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大导演(白是)-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这样讲,两者份量差不多。”吴贻弓继续解释,“巩利在《漂亮妈妈》的演技比丹增卓嘎好。她的对手是一个残障儿童,但是她的表演没有任何空白,当选影后当之无愧。《蝴蝶效应》虽然人关怀不够,但是科幻一直是我们国电影的短板,需要肯定。总之今年的评奖是公正公平的,代表了评委们的水平。”

于洋插了一句:“巩利的戏演得多好啊,像她这样一个现实生活与影片角色完全两样的,演一个女工多不容易,光学蹬三轮就得好长时间。巩利是一个艺术家,她这个戏演得好,比她过去所有的戏演得都好,真实自然,达到了较高的境界。几部影片并列得奖并不降低金鸡奖的含金量,而是抬高了,说明都是精品的精品,我们舍哪部都不忍,手心手背都是肉。”

万小虎在旁边挂着笑,心吐槽:“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蒙鬼吧!巩利能当选最佳女主角,还不是名气大!几部电影并列获奖,要不是上面打招呼了,要不是给人情分了,那就是都给了你们钱!”

“那么张导,您怎么看最佳导演并列获奖?”记者见几个评委老奸巨猾,说的话无处辩驳,又找上了张一谋。

张一谋很谦虚,又像很尴尬的笑笑:“这次并列特别多,也许这几部片都很好,评委们难以割舍,不好评判。”

见老家伙们问不出来什么,记者又立刻调转枪口,转向万小虎:“万导,今晚您三次上台拿了三次特别奖,有什么感触吗?”

万小虎打个哈哈:“很高兴,我本来是抱着来学习的态度参加电影节,没想到还得到了评委们的嘉奖,非常的高兴。”

“三次特别奖,也就是错失了三项提名,这也需要高兴吗?”

“为什么不呢?”万小虎眨眼,“作为80后的导演,我在诸位老师面前,是初学者。对人关怀的把握不够是正常的,而且,我本人也很喜欢特别奖。我希望我能成为国电影导演,一名特别的导演,我拍的也是非常特别的科幻题材,这么多因素加起来,特别奖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

“我们记者私底下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生死抉择》导演手法差劲,最后电影却评上了最佳故事片。而《蝴蝶效应》不管是从题材、手法,还是本身的可看性,都大大超越《生死抉择》,却最终只拿到特别奖,您服气吗?”

万小虎又眨了眨眼睛,也不提自己服气还是不服气,说:“《生死抉择》把反腐内容摆出来,这是对国电影的一种突破吧。毕竟以前我们不敢这么拍**内容,现在敢了,很好啊,大家都受到惠及。”

“冯小岗的《一声叹息》,也率先捅破了三角恋、小三这个题材,为什么不能获得提名呢?”

“这个我不知道啊,我年轻,学习来着。”

万小虎靠在椅背上,有点吊儿郎当,记者问什么他也不推辞,能回答的,潇洒回答,不能回答的,就直接不知道,或者答非所问。跟记者一直扯皮下去,直到百花奖影后和金鸡奖影后,一前一后坐上桌,万小虎才得以解放。

记者们也再次掉头,向两位影后发起了冲锋。

“章艺,得了百花奖影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爱上电影这一行,我流汗流血也愿意。这次虽然得了百花奖,但是我自己觉得还有很多不足,我会更加努力。”

一张桌十个座位,张一谋、万小虎、陈国星、吴贻弓、于洋五个导演以及评委就占了五个位,剩下五张椅,巩利在吴贻弓的邀请下,坐到了张一谋身边,章艺则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坐到了万小虎的旁边。

因为两位影后,这一桌的气氛顿时有些微妙起来。

巩利是第一位谋女郎,更是与张一谋谈过恋爱,去年分手。章艺是第二位谋女郎,因为搭班李桉,去拍了《卧虎藏龙》,跟张一谋之间,也有些不安分的传言。如今三人聚到一起,新欢旧爱,颇为有意思。

记者采访两位影后,两位影后谈笑风生,没有一点怯场。

万小虎胳膊肘撑在桌上,摆弄碗筷上的薄膜,按理说晚会结束好大一会,饭菜也该上了。可记者围着不说,该上菜的服务员,也一个劲的拿着小本,要巩利、章艺的签名,一点没有去端菜的觉悟。

肚都饿瘪了!

“章艺,你和万小虎导演年纪差不大,怎么评价他和他的电影?”有记者把万小虎和章艺扯到一块。

章艺看了一眼万小虎,笑的灿烂:“万导是个很厉害的导演,很有才华,他拍的电影,我都很喜欢。”

“你看过?”万小虎很想问一问,话到嘴边,却变成了,“谢谢,你演的《卧虎藏龙》也很厉害,看好拿奖。”

话题一打开,恭维就不断了。

章艺是央戏舞蹈学院毕业,比万小虎大一岁,今年二十一,第一部电影就是被张一谋选,出演《我的父亲母亲》女主角,接着又被李桉选,出演了美合拍大片《卧虎藏龙》。虽然年轻,虽然混娱乐圈两年还不到,却立刻获封了四小花旦的头衔。

“《卧虎藏龙》是一部好电影,你的演出‘玉娇龙’,也很出彩。等明年的奥斯卡出炉,你就是国际巨星了。”

“很幸运被李桉导演看,演戏的时候比较辛苦,收获很大,我觉得现在我还是新人,还要有更多的努力。”章艺眼角带笑,不失温婉端庄。

万小虎一边与章艺攀谈,一边也是在打量这位未来的“国际章”。章艺气其实得很古典,五官细致、精巧,长相柔和、协调,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感觉她是一个清秀雅致的美人,十分清纯。

而且,说话间,虽然有点造作,却总是透露出她外表柔弱之下,内心的坚强。

章艺的美,在西方是很受欢迎的。或者说,章艺有一种生动的美。论起精致来说,很多国内明星都不比章艺不差,可就是不受西方的欢迎。上一个轨迹,万小虎身为广告导演,与不少外国佬接触过,理解外国人的口味。

国内的什么校花,什么奶茶妹,老外顶多觉得可爱,但是不吸引人。

这些校花在万小虎眼里,个顶个都是美女,皮肤吹弹欲破,水灵灵的大眼睛,小蛮腰都能握住。但是老外就是不买账。因为老外更喜欢动态美,国人更喜欢静态美。

国人喜欢美女要精致,要不能有缺陷,静态之下美得冒泡。老外却喜欢有活力、性格鲜明,有感染力的女人,不在乎一点缺陷。所以那些欧美电影,万小虎觉得丑得要命的女的,都是老外的女神,就这个原因。

章艺,两方面都占了,所以外号国际章,通吃东西方啊!

用后来李桉拿奖时说的一句话评价:“小章长着一张老天赏饭吃的脸!”

0108【中国电影】

酒会在一片觥筹交错结束,万小虎和章艺聊得很热络,互相交换了手机号码,还yue定有机会能一起合作。

第二天,拿奖的,没拿奖的,都陆续离开了北宁。万小虎和张扬、张元等导演一一告别,岁剧组踏上了回京城的旅途。飞机在天上翱翔,关于百花奖和金鸡奖新闻,也像是插上了翅膀,传遍国的大街小巷。

“热热闹闹金鸡奖,和和美美大团圆。”

《国青年报》发表了主题报道:“10月21日晚,第届国电影金鸡奖在西广北宁揭晓,张一谋捧得最佳导演将,一手发掘的两位女郎,巩利获得金鸡影后,章艺获得百花影后,成为当晚最大赢家……而最佳故事片的七部提名影片,家电影厂的部电影,瓜分了主要大奖,唯一一家民营投资电影,也得到了三次特别奖,以大团圆剧终!”

《羊城晚报》如此报道:“这只‘金鸡’病的实在不轻。”

“应该说,金鸡奖的底儿打得不错。前四届的评选总体上较为规矩,至少评委们的态度是认真的,评出的结果还算众望所归,可挑剔的地方不多……在这之后,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愈发多起来了。”

“比如,作为某届评委会委员的凌风,自己居然有作品参赛,居然还拿了最佳导演奖。比如……”

“金鸡奖的毛病一直修正得不够彻底,至今没有改好的意思,反倒有些‘破罐破摔’了。”

“《生死抉择》导演未获提名,片拿大奖,将导演艺术罔顾一旁!《一声叹息》票房好奖项无,冯小岗炮轰不是没道理。《秋菊打官司》后张一谋一路下坡,反而此次能拿最佳导演,金鸡奖得来全不费功夫。而本届金鸡奖最大的笑话,就是四项并列大奖,最佳故事片更有三部!实乃滑天下之大稽!”

《楚天都市报》更是尖锐的批评:“金鸡奖到底在搞什么?这只金鸡到底想把国电影搞到哪里去?”

“往届金鸡奖,评委非专家,一直遭人诟病。本届终于评委专家过半,但还是老一套搞平衡,排排坐分果果,甚至变本加厉,光是特别奖就弄出四个来,并列奖项更是四项独领风骚,这是要干什么?”

“国电影,到了必须要改革的边缘了!”

《魔都新闻记事》则将目光放在了金鸡奖的特别奖环节:“昨晚,金鸡奖一连办法四次特别奖。最佳女配角特别奖获奖者丹增卓嘎,站在领奖台上显得那么孤独和不合时宜。她恐怕是惟一真正关心着这个电影奖的人,天真地感动着电影带来的荣耀,却不知道,特别奖只是一场安慰。最佳女主角巩利拿奖无愧吗?”

“而当晚国最年轻的导演万小虎,拿到了最佳剧本、最佳导演和最佳故事片三个特别奖。颁奖之后,万小虎自嘲自己要做国最特别的导演。笔者从本次电影节上,最大的收获就是万小虎导演的《独自等待》和《蝴蝶效应》。尤其是《蝴蝶效应》,笔者看后,惊叹的无以复加,这不是国科幻,这是可以媲美好莱坞的科幻!奈何,金鸡奖评委直言,《蝴蝶效应》人关怀不够,特别奖只是嘉奖稀缺题材,显得尤为可笑!”

《国摄影报》的记者发表专栏,说:“金鸡奖终于水落石出了!与上一次猜长秋电影节时不同的是,我这次的预测绝对是一败涂地。”

“最佳男主角错了,最佳女主角也错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没错但也不能算对。唯一让我感到安慰的是,颁奖现场的记者没几个人比我更好运,他们有的与我一样,正在满地找眼镜碎片呢。”

“这次‘赌奖’的失败让我在无地自容的同时,明白了许多新的道理,同时也更加清楚地认识了国电影颁奖的本质:一群墙头草式毫无立场的评委,一堆莫名其妙的奖项。国电影颁奖在不能取悦观众的时候终于转而求其次——讨好明星或名导。”

“因此本届金鸡奖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溢着‘平衡艺术’,一方面体现在颁奖方面,谁也不敢得罪;另一方面,我们的电影人在电影市场与观众需求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仍要打肿脸充胖,要维持一种半死不活的平衡。”

“亦或者,因为我们国产电影的水平齐整到一个份上,甚至分不出好坏高下?”

有批评的媒体,自然也有歌功颂德的媒体。

《名牌时报》称:“本届金鸡奖,优秀电影人齐齐获得封赏,大导演张一谋拿最佳导演实至名归,巩利金鸡影后,章艺百花影后,成全一段佳话。新人导演万小虎,更是勇夺特别奖三连冠,风头直逼张一谋!”

《京城青年报》继续为蒲公英的电影做宣传:“二十岁导演万小虎,在金鸡百花影展新片《蝴蝶效应》口碑创下新高,西广大学生看后,纷纷拍手叫好。”

反正,这一段时间,媒体上劈天盖地都是报道金鸡奖。万小虎的特别奖三连冠,也成为风头无二的话题之一,对《蝴蝶效应》的炒作帮助甚大。

万小虎回来之后,就躲到了公司,翻报纸浏览自己的新闻。

在这些或捧或贬的报道,《国物资报》的一篇报道,倒是吸引了万小虎的关注。

“谁来关注国电影?”

这是报道的标题,说:“轰轰烈烈的金鸡百花电影节落幕了,从冯小岗炮轰金鸡奖开始,到三部最佳故事片结束,明星争奇斗艳,评委刷新底线,整个电影节就是一出记者和明星之间的娱乐互动。不管是揭老底,还是捧上天,观众关注到的,始终只是明星和导演。而那些展出的电影,几乎无人问津。”

“老电影人,谢飞曾对媒体吐酸水:‘现在国的电影市场太差了,许多影片没有专门的发行渠道,造成投入的资金无法回收,拍出来的很多影片观众也看不到,让电影人背着一个赔钱的名声。’他的电影《益西卓玛》便面临这种情况,他认为,目前国电影的体制必须脚踏实地地加以改革,一些电影厂长年发不出工资,也不下岗,不自救,只会拍一些国家拨钱,又收不回投资的电影。”

“最后,谢飞表示他将改拍电视剧,暂时没有拍电影的打算。‘拍电视剧赚钱,教书也行,学生多,收入也多。’这不得不说,是国电影人的悲哀,拍的电影根本无法进入大众的视野,每年捧红了那么多明星,到头来,国产电影一天比一天败坏。”

“如今的国电影市场大盘,已经降到了80年代之后的最低谷,盗版侵袭,审查严苛,商业无头绪,内容僵硬。长此以往,国电影究竟要走到什么样的境界?鲁迅先生有句话说得好,‘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灭亡’。期待,国电影将迎来爆发,而不是灭亡!”

看完这篇报道,万小虎原本自恋的心情,顿时荡然无存。

谢飞其人,万小虎认识,原来是北电的副院长。从学校出去拍电影,正如其所言,后来又回到北电教书去了。

国电影现在艰难啊。

要市场没市场,要观众没观众,要人才没人才,要机制没机制。院线制改革迟迟没出台,电影人的生存,尤其是**电影人,生存状态之差劲,几乎可以与伊朗电影相比,而且在人开放上,还比不过伊朗。

国目前每年能拍三百多部电影,有二百七十部根本没有上映的机会。

另外三十部,二十部还得赔钱,最后的十部,可能有三部是真正的赚钱,另七部是靠主旋律拿票房。这对于电影人的积极性,是个巨大的打击。就算02年出台院线制,然后国电影市场越来越火爆。

也仅仅只是电影市场火爆而已。

如果不是国产电影保护月,国电影早就沦陷在好莱坞的夹击之下了。到了万小虎重生前的2014年,市场又攀新高,一部《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内地十个亿人民币,海外却寒酸的可怕,而且口碑也不好。

那时候,临近小国韩国,电影都已经崛起了,在国际上国电影还始终是三流。王家伟折腾多少年,出一部《一代宗师》,连自己人都征服不了,却吹牛比要征服奥斯卡,结果灰溜溜的回来了。

来来回回,口号喊了多少次,就是不能把国电影走出去。

日本、韩国新千年都出产了不少经典电影,影史留名,就连阿三哥哥也都拍了不少好电影,国电影却始终找不到方向。然后在徘徊之,有点头脑的就捞钱,没头脑的直接怪审查。

明星们更是沾上了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光,都号称要进军好莱坞,结果演的都是几乎没用的配角。真正踏踏实实,为国电影钻研的,少啊!

“我m重生一次,是得过且过,潇洒过我一生?还是也为国电影添砖加瓦,做点贡献?”

捧着报纸,万小虎迷茫了。

谁没一颗闪闪红心,谁没一点理想和抱负?

——————————————

(感谢绝世lv隐者、我什么也不懂、悟与信、s请搜索乐读窝,小说更好更新更快!g的打赏。)

0109【未来可以期待】

2000年10月旬的京城,有种雾气阑珊的朦胧。

放下报纸,走到窗户边,透过玻璃看着外面的景色,万小虎很难说清楚,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丽华园小区不是高档小区,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并不算多么大,透过两座楼之间的间隙,能看到远外的立交桥,车不停的飞驰而过。而再远一点,就是一栋正在拔地而起的大楼,陷入雾霭之,远神秘。

金鸡奖的闹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讨论。

赞扬也好,批评也好,引起的反响是巨大的,作为国电影的最高奖项,老百姓就是再怎么不喜欢国电影,也多少会感慨一下,或者评头论足一番。

所以,尽管从一开始,万小虎就没怎么看得起金鸡奖。还是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参展,然后热热闹闹的拿了三个特别奖,把《蝴蝶效应》成功的宣传出去,各地片商自己要求做发行,而不是王磊去求他们,比《独自等待》当初顺利太多。

现在想一想,万小虎有点高兴不起来。

自己只是去电影节上做宣传,张一谋能导演,还不是一样,只是去为了做宣传。没有人真正把电影节当做一回事,所以,评委怎么惺惺作态,怎么扭捏,怎么无下限的评奖,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不能接受。

也正是这种不在乎,让金鸡奖越来越病。

由金鸡奖推广到国电影,或许也正是所有人都不在乎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所以国电影,始终难以火起来。没艺术没质量,沦落为亚洲二流,世界三流!

“或许,我们都不爱电影,只是爱出名,爱得利。”

摇摇头,万小虎自嘲的笑了起来。

他很想说,自己来带领国电影,走向全世界,征服亚欧非美澳。可惜,他自认没这个本事,至少现在他只是一个,靠借鉴头脑记忆的好电影,才能拍出电影的小导演。谈什么领导,谈什么纵横,都太虚了。

“我还是专心做好我自己吧,也许有一天,我真的成为国际大导演,再对国电影说我爱你吧!”

抖了抖外套,万小虎将这些感伤和忧愁,统统甩出脑外。

重活一回,说好了要潇洒惬意的活着。

要那么多羁绊干什么!

叮铃铃。

就在万小虎重拾潇洒心态的同时,兜里的手机响了。

“喂,哪位?”

“是万小虎导演吗?”电话那头,传来蹩脚的普通话,带着粤语腔调。

“我是,你是。”

“我是麦兆辉啊,我现在和庄强,就在京城,想问你什么时候有空闲,我们已经把《无间道》的剧本写好了,想拿给你看一看。”

“是吗,太好了。你们现在在哪,我去接你们。”

“我们在……”

挂了电话,万小虎立刻出门,拦了一辆出租车,去接庄强和麦兆辉。坐在出租车里,万小虎有点别扭,自己经营的蒲公英电影公司,账上不是没有钱,竟然没舍得配两辆车,实在太寒酸。

苏雅的大众车,现在成了李侠的专属座驾,他去做渠道,没有一辆车不像话。

这直接导致,万小虎出个门,还得自己打车。

再穷不能穷门面,该买车了!

万小虎下定了决心。

到了地头,把麦兆辉和庄强接到公司,万小虎不好意思的说:“公司现在刚刚成立,写字楼正在装修,目前环境有点挤。”

简单的在公司里转了一圈,三人就到了隔壁,李侠和万小虎两个人住,挺宽敞的,而且时常有李玉敏等公司公关部职员过来打扫,干净整洁,会客十分不错。

让李玉敏给麦兆辉和庄强泡上茶,万小虎这才开始看剧本。

《无间道》的剧本,做的很用心,细微到了演员对白后面,还附带着细微神态的描写。以及每一幕该用什么灯光、镜头,都有详细的赘述。

花了半个小时,将剧本看完,万小虎拧着眉头,沉思起来。

麦兆辉和庄强,顿时紧张的看着万小虎。

“剧本瑕疵很大。”万小虎一开口就没给面。

“怎么?”

万小虎将剧本摊在桌上,开始一点一点的解释,为什么他觉得有很多瑕疵。看过《无间道》的人,都知道电影究竟如何,堪称香港新世纪最精湛最有诚意和深度的一部黑帮警匪片。

万小虎记得上一个轨迹,他看过麦兆辉和庄强,聊到《无间道》的剧本,是经过无数次反反复复的修改,才最终确定下来。

如今这一次的《无间道》,已经有了电影的味道,但还不够,远远不够,很多台词不够精炼,留白也不足,很不成熟。万小虎对《无间道》抱有太大的期望了,可不希望自己把这么优秀的电影,给拍的水准差了。

因此,他对剧本的意见,毫无保留,有不好的地方,直接指出来,一点也不含糊。

一开始麦兆辉和庄强还有点不高兴,他们有他们的傲气,大老远的跑来京城送剧本,本身就觉得有点难为情,要不是太珍惜这次投资机会,根本不愿意来京城。现在,这位才二十岁的年轻人,毫不给面的指责,谁都难免要怒气上头。不过,伴随着万小虎的一一纠错和改进,两人的脾气,也一点一点的消磨。

万小虎的指点,往往都是一针见血,给出的修改意见,仔细想一想,完全是超过了原本的构思无数倍。

再接下来,两个人丝毫不敢傲气了,恭谨的听,认真的想,再或者激烈的讨论。

不知不觉就过了十二点。

李玉敏过来喊话:“万总,饭局已经安排好了,您看?”

万小虎这才感觉到肚已经瘪了,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对麦兆辉和庄强说:“两位,从把你们接过来,就忙着讨论剧本,连个客套都没有。走,我们先把剧本放一放,去饭店好好吃一顿,回来再继续研究。”

说完,又问李玉敏:“李侠和苏雅呢?”

“苏总刚刚下课,正在赶来,李侠安排好几个片商的饭局,就赶回来。”

“恩,你和王倩倩,先去酒店把饭菜预备好,我们这就过去。”

将剧本锁进办公室,万小虎这才和麦兆辉、庄强下楼,一边走路还一边讨论不停。到了小区门口,正好看到苏雅从出租车上下来。

“苏雅。”

“万小虎。”苏雅今天穿着一件淡粉色的呢大衣外套,梳着马尾辫,既干练又清爽,十分亮眼,“这两位就是香港来的两位编剧吧?”

万小虎笑着介绍:“麦导、庄编剧,这位就是蒲公英电影公司的老总苏雅,和我一样,都是出来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北大经济系。苏雅,这位是麦兆辉导演,这位是庄强导演,之前和你说的《无间道》,就是他们写的。”

“苏总你好,到了京城才知道什么是卧虎藏龙。原来不仅万导是年少有为,苏总也同样年少有为。”麦兆辉感叹。

香港电影圈是个排资论辈的结构,很少有年轻人白手起家开电影公司,毕竟香港的电影业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制度,新人要经过太多的磨练,才能争出头。像万小虎这种二十岁的年轻人,别说拍电影,跑龙套都不一定有人要。

纵观香港导演,哪一个不是经经历过剧组各种职务,从龙套干起,一层一层爬上来。

而大陆,导演虽然也不容易出头,可毕竟也没有什么限制,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出一些妖孽很正常。尤其是北电,很多导演毕业后就一举成名了,譬如陈凯哥,毕业后就瞎混了两年,然后就去了西广电影制片厂,拍了《黄土地》。

一部《黄土地》,就造就了陈凯哥第五代大导演的名头,随后《霸王别姬》震撼了影坛。

再譬如宁皓,刚毕业就拍了《绿草地》,参加影展,拿了奖项。

这种从学生到导演的转变,在香港是不敢想象的,在大陆,却是很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用万小虎自己的感触来说,香港娱乐业曾经太发达,不缺人才,所以竞争激烈,新人不宜出头。大陆娱乐业空白太久,哪怕市场再饥渴,就是没多少人能填补,新人一鸣惊人也就不足为奇。

也正是这种互相的优势劣势不同,才能让未来,香港电影融入大陆电影,彼此没有分离。

路上互相吹捧一阵,到了饭店。

入座还没一分钟,李侠就赶到了,伴随着一连串的道歉:“不好意思,迟到了迟到了。”

因为下午还要讨论剧本,饭桌上也就没有喝酒,上了点饮料。

“这一次来大陆,看到报纸上的消息了,万导的《蝴蝶效应》宣传的很厉害啊,而且口碑优异。大陆这边金鸡奖上表现不俗,香港媒体前一段时间,也大大的报道了一番。看来上映后,又要创造高票房了。”麦兆辉有点羡慕的说。

万小虎夹了一口菜,说:“这部电影,票房的表现我并没有很期待。内地市场太小了,盗版又这么厉害,能够达到3000万,我就谢天谢地了。老实说,我有企图,但不是在这里,而是在北美,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想去美国走一圈,看看能不能挣点美帝的美金啥的。”

庄强叹气:“这年代电影业都在衰退,好莱坞也过了鼎盛开始走下坡,香港电影就更是这样了。以前还能去美国上映一些电影,现在很多公司都不敢运作了,去了就赔本,连吆喝的钱都收不回来。甚至连电影都不再想拍了,感觉电影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了。”

“电影业可不会成为夕阳产业。”万小虎摇头,“随着物质明的发展,精神明会越来越受到追求,电影业还有很大的搞头,你我都不能气馁啊。”

————————

(拜求推荐票和收藏!)

0110【对妞谈情】

吃完饭,下午接着讨论剧本。

随后的两天时间,万小虎都在和麦兆辉、庄强,就《无间道》该怎么改进而探讨。时间晃眼就过,接着在京城玩了一天,麦兆辉和庄强,带着剧本继续回香港修改去了。

送走了麦兆辉和庄强,万小虎又将《我的野蛮女友》的剧本拿起来,着手研究该怎么构思,怎么去筹备。

2000年10月28号星期,蒲公英电影公司,原本大部分应该放假的员工,却全部聚集在丽花园小区,忙忙碌碌的楼上楼下搬东西出去。

今天,是公司租赁的四通CBD大厦写字楼装修完工的日,也是蒲公英电影公司正式更换办公室的日。即将告别蜗居时代,住进600平米的崭新办公大楼,每一位员工,都喜笑颜开,而且老总苏雅已经决定,午去大饭店,请大家**一把。

万小虎的导演工作室第一个开始搬家,来回一趟,他的东西全部搬完了。

“苏雅,你在这边带大家搬家,我去一趟宝剑风那边,看看小说网的搬迁工作。”坐在大卡车上,万小虎伸出头对正在做指挥工作的苏雅喊着。

苏雅挥了挥手:“去吧去吧。”

到了宝剑风家里,几个人已经把该打包的东西都打包好了,就等着装车走人。作为一家在线网站,为了不耽误用户登录,且也是为了今后的发展,在四通CBD的写字楼里,已经重新购买了一组服务器,准备工作都调试好,随时可以将数据切换到那边。

“雪松,这边断了没有?”万小虎下车后,随口问。

藏剑江南点点头:“宝剑风他们正在倒计时,准备同步。”

“那就好,新买的服务器,都是浪潮最新款,你们这下不需要再抱怨服务器跟不上了。”

随着网络泡沫破碎的波及,个人书屋全面倒闭,流量都被L的天空和小说网瓜分,虽然因为影响力有限,还干不过L的天空,却也经常是超负荷工作,亟待更强劲的服务器支撑。

如今的小说网,已经汇聚了一批优秀的小说作者,有数百部原创小说,每日连载。《我的野蛮女友》连载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