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家(馅饼)-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伟鸿要将钱付给他,李鑫也不拒绝。

朋友归朋友,有些帐目还是算清楚比较好。

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嘛。

但这一回,刘伟鸿没有去那栋小别墅,李鑫在一号会所的一个小包间里,请刘伟鸿吃饭。

菜肴数量不多,四菜一汤,但做得很精致很讲究。李鑫知道刘伟鸿吃东西不挑,但维德俱乐部的饮食必须要精致讲究,这关乎俱乐部的名声。

李鑫其实已经吃过饭了,不过还是陪着刘伟鸿一起用餐。对于李鑫来说,很多时候都必须将自己一劈两半,分别去应付不同的宴会。有时候一餐饭吃好几个包厢,是常有的事。

谁叫他交游广阔,朋友太多呢?

刘伟鸿的胃口依旧很好,吃饭吃得很香。

李鑫没有和他喝酒,除非应酬必须,刘伟鸿一般都不怎么喝酒,李鑫知道他这个特点。吃饭完后,服务员将桌子收拾干净了,上了两杯热腾腾的香茗。

维德俱乐部一号会所的地势比较高,站在包厢的阳台上,整个俱乐部临河一边的情形一览无余。

刘伟鸿轻轻品了一口香茶,随口说道:“李哥,今晚上俱乐部好像不是那么热闹啊。”

李鑫苦笑一声,说道:“这人吧,都挺机警的,胡幼青出事的消息,这会子知道的人怕是不少了。”

胡幼青是维德俱乐部的常客,俱乐部的很多会员,都和他有些来往,现在惊闻胡行长被纪委请去喝茶了,自然惊吓到不少客人,就好像周鹏举一出事,江海宾馆的生意立即一落千丈。

刘伟鸿的眉头微微一蹙,说道:“省纪委为什么会插手银行的案子,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

李鑫点点头,深有同感,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一般来说,银行系统的腐败案,地方纪委和政法机关,没有得到邀请,是不会插手的。”

“还是没有消息?”

李鑫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稍顷,才说道:“也不能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省纪委那边,也能找到熟人,但是没有进专案组。他们说,这一回办胡幼青的案子,省纪委专案组的几个人,都是方东华亲自点的将,直接向他汇报,其他几位副书记,都没有插手。”

刘伟鸿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慢慢转过身来,靠在阳台的栏杆上,轻轻把玩着手里的白瓷杯,沉吟不语。

省纪委和方东华如此重视胡幼青的案子,确实超出了常规。甚至可以说,方东华这么做,已经犯了忌讳,如果没有银行方面的邀请,会很得罪人。

李鑫想了想,说道:“听说洪副总理对银行抓得很紧,打算亲自兼任人民银行的行长?”

近段时间,首都确实是有了这个传闻。尤其是去年琼海省形成巨大的地产烂尾事件之后,洪老总对银行的不满,就成了公开的秘密。在琼海地产泡沫之中,国有商业银行充当了一线主力,许多银行不满意在幕后操控,直接上了台前,将银行的大笔资金投入琼海地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洪老总一怒之下,决定要严加整顿银行系统,对闹得特别出格的,打算要摘几顶乌纱,甚至杀几个脑袋,以儆效尤。

当然,有鉴于实际的情况,现阶段对银行业的清理整顿,暂时还只能是杀鸡儆猴,直接杀大猴子,时机还不成熟。像胡幼青这样正厅级的省分行行长,就成了最佳的“鸡”,可谓“鸡头”,杀几只这样的“大鸡”,对猴子的警醒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至于对其他的“鸡”们,震慑力就更大了。

李鑫现在怀疑洪老总要拿胡幼青开刀,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刘伟鸿轻轻摇摇头,说道:“或许洪老总是有这么个意思,但具体到胡幼青这个案子上,应该不是这样的……”

如果真是洪老总要杀鸡儆猴,借胡幼青的“脑袋”一用,那么这个案子,就不会有省纪委的人参与,就算为了调查取证的方便,与省纪委合作,也应该是以人民银行那边为主的,省纪委只是协助。倘若如此的话,方东华亲自参与,直接上一线掌控,就显得不大对了。

我国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任何时候,都要讲究个身份对等。严格来说,省人行的行长,级别都比方东华低,更不要说省人行的纪检组了。除非是人民银行总行下来了副行长一级的大领导,才有可能与方东华地位对等。

在这种情形下,方东华实际上才是经办胡幼青案的负责人,省人行纪检组的人员,倒成了省纪委的陪衬和帮手。

刘伟鸿的话,与李鑫心中所想暗合。李鑫的眉头也蹙了起来,说道:“这么说,是方东华和省纪委要严办胡幼青了?”

“有这个可能……”刘伟鸿点点头,说道:“李哥,胡幼青这个人,你怎么看?”

刘伟鸿与胡幼青拉上关系,都是李鑫牵线搭桥。以前刘伟鸿和李鑫也谈论过胡幼青,李鑫给胡幼青的评价是“有能力”也“有魄力”,比较精通官场的规则。但现在这种情形,刘伟鸿明显不是想要问胡幼青的能力如何。胡幼青能力再强,摊上了这档子事,也已经绝无翻身之日了。

方东华亲自出马,胡幼青焉能全身而退!

刘伟鸿问的,是另外一个方面。

李鑫的双眉,蹙得更紧,沉吟一阵,才说道:“胡幼青不一定顶得住!”

“嗯,我也是这么看的。”

刘伟鸿赞同李鑫对胡幼青的判断。作为一名地厅级高官,省工行的行长,胡幼青平时的为人处世,表现得太高调了,按照很通俗的讲法,就是比较嚣张。往往这种性格的人,承受失败的能力是比较差的。一帆风顺的时候,自然风光显赫,一旦出问题,就会惊慌失措,很难顶得住纪委的攻势。

“或许,有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鑫沉着脸,低声说了一句。

刘伟鸿端着茶杯,慢慢从阳台上踱回包厢,在沙发里坐了下来,放下杯子,点起了一支烟,陷入了沉思之中。李鑫却没有坐,也没有抽烟,在包厢里来回踱步,双眉深锁。

如果真的有人“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事情就比较严重了,必须要慎重对待。

“伟鸿,我听说首都近段有一个小道消息,说是中纪委要补充力量,加大打击贪污腐败的力度?”

来回踱了一阵,李鑫闷闷地问道,语气有点不大确定。

事实上,这个消息可不是近段时间才流传的,早在去年召开全国党代会之前,就有了这种传言。甚至说方东华有可能调往中纪委,担任中纪委副书记。

省纪委书记是副省部级,和正省部级的中纪委副书记之间,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实际却是一道巨大的鸿沟,许多省纪委书记,终其一生,也未曾迈过这道鸿沟。但方东华却真有这种可能。他在全国党代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委,就是一个信号。并不是每一个省的省纪委书记,都能当选候补中央委员的。而且老贺家据说也对方东华比较看重。如果有了老贺家的力挺,加上方东华能够拿下一两个大案子,方东华前进这一步,也并不是太难。

一将功成万骨枯!

自古皆然。

纪委干部要上位,就意味着有很多的官员会倒下,为他们铺平上进的道路。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加大打击贪污腐败的力度,本就是纪委的职责。方东华书记响应这个号召,也是职责所在,很是合理。”

李鑫冷哼一声,说道:“合理是合理,就怕到最后变了味道。”

刘伟鸿拿起桌面上的香烟,丢给李鑫一支,微笑说道:“李哥,也不要太担心,办案子讲究的是证据。并不是谁想要变味就能变味的。”

见刘伟鸿说得笃定,李鑫心里略略安然了一些。在政治斗争这件事情上,李鑫自认不如刘伟鸿。刘伟鸿从夹山区一路走到今天,经历的斗争可是不少,每一次均是大获全胜。

“看来,我们也要做些必要的准备了。”

李鑫点起香烟抽了一口,缓缓说道。

第745章 催债

省工行催债的人员,比预料中来得更快。

刘伟鸿从省城回到浩阳市不久,省工行的工作人员由一位副行长亲自带队,到了浩阳市,名义是检查贷款使用情况。

“市长,省工行想干什么?”

坐在市长办公室待客沙发里,常务副市长熊光荣很不高兴地说道。

他是来向刘伟鸿汇报例行工作的。熊光荣也许是浩阳市历史上权力最大的政府常务副,不但全盘接收了前任常务副市长周鹏举所有的分管工作,还有好几个重要工作,也划归他的名下管理,甚至包括以前一直由市长直管的审计工作,也归熊光荣分管。基本上,刘伟鸿出差的时候,市政府的所有工作,熊光荣都能够拍板定夺,事后刘伟鸿从未推翻过他的决定。

浩阳市政府的工作人员,戏称熊光荣是第一副市长。虽然名义上,常务副市长是排名第一的副市长,但和真正的第一副市长,还是很有区别的。

原先以为,樊国生成了市委常委,以前由他和周鹏举共同分管的城建工作,会从常务副市长的分工领域里划出来,由他一个人分管。但实际上却没有,依旧是熊光荣与樊国生共同分管。

樊国生也没有什么意见。他很清楚刘伟鸿的心思。明年,樊国生就该正式退休了。到那个时候,谁知道地委会安排一个什么人来接替他的职务?浩阳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城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刘伟鸿必须要将这一块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假如换上来的城建副市长,也是刘伟鸿线上的人,那倒是没什么。就好像现在一样,熊光荣名义上分管城建,实际上是由樊国生做主,直接向刘伟鸿负责,熊光荣很少真的去干预城建方面的工作。如果新换的城建副市长,与刘伟鸿不是一条心,那么熊光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城建工作进行干涉了。

刘市长一贯都是这么深谋远虑的。

刘伟鸿抽着烟,笑了笑,没有吭声。他理解熊光荣的愤怒。

“省工行的贷款协议,都是咱们市政府签的,他们凭什么去找宋书记?你要催债就催债好了,这么搞,明摆着就是信不过我们市政府了,怕我们赖债不还啊?”

熊光荣说道,愤愤不已。

这个就是熊光荣生气的原因。

省工行换了新行长,急着要清理以前的旧债,倒也情有可原。没有哪位行长愿意接个烂摊子。但省工行的人到了浩阳市,不找市政府和刘伟鸿,径直找到了市委书记宋晓卫的头上,是何道理?

经济建设工作,历来是市政府主管的,要钱找市长,这是常识!

省工行这么搞,摆明就是要刘伟鸿难堪。

“市长,听说省工行的新行长,是从人民银行下来的?”

见刘伟鸿不吭声,熊光荣便强压火气,试探着问了一句。

刘伟鸿点了点头,说道:“听说是这样。省工行新任的郝行长,以前是人民银行总行的一位司长。”

熊光荣的双眉便皱了起来,说道:“那,恐怕他们真会催我们马上还贷款了……”

以前熊光荣在夹山做区长,地处偏僻,见识不广,对上面的事,基本没什么认识。这两三年跟着刘伟鸿,职务步步高升,做到了地区首府的常务副市长,眼界和见识,自然大为拓展。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行长更迭,都是在本系统内进行的。这一回,省工行的胡行长出事,却从人民银行总行派了一位司长过来接任,可见人行下定决心要清理下面各商业银行的贷款了。

人民银行是银行业的该管大上司。

在此之前,尚未有一个地方政府,在银行一口气贷出六千万的款子。相对而言,政府并不是个怎么靠得住的“客户”,赖债不还的可能性极高。银行一般不会给地方政府贷那么多款的。原因无他,地方政府真要是赖债不还,银行也没辙。总不能真的将浩阳市政府查封了吧?

在此之前,银行的很多坏帐,就坏在政府的烂尾工程上。许多地方政府为了要争项目,竞相虚报自有资金,从银行贷款充数,把中央的拨款搞到手之后,便花天酒地,七七八八地搞得精光,真正花在工程项目上的资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最后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项目便只能烂尾了。银行的贷款,便再也难以收回。

因为我国实行的是流官制,过得两三年,连当初签字贷款的人都不见了。当然不是找不到人,而是找到人也没用。比如刘伟鸿,代表浩阳市政府向省工行贷款六千万,三年之后,他也许早就已经调离浩阳市长的岗位,去了中央部委任职,到那个时候,中央部委的刘处长或者刘副司长,绝对不可能再对浩阳市所欠的债务负责。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省工行的同志慎重一点,也没什么不对。”

“可是,市长,咱们现在别的都可以没有,独独不能没有钱啊……”熊光荣急急说道,语气颇为焦虑:“只要省工行一催债,高速公路那边,马上就会停工。省路桥公司可不会自己掏钱给我们垫付工程款。”

目前承包宁浩高速公路浩阳段建设任务的,正是楚南省路桥建筑公司。高速公路建设,在整个浩阳地区均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刘伟鸿高度重视,尽管地区和市里的很多路桥公司,都很想吃到这块大肥肉,刘伟鸿最终还是选择了省路桥公司来承建。因此引得地区和市里的很多路桥公司不满,却也顾不得了。毕竟省路桥公司的技术力量和路桥建筑经验,远不是地区和市里的路桥公司可比的。

建高速公路是百年大计,刘伟鸿可不想因为搞地方保护主义,而建成一个豆腐渣工程。

刘伟鸿微微一笑,正要说话,办公桌上的电话震响起来,刘伟鸿便走过去抓起了话筒。

“你好,我是刘伟鸿。”

“呵呵,市长,是我啊……”电话里传来宋晓卫笑呵呵的声音,似乎心情比较愉悦:“市长,晚上我们市里请省工行的戴行长和其他同志一起吃个饭,请市长一起出席。市长有时间吧?”

刘伟鸿笑道:“书记吩咐,我岂敢没有时间?”

“呵呵,市长真幽默,那好,就在浩阳宾馆,请市长通知一下政府那边的其他同志,待会一起过去吧。”

“好的。”

放下宋晓卫的电话,刘伟鸿的脸色依旧很平静,慢慢回到沙发里坐下,继续有滋有味地抽烟。

“光荣,宋书记说待会在浩阳宾馆请戴行长他们吃个饭,咱们一起过去吧,其他同志,也一起过去。”

“好,我马上就去通知。”

熊光荣连连点头,心里头惊疑不定。看上去,刘伟鸿实在太平静了,难道他就一点都不怕省工行催债?如果换一个市长,确实是不怕的。理由也很简单:我现在就是没钱,你瞧着办吧!

但刘伟鸿不是这种人。

刘市长可有多骄傲,岂能在别人面前做“无赖”?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那也太掉份了!

不过熊光荣没有再问,跟着刘伟鸿这几年的经验告诉他,刘伟鸿的镇定,从来都不是装出来的,是真的底气十足。任何人想要等着看刘伟鸿的笑话,最终成为笑柄的,必定是自己,而不是刘伟鸿。

就好像从来都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真正的难得住刘伟鸿。

下午五点四十五分,刘伟鸿缓步离开办公室,向浩阳宾馆进发。刚刚来到市委大院二号办公楼的门口,就看到一堆人在那里等着了。这一堆人,俱皆是二号办公楼的顶尖人物,市政府的八位副市长悉数到齐,再加上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苑红秋。

大家聚集在门口,三三两两地聊天说话,见刘伟鸿缓步而来,便都很自觉地停止了交谈,一齐向刘伟鸿微笑问好。

无疑,大伙都是得到了通知,要去浩阳宾馆陪省工行来的客人吃饭。这也是国内官场的特色,陪客比客人多,而且要多得多。

省工行的戴副行长,正儿八经是副厅级干部,颇有实权,亲自莅临浩阳市,依照官场规则,这个接风洗尘宴,当得由浩阳市委市政府两套班子的全体同志一起作陪。

不管怎么说,浩阳市欠了人家六千万的贷款啊。

其实副市长们五点半左右,就已经出门了,见刘伟鸿还没有到,就在门口等候。这也是有规矩的,不能市长还没到,副市长们就急急忙忙跑去了宾馆,那是对刘市长的不尊重。不过话又说回来,刘市长这个时候才出门,是有点迟了。赶到浩阳宾馆,差不多正好六点钟,也许宋书记和戴行长他们早就已经到了宾馆,变成是宋书记和戴行长等候市政府的同志们了。

这个却又于理不合。

只是刘市长要姗姗来迟,诸位副市长也无可奈何。

得罪宋书记和戴行长,那是刘市长的事情,与诸位副市长无关。他们如果不在这里等候刘伟鸿,那就变成他们得罪刘市长了,后果很严重啊。

第746章 牛哄哄的戴行长

刘伟鸿微笑着说道:“大伙都到了,呵呵,宾馆很近,咱们不坐车了,走路过去吧,环保。还能锻炼身体。”

副市长们面面相觑。

刘市长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本来就已经有点迟了,再走路过去,那不是踩着点去的吗?真让宋书记戴行长和市委其他常委同志,等候市政府的同志?

可是刘市长压根就没有再说什么,抬腿就出了市政府办公大楼的门,副市长们无奈,也只能跟在后面,一起步行向宾馆进发。

不过,到达宾馆的时候,宋书记戴行长和市委其他常委同志都还没有到。熊光荣就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表,刚好六点钟。

大家又站在宾馆门口闲聊起来,刘伟鸿始终脸带微笑,闲聊的气氛就比较轻松。既然人家刘市长成竹在胸,大伙又何必要咸吃萝卜淡操心。

皇帝不急,太监急啥?

大约五分钟之后,一长溜乌黑铮亮的小车,相继开到了宾馆餐厅门口。

打头的,自然是市委一号车。

宋晓卫和一位四十几岁,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一起下了车。紧接着,古建轩、刘庆隆、李大群等人都从小车里钻了下来。

“你好,宋书记!”

刘伟鸿微笑着迎了上去,与宋晓卫握手。

宋晓卫脸上带着笑容,心里头十分腻歪。幸好自己谨慎了一把,等秘书确认刘伟鸿和市政府的副市长们离开了市委大院,才邀请戴行长等人一起过来。要不然,就真的变成宋书记迎候刘市长了,成何体统?

这个刘伟鸿,也太跋扈了,你早一点出门在宾馆等候一下又怎么了?

非得摆这个臭架子!

不过宋晓卫早就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气度,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和刘伟鸿计较,否则更失体统。

“刘市长,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省工行的戴行长。戴行长,这是我们市政府的刘市长。”

戴行长早就在打量刘伟鸿了。尽管刘伟鸿在省工行贷款六千万,但一直都是与胡幼青联系的,这还是戴行长第一次见到刘伟鸿本人。早就听说刘伟鸿是整个楚南省最年轻的市长,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刘伟鸿穿着浅色夹克衫,休闲裤,满脸阳光灿烂,怎么看都是一个邻家大男孩的形象。

就是这个年轻男孩,没事就忽悠胡幼青,硬是以市政府的名义,在省工行贷了六千万的巨款。算是开了一个先河。在此之前,尚未有一个县级市政府,在省工行贷过那么多款子。

而刘伟鸿踩着点到宾馆,“逼着”宋晓卫将出发时间延后几分钟,戴行长也知道,这是刘伟鸿在表示心中的不满。

从省工行贷款的是浩阳市政府,代表贷款单位签字的也是刘伟鸿,省工行下来考察贷款的使用情况,事先不通知浩阳市政府,到了之后先找市委书记,不找市长,在在都显示着戴行长没有将刘市长放在眼里,刘市长又焉能心中愉悦?

早就听说刘伟鸿是个桀骜不驯的家伙,看来传言并没有错。

“刘市长,你好!”

戴行长淡淡地说道,朝刘伟鸿伸出了手,嘴角带着一丝矜持的笑容。

你刘市长牛叉,难道我老戴就是软柿子不成?不管怎么说,总归是你们市里欠了我们工行的钱,而不是反过来。真以为欠债的是爷爷,借钱的是孙子啊!

惹毛了我,整你们一个违规借贷,你们就得马上还钱。不还的话,咱们就上报总行,把你刘伟鸿违规贷款赖账不还的嘴脸在当朝大佬面前抖露出来,看你怎么办!

你刘伟鸿可不是生意人,是市长!

这个形象和影响,总是要注意的吧?

刘伟鸿微笑着握住了戴行长的手,轻轻摇晃了一下,说道:“戴行长,你好,一路辛苦了。”

“工作嘛,辛苦一点是应该的。”

戴行长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刘伟鸿点点头,随即放开了戴行长的手,不再说话。这位戴行长看上去气度俨然,但眼神闪烁不定,按照俗话说,就是有点“奸相”,刘伟鸿不喜欢这种人,没什么兴趣和他多聊,尽到礼数就可以了。

除了戴行长,省工行还来了四个人,宋晓卫介绍说,其中一位信贷部的副主任,其余几位,都是信贷部的工作人员,相对而言,俱皆比较年轻。刘伟鸿客客气气地和他们见了礼。

省工行五个人,加上市委市政府班子全套人马,得有二十来个,一堆人挤在宾馆门口,握手寒暄,闹了个不亦乐乎,好不容易才见礼完毕,一起簇拥着宋晓卫、戴行长和刘伟鸿,走进宾馆餐厅的大包厢。

市委市政府所有领导一齐莅临,宾馆方面,自然紧张得很,“如临大敌”,总经理和负责餐饮的副总经理,率领一大群工作人员,在餐厅迎候。

当下大伙在宾馆餐厅最豪华的大包厢里坐定,满满当当两桌子人,煞是热闹。

市委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宴请客人,市委办主任韩进喜早就布置好了一切,客人们一坐定,酒菜便流水价送了上来,自然是最高规格。

戴行长级别尽管只是副厅级,却是财神爷,宋晓卫自不会怠慢。虽然这一回戴行长是下来“找麻烦”的,不过那是找刘伟鸿和市政府的麻烦,与宋晓卫关系不大。宋晓卫现在和戴行长搞好了关系,以后肯定能用得上。主政地方,和银行关系好,乃是一大臂助。

看上去,戴行长对市里的接待规格,比较满意,方脸上笑容多了几分。

“来,同志们,欢迎戴行长和省工行的同志前来浩阳检查工作,大家一起干一杯!”

宋晓卫端起精致的白瓷酒杯,站起身来,微笑着说道。

“谢谢宋书记和浩阳的同志们!”

戴行长依旧保持着一定的矜持,在宋晓卫说完话之后,才站起身来,说了一句客气话。

实话说,对戴行长这种牛皮哄哄的样子,宋晓卫也不是很看得惯。而且戴行长一到,就直截了当地和他说明了此番前来浩阳的目的,乃是受省工行新任郝行长的委托,清查浩阳市在省工行的贷款。戴行长说得明白,根据胡幼青专案组领导同志通报的情况,胡幼青在担任省工行行长期间,存在着严重的权钱交易问题,其中涉及到许多违规放贷。郝行长指示,对于所有贷款项目,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一旦确认是违规贷款,必须尽快收回。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明白无误地告诉宋晓卫,浩阳市此前在省工行的贷款,很有可能是违规贷款,必须马上归还。

这个事让宋晓卫心中喜忧参半。

喜,那就不用说了。眼下任何能够让刘伟鸿吃瘪的事情,均能给宋晓卫带来“欢乐”。宋晓卫当了一年多市委书记,就受了一年多窝囊气,迄今未能真正舒展过。这个操蛋的刘伟鸿,事事处处将他压得死死的,宋晓卫的满腹才华,一点都施展不出来。人家当市委书记威风凛凛,轮到他了,竟然就变成了小媳妇,宋晓卫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但宋晓卫还不能不忍着,半点都不能发作。上回交手的教训告诉宋晓卫,和刘伟鸿“作战”,没有十足把握,绝对不能轻举妄动,不然最终吃瘪的,一定是自己。甚至于最好是不要和刘伟鸿正面交锋,能够“借刀杀人”,那是最好不过。

现在,一把杀人的刀,忽然就出现在宋晓卫面前,怎不叫宋晓卫大感惊喜?

省工行要收回违规贷款,可跟我宋晓卫一点关系都没有啊。无论胜败,宋晓卫都能坐在城楼观风景,不会牵扯到自身。

而且宋晓卫也得到消息,说省工行新任的郝行长,乃是一个大有来头的硬扎角色,在首都的背景非同一般,年纪也不过三十几岁。单是这个年龄,三十几岁当到工行省分行的行长,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郝行长不给刘二少面子,就让他们这些衙内去内讧吧!

至于说到忧,也是可以想得到的。毕竟刘伟鸿从省工行贷到的六千万,都用在浩阳市的基础建设之上,能源管理公司花了五千万,另外一千万用于高速公路的修建,俱皆是市里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搞成了,绝对是很耀眼的政绩,作为浩阳市委书记,宋晓卫均能分一杯羹,为自己的仕途之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将来的升迁打下坚实的基础。

省工行这一收贷,市里面的经济建设,立时便会大受影响。就算刘伟鸿“耍赖”,坚决不肯还贷,对浩阳市的信誉,亦是一大打击。从今往后,还有哪家银行敢于继续给浩阳贷款?没有了银行的支持,浩阳的经济要发展,道路便艰难无比了。

身为市委书记,宋晓卫还是希望浩阳市能够快速发展的,不但是政绩,也是一种成就。

只不过省工行一定要收贷,宋晓卫也难以左右。他很清楚,胡幼青的案子,是由他的老领导方东华书记在亲自经办的。

这个意味着什么,宋晓卫心知肚明。

第747章 上门打脸

宴会的前半段,倒是规规矩矩的,大家把酒言欢,气氛热烈,谁也不谈公事,说些笑话和小段子凑趣,当然,只略略带点色彩,太过直露的黄段子,在这种场合,亦是不合适的。

与职务高低无关,主要还是宴会的正式程度。说到职务,这里级别最高的也就宋晓卫和戴行长两位副厅级,若是比较私人的宴会,就算比他俩职务高得多的领导干部,对黄段子也并不抵触。关键今儿这个接风宴,浩阳市委市政府两套班子的领导人俱皆到齐,十分正式,大家都要顾忌个身份。

接待领导,也是有规矩的,简单来说,就是“陪好陪倒”。客人若是喝酒不尽兴,那就证明主人待客的诚意有问题。那怎样才叫尽兴呢?醉倒了就是最佳标准。其实很多领导,一点都不想醉倒。醉酒的滋味,可着实不好受。但整个官场风气如此,喝着喝着,就谁也控制不住局面了。除非来的是层级很高的领导,譬如省委书记省长之类的大官,下面的干部才战战兢兢,不要说胡乱敬酒,恐怕连大气都不敢喘。戴行长可还没有偌大的“威慑力”。

渐渐的,大家都喝得有几分意思了,酒桌上的气氛,益发的热烈起来,浩阳市的干部们,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敬酒,被敬酒的对象,自然是戴行长了。宋晓卫敬过一杯之后,刘伟鸿端起了酒杯。

“来,戴行长,我敬你一杯,感谢省工行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刘伟鸿照着官场上的套话,笑着说道。

戴行长白脸泛红,却不肯端杯子了,醉眼惺忪,斜乜着刘伟鸿,说道:“刘市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