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地产大亨(章鱼)-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唱歌到深夜,三人带着几十个东倒西歪的美女尽兴而归,就这么一晚上,已经花掉了十几二十万。偶尔这么疯狂一次也就算了,可是没过两天,张然和张阳辉又把张就请出来,照样来一次,又花了十几万。

第三次第四次,张就再迟钝也觉得不对劲了,第五次他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你们怎么忽然发达起来了?以前也没这么豪富的啊。”

“正好,今天要跟你说这件事。”张阳辉听了这话,微微一笑。

张然拍了拍手,周围的陪唱伴舞都停了下来,纷纷走到旁边的小厅里面去。诺大个主厅,就只剩下四个姓张的——除了张阳辉张然张就,还有张龙。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出现在了总统包厢里面。

“龙……龙叔叔。”张就当然知道张龙现在已经摆明了反国(张利国),作为一个爱族爱国(张利国)人士,他应该立即翻脸,把张龙痛骂一顿才对。可是看看张阳辉和张然两个都脸无异色,显然是早就知道了,张龙在家族里威信一向很高,积威之下,他也只能恭恭敬敬的。

“小就啊。”张龙说,“我们省城张家,除了主枝,你这一支是最有出息的。省吃俭用自己做起一个大工厂来,比我们这帮人都强的多。”

张就对此很是自得,连忙谦虚:“不敢,和龙叔叔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

“可是家族对不起你们啊。”张龙接着说,“你们起家的时候家族没能帮什么,累得你们还得去银行贷款。现在做大了,家族一句话,就让你们把工厂抵押出去。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可是全没了。”

这话当然不尽不实,要不是他们背后有神弓集团,银行那里有这么容易借钱出来开工厂。再说张就家里工厂的大部分订单,其实就神弓集团做不完分包出来的。不过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厂子能建起来还能赚钱,张就当然觉得是自家的能力强,不会觉得受了家族多少照顾。所以张就对张龙说的前半段深有同感,不由自主的就信了,听到后半段,立即慌了神。

张就家里是自己做生意的,和其他靠家族的富二代不同,花钱没那么大手大脚,张就因此被人看不起,他只好安慰自己说起码我家里是自己生意,以后可以直接在自家厂里当董事长总经理,比你们这帮人高不知哪里去了。

黄文斌忽然发难的时候,张就还有些幸灾乐祸的心思,你们这帮人离开家族就是废物,我离开家族还有自己的工厂。可没想到张利国居然让父母把工厂抵押出去,拿出现金来支援神弓。

张就本来就不太乐意,可是父母都在,也轮不到他拿主意,这时候被张龙一说,想到要是神弓真不行了,难道自己真的给张利国陪葬吗?不对,也不是陪葬,张利国没了神弓还是亿万富翁,他们家没了工厂可就什么都没了,这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不会败得这么惨吧。”张就安慰自己。

“你不在神弓集团任职,有些情况不知道啊。”张龙会所,“神弓早就不行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账面上有些钱,那都是我东拼西凑出来的,勉强维持着而已。张利国还不满意,一定要把我撤职,换自己亲信上去,好给他弄钱。”

这件事张家上下都打抱不平,要知道神弓集团可不是张利国自己的,是张家上下都出了力一起奋斗出来的。你说张家现在没人才,关键岗位不得不倚重外人,那勉强也就算了。

可是张龙明明都在神弓做了好几十年,上下交口称赞,虽然已经快六十了,依然精力旺盛,怎么看都是还能再干五百年的节奏。张利国却硬是把他撤了,弄得神弓高层只剩下两个姓张的,一个是张利国自己,另一个是个洋鬼子,明明叫lee,却硬是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叫张招弟。

这时候说起来,张就也忍不住打抱不平:“张利国这事做得真不地道。”

“不是不地道,他是私心重,看到神弓集团不行了,不想着挽救,而是想着怎么在神弓这条大船沉没之前,给自己捞足够的好处。比如说上次参加出口展会……”在神弓做了这么多年,黑材料当然信手掂来,而且证据充足,不由的人不信。

“还有南山那块地皮,明明是神弓买的,忽然说地底有溶洞,只好低价卖出去,最后转来转去,还是张利国自己的公司把这块地皮买下来,那溶洞忽然就不见了,张利国赚了好几亿。要是这笔钱还在,神弓集团现在怎么会缺现金呢?”张龙一口气说了好几个例子,“他自己发财,把神弓集团挖得摇摇欲坠,现在神弓要倒了,却让我们这些人出钱出力给他顶缸,天下有这个道理吗?”

“神弓真的……要倒?”张就最关心的还是这件事。

“那是当然,”张龙说,“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后天。”

“那我家的贷款不是……”张就心都凉了。

“借给神弓的话,肯定没得还。”张龙说。

“可是我爸我妈一定要借啊。”张就着急的说,“我说什么他们都不听。”

“其实这事很简单。”张龙说,“现在你是你们加工厂的法人吧?没你签名盖章,谁都拿不到钱的。抵押借款以后,你就把工厂的印章拿到手里,你爸妈怎么说,你也不要管,咬死不签名,钱就过不去。”

“压力太大,我怕顶不住。”张就苦着脸说。

“你就说这是我的主意。”张龙说。

“这个……”张就心想我把你老人家的名字搬出来,只怕被骂得更厉害,说不定还要吃一顿竹笋炒猪肉,家里那块老毛竹板子,可是许久未开张了,这时候再吃一顿,它是快慰平生,张就的脸摆哪里去?

“如果你父母罗嗦,那就给他们看这个。”张龙拿出一张纸来。

张就一看,却是一张银行开出的资金证明,上面的数字是……六十亿。“这,这!”张就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大的资金,吓得目瞪口呆。

“你看到了吧,人家黄老板的资金多雄厚啊。你们家那几千万,对人家什么都不算。”张龙说,“这就好像楚河汉界两军对垒,几十万几十万的大打,你不过是一个小诸侯,领着几千兵马,随随便便就让人一锅端了。要是人家胜负未分,那还好说,现在黄文斌都把张利国围起来唱十面楚歌了,你还来凑热闹,这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可是家族里这么多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张就还是有顾虑,这种事情真做出来,以后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从小到大都一起玩一起做生意的亲戚,忽然间要恩断义绝,这个压力实在太大了。

张龙哈哈大笑起来,“小就啊,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难道没听说过吗?家族里支持张利国的是少数,反对他的才是多数!你看看张然和张阳辉这段事情请了多少人吃饭唱歌,这些人,全都是支持我们的!”

“可……可是黄文斌是来抢我们张家产业的坏蛋。”张就还在做最后的抵抗。

可是这个抵抗是如此的衰弱,张龙轻易的粉碎了它,“黄老板已经承诺过了,他不做神弓集团的董事长,如果张利华身体可以,就让张利华做,如果张利华身体不行,就由我们张家推选。”

他还再加了一把火,“我们省城张家,这一代有出息的没几个,自己开工厂还做成功的就更少了,只有你们这一支有经验。到时候张利国下台,你父亲很有可能当选神弓集团的董事长!”

“这怎么敢想呢,我们家是远支呢,再说还有那个什么……”张就口上这么说,可是脸上的表情已经把他出卖了,他想得要死!如果他父亲当了董事长,他就是太子爷,从此逍遥快活,谁都比不上。张照的威风,他可是羡慕很久了。

张龙微微一笑,这话他都不知道对多少人说过了,理由当然各有不同,有的说血源最近,有的说能力最强,还有的说素有威望,连年纪最合适都搬出来了,听得个个都居之不疑——就算证据再薄弱,只要人愿意相信,他们就会相信。

在张龙和张然张阳辉的努力之下,张家投诚的人真的超过了半数,不管里面多少真心多少假意,可是风潮已成,张利国就只能做他的孤家寡人。就算张家的人再怎么讨厌黄文斌喜欢张利国,他们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全副身家投入到一场必输的战斗中。二没有了股东和家族的支持,张利国的筹款能力就大打折扣。横在黄文斌和神弓集团控制权之间,只有最后一道难关了。

第484章.判决

省城的新闻媒体一向不怎么去法院,影响小的案子,旁人没兴趣,影响大的案子,又要讲和谐,宣传部会发个通稿,大伙儿照登就是了。偶尔有些杀人犯伏法或者贪污犯宣判,也就只有社会版的记者会去看一看。

可是今天就不同了,大批记者蜂拥而至,把光明区的区法院塞得满满的。区法院当然不敢擅专,立即报告了上头,上头立即指示不要把记者们放进去。本来呢,不放人进去的理由是很多的,比如没有事先预约啊,不是双方相关当事人啊。

可是区法院事先得了另一边上头的吩咐,打电话的时间稍微拖延了那么一会儿,而且这又是公开审理的案件,没道理拒绝记者入内。而且法警们人少力弱,也不会和无冕之王较真,一不小心,就让记者们全进去了。

法律的威严,那是对体制外的事,体制内大家只论权力和级别,谁也别想对谁摆出威严来。省城的传媒都是官办的,这时候来的,更加是有编制的正牌记者,还有不少是主编副主编。

有些省里面的大报纸,级别本来就和光明区差不多,来个主编副主编,那是要区长出来接待的。法院院长都不敢得罪,下面的人就更不敢放肆了。所以区法院这差事没办好,上头也不能怪罪,谁叫体制就是这样的呢。

法官刚坐上主席位,就是一阵卡擦卡擦的拍照声,被闪光灯闪的花了眼,他敲了敲木锤,说了声:“肃静!”然后那帮记者就把相机调成静音,闪光灯却没关,照样拍照,法官也没法子,品级比不上人,说话就没底气,只好当看不见。

接下来就是例行的程序,传两边当事人上庭——这其实是两案合一,先有蔓莎服装告神弓集团不履行协议,然后又神弓集团告蔓莎服装要求取消协议,两边说的基本上是一件事,为了节省法庭资源,所以两案合一,一起审理。

这只是表面说法而已。真正的要害在于,黄文斌是在光明区法院起诉,而张利国是在市中院起诉。华夏采取的是二审终审制度,在下级法院判了,当事人不满意,可以上诉到上一级法院。区法院的上一级是市中院,两院都在市委管辖之下,对这案子的看法,最多就是中立。

但如果在市中院初审,二审就要放到省高院,省高院可就在省委的管辖下了,一向不怎么给市委面子的。孙雪峰对于黄文斌的助力,在去法院是法院很大,到了省高院就小了。所以张利国要跑到市中院起诉,就是看准了这一点。

至于这案子究竟应该由哪一级法院审理呢?其实并没有一定之规,通常小事由区法院来审理,大事由中院审理,可什么是小事,什么是大事,又全看上位者的心意。两个公司之间的一纸协议要不要履行,能不能强制履行,看起来是小事。但要是牵涉到几亿十几亿的资金来往,十几万人的工资饭碗,这又是大事了。

结果这一次还是黄文斌赢了,中院想来想去,两边都不敢得罪,还是扔给下边算了。至于官司总会打过来,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能拖一天是一天,说不定两边打着打着,张利国和黄文斌哪一个忽然死了呢。就算没死,有了这么一段时间缓冲,也好想个办法躲开去。

张利国漏算了这点官僚习性,就此输了一局,官司在光明区法院开始审理。

两边当事人上了法庭——当然不是张利国和黄文斌,而是神弓集团和蔓莎服装的代表律师团。法官再问了一遍:“你们两边不如先调解调解,看看能不能达成一致。”这倒不是推诿,所有的经济纠纷,就算是非分明,照例都是要调解的。要是那些不懂法律的普通人,调解的时候说不定就要吃个亏。不过黄文斌和张利国谁也不缺钱,找的都是大律师,自然不会上当。

调解来调解去,双方用法律条文交锋了一番,连法官都没怎么听懂——这事也不奇怪,基层法官事务繁忙,哪里有这么许多时间去研究法律条文。华夏的法律都是人大搞出来的,从来不参考法官的意见,又语焉不详,经常来个“除法律规定的其它情形外”,除了参加制定法律的,谁知道都有哪些情形啊!

大律师们有的是人脉钱和时间把新出的法律弄清楚,自己弄不清楚,还可以去请教人,很多人都是可以直接去人大问制定法律的人,究竟这一条条是什么意思,中间的界限在哪里。可是基层法官哪里有这个条件,只能自己琢磨,一忙起来甚至都没时间去看。平时那些小纠纷也就算了,现在碰上这种大事,那点学识就不够用了。

幸好华夏的法院,学东西永远只学一半,虽然也有法庭,也有法官,站在审判席上似乎威风凌凌,传证人传证据问完被告问原告,其实压根就是无用功,真做主的是合议庭,那些证据证言都早已审议过,怎么判也早就说好了。

所以法院分外讨厌忽然提出新证据的,还有就是法庭翻供的。新证据也就罢了,顶多不予采纳,翻供可就讨厌了,照例是一定要重新考虑的。他一个人翻供不要紧,背后多少人要彻夜加班啊。

又幸好,这是经济纠纷,情节也很简单,没什么可以争辩的地方,只是对适用哪一个法律看法不同。可是两边都是大律师,弄出什么幺蛾子来也不奇怪。调解不成,接着就是正式开庭审判,法官提心吊胆,生怕两边提出什么新证据。

再幸好,两边摆事实讲证据,说的都是老一套,没什么新意。法官总算是松一口气,这下可就轻松了,只要按照合议庭的意见判就是,谁也不能怪罪他。

蔓莎服装和神弓集团的纠纷,其实一清二楚。蔓莎服装和神弓集团几年前签订了一个协议,可以互相如故,现在蔓莎服装要求履行协议,神弓集团不肯。对于协议的真假,因为蔓莎服装提出来的证据很确实,神弓集团也没法子否认。

不过神弓集团的律师说了,这是好几年前的协议,现在早就已经时移世易,连董事会都换过两茬了,股东也已经变更,协议已失去效力。蔓莎服装的律师就反驳说,董事会换了就换了,压根没关系,入股的事情是股东会批准,股东会不管换没换人,都是那一个,何况神弓集团的股东会压根没怎么变。

然后神弓集团的律师说我们股东会去年通过了决议,原则上不在接受新的古董。蔓莎服装的律师就说你们的原则关我屁事,协议上已经给了入股的权利,那就是双方的事情,不是你们单方可以毁约的。

这就要说起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不同,有限责任公司虽然也可以使股份制,不过股东可以排他的,其他股东不同意,新的股东就进不来。股份公司就不同了,它是可以公开募股的,募股协议一旦签订好,股东同意了一次,以后就算变卦也没用。

神弓集团的律师又提出他们不愿意履行协议,宁愿赔钱。蔓莎服装的律师当然说我不要你赔钱,就一定要履行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从维护社会公义处罚,一般是要支持继续履行合同的。

神弓集团的律师就出示了一封求情信,上面是好几百个签名手印,都是神弓集团属下工厂的工人弄的,都说只有张利国才能保证神弓集团运行平稳,蔓莎集团不知是个什么东西云云。

这样的东西如果事先说好,法院认可,那就是舆论利器。可法院不认可,那就什么都不算。蔓莎服装的律师也拿出一封信来,却是神弓集团的股东们写的,一致要求黄文斌赶紧给神弓集团注资。从股份来说不算多,可是从人数来说,真是密密麻麻一大堆。

双方表演完毕,这就到了宣判的时候。本来不应该当庭宣判的,可是谁也不敢继续拖延下去,光明区法院的人如坐针毡,不论是省政法委还是市委,都不是他们能得罪的庞然大物,夹在中间很难做人。

那就只好完完全全按照法律来判,可是区区一家基层法院,怎么知道完全按法律是怎么判呢。判词斟酌又斟酌,还是担心有问题,请示上级法院吧,又语焉不详。本来很简单的条文,被律师们引经据典一说,光明区法院上下都觉得模糊起来。

到底哪一边是对的啊!这是光明区法院经济庭上下的共同心声。

法律不清楚,那就要考虑社会公义和舆论影响,神弓集团要是好好的,你黄文斌持枪凌弱仗着钱多硬要入股,那是黄文斌不对。可是张利国把神弓集团弄得一团糟差点破产,还把自己亲生弟弟撞到重伤,这就是张利国不对了。从感情上来说,就是你张利国搞出这么一大堆事情来,才闹得大伙儿这么为难,不搞你搞谁!

既然有了定计,那就要立即宣判,免得夜长梦多,万一张利国又搬出什么大神来,压力就更大了。还不如早点宣判,张利国一上诉,案子就到市中院了,不用他们区法院为难。所以法官当庭宣布了判决结果。

“本庭宣布,蔓莎服装与神弓集团入股协议纠纷一案,判决如下:神弓集团应履行和蔓莎服装达成的入股协议。”

第485章.张利国的应对

法官的宣判一出,法庭上顿时大哗。

“黄文斌可以入股!”

“张利国惨了!”

“黄文斌真的会入股吗?”

“那还有假的,人家准备了六十亿呢。”

“六十亿?我操!神弓集团值不值六十亿啊?”

“不知道,应该差不多。”

“这是真的要打包买下来啊?”

“是不是真的啊,黄文斌才发达几年啊,能拿出六十亿来?”

“黄文斌不行,人家背后还有人呢。”

“丁六根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啊,肯定是假的吧。”

“真的,我有个在工商银行当副行长的朋友,他说绝对是真的,黄文斌真有那么多钱,还是现金呢,全部都立即可以拿出来用。他们几家银行为了争这笔现金存款,都快打起来了。”

“我操,还真有六十亿啊,这么多钱从哪里来的?”

“这我哪知道,人家黄文斌有办法呗。”

“难道黄老板的背景不止丁老板一个?”

“也说不定是丁老板勾搭上什么大腿了。”

“对,这更可能。哇,丁老板本来就是外贸行业领军人物之一,现在又勾搭上了不知那里的大腿,六十亿说拿出来就拿出来,再收购了神弓集团,这下子可是外贸行业无可争辩的第一了,就算不限制外贸行业,也算是最顶尖那一拨。”

“人家本来就是最顶尖那一拨。”

“谁跟你说省城了,我说全国。”

“胜负未定呢,人家还可以上诉的啊,现在就庆祝省里太早了吧。”

“上诉有个鸟用,这种判决肯定是和市中院商量过才这么判的。没有新证据,绝对不可能改判,这又不是刑事案件还可以减刑,履行就是履行,不履行就是不履行,张利国这回输定了。”

“本来就是张利国没道理。”

“当时要是在市中院初审,省高院终审,还有一线生机,可惜张老板头一步就输了,这就叫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张老板威风一世,接任董事长的时候,隐隐还超过了丁六根,没想到今天居然落了这个下场。”

“张利国在省里有人,说不定能翻盘呢。”

“翻盘了又怎么样,你没看那封股东写的求情信吗,上面可有不少张家的人。连张家自己都这样了,说到底张利国的股份也不过三成多一点,股东会全体反对的话,他怎么可能继续当董事长呢?”

听着这些议论声,黄文斌心情也颇为轻松,自从拿了蔓莎服装,谋划了这么久,一步一步煽动民意,设下陷阱,用六十亿资金吓退各路诸侯,剪除张利国的羽翼,终于要到大功告成的阶段了。现在连最后的法律障碍这最后难关都过了一半,只要再经过二审,就可以尘埃落定。

至于二审会不会出问题,现在当然说不定。但是只要孙雪峰不改变态度,那么法院就只能按照法律来判。按照法律,黄文斌就赢定了。当然,这世界从来都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张利华被抓到纪委眼看就要倒霉了,让黄文斌翻出一本破笔记本来,找了个电话号码打过去,这就翻盘了。

张利华只有一个笔记本一个号码,张利国资源比张利华多十倍,说不定有十个笔记本十个号码,就算请出来的人地位不如张利国的本家张金河,十个打一个,黄文斌也受不了。可是这种事又没法子预防,只能消极等待,让黄文斌很是无奈。

这样的日子总算是要到头了,不论张利国有什么后手,这时候都应该拿出来了。拿出来了,黄文斌才好面对,就算再怎么困难,至少知道敌人是谁。不拿出来,日思夜想的更是一种折磨。当然,张利国没有底牌乖乖认输更好,但是这怎么可能呢。料敌从宽,黄文斌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不论来的是谁,都要被狠狠咬一口,不及时把手缩回去,黄文斌就要把他的手给咬掉。出动了上百亿资金,谁想查收,就要接受这一百亿的反弹。

坐在最前排的张利国站了起来,转过身对记者们发表演说,“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周围顿时安静了下来。其实这这不合规矩,法官只是宣布了判决,还没有说退庭呢,商立国虽然是当事人,但他没有坐在前面,而是委托了律师做代表。现在这么大声说话,就是搅乱法庭秩序,庭长完全可以让法警把他赶出去。

当然庭长是不会这么干的,张利国怎么说也是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亿万富翁,和省政法委又有特殊关系,要不是黄文斌这边有市委帮忙,区法院就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判决协议无效了。这时候判决刚下,张利国心情肯定很糟糕,要说几句话,庭长也就当没看见。

“这不是过初审而已,”张利国说,“区法院不懂法律,中院肯定不至于如此。我们会立即提出上诉,并要求中院暂时中止协议执行。等到中院判决下来,自然会水落石出,河清海晏。黄文斌想要持强凌弱,仗着自己有两个臭钱就想胡来,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黄文斌泪流满面,居然,终于,被人说有两个臭钱了,这话还不是普通人说的,是一个亿万富翁说的。一场穿越,终于没有白费。

“今天下午,我会以神弓集团董事长的身份,要求召开股东会,紧急商讨这一次非法判决的因对方案。股东会之后,我会做出一份特别声明,希望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光临,我一定会给大家一个很好的交代。”

最后一招终于要出手了吗?也不知道张利国会怎么办,股东会上面对张利国风向不利,就连张家内部也有不少反对声音。可是他毕竟是董事长,又是张家的长子嫡孙,占着正统,自己手里头有三十几的股权,另外再拉上十几点,就可以占据大多数。他能不能做到,黄文斌也不清楚,姑且算他可以做到吧。

但是他能够写出什么样的声明来呢?一纸声明,又如何挽得住张利国现在的颓势?

股东会很快就召开了,因为早有准备,倒是冠冕堂皇,气势十足。张利国租下了市中心最大的五星级酒店,公告天下要开股东会。隔着十几条街,就有路牌指示着股东会的召开地点,到了酒店附近,还有专人指路。进了酒店大堂,处处都是神弓集团的标志。

黄文斌站在酒店大堂里感慨万千,前一阵子她想要租下五星级酒店做西施苹果汁发布会,这酒店推三阻四的就是不答应,黄文斌出双倍价钱都不行。神弓集团要开股东会,酒店不但给优惠,还全力配合,这就是底蕴的差别。

不过这个充满底蕴的神弓集团,很快就要落入自己手中了,所以底蕴不底蕴的,始终敌不过金钱,黄文斌想,下一次再找酒店经理,他们应该不会不识趣了吧,要是真不识趣,那就干脆把酒店买下来。反正酒店这一门生意,也算是很好的投资,就算房地产不行了,酒店还是很好做的。

一边想着,黄文斌就进入了会场,几个保安想要阻挡,被黄文斌的保镖挡住了。其实黄文斌不必这么做,他是神弓集团的正牌股东,有好些丧失信心的小股东把神弓集团的股份卖了给黄文斌,因为是股份制公司,这种股票交易不用股东会批准,其他股东也无权否决,所以黄文斌来开这个会,理直气壮。

但是他现在的身份,不适合对保安解释,当然更不适合跟保安争执,最合适的处理手法,就是当作保安不存在,直接御敌于国门之外,让保镖把他们拦住就行。这些酒店的保安不过拿着两三千工资,当然也不会出死力,被专业保镖堵住,动都动不了。

黄文斌看了看,坐到了前排正中间。这里是超过1%股权的大股东的位置,黄文斌手里的股份不多,还算不上大股东,可是又有谁敢提这件事,来参加会议的股东们,都忙着和黄文斌打招呼套交情,就连黄文斌没联络过的张家人都不例外。大家都明白,这人年纪虽然很轻,但已经非常接近于把神弓集团抓在手里了。

黄文斌随意的和这些人交谈,现在是拉拢人心的好时机,可是黄文斌的心思却不在上面,一心琢磨这张利国会怎么回应——其实黄文斌自己也知道,他几条渠道都没打听出消息来,上辈子也没有相关的事件发生,现在琢磨什么用都没有,可就是忍不住去想,没法子集中精神应酬股东们。看来张利国真没说错,黄文斌心想,真要练一练养气功夫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事愈大,心愈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才够气势够风度。

股东会之后,黄文斌就把什么气势风度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张大了嘴合不拢,这张利国的应对手段,真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各位。”张利国站在主席台上,宣布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人事任免,“我张利国对不起大家,误信奸人,中了圈套,导致神弓集团银根紧张,今天又输了入股权的官司,所以我决定,辞去神弓集团总经理的职位。”

第486章.新任总经理

这当然不是张利国投降认输了,他兼着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职位,这时候只是辞去总经理,却没有辞董事长,显然只是做个姿态。而且张利国还有下文,他叫出一个少年展示人前,“我的总经理职位,由张马克继承。”

有那么一瞬间,黄文斌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张利国让张马克当神弓集团总经理?这是开哪门子玩笑?可是张马克就站在那里,穿着一套可笑的土黄色西装,神色有些紧张,“大……大家好,我是张利华的儿子张马克。”

“张马克将会担任神弓集团的总经理。”张利国再说了一次。

张马克现在多少岁来着,十六还是十七,这么年轻居然就当大集团的总经理了。黄文斌虽然是穿越回来的,居然被这家伙比下去了。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