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家(馅饼)-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县之长嘛!
至于县委书记,应该是县长手下的干部。不过也是了不得的大官了。猴子背村,从来都没有来过这么大的官。以前区里的小刘书记就已经是他们见过的最大的领导了。
慕新民在村民面前很和蔼,举手招呼几个年纪较大的村民,进屋里来坐。房间本来就不大,再进来几个人,就挤得满满当当的了。但人多了,倒也暖和。
慕新民又掏出自己的香烟,礼让给村民们,村民们便带着畏缩和恭敬从他手里接了过来。
一时之间,房间里很是热闹。
高晨陪着聊了一会,眼见时间不早,便说道:“慕书记,刘书记,你们几位先坐一会,我出去一下。”
无疑,他是要去安排晚餐了。
慕新民连忙吩咐道:“小高啊,你是去弄晚餐吧?我有个要求,就是不要搞特殊,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就吃你们平时吃的饭。”
“这个……慕书记,你们几位是贵客,这样不行吧?”
高晨顿时有点犯难,搔了搔头说道。
刘伟鸿便暗暗好笑。
高晨是个实诚人,远不如夹山镇周边那些支部书记那样“圆滑”。领导这样的话,那是肯定要说的,但你肯定不能当真。一般来说,“懂事”的村干部,都会笑呵呵地答应下来,然后该怎么弄还怎么弄。
猴子背的生活水平,刘伟鸿可是见识过,真要是村民们吃什么慕书记也吃什么,今晚上慕书记估计要饿肚子。那种饭食,慕新民这种刚从省里机关下来干部,不要说没吃过,可能连见都没见过。
“就是这样,不搞特殊。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慕新民很坚决地一挥手,说道:“我这次来,就是想要亲眼看看山区群众的日常生活。”
高晨还是有点拿不定主意,眼神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刘伟鸿身上。刘伟鸿年轻,和他很谈得来,又是夹山区的书记,高晨就将他当成了“自己人”。在夹山区的辖境内,区委书记也算半个主人吧?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高晨,按照慕书记的指示办。”
高晨似乎就明白了什么,点了点头,转身出了房间。
慕新民继续和其他村民聊天说话,有关村里的情形,问得很是详细。
很快,食物的香味便传了过来。小欧和小黄都情不自禁地咽了一口口水。今儿走了一天山路,就在古亭村吃了点饭,临行前刘伟鸿让小熊准备的饼干,也在路上被吃了个精光,这会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了。这食物的香味,就显得格外诱人。
刘伟鸿就知道,高晨还是没敢当真“执行”慕书记的指示。不要说县委书记这样尊贵的客人,就算来了普通的亲戚,淳朴的山民们,谁不是倾其所有来招待啊?
天擦黑的时候,高晨走了过来,说是可以开饭了,又请示道:“慕书记,我们有自己酿的包谷酒,是不是喝一点?”
慕新民一听,微微颔首:“好,自酿的包谷酒,可以喝一点。”
被邀请来谈话的几位村民,便纷纷起身告辞,围在屋子外的村民们也都散了。总不能在这里围观县里领导吃饭吧,太不礼貌了。
高晨和他的父母——一对四十几岁的中年那女,端了几个大碗过来,摆在桌子上。正中间一个大海碗,堆尖一碗黑红的肉片,用红辣椒爆炒的,一看就知道是风干的野味。在这大山深处,村民们偶尔能打到个野物,一般都是拿到城里去卖掉换钱,也有风干了挂起来,准备待客用的。野味旁边,是一大碗红薯粉条炖白菜,一大碗油豆腐,都是红辣椒铺面。此外还有两个竹篮里,堆尖放着金灿灿的玉米面饼子,热气腾腾的。
高晨捧着一个酒坛,打开来,浓烈的酒香四溢。
这种农家老包谷酿的酒,可比一般的米酒度数高得多了,足有四十几度,刘伟鸿曾经喝过一次,挺厉害的。
慕新民顿时板下了脸,很不悦地说道:“小高同志,不是跟你说了嘛,不要搞特殊,你们平时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高晨憨厚地笑着,说道:“慕书记,也就是些家常菜,真的没什么。我们这谁家来了客人,都要招待的。这已经很怠慢了,山里只有这些东西,叫贵客见笑了。”
慕新民想了想,说道:“那好吧,我领你这个情,明天必须要吃一样的饭食。”
“好好……”
高晨连连点头。
当下几个人围桌坐了,高晨给大家斟酒。他的父亲也在一旁作陪,母亲都悄悄的走了,高晨的弟妹,也没有上桌来。
“来来,慕书记,刘书记,各位领导,我代表猴子背的乡亲们,敬大家一杯……”
高晨站起身来,端着酒碗,高声说道。
大家有说有笑地吃了起来,许是饿了,这种很普通的饭食吃在嘴里,只觉得格外香甜。
吃了几口,慕新民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忽然问道:“高晨,你妈妈和弟弟妹妹呢?怎么不一起过来吃?”
高晨脸上便露出尴尬之意,支支吾吾地说道:“慕书记,我们这有规矩,客人来了,女人和孩子是不上桌的……”
“咳!你这个小高,怎么这么封建?快去快去,把你妈妈和弟弟妹妹都叫过来一起吃。”
慕新民就很不悦地说道。
高晨便很为难。饭菜都是按照“定量”做的,可没有做他母亲和弟妹的份量,这要是都叫过来吃,肯定不够,客人就吃不饱了。哪有县委书记和区委书记来视察地方,却叫人家饿肚子的道理?
见高晨不肯去,慕新民索性放下碗筷,大步走了出去,径直去了高晨父母那边的房子,小黄和小欧等人,自然也跟了过去。
推开门,却只见高晨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妹围在火塘边,火塘上挂着一个铁锅,锅里是一锅清汤,漂着几片菜叶,看不到一点油花,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乌黑的杂粮饼子,就着那锅清汤在吃饭。见到慕新民进来,赶紧起身,很是诚惶诚恐的样子。
小黄赶紧举起相机,拍了几张照片。
第380章 姓慕的颠倒黑白
“书记,这不是颠倒黑白吗?老慕怎么能这么干?”
马吉昌怒气冲冲地来到刘伟鸿的办公室,将一份最新出刊的《楚南日报》重重拍在桌子上,嘴里呼呼地喘着粗气,满脸怒容。
“怎么啦?”
刘伟鸿笑着问道。
“书记,你自己看吧,小熊刚刚送过来的《楚南日报》!”
马吉昌一屁股在刘伟鸿办公桌对面的椅子里坐了下来,梗着脖子说道。
通常《楚南日报》送到之后,办公室的小熊会第一时间送到书记办公室。他知道刘书记喜欢看报纸。做一把手的,关注上面的消息,很是正常。不过这一回,小熊却没有急着将报纸送给刘伟鸿,而是先给了马吉昌。
实在小熊担心刘书记看了今天的《楚南日报》之后,会大发雷霆。
不过马吉昌也差不多,看了之后气坏了。
刘伟鸿便拿起那份《楚南日报》看了起来。
头版的显眼位置,刊登着一篇通讯,一张照片特别显眼,乃是林庆县委书记慕新民和几名村民一起用餐的照片。照片上的那几位村民,就是高晨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妹。慕新民和他们一样,手里拿着黑乎乎的杂粮饼子。
这篇通讯是由林庆县委宣传部写的,主要内容就是慕新民考察基层工作。
眼下已经是十二月中旬,慕新民到任一个多月,基本都在下基层考察。其中在夹山区呆的时间最长,三天两夜。上次刘伟鸿陪同他考察猴子背,就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慕新民返回县里之后,又陆续考察了其他几个区,然后这篇文章就见报了。
通讯的主角自然是慕新民,这个理所当然。但这篇通讯之中,慕新民考察夹山区的内容,占了一多半,而其中最突出的内容,不是考察夹山的饲料厂和机械厂这些新鲜事务,却集中在猴子背村等最为贫困落后的山村。
通讯花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夹山区的贫穷和落后,用比较夸张的语法,将猴子背村形容为“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村民们的主粮,就是这种黑乎乎的杂粮饼子和几片菜叶煮成的清汤。还特别注明,这是在村支书的家里。可以想见,其他村民的生活只有更差。
“我呸!什么边吃边流泪?演戏也不是这么演的,我看他是吃不下去,噎得流眼泪吧?”
马吉昌气呼呼地说道。
刘伟鸿本来也是脸色严峻,闻言却“噗”地笑出声来。
这个老马,有时候也蛮有幽默感的。
“书记,你说,他到底是何居心?咱们夹山区建起了好几个工厂,群众今年种棉花赚了那么多钱,还有一大批生猪也快出栏了,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么好的东西,他不报道,偏偏要报道猴子背。不明内情的人看了,还以为我们这些区干部都在吃干饭呢,一点不关心群众的死活。这不是成心的吗?夹山区这一年来的变化,就是瞎子也能看得到!他一个县委书记,这么没水平!”
马吉昌见刘伟鸿笑了,也跟着笑了几声,随即又气愤愤的了。
刘伟鸿不吭声。
“还有啊,你看这段,这段……”马吉昌站起身来,跑到刘伟鸿的身边,伸手指着报纸,说道:“这里说什么慕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区委书记刘伟鸿,要多下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多关注群众的疾苦!他妈的,他才来了几天,看了几个地方?你刘书记到任十个月,走遍了全区一百零三个行政村,这个他们怎么不写?这就是想污蔑你嘛!”
马吉昌气不打一处来,差点就将报纸戳了个大洞。
马吉昌说的不错,整篇通讯,都在突出慕新民的勤政爱民,而夹山区的干部,尤其是区委书记刘伟鸿,隐然成了衬托慕书记光辉形象的反面人物,被慕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带着点批评的意思。
报纸上还特意点明,刘伟鸿是一名非常年轻的干部,刚刚从学校毕业两年时间,担任夹山区区委书记不足一年,以前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摆明就是说刘伟鸿基层工作经验不够,管理这么大一个区,能力尚有欠缺,以至于夹山区还有那么多群众生活在极度的贫困当中,连饭都吃不饱。
这样的年轻干部,和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比较起来,还是差了点火色。
“书记,你说,姓慕的这么搞,到底是什么意思?”
马吉昌一手扶着刘伟鸿的椅子背,望着报纸,问道。马吉昌四十几岁,尽管一直在基层工作,脑袋瓜子可也转得不慢,从这篇明显不对头的通讯之中,颇能看出点门道来。老慕这是专门冲着刘伟鸿来的,这一点错不了。只是老慕为什么要这样搞,马吉昌一时有点猜不透。不过他对慕新民的观感,是特别恶劣了,一开始还叫声“老慕”,现在直接变成了“姓慕的”!
也难怪马吉昌如此生气,这篇通讯上尽管只提了刘伟鸿的名字,没有提夹山区其他干部的名字,但完全否定夹山区的工作,乃是确定无疑的。马吉昌身为夹山区区长,这一年来,跟随刘伟鸿,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夹山区的群众几乎人人都得了实惠,到头来得了这么个评价,叫他如何不郁闷?
刘伟鸿笑了笑,拿起桌面上的大中华,递给马吉昌一支,笑着说道:“区长,坐,坐下聊。没什么大不了的。”
马吉昌这才意识到自己这样子站在刘伟鸿的身后,刘书记得扭过头跟他说话,很不方便。自己是有点不大礼貌了。连忙接过烟,回到办公桌对面坐下。
刘伟鸿亲自给马吉昌点了火,自己也点上一支,深深抽了一口,没有忙着说话。
“书记,这个事,不能等闲视之。我估计这张报纸一发下去,咱们区里的干部,马上就会变得人心惶惶。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多少工作等着做呢,姓慕的搞这么一下,简直就是他妈的故意捣蛋!”
马吉昌说着说着,又激愤起来。
自刘伟鸿出任夹山区区委书记之后,夹山的班子空前的团结,干部队伍的士气也很振作,马吉昌作为区长,推行什么工作都很得心应手,心里头是很惬意的。只觉得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来,就是今年干得最开心,浑身都劲鼓鼓的。不料关键时刻,姓慕的却从背后给了这么一刀子。
真是气死人!
不但气,还有点怕。
不管姓慕的是个什么意思,他可是县委书记。慕新民这样不待见刘伟鸿,夹山区的干部还有前途吗?如果继续紧跟刘伟鸿,就要得罪县委书记;向慕新民靠拢吧,现放着刘伟鸿在这里,这道坎就很难迈得过去。以刘伟鸿的强势,岂能容忍夹山的干部背叛他?
在夹山区地位越高的干部,这种尴尬之意便越浓。
当真两难啊。
刘伟鸿刚看到报纸的时候,心里头也很生气,不过转瞬之间就平静下来。很多事情,光生气可解决不了问题,得冷静去应对。
“吉昌,慕书记关心贫困山区,总是好事嘛。领导要树立威信,批评一下我们下边的工作没到位,也很正常,不值得生气。”
刘伟鸿微笑着说道。
马吉昌一愣,说道:“书记,你是大肚能容,做一把手的,好气量。就怕下面的干部,没这样高的觉悟。这个士气要鼓起来,不容易,要泄下去,可是挺简单的。过年前,要是大家人心散了,这个年只怕都过不好。”
刘伟鸿点点头。
马吉昌的担心很有道理。怎么和慕新民去掰手腕子,那是他刘书记的事。除了他,夹山区其他干部,包括区长马吉昌在内,都够不上这个资格。但在和慕新民掰手腕子的同时,必须先把自己的后院稳定下来,夹山的干部队伍不能乱。一旦乱了,工作没了起色,可就真像这通讯上写的那样,夹山区的干部们工作没到位了。到时候,更容易授人以柄。
至于老慕为什么要针对他刘伟鸿,针对夹山区,内情比较复杂,就没必要跟马吉昌说明了。
“这样吧,吉昌,待会你让小熊发个通知下去,把各个乡镇的一二把手都请过来,咱们明天就开个大会,商量一下年终总结表彰的事情。”
刘伟鸿沉思稍顷,吩咐道。
马吉昌顿时双眼一亮。这是个好主意。今年夹山区大变样,工厂建起来了,效益很好。棉花种植赚了一笔钱,生猪养殖也能再赚一笔,无论公家和私人,都得了实惠。干部们也老早就在私下议论着,今年的年终总结表彰,应该和往年有所区别了。
此事大张旗鼓地开个总结表彰大会,奖励一下,确实是个鼓劲的好办法。让大家都知道,夹山区还是刘伟鸿说了算,慕新民的鞭子可还够不着。
“书记,这个主意好。就是……怎么表彰,我这心里还没有底啊。”
刘伟鸿笑着说道:“所以就要请大家一起过来商量商量,看看怎么表彰更加合适。”
“哎,好,我待会就让小熊把通知发下去。”
第381章 光会动嘴皮子当不了饭吃
小欧和小黄都很纠结。
原因在于,刘伟鸿打了电话过来,请他们吃饭。
实话说,在电话里听到刘伟鸿那充满磁性的男中音,小欧和小黄都有点“胆战心惊”。他俩都知道那篇报道是怎么回事。说好听点是避重就轻,说难听点就是颠倒黑白,胡说八道。
那篇通讯在《楚南日报》上一发出来,小欧小黄俱皆心下忐忑。虽然说这是“奉命行事”,慕新民是县委书记,他们都得服从命令,但刘伟鸿又岂是好惹的?这个牛人曾经一口气“干掉”了两个县委常委。眼下朱建国调走了,刘伟鸿是没了靠山,不过人家拿慕新民或许没什么办法,却不代表着拿他们这样的小干事也没办法。
等了两天,都不见动静,原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还是接到了刘伟鸿的电话。
不过刘伟鸿倒是没有大发雷霆,反而很客气地请吃饭,带着微笑说话。
对待刘伟鸿这个“诡异”的邀请,两人的态度也有区别。小黄是笑呵呵的,和刘伟鸿打着哈哈,似乎两人是多年的老朋友,但最后却以自己刚好有事为由,拒绝了邀请。小欧没有打哈哈,说话都有点支支吾吾的,最终却答应前去赴宴。
放下刘伟鸿的电话,小欧抬腕看了看表,已经快到饭口了,便站起身来,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着装,小皮鞋咯噔咯噔地敲打着宣传部办公室的地板,出了大院。
刘伟鸿很细心,并未在林庆宾馆请客,而是将请客地点定在另一家私人餐馆,多少还有点档次的那种。
眼下,新任县委书记不待见刘伟鸿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林庆县官场的各个角落,刘伟鸿忽然由“炙手可热”变成了洪水猛兽,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要是在林庆宾馆请客,还不得将小欧小黄吓坏了,指定不敢露面的。刘伟鸿很体谅这种机关小干部的难处,不想让人家纠结。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的。
“你好,欧科长!”
见到小欧窈窕的身影出现在包厢门口,刘伟鸿连忙站起身来,微笑着迎了上去。
“你好,刘书记!”
小欧连忙伸出手,和刘伟鸿握了一下。眼见大大的包厢里,只有她和刘伟鸿两人,心里就有点不安。这是女性的自然反应,单独和一个强壮无比的男人呆在一起,偏偏大家又不是很熟,总觉得不是那么踏实。
“欧科长,请坐!”
刘伟鸿热情相邀。
小欧就在餐桌前落座,和刘伟鸿隔着一张椅子。
“本来打算亲自去宣传部拜访的,怕欧科长不方便,只好电话相邀了,请欧科长见谅。”
刘伟鸿彬彬有礼地说道,表现得很像一位绅士。
小欧就腼腆地一笑,尽管在来的路上,小欧已经在心里为自己不断地打气壮胆,现在和刘伟鸿面对面了,终究难掩紧张之意。
服务员敲门进来,请客人点菜。
刘伟鸿便向小欧示意。
服务员将菜单递到小欧面前,微笑说道:“领导请点菜。”
这位服务员也算颇有眼色,尽管刘伟鸿和小欧都很年轻,但那妆扮气度,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应该都是干部,便使用了“领导”的称呼。
小欧连连摆手,说道:“不用不用,请刘书记点菜吧。”
要说小欧也算是“老机关”了,在宣传部工作了好几年,见过大世面的,今天“发挥失常”,主要还是心中有疙瘩,五心不定。
刘伟鸿也不再客气,从服务员手里拿过菜单,点了几个菜,都是本地风味的。他和小欧在一起呆了差不多三天,知道小欧虽是女孩子,其实也很喜欢吃辣,两人的口味倒也一致。九零年内地小城的餐馆,也没有什么高档菜可点,寻常而已。
小黄不来,刘伟鸿就没有点酒,点了饮料。
“刘书记……对不起啊,我……我也是奉命行事……”
服务员一出去,小欧便低声说道,脸颊红红的,有点尴尬。小欧之所以答应前来赴约,主要就是想当面向刘伟鸿做个解释。不然老是被这个牛人在心里惦记着,只怕连觉都睡不好了。小欧是女同志,仕途上野心不大,只想安安稳稳在机关呆着,不出什么麻烦就行了。这一回慕书记和刘书记“斗法”,硬生生将她搅了进去,雅不是她心中所愿。
慕新民固然无可与抗,刘伟鸿可也不是好相与的,能够和他“澄清误会”,那就最好不过了。
刘伟鸿笑着摆摆手,说道:“欧科长别误会,今天我真的是诚心诚意请你吃个饭。没有别的意思。你写的那篇报道,虽然侧重点不一样,终究还是说了实话。”
小欧便苦笑了一声,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当如何措辞。刘伟鸿的笑容看上去阳光灿烂,不带丝毫心机,但小欧又岂能当真这样认为?
这个人,可不简单呢!
刘伟鸿知道她一时半会不能真正相信自己,也不急着解释什么。
不是周日,饭店的客人比较少,上菜速度很快,不一会刘伟鸿点的几个菜和饮料便陆续送了上来,刘伟鸿打开饮料,亲自给小欧倒满了,举起杯子,微笑说道:“来,欧科长,以饮料代酒,我敬你一杯!”
小欧连忙举起杯子,和刘伟鸿碰了一下。
两个人喝着饮料,一边吃菜一边聊些闲篇,并不涉及到那篇文章上去。见刘伟鸿迟迟不开口说到正题,小欧终于还是忍不住了,期期艾艾地说道:“刘书记,当时我真的是不清楚慕书记的意思……初稿不是这样写的,后来交上去之后,慕书记亲自改了。”
这个话倒也是事实。慕新民本来就是省委宣传部的处长,耍笔杆子算是他的本行。当然,慕新民也不会真的亲自担当“写手”,只是给了些修改的意见,稿子最终还是由小欧完成的。不过修改过后的稿子,小欧自己都觉得很别扭。她是林庆本地人,原先的夹山区是个什么模样,就算不是完全心中有数,起码也了解大致的情况。刘伟鸿去了之后,夹山区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如此“昧着良心”说话,而且还是在省报上刊登出来,小欧心里很不以为然。
不过这篇通讯发表之后,对小欧自己,倒是很有些好处。身为县委宣传部的干事,每年都必须有文章在省报上发表,这是硬性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县委宣传部每年都要去省报“拜码头”的。全省那么多县,关系不到位,人家省报才不会将小小林庆县委宣传部放在眼里呢。有了这篇文章,小欧获得了慕新民的赏识,慕新民帮她给省报的负责人打个招呼,今后省报肯定对她另眼相看。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欧科长,我还是那句话,你不要误会,我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猴子背和其他几个山区村庄的情况,着实很不乐观,我也一直都琢磨着要给他们想个好办法,尽早脱贫致富。你这么一报道,说不定能引起上级的重视,给拨点款下来,我还得感谢你呢。”
小欧苦笑道:“刘书记,你就别讽刺我了。我们这些机关的小干部,有时候真是身不由己。我也知道,你去了夹山区之后,夹山的情况确实是大有好转。以前夹山区是个什么样子,大家都清楚的。慕书记……唉,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谈到慕新民身上,小欧就谨慎起来,不愿意评价。
县委书记不是她这样的小干部能惹得起的。
刘伟鸿便正色道:“欧科长,看得出来,你对群众还是比较关心的。这样吧,我请你帮我一个忙。”
小欧连忙问道:“什么忙?只要我能做到,我肯定尽力。”
“那好,请你把这一次去猴子背考察工作时拍的照片,给我一份,可以不?”
虽然照片是小黄拍的,小欧只负责文字工作,但这些照片,小欧那里肯定也有一份。这是必须的,选用哪张照片,得配合她文章里的意思来安排。
小欧不知道刘伟鸿要这些照片用意何在,仔细想了想,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便点了点头,爽快地答应下来。
……
夹山区申请修路资金的报告,送到了县长邓仲和的案头。
这份报告是刘伟鸿亲自起草的,里面还附着好些照片,拍摄的均是夹山区偏远山区的实际情形。刘伟鸿提出,为了让山区的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请求县领导拨款修路。
“三百万……”
看着报告上写着的那个数目,邓仲和直嘬牙花子。
这个刘伟鸿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啊,直接将他邓仲和当成印钞机了。
除了那些照片,和报告一起送上来的,还有那份《楚南日报》。既然慕书记那么关心贫困山区的群众,怎么的也该有点具体的表示吧?光会动嘴皮子,“语重心长”地告诫区里的干部,那可不行,当不了饭吃。
这个老慕,真他娘的操蛋!
邓仲和在心里骂了一句,摇摇头,提起笔来,在报告上签了一行字——请县委慕书记批示!
第382章 大宁市委常委院
大宁市榕湖区。
大宁市委常委院,一台黑色的桑塔纳,开进了某处小别墅前。
这是一个“古老”的院子,绿树成荫,风景秀美。很早以前,大宁市的领导们,就住在这里。几经扩建,现在已经有了好几十栋风格各异的小别墅。
地方干部的居住条件,一直都比同级别的机关干部好。
比如省直机关的厅长们,尽管级别比大宁市委组织部长朱建国要高,却住不上这样的别墅,只能住在宿舍楼内,当然,四室一厅的标准是不会少的,但怎么也比不上住在别墅里舒服。
门铃按响,随着小皮鞋敲打地面的声音,过来给刘伟鸿开门的,是朱玉霞。
“朱医生?”
刘伟鸿有点讶异。
朱玉霞淡然一笑,说道:“那么吃惊干什么?这是我家!”
说得是!
刘伟鸿不由失笑。只是他已经习惯去宁清大学的研究生宿舍看望朱玉霞,骤然在朱建国家里见到朱玉霞,就有点错愕了。
“你搬过来住了?”
刘伟鸿问道。
朱建国不是说,朱玉霞坚持要住在宁清大学的宿舍里吗?
朱玉霞摇摇头:“没有。我偶尔会过来住一晚上,平时还是在学校,习惯了。”
这倒是实在话,朱玉霞这种性格,一般都不大喜欢搬来搬去。反正她没结婚,连男朋友都没有,对住所的要求很不高,有个窝就够了。尤其搬过来之后,一天到晚要面对于阿姨逼着她找对象的“唠叨”,只怕一个头会有两个那么大。
刘伟鸿走进宽敞的客厅,朱建国正坐在沙发里看报纸,见到刘伟鸿,很是惊喜,笑哈哈地站起身来,说道:“伟鸿啊,你怎么过来了?事先也不打个电话?”
“书记好。呵呵,是这样的,我这回啊是来省交通厅化缘的,刚刚陪着交通厅的领导吃了个饭,这就过来了。”
刘伟鸿大步走过去,笑着说道,给朱建国微微鞠了一躬。
其实刘书记这回,是真的在给自己脸上贴金了。他去省交通厅化缘是没错,刚刚也确实陪着交通厅的人吃了饭,却不是什么领导,而是交通厅的两个小办事员,其中一位是科长,另一位是副科长。厅级机关的科长,其实就是办事员,可能整个科室,就只有一个人,连一名副科长都没有的。这个科室,竟然不但有科长还有副科长,已经很了不起了。
“交通厅化缘?你又来要钱了?”
朱建国很是奇怪地问道。
刘伟鸿笑道:“书记,别说又啊。我这可是第一回打交通厅的主意,你可别把我当财迷。”
不管朱建国的地位怎么变迁,刘伟鸿在他面前都很放得开。彼此之间,已经有了很亲近的感觉。
朱建国哈哈大笑起来。
朱玉霞就抿嘴一笑。
这个刘伟鸿,还真是和她家有缘。也就他来了,朱建国能够这么开怀大笑。平日里,朱建国都是皱着眉头,似乎这个市委组织部长,做起来不甚开心。由一个偏僻县的县委书记,骤然升任省会城市组织部长,朱建国无论资历、经验、威望都很欠缺,想要做得轻松,可着实不容易。能够逐渐适应下来,半年时间站稳脚跟,都要算朱建国好本事了。
“来来,伟鸿,坐,坐!抽烟!”
看得出来,朱建国是真的很开心,一迭声地招呼刘伟鸿,又主动递了支烟给他,不过还是忍不住有点“心虚”地望了女儿一眼。朱玉霞却当作没看见,给刘伟鸿倒茶水去了。
似乎唯有刘伟鸿在朱建国面前抽烟,才是朱玉霞“允许”的。
刘伟鸿也很大大咧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