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小农民(风月)-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况这个世上可不止自己一个聪明人,若把别人都当笨蛋,那么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傻瓜。
大家正在七嘴八舌,一个弱弱的声音响起:“这个是不是的?”
刘向福从地上捡起一张纸团,仔细给捋平了,小心翼翼地把还沾着自己鼻涕贴着一半红色邮票的信封给林姓游客递了过去。
原来他那会儿正忙着撕票的功夫,突然想捋鼻涕,手头上又没别的纸张,农村人没城里人那么讲究还随身带着卫生纸,左右看看没有合适的东西,顺手就把撕开的一半信封给擦了鼻涕,团了团扔在地上。
虽然不知道几套房子值多少钱,可从所有城里来的游客们的表情上也可以看出这可是真值钱,这会儿又明显被戏称想去跳水库的游客所说的价格给刺激到了,竟然连捋鼻涕的细节都给回忆起来了。古人所称有钱能使鬼推磨啊,只要有足够大的刺激,小时候尿床的事儿都能回想起来,别说这捋鼻涕了。
顾不得上面还有绿呼呼不知名的粘液,老林小心翼翼地把手里的小半截信封对上去,严丝合缝分毫不差,一张四厘米宽六厘米长的全图一片大红的邮票呈现在大家面前。
呼啦一下,游客们争先恐后地全部围了上来,都想一睹价值几十万邮票的风采,只有刘向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刚才自己的鼻涕貌似捋的有些多。
“老哥,这邮票你收好了,我现在钱不够,等我回省城筹措一下,过几天来找你买,你可不能卖给别人了。放心,我一定按现在市场上的价格,给你一个公道价。”等所有人欣赏完这枚珍贵至极的邮票以及上面沾着的一大团——鼻涕,林姓游客用卫生纸小心翼翼擦去脏污,把信封连邮票递给刘向福,郑重地说道。
“这”把信封拿在手里的刘向福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一张薄薄的纸片就价值几十万,这实在有些超出他的想象,倒不怕这个游客忽悠他,自家侄儿可还在村里呢。这段时间,刘一流凭借在村里的表现,别说在村民心中就是在刘向福心里他也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
而且这游客本可以趁自己不知道,等没人在的时候再来找残缺的邮票,恐怕自己也会把邮票给他的,刘向福心里还是很有些感动的。
“呵呵,老哥,要不这样,你给我们说说你们村怎么会保留有年代这么久远的信呢?我再给你们说说这个邮票为什么这么值钱,大家算是两抵了,你看行不?”林姓游客一看刘向福脸有些红,半天没说话,便笑着说道。
“是啊,刘村长,你给我们说说,我们也好知道这珍贵的邮票怎么到你们村的。”有游客也很好奇,也在一旁问道。
“这封信那,一直躺在我们村委会的抽屉里睡大觉,一睡就是30年,上任老村长把这副担子交给我的时候,这封信都在这儿呢。”刘向福打开抽屉,拿出放在抽屉里发黄的信纸有些唏嘘,要不是信封上的寄信人的名字提醒,他都快忘记30年前还发生过这么一个故事。
这是一封从首都寄出的信,1968年12月份就寄到村里的信,可寄信人也没想到,当信寄到的时候,却再也没有接收人来接收了,最后只得由村委会代为保存,这一保存,哪知道就是30年。
第381章 信里的故事
第381章信里的故事
今天是因为刘向福觉得旧报纸没有旧信封结实,所以就拿起放在柜子里的那些都发黄了的早已没用的信封撕开了。
只是撕完这封,突然再次看到熟悉的信的内容,他又有些后悔起来,不过后来想想,只要信还在,信封没了也就没了吧,就没在往心里去了。
转身从抽屉里拿出刚刚放好的那封已经发出30年但没有人接收的信,信纸已经有些发黄发脆,字体有些潦草也不工整,字数也是不多,显示出写信的人并没有多少时间来写这封信。
小心翼翼地接过刘向福手中的信纸,老林轻轻的读了起来:“您好,亲爱的妈妈,见信如面,儿子即日将执行国家之任务,不知何日能返。曾许诺年终之时回家看望,这次又让您失望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儿子只能以国家为重,请您再原谅一次儿子,待我凯旋之日,再来您膝下尽孝,请您多保重身体。儿子:刘书云顿首。”
“这是一封军人写给母亲的信那。”读完信的老林有些感概,眼角亦有些湿润,此信话语不多,但看得出写信的人还是有些文化,把自己对国家对妈妈的感情全部溶于短短数语之中。
“但为何他的妈妈没收到这封信呢?”接着他又有些奇怪的问道。
“这位写信的军人是我们村几十年前最有出息的一个人,他读了高中,参了军并且提了干。”刘向福陷入了昔日的回忆,慢慢向大家叙述着。
游客们也静静地听着,这个三十年前写给妈妈的一封信里又会有着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他们突然都有些期待,甚至让他们都暂时地忘记了那张价值高昂的邮票。毕竟,人都是情感性动物,而不是只去追逐利益。
“他父亲去世的早,在家中也只是独子,自幼由老母拉扯长大,等他出去参军之后,只留老母亲一人留在村里,这一去可就是十来年,中间也只回来探亲过几次。他母亲由于思念儿子过甚,早就重病缠身,可是因为怕影响他的工作,坚持不让村里通知他,在那年冬天,信还没来的时候就因病去世。”
“啊~~~”人群中发出一阵低呼,虽然有人有此猜测,但是当真相从刘向福口中说出的时候,他们还是替这位军人感到悲沧,自己去保家卫国,可自己的母亲却因为思念自己而殇,等他执行完任务回来,这是何等的心伤啊。还有这位可敬的妈妈,为了不影响儿子保卫国家,宁愿自己一人忍受孤独和病痛直至去世,这又是何等的大义。
有些女游客不由自主的抹抹发红的眼睛,为这位大义的母亲和可敬的军人。
“那位军人最后回来了吗?”
“老人家去世后,我们通知他所在的部队,得到的答复是正在执行任务,等我们村里镇里一起处理完老人家的后事,准备以后再把这封没人接受的信还给执行完任务的军人。”说到这里,刘向福的眼圈也有些发红,停了一下,擦了擦眼角,继续说道。
“这位军人回来了吗?为什么不拿走这封信?”有游客着急的问,他们眼前仿佛都出现了一位凯旋而归意气风发的解放军战士,踏上故乡的土地时听闻母亲去世那一刻的悲恸。
“等等,小刘,你说的人是不是叫刘书云。”
刘向福正待继续往下说,人群后面突然传出一句带着颤抖的声音。
正在静听故事的人群集体转头向后望去,一位衣着时尚的美丽至极的女子搀扶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头儿站在人群之后,只是这老人家明显有些情绪激动,两眼紧盯着刘向福,显然希望立刻得到答案。
“陌老,您怎么来,来,来,快请坐。”刘向福忙搬起一把凳子,想请陌铁生坐下。
“小刘,你快说,写信的人是不是叫刘书云。”陌铁生一摆手,拒绝了刘向福的好意,继续追问道。
“是啊,是叫刘书云,是我的堂叔,您认识?”刘向福奇怪了,陌铁生一堂堂的中将怎么会认识自己已经去世30年的堂叔呢。
“哎,果然是他,果然是他,没想到啊,我竟然就在他的故乡呆了这么久,不过我终于可以跟他兑现我的承诺了。”陌铁生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自己在这个自己极为欣赏的部下的陵墓前许下一定去他家看望他的老母亲的诺言的情形。
也许都能感觉的到这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那满怀的感伤,人群竟然都有些安静,也没人再催刘向福继续往下说。
低头感伤了良久的陌铁生抬起头,环顾四周,有些感概的说道:“剩下的故事我来说吧,这位写信的军人没能拿走这封属于他母亲的信,是因为,他也躺在祖国的边防线上,再也没能回来。”
“哗”人群登时发出一片惊呼,没想到故事的结局竟然是这样,母念子而亡,子亦为国捐躯,这章小小的邮票里面竟然蕴藏着一个如此悲壮的故事,让人都有些不忍卒读。
“当时,他被我们军选上去北京进修,还是我亲自点的名。可没过多久因为和老毛子边境发生摩擦,我们军紧急调往东北边境驻防,刘书云听说后,强烈要求归队,这封信也许就是他从接到通知到回部队那个时间写得,因为军情紧急,他也没来得及跟他母亲多写上几句话。”
陌铁生陷入昔日的回忆,仿佛又看到那个年轻的军人向自己铿锵有力的敬礼保证,自己一定能守住自己的阵地,他最后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可他再也没能向自己再行一个敬礼了。
“那您是?”沉默半响,有游客好奇的问陌铁生,这位老爷子虽然年岁看着也有七十多了,但腰板挺直,站立如松,坐立如钟,也像是当过兵的人,莫非他和这个故事也有联系。
“他是我手下的一个连长,如果不牺牲,他现在也许也是个将军了。我承诺过,要帮他回来看看他的母亲,可是一直军务繁忙未能成行,没想到今天倒让我知道他母亲的消息了,也算是弥补了我这30年来心中的一个遗憾了。”陌铁生摆摆手,没正面回答游客的问题,想起那个年轻而苍白的脸庞,他这个当年边防军最高首长心里就是一阵刺痛。
“那,陌老,这封信以及这个邮票,我该怎么处理?”刘向福突然有些忐忑起来,没想到牺牲已久的堂叔竟然是陌老将军手下的一个兵,自己竟然还把这信封撕了当票卖,会不会被这老爷子打呢?他敢相信,如果是无敌老头儿那个不怎么着调的将军,绝对挥舞着拳头就上了。
“这封信的意义极大,我建议交给军事博物馆保存,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有多少位共和国的军人为国流血牺牲,又有多少位伟大的母亲忍痛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保卫祖国。”陌铁生铿锵有力的回答道。
“是啊,陌老说的对,没想到我们这次山村行,竟然还感受了一次爱国教育,这枚邮票我一定要买下来,给我儿子,孙子,孙子的孙子看,还要告诉他们有这么样的一个故事。”林姓游客感叹道,这枚邮票里蕴藏的故事,其珍贵程度显然已经远远超出它本身的价值。
“刘村长,我出60万,卖给我。”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从人群中又传了过来。
众人一片哗然,这明摆着要来抢邮票的意思。老林更是血气上涌,自个儿刚说完要买,就有人跟自己抢了,还开出比市场高出十万的价格,这太不地道了吧。
所有人循声望去,原来是那位一直都不曾开口说话的美丽女子,此时正一脸清冷的看着有些尴尬的刘向福。
不满的声音登时小了很多,原来是美女,美女的作用果然是巨大的,只要在雄性居多的人群里,那怕是犯点儿小错都是可以理解的,更别提现在人家貌似也没什么错误,只是也想买这张邮票而已。
狠狠瞪了一眼用高价压人的陌筱白,林姓游客脸红脖子粗的说道:“小姑娘,你别太过分,这邮票可是我先发现的。又回头看着刘向福:“刘村长,你怎么说?我也能出60万。”
“陌总,您这是?”刘向福有些尴尬,不知道陌筱白唱的是那一出,怎么突然间想买起这张破损的邮票了。
“80万,卖给我。”陌筱白根本不为所动,白皙的脸庞上一片清冷,仿佛自己丢出去的不是80万,而是8毛。
林姓游客几乎都要暴走,这个女人太不像话了,不知道这世上最忌的就是横刀夺爱吗?可刚才那60万几乎是自己的大半个身家,如果继续加价,实在是陪不起了,总不能为了这张邮票,连老婆孩子的生活都不顾了吧。不过人家以价压人,现在都是市场行情,自然价高者得,自己也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心中还是憋闷不已,正待拂袖而去。
只听得白胡子老头儿也好奇的问道:“筱白,你要这邮票干什么?”
第382章 财大才能气粗
03…0322:19:33382。第382章财大才能气粗
美丽而清冷的女子回答道:“爷爷,再过一个月就是您的生日,我买下这张邮票,捐给军事博物馆,就当送您的生日礼物吧。”
众人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人家买这邮票是另有深意啊,其重点可不是捐献给军事博物馆,因为有那封信就完全足够了,这姑娘是借着这个机会想多给点儿钱帮助烈士的家乡呢,算是替他爷爷弥补了心里的遗憾,这个绝对是让老爷子开心的生日礼物。
“哈哈,不错,行,这个生日礼物爷爷收下了。”陌铁生哈哈大笑,能带兵打仗又在大军区司令员位置上呆过的人,那能想不通这其中的门道?
林姓游客一脸苦笑,自己这的确是比不过别人,光就对这邮票的处理上就赶不上,自己是光想着自己收藏欣赏,而人家那是捐给博物馆,这境界可就差了好几层了,再闹脾气,别人可都要说自己不懂事了。
“刘村长,您把邮票和信都给我吧,等我这次回去就捐献给首都军事博物馆,钱的话,我让一流转交给村里,但我希望这个钱用到全村的发展建设上。”陌筱白对刘向福说道,刚才的这个故事让性子清冷的她也是大为感动,从小生于长于军人家庭,对部队她也有很深的感情,能为烈士的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自己愿意去做的。
“嗯,陌老,陌总你们放心,这80万我也不会全部用在我们村,外面的那条大路是外界连接我们这山里十几个村的要道,我会征求全村的意见,把这笔钱全部用来修路,我堂叔在天之灵想来也一定会高兴的。”刘向福一脸肃穆的向陌筱白保证道。
“好,小刘,你这想法很好,我支持你。”
随着陌铁生的赞叹,全场登时响起一片掌声,这里没有领导,没有作秀,眼前这个衣着很是朴素的农村汉子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感动,80万,这是个让大部分城里人都大为心动的数字,如果这个小山村里所有的乡民全部平分了,怎么说一家也能分个上万块,可就是这个不是很富裕的农民却毫不迟疑的说把钱都拿去修路,让十里八村的一起受益。
这个朴素的农村人绝对不傻,否则也不会把村里的旅游搞这么红火,这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和心胸,在场的游客们又怎么不会有些感动呢?
不过,他们这次还真是高看刘向福了,要是换到几个月前,不,也许就是没听到刘一流说香水和催眠树生意能赚到上千万之前的刘向福,那可绝对不会这么快就把这80万当毛毛雨一样花出去修路的。
俗话说,财大才能气粗,要是搁以前,别说80万,就是800块,刘大村长都要算着怎么花,能买多少肥料和农具。可现在村里的旅游也红火起来,侄儿还要带着全村一起养蛙,种菜,种花,种催眠树,卖山货,这些一年的产值怎么说都得有自己都不敢想的上千万,这80万自然就不是很放在刘大村长的眼里了,路修好了,才能赚更多的钱,刘一流曾经跟他说过的理念,他可也是一直记着呢。
但是,人性的光辉其实不在于你是因为有钱还是没钱去做某些事情,而是在于你去不去做。在刘一流曾经生活的另一时空里,川中大地震,举国震动,四面八方支援,各位富豪纷纷慷慨解囊,国人感动,但当街头的一个捐款箱里,一名双腿残疾的乞丐塞进去100元时,那一刻,无数国人流泪了,人性的光辉从来都不是以钱的多少来定义的,不是吗?
“哎,对了,老林别走啊,你还没跟我们说说这什么大片红是怎么个回事呢?”一旁的朋友忙给准备拂袖走人,这会儿听到原因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林姓游客递上台阶。
这就是朋友的作用了,有时候人没人递台阶,那会摔得很惨的,不信?你从二楼往一楼不走台阶试试?
“对,对,哥们儿,你不能就光说个这邮票值几十万就完了啊,得跟我们说说为啥能值这么多钱不是?”有急于求知的游客也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呵呵,惭愧惭愧,刚才这位姑娘,我老林错怪你了,改天有空,我一定带上孩子去军事博物馆看看这枚邮票,也告诉他关于这枚邮票的故事。”林姓游客显然也是一个直性子的省城人,有不爽一定得说,但知道自己不对,也不会闷在心里。
陌筱白微笑着摇摇头,表示自己理解,并没有放在心上。
林姓游客又继续说道:“这个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之所以这么珍贵,是因为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台湾省外)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在北京街头常有敲锣打鼓的庆祝游行。直至29个省市区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游行的规模则更大了。当《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与《红旗》杂志联合发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社论时,从首都北京到全国城乡,军民举行了庆祝大游行。在北京,人们挥动着《毛主席语录》,举着红旗,抬着红色的中国大地图从长安街通过。为了庆祝这一盛事,邮电部军管会决定发行一种纪念邮票。邮票画面呈现全国亿万革命群众欢呼的喜庆景象,这个邮票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一片红”。”
有些年长点的游客纷纷点头,仿佛也想起了那个全国激情涌动的年代,现在的年轻人看到了都觉得好笑,可是,是非暂且不说,但那是那样一个时代最鲜明的烙印,贯穿他们整个少年时代。
“那发行邮票不是很多吗?要是都这么贵,那不是好多人都要发财啊,我也得回去让我妈找找,搞不好家里也有放上好几十年的信呢。”有个压根就不懂邮票的女游客更好奇了,这听上去不也就是一枚普通的纪念邮票的吗?
全场登时发出一片笑声,有这么简单就好了哦,世上那有这么简单的事,邮票放上个几十年都能变这么贵,那弄个罐子藏哪儿不还值钱些?
有稍微懂点行的同伴哭笑不得的拉拉她的衣角,提醒她不懂就别瞎咋呼,没看几个小伙子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看向她的眼神都有些不对起来,不会是觉得傻乎乎的姑娘才是当老婆的好人选吧。
老林也哈哈笑了:“那可不是,要是几百万枚全部发行出来,那邮票可就没现在这么值钱了。这大一片红啊,由于当时社会秩序较混乱,邮票审批十分困难,图稿上报后不能按时得到审批,要等待一段时间。为做到及时配合宣传,邮电部军管会就采取先印出样票再送审的办法,印制了一批横票。送审后上级领导对印样提出了意见,设计者根据传达的意见又重新画了邮票图案,将横长型改为竖长型,尺寸由60×40mm改为30×40mm。这就是人们称的“小一片红”。”
““大一片红”是印样,价格昂贵,如何流入社会不详。也不知道这位军人是怎么买到这个大一片红的,也许是印出来之后发到某个邮局,被错卖出去。”
“那这个什么小一片红呢,是怎么回事?”
“呵呵,1968年11月25日,“一片红”在邮局出售。在北京工作的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一位职工在北京南城某邮局买到这种邮票后,认为该票地图绘制的不准确,给邮电部军管会写信反映这一问题,说台湾也属于中国的一部分,为何没有刷成红色。很快,邮电部军管会做出决定,急电全国各邮局立即停售,全部邮票清点退回邮电部。但由于有令不行,一些邮局违反规定提前出售了这种邮票,据专家估计有近千枚左右。虽然现在小一片红由于存世较多,价格远远比不上大一片红,但也价值几万元左右。”
哦,原来是这样,大家纷纷摇头叹息。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注入了一个特殊的题目,邮票的设计者和发行者们,恐怕也没想到由于那个时代的特征,造就了一种新中国的大珍邮吧。
“那个,大家安静一下,我说几点想法。”刘向福先拍拍手,然后把手往下按了按,很是有几分村长的派头。正议论纷纷的游客们哈哈一笑,安静下来,听听这位青峰村最高领导人要讲点啥。
“讲话啥的,咱是个老粗,我就说几个感谢吧。首先,感谢大家对我们村的支持,要不是今天你们来参加这个烤野猪大会,也就不会有这档子好事,我刚才跟村委会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今天就不收大家的任何费用了,算是表示一下对大家的感谢。”
刘大村长话音刚落,周围登时响起一片掌声,还有些年轻点儿的把手指含在口中打个呼哨表达着自己的兴奋。其实这十块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山里人实在,这种实在大家都能感受的到。
“第二个感谢,感谢林同志发现了这枚邮票,要不是因为有他,咱们大家谁也发现不了这枚邮票不是?没了邮票就没了修路的钱。”
全场又响起一片笑声,刘向福很直白,但这种简单的直白让大家都很欣赏,城里的人虽然比山里人复杂点儿,但谁也不喜欢勾心斗角不是?在这里能感受到自己平常不多见的纯朴,这也是他们选择来这里的理由。
第383章 今天吃肉不收钱
03…0411:30:15383。第383章今天吃肉不收钱
“还有,我代表全村,宣布林同志成为我们村的荣誉村民,以后在我们村享受特别待遇,本人来玩,一律免费,从今天就生效。”刘向福趁刚才林姓游客正在跟大家讲邮票的来历的时候,找了几个在这边帮忙的几个村干部合计了一下,做出了这个决定。
“老哥,这不太好,不太好。”林姓游客有些感动,自己没出什么力,也没出什么钱,山里的人们却如此厚待他,连忙推辞道。
“哈哈,老弟,就这么说定了,你可别再推辞了,否则,就是看不起我们农村人,不拿我们当朋友。”刘向福佯做生气状。
“是啊,小林,你就别推了,小刘这么做,很对,要不是你发现这个邮票啊,老头子我还不能弥补心里几十年的遗憾呢。就这么定了,筱白,给小林一张名片,以后省城遇到什么事了,只要不违反国家政策,能帮就帮一下。”陌铁生站起来一锤定音。
“嗯,好的,爷爷。”陌筱白从随身携带的手包里拿出一张精致的名片递给有些发愣的林姓游客。
然后冲刘向福微微点头,扶着陌铁生的胳膊,就先行离开了。
游客们一看,也没啥事了,这票显然也用不上了,有的嘻嘻哈哈把刘向福发的票据给收起来,笑称万一还有啥宝贝呢,等回去了老刘村长可就没办法了,就变成自个儿的了。一群人就往举办烤野猪大会的会场小广场那边儿赶过去了。
“哎,老林,赶紧看看,这女的谁啊,真是太漂亮了,我老李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见着这样女人,比电视上那些明星们可强多了。”林姓游客的朋友看着远去的陌筱白的背影,拿胳膊戳戳他,感叹道。
老林翻开掌心中那张淡紫色不知用什么材质做成的名片,上面一片简洁,只有一排工整的文字和一串数字,拿到近处,竟还散发出一阵幽香。
“华商集团董事长,陌筱白。”李姓游客凑近过来一字一顿的把名片上书写的一排文字给读了出来。
“好家伙,这女的还是董事长啊,怪不得这么有钱,甩出去80万连眼都不眨一下,拐子,你说,要找这样一媳妇,我是不是笑都要笑死?”30多岁的李姓游客跟朋友老林笑着说道。
“笑死?老子看你是做梦掉坑里淹死吧。”老林鄙视的看了自己这个有些做梦的朋友一眼,都30好几的人了,咋还跟个爱做梦的小屁孩似的,你儿子都快上初中了好吧。
“对了,这华商集团我好像有点儿印象,陌筱白,陌……”老林也是生意人,好像记忆中华商集团和陌筱白这个名字听谁提起过。
“哎呦,我的个天,我知道她是谁了。”老林突然想起一个人,惊讶的喊起来。
“谁啊,谁啊,看你咋呼的那个劲儿。”老李不满的回答道,做梦都让人鄙视,心里很郁闷那。
“这你做梦想当老婆的女人你是不认识,可她老爹你一定认识,咱们市里你最熟悉那个姓陌的?”老林瞥了一眼梦还没醒的哥们儿,提示道。
“哪个姓陌的我也不认识,老子就认得有个姓林的混蛋。”做梦的人没好气的回答道。
“等等,我靠,你不会说是他吧。”李姓游客突然一个激灵,貌似想起了什么。
“嗯,就是他”
“我靠,老林,你这是要发啊。”两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是大为震撼,没想到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竟然看到省委常委、省城市委书记的姑娘,还有他的老爹,最后竟然还获得了他们的友谊,给了自己一张名片。
林姓游客知道这名片意味着什么,老爷子都说了,只要不违背国家政策,有啥困难找他们,这可比得到那张邮票更加宝贵。现在就算谁把那张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拿来,跟他换这张名片,他一定会坚决的拒绝的。
爱好有时候很重要,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利益和生活其实更重要。获得市委书记他老爹的承诺,只要不是傻子,都会知道这样的机会可比几十万来的要更重要,那怕不违反国家政策,只要给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对于做生意的来说,这就是尤为难得的了。
不提这二位是如何震惊和欣喜,那边村里小广场的会场上,已经是人头攒动,不说人山人海吧,却也是人流如潮。
刘一流也带上休息好的同学们赶到了小广场,等过去一看游客们和村民们个个优哉游哉地从刘二混子他们看守的缺口处走进去,这几位负责收门票的到好,几个人一个人叼个烟卷儿,也不管,蹲一边儿聊天,看样子也都挺乐呵。
不由有些纳闷,自己这带黄逸他们来,都还准备出门票钱呢。刚好今儿有游客跑自己家里买了点儿野山椒,兜里装了百八十块钱,正在高兴那怕就是无敌老头儿那一大家子来蹭自己的,也能出得起门票了,要知道老妈一大早就把昨天卖酒的那点儿钱给搜刮了个干净,美其名曰要去给鸡场卖点儿东西,其实,他知道恐怕是老妈又想着多存钱,以后好娶儿媳妇了。
“二混叔,你们这干啥呢,不是说要收门票的吗?”刘一流好奇的问正在悠闲吐烟圈的刘二混子,这家伙正吐着一个大烟圈子跟一旁的村民吹牛呢。
“哟,原来是一流来了,我也不知道啊,刚才向福大哥派人过来说今儿村里有喜事,门票就不收了,村里请所有来参加的游客,还有全村的老少爷们儿们。你说,我们这一下午弄藤子围会场不就白忙活了吗?要不,你去问问你大伯?”刘二混子忙站起来,冲刘一流诉苦道。
“呵呵,别去找小刘了,这原因我知道。”一个声音从后面传过来。
刘一流扭头一看,原来是陌筱白和陌铁生走过来。“咦,老爷子,你知道?今个儿跟我大伯下棋了?”
“啥意思,这和我找你大伯下棋有啥关系?”陌铁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实在是没明白这两者有什么必要的联系。陌筱白反倒微笑起来,这家伙估计又有在玩什么文字陷阱了,逗老头儿呢。
梅冉瞅瞅微笑着露出美丽脸庞的陌筱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