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场]绝对权力-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好没将范—县—长的房子分给别人,谁知道几个月过去,范卫国又会再回到宇阳县?

并且,不再是常务副县长,而是县长!

就在前不久,郑峰匡案正式庭审的第三天,地委召开全会,讨论干部问题,根据地委书记梁光华的提议,地区工业局副局长范卫国,出任宇阳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宇阳县原来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大调整。

县委书记归文和,王县长等人,俱皆调职,归文和甚至挨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相对来说,这已经是最轻的处分了。在他为首的县委班子里,出了郑天平这样的败类,在他治理的县境内,出了郑峰匡这样无恶不作的恶霸干部子弟,归书记责无旁贷。班子建设,社会和谐稳定,俱皆是党委书记一把手的正管,这些方面出了问题,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王县长则是受了“池鱼之殃”。

这个大个案子办下来,县长想要半点不受牵连,势所难能。不过王县长只是调走,并未挨处分。

宇阳县班子大调整,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春节过后,宇阳县委大院里议论最多的话题,早已不是郑峰匡父子会有何种下场,而是将由谁来担任新书记,新县长。

业余观察家那里,有很多的“人选”。

但却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猜到,新县长竟然会是范卫国。

这戏法变得古怪。

诚然,范鸿宇“救”的那个副连长,据说来头极大,甚至有可能是开国元勋葆老爷子的孙子。但大家觉得,最多也就是能保范鸿宇无事。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公安局内持枪挟持人质,那是什么概念?

再说了,地委书记梁光华不待见范卫国,这也是宇阳县的干部们都很清楚的事实。如果让范卫国回宇阳当县长,等于是公然扇梁书记一个热辣辣的巴掌。

梁书记焉能做这种自打嘴巴的事情?

但梁书记这巴掌,还真的就扇下去了,直接扇在自己脸上。

考虑到前一天,地委副书记邱明山已经正式出任彦华地区行政公署专员,仔细想想,这一巴掌也着实有许多无奈。

梁光华这是要保自己的位置了。

李有智原本想要多干两年的,也受了牵连。梁光华再不出手,恐怕亦有麻烦。

这一下,大家算是见识了什么叫“高层权力人物”。

宇阳农机厂三车间主任范鸿宇同志,在农机厂有单人宿舍,不过考虑到他已经有将近三个月不曾去过那间宿舍,估计已经被无数老鼠和小强占据,今晚上无论如何是不能入住的了。

八七年那会,通讯依旧很不方便,范鸿宇回家,并未提前通知家里,就这么拎着个包,和司机道了别,悠哉悠哉地回到了家里。

“鸿宇?”

管丽梅来开的门,一打开门,顿时就惊喜万分。

“妈,我回来了。”

范鸿宇笑着说道。

“哎哎,回来了好,回来了好……”

管丽梅一迭声地说道,鼻子一酸,眼泪忽然就喷涌而出。

为了这个案子,她担了多少心事?

现在终于雨过天晴了。

范鸿宇便张开双臂,抱住了母亲。这个洋气的动作,在后世,范警官经常都做的,每次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范鸿宇必定要拥抱管丽梅。现在自然而然就做了出来。

只是时机似乎有点不对。

管丽梅还没老呢!

正流泪的管丽梅“噗嗤”一声笑了,推开儿子,擦着眼泪,说道:“快进来快进来。”

客厅里挺安静,只有电视机在发出声音。

范鸿宇放下挎包,问道:“妈,爸爸呢?”

“别问,开会去了。”

管丽梅有点没好气地说道。

范鸿宇颇感诧异:“都晚上了,开什么会啊?”

管丽梅“哼”道:“你第一天给他当儿子?”

范鸿宇恍然,不由失笑:“妈,老爸那人吧,就是这么个性格。以前做副县长的时候,都是没日没夜的忙。如今都做县长了,你让他改,他也改不掉啊。”

管丽梅怒道:“我情愿他不做这个县长!”

“这话怎么说的?老爸惹你了?”

“哼哼,我给他记着数呢。从他回到宇阳,当这个破县长,到今天为止,一共九天。有六天是在晚上十点之后回家的……”

“呵呵,三分之二。”

“慢着,还没完呢。剩下那三天,他压根就没回家,直接在乡下过的夜。”管丽梅气哼哼地说道:“就今晚上,他回不回家,还不一定呢。”

范鸿宇想了想,微微颔首,说道:“在安排春耕的事情了。”

管丽梅一惊,望向儿子,疑惑地说道:“鸿宇,你这思路,怎么和你爸一样啊?”

原以为范鸿宇会附和自己,对老头子“声讨”一番。不料范鸿宇却一下子就想到了春耕上头,正是范卫国这几天忙得脚不沾地的原因。

范鸿宇笑道:“妈,咱们宇阳是农业大县,农业是最基本的经济支柱。春耕是大事,老爸做了这个县长,你让他不去关注春耕生产,那不可能。”

管丽梅哀叹一声,说道:“完蛋了,又来一个范—县—长!”

范鸿宇哈哈笑了起来,在客厅沙发里坐下。

“妈,待会老爸要是回来了,我跟他聊聊。工作固然要认真负责,但也没必要把自己搞成工作狂。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有时候太累了,反倒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再说啊,咱们宇阳的经济,要想弄上去,单单指望着那几亩田地,怕也不行。得想想其他办法。”

这话对了管丽梅的胃口,亲自给儿子倒了一杯茶水,端过来,在沙发一侧坐下,说道:“鸿宇,你要是能给你爸做做思想工作,那就太好了。我呢,跟你说实话,也不指望着你爸当多大的官。这个县长,咱们以前压根就没指望过不是?纯粹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我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过日子,心里就踏实了。你爸这样没日没夜地工作,我真担心,他累坏了身体,到时候怎么办?”

至于儿子说的,要想办法将宇阳的经济弄上去,管丽梅毫不理会。

这样的话题,和她母子俩何干?

范鸿宇笑道:“妈,这话有道理。待会老爸回来了,我跟他好好聊聊,劝劝他。有时候要把工作做好,还得讲究点方法,邱书记一直在强调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是有原因的。”

“嘿嘿,鸿宇,现在要改口了,是邱专员!”

邱明山升了专员,范卫国这个县长,做得才有底气。

“对,邱专员。”

范鸿宇微微一笑。

“哎,鸿宇,那个……你跟那个赵歌……”

聊了一阵闲话,管丽梅忽然又想起了赵歌。貌似过年前在军营,自己亲眼见到赵歌离开了驻军营地,就不知道过后,范鸿宇和她还没有往来。

这是管丽梅的一块心病。

范鸿宇苦笑道:“妈,我刚回家,咱们不谈这个行不?你让我好好休息一会,喘口气。”

实在一想到这事,范鸿宇也头痛。

一边是爱情,一边是亲情,也很难分辨个孰重孰轻。

暂时只好做“鸵鸟”了。

“行,我今天就不问。”

管丽梅倒也直爽,一口就答应了。

“那,对于你自己今后的工作,你有什么想法没有?农机厂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范鸿宇原本就是正经的行政干部编制,被一家伙打发到企业去,算怎么回事?如今邱明山升了专员,范卫国做了县长,难道还让范鸿宇这“大功臣”继续呆在农机厂?

别人答应,管丽梅也不答应。

范鸿宇笑道:“这事不忙,看看再说吧。”

第87章编外专员

阳春三月,陌上花发!

一台老式军用吉普车,烟尘滚滚地驶进了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的地委大院。

范卫国范鸿宇父子,并肩坐在吉普车里。

时隔数月,再次返回地委大院,范主任颇有物是人非之感。大院里幽静的风景,本是见惯了的,这一刻却觉得格外亲切。

吉普车在行署办公大楼陈旧的门厅前停了下来。

范鸿宇一跃而下。

范卫国端坐车内不动,对范鸿宇说道:“你去吧,我开完会就直接回去了。”

望向儿子的眼神之中,满含鼓励,也带着几分隐藏得很好的爱怜之意。

范鸿宇今天是应召而来,邱明山要见他。刚好范卫国要去参加地区农经委的一个会议,父子俩便同车抵达彦华。范卫国让司机先送儿子来行署办公大楼,自己再去农经委开会。

也不知道邱明山要如何安排儿子的新工作,但想来肯定是不会让他继续呆在农机厂了。经历了这几个月的许多事情,范卫国内心深处对儿子的看法,早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小子,是个人物!

总是呆在农机厂,未免埋没了。

邱明山以“慧眼识才”著称,对范鸿宇只有更加器重才对。自大一点说,邱明山这个行署专员,范卫国这个宇阳县长,可都有范鸿宇一大半的功劳在内。

没有范鸿宇可劲折腾,彦华地区的政治格局,绝不是如此模样。

“好。”范鸿宇微笑点头,又加上一句:“爸,要注意休息啊,工作做不完的。”

范卫国哈哈一笑,说道:“你呀,别学得跟你妈一样,唠唠叨叨的。男子汉,大气点!”

范鸿宇笑着摇摇头,与父亲挥手作别,目送吉普车离去,这才整了整衣冠,缓步走进行署办公大楼。相对来说,行署办公大楼比地委办公大楼要新一点,建成的时间,本来就晚了十几年。彦华地区刚刚成立之时,地委行署合署办公。后来人员渐渐多了,办公室过于拥挤,这才下决心新建一栋办公大楼,将行署搬迁过去。

那时节的干部,心里头没那么多小九九,多数还是为了工作着想,新办公大楼落成之后,地委书记却也并不“争抢”,主动发扬风格,让行署的同志用新办公楼,地委还是用旧办公楼。

这要是放在后世,简直不可思议。

最好的东西,当然是“一哥”先用,哪有让“二哥”先用的道理。再说了,就算书记愿意发扬风格,二把手也不能如此僭越。

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办公大楼多建几栋,好东西人人有份,皆大欢喜。

至于财政是否能够负担得起,且不必理会!

再穷,还能穷了干部不成?

开玩笑呢!

不过二十来年过去,也就没有了太大的区别。

但行署办公楼是水泥地板,不像地委办公楼,还是老式的木制地板,踩上去嘎吱嘎吱的作响。

新任行署专员邱明山同志的办公室,在三楼东端,并没有使用前专员李有智的老办公室,重新布置了一间,就条件而论,自然不如李有智的办公室那么好。

邱明山倒也从不计较这些。

“蔡哥!”

来到邱明山办公室之前,范鸿宇笑着给蔡洋打招呼。

蔡洋依旧是邱明山的秘书,不过职务已经变更为行署办公室秘书一科科长。以前在地委办秘书二科的时候,范鸿宇叫蔡洋“头儿”,离开地委办之后,就不好再这样叫了。不然人家还以为范秘书如此恋栈。

“哟,鸿宇来了。”

蔡洋本来正在整理文件,一见范鸿宇,立即起身相迎,和范鸿宇握手,脸上笑容甚是愉悦。

守得云开见月明啊!

这几个月,蔡洋也煎熬得特别厉害。

为邱明山的前程,也为自己的前程!

“邱专员在吧?”

“当然在了,等你呢!”

蔡洋微笑着说道,忍不住伸手拍了拍范鸿宇的肩膀,十分感慨。作为邱明山身边最亲近的工作人员,邱明山此番升迁行署专员的内幕,没有人比蔡洋更清楚。

范鸿宇居功至伟!

想到自己当初因为范鸿宇擅改邱明山的文章而对他的“痛恨”,蔡洋暗暗惭愧。自己远比范鸿宇年长,在地委办呆了那么多年,论到政治上的眼光和远见,实在是远远不如眼前这个年轻人。至于杀伐决断的果敢坚毅,那就更加不消说得。

蔡洋自问,就算上级给他一支枪,他也绝不敢朝郑峰匡开火!

当下蔡洋领着范鸿宇,进了邱明山的办公室。

看上去,邱明山的办公室还是老样子,还是木制的办公用品,木制的沙发,连那个老式的黑色书柜,也原封不动地搬过来了。

邱明山却并未在待客沙发区等候,而是站在墙边的一幅地图之前,双手背在背后,脑袋微微上扬。

“专员,范鸿宇同志回来了。”

蔡洋报告道,话语之中,带着明显的喜悦之意。

“回来了”这个词,本身就很能说明蔡洋此时此刻的心情。

“嗯,过来吧。”

邱明山头也不回,继续看地图,随口吩咐了一句。

蔡洋便朝范鸿宇眨眨眼睛,再次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邱专员这个态度,就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了他对范鸿宇的信赖和器重。领导对你越随意,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分量就越重,这是确定无疑的。

被领导视为家人,乃是无数秘书和下属孜孜以求的目标。

范鸿宇笑笑,大步走了过去,在邱明山身边站定,略略落后半个身子,也抬头看地图,竟然连招呼都不打。

蔡洋摇头一笑,泡了一杯茶水放在待客沙发的茶几上,轻轻退了出去。

邱明山正在仔细观看的,乃是“彦华地区行政区域图”,很大的一幅地图,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壁的一大半。

彦华地区一市八县,辖区广大,山高林密,地理位置相当的糟糕。

邱明山也不理会范鸿宇,继续看地图,双眉微蹙,似乎正在思考着较为重大的问题。

“修这条路!”

范鸿宇突然说道,上前一步,伸手指向地图上的某条黄色粗线。

“省道03线,黄土坡到大坪,这条路我认为要先修。”

说完,范鸿宇便望向邱明山,等他示下,丝毫僭越之意也没有,似乎觉得自己此时忽然说这样的话,乃是十分的理所当然。

邱明山微蹙的双眉轻轻一扬,淡然说道:“老毛病又犯了?”

范鸿宇就笑。

显然,邱明山是在批评他“自以为是”。

人家邱专员看个地图,你怎么就能肯定他心里是在想着修路的事?也许邱专员正在筹划着要先去哪里视察工作呢?

范主任也太把自己当颗葱了。

“专员,我觉得,就咱们彦华地区这个财政底子,您手里那点钱,最多就够修一条路,甚至能不能修好一条完整的省道,都很成问题。好钢用在刀刃上,还是先修03线吧,02线先别理它。”

范鸿宇毫不在意邱明山的批评,继续“自以为是”地说道。

邱明山这回不批评他了,问道:“理由呢?”

显然,范鸿宇猜中了他的心思,他确实在想着修路的事。

这小子,就有这个能耐!

邱明山已经见怪不怪了。

“表面上看,02线是主干线,贯穿咱们地区五个县市,是南北大动脉,先修这条路,咱们彦华去洪州的时间要大大缩短,很有利于物资的大量流通。不过我认为,现在这个还不是当务之急。真正的当务之急,是03线。这条路,连接着咱们地区最主要的矿产资源区和128号国道线。尤其是黄土坡到大坪这段,七十多公里的路段内,几乎集中了全地区所有的国营大矿。目前这条路,烂得一塌糊涂,不要说重型卡车,一到下雨天,就算是拖拉机也够呛。就这么个现状,咱们的矿产资源运不出去,就变不回现金,那些国营大矿的生存都成问题,不但给不了地区财政支持,还得拖后腿。02线缓一缓,问题还不是十分的明显,而且02线的路况也要略好一点……先修03线,得先把矿山这一块盘活了才行。”

范鸿宇也不客气,伸手指着地图,侃侃而谈。

进得门来,马上就看地图谈修路,范鸿宇压根就没问邱明山今天召见他,到底所为何事,大咧咧的就将自己当成了彦华地区“编外专员”。

邱明山嘴角闪过一抹笑意。

这家伙一点不谦虚,却也自有不谦虚的本钱,他说的这个理由,也正是邱明山在反复考虑的。以前邱明山是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但对经济建设工作一直都十分关注,曾经不顾忌讳,向专员李有智提出过不少有关经济建设的建议。如今自己做了行署专员,名正言顺地领导全区经济建设工作,自然立即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彦华地区太落后了,时间不等人。

范鸿宇一开口,就和他英雄所见略同,倒是帮邱明山下定了决心。

不过范鸿宇接下来的一句话,又让邱明山瞪起了眼睛。

“专员,就算只修03线,怕是您手头那点钱也还不够吧?”

范鸿宇笑着说道。

臭小子!

哪壶不开提哪壶!

第88章邱专员,您太小家子气了!

“听这话里的意思,范主任开了个银行,能给地区弄到修路的资金?”

邱明山双手一背,似笑非笑地问道。

“嘿嘿,我想听听专员的指示,学习学习。”

邱明山微微一笑,说道:“范主任谦虚了,你是想让我抛砖引玉,先发表一通拙见,你再高瞻远瞩地予以提点,指示方略?”

范鸿宇搔了搔头。

看得出来,邱明山心情大好,这样的玩笑也跟他开。

邱明山摇摇头,没有再调侃他,眼神重又落回到地图之上,双眉微蹙,说道:“先修03线,这个我赞成。矿山企业,已经被这条路拖死了。从黄土坡到大坪国道交汇处,七十多公里路程,天气好的时候,也得走六七个小时,下雨天或者冬天,几乎就是寸步难行。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就是资金的问题。”

范鸿宇问道:“专员,预算差多少?”

“那条路的路基还行,夯得结实。就是路面……以前国产的柏油不过关,走的又全部都是重车。现在主要是翻新,不考虑加宽,也不考虑再夯实路基,先保证正常通车再说,时间上也能快一点……七十三公里路面,全部打水泥,加上护坡,引水渠这些,预算总投资大概一千一百万,差九百万吧。”

邱明山不徐不疾地说道。

范鸿宇顿时满眼小星星。

一千一百万的总投资预算,差了九百万,他老人家手里,等于一分钱没有,却盯着地图猛看,筹划着要修路呢!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范鸿宇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邱明山怒道:“你以为这句话,就只有批判意义吗?有钱能办事,这谁都知道。没钱也能办事,这才叫本事!不然,谁来当这个专员不是一样?”

这句话一出口,邱明山对范鸿宇的亲厚之意,暴露无遗。

在邱明山心目中,他这个专员就得与众不同,别人办不了的事,他必须要办好。不然,他也就一个寻常庸吏,不值一提。

能够在范鸿宇这个小字辈面前,“口无遮拦”地说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高处不胜寒!

官做得越大,朋友就越少。

更不要说范鸿宇这种忘年交了。

范鸿宇笑道:“专员,没钱要办事,也不难。”

邱明山双眼顿时精光闪烁,死死盯着范鸿宇,沉声道:“好大的口气!”

范鸿宇一笑,说道:“您口袋里就两百万,留着吧,也许其他地方能用上。不过专员,咱们话说在前头,这两百万不拿去修路的话,你得给我一半。”

“给你一半?你拿来做什么?宇阳农机厂想要一百万的拨款?”

邱明山颇感诧异,问道。

一百万在当时,乃是巨款,区区宇阳农机厂,一百多工人,总资产是不是能有一百万,都很难说。范鸿宇当真是狮子大开口。

“农机厂的事,用不着我操心了。张阳是个人才,他能把工厂弄好。再说了,我估摸着,您也不会让我呆在农机厂了。”

这话一点不谦虚。

邱明山倒也并不否认。

所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他对范鸿宇的器重,范鸿宇心里应该有数。

“你要是留在行署办,也用不上一百万。”

邱明山直接点出了范鸿宇的新工作,果然如同范鸿宇所料,邱明山让他回来。这么一个“智囊型”人物,哪个领导都会要放在身边的。对于范鸿宇而言,现阶段,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有关“一七大案”过程中,他的行为到底如何定性,虽然专案组和法院都已经有了最终的认定——制止犯罪,正当防卫!但在民间,却绝没有那么简单。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甚至于部分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都认为专案组对范鸿宇的定性,有所偏颇。

不管怎么说,夺枪开枪,挟持人质,这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现在居然一点事都没有,太不可理解了。

尽管大家都很痛恨郑峰匡,也觉得他罪有应得,范鸿宇这是“为民除害”,然而法律就是法律,如果范鸿宇这种行为不得到一定的处理,是不是会起一个很坏的“带头作用”?

以后再有人依样葫芦怎么办?

也不处理吗?

在这“群情鼎沸”的关键时刻,邱明山断然将范鸿宇调回行署办公室,就是表明一种态度——非常正式的官方态度——“一七大案”,已经盖棺论定,你们不要再议论了!

对范鸿宇的关心,邱明山只是嘴里不说出来罢了。

范鸿宇笑道:“总有一天用得上的,先预定好了再说。有一百万在手,干点什么不好?”

邱明山瞪了他一眼。

这家伙的思维,还真是活跃。现在已经在“预定”将来的“红利”了。范鸿宇此番回到行署办,也不可能在办公室呆一辈子,邱明山要栽培他,迟早会将他放出去。到了基层区镇,一百万确实能办很多事。

“你读的是警校吧?”

邱明山忽然问道。

“是……”

范鸿宇有点奇怪。

邱明山斥道:“那怎么像个商人似的,斤斤计较,满身铜臭?”

范鸿宇又满脑门子黑线,抗议道:“专员,咱们现在,不就在谈钱的事吗?没钱,您那条路,还得继续烂下去,猴年马月都修不好。我给您筹划几千万的大事,您不该给点酬劳?”

这话说得牛叉!

“几千万?嘿嘿,你比我心气还高!好,我倒要听听,你到底有些什么高见,敢这样大言不惭。”

邱明山说着,转过身子,回到待客沙发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翘起了二郎腿,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来。

实话说,他对范鸿宇的话,也还是很好奇的。事实证明,许多时候,这个家伙确实有些“创造性”的思维,能给人意想不到的启发。有些棋招,看似险到了极点,最后却往往能收到奇效。

比如改文章,比如“一七大案”,事先都让人瞠目结舌,不敢相信;事后却更让人目瞪口呆,更不敢相信!

范鸿宇屁颠屁颠地跟了过来,老实不客气,就在一旁沙发里落座,掏出香烟,敬给邱明山一支。

邱明山拿过来瞧了瞧,双眉一扬,说道:“中华?你小子,阔气得很嘛!”

范鸿宇一笑。

他现在确实阔气,有钱得很。

春节过后,赵歌离开赵家村,到了彦华市,全力以赴经营国库券生意。彦华是老资格的县级市,作为地区工作机关驻地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城市规模远不是宇阳县城关镇能够比拟的,堪称是青山省西部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机关工作人员多,企业职工多,民间国库券的保有量,远在宇阳县城关镇之上。几个小伙子负责兑换国库券的小伙子熟门熟路,水平和口才都大为增长,非昔日吴下阿蒙,四万元本金只需要三四天就能周转一次,甚至还能以低于票面的价值收购到部分到期的国库券。一个多月时间,范鸿宇他们那个“联合公司”的财产,几乎又翻上了一番。

范鸿宇同志在军营一呆就是三个月,农机厂照发他的工资奖金,如今范主任口袋里装着厚厚一沓钱,乃是阔佬!

范鸿宇为邱明山点上了烟,自己也点了一支,抽了两口,这才说道:“专员,请恕我直言,您那个修路的方案,有点不够大气。不拓宽路面,不进一步夯实路基,仅仅只是路面翻新,起不到大作用,也就是个修修补补。矿山的运输车,不是一般的卡车,都是重型卡车,以后,超载也会成为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普通的水泥路面,用不到三年,就得再次翻新。年年坏,年年修,这是添油战术,兵家大忌。”

“超载?”

邱明山并不计较范鸿宇的语气,反正办公室就他俩,倒是对范鸿宇说的“新名词”感到有点好奇。

这也不怪邱明山“孤陋寡闻”,超载,在当时确实是个新名词。

眼下在彦华地区,不论大车小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公家的车,私家车是个极其新鲜的概念,私人拥有的,顶多也就是手扶拖拉机之类的小型农用机械,盘式拖拉机多数都是公家的。公家车,谁会超载?

司机们对汽车金贵着呢!

范鸿宇点点头,说道:“对,超载。专员,现在国家大政策已经定下来,全国搞改革开放。随着市场进一步放开,私人运输业必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快。这个东西,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会开车,有车,就行。一开始,赚头还是不少的。咱们的国产中型卡车,性能很优越,质量也很过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超载几乎是必然的。限载五吨的车,装十几吨是常有的事。所以,3号线不修则已,要修,就必须按照高标准来修,不然顶不住。肯定是刚修好就坏,起不到应有的交通大动脉的作用。”

邱明山“哼”了一声。

就算按照最低标准来翻新,他都没钱,差了老大一截,按照最高标准来修,预算还得成倍增长,哪里弄钱去?

当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第89章空手套白狼

范鸿宇继续说道:“专员,政府没钱,要修路只有三个办法。”

“三个办法?呵呵……”

邱明山这回是真笑了,不由得放下了二郎腿,挺直了腰身。邱明山不是庸才,一直以来,都很有些想法,对经济建设领域的研究,亦有所涉猎。不然的话,双手空空如也,他也不会筹划着要修路了。但范鸿宇一家伙就说出“三个办法”来,还是出乎邱明山的意料。

“你说说看。”

“第一个当然是打银行和上级的主意了。咱们彦华是革命老区,实话说,连农业基地都称不上,最多是农业大区。又是山又是水的,丘陵沟壑纵横,赶上益东了……”

益东省乃是著名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没有一点财政基础,修路是大事,上级不支持,银行不支持,说不过去。”

邱明山“哼”了一声,不屑地说道:“钱那么好要到?上级财政比我们还紧张,尤其是中央财政,比我还两手空空!银行的钱,也不是说要就能要到的。最多是有点政策性的贷款,杯水车薪,做得了什么事?”

彦华地区毫无工商业基础,连个抵押物都拿不出,银行能给点政策性的扶持贷款,已经很够意思了。

范鸿宇笑道:“不管多少,能要到一点算一点,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得多了。”

“这个主意不高明。”

邱明山毫不客气地说道。

“第二个主意,那就是集资!”范鸿宇笑着说道,随即就自己摇头,自己否决了:“几千万,在咱们彦华地区集资,想都不要想。”

原来你也知道。

集资这个东西,在后世乃是“洪水猛兽”,一听说集资,立即就让人联想到诈骗案。也确实是出了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