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地产大亨(章鱼)-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动真格的?”严局长问,“我都还没得到消息呢,丁老板果然是手眼通天。”

“通个屁!”丁六根唉声叹气,“要真实手眼通天,还能把这一百多亩地卖给小黄。这次真吃大亏了!小黄啊,你上次买了我的仓库,我也不说什么了。这次你又买了我的工厂,真是欺人太甚!你给我老实交代!还有没有其他地方有这样的好事?要是下次你发财不带上我,我跟你没完!”

第223章.省城中学

“我这也是碰巧,本来想做长线投资的。”黄文斌口不对心的说。

“好啊,原来你早知道要修路啊。”丁诗诗说,“怎么都不告诉我?你是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怪不得这么大胃口,一下子吞了八百多亩地。才花了多少钱来着?两千多万是吧,等路修通了卖出去,能值多少钱?”

“得看那一种标准。”严局长说,“首先说路,如果是按照不打通狮头山而是绕过去,那么就要50分钟到市区,地价能升值四五倍左右。要是打通狮头山,那就能减少到40分钟,地价能升十倍。要是打通狮头山,又在兰水河上新建桥,那就能缩短到35分钟,不过这没什么可能吧。光是打通狮头山建隧道,就要十几亿呢,建桥又要十几亿,再加上其他的,修这么一条路起码要五六十亿,我们市政府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哪里肯出这么多钱。”

“就算是五倍,那也是赚大钱了啊!”丁六根说。

黄文斌微微一笑,不但通了隧道建了桥,还是双向四通道呢,比一般的告诉公路还好。开着车跑到上面,忍不住就会把油门踩到底,给交警创收无数。那时候从市区到松山,只要短短的三十分钟。

“这是小钱,毕竟教育用地,建起房子来名不正言不顺的,别人也不会跟你买。就算你自己开发起来,也只能租出去。要是能够换成商住用地,那就好多了。起码能涨二十倍!”严局长说。

要改变土地用途,就要到规划局去申请。黄文斌还没说话呢,丁诗诗就表态了,“严叔叔,要怎么样才能换成商住用地啊?有什么条件尽管说,不论是补交税款,还是其他什么,我们都会尽力办到的。”

“要是缺钱,我这里有。”丁六根也说,“要给我算股份啊!你要是不给我算股份……利息也要给我算高点。”

“既然老丁你都开了口,我肯定全力去做。”严局长说,“不过你也知道,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这上下打点,花费可不少。而且这些钱,全都得现金,花出去也不会有什么账目,我可事先说清楚。”

“这是当然。”丁六根兴致很高,“我老丁做事,什么时候掉过链子。”

“究竟需要多少钱啊?先有个大概的数字,我们也好准备。”丁诗诗说。

严局长伸出两根手指,“这个数!”

“两百万?”丁诗诗问。

“八百亩啊!”严局长说,“要是把这一百多亩也算上,快一千亩了,两百万怎么搞得定,加十倍吧,这还是往少里算呢。我都不知道要赔出去多少人情,浪费多少口舌,才能把这件事情办下来。”

“这当然。要真的拜托严局长来跑,肯定不会只出这个数。要是办成了,另外还会有一份礼物奉上,聊表心意。”丁六根看了看黄文斌,“不过说到底,这是你的地,你怎么打算呢?”

什么打算?黄文斌当然是不答应了。两百万的十倍,这就是两千万!以后严局长被抓了,拿不是跳下黄河都洗不清。不过这里面的利益也实在是太大了,黄文斌咬着牙沉思了一会儿,已经做了决定。

“这会不会太麻烦了。”黄文斌说。

“当然很麻烦啊。”严局长说,“我想一想都觉得头疼。”

“赚钱的事情,哪里有简单又容易的。”丁六根说,“所谓富贵险中求,这么好的机会,可不是经常都有的。要是好好开发,这里能够成为一个住宅小区或者商业旺地的话,就等于抓住了一个能下金蛋的母鸡。”

“没有更加……风险小一些的办法吗?”黄文斌问。

“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丁六根说,“临门一脚,你居然欠缺这最后一点勇气。所谓的法律,所谓的原则,想要成为亿万富翁的话,都要统统抛弃掉才行。这些东西只能束缚凡人,对我们而言,法律,规章,制度,不过是可以利用的工具,而不是必须遵守的规则!”

黄文斌觉得自己应该还算是一个凡人,至少在他长生不死之前都是。你说连不老不死都做不到,怎么好意思说自己不是凡人呢。“我还是觉得,这样风险太大了。”黄文斌坚持自己的观点。

“要风险小,那也很容易,只要资金充足就行。”严局长哈哈一笑,“比如说吧,要是黄老板肯投资兴建省城中学,别说这一千亩,就算再来一千亩地,我都能给你转成商住用地,用来做省城中学的附属设施。你看怎么样?”

此言一出,丁诗诗立即就不干了,“省城中学?严叔叔,你这不是开玩笑嘛。”

“没开玩笑,想要堂堂正正的把上千亩教育用地转成商住用地,这是唯一的办法。”严局长说,“除此之外,你说走哪一条路,费用控制在两千万以下的,我是绝对不行,不知道书记行不行。”

所谓的省城中学,黄文斌当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省城贵为省城,在省里应该什么都是第一的,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政策最好,医院水平最高,教育也应该最强。省城其他都达标了,这教育缺失差强人意。

重点中学颇为不少,但是建设都比较早,设备落后,地方也小,处于高楼民居之中,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建得密密麻麻,操场奇小,看着一点气势也没有,首先这第一印象就不如下面各市新修的大中学。

这还可以说本市底蕴深厚,不屑于做面子上的功夫。可是这两年,连升学率也被超了过去。特别是上清华北大的数量,更加是惨不忍睹。省城教育这条线,上上下下都面目无光。

教育局就策划了搬迁学校的项目,想要把市里几家最好的学校搬到郊区,弄个几千亩地,建设全新的现代化校园,先把硬件弄上去再说,然后在大力吸引各地优秀教师前来,打造教育航母云云。

可是这个项目受到了很大的抵制,住在市区什么都方便,搬到郊区,那可就惨了。能够一下子批下来好几千亩的地方,肯定是没什么人烟的,买菜购物看医生什么都没配套。学生要每天赶着上学,不住宿舍的老师也得跟着赶,家长老师都不答应不放心。

于是教育局又出了政策,说可以见宿舍楼,让全校师生都住进去。这下子反对的人就更多了,学生不想封闭式管理,老师也不想整天呆在什么娱乐都没有的学校里面。正好有个中学出了住宿生跳楼自杀的事件,反对声浪更是喧嚣尘上。这个搬学校的项目一拖再拖,很快就没了下文。

每年做年度总结的时候,教育局都要被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骂得狗血淋头,一发狠,干脆提了个新项目,不搬旧学校,直接建个新的,就用省城中学的名号,用最先进的设备,最好的规划。

体育场按照奥林匹克的标准来修,室内室外一应俱全。至于教学楼宿舍楼什么也不用说了,都是最高标准,打核战直接能用来当基地的。建好了以后,教育局就调集各个学校的优秀教师进驻,打造全省第一名牌。

至于投资额度,粗粗算一下,大概四五亿差不多了。副市长一看这个数字,立即就打了退堂鼓,要是把原来的学校搬过去,那么经费可以让原来的学校自行解决,市里出地最多补助一小部分,但是新建就不同了,得市政府全面出资。一下子要从教育经费里面挤出四五亿来,还真是困难。

市长大人就问了,这投资能不能压缩?教育局的人就回答绝对不行,教学楼是参考哪个市哪间中学的标准,体育馆是参考哪个市哪间中学的标准,面积是参考哪个市哪间中学的标准。

市长一想也是,我们是省城,还是新修一个省城中学,要是不能把下面市县的中学全压倒,那还不如不修啊,丢不起这脸。国有资金没法子解决,就走私人资本吧,于是招商引资找老板。

本来有很多老板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可一听要四五亿的投资,全都退缩了,这投资实在太大,得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来!于是就一直拖到现在,市政府的条件越给越多,可还是没人干。

现在严局长提出这个项目,也不是真的认为黄文斌会做,只是挤兑一下他而已。

作为一个穿越者,黄文斌的见识岂是严局长能比得上的,他微微一笑,“真的吗?如果我承担起省城中学的投资,真的能够把我这差不多一千亩地转成商住用地?”

“那还能假?不但着一千亩地能转,还能另外给你批一千亩,你自己随便开发,市政府保证全力支持,通水通电通路通公交通煤气。我们市长大会小会上面都说过不知道多少次了。”严局长说。

“这些地的位置在哪里呢?”黄文斌问。

“有很多地方可以选,你要是喜欢的话,就在松山这边也行。就在你这一千亩地旁边也行,这附近都是国有土地来的,你可以任选三千亩地,两千亩用来建学校,一千亩地用来开发。只要能把学校建起来,不但这些地随便你弄,学校也是你的。”

第224章.好大帮人

“那好啊,我干了。”黄文斌说。

“太仓促了吧!”丁诗诗急忙阻止,“怎么也得回去仔细考虑,做个可行性报告出来。”

“是啊,虽然说两千亩地很吸引人,松山还就要开发了,但是光学校就要四五亿的投资呢!这可是纯支出。还要开发另外两千亩地,需要的资金就更多了,起码是十亿级别的。”丁六根说,“风险太大了,万一这边没旺起来怎么办。”

当然会旺起来,松山这边很快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城市中心,大批人迁过来居住生活。现在松山属于光明区,再过几年,松山财政收入就超过光明区本身了,市政府都想着把松山区单列出来。

“我对这边很有信心,两千亩的土地,如果好好开发的话,收益绝对不止四五亿。”黄文斌说,四五十亿还差不多。可惜这些钱不是一个人能赚的,黄文斌钱财人脉都不足以支撑这样的项目,绝大多数都要发包出去分给别人做。黄文斌从里面赚个二三十亿就满足了。

“刚才我还说你锐气不足呢,现在一看,是锐气太足了。”丁六根说,“这么大的项目,我也没有什么经验,只能在这里祝福你。要是成功了,立即就成为省城顶级富豪中的一员。要是失败了……反正你还年轻,失败得起。”

“谢谢老板。”黄文斌说。

“真实年少有为,这么大个盘子也敢接下来。”严局长赞叹,“我这就回去跟市长汇报一下,这几天你注意一下手机,也不要到外地去,市长可能随时找你。到时候你好好跟市长汇报吧。”

“那我也先走了。”丁六根说,“你这边决定好以后,把计划给我看一下,如果有什么能够帮上忙的,我一定会帮。”

“谢谢老板。”黄文斌又说了一次,“这么大一个项目,我自己当然是不够的,还要老板多多提携。如果老板看上了里面哪一块项目,或者想分一块出去建个小区或者办公楼什么的……”

“我又不搞房地产。”丁六根摆了摆手说,“不过搞房地产的老板,我也认识几个,昨天那个章老板就是搞建筑的,到时候可以和他接触看看。这么大个项目,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谨慎谨慎再谨慎,先这样吧,我还有事。”

丁六根和严局长都走了,丁诗诗还处于震惊状态,“你这就要做几十亿的生意了?实在是太快了吧!你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才多久,一年都不到,就开始做几十亿的生意了,这可真是……”想了半天想不出形容词,“太快了。”

“也没这么快,这么个项目,起码要搞好几年吧。十几年也说不定。”黄文斌说,他当然不会从头跟到尾,他只会在房地产市场最高峰的时候,把所有的地产全都放出去,捞上一大笔,然后拿着剩下的钱过下半辈子。

“这是大跃进呢。”丁诗诗感叹说,“你赚了这么上亿,我已经觉得不可思议了,现在居然是几十亿的生意,要是做成了,利润起码也上十亿吧。”

“是不是很厉害呢!”黄文斌哈哈大笑。

“哼!厉害什么啊。”丁诗诗满脸通红故作傲娇,“以前你根本没做过中学吧,也没有搞过这么大规模的房地产,万一要是做砸了,今年赚的钱全得赔进去,还得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翻身。”

“不会赔的,你尽管放心好了。”没有十足的把握,黄文斌怎么会下这么大的注。

首先,这是松山,以后省城的重点开发区域,通了快速路以后,距离原来的市区只有不到30分钟的路程,好几个大型房地产商都跑了进来,什么保利,万达,万科,碧桂园,一人圈一大块地,卖房子卖得如火如荼。很快就成了一个城市中心,商业住宅都旺盛无比。

然后,省城中学啊,这可是未来的名校!历史上这项目直到2009年才被一家大地产公司接手,安放在自家小区旁边做教育配套。于是这小区的房价一路飙升,旁边的小区都一万五一万六,他就敢卖两万三,和市中心的价格差不多。

之所以这么厉害,一言以蔽之,就是学区房。在房地产大潮过后,其他区的房子都升不动了,二手房明里暗里下跌,一手房死撑着价格只能给各种优惠的时候,有好学校的学区房价格却是一路上升,涨个不停。

自从教育改革以后,好学校就不是出钱就能上的,甚至不是成绩好能上。户口必须要在好学校所在的学区,才能保证进入这些好学校。当然,如果真的有门路,或者是顶级富豪愿意出一大笔钱,想上学总是能上的。可是有门路有钱人多,学位就那么几个,相互竞争起来,最后还是得依照政策,也就是看有没有学区房。

国人最重视教育,这学区房的价格,当然掉不下来。最极端的时候,市一中旁边一个40平米的80年代小房子,就因为能够进一中读书,被炒到了足足200万的高价,平均下来一平米是五万块!而省城中学,将会是比一中更强的学校。

因为关系到省城的脸面,市教育局真的抽调了全市各学校的精英老师过来,尖子生想上,也尽量给政策让他们进去。房地产商有钱,老师的工资奖金都尽量发,还提供奖学金给学生,好一派兴旺景象,虽然升学率还不能尽如人意,不过考上985211的学生是年年都刷新高,高考省状元也出了好几个。慕名前来报名读书的

现在黄文斌把学校划拉到了自己的手里,又有两千亩地可以进行开发,就可以大建学区房了。所谓的学区房,什么配套措施都不在乎,朝向,日照,格局,户型统统都没关系,只要能进去学校就行。

到时候开发出了住宅小区,各种边角都可以用来盖成奇葩学区房。还可以专门开发几栋学生宿舍那样的楼,一排一排整整齐齐的三四十平小房子,号称是酒店式公寓,成本低卖价高,最好赚钱了。

“到时候如果赔了要我养,看你怎么办!”丁诗诗哼了一声。

黄文斌当然会用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去开发土地,就算赔了,也是赔掉投资的钱而已。他当然会留下几千万现金不投进去,用来做生活保障。不过丁诗诗居然愿意养他,还真是出乎意料。“这个你就放心吧……我很好养的。”黄文斌说。

“你这家伙哪里好养了!”丁诗诗说,“一天到晚都色眯眯的。”

“没办法,年轻人****是比较强烈的。”黄文斌自豪的说,“你今天穿的这条裙子好漂亮,是真丝的吗?”说着就摸了上去。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正经事情不见你考虑,满脑子不正经的思想。”丁诗诗把黄文斌的手拍开,“不说建学校这么大的项目,眼前你这个打赌就要输了,你看看今天才几桌客人,加上我爸也才三桌。现在都11点了,不会再有客人来了。”

黄文斌还没说什么呢,外面就走进来一大帮人,“不用开房间了,就在大厅吃,后面还有人要来的,先开十五张桌子吧。”

这一堆人也看不出什么来路,全是男的,没有一个女人,有的穿着西装,有的穿着工作服,还有的穿着短裤衬衫,好像学生一样。开口闭口都蹦出一些根本听不懂的词语,什么斜率,净空,缓和曲线,回旋线。

他们不断地走进来,一会儿坐满一桌,一会儿又坐满一桌,没几分钟,已经把大厅都给占满了。这里大厅可是有二十张桌子的。他们叽里呱啦的不断谈话,酒店好像菜市场那么热闹。服务员们忙个不停,好容易才给所有的桌子全倒上茶水。

看着这个情景,丁诗诗张大了嘴,好半天没说话。

“今天一共是二十三张桌子啊。”黄文斌忍不住笑了起来。

“为什么会忽然来这么一大帮人?肯定是你叫来的。”丁诗诗耍赖,“你这是作弊,不算!”

“真不是我叫来的。”黄文斌捂着嘴说。

“肯定是!要不然怎么会这么晚忽然来这么一大帮人。看我怎么揭穿你!”丁诗诗走出去,对着那帮人说:“你们好,我是酒店的老板,现在我们酒店快要关门了,可能没办法接待你们这么多人啊。”

“你们这儿不是二十四小时营业吗?”为首一人指着酒店的标牌问。

“是二十四小时营业,不过你们人太多了啊。”丁诗诗装作很为难的说,“又没有预定。请问你们怎么会这么晚来呢?我们很多服务员都下班了,更别说厨师。”实际上很多厨师都住酒店呢,这时候也没睡,真要做菜,直接叫起来就行。

“我们也没办法,刚干完活。”为首那人说。他个子很高,皮肤很黑,手伸出来,粗糙得好像是老树皮一样。可是整个人的气质,又十分儒雅,明显是个知识分子。“找了半天,只有你们这儿还开着门。”

“你们是干什么活的啊?怎么这么多人?”丁诗诗问,“还干都这么晚?”

第225章.大路开工

“你们可真是走运了。”那人说,“我们是设计院的,来给你们设计桥梁道路呢。以后这儿会有一条大路,直接通到市中心,大概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就行,你们这酒店生意会好很多呢。”

“你们是设计院的啊。”丁诗诗总算是明白了,“今天是第一次过来这边吗?”

“是啊,不过以后我们要安营扎寨呢。”那人说,“这是今年的重点工程,我们一大帮子人都要在这边住着,不做完不回去。以后要经常来你们这儿吃饭了,能不能办个vip卡什么的?”

“当然可以了。”丁诗诗吧vip种类介绍了一遍,“你看办哪一种?”

“当然是最优惠那种,贵点没关系,有发票能报销就行。”那人说,“我们设计院十几个人要长期在这边呢。再加上施工单位,还有甲方的人,都要把这里当饭堂了。以前我们在野外,有钱没处花,都是自己做饭,有一顿没一顿的,实在是太惨了。好容易这一次在有人的地方干活,一定要好好享受才行。”

丁诗诗都无语了,摇了摇头说:“我们这儿毕竟是酒店,做饭堂的话……”

“就是要酒店啊,我们这行工资不低,你放心好了。而且这次的费用是全面报销,不会有什么问题。在酒店吃吃住住,比弄十几个高级工程师到荒郊野外报补贴便宜多了,光是保险就要十几万,不给这么多,人家保险公司根本不肯让投保。”那人一点都没觉得受轻视,还乐呵呵的。

“是啊。”另外一个人插嘴说,“这次总算是能像个人一样干活了。对了,所长,明天我女朋友来看我,能不能……能不能给我们在这里开个房间啊。我想和我女朋友好好聚一聚。”

“当然可以了,不但你,还有小刘,小水,小苟都是,以前真辛苦你们了,和女朋友聚少离多,不知道跑了多少个。”那人说,“老板,我们打算在你们这儿包房子住,先包十间吧,自己建钢板房,什么都不方便,反正这次预算多,浪费一点也不怕。”

其实这个酒店也是钢板房来的,不过客人送上门来,丁诗诗总不能把人赶出去,只好承认黄文斌的确是天命所归,连随便打个赌,都能碰上这种好运气。或者说这不是运气,而是精心策划的吗?

安顿好这帮子客人,回到酒店办公室里面,丁诗诗拉着黄文斌不放:“你是早就知道了对吧?是一早就知道这两天设计院的人要来,所以才和我打赌,你真是太奸诈了,这根本就是诈骗!”

“我哪知道人家什么时候开工啊。”黄文斌才不会在这种小事上骗来骗去的。

“肯定是知道的,要不是知道这里要修路,你怎么会一下子拿下上千亩地。知道要修路,肯定也打听出来什么时候动工。知道什么时候动工,肯定知道设计院的人要来,所以你才在这里修了个酒店!”丁诗诗越想离事实越远。

“你想太多了。”黄文斌说。

“当时就说了这酒店是临时建筑,我还想干嘛要修个临时的,不是白浪费钱吗。现在一看,你当时就计划好了想做这笔生意吧。先做设计院的,然后等正式动工了,还可以挣施工单位的钱。这附近只有我们一家高档酒店,其他的连中档都没有,独门生意最好赚钱了,果然机关……算无遗策啊。”

黄文斌苦笑起来,丁诗诗大概想说机关算尽,不过这不是什么好话,所以临时又改了口。“你真的想多了。”黄文斌说,“我哪里知道人家什么时候动工。”

他只知道这条路是零八年开始断断续续有新闻,因为距离不算远,资金很充足,征地早就完成了,所以修得很快,零九年就通车了。这时候松山区已经是一片工地,到处都是各种新建的住宅小区,无数免费大巴搭着看房团进进出出。

当时黄文斌也想买房,这边房子便宜,也随大流来看。当时看了一件60平米的两房一厅,只要八千块一平米,咬咬牙其实能拿下来。不过他觉得还是太贵,想着现在经济情势不好,等一等说不定会减价。结果第二年这房子就一万二了,第三年一万六,到他穿越也没降价,让黄文斌后悔得要死。

算起来零八年就动工的话,零七年应该是做各种准备工作了,也不知道设计院是干那一部分工作,要是现在才开始勘探设计,似乎是迟了一点吧?隔行如隔山,黄文斌也不去管它,反正这条路修好以后没听说出什么问题。

不管怎么样,反正酒店的生意开始好了起来,设计院的人直接就住在酒店里面,每天吃吃喝喝不说,还大量购买香烟矿泉水什么的东西——外面的小卖部就有卖的,价格比酒店便宜三分之一以上,不过小卖部开不出发票来,所以只能在酒店买。

酒店的生意上了正轨,刘德也开始努力干活了,教育中心很多人来报名想读书,都超过了教育中心的容量,连省城大学的师资力量都不够了,只能有钱不赚先停下来。东升那边平平淡淡的,按部就班干活,没发生什么事。

西施包子铺甩掉了包袱以后,利润开始缓慢增长,肖蕾和王如山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飞龙的两间铺子生意都很好,特别是厕所旁边那个,每天大堆大堆的人等朋友,无聊之下销售额一路狂飙。

淘宝店也是蒸蒸日上,各种仓底货都能卖出去收回钱来。在米琪的带领下,淘宝点员工全体成神,女的成女神,男的成男神,每天消耗的化妆品比影楼还多。至于配备的摄影师,也比影楼的专业。总之一看春风路的这个房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影楼呢。

苹果贸易也在顺利展开,每天按部就班的出货入货,卢芝兰****黄文斌不果,而只能专心做她的花瓶,还整天在外面卖弄****,想要钓金龟婿,不过始终没什么成果。听说还碰上了一个假装香港老板的骗子,被骗了好几万。黄文斌专门去问过了,不是姚晓飞干的。

还有养狗场,已经建设好引进了纯血的种犬,安德森也是每天忙个不停,把狗倒腾来倒腾去的。神弓那边一点异常都没有,也不知道张利华什么时候动手,想来应该没有这么快吧。

还有那些资产,春风路一市场的改造稳步进行,不过黄文斌那屋子暂时还没进入改造范围,也没人来接触。立交桥那边,林雨风诗的路还没开好,不过已经开始造大门,造完大门以后,应该就轮到这条路了。

唯一的问题,就算路造好了,丁诗诗大概也不会答应把门店让出来,而是继续做西施包子铺的旗舰店。房租当然也不会加,早就算到股份里面去了。而股份对应的分红,全都抵押给了丁诗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回来。反正几百万的事,黄文斌也不在乎,何况那边出了西施包子铺,还有一半可以拿去出租,这里也能赚不少。

还有老城区,要开发的消息越来越多人知道了,不少人想在这边捡便宜,童子真还跟黄文斌开了‘高价’,说八千万把他的仓库买下来。被拒绝以后还不罢休,把价格提高到了九千万。黄文斌只好告诉他,没有五亿绝对不卖,这才把童子真捡便宜的心思灭掉。

总之就是一切都上了正轨,人人都忙得要死,只有黄文斌没事情做。偏偏又不能偷懒,只能在办公室等着,市长大人随时都可能发来召唤。虽然说黄文斌是解决政府问题的金主,市长怎么也会给点面子,不过这么大的项目,被召唤以后早点去,不但能有多点时间详谈,还能给市长留下好印象,说不定能够争取更多的优惠条件。

等真的见到市长的时候,黄文斌才发觉自己是想太多了。他们根本就不是白天工作时间去的,而是晚上去的,时间充裕的很。市长住在在一个朴实无华的大院,屋子里面的摆设也是很简朴,家具家电都是用过的,也不是什么酸枝红木之类的古董,只是普通的皮沙发而已。

市长大人,准确的说,应该是主管教育文化的候副市长,穿着睡衣接待黄文斌。“黄老板你好啊,难得你对兴办教育这么有决心。”

黄文斌连忙说:“叫我小黄就可以了。”

“市长,小黄他真的很有决心,绝对不是胡说的。”严局长说,“而且还有丁老板做后盾呢。丁老板在我们市外贸这一行里面,也算是顶级的了。要拿出四五亿来,绝对不是问题。小黄是丁老板的助理,现在帮着丁老板的女儿适应国内的环境呢。”

这好像不太对吧……黄文斌正想说自己其实就是丁诗诗的助理,那边侯市长就说了:“丁老板的女儿,叫做丁诗诗的对吧,刚从国外回来的。既然是丁老板的人,那我也放心了,又有严局长做保,这个项目可以放心大胆的交给你。”

得,黄文斌也不敢说什么了,在这种大人物面前,黄文斌还是钱太少,资历太浅。

“我们省城什么都好,就是教育差了点。”侯市长说,“特别是中学,去年的高考升学率居然被整整两个市超过去了!两个啊!要说一个,还可以说他们教育搞得特别好,两个叫我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