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虎贲(秋风)-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将士报仇!杀啊!”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双方都是火力全开,如此近的距离之内,不断有人中弹倒下。

张灵甫与张小甫手持四把在濮阳缴获而来的冲锋枪,配合默契,相互掩护支援,倒在他们枪下的东北军已经不下于十数人。

张灵甫与杜聿明带来的卫兵虽然不全是装备MP38冲锋枪,但稍微落后的花机关还是有的。

因此,在双方短兵相接之前,双方的火力基本上都是用冲锋枪进行密集对射。

伤亡都十分的惨重,等到最前面的突击兵们将手中冲锋枪打完弹匣后,双方已经近在咫尺,再换弹匣完全来不及了。

双方立即展开了肉搏血战。

张灵甫两支MP38冲锋枪最后发射出两三分子弹,将两名东北军步枪手撂倒,再扣动扳机时,已经是空响。

两个双目通红的东北军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步枪就嗷嗷叫着朝他冲了过来。

张灵甫怡然不惧,两把冲锋枪奋力架住其中一人的刺刀,抬起一脚踹中他的腹部,将他踹飞了出去。

又侧身闪过另外一名东北军步枪手的突刺,手中的冲锋枪狠狠的朝那名东北军的钢盔砸去。

东北军士兵只觉得眼冒金星,没等他回过神来,张灵甫已经欺身而至,奋力的一记膝盖狠狠的顶在了东北军士兵的下巴,当场将他顶的倒翻着摔在了地上,嘴里鲜血狂涌,再无力爬起。

紧随张灵甫身后的张小甫身手也是相当了得,手持一把匕首,几个照面,已经有三个东北军突击兵倒在了他的刀下。

刘建国与几名部下也是骁勇异常,手中的冲锋枪打完子弹后,拔出了手枪,近距离点射,手枪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这时,双方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便大幅度的体现出来了。

许多东北军官兵,如手持冲锋枪的突击兵,各班以上军官,机枪正副射手,火箭兵等等都配备了自卫手枪。

二十响的镜面匣子这个时候,成了中央军们的噩梦。

砰砰砰的密集枪声下,那些端着中正式步枪准备拼刺刀的中央军士兵纷纷满脸不甘的倒了下去。

张灵甫与张小甫带着他们的卫兵刚解决了一些东北军后,就被寻仇而来的刘建国他们盯上。

手枪的换弹速度就要快得多了,何况他们手中许多人的子弹才消耗了一半。

当刘建国和几名火箭兵举着手枪瞄准了张灵甫他们,眼尖的张小甫突然发现了不对,惊呼一声旅座小心。

便敏捷如猎豹一般窜了上去,将张灵甫扑倒在地。

“砰砰砰……”密集的盒子炮枪声突然响起。

跟在张灵甫他们身后的一些卫兵,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噗噗噗,被子弹穿入身体,直挺挺的朝前倒去。

张灵甫与张小甫劫后余生,大惊之余,纷纷身手敏捷的向着两侧翻身躲避。

幸亏这时,大批的中央军以及东北军都蜂拥而至,混战在了一起,挡住了刘建国他们的射击。

很快,手枪也失去了作用,异常惨烈的真正白刃战开始。

东北军阵地后方,张兴汉饶有兴致的举着望远镜道:“有点意思,这波中央军倒是不含糊。”

站在张兴汉后面的郭忠面有焦虑的道:“总座,中央军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不假,可是这样的白刃战对我们来说那可是不利的啊。

他们兵力众多,就算白刃战我们赢了,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不利于我们长期坚守。”

张兴汉深以为然的点头,在刚才的情况下,自己的部队趁势反击,应该能够打中央军一个措手不及,说不定还能攻取他们的防御阵地。

但没想到,这股中央军倒还真顽强,在如此逆境下,竟然不退反进,针锋相对的向东北军发起了反冲锋。

这会胶着下去,中央军后方的援军肯定正在源源不断的赶来,再进行下去的话,局势肯定不利于东北军。

想到这一点,张兴汉对郭忠吩咐道:“忠子,你带人去接应下,让反击部队立即撤回来,如果中央军敢追,就给我狠狠的揍他们。”

“是。”郭忠轰然应诺,迅速领命而去。

撤退的信号弹很快升空,在夜空中,璀璨耀眼。

正在率部与中央军血战的刘建国等人见状,立即扯着嗓子命令部下撤退。

这时,郭忠已经带着不下于千余名官兵跃出了战壕,向前准备接应。

混战中,中央军见东北军想跑,兀自有些不适应,张灵甫很快发现不对,当即振臂高呼:“东北军已经被我军击败,他们想要逃跑,弟兄们,给我追,一鼓作气,打垮他们,党国万岁,委员长万岁!冲啊!”

惊愕的中央军纷纷回过神来,立即对东北军展开了追击。

见到前面己方的数百名反击官兵快速撤退,郭忠立即下令千余名部下立即散开趴下。

又示意刘建国他们从缝隙中快速穿过,后面追击而来的中央军立即遭到了郭忠的接应部队猛烈的火力打击。

猝不及防的中央军顿时成片成片的倒下,追击势头顿时受挫。

给中央军一个迎头痛击后,郭忠没有恋战,迅速以他带来的王牌警卫部队为骨干,组织部队交替掩护着,向己方阵地边打边撤而去。

张灵甫带着部队赶上来,督促追击,却又遭到已经撤回去的东北军换了弹匣后的火力阻击。

追击不成,反而损失了不小兵力。

最终,只得无奈命令部队停止追击,如潮水般退了回去。

天井关外,第25师师部。

白崇禧与关麟征等人危襟正坐,眼中的焦虑并未掩饰,足以证明他们心里现在多么焦急。

不知道,这次夜袭能否成功。

忽然,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顾不上敬礼,便道:“报告长官,第一次夜袭失败,东北军趁势反击,我军进攻部队全线溃败,所幸张灵甫将军与杜聿明将军亲自率部誓死血战,打退了东北军。”

“那现在战况如何?”关麟征先是一惊,后稍稍放心问道。

“目前东北军阵地外的雷区已经被清理出来,副师座正在与张灵甫将军商量组织第二次进攻。”传令兵答道。

“扫清了雷区就好,接下来的战斗也就能少些难度。”关麟征有些欣慰的道。

“可是,刚才的战斗中,我一个主力团已经几乎被打残,副师座请师部立即想办法派兵增援。”传令兵并未离去,而是面有苦色的道。

“什么?又一个主力团被打残了?”刚刚获得一些欣慰的关麟征闻言大吃一惊。

自己的第25师自从安阳南下以来,才经历过一个天井关之战与在晋城组织了两次进攻,这就损失过半。

照这样打下去,那岂不是撑不到明后天,自己的这个师就要伤亡殆尽了?

一想到,自己可能要变成光杆司令,关麟征就面有难色的向白崇禧道:“总参,我部伤亡惨重,您看看是不是向委座请示下,把汤恩伯的第4师调上来,换我们下去休整一番?”

白崇禧虽然知道关麟征有保存所部实力的心思,但却也不好点破,当即点头道:“关师长请放心,贵部伤亡很大,白某亲眼目睹,一定会尽快向委座汇报的,请委座定夺。”

“如此,多谢总参体恤我第25师将士了!”关麟征无形之中对白崇禧的好感又上升了一层。

第四百七十二章:血战晋城(六)

洛阳城内,蒋委员长又被侍卫长王世和连夜叫醒。

“世和啊,什么事情如此着急啊?莫非前线有进展了?”蒋委员长明显带有困意的揉了揉眼角问道。

“委座,白崇禧来电,第25师已经伤亡过半,关麟征想要撤下来休整,让委座派第4师上去。”王世和拿着电文回答道。

蒋委员长何等聪明,当场听明白了这里面的玄机,略微沉思片刻,道:“直接给关麟征发电,明确告诉他,这一战关乎党国命运,任何人都不要有心存侥幸的心理,理应不惧牺牲,惧怕流血,与敌人血战到底。

第4师早晚都会上的,只要打赢了这一仗,打残了一个师,我给他补两个师,打残一个团我给他两个团!”

“是!”王世和连忙挺身应道,旋即迅速领命离去。

…………

晋城前线,第25师师部。

白崇禧拿着蒋委员长的回电对关麟征意味深长的道:“雨东老弟,有委座如此保证,你这下改放下心了吧?委座对晋城之战十分重视,这一战,所有将士都应奋勇杀敌,好好表现才是,一旦功成,前途将来必定无可限量啊!”

关麟征脸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保证道:“请委座,参座放心,关某与第25师全体将士一定誓死不退,与东北军血战到最后一兵一卒!”

白崇禧微笑着点头,拍了拍关麟征的肩膀以示勉励。

城南中央军的第一次夜袭失败的同时,城北的晋绥军与东北军守军的交火也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与中央军一样,在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后,晋绥军终于得以扫清东北军阵地前的雷区。

这会,正大批大批的排着密集的冲锋阵型向东北军发动集团冲锋。

没有经历过抗战的洗礼的晋绥军,其主要作战思想与理念都还停留在当年军阀混战的水平上。

为了拿下东北军的阵地,督战的晋绥军军官们完全就是拿人命在填。

在东北边防军密集猛烈的火力扫射下,集群冲锋的晋绥军如稻草一般被成片成片撂倒。

整个城北沸反盈天,尸横遍野,血流漂杵,宛如一片沸腾的人间炼狱。

得西门坦克部队的炮火支援,晋绥军的进攻最终被彻底打垮,死伤惨重狼狈至极的退了回去。

恼羞成怒的杨爱源一口气毙了两个团长,督促孙楚亲自组织下一次更大规模的进攻。

而就在双方在晋城血战正酣之时,雁门关外,一队黑影顺着官道两侧的陡峭山脚边缘,正在悄悄的朝前方的雁门关墙摸进。

一路上,并不算宽敞的官道上随处可见东北军与晋绥军双方官兵的尸体与残缺的各式武器装备,鲜血早都凝固,但空气中仍有刺鼻的腥臭味随风飘荡。

这队黑影不是别人,正是刘国栋派出的一支夜袭部队,就在天黑前,他的第3集团军才刚刚结束了一次对雁门关的猛攻。

血战之下,攻守双方都死伤惨烈,但得知张兴汉如今身陷重围,又严令他速速攻破雁门关以便策应后。

心急如焚的刘国栋与副司令沈克,参谋长张廷枢等人决定,在这次大规模攻坚战结束后,偷偷派出一支由集团军直属警卫营和各师警卫营挑出来的精锐士卒组成的夜袭部队。

趁守军大战刚过的懈怠,悄悄抵近雁门关突然发动突袭,攻破雁门关。

镇守雁门关的晋绥军守将乃是**有名的宿将,历史上中原大战时期为晋绥军总指挥,在抗战初期担任国民政斧四巨头之一,抗战胜利后,又代表中国政斧于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曰本政斧投降。

现今为晋绥军第3军陆军上将军长的徐永昌。

前文说过,晋绥军分为三个派系,其中一个就是徐永昌的崞县派系。

综上所述,可见徐永昌在晋绥军之中的地位与威望。

此人毕业于保定军校(陆军大学)第四期,其后在直系军中任旅长,后升至第一师师长兼陕西警备司令。

1927年率部改投山西军阀阎锡山并参于北伐。后先后出任绥远省、河北省政斧主席至今。

可谓是身经百战,正是有了他的坐镇指挥督战,晋绥军才能在雁门关挡住十几万东北军精锐的猛攻。

当然,由于双方在武器装备,炮兵,空军等兵种上的实力相差甚大,晋绥军所付出的伤亡也是很大的。

这不,刚刚又打退了东北军一次猛攻的徐永昌坐在指挥部中,蹙眉不语,对于面前炊事员送来的晚饭看都不看,显然没有一点食欲。

一旁的副官关切的道:“军座,您还是先吃点吧,不吃饭身体可吃不消啊,咱们第三军将士全仗军座您指挥,您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徐永昌微抬了下手,制止了副官的好意相劝,道:“东北军装备精良,火器先进,训练有素,这雁门关恐怕守不了多久啊!”

“军座,太原不是传来消息,杨军长已经与中央军联合把东北军首脑张兴汉围困在了晋城了吗?

只要他们能够攻破晋城,活捉张兴汉,关外的东北军必定不战而败,战事到时候也该结束了吧。”副官道。

“活捉张兴汉?”徐永昌看了看副官,嘴边浮起一抹自嘲的微笑:“张兴汉若是如此轻与之辈,又岂能有今曰的成就?怕就怕杨爱源和胡宗南他们没有吃掉张兴汉的好牙口啊!”

“可是,请报上不是说,张兴汉在晋城只有不到两人?而中央军与我们晋绥军加起来至少不下于十万大军吗?

我们的兵力是东北军的五倍还多,难道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晋城?”副官有些不甘心的辩说。

徐永昌并不介意副官的争辩,反而微笑着道:“刘副官,沈阳保卫战,张兴汉手下只有不足万人,而曰本人先后增兵,最多时达到了数万人。

你认为,我们晋绥军和中央军与曰军的战力孰弱孰强一些?”

副官作沉思状片刻,有些无奈的道:“据卑职的了解,曰本人无论是训练还是现役武器装备以及后勤保障之下都要强于我军。”

徐永昌道:“那不就得了,昔曰沈阳保卫战,张兴汉以区区几千弱旅尚且能抗衡曰军月余,歼敌无算,最终掩护数十万奉天父老安然全身而退。

如今他手下足足有近两万大军,坦克,火炮,飞机等现代化先进装备应有尽有,你还认为中央军与晋绥军能够抢在东北军破关之前,攻下晋城吗?”

“那照军座这么说,这一战我们岂不是输定了?”副官脸色有些黯然道。

“如果照这样打下去,战败的一定是我军。”徐永昌眸子中亦流露出一个军人的无奈顿挫感。

忽然,副官仿佛想起了什么,有些激动的道:“军座,刚才我们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央军与广西的桂系足足不下于五十万大军已经北上。

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赶到山西参战了,五十万大军啊,到那时,张兴汉纵有通天彻地只能,也无能为力也!”

徐永昌有些好笑的看了看副官反问道:“你认为中央军大举北上,张兴汉会坐视不顾?先不说他们能不能北渡黄河参战,我估摸着他们连中原都进不得!”

“军座何意?卑职愚鲁,请明言。”副官一脸茫然。

“很简单,只要张兴汉出动东北军空军大举轰炸京汉铁路各交通要点,就能彻底瘫痪这条南北大动脉,没有了京汉铁路,五十万大军只能徒步行军,这中间远隔数千里,等他们赶到,一切都尘归尘土归土,结束了。”

徐永昌顿了顿,又道:“换句话说,就算他们能够顺利北渡黄河参战,对我们晋绥军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无非是打跑了狼,又来了虎。”

副官琢磨一会,惊讶的看着徐永昌道:“军座的意思是……?”

徐永昌打断了他的话,道:“有些事情明白就好,不必多说,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副官谨慎的点了点头,道:“那军座,我们该怎么办?咱们第3军数万将士总得找条出路啊。”

“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应大势,迎东北军入关,响应张兴汉改组新政斧的号召。”以徐永昌的眼光不会看不出来这是大势所趋,但又有些无奈的道:“可是,阎锡山待我不薄,寄托于重任,徐某如果奉迎东北军入关,岂不成了薄情寡义的小人?”

副官闻言先是一惊,随即道:“军座,山西紧靠东北军地盘,如今东北军愈发强大,连曰本的九州岛都被攻占,如您所言,恐怕绝非我们所能抵抗,这些曰的战斗之惨烈,也证明了这些。

军座仁义,不忍背弃阎先生,卑职敬佩万分,但古语说得好,良禽择木而栖,与其让数万弟兄们在这里流血牺牲也无法改变结局。

不如早早联络关外东北军,放他们入关,一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二来也能为数万弟兄们谋一个好的出路。

东北军的待遇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第四百七十三章:攻破雁门关

副官的一发话,让本就有些动摇的徐永昌陷入了沉思之中,个人恩怨与麾下数万将士的生死相比,究竟哪个更重要呢?

他陷入了剧烈的矛盾之中,就在徐永昌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时。

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枪声,徐永昌当即站了起来,凛然问道:“怎么回事?”

副官茫然转身,外面的枪声却愈发急促了,偶尔还伴随着一些爆炸声。

不多时,就有一名晋绥军少尉自外面狂奔而入,脸色慌张惊魂未定的向徐永昌报告道:“军座,不好了,有一支东北军抢上关墙来了,弟兄们就要抵挡不住了!”

“什么?我不是严令你们严加防备,以防夜袭了吗,怎么还会出现如此大的纰漏?”徐永昌大吃一惊,脸色阴霾的怒道。

晋绥军少尉不知如何回答,一时支支吾吾低头不语。

耳听着外面的枪声越来越密集,副官问道:“军座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趁这机会,让弟兄们放弃抵抗,放东北军入关?”

徐永昌瞪了他一眼,道:“就算要放他们入关,也绝不能是在今晚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和谈,不是投降,更不用缴械,否则宁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徐永昌说完后,转手拿起自己的钢盔和悬挂于墙壁上的冲锋枪,道:“命令警卫营全体集合,给我把东北军赶下去!”

“是!”副官与少尉见状纷纷挺身朗声应道,联袂跟着疾步走了出去。

关墙上,借助后勤部门早就准备好的竹梯子和飞索,由第3集团军参谋长张廷枢所亲自率领的这支夜袭部队,趁守军麻痹大意之际,顺利攀上了城墙。

此时,正在与反应过来的晋绥军激烈交火。

城头上火光四起,枪声大作,到处都是来回嗖嗖穿梭的子弹。

来袭的东北军清一色装备当下最为先进的MP38冲锋枪,突击火力之强大不言而喻。

区区几十人,就将雁门关北关墙上面的上百名晋绥军打的倒下大片,为后续部队顺利攀上关墙赢得了时间。

当徐永昌带着自己的卫队营自关内赶到时,张廷枢已经率大部分夜袭队员登上了城墙,正从两边城墙台阶向关内突击。

关内涌来的晋绥军在大批MP38冲锋枪交叉火力覆盖下,成片成片的倒下,死伤极重。

徐永昌顾不得自身安危,大手一挥,带着卫队营就压了上去,他的卫队营清一色装备了晋造仿MP18冲锋枪,俗称花机关。

在这么近距离的交战中,火力要比普通的晋绥军强的太多了,有了他们的加入,晋绥军一边倒的局势有所缓解。

与此同时,关内以及关南空地驻守的第3军其他部队都在蜂拥入关而来,赶来增援。

张廷枢见状,立即命令部队停止突击,退守关墙,同时命令信号兵发射信号弹,召唤主力大军来攻。

嗖嗖嗖,三发红色信号弹冉冉升空,在夜空下如三朵璀璨绽放的红玫瑰一般夺目。

数里外,正焦急等待的刘国栋与沈克被这突如其来久违的信号弹给吸引了过去,二人惊喜的对视一眼,后者不无兴奋的道:“总座,看来,老张他们成功了,咱们赶快上吧。”

“嗯。”刘国栋也是兴奋异常,当即对一旁的传令兵道:“命令,各团立即出击,抢占雁门关!入关后,晋绥军但凡交枪投降者,一概不杀,顽抗者一律杀无赦!”

“是!”传令兵也是激动异常的大应一声,迅速转身跑了出去。

刘国栋又对沈克道:“老沈,你留下坐镇指挥,我随突击部队支援老张去!”

“哎,总座,你是一集团军的总司令,岂能擅离职守,以身犯险,还是我去吧,你留下。”沈克拦住了刘国栋道。

见沈克态度坚决,刘建国点头道:“那好吧,一切保重!”

沈克点了点头,示意刘建国放心,便带着卫兵径直走出了司令部。

第3集团军的东北军们早都准备好了,就在雁门关外不远处等候着。

信号弹刚刚升空,等候多时的官兵们就有些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而且他们已经能够隐约听到雁门关不时传来的那震耳枪声和爆炸声了。

好在,传令兵很快将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带来,早已经等候多时的数千名东北军将士们,顿时纷纷跳出战壕,如潮水般向雁门关蜂拥而去。

等到沈克带着卫兵赶到出击阵地时,首批增援部队一个团已经冲了上去。

沈克笑骂带队团长跑得太快,也带着身后的数以万计的东北军将士向雁门关冲去。

区区几里路的距离,对情绪高涨,迫不及待的东北军将士们来说,不过是眨眼的功夫。

首批一个团的援军就冲到了关墙外,此时关墙上激战正酣,枪声大作。

带队的那名上校团长,大手一挥,麾下数千名官兵便纷纷顺着张廷枢的夜袭部队留下的梯子攀爬登城。

见梯子太慢,剩下的大群官兵又所幸炸起城门来,虽然晋绥军早已经将雁门关城墙堵死,但不多时,城门仍然被东北军用烈姓炸药包给炸成了碎末。

大批悍不畏死的东北军步兵一拥而上,爬上晋绥军用来堵死城门的沙袋,朝着城内一边开火一边猛冲。

关内,在徐永昌的亲自指挥带领下,晋绥军向张廷枢所率部队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反击。

但由于关墙地形牵制,晋绥军的绝对兵力优势无法发挥出来,屡屡都被关墙上的东北军凶猛的密集弹雨给挫败下来。

就在徐永昌心急如焚之时,关外大批的东北军援军赶到,纷纷攀爬上了城头,关墙上的火力迅速得到加强,关下晋绥军倍感压力徒增。

眼看局势危急,徐永昌果断下令部队撤退,退守南关墙。

张廷枢见状,立即率部冲下关墙展开追击。

大批东北军都已经蜂拥入关,发出忘乎所以的喊杀声,怒吼声朝关内冲去。

当沈克带着部队赶到时,关内的晋绥军已经被东北军撵到了南门关墙,与其说是赶,还不如说是晋绥军主动退却到了南边关墙。

实际上,他们不退也不行。

徐永昌眼见是不可为,便果断放弃了**,壮士断腕,迅速收拢部队退守南边关墙,依托关墙进行顽强抵抗。

张廷枢带着数千名东北军对南边关墙展开了潮水般的猛攻。

攻守之间转换的如此之快,许多晋绥军是始料不及的,准备不足的他们被占据优势火力的东北军打的十分被动。

被压制在城墙之上死伤很大。

徐永昌没有随部队退守关墙,而是被副官和卫兵们护卫着,直接从城门退出了关外。

副官们很清楚,退守关墙是最危险的,很可能会全军覆没,所以直接护着徐永昌退出雁门关。

“马上给太原发电,雁门关北门已经被东北军攻破,全关失陷就在旦夕之间,请阎先生早作准备!”出了雁门关后,徐永昌有些伤感的回头望了望火光冲天,枪声大作的雁门关对副官吩咐道。

早有卫兵领命而去,副官问道:“军座,雁门关失守了,我们该怎么办?”

徐永昌扼腕叹息道:“哎,一时大意,一时大意啊,致使雁门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失守,我有何面目回太原见阎先生啊!”

副官劝道:“军座切莫自责,您和全军将士都尽力了,将士们浴血拼杀,死伤枕籍,不是我们不出力啊,实在是东北军太过强大了。”

徐永昌很快从自责失落中恢复了冷静,对副官道:“刘副官,你马上传我军令,各师立即交替掩护撤退,放弃雁门关,向忻口撤退。”

“是!”副官当即挺身应道,领命而去。

徐永昌又回头看了看仍在激励交战的雁门关,心头叹道,今夜后,这晋绥军恐怕就要不复存在了!

他不是不知道雁门关有多么重要,它的失守将会对于整个战略全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但徐永昌并没有不惜一切代价的去挽救,不光是因为对手太过于强大,主要还是因为他心底多少有一些厌战情绪。

因为他看到了东北军在张兴汉的统帅下的强大,更对张兴汉敢于对如今'***'不堪的国民政斧动手而感到钦佩。

作为一名有着爱国情怀的正直军人来说,徐永昌对于国民政斧如今的'***',也是极为反感的。

他是打心眼里希望张兴汉能够改组成功,更希望有朝一曰,中国的军队能够不再分东北军,晋绥军,山东军。

而是统一的国民革命军,当然他也更希望看着张兴汉能够带领无数健儿们远征外族他乡,扬国威于四海,带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屹立于世界之巅。

相对于蒋委员长,徐永昌这样的有识之士,显然不看好他有这个能力。

徐永昌军令下达,早已经胆破心惊,无心恋战的晋绥军纷纷后撤,张廷枢与沈克率部趁势攻占雁门关,并且派出两个团趁势追杀。

第四百七十四章:各方反应

太原,阎公馆。

深夜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阎锡山卧房外传来,紧接着就是木质房门被敲得砰砰作响。

搂着太原名**酣然入睡的闫老西被徒然惊醒,猛地坐了起来,带动被褥,怀中的美人儿白花花的躯体顿时暴露无遗。

“是有德吗?甚事啊??”闫老西极其不满美觉被人打扰,这年岁大了,睡前又和身旁的美人儿共度**一番,身体,精神都是极其疲惫的。

门外果然传来闫老西的首席侍从副官许有德的声音,语气急促道:“主席,大事不好了,徐永昌将军刚刚来电,雁门关失守,东北军已经破关而入了!”

“甚?!你说甚?”闫老西大吃一惊,连滚带爬的下了床,开了门,慌乱不堪的抓住站在门口的许有德肩膀道:“有德,你刚才说甚?”

许有德面如死灰道:“主席,雁门关,失守了!”

阎锡山面色惨然,满眼的不敢置信道:“这怎么可能?徐次宸乃我晋绥军名将,有他坐镇,雁门关怎么可能失守?”

“是真的,这是徐将军发来的告急电文。”许有德将手中的一纸电文递给了阎锡山。

阎锡山有些颤抖的接过电文,心惊肉跳看了一遍,有些六神无主,茫然失措道:“次宸误我,次宸误我啊!雁门关丢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许有德建议道:“主席,情况紧急,是不是赶快给杨先生发电,请杨先生回太原商量对策?”

阎锡山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连连点头道:“好,好,马上给星如发电,快,快去!”

“是!”许有德敬礼转身疾步离去。

……………………

几乎在阎锡山接到电文的同时,正在城南督战的张兴汉也收到了刘国栋、沈克与张廷枢三人联名发来的报捷电文。

城南战场上,杜聿明所组织的第二次进攻已经开始,刘建国与郭忠等率部与之血战正酣。

张兴汉站在指挥部里坐镇,极大的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忽然一名通讯兵摘掉耳机站了起来,转身向张兴汉敬礼报告道:“总座,第3集团军自雁门关发来急电,半个小时前,我3集团军夜袭部队在参谋长张廷枢的亲自率领下,奇袭雁门得手,如今部队已经全面攻占雁门关。

晋绥军徐永昌部向忻州一带溃退,第3集团军正在全力追击,并向太原进军!”

“什么?”张兴汉也是一惊,霍然转过身来,一把拿过电文,匆匆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