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顾道长生-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袋装,口服,一次1袋。
“哎,这个一天吃几次啊?”他问。
“只要你不是重感冒,基本上吃一袋就好了。”店员道。
“我前几天感冒,就吃它好的,就冲了一袋!”
此时,旁边的大妈特有当托的潜质,插嘴道:“这药好使,你就放心买吧。”
“呃,谢谢。”
顾玙蛋疼,又问道:“峨眉制药还有别的产品么?”
“……”
店员古怪的瞄了他一眼,道:“还有这两种,跌打止痛膏和桑菊饮。”
“各来一盒。”
几分钟后,他拿着三盒药出门,上了出租车。车辆启动,驶离车站,直奔二十公里外的龙虎山。
小斋瘫在座椅上,头枕着男朋友的大腿,自己的两条大长腿别别扭扭的蜷曲着,有点无处安放的敢脚。
她摆弄着药盒,仔细查看一番,三种药,都是比较常见的材料,配方也很中庸。
他们在白城还没发现,不确定北方有没有,但肯定的有一点:这应是政府统一研发,可能向全社会推广的产品。
“还没那么糟糕,总算转向民生工程了。”
小斋手动点了个赞,问:“哎,你花了多少钱?”
“喏!”
他递过小票。
她接过一瞧,顿时有点惊讶。同一类型的药品,厂家不同,价格也往往不同。比如同仁堂的感冒颗粒是13。5,白云山的是11,修正的是25。
但这个峨眉厂的,要36块。
还有跌打止痛膏,白云山的是36。5,滇南白药的是19。5,这个要58。再加上32块钱的桑菊饮,一共花了126块。
按常用药来讲,的确贵了些,可又转念一想。如果真有宣传的那么好用,你是愿意买一盒999感冒灵,吃完了还不一定好,还是愿意多花点钱,买上一盒峨眉出品?
尤其现在,大部分的城镇居民都有医保,基本不构成压力。
“……”
顾玙索性一挥手,布下禁制,道:“王琦说的没错,果然是大动作,尝鼎一脔啊!”
“呵,现在是感冒药,以后保不齐出来什么补气散,强身胶囊,一秒续命膏。等过两三代人,国民的身体素质整体提高,啧,确实很有远见,也很赚钱。”小斋道。
“甭管谁在那个位置,都会为自己家族考虑。咱们消极点说,只要在获益的过程中,吃相不那么难看,还能顾及几分民生,其实就挺不错了。”顾玙道。
这三种新药,对老百姓有没有好处?有!
那幕后把持的顶级权贵,能不能赚到钱?更有!
在多数国家,这已经是非常良心的结果。
俩人嘀嘀咕咕的,嘴唇一直在动,却没传出任何声音。司机师傅开了一会,似有察觉,便往后视镜瞄去。
顾玙自有感应,本想闭口不言,谁知小斋一搂脖子,硬生生压低,开始用舌头吊打他的嘴唇。
得!
师傅一瞧,只能暗叹人心不古。
…………
“好一派仙家气象!”
顾玙拎着箱子,抬眼望着那三扇朱漆大门,言不由衷的感叹。
“噫,太假了!”小斋特嫌弃。
“到了人家宗门祖庭,不都得这么说么?”他理所当然的吐槽。
天师府如今也是景点,今日却不见游客,那三扇朱门左右紧闭,中门大开,显然早有准备。
“二位可是顾居士和江居士?”一位知客上前施礼。
“正是,特来拜会张天师。”顾玙还了一礼。
“家师就在内府等候,请随我来。”
说着,知客带他们进院,先拐到寮舍安顿行李,然后才到了三门。
三门便是天师府的私第,进门先是院墙,过院墙则是天师殿,由三个厅组成。前为过厅,中为客厅,后为内宅。
张金通就盘坐在内宅榻上。
此人年近六十,面色枯黄,显得不太精神,颇有郁结之相。他穿着普通的蓝布大褂,似在闭目养神。
说起嗣汉天师府,那就是一堆烂账。
夏国建朝后,对宗教势力进行打压,无论佛道。第六十三代天师不堪压力,流落海外,以至本土一度没有天师尊位。
老天师有个侄子,在海外立坛,自称第六十四代。
张金通本是外戚,为老天师的外孙,后来政府允许传道,他就被扶持起来,也改了姓氏。而那个张妙贤,却是正儿八经的张氏后裔,为老天师弟弟的孙子。
结果被排挤到西山万寿宫,做个吊儿郎当的主持。
所以说,张金通是半路出家,身份一向难以服众,坊间时有诋毁传言。不过他对龙虎山的贡献不小,修复古观,发扬道统,还培养出张守阳这样的嫡传。
“师父?师父?”
知客道人进来,唤了好几声,张金通才睁开眼,道:“哦,客人到了?”
“到了,就在客厅呢。”
“嗯,你下去吧,我去招待。”
他把徒弟赶出去,先整了整衣冠,才迈步到了客厅。只见一男一女正坐着喝茶,端的是风流卓异,飘逸出尘。
第二百七十三章 条件(2)
王重阳是很鸡贼的。
他倡导三教合一,将儒释道的核心阐义融为一炉,能上能下,与政治环境更加贴合。就像何禾学的《初真十戒》,要“忠孝”,要“君亲”。
无论哪朝哪代的统治者,都不会拒绝这种思想。所以夏国经过一段时期的打压宗教后,很快又重视起全真道统,并给予相当大的自由度。
不像正一,连天师都是扶持的。
顾玙和小斋坐在客厅,只见一位枯瘦的老道进来,身材中等,能看出练有养气功夫,但许是俗务繁忙,比张守阳还差了一截。
他们特好奇,毕竟坊间的八卦太多,什么“舅甥相争”之类的。当然在礼节上,还是非常尊重,齐齐躬身:“张天师!”
“顾居士,江居士,请坐。”
张金通挥了下手,神色远没有之前的愁郁,倒显出几分祖庭掌门的气度。
三人坐定,顾玙瞧了小斋一眼,开口道:“天师,我们此番拜访,是想请教炼丹之法,希望您指点一二。”
“呵呵,凤凰山行事,我多有耳闻。”
张金通捋了捋胡子,笑道:“你们怕不是请教炼丹之法,是冲着我那神炉而来吧?”
咦?
俩人微怔,本想客套客套,没成想对方先说破了,并且语带讽刺。
顾玙不以为意,谈嘛,可能每一句话都是小伎俩,遂道:“您既然猜到了,我们也就直言,不错,我们偶得了几张丹方,想借丹炉一用。”
“我天师府千年家业,纵然屡遭劫数,终究还留存一些,那丹炉便在其中。而且老道敢言,这天下名山宫观,用六一泥铸成的丹炉,只有这一尊了。”
他的吐字很慢,声调略低,听着有种风中残烛的感觉。
潜台词很明显了:我这宝贝如此牛逼,你们想用,怎么着也得有点诚意吧。
“天师,我们借用丹炉,本就添了麻烦。您有什么需要,不妨提一提,能满足的我们尽量满足。”
小斋顿了顿,又道:“哦,还有贵派留存的符纸,我们也想换一些。”
“……”
张金通一听,眼睛微阖,闭口不语,似在认真考虑。他条件早就想好了,不过眼下又多出个符纸,这就是两码事,之前准备的还得适当调换。
那俩人耐心等待,过了半响,对方终道:“你们要符纸何用?”
“作千里传讯符。”
“可不吝赐教?”
“自然。”
“丹方又是何用?”
“恕不能相告。”
“久闻凤凰山道法精妙,我有制作符纸一术,二位可有兴趣?”张金通主动加码。
所谓符纸,也是用造纸术做的,但既然能炼成符箓,尤其是高级符箓,必有独门妙处。倘若凤凰山能够掌握,以后就能自己生产。
“您稍等,我们商量商量。”
顾玙一挥手,布下禁制,就在张金通眼皮底下,开始嘀嘀咕咕。
“我们拿什么换?”
“布虚术可以,履水术也可,小封禁术也可,化息归物术也可。”
“小搬运术不可,神炼法不可,主功法不可。”
“符纸作用巨大,一换二,换三都能接受。”
“那就再加些筹码,问他有什么符咒?”
“好!”
这就像买车一样,本想买辆电动车,一看好的要两三万,再加点就是比亚迪f3了。那既然买比亚迪,不如买吉利,吉利再加点就是卡罗拉,卡罗拉再加点就是君威……最后拎了一辆小天使回家。
凤凰山的道法貌似很多,但比之千万种的符箓,却是小巫见大巫。符咒会是个非常棒的补充,他们没有门派思想,凡是有用的,通通都拿来。
“天师,我们商议好了。”
顾玙在对方的目瞪口呆中,撤掉禁制,道:“我们既然来了,干脆就做笔大生意,您府中有方便谈话的地方么?”
“哦,有有!”
张金通的脸终于绷不住了,起身道:“你们随我来。”
话落,三人转到内宅。老道握住某只瓷瓶,用力一扳,只听“吱呀”一声,居然露出一间密室。
三人进去,顾玙又布了层禁制,确保万无一失。
他将意思一讲,张金通考量再三,叹道:“以二位的实力,不至于欺瞒于我。也罢,天师府传承千年,留下不少符咒,我便一一说来。”
“我有净心咒,可驱除杂念,安宁心神。”
“不需。”顾玙摇头。
“我要镇宅灵咒,可保家宅平安,邪鬼不侵。”
若是旁人,估计就要了,但凤凰山地头,哪个邪鬼敢来?所以小斋也道:“不需。”
“我有金甲神兵咒,可召金甲天神,威猛无双。”
这就是在长青村,张守阳使的那个。顾玙想了想,觉得威力还行,但有些鸡肋,便道:“抱歉,不需。”
张金通一连说了十几个,全都扑街,之后又道:“我有变形咒,取金石草木之物,可在三天内化作自身模样。”
嗯?
这倒有点意思,顾玙问:“能开口,能行动么?”
“能简单走动,粗略对谈,但没有任何本领,三天后自灭。”
“好,我要了!”
他点头,这个功能比较独特,指不定就能派上用场。
紧跟着,张金通又安利了十几个,同样扑街。他说的都是较低级的符咒,最厉害也不过是蓝符,确实奇妙,可惜用不着。
“……”
老道见效果不佳,不由皱眉沉思。自己的筹码高,对方的交换才会高,天师道的价值和地位才能保证稳固。
他执掌正一多年,也是果决之辈,心下一狠,道:“二位再随我来。”
说着,他又扳下某个开关,竟然又露出一间室中密室。这屋子面积颇大,供着一尊神像,正是祖师张道陵。而神像前方的木案上,另供着一张紫色的符箓。
顾玙和小斋顿时一惊,金、银、紫、蓝、黄,紫符诶!怕是压箱底的宝贝了。
“祈雨五转符,一转阴风起,二转乌云现,三转天色晦,四转雷声响,五转大雨至。二位居士,如何?”张金通问。
“这……”
顾玙忽然很奇怪,道:“天师,您这番举动,我竟有些看不懂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 神炉
“呵呵……”
张金通笑了笑,道:“互有所求罢了,先不提这些,单说这符,二位觉得怎样?”
“这祈雨五转符,可要开坛做法?”小斋问。
“正是。”
“有没有气象约束?”
“没有。”
“能辐射多大面积?”
“呃,只要你法力足够,让整个关外下雨都没问题。”
咝!
小斋看了看顾玙,心意相通。
乍一听,在人工降雨技术已经很成熟的现代社会,祈雨符好像没什么卵用。但仔细一想,人工降雨受气象限制很大,达不到条件就不能发射,否则去年夏天,辽东省也不至于那么旱。
祈雨符却不同,想来就来。几乎一瞬间,两口子便决定,要了!
“天师,贵派还有类似的符箓么?”顾玙试探问。
“说来惭愧,府中仅剩这一张高级符箓了。”
张金通带他们出来,关好密室,道:“听我外祖父讲,在清初年间,府中还留有一张银符。与这张相近,但威力要大得多,叫祈晴七转符。一转六神藏,二转四煞没,三转阴霾收,四转淫雨止,五转乾坤焕耀,六转日月合明,七转封潭锁海。收摄不正之气,赴五雷之下受死灭形,有改天换地之能。可惜啊……”
他叹了两声,却没继续往下讲,隐含的意思应该是遗失或损毁了。
顾玙听得心痒痒,又不好追问,待重新坐定,道:“天师,您的诚意在前,我们也就直说了。丹炉的使用,符纸以及制作之法,还有变形咒和祈雨咒,我们都想请教。我们则有布虚术、履水术、小封禁术、化息归物术、千里传讯术可以交换。”
他依次讲解了一番,问:“不知您需要哪几种?”
“……”
张金通捻着长髯,显得非常纠结。他注意到对方的表述“哪几种”,也就是说,自己可以多多挑选。
都挺好的,但他总觉得不妥当,不是天师道最需要的。
“我哪个都不要,我只求一样。”
他顿了顿,一字字道:“我只求你们,能许我一件事。”
“这……”
顾玙微微皱眉,道:“事情可大可小,您讲的太不确定,我们不能答应。”
“那好,我就具体些,你们修的是食气法吧?”
张金通死盯着二人,纵然没有恶意,目光也是诡异强烈,还带着一丝饥渴,似要将他们吞进肚子。
“不敢欺瞒,正是食气法。”顾玙道。
“好!我若向你们讨要,你们必然不给。那我就拜托二位,如果再有食气法出世,请你们务必送到天师府!”张金通近乎低吼着,嗓音都变了调子。
“……”
俩人又互相瞅瞅,小斋道:“好,这事我们应了!就算食气法永不出世,凤凰山欠您一个情面。日后天师道有难,我们一定出手相助。”
“多谢二……”
“哎,是我们谢谢您才是。”
张金通起身就要动作,被顾玙一把扶起,两口子齐整整的反施一礼。
而他考虑的还要更多,又道:“我们过来的消息,瞒不过政府,他们肯定会询问。这样,我们把千里传讯术留下,您也好有个交待。”
啧!
老道一经提醒,简直满脑袋汗啊,差点忘了这茬,连声道:“是是,我太大意了!”
当即,双方沟通完毕,在不动手的前提下,暗戳戳的达成一致,已经实现了事先预期。
紧张的气氛一去,自是彼此轻松。
时近晌午,老道便准备斋饭,招待客人。饭后,他领着二人出门,坐上专车。嗯,没错,就是专车。
往西南方向,开了十公里左右,就到了龙虎山的山门。管理人员一瞧这车,立马放行,司机特有一种逛后花园的敢脚,慢慢悠悠的上了半山。
三人下车,见眼前一座四柱三门的石牌坊,额枋上是三清浮雕,周围祥云瑞兽,龙盘虎踞。后面有方砖甬路,连着正一观。
话说第四代天师张盛,从汉中迁还龙虎山后,曾在此建祠祀祖,后来演变成正一观。历代天师都在这开坛授彔,道院林立,规模宏大,号称“昼夜长明羽人国”。
当然现在的正一观,是近代重建的,而且香火衰败,人烟稀少。
顾玙和小斋不解其意,只跟着张金通进去。老道却绕过甬路,直奔后院,又从小门出去,长草间隐现着一条野径,蜿蜒而上。
老道继续迈步,边走边解释:“前方有孔石洞,洞口有飞瀑倾泻,当年祖师便在那里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呵,你们应该晓得。”
三人走了一刻,果然地势渐高,愈发崎岖,并隐约传来水流之声。再走一刻,眼前豁然一亮,只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掩映着一方洞天。
水到下面,又积成小潭。而奇怪的是,石洞并不高,潭水却没淹过洞口,只是汩汩的像地泉一样,不知散到何处。
三人近前,又见瀑前平地开阔,似有草庐遗迹,洞内则立着一只黑黝黝的丹炉。
“天师,莫非这就是神炉?”顾玙不太敢信,这也忒随便了吧!
“正是,它千百年一直在这里,可惜世人愚昧,见不得真宝……”
张金通看他们一脸特奇葩的表情,笑道:“放心,没人搬得动它。四十多年前,人道洪流,倒也发现了此处。那些家伙用尽办法都奈何不了,最后只能放了把火,出出邪气。如今它还好好的,可那些人呢,哼!怕是已入了黄土。”
张金通摇摇头,不愿再提,脚下一跺,很轻松的跃过水潭,窜进洞内。
二人紧跟其后,到了里面才发现空气十分干燥,那瀑布就在眼前,却好像隔了老远,传不进半点水气。
顾玙和小斋一边一个,绕着丹炉转了两圈。
共分三层,最下面是个圆肚形的,三足的,类似大鼎一样的丹灶,左右有耳朵,似乎能拉出来,里面应是添火的地方。
中间也是个圆肚,跟下面一摞,就像个闷葫芦似的。
最上面,类似于塔顶,顶端有圆珠,另有七个圆孔。
此炉高过1米,宽约80,其貌不扬,就憨憨笨笨的戳在那儿。
第二百七十五章 难难难
古代修士炼丹,都是用六一泥铸炉。
这个六一泥的配方早已残缺,百年来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准确数据。所以张金通说的不假,除非有什么遗宝出世,否则世间就只剩这一尊神炉了。
“洞外那草庐痕迹,据说是祖师所留,我也不知真假。这飞瀑之水能用来炼丹,大可放心。哦,二位是在此暂住,还是随我回府?”老道问。
“我们先留下吧,有劳天师了。”顾玙道。
“那好,稍后我让人送上一些用品和晚饭,还有二位的行李,明日我再来看望。”
张金通言罢,抹身就跃出石洞,头也不回的下了山。他懂江湖规矩,炼丹是件非常隐蔽的事情,倘若外人偷窥,当场打死都没得讲。
如今的天师府也保留一些炼丹术,比如张守阳给卢元清的那几颗丹丸。但他们用的是普通丹炉,丹药也不成品级,无非是强效一些的救命药或补药。
而这尊炉,天师府从未用过,因为实力不足,连开启都开启不了。
此刻,顾玙和小斋正围着丹炉,见其憨实笨拙,外表黑黑漆漆,像抹了一层厚厚的炭粉,一时竟无从下手。
“我们先把它拆开,然后清洗一下吧?”顾玙忽然提议。
“也好,你力气大,你来。”小斋退后两步。
嘁!
顾玙懒得吐槽,什么我力气大,明明是你嫌脏罢了!他摇摇头,挽起袖口,先握住最上面的圆珠,用了三分力,然后一拧。
咦?
居然纹丝不动。
他又用了五分力,再一拧,只听“嘎啷”一声,塔顶微有松动。
顾玙很惊奇啊,索性运起十分力,“砰!”随着巨大的闷响,那塔顶终于卸了下来。而他探头瞧去,先瞄着一个古怪的硕大容器,这叫“水海”,是降温用的。
将水海拆掉,下面则是悬胎鼎,用来放草药金石。它悬在炉中,再下面,便是添火的丹灶。
他一共拆出了四件,稍感费力,但装作很累的样子,道:“我完事了,你洗吧。”
“啧啧,小气的男人!”
小斋很鄙视,右手一伸,两指并拢,喝道:“水来!”
“哗!”
话音方落,只见银河倒挂般的飞瀑,竟然凭空截断,就像用剪刀剪掉了一半,下半部分完全消失。隔了两秒钟,这瀑布才重新接续,倾泻直下。
而她面前的虚空中,却突然出现了一团偌大的水球。
这水球似有生命一般,慢慢将四个部件包裹,然后像一只自尉心的史莱姆,在那儿上下上下的腻咕腻咕。
噫!
顾玙瞧着有点恶心,道:“你为什么不默发,还非得喊一声?”
“假装自己会控水术啊!”
小斋理所当然的回应,见那水球渐渐的从透明变成黑灰色,又是两指并拢:“去!”
黑球瞬间消失,转眼出现在洞外,哗啦啦的下了场黑雨,都浇在了山林中。
“……”
顾玙不想理她,只打量那四个部件,而这一瞧,顿时惊艳。
蒙尘千年的珍宝露出了真容,当炭层褪去,一种似金非金,似石非石,似土非土的古拙色彩就呈现出来。
“这才有个神炉的样子,委屈你了。”
顾玙甚是欢喜,小心的组装完毕,大家伙往那儿一摆,简直厚重如山。
忙完这些,天色已暗。
天师道的四位弟子挑着诸多物件,迅速上了山。张金通考虑的很周到,像住宿的帐篷被褥,吃食用的碗筷蒸锅,照明的手电汽灯,还有添火用的木炭,一应俱全。
顾玙和小斋在洞外搭好帐篷,没再继续,而是闭目打坐,调节精气神。
要知道,古代修士炼丹,须斋戒、顶冠、披道,跪捧药炉,祷请大道天尊,再行入山。时间要在开山月(三或九)的吉日良辰,筑坛要烧符篆,炉鼎插置宝剑古镜等等。
有的或许是心理安慰,有的可能真管用。
他们没刻意布置,只是刚好赶上三月份,便也挑了个吉日,即是明天。
…………
次日,晨曦。
顾玙整整修炼了一宿,此时还没停止,一吞一吐,正采食朝霞之气。当初阳完全跳出地平线,驱散了淡淡的山间白雾,他才收功起身,自觉神气充盈。
对面的小斋也睁开眼,同样光彩流动,华蕴内敛。
俩人目光一碰,脚下一踩,齐齐跃入洞内。
顾玙打开箱子,取出一份祛邪丹的药材,祛邪丹的品级比炼形益神丹要低,先试试手也好。
道教的外丹术,经过长期试验,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方法,包括飞、升、抽、伏、点、关、养、煮、炼、锻、研、封等数十种。
每一种,都需要灵力、神识、技巧、火候各方面紧妙配合,稍有不慎,就可能浪费了一份材料。
《玄珠心镜录》有云:祛邪丹,半数材料研作小块,二两作一包,包入粗布袋内。半数材料阴干,加水沸煮,并将布袋悬于鼎内,频加水,二三日布袋渐轻,汁渐浓。煮至四五日,药已在汁内,取布袋,再煮之,升丹,而成丹胎,即收。
添火则是,卯酉顶火各六两,是指每日上午和下午七点,各添木炭六两。
简不简略?简略!没办法,试呗。
顾玙把材料放入鼎中,再将布袋悬挂,然后盖上塔顶。小斋则添炭生火,转眼间,炉内红通通一片,热度升起。
跟着,二人盘坐在两侧,神识探出,时刻留意情况。
“咕嘟!”
“咕嘟!”
那材料本是草木之物,泡在水中蒸煮,很快就变得软烂。水也呈现出一种红、绿、黄、黑混杂的古怪颜色。
而悬挂的几个布袋,也迅速被蒸汽浸透,湿湿软软。
等待的时间大抵是漫长的,好在二人边修行边查看,也不算无聊。中午时分,张金通来过一次,见洞内烟火缭绕,愣是没敢进去,站了片刻就离开。
如此这般,二人按时添炭添水,小心看护,晃眼就过了一天。
果然,那布袋似乎干瘪了些,顾玙用神识触动了一下,重量也轻了几分。而那一锅怪汤,颜色慢慢相融,已无限接近于绿色。
就这样,过了四天。
布袋完全干瘪,汤汁浓稠无比。小斋运起小搬运术,瞬间取出布袋,打开一瞧,嗬,药材近乎气化,只剩些碎渣子黏在里面。
“差不多了。”她道。
“嗯,我先来。”
顾玙双手伸展,似环抱丹炉,两股柔和的灵力顺着掌心散出,从两边的灶口灌入。火势被其一催,立时涨高数寸。
而随着灵力越来越大,火焰熊熊,猛舔着鼎底,似要将其吞噬融化。本就黏稠的汤汁更是咕嘟作响,不断有气泡崩裂,很快就变成了半液半固的形态。
这个步骤,就叫升丹,是丹成的前置程序。相对的,还有降丹,炼制复杂丹药的时候会用到。
小斋挺担心的看着男朋友,短短十几分钟,那张脸上全是细汗。饶是他灵力深厚,也禁不起这等丧心病狂的输出。
一哆嗦,几个亿就没了。
“呼……”
又坚持了十来分钟,顾玙终于支持不住,喝道:“接手!”
小斋不敢怠慢,连忙替过对方。顾玙一撤手,马上摸出酒葫芦,灌了几口,然后抓紧时间调息。
“……”
小斋抿着嘴,前所未有的严肃,她灵力不是强项,大概挺了十五分钟,就要扑街。而偏偏此刻,那汤汁越来越干,越来越小,眼瞅着要成丹胎,却听“砰!”
一股绿蓬蓬的东西炸开,在鼎内四溅纷飞,已然流胎(材料没有控制住,报废的意思)。
“唉,我的错!”
小斋叹了口气,面露不爽。
“没关系,第一次么。”
顾玙又喝了口酒,道:“升丹消耗灵力极大,下次你先来,我支撑的时间多一点,便于你调息。”
“好!”
于是乎,二人调理完毕,开始第二轮试验。
前面的都好说,到了升丹时,小斋先上,完了顾玙接手。这次的策略不错,他气竭之后,小斋刚好续费成功。
她一边催动灵力,一边探出神识,那锅汤汁已变得跟果冻一般,通体深绿,真像个史莱姆软趴趴的pia在里面。
这便是最初级的丹胎,她当即用神识一卷,将胎体裹住,慢慢揣揉。直至圆润饱满,通透光华,方可成形。
貌似一切顺利,可几秒钟后,小斋忽然神色一板,愈发不爽。
雷法强横无双,对敌所向披靡,可玩这些大活儿,她的短板就出来了:积量不足。这次又是如此,又差那么一丢丢。
砰!
胎体终究没有成形,再次流胎。
她嗖地跳起来,飞到洞外,就听一阵噼里啪啦,轰隆轰隆的声响。几分钟后,她发泄够了,回到原地问:“你还差多久?”
“五分钟左右,我就能接上。”顾玙粗略估计。
“还是恢复速度的问题,怎么能加快些……”
小斋猛地一顿,扭头看向男朋友,顾玙也无奈苦笑,摸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躺着几颗微微发光的灵石。
“唉,就算再不舍得,也只能用这个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丹成三转
灵石,是目前蕴含灵气最纯粹,最容易被吸收的一种载体。
凤凰山只有两万颗,一直存在库房里,根本舍不得用。但以现在的情况,必须得拿出来,否则就是浪费材料。
俩人来之前的准备很充分,带了五十块左右,就为了防止意外。
当即,他们开始第三次试验,还是小斋先来,顾玙接续。他下来后,马上手握一块灵石,打坐恢复。
这次明显不同,只觉一股精纯的灵气从石头中散出,柔和且迅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