。二、领办、承办乡镇企业,允许乡镇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三、转移到乡镇举办的各种服务机构、经济实体中去。四、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下村任支部书记。五、鼓励内退,允许留职停薪办实业。六、凡属农村临时聘用人员的,一律给予一次性补贴辞退回村。”

谈完此番撤区并乡建镇试点工作的总体方案之后,丁立国又就新政区规划草案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随即合上笔记本,超刘伟鸿点点头,示意自己的讲话完了。

“同志们,就刚才立国同志做的政区规划草案,大家都谈谈意见吧。”

刘伟鸿说着,目光在与会常委们的脸上一一扫过。

“书记,这个农村临时聘用人员,一律辞退,是不是太一刀切了?有些农村临时聘用人员,其实是比较优秀的,工作能力也很强,有些工作也离不开他们。你看,是不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市长刘庆隆第一个发表意见。

刘伟鸿已经明白说了今天这个会议就是座谈会,不做决定,只是探讨,所以刘庆隆也就没有多少顾忌。刘庆隆以前一直都在搞干部工作,对人员问题特别的敏感。其实他这个话,也是很多常委都想要说的。

浩阳市的常委班子成员,多数是浩阳本地人,或者在浩阳工作时间较长,各种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所谓农村临时聘用人员,在座诸位,多多少少都有那么几个打过招呼,特招进来的。如今一刀切了,却是不好向亲戚朋友交代呢。

只是大家慑于刘伟鸿的威望,不敢轻易开口。搞不好就会被刘书记误会自己有私心。现在刘庆隆提了出来,那是最好,大家都觉得刘市长果然是个好班长,能够站在大伙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刘伟鸿轻轻一挥手,说道:“庆隆同志,搞这么大的动作,规矩还是严格点好。尽可能不搞区别对待。这个规定,很容易被人钻空子。我们现在的干部队伍,人员超编特别严重。一个坑里塞好几个萝卜是常有的事。单是安置这些正式的干部职工,都够让人头痛的了。再加上大量的临时工,更加不好安排。如果搞了区别对待,我们又必须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考察甄别这些临时工谁是优秀的,谁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考察的结果,还不一定准确,很容易为特权开后门。我看暂时定下这么条规矩吧。”

刘庆隆点点头,说道:“嗯,书记果然高瞻远瞩,我也赞同书记这个意见。”

自从出任市长之后,如同朱建国刘伟鸿预料的那样,刘庆隆的位置还是能够摆正,自动自觉协助刘伟鸿抓好市里的各项工作,在重大问题上,基本都能和刘伟鸿保持一致。看上去,刘庆隆算是选了一个比较正确的策略。在浩阳地区,无论是谁,和刘伟鸿对着干,明显没有好结果。刘庆隆可不认为自己比曹振起宋晓卫还厉害。

“同志们,我们今天主要是先讨论新政区的规划草案,大家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意见吧。”

刘伟鸿又强调了一句。

你们不要东想西想,今天的议题很明确。

谈到新的政区规划,气氛倒是马上就活跃起来,大家踊跃发表意见。这个东西,对于在座诸人而言,没有太大的利害冲突,自然能够客观对待。

座谈会召开了两个多小时,临近下班的时候,才告一段落,大致将新的政区划分确定了下来。基本上是采用了试点领导小组拿出来的规划方案。刘伟鸿对这个讨论结果还比较满意。

会议结束之后,刘伟鸿返回自己的办公室,刚刚一坐下,BP机就响了起来。刘伟鸿拿起来一看,是地区公安处处长申克礼的办公电话。

刘伟鸿微微一笑,给申克礼拨了过去。

“你好,申书记!”

申克礼兼任地委政法委副书记。

“呵呵,刘书记,你好啊。哎呀,你可真是大忙人……刘书记,待会有时间吧?有时间的话,我请你吃个饭,怎么样?”

申克礼和刘伟鸿的关系也算不错,说话比较随意。

“好啊,有饭吃我历来不拒绝的。今天就好好打打申书记的土豪!”

刘伟鸿笑哈哈地说道。

“那好那好,那就这样说定了,浩阳宾馆,不见不散!”

第786章 省厅关注

晚上去浩阳宾馆吃饭的官员们大都吓了一跳。没想到会在餐厅门口见到地区公安处长申克礼。申克礼来浩阳宾馆吃饭,这个不奇怪。有一定实权的官员,通常都是几个上档次宾馆的常客。奇怪的是,申克礼竟然在等人。

地区公安处长,在整个浩阳地区,都要算是一个响当当的大人物。一般都是别人规规矩矩地恭候申处长大驾光临,申克礼又哪里会等候别人了?

现在整个浩阳地区,当得起申克礼这般礼节的官员,还真是不多,屈指可数。一般的行署副专员,只怕都够不上这个分量。

大伙便都小心起来,微笑着和申克礼打了招呼,便匆匆忙忙地进了自己所定的包厢,关起门来,躲进小楼成一统,省得被大人物看到别扭。

六点钟左右,市委书记刘伟鸿安步当车,慢慢走了过来。

市委大院离浩阳宾馆不远,一般上下班,刘伟鸿都不用车,走路往返,权当是锻炼身体了。这段时间,刘伟鸿的工作极忙,除了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晨练,平时还真是没有多少锻炼的时间。这个坚持锻炼惯了的人,一旦减少锻炼时间,总会觉得浑身有点不对劲。

“哈哈,刘书记,来了。”

申克礼见状,连忙迎了上去,和刘伟鸿握手。

“不好意思,让申书记久等了。”

“哪里哪里,我也是刚到一会。刘书记每天都走着上下班?”

“对啊,工作一天,活动活动筋骨。”

申克礼笑道:“你这身体还坚持锻炼,叫我们怎么办啊?这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两人寒暄着,一起走进了申克礼预定的小包厢。一路上遇到的人,纷纷给刘书记和申处长让路。这两个,可都是浩阳的牛人。

包厢是六人座的,空间不大,布置得还算精致。宾馆餐厅的负责人亲自为两位领导服务,刘伟鸿和申克礼一坐定,菜肴酒水便流水阶送了上来,不一会桌子上便摆得满满当当。六菜一汤,上的五粮液。都是刘伟鸿喜欢的酒菜,可见申克礼做的功课很足,颇有诚意。

“申书记,两个人,这么多酒菜,太多了吧?”

“哈哈,接待贵客,太寒酸了可不行啊。”

刘伟鸿笑着摆摆手,说道:“申书记,你可是老领导,这是挤兑我来着?”

申克礼说道:“老领导不敢当,不过咱们确实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吧?咱们都是第一批到浩阳来的‘老家伙’,算是拓荒者,哈哈……”

申克礼这话,倒也说得十分形象。当年浩阳地区刚成立,申克礼和刘伟鸿便都调过来了。申克礼一过来,就是公安处长,刘伟鸿那个时候,不过是地区农业局办公室的副主任,小小的副科级干部,在申克礼面前,是扎扎实实的小字辈。当时连朱建国在陆大勇心目中的分量都远远不如申克礼,更别提刘伟鸿了。没想到短短三年多时间过去,当年的小副科级干部,一跃而成市委书记,俨然与申克礼平起平坐的大人物了,申克礼嘴里客气着,心里头不能没有一点感慨。

这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了。

不过申克礼现在是公认的朱建国的嫡系,与刘伟鸿算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彼此之间,交往虽然不多,但也没有什么隔阂,包厢里气氛尚称融洽。

服务员给两位领导斟满酒水,申克礼挥了挥手,让服务员出去了,端起酒杯,对刘伟鸿说道:“来,刘书记,干一杯!”

“干杯!”

刘伟鸿微笑着和他碰了一下杯子,一饮而尽。

“吃菜吃菜!”

申克礼亲自动手,给刘伟鸿夹了些菜肴放在小碗里,显得甚是殷勤好客。

刘伟鸿客气了两句,又回敬申克礼一杯。

喝了几杯酒,气氛渐渐起来了,刘伟鸿微笑说道:“申书记,是不是省厅有意见了?”

申克礼今天忽然请他吃饭,肯定是为了邵明正那几个久安混混的事情,尽管申克礼和刘伟鸿关系还算不错,但以往却从未单独在一起吃过饭。刘伟鸿便主动提起了话头。

这个事,刘伟鸿知道久安那边不会善罢甘休的。辛明亮亲自给曹振起打了电话,几天时间过去,曹振起毫无动静,迄今不曾再找过刘伟鸿。估摸着是不想掺和进来。辛明亮在久安固然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却也管不到浩阳,如果是别的事情,曹振起当得给辛明亮一个面子,顺手就给他解决了。这也是官场上必须有的礼尚往来。但涉及到了刘伟鸿,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曹振起才不会因为辛明亮一个电话,就向刘伟鸿勃然作色。

在曹振起心目中,辛明亮和刘伟鸿压根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得罪辛明亮没什么,他也咬不到曹振起一块肉,为此事跟刘伟鸿起冲突,曹振起才不会那么缺心眼。

以此推断,申克礼肯定不是得了曹振起的什么指示,才约刘伟鸿吃饭的。朱建国更加不会给申克礼指示,如果是朱建国想要跟刘伟鸿谈这个事,又何必假手申克礼?

由此可知,估计八成是久安的人把事情捅上去了,省公安厅那边有谁发了话。

申克礼一竖大拇指,说道:“刘书记,厉害,料事如神。”

刘伟鸿笑了笑,不过笑容有点冷淡。自然不是对申克礼有意见,是对久安那边有意见了。

“这回啊,久安那边的人很不服气,说我们不守规矩,越权办案,完全不将久安政法机关的同志放在眼里,把状告到省厅去了。就刚才,省厅的严副厅长……哦,就严如培,他是省厅的副厅长兼政治部主任……严如培打电话给我,说廖泽忠同志对这个事情比较关注,要我们公安处督促一下。”

申克礼蹙眉说道。

应该说,申克礼这话说得很有水准,口口声声“我们”“他们”,看上去立场极其坚定——我跟你刘伟鸿是自己人,久安那边是“他们”。首先就在心理上让刘伟鸿认同了他,不至于起反感。

所谓廖泽忠同志,刘伟鸿自然是久仰大名。廖泽忠是楚南省副省长兼省公安厅厅长。久安公安局把状告上去,廖泽忠表示关注,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申克礼并没有把话说透,严如培转述廖泽忠关注的时候,话语可没有这么平和。严如培说廖省长很生气,希望浩阳地区公安处能够尽早处理好这个事情,将涉案人员移交给久安公安局处理。还说要浩阳地区公安处好好整顿一下浩阳市局的纪律,不要这么胡来。

申克礼对刘伟鸿的性格,那是清清楚楚的,这位“太子爷”,可不是谁的账都肯买的。当年做小小区委书记的时候,就将省纪委调查组硬邦邦地顶了回去,搞得灰头土脸。眼下这个事,若是好好和刘伟鸿商量,顺着他的毛捋,还有几分解决的希望,如果将严如培的话原文转述,那就全砸了。刘伟鸿要是肯服软,才叫有鬼了!

不要说严如培一个省厅的副厅长,就算是廖泽忠亲自出马,只怕刘伟鸿一样的敢顶。廖泽忠固然位高权重,也未必就能越过省纪委书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