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村长的贴身神医-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日,徐方正在村里溜达,手机铃声突然响了。
    看着号码,是柳海连助理王琪的。
    “王姐,找我啥事?”徐方温和问道。
    “徐总,咱们瓷窑已经建好了,你有时间来看看啊。”王琪脆声道。
    徐方听后心里一喜,笑道:“行,我正在溜达呢,一分钟就能过去。”
    挂了电话,徐方拐了个弯朝瓷窑走去。
    距离地儿不远,很快徐方就到了。
    这里距离酒坊不远,布局和酒坊差不多,大门古色古香,完全就是古代建筑。最前面是个门面,里面摆放着架子。按照徐方的要求,这里的摆架厚重结实,哪怕人们撞上去,也不容易撞倒,一定程度也能保证瓷器安全。
    门面旁边还有一个空间,主要是做胚用的。里面放着各种拉胚的工具,看着很有手艺人的气息。
    如果这里的瓷器比较受欢迎,徐方会决定高价把朱勇或者他爹挖来。
    “徐总,这门面的设计您还满意吗?”王琪笑问道。
    “不错,进里面看看。”徐方点点头,跟着王琪进去。
    “徐总,这圆溜的家伙就是蛋形窑,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由元明时期的葫芦窑发展演变而成,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结构合理,施工方便,烧造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多类品种瓷器可一次烧成。这瓷窑您还满意吗?”王琪笑问道。
    “满意,非常满意。”徐方点点头,想了想拿出手机给朱勇打个电话。
    不知朱勇这个月烧制多少瓷器了。
    

第261章 我不是嫌贵,是嫌便宜
    电话没响两声就接通了,朱勇瓮声瓮气的声音传来:“徐老板,您可给俺打电话了。”
    “哈哈,朱大哥,最近瓷器烧制的怎么样?有多少件了?”徐方直接问。
    朱勇的声音有些不好意思:“烧了六十多件,我跟我爹俩人一起做的,不知道你能要多少,没敢做太多。你要是吃不下,少买几件也行。”
    徐方心里苦笑,这些老实人,真是太实在了,当即道:“我待会能到,待会我检查下,没问题的都要了。瓷器你尽管放心烧制,还是那句话,我没说停,肯定就一直收。对了,你那有泡沫板和箱子吧?”
    “都准备好了,你看中了就直接带走。”
    “好嘞,一小时多点就能到。”
    挂了电话,徐方笑道:“王姐,我还有点事,回头请你吃饭。”
    王琪甜甜一笑,故意撩了下很低的领口,笑道:“赶紧去吧,有空随时来找姐。”
    徐方眼睛一直,盯着那对团子有些失神,随即一抬头就看到一脸戏谑的王琪,徐方顿时落荒而逃。
    骑着摩托艇到了九龙山脚,打辆车直奔兴隆镇。
    一路上没堵车,去的速度挺快。四十分钟,就到了朱家瓷器的店铺门口。
    除了朱勇和他那彪悍婆娘外,还有一个老头。
    彪悍婆娘的性子似乎收敛不少,至少跟朱勇说话的时候,已经没了那种打心眼里的瞧不起。看到徐方进来,立刻笑着来招呼:“哟,徐老板,终于把您盼来了。”
    “最近一直在忙,就耽搁了几天。朱大哥,这位是你父亲吧?”徐方看着那老者问。
    “对对,这是我爸。”朱勇急忙点头。
    “徐老板,你叫我朱老头就行,大家都这么叫。”朱老头笑道。
    徐方点点头,目光落在了架子上,眼睛不禁一亮,上面摆放着不少瓷器,不过数量也就二十件。
    看徐方朝那儿看,朱勇笑道:“徐老板,这次烧制的瓷器,架子上只是一部分,其他的都在房间里搁着呢,没敢朝外摆,怕别人碰坏了。”
    徐方点点头,打量着架子上的瓷器。
    以花瓶居多,颜色各异,以白底为多,上面绘制一些“梅兰竹菊”等寓意深远的东西,配上各种花纹、字句,显得很有格调。
    其他也有一些摆件,比如象征着“步步高升”、“恭喜发财”、“招财进宝”、“清正”等寓意的摆件,很有欣赏性。
    徐方拿过一个花瓶打量一番,花瓶质地均匀,厚薄如一,细腻光滑,拿在手里很有质感,沉甸甸的。
    表面没有任何瑕疵,如同一气呵成,流畅自然。
    可能是因为朱勇怕质量不行,徐方不买,所以制作的格外用心,甚至比上次徐方带走的瓷器,还要好上几分。
    挨个打量一番后,徐方也不得不惊艳,这父子俩人,已经算得上能工巧匠。
    高手在民间啊!
    明明可以算得上大师,却堕落在这个小镇上,一个本该安享晚年的老头,却要依旧辛苦来赚钱。一个人娶了个悍妇,在家里活的没半分尊严。
    深吸口气,徐方笑道:“把这些都打包装好,其他的呢?带我去看看。”
    “朱勇,你赶紧带徐老板去看看,这些我都给装了。”朱勇婆娘刘翠命令道。
    “徐老板,这边请。”朱勇急忙招呼徐方。
    推开店铺的后门,里面是个院子,周围有几间平房。
    打开一个房间,两个架子上放满了瓷器。
    徐方过去一看,眼睛顿时一亮!
    这里摆放的种类很多,除了花瓶、摆件外,甚至还有些精美罐子。
    而架子正中,则是三个茶壶。徐方定睛看去,眼睛顿时瞪大。
    茶壶颜色偏紫色,徐方一眼看出是紫砂壶,土质很正宗,没有其他杂色。三个茶壶静静放在那里,虽然是新烧制的,但有一种古朴的感觉,甚至还有点“拙”意。
    古拙!紫砂壶一种很高级的意境!
    徐方快速走过去,抱起一个茶壶仔细端详。壶全身线条流畅自然,拿在手里不滑,但很均匀不糙。
    看着很有艺术价值!
    打开壶盖,看着壶嘴的方向,壶口很适合茶水流出。
    观赏性高!
    实用性强!
    名贵茶壶必备的两要素,这三只茶壶,竟然都具备了。
    堪称茶壶中的上品!
    徐方表面不动声色,实则心里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没想到这父子俩人,竟然还有这等手艺。
    放下这个紫砂壶,徐方目光又落在其他瓷器上。
    每一件质量都属于上乘,优雅流畅。不过这些瓷器中,虽然比徐方上次购买的都要强,但依旧有好坏悬殊。
    徐方指着中间那两排瓷器道:“这二十件瓷器,都是老朱做的吧?”
    “神了!”朱勇瞪大眼睛,一拍手惊叫道:“这也能看出来?”
    “嗯,感觉气质有些不同。这两排的瓷器,看着更有神韵,仿佛有了生命力,或者说是灵气。想做到这点,需要瓷器没有累赘,每一块都必须存在。少一点显瘦,多一点臃肿,偏一分毁形,轻一点没感觉,重一点又太笨。”
    顿了顿,徐方继续点评:“其他的瓷器,虽然都很不错,但缺少了这份凝练与生动,我也是看这些猜出来的。”
    再回头看着父子两人,才发现二人嘴巴张大,如同看怪物般看自己。
    “老头子服!小伙子这眼力,真毒!”朱老头称赞道。
    “俺也服,之前感觉做的不如俺爹,但不知道啥情况。虽然现在还不大明白,但好像又懂了点。”朱勇也称赞道。
    “你现在做的,形态已经没问题,缺的是瓷器的神态,多和你爸练习交流,肯定能做的更好。”徐方笑了笑道:“朱大哥,你这些瓷器,按照你们零售价卖给我,你算算多少钱?”
    “俺就烧制了四十六件,有几件小的不贵,一共就四千二。你要嫌贵,便宜一百也行。”
    “不用,就四千二算。”徐方笑了笑。
    “太感谢徐老板了。”朱勇显然没赚过这么多钱,满脸兴奋道谢,这次他在婆娘面前,可算能扬眉吐气一把了。
    “朱老头,你烧制的这些瓷器,要价多少?”徐方问道。
    朱老头搓了搓手,算了半天道:“东西用的材料都一样,贵就贵在手工钱上,我也不多要了,给两千块得了。”
    徐方摆摆手道:“那可不行。”
    朱老头闻言有些尴尬:“便宜点也行,你看着给。”
    听到朱老头的话,徐方笑道:“不是嫌贵,是嫌太便宜了,朱老头烧制的这些,我一万收了。”
    “多少?”
    “啥?一万!”
    朱家父子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徐方。
    

第262章 宣传瓷器
    “嗯,就先一万吧,我也不知具体能卖多少钱。”徐方笑道:“这价格能接受吗?”
    “能能能,已经很多了!”朱老头急忙点头。
    徐方很爽快的从包里取出钱,给朱老头递了过去:“你们一共的。”
    朱老头接过后点了下,一百一十二张,加上徐方之前给的三千块钱订金,这钱是齐全了。看着厚厚一沓钱,朱老头手有些颤抖。这些钱,可够他赚大半年了。
    “小子,你收好。”朱老头平时用不到钱,直接把钱给了朱勇。
    朱勇也不推脱,将钱收好后问道:“徐老板,这个也装起来?”
    “嗯,全部装好,这里有皮卡或者小货车吗?帮我叫一辆。”徐方问道。
    “我让那婆娘去找车。”朱勇闻言立刻出去,跟刘翠吩咐了句。
    知道徐方给了多少钱,刘翠乐的心花怒放,喜滋滋去叫车去了。
    兴隆镇有一个小车站,平时人们用车都会去那,不多会刘翠就叫个小货车来。
    将这些瓷器捆好,朱勇帮徐方把箱子搬上车。
    “徐老板,以后还需要瓷器吗?”朱勇有些兴奋道。
    “嗯,再烧制一个月,我先卖试试,看看有没有市场,老规矩,再给三千块钱订金,质量不好的不要。”说着,徐方取出三千块钱放桌上。
    “徐老板放心,质量不好的我们也不卖。”朱勇欣喜道。
    “对了,朱老头,这紫砂壶是你做的?”徐方问道。
    朱老头似乎看穿了徐方心思,笑道:“是我做的,这次去买泥,人家送我的,想着做不了大件,干脆就做了三个茶壶。”
    “这紫砂泥能买到吗?”徐方又问。
    “能啊,就是价格稍微贵点。”
    “贵点没问题,只做紫砂壶的话,一个月能做几个。”徐方问道。
    “这个做不多,十件顶天了。”朱老头摇摇头。
    “行,尽量多做几个,多少我都要,价格你放心,只要质量好,不会让你少赚钱。”徐方保证道。
    “诶,你尽管放心!”朱老头笑道。
    “那我先走了,有事我再联系你们。”徐方说完,便坐上车朝九龙山脚赶去。
    让李叔和陈大牛在山脚等着,到了地儿后,徐方便将所有所有瓷器搬到船上。
    等把这些全部瓷器全部搬回家里,才刚六点。
    “徐方,这里是什么啊?还是瓷器?”郑秀兰看着徐方轻拿轻放的,好奇问道。
    “对,六十多件。大村长,咱们先吃饭,明天咱们瓷窑开业,今天在网上宣传一番。”徐方笑了笑道。
    “行啊,上次带来的瓷器都不错,质量和上次差不多吧?”郑秀兰笑问道。
    “嗯,差不多,稍微强点。”徐方模棱两可的给个答案。
    也不着急做饭,徐方打开箱子,把里面的瓷器全部拿出来。
    “这是紫砂壶?看着不错啊!”当瓷器全部拿出来,郑秀兰一眼看到了那三只紫砂。
    郑秀兰能认出来,徐方并不觉得奇怪,郑家毕竟也是名门望族。笑着递过一直茶壶道:“大村长,帮我看看,这种茶壶值钱不?”
    郑秀兰也不客气,接过茶壶仔细打量。
    半晌,郑秀兰才惊叹道:“线条流畅,有一种潜在的柔和美,不是机器能做出来的。壶身容量很大,壶嘴出口比较顺畅,壶把手符合人拿起的习惯。具备了紫砂壶优秀的两点:形态美、实用美。”
    徐方伸出大拇指赞道:“村长见识就是不一般,来,看看这些都怎样。”
    郑秀兰白了徐方一眼,便迅速打量这些瓷器。
    “都很不错,质量有高有低,不过哪怕最低的,也是瓷器中的精品。徐方,这些你到底从哪儿整来的?”
    “从一个手艺人那买的,你估计下这些瓷器多少钱。”徐方笑道。
    郑秀兰皱着眉头,仔细看着这些瓷器,半晌才摇头道:“这我也不清楚,买这些工艺品的,想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这三个紫砂壶,质量明明一样,但中间这个我看起来顺眼,让我花个两三万,我几乎不会犹豫。而旁边这种,七八千我才会考虑。”
    对此徐方深表赞同,不过愿意用两三万买一件紫砂壶的,恐怕没几个人。如果把价格定在几千,这应该不会有人嫌贵。
    找出一张桌子,打开白光,拿出单反相机,将这八十多件瓷器挨个放在桌上拍下来。
    挑选出不错的瓷器,徐方又把瓷窑的照片,用数据线导入电脑,然后在青云市的贴吧上,晒出了这些瓷器照片。
    并在图片上方,写下了一段文字:
    岳海村景区“瓷窑”景点开放,真实还原古代烧瓷景象。为了推出这份景点,我村准备近一年,特聘请烧瓷大师,烧出精美瓷器。瓷器纯手工制作,质地上乘,形神具备,为不可多得的精美瓷器。
    上好瓷器,可放家中欣赏,可做高档礼品赠与亲朋。
    欢迎对瓷器文化爱好者,来我村参观。
    将这段话发在贴吧、论坛后,徐方也联系了贴吧内的吧主、版主,购买了一周的广告。
    随即,徐方打开秀兰大酒店的微博,把这些宣传放了上去。在微博末尾,依旧是老套路,转发并艾特三名好友,将有机会获得秀兰火锅无消费门槛就餐券。
    将这些事情处理完毕,看几女已经饿的不行,徐方便不再过问帖子,赶紧给几女做饭去了。
    等吃完饭已经九点,几女和徐方在外面溜达一圈,就差不多该休息了。
    累了一天,徐方也不愿熬夜,洗了澡便早早睡去。
    ……
    夜晚,青云市。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此刻也都在各自家里,吃完饭好好休息。
    瓷器,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拥有很浓郁的文化底蕴。虽然不懂欣赏的人多,但爱瓷人士也不在少数。精美、好看的瓷器,往往有一种灵气,让人爱不释手。
    徐方的帖子发出去后,并没有大火,但也让一些爱瓷人士眼睛一亮。
    潘嶒,在青云市瓷器圈子里很出名。
    年近五十,这一生非常热爱瓷器。不管是古董,还是现代工艺品,一些好看、好玩的瓷器,他多多少少会收藏一些。
    今晚,他闲的没事,开始逛本市的论坛。
    他平时爱逛社会、财经、新闻等板块,今天他打开论坛,却被论坛最上方的一个板块吸引住。
    这里以前他很少点开,因为这是论坛的广告位。
    平时一些商家,会在上面投放广告。
    对这些广告他想来很鄙视,真正有实力的商家,都会在省内甚至国内的媒体做广告,谁会来一个市的论坛来投放这玩意。
    这两年来,也就一个广告吸引过他注意,那就是闭塞穷困的岳海村,竟然开辟了旅游景区。
    岳海村他去过,确实不错。大部分都是天然风景,环境秀丽,没有太多现代斧凿的痕迹。而且消费不高,是很值得常去的休闲地方。
    而今天的广告,依旧是岳海村推出的,而且上面的宣传,竟然和瓷器有关。
    虽然感觉一个小村子,很难整出什么真正好的瓷器,但潘嶒本就好这口,先不着急没逛其他板块,而是点开了这个广告链接。
    点进去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徐方撰写的那段宣传。
    带着十足的好奇心,一只紫砂壶就出现在他眼前。
    随即潘嶒眼皮一跳,顿时打起了精神。
    坐直了身子,潘嶒仔细看去。这紫砂壶有四张照片,正面、侧面、壶盖和壶底。
    这一看,潘嶒就来了兴趣。他发现,这些瓷器比他预想的好很多。
    做工细致,很多细节处理的很到位,观赏性、实用性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错!”眼睛毒辣的潘嶒,微微点点头,这岳海村虽然地方不大,但却两次给了他惊喜。
    看着下方还有照片,潘嶒继续朝下浏览。
    随即,潘嶒的眼睛猛地瞪大。
    之前以为这紫砂壶,只是岳海村用来镇场的,但接下来的一个花瓶,又把他震撼了一把。
    以白为底,花瓶瓶口如同鹅颈,流畅自然。瓶底较大,看着很厚实。不消说,这花瓶的稳定性很好。
    依旧是四张照片,瓶身没有任何瑕疵,上面有黑、灰、墨绿、粉红等颜色,勾勒出湖水泛舟的悠闲景象。而瓶身的一个“闲”字,更如同画龙点睛,让整个瓶子,都透露着悠闲的气质。
    瓶底的一点淡淡的刀工痕迹,让他又点了点头。这图应该不是处理过的,这种痕迹很难用软件做出来。这个花瓶,竟然有一种神韵!
    潘嶒不禁点点头,能造出这种瓷器的,肯定是大师级人物了。
    带着忐忑的心情,他又朝下看去,这次是一个将军罐,做工依旧美观。虽然质量不如前两个,缺少了一分神韵,但依旧有很高的欣赏性。外面的一层彩绘,写的很有韵味。
    前三个瓷器的质量逐渐下降,接下来的应该都是普通玩意了吧。不过他对瓷器很感兴趣,倒也不觉厌烦,继续朝下翻。
    嗯?当看到第四件瓷器时,潘嶒的眉头顿时一皱。第四件瓷器的质量,竟然比第三件还好点!
    第五件,和第三件差不多!
    第六件,质量和第二件花瓶质量相似,很有韵味。
    以前他一般到了九点半,就会按时休息,今儿都已经九点十五,他却突然兴奋起来。
    瞪大眼睛逐个翻看这些图片,心也不断的跳动。
    不断朝下点击图片,当提示“您已查看完所有图片”后,他才从沉醉中反应过来。
    “他奶奶的,这他妈哪来的这么多好瓷器!”年近五十的潘嶒,在这一刻彻底失了风度。
    

第263章 门外都是人
    良久,潘嶒才冷静下来,不过心还是很火热。
    一时间,他心里也有些庆幸。如果不是多看了眼广告,这么精彩的瓷器就错过了。
    岳海村,真是给了他太大的惊喜。那紫砂壶,竟然足有三个!
    每一个他都爱不释手,他打算明天去一趟岳海村,如果实物与照片相符的话,他决定把三个都买下来,顺带买点其他瓷器。
    这地方也真是的,连价格都不标。
    景区的东西要比一般地方贵,这样的大师之作,一件恐怕就得几万。如果多买了几件的话,怎么也得二三十万。
    找出一张银行卡放在包里,准备明天带过去。
    叮叮叮——
    没关电脑,聊天软件上传来一声消息。
    潘嶒看了看,是群聊。他的群不多,除了家人群,就是一些瓷器。
    这个群是闽南省瓷器,里面人数已经一千余人,潘嶒在里面小有名气,甚至还是个管理员。
    发消息的人是个老朋友。
    “哎,大家最近咋也不聊天了,都没搜罗到好瓷器?”
    “是啊,老张平时不就爱炫耀收集到好宝贝了吗,这几天咋也不吱声了。”
    老张也是潜水党,听到有人提自己,也出来发了条消息:“好瓷器哪这么好找,最近的瓷器市场真是的,要么价格贵的离谱,要么都是劣质产品。大爷的,前天碰到个二缺,拿着灌浆的瓷罐跟我说是人工做的,还敢要价十万,把我当二缺了!”
    看着大家的聊天,毫无倦意的潘嶒,找出刚看的链接发在了群里。
    “刚看到的一个广告,我们这边一个风景区的,本来我没在意,看了看,才发现里面有不少好东西。”
    “咦,潘老师竟然在线,您平时不是九点多就睡了么,这都十点了聊天软件还在线呐。”一个比较了解潘嶒的人打趣道。
    潘嶒也回了句:“本来打算逛逛论坛就睡,结果就看到了这广告,一点睡意也没了。明天我准备过去一趟,各位老师帮我掌掌眼,这些瓷器质量咋样,不会是我打眼了吧。”
    “嘿,老潘,你也在看呐,我刚也在看,正要跟大家说呢,结果被你抢了先。”一个瓷器爱好者突然冒出来。
    “我刚也看了,这些瓷器看着都是上乘作品,而且都像是手工做的,但一次拿出这么多,不会是假的吧?”又有个潜水的被炸出来。
    “不像是假的,你看看拍摄背景都是一样的,显然是在同一个地方拍摄的。而且帖子上也说了,他们准备了近一年,才找出这么多的瓷器,如果用点心,这么长时间肯定能收集到。”
    “我看也像真的,瓶底的这些轻微刀痕,很难经过软件处理上去。”
    “艾玛,第一个是紫砂壶!一看就是大师之作啊!”一个刚点开链接的人,立刻在群里发了惊叹。
    “小柳你继续朝下看,别把眼珠子瞪下来。”一人发个大笑的表情。
    “感觉不像是真的,这种水平的瓷器,谁能一下拿出来这么多,不会是现在的机器,可以造出这么高级的仿真品了吧。”一人提出了质疑。
    “对啊,这么一说我也感觉像假的。”
    “假的能做成这样,那我也认了。”
    “你们看看第一件、第二件、第五件、第九件、第十四件……这些瓷器有一种神韵,这种神韵不是机器能做出来的。没有几十年的沉淀,很难做出这种神态。就算是一些古董,也不是每一件都有这种神韵。”冒出个资深人士,帮大家分析了下。
    “不错,这种神韵很难模仿。”
    “不知道一件得多少钱?”有人好奇问了句。
    “如果质量和图片描述一致,里面便宜点的,应该在千元左右。贵点的,就比如那三件紫砂壶,几万应该没问题。”
    “价格还行,几万不贵啊,我看那紫砂壶挺好。”
    大家议论纷纷,短短十分钟后,群里竟然数百人出没,一起围观讨论。
    看着大家也都认为是真的,潘嶒心里很乐呵。
    忽然,有个人发出个消息,让潘嶒脸色一变。
    “真不错啊,我明儿一早就坐车过去,要是真的一定入手两件,尤其是那三件紫砂,看着真不赖。”
    看着这消息,潘嶒恨不得抽自己几大嘴巴子,急忙敲了一段字过去:“诶诶诶,我说你们一个个干啥呢。这瓷器是我先发现的,我就请你们看看真假。咱们行业的规矩。要是我先看到的,确定不要了你们才能买。”
    “老潘,话可不是这么说的。这规矩是在古玩市场买古玩的,人家这就是卖个商品,哪有这些规矩,再说,也不止你一人看到这帖子。”之前那人立刻不乐意了。
    潘嶒顿时大怒:“那就比谁速度快,我就在青云市,今儿五点就过去,把瓷器全买了。”
    “潘老师这招狠!”
    “哈哈哈,潘老师急眼了。”
    “已老潘这性子,他全买了我信。”一人打趣了句。
    “老潘,你岁数不小了,五点去身体受得了吗,货啥样还不知道呢,不如明儿十点在岳海村汇合,大家一起去看看。你们是离得近,但都被你们买了,我们毛也看不到啊。”一个资历甚老的前辈在群里说了句话。
    “呵!白老竟然也出现了!”看到这说话的人,人们再次惊讶起来。
    “哎,都已经睡了,老贺一个电话把我叫起来,让我看这些瓷器。这不,我也跟老潘一样,看了就睡不着了。”白振松也发个微笑的表情。
    “白老的提议不错,老潘,那茶壶我们让你先买一个,您看行吗?咱们就约好十点半,让路远的朋友也见识下瓷器。”
    虽然自己之前的想法,是三个紫砂全部买了,但看到现在大家的阵势,自己能买一个就不错,苦笑一声,潘嶒才打一行字过去:“哎,早知道不开这个头,自己偷摸的就早去了。行,那咱们就十点半过去,谁敢早去,圈子里一起封杀了。”
    “好!”众人对这个时间也很赞同。
    ……
    翌日,徐方早早醒来。在门外打了一套拳,才回去给几女做饭。
    吃完饭都已经八点半。
    九点,徐方推着板车,足足用了三趟,才把这些瓷器搬到瓷器店。
    郑秀兰、邵静和韩盈盈都不忙,看到徐方店铺开业,也都笑呵呵的跟了过去。
    “我说徐方,你累不累啊把瓷器都拉来,能卖几件啊。”郑秀兰撇嘴问。
    “能卖几件是几件啊,搁在家里也占地方。”徐方倒不在意,将店铺门一关,然后将瓷器朝架子上摆放。
    这间店铺面积26平米,对于一个小商铺来说,这面积已经不小了。这还是徐方考虑,以后可能会卖一些大件瓷器,专门交代把店铺做大点。
    里面的架子,要比朱勇那瓷器店高档的多。宽厚的实木架子,里面有多种摆放的方式。有储物框、平台、平桌以及架子。
    考虑到以后的游客会逐渐增多,这些架子普遍不高,垂直距离也就摆放个两三件。将这店铺摆满,也就摆放了五十件左右。
    将剩下的瓷器放在屋后的储物间,忙好一切时间已经十点。
    “徐方,这些瓷器价格还没有,不标注一下吗?”邵静好奇问。
    “这个……”徐方微微一愣,脑子迅速计算。
    在外六年,徐方的见识还是有的。这些瓷器造型精美,如果是大师之作,这些作品少则几千,贵则几万。如果能碰到土豪,一件卖个十几二十万完全没问题。
    问题就在于,朱家父子一点名气也没,完全就是个泥腿子!
    但徐方决定把岳海村,打造成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便宜了自然也不行。考虑了下,徐方指着第一批购买来的道:“这些质量优秀的,一件卖六百朝上。”
    这价格不贵,郑秀兰笑道:“挺好,贵点的可以卖到一千,太便宜反而显得我们很没档次。”
    “是这个理,现在的人,往往只买贵的不买好的,买到又贵又好的才是最称心的,”徐方对现在的人们心理,拿捏的相当准,指着朱勇后期制作的瓷器道:“这些可以贵点,每件一千左右卖,贵点的卖到一千五。”
    随即将目光落在朱老头的那些瓷器上,笑道:“这些收购来的价格就高,便宜点的卖个两三千,贵点的比如这个紫砂壶,标价两万八,当咱们镇店之宝。”
    看徐方一脸得意的样儿,郑秀兰撇撇嘴:“瞧把你得意的,土鳖,人家镇店之宝都几十上百万的。”
    徐方尴尬笑道:“嘿嘿,这不小店才开张吗,小本买卖。”
    “德行!”郑秀兰啐了句,提醒道:“时间不早了,都十点十五了,咱们也该开业了,游客都等着呢。”
    徐方点点头,现在除了住在岳海村的旅游,一般九点之后,游客才真正多起来。而且游客在海边玩上一会,来到这边看酒坊得十点朝后了。
    算算时间,现在开业正合适,徐方拿着炮竹,准备出去放个炮,店铺也就算开张了。
    刚拉开门,徐方不禁一呆。
    看着徐方打开门后就站着一动不动,三女也很好奇。正要询问怎么回事,一抬头看着门外黑压压的人,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