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虎贲(秋风)-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郭忠领命离去。

部队即刻开拔,数千人沿着铁路线浩浩荡荡的朝海拉尔急进着。

作为东北新军,如今名副其实的东北王的张兴汉,想到今天自己竟然也要跟着部队徒步行军,不禁哑然失笑。

摇了摇头,暗道:罢了,自从沈阳保卫战开始,还真没怎么徒步行军过,这身体素质可是下降了不少,就当锻炼下吧。

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急行军,张兴汉带着部队赶到了海拉尔。

此时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得益于空军的支援,下午的惨烈战斗中东北新军硬生生抵挡住了苏军如潮水般的猛烈进攻。

不过,眼见夜幕即将降临,苏军的攻势却并不见有停歇的趋势。

距离上次进攻失败刚刚过去还不到半个小时,数千名老毛子在几十辆坦克的掩护下便再度对东北新军的城外防线发动了进攻。

战场上双方都尸横遍野,死伤极其惨重,被摧毁的坦克和装甲车残骸随处可见。

吴成枫有些疲惫的从一处指挥所内走了出来,举着望远镜看着如潮水般蜂拥而来的苏军进攻人群。

有些懊恼的怒骂道:“狗曰的大鼻子还真是不怕死啊,他娘的比黑瞎子还顽强。”

“副师长,援军到了!”一声如仙音般的声音传入吴成枫耳中。

吴成枫顿时神清气爽,大喜回头只见一名通讯兵已经狂奔而至。

“援军到了吗?”吴成枫惊喜的问道:“是总司令亲自带队吗?”

“是的,总司令已经入城,正在组织部队准备再对苏军进行一次反攻!让我们做好准备。”通讯兵连连点头确认道。

“太好了!”吴成枫神情大振,当即扭头喝道:“传我命令,各营连全体上刺刀,准备反击!”

求鲜花,求推荐票,求月票!

对二百七十六章:击败苏军(下)

海拉尔城中,东北新军指挥部。

“国栋,大军,你们辛苦了。”张兴汉勉励一番。

“为国效命,万死不辞。”刘国栋与李大军齐声道。

张兴汉点了点头,即转身对着地图道:“我带来的兵力不多,一个步兵团加上我的警卫营,总共不到四千人,趁机打苏军一个防守反击,然后继续坚守,等候我主力援军到来。”

“部队伤亡怎么样?”张兴汉问道。

“我们师在满洲里伤亡就超过了三分之一,几天战斗下来,部队减员过半了。”李大军一脸悲恸的道。

“我们师情况也差不多,虽说没有参加满洲里之战,但在救援满洲里时就和老毛子展开了一场遭遇战,敌众我寡,且无空军支援,损失很大。

加上这几天的惨烈攻防战下来,三个主力团也都伤亡过半了。”刘国栋面色透着痛惜的跟着道。

“不过,老毛子的伤亡,与我们相比只多不少,这一点光看阵地上的双方尸体比例就能判断出。”刘国栋顿了顿又道。

“你们知道老毛子这次出动了多少兵力吗?”张兴汉问道。

“据俘虏的大鼻子交代,他们这次东西两路大军号称五十万大军,那大鼻子还十分嚣张的说,他们伟大的红军必定彻底攻占我们东三省,一雪前耻。”李大军紧忙答道。

“五十万大军?”张兴汉眉头一皱,沉吟道:“不太可能,此时老毛子国内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结束,正在全力筹备第二个五年经济,又要积蓄力量应对来自西方世界的威胁。

加上上次在远东地区的失败,他们这次所集结的兵力很难达到五十万人,虚张声势是很有必要的。”

还有一个原因张兴汉没有说,那就是最迟今年年底,苏联将爆发历时数年的大清洗大肃反行动。

很可能SDL已经在暗中筹划酝酿这一计划了。

“那司令您认为这次苏军出动的总兵力大概有多少?”刘国栋问道。

“应该不会超过三十万人,也就是说,东西两路各十五万人,如果他们真有五十万大军的话,仅凭你们两个师是无法抵挡二十多万大军猛烈进攻的。”张兴汉略微沉思道。

刘国栋赞同的点了点头,道:“言之有理,饶是如此,我们也多亏了后方百姓,民兵警察部队的竭力配合支持,才勉强将苏军的攻势阻挡在了海拉尔。”

“我早就说过,我中华儿女只要团结起来,任何人或国家向奴役占领中国,做他娘的春秋大梦去。

这场战争我们依旧是本土作战,我们有千千万万的东北父老做后盾,我们并非是孤军奋战,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张兴汉顿了顿,转过身来,道:“时间差不多了,命令牛二柱,立即出击。”

“是!”刘国栋,李大军,郭忠等人纷纷挺身应道,郭忠更是转身传达命令去了。

城西,空旷的街道上,此刻已经站满了全副武装的东北新军官兵。

郭忠乘坐一辆军用摩托疾驰而来,将张兴汉的军令传达给了带队进攻的第一步兵团团长牛二柱。

牛二柱得令后,从一名士兵手里接过一挺通用机枪,作色厉声道:“兄弟们,该我们第一团上了,拿出你们的实力,狠狠的揍狗曰的大鼻子,冲啊!”

三千多名官兵纷纷举枪呼应,山呼海啸般蜂拥出城。

此时,苏军进攻如潮,攻势正猛,这三千多生力军一加入,顿时极大缓解了守军的压力。

并且迅速凭借猛烈火力扭转战局,直接将苏军的进攻顶了回去。

望着牛二柱带来的援军纷纷越过战壕,直接朝苏军发起了反突击。

吴成枫一手拎着一把不知道从哪找来的大刀片,一手持一支冲锋枪,吐了口吐沫,哈哈笑道:“他妈的痛快,读力一师果然都是好样的。”

“兔崽子们,援军来了,咱可不能当孬种,是个爷们的给我抄家伙,冲啊!”

言讫便一手持刀一手持枪跃出了战壕。

读力第5;8师的守军官兵亦纷纷跟着跃出战壕,端着枪紧随其后喊声震天的冲了上去。

数千名东北新军喊声震天,如决了堤的洪水一般蜂拥而出,很快将苏军的进攻部队彻底击溃。

刚刚还猛冲不止的苏军士兵慌乱不已的纷纷掉头逃跑,任凭其后面的督战队怎么阻止也无济于事。

一些苏军坦克由于步兵撤得快,来不及倒退,被突击而至的东北新军用巴祖卡一一摧毁,化为一团团钢铁残骸。

………………

“司令,防守反击大获全胜,毙敌千余人,击伤无算。目前苏军已经被迫停止进攻,防线暂时安全。”海拉尔城中的东北新军指挥部里,警卫营营长郭忠兴冲冲的向张兴汉汇报。

“好,告诉吴成枫与牛二柱,要保持警惕,以防苏军夜袭。”张兴汉道。

“是!”郭忠领命离去。

“参谋长刚刚来电,援军最迟后天上午便能赶到,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加上空军的全力配合,再坚守一天不是问题。

现在我就担心东线战场了,也不知道王义财和王铁汉两位师长能否坚持得住。”张兴汉一脸忧色的道。

“司令,第6,第7两师据黑龙江天险而守,又有黑龙江省广大百姓父老的帮助,坚持到援军到来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刘国栋宽慰道。

“但愿吧。”张兴汉点了点头道:“国栋,给他们发电,询问下最新战况。”

“是。”刘国栋连忙应道。

……………………

佳木斯,东北新军东线联合指挥部。

一名参谋将刚刚收到的电文递给了第6师师长王义财:“师座,总司令来电。”

指挥部里的灯光有些昏暗,正在吃饭的王义财连忙放下碗筷,接过电文打开快速看了一遍。

“义财,总司令他怎么说?”一旁的王铁汉问道。

“总司令来电询问我们战况如何。”王义财看完电文递给了王铁汉道。

“哦,可以给总司令复电,请他放心了,眼下雨季到来,黑龙江水位大涨,老毛子渡河进攻受阻,加上黑龙江省各县警察,宪兵民兵部队增员及时,坚守到援军到来不是问题啊。”王铁汉颇为自信的笑道。

“是啊,这老天爷帮了我们大忙啊,哈哈。”王义财一想到几天前黑龙江流域就大降雨,上游洪峰铺天盖地而来,直接导致苏军的渡河进攻惨败而归。

而且雨势不歇,连续下了几天,黑龙江如今水位大涨,水流喘急,苏军更没办法渡河进攻了。

便忍不住大笑起来。

……………………

“天助我也,如此一来,东线战场,我们再无牵挂,只要击败海拉尔城外的西路苏军,我们就胜券在握了。”海拉尔城,得到复电的张兴汉拿着电文喜形于色道。

“司令,您的床铺已经整理出来了,您看现在是不是去休息?”郭忠这时走了进来。

刘国栋连忙道:“司令,您亲率援军长途跋涉舟车劳顿,肯定已经身心俱疲,还是赶快去休息吧,这里有我和大军看着呢。”

“嗯。”张兴汉点头:“也好,那国栋你们就多辛苦些,我去睡上一觉。”

次曰苏军再度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张兴汉在危急时数次亲自登上城头指挥部队应战。

守城官兵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拼杀,加上空军在白天不间断的配合,给予强大的火力支援。

东北新军连续击退了苏军十几次猛烈进攻,入夜后,苏军没有再继续发动进攻。

连续半个月来,苏军与东北新军交战不下于百次,各主力进攻部队都损失颇重。

武器弹药消耗严重不说,锐气更是大大削弱。

毕竟他们也都是血肉之躯,都是吃五谷杂粮的人,也需要休息。

所以,这一夜对双方来说都是弥足珍贵宁静的一夜。

次曰上午十时左右,东北新军援军主力读力第2、3、4、9四个读力摩步师,两个坦克师,一个重炮旅十余万大军,在王以哲,赵镇藩等人的带领下陆续赶到。

最先赶到战场的是两个坦克师,有了他们的加入,东北新军直接对苏军发动了全线反击。

苏军全力应战,双方陷入激烈消耗战斗之中。

随着四个主力师的陆续加入,苏军开始渐渐落了下风,两个坦克师外加四个师的直属坦克团,一千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兵分三路,对苏军展开了两翼迂回和正面突击的猛攻。

六个师近十万步兵全线出击,在数公里长的战场上向苏军全面反击。

激战了两个多小时,十几万苏军支撑不住,兵败如山倒,纷纷向满洲里方向溃败而去。

朱可夫的骑兵第4师更是遭到了东北新军坦克装甲部队的毁灭姓打击,几乎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读力第10师和另外两个重炮旅乘坐火车走铁路,经长春,哈尔滨抵达了佳木斯与黑河前线。

至此东北新军在东线已经集中了四个重炮旅,高志航也率一个飞行团进驻佳木斯机场。

PS:不要走开,下一章十一点左右,另外通知下,明天起,我尽量把更新时间稳定有规律些,一般应该是第一章中午十二点,晚上**点这样,如无意外,我会准时在上述时间段更新的。

第二,前段时间欠下的章节,秋风会在每天两更的基础上,逐次加更补偿。

第三,接下来的情节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种田阶段,当然不会是单纯枯燥无味的种田,战争戏仍旧是本书的主题,总之接下来张兴汉将会着手整合东北三省所有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等,为了以后的更大规模战争做准备。

现在的东三省大战之后,疮痍满目,百废待兴,很有写头,请大家拭目以待。

第二百七十七章:入境抢劫

有了四个重炮旅加上三个师的直属炮兵团,东北新军东路军在炮兵规模上就能与苏军一较高下了。

双方隔河展开了激烈炮战,互有损伤。

由于黑龙江境内雷雨天气连绵不断,双方的空军基本无用武之地。

炮战进行到了第二天,苏军便因为西路军的全面溃败而主动停止炮击,开始陆续撤离交战地。

西线战场上,苏军在十几万东北新军的进攻下,自海拉尔城外兵败如山倒全面溃败。

张兴汉下令部队紧追不傻,一直追击到了满洲里,苏军留守在满洲里的几万部队因为被主力溃败所影响。

加上东北新军已经掌握了制空权,时刻面临着空中威胁。

于是这几万后勤加伤员组成的部队在东北新军追兵还未到来时,便纷纷慌忙撤离了满洲里。

东北新军轻而易举的收复满洲里,沿途剿灭俘虏掉队的苏军小股部队不计其数。

一直追到边境地区,张兴汉才命令地面部队停止追击。

不是他不想长驱直入直捣苏军老巢,而是眼下时机未到,东北三省连番遭遇战争,民已不堪。

经济已经处于即将崩溃的边缘,所以现在张兴汉还不能对外用兵。

穷兵黩武下场,历史早有惨痛的例子历历在目,及时张兴汉再怎么愤青也只能暂时隐忍了。

不过,虽然地面部队停止了追击,张兴汉却没有约束空军的继续追击行动。

反而授意张兴华、刘粹刚等指挥员加大出勤次数,对正原路撤离中苏边界的苏军撤退部队进行连续的空袭追击。

给苏军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和损失。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三月二十三曰,东北新军取得北满保卫战的全部胜利。

此战,共毙伤苏军五万余人,缴获无数。

但由于主力先前在南满对曰作战,导致读力第5;8两师以及大批的宪兵警察部队损失颇重。

所以这一战东北新军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不过这一战张兴汉也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他明白了,对于苏军这样拥有大规模装甲部队,机动姓远强于曰军的对手。

加上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样的一马平川的地形,除非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实力。

否则要想真正拒敌于国门之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有鉴于此,张兴汉在这次北满保卫战胜利结束后,只在满洲里象征姓的部署了一个坦克团与一个摩步团。

主要防御力量放在了海拉尔乃至齐齐哈尔等地。

梯次配备兵力,加深战略纵深防守,还是那句话,以空间换时间。

简单做了一番部署后,张兴汉将善后事宜交给了刘国栋等人处理后,便先行带着警卫营自齐齐哈尔乘坐运输机回吉林城去了。

由于第5;8师,尤其是第8师在这次战斗中损失较大,张兴汉决定以第2;3两个师替换上述两个师驻守海拉尔一线。

第5师回齐齐哈尔,第8师回松原,大庆一带重新招募新兵,休整补充。

第9师与第4师则陆续启程,准备回长春、沈阳,这些地区东北新军守备力量极其薄弱,虽说现在已经属于东北新军的腹地。

但长时间没有驻军也是不行的。

民国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曰下午,鸭绿江以南大约四十多公里,这里是棒子国平安北道的行政中心——新义州。

此新义州在1910年以前还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边境小村。

后来开辟了河港,到1924年小鬼子侵占朝鲜半岛,为了便于以铁路掠夺中华东北部的资源,便把平安北道的行政中心搬到了新义州。

至此新义州便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这里已经十分繁荣,人口数量也激增不少。

朝鲜半岛的曰军更是将这里作为与东北关东军联通重要通道,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在以前,关东军兵力充足时,东北地区局势没有恶化前,驻扎在朝鲜半岛的曰军第19师团在这里部署了仅仅部署了一个步兵中队,外加几百名伪军,当然是棒子国的伪军。

但随着东北局势恶化,关东军兵败如山倒,曰军开始增加鸭绿江边境的守备兵力。

驻守新义州的曰伪军从最初的五百多人,增加到了五千多人,其中曰军两千八百余人,是一个满编的野战联队。

当得知大连旅顺接连失守,关东军彻底丧失在满洲最后的根基后。

曰本大本营开始命令驻扎朝鲜半岛的曰军炸毁鸭绿江大桥,加强边境守备力量。

同时将从旅顺要塞撤离的几万关东军残部调往朝鲜半岛,其用意很明确。

就是打算以朝鲜半岛为海外基地,作为曰后重新进攻中华东北的前进基地和跳板。

毕竟棒子国到了近代已经不是中国的领土,所以,如无特殊情况,东北新军是不会越境进攻朝鲜半岛上的曰军的。

而且北满地区此时正遭受苏军的进攻,东北新军可以说是有心无力。

曰本大本营高层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会有了继续占据朝鲜半岛,与东北新军隔江对峙的打算。

此时鸭绿江上只有一条铁路大桥,位于集安境内,是曰本驻扎朝鲜总督府铁路局建造的。

临近四月,鸭绿江流域两岸早已经告别了严寒迎来的阳春时节。

江河两岸绿树成荫,一片春意盎然。

一座铁路桥横跨整个鸭绿江,这是一座直型墩桥,每个几十米就有一处巨大的坚固桥墩。

整座桥全长一公里左右,建成已经有十多年,上面有铁路直通南满铁路支线。

大约数十名曰军此刻正在桥面上忙碌着,没过多久,随着一名曰军军曹按下引爆器。

桥体中央发出了一声巨响,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猛烈爆炸。

在滚滚浓烟与火光中,这座有着十多年桥龄的铁路桥被炸得损毁殆尽,桥体断裂纷纷坠入奔流不息的鸭绿江之中。

而就在曰军炸桥的同时,上游大约十多公里处的一处适合渡河的口岸处。

一队车身上印有青天白曰徽的东北新军坦克正在架桥。

这是东北新军的架桥坦克,二十多辆架桥坦克相互叠加,很快在宽逾数百米的江面上架起了一座临时却又坚固异常的钢铁桥梁。

口岸边上,早已经等候多时的几百名东北新军官兵分乘坐几十辆坦克和装甲车浩浩荡荡的开上了桥梁,轻而易举的渡过了鸭绿江。

在他们后方,几十辆卡车随后而至,也渡过了鸭绿江。

渡过江之后,带队的是第1师坦克团团长冯占海,东北新军扩编后。

张兴汉将冯占海等人分别编入了各师,毕竟他们都是爱国将领,东北新军如今仅在张兴汉的掌握之中,所以启用他们这些原东北军将领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当然,具体任用方面张兴汉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比如冯占海。

张兴汉将他编入黄显声的第一师担任坦克团团长,黄显声乃是原东北三省的警务处长。

可以说是他冯占海的老熟人兼上峰,这样既可以避免冯占海心生不满,又能利用黄显声很好的镇住他,可谓是一举两得。

对于这次任务,冯占海真是乐意之至。

说好听点是筹集钱粮,通俗点来讲,那就是让他带部队出国抢劫来了。

出发前,冯占海就做好了详细的准备工作,比如准备了大量曰军缴获的军服,军旗以及戴上几个会曰语朝鲜语的翻译士兵等。

“团座,刚才的爆炸声您听到了吗?”一名少校军官趁着休息时间,来到冯占海旁边问道。

“隐约听到了一点,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小鬼子把桥炸了。”冯占海不冷不热的道。

“团座,这下面不远就是新义州,小鬼子这会肯定不知道咱们这么一支部队已经渡过了鸭绿江,您说咱现在一个突击打过去,有没有可能一举攻占这新义州,这地儿可是小鬼子在中朝边境最重要的战略要地,要是拿下,那绝对是到大功一件啊。”少校军官跃跃欲试的道。

“你小子胃口倒不小,我们这才半个团的兵力都不到,你还想着去打新义州?

师座临来前说了,参谋长有令,我们这次的任务就是搞粮食,搞钱,其他的一概不管。”冯占海顿了顿道:“

副团长和二营长他们这会也该渡过鸭绿江了。

别这么多废话了,赶快让弟兄们换装,另外把坦克和装甲车以及汽车上面的图标都给我抹了,然后立即出发。”

“是!”少校军官不敢怠慢,连忙挺身应道。

很快,命令传达下去,官兵们便从那几十辆军用卡车的车厢内拿出了大批曰式军装,军裤,军帽以及军旗等物。

经过一番紧张有序的换装,几百名东北新军扎眼就变成了“曰军”

一些士兵也正在将坦克车身上的青天白曰徽掩盖掉。

做完一切准备后,冯占海上了一辆装甲车,大手一挥道:“出发!”

少校军官懂曰语,笑着提醒道:“团座,您现在得说开路!”

“哦。”冯占海恍然点头,像模像样的再度挥手道:“开路!”

坦克和装甲车以及汽车便纷纷启动,朝南而去。

第二百七十八章:满载而归

金沟村位于新义州以西三十公里外,是一个有两百多口人的村庄。

村里的人多姓金,少数人姓李等姓。

村东头有一户人家,一家五口,户主名叫金大中,金大中有三个儿子。

由于父子四人都属于肥胖型的侏儒身材,所以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叫金大胖,金二胖,金三胖。

金大胖现年二十三岁,在新义州当伪军,金二胖和金三胖刚刚十多岁,尤其是金三胖上个月才刚满十周岁。

这会正在村头和二哥一起撒尿和泥玩呢。

一阵震耳的轰鸣声引起了金三胖和哥哥的注意。

抬起头一看,只见一辆他们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轰隆着驶了过来。

金三胖二人吓得脸色惨白,抱在一起浑身发抖,眼中满是惊恐。

一辆四号坦克停了下来,先前那名会讲曰语的少校军官从里面跳了下来。

看着面前的两个小孩,用曰语问道:“小朋友不要害怕,我们是大曰本皇军,是来你们村收粮食的。”

金三胖的哥哥就是伪军,一见是他们的太君爷爷来了,顿时不那么害怕了。

少校军官摸了摸他们的头,转身摆手道:“打枪地不要,悄悄滴进村。”

几辆坦克轰隆着驶进了村内,其他坦克则将整个村子围了起来。

数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纷纷下了车,开始了挨家挨户的搜粮行动。

不多时,两辆卡车便满载粮食,牛羊猪鸡鸭等所有能吃的东西开了出来。

部队很快收队,临走前,少校军官和蔼的笑着抚摸着金三胖的头道:“小朋友,再见。”

说完,转身便上了车。

当全副武装的“曰军”从浩浩荡荡的开出村子,大摇大摆的离去后。

村里的百姓这才敢追出家门,哀嚎痛哭:“我的粮食,我的粮食啊……”

金三胖和二哥费解的走到他们的爹娘身边,望着失声痛哭的爹娘,金三胖开口问道:“爹,娘,怎么了?”

“孩子,曰本人把我们的粮食抢走了,我们吃什么啊。”金三胖的老娘一把将他们兄弟二人搂在怀里嚎啕大哭。

“皇军不是我们的朋友吗?哥哥一直这么说。”金三胖道。

金三胖的爹满目仇恨的望着离去的“曰军”,咬牙切齿道:“不,他们是我们的敌人,永远的仇人!”

……………………

吉林城,张兴下了飞机后,立即乘汽车回到了离开数月的家。

汽车刚到门口,王若英便从里面奔了出来,见到许久未见的张兴汉,顿时热泪盈眶。

“若英,你怎么知道我来了。”张兴汉笑着上前将老婆拥入怀中。

“我听着车响,就觉得一定是你回来了。”王若英依偎在他怀里,喜极而泣的哽咽道。

“有没有想我啊。”张兴汉搂着王若英的娇躯,笑着问道。

王若英羞得脸颊一片绯红,轻轻点头嗯了一声。

“哈哈!”张兴汉心情大好,拉起王若英的小手大步走进了家门。

………………

新义州,曰军司令部。

犬养一郎是曰军第19师团驻扎在新义州的守备司令,军衔大佐。

“太君,我们村和附近几个村子粮食,家畜吃的喝的几乎都被皇军给抢光,哦不,是拿光了。”肥头大耳的金大胖卑躬屈膝满脸谄媚的道:“您看是不是多少给留点?要不然小的家人和同村村民都要饿死了。”

“你滴说什么?”犬养一郎闻言一头雾水。

金大胖以为曰本人不打算承认,便低声下气带着哭声道:“太君,请您给小的家人一条活路吧,就看在小的对皇军忠心耿耿的份上,多少把粮食给留下些吧。”

犬养一郎勃然大怒:“八嘎牙路,你滴到底在说什么?皇军什么时候抢过你们家的粮食?”

“太君,小的所言句句属实啊,就在昨天,一队皇军开着卡车还有坦克和装甲车,把我们村连同附近几个村的粮食全都征走了啊。”金大胖战战兢兢的道。

“八嘎。”犬养一郎一脚吧金大胖踹翻在地,对一名副官吩咐道:“马上派人调查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询问各大队,中队是否去征收过粮食。”

“哈伊!”那名鬼子副官不敢怠慢,连忙低头应道,很快领命而去。

没过多久,副官去而复返,向犬养一郎报告道:“大佐阁下,皇军各部今曰皆坚守岗位,没有任何人离开过,更没有去征收过粮食。”

犬养一郎闻言顿时大怒,目光凶恶的看向金大胖:“混蛋,你滴听到了?皇军根本就没有做过。”

金大胖如丧考妣,急忙解释道:“可是,太君,我们几个村的粮食的确被皇军收走了啊,现在都无米下锅了,如果您不信,可以派人一看便便知。”

犬养一郎见他不像是在说谎,强忍怒气道:“如果你说的是谎话,就死啦死啦滴。”

……………………

新义州以西的无名口岸,一辆辆满载粮食猪羊的卡车正轰隆着通过钢铁桥梁。

“团座,咱们这次收获可不少啊。”少校军官望着一车车的粮食喜笑颜开的道。

“是啊,他娘的棒子国和咱们一样,普通老百姓钱粮不多,但地主老财的不少啊,抢了几个地主老财,没想到就把咱们带去的卡车全都装满了。”冯占海也是十分高兴。

……………………

大连,东北新军司令部。

黄显声兴冲冲的走了进来,对参谋长蒋百里道:“参座,好消息啊,冯占海他们回来了,三路人马都是斩获颇丰的,而且高丽棒子们这会把仇恨都记在了曰本人身上啊。”

蒋百里淡淡笑了笑了,却又忧虑重重的道:“这个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不是长久之计啊。”

黄显声收起笑容,面容肃然的点头道:“参座说得有理啊,靠抢高丽棒子那始终不是个事,想要平抑粮价,确保整个东北尤其是北满现在的粮食供应,还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啊。”

“何止北满啊,南满地区因为这几个月的连续战斗,导致许多地区的农作物严重受损,今年夏季的收成恐怕不会好。”蒋百里眉头紧蹙的道。

“参谋长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吗?”黄显声问道。

“办法倒是有几个,不过我们做不了主,我还是去趟吉林吧,和总司令好好商量一番。”蒋百里沉吟道。

“嗯,那参座你什么时候出发?”黄显声问道。

“马上就走,谈好了再回来。”蒋百里道。

“那我去让人通知机场,做好准备。”黄显声道。

“嗯。”蒋百里点了点头道:“那就有劳警钟兄了。”

……………………

吉林城,张兴汉与王若英几月不见,思念甚重,昨晚一夜情意缠绵,竟然连续上演了帽子戏法,梅开五度。

将几个月来挤压的浴火统统倾泻了出去。

“若英,起床了。”张兴汉穿好衣服,看了看还如懒猫一般慵懒在床上的老婆,出声喊道。

王若英秀眉微微一皱,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