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场]绝对权力-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鸿宇说道:“谭书记,香港专家主要也是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最终的规划,肯定会通过县委县政府来制定。我们云湖,是省里明文规定的四个国企改制试点县之一,我认为,应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积累经验,供市里和省里领导参考。”
谭启华略略一愣,貌似他几乎忘记了,云湖还是国企改制试点县。
实在被省里确定为国企改制试点县之后,云湖基本没有拿出任何像样的规划,更没有多少实际行动,以至于试点县名存实亡。
“鸿宇同志,试点县是可以尝试新的改革方法。不过某某同志这篇文章,也不能等闲视之。我看,你们县里还是把你们的意见和思路,好好整理整理,也写一篇文章,发表出来,让大家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就不会产生误解了。”
谭启华再次沉吟稍顷,说道。
范鸿宇嘴角闪过一抹淡淡的笑意。
谭启华这是半点责任都不想担了,要打官司,请你范县长直接和御用大腕去打,不管这是不是尤利民属意的,咱都不掺和。
“好的,谭书记,我也正有这个想法。不过这段时间,县里的主要工作是防汛抗洪,等这个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我再全面整理一下我们的思路和意见。”
范鸿宇立即答道,没有丝毫的犹豫。
第637章郑书记也很关注此事
“要尽快,我看两个工作可以齐头并举。”
对范鸿宇这个答复,谭启华还是不大满意,吩咐了一句。他不想拖,以免夜长梦多。
“当然,这要辛苦你一下你了。”
范鸿宇略一沉吟,说道:“谭书记,辛苦倒是不怕,都是我的我分内工作而已。那就按照谭书记的指示办,我争取尽快把思路和意见整理出来。”
谭启华这才点了点头,眼里终于闪过一抹较为安心的神色。
早知道范鸿宇是这样的性格,喜欢逞英雄充大拿,谭启华顺着这个思路和他谈话,范鸿宇立即便乖乖堕入了“彀”中,准备赤膊上阵和御用大腕打擂台了。
这就很好,只要范鸿宇主动站出来为自己声辩,站在他背后的那些大人物便不能袖手旁观,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辩论的高潮。到那个时候,此事便会上升到很高的层面,谭启华和齐河市委就不再是“主角”,受到的压力要小得多。
在没有搞清楚此事是否是尤利民属意之前,谭启华暂时只能这样处置,尽可能将自己先摘出去再说。
解决了“主要矛盾”,谭启华心里略略安稳一些,便开始询问云湖县和朝阳农场的工作。尤其对朝阳农场,谭启华比较重视。
毕竟朝阳农场是“祸乱之源”,要是农场的工作没搞好,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爆发一轮风波。如果还想上次那样,闹出偌大动静,还真是吃不消。
范鸿宇便将自己在朝阳农场推出的一些举措,向谭启华做了比较详细的汇报。今后农场的许多工作,还必须争取市里的大力支持才行。
“嗯,建饲料厂,搞网箱养鱼试验,这些措施都很对头。农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劳动力也很充足,只要能把这两样路子走通了,再加上传统的农业转型,逐步实现机械化耕种,农场的经济发展,倒是可以预期的。很好啊,鸿宇同志,干工作就要这样,实打实。”
谭启华立即肯定了范鸿宇的方式方法,顺便又敲打一句。
小范同志,在基层干工作,还是要脚踏实地,不要尽想着标新立异。高潮总是短暂的,踏踏实实一天一天过日子,才是正经。
一天到晚想要高潮,累死也白搭!
应该说,谭启华这个提醒很有道理。许多和范鸿宇一样的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一天到晚挖空心思想要在领导面前“一鸣惊人”,在同事面前表现自己的“卓尔不凡”,却往往疏忽了一点——得给领导和同事们一点时间来了解自己!
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得到重用和重视的最佳途径。
做好了本职工作,适当的时候偶尔表现一下自己的“出类拔萃”,想不出人头地都难啊。
范鸿宇点头称是。
又交谈一会,办公桌上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
“你好!”
谭启华抓起了电话。
范鸿宇便作势要起身。
没有得到领导的允许,在一旁听领导和别人讲电话,那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颇犯忌讳。
谭启华摆摆手,示意无妨。
“谭书记,你好。”
电话里传来郑美堂的声音,总是带着三分傲气,纵算在市委书记面前,亦不能免。
“呵呵,美堂书记,你好。”
谭启华却比较客气,微笑着说道。
“谭书记,请问你现在有时间吗?我有个情况,想要向你汇报。”
谭启华笑着说道:“美堂书记,不要客气,同志之间,就是要多沟通嘛……是个什么情况?”
别看谭启华嘴里这么说,一把手的身份都拿捏得十分到位。
郑美堂说道:“今天的《时事论坛》,不知道谭书记看过没有?上面登了一篇文章,是某某同志写的,是关于云湖县那个香港专家团的,某某同志提出了很严厉的批评啊……”
“嗯,我刚刚看到那篇文章了。”
谭启华的眼神,在范鸿宇脸上扫过。
两人就是相隔了一张办公桌,相信郑美堂的话,范鸿宇也能听得十分明白。
美堂书记也在关心这个事了,范县长有什么想法么?
范鸿宇脸色如常,连眼皮都不抬起半点。
谭启华便暗暗闷了一下。
郑美堂直截了当地问道:“那谭书记认为,要怎样处理这个事情?”
谭启华随即反问:“美堂书记是个什么样的意见?”
不动声色地将皮球踢了回去。
“谭书记,我认为这个事情不能等闲视之,搞不好就是个大方向的问题……谭书记,你现在有时间吗?我还是去你那边当面谈一谈吧。”
谭启华说道:“好啊,请美堂书记过来吧,正好范鸿宇同志也在我这里,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好,我马上过去。”
郑美堂立即说道,对“范鸿宇同志正好也在”没有感到丝毫的惊讶,也许他早就已经知道范鸿宇到了市里,特意选着这个时机打电话过来的。
放下电话,谭启华对范鸿宇说道:“美堂同志也看到那个文章了。”
郑美堂是分管党群组织和国企改制工作的市委副书记,三号人物,有关“路线方针”,“干部队伍思想建设”这一块的工作,算得是他的正管,他关注此事,很是理所当然。
范鸿宇微笑点头,不置一词。
有关他和郑美堂之间的矛盾,谭启华又不是不清楚,让郑美堂此时过来一起“探讨”,分明有“祸水东引”之意。且看郑美堂同志,又是个什么态度。
身为一把手,碰到棘手问题,最惯常的思维,就是先将自己置身事外,再高高在上进行协调,那便全局在握,攻守俱皆得当。
这些套路,范鸿宇心知肚明。
谭启华又主动递了一支烟给范鸿宇。
郑美堂马上就到,他俩之间的谈话,就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郑美堂和谭启华在同一层楼办公室,一个东端一个西端,走过来还用不了一分钟。很快,郑美堂就出现在谭启华办公室。
郑美堂穿着很考究的短袖T恤,黑西裤笔挺,相对来说,比在省委办公厅上班的时候更加讲究,不过看上去也更加随意。讲究指的是服装的品牌,料子和做工,让人一看就是高档货,衬托出主人是大有身份的人物。随意,则是指着装的式样。
在省委办公厅,郑美堂一般都穿中等档次的服装,式样也多数是白衬衣配黑西裤,不显山不露水的。毕竟他那时是袁留彦的大秘书,总不能抢了袁书记的风头。秘书穿得比领导还抢眼,算怎么回事?
现在,这考究的T恤,明白无误地将郑书记良好无比的心态体现了出来。
只有地位越高,在服饰和行事上才越能做到随心所欲。
在齐河市,还真没什么人敢挑剔郑书记的着装,连谭启华和郭清华都不能。
“呵呵,美堂书记来了?来来,请这边坐!”
谭启华随即自办公桌后转出来,笑哈哈地冲郑美堂说道。
范鸿宇也站起身,微笑颔首:“郑书记好。”
“哈哈,范县长也在呢?正好我有些事想要和你谈谈……”
郑美堂也带着微笑,却在不经意间露出了高高在上的神态。范鸿宇初到省政府上班之时,郑大秘就是这样的态度,直接将范大秘当作了新晋小字辈。“龙虎观”一役,郑美堂涉险过关,威风大跌,对范鸿宇便又恨又怕,表面上客气了许多。
如今时过境迁,两人居然成了直接的上下级关系,郑书记的良好心态,立即就找了回来。
不怕你范鸿宇牛逼,你还得在我手下干活!
“好的,郑书记。”
范鸿宇依旧平平淡淡地说道,惜言如金,看那神态和说话的语气,俨然与郑美堂比肩。事实上,在范鸿宇心目中,也从未真正将郑美堂当过上级领导。
郑美堂略略停了一下脚步,显然在等候范鸿宇上前来和他握手。
谁知范县长视若无睹,压根就没有那个意思,反倒跟在谭启华身后,向待客沙发区走去,并不礼让郑书记在前。
对市里的任何一位副书记,副市长或者其他副市级领导,范鸿宇都不会如此“无礼”。唯独对郑美堂是例外。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范县长是真有点瞧不上郑副书记。
此人胸襟太窄,睚眦必报,格局上差得太远。
郑美堂略略一愣怔,脸色一下子变得有几分难看,眼里也闪耀着愤怒的火苗。
范鸿宇,你牛什么?
请你搞清楚,你现在是齐河的干部,是我郑美堂的属下。
然而范县长就这么直直向待客沙发走过去了,对郑书记的愤怒,视若无睹。郑美堂暗暗咬牙,立即加快步子,抢在了范鸿宇的前头。真要是让范鸿宇先到沙发那边落座,郑书记一张脸往哪搁?
既然人家不在意郑书记的面子,郑书记就得自己兜着。
不能让谭启华看笑话。
事实上,谭启华已经对这一切尽收眼底,心里不由颇感“快慰”。
郑美堂平日里在市委大院牛皮哄哄的,以未来市长自居,下边的人对郑书记也是毕恭毕敬,逢迎有加,副书记的“威望”,丝毫不在书记之下。
如今终于碰到一个比他还要牛逼哄哄的家伙了!
第638章大帽子
郑副书记的动作还算比较迅速,终于“抢”在范鸿宇之前,在一侧的沙发里坐下了,望向范鸿宇的目光之中,恨意没有加以丝毫的掩饰。
范鸿宇满脸平静,对郑副书记的恨意,全然没有任何回应。
早已撕破脸,那就必须随时准备“作战”,在这样的事情上头,范鸿宇从来都不抱丝毫侥幸之心。官场上,如果连这点警惕性都没有,那就只能时时刻刻做好“战死”的心理准备。
谭启华又递给郑美堂一支香烟。
既然是在他的办公室谈话,这个谈话的气氛,还得要把握一下才行,不能让郑美堂和范鸿宇当面搞僵。那不是郑美堂和范鸿宇的笑话,是他谭书记在出洋相了。
郑美堂接过去,自己点上了火,眼里浓浓的恨意,略略隐敛几分,又端出了市委副书记的架子。
谭启华也抽着烟,并不急着开口。
他很清楚,郑美堂会忍不住的。
此人桀骜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行事风格。
果然,抽了几口烟之后,郑美堂便开口了,直视范鸿宇,说道:“范县长,你们县里搞的那个香港专家团,到底是怎么回事?”
带着高高在上的质问语气,神情颇为不悦。
郑美堂给袁留彦当了那么久的大秘书,省委大机关里摸爬滚打多年,官场上一些拿捏做作的手段,早已炉火纯青。他要是个纯粹的二货,袁留彦也不至于那么没有眼光。
范鸿宇笑了笑,将靠在沙发里的身子略略坐直了一点,说道:“郑书记,这个问题,我刚才已经向谭书记汇报过了,请香港专家团过来,主要是为我们县里的经济建设出谋划策,把他们在国外和香港的一些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经验传授给云湖的干部。”
“范县长,恐怕没这么简单吧?”
郑美堂毫不客气地说道。
范鸿宇淡然说道:“郑书记,本来就是这么简单,不复杂。”
范鸿宇这种态度,益发的刺激到了郑美堂。须知眼下是在市委书记办公室,咱俩一位书记一位副书记和你谈话,算得是非常正式了。你一个区区的代县长,牛逼什么?
郑美堂强压心中的怒火,冷冷问道:“那《时事论坛》上某某同志写的那篇文章,你看过了吧?对他的质疑,你有什么好的解释?”
范鸿宇依旧带着微笑,颇为不以为然地说道:“郑书记,某某同志不过是个时事评论员,并不是我们云湖县的上级领导,他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但绝不表示他的观点就是正确的。我完全没有必要给他进行任何解释。他有权说他的观点,我也有权搞好我自己的工作。”
这话将郑美堂憋得。
他绝不相信范鸿宇心里头真是这么想的,时事评论员也分很多档次,像某某这样的御用大腕,在媒体上公开发表质疑的文章,不要是一个代县长,就算省委书记,省长等大人物,也必须要充分重视的,得在合适的时机,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因为明眼人谁都知道,御用大腕不过就是个传声筒罢了,他表达的那些观点,未必就是他自己的观点。要不,《群众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就不会被看做高层政治走势的风向标了。
但范鸿宇这段话,道理上却完全能够说得通。
只要上级领导机关没有下达明确的禁止文件,范鸿宇就没有必须要遵照执行的义务。
“当然了,刚才谭书记已经有了指示,让我把我们县里的思路和观点整理一下,在报刊上做个具体的阐述。对谭书记这个指示,我们县里会坚决贯彻落实下去的。”
稍顷,范鸿宇又说道。
郑美堂的怒火顿时熊熊燃烧起来。
范鸿宇,你想玩我是不是?
眼见郑美堂眼里暴怒之意大盛,谭启华便及时开口说道:“范县长,要抓紧。有些不好的影响,要尽量消弭在萌芽状态。一旦形成了风潮,再做说明,就很被动了。”
形成风潮那是必然的。
只要这件事情后面有陆月和老张家的影子,就绝不会只有这么一招。
自然,这句话范鸿宇未曾说出口来,点头说道:“好的,谭书记,我会尽快。”
对谭书记和对郑书记的态度,完全两码事。
官场上的小手腕,在座三人,人人都玩得很麻溜。
郑美堂不干了,立马说道:“范县长,你到底是个什么想法?请香港专家来给你们县里的经济建设提点参考意见,倒也没什么,还算合情合理。但为什么要请这么多人过来?十二个,专家团啊。有必要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吗?上回令氏集团来省里考察项目,也没来这么多人吧?就是四五个人,其中还包括随行的秘书人员。”
既然你范鸿宇和谭启华都没打算给我郑美堂面子,那我也就没必要再假惺惺的装模作样了,大伙摊开来说吧,打开天窗说亮话。
范鸿宇说道:“郑书记,这是两回事,不同的。令氏集团考察的只是一个项目,他们自己的项目,来几个人就足够了。这回我们请香港专家来给我们提参考意见,是关系到云湖全县和朝阳农场今后数年的发展道路,必须要深入细致地进行调研考察,全面商量探讨,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意见。”
“提参考意见?范县长,这话有点自欺欺人吧?我听说,十二位香港专家过来,你们派了三十六七个人的陪同队伍,三对一,全程陪同。有必要这样隆重吗?而且,你们还开大课,一两百人开大课。不但你们县政府所有正副县长都去听课,下边区镇的一二把手,县直机关的负责干部基本都到齐了。大家一起听香港人讲课,这合适吗?香港人谈的全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那一套搞法。难道你们云湖是资本主义制度?要全盘照搬他们的方法?范县长,这样很危险啊,思想认识上要是出了偏差,工作上就会出大问题。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是整个云湖县的事。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一定要保持正确性和纯洁性。你也是党员领导干部,这一点,我相信你应该会很清楚。”
郑美堂变得极其严肃,语气十分认真,遣词造句再没有丝毫修饰,连“自欺欺人”的话都说了出来,双目炯炯,直视着范鸿宇,咄咄逼人。
谭启华双眉微蹙,一口接一口地抽烟。
无疑,谭书记的心情也很不愉快。
这两位大秘书,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比一个牛逼,直接无视他这位市委书记的存在,当着他的面,就准备“开战”了。
不过一时半会,谭启华没打算马上“介入”。
且看你们要怎样闹!
范鸿宇却笑了,带着淡淡的讥讽之意,说道:“郑书记,没那么严重。香港客人是专家学者,不是政客。他们在云湖讲课,讲的都是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谈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经营管理模式,也是就事论事,丝毫都没有涉及到社会制度和主义。纯粹的学术探讨,有什么可怕的?我们搞改革开放,就是要尝试一些以前没有搞过的新方法,学习别人先进的管理模式很正常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连话都不让人家讲,怎么相互学习呢?这和保持干部队伍思想的正确性和纯洁性,没有丝毫关联。”
“范鸿宇同志,如果你是普通的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这么说我还能理解。但你是领导干部,代县长,还是这样看问题,那就只能说很幼稚。”
郑美堂毫不客气地说道,对范鸿宇的称呼也变得非常正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一直不死,时时刻刻想着要对我们搞‘和平演变’,这种狼子野心,我们必须要提高十二万分的警惕。你现在倒好,还将他们都叫进来,组织县里几乎所有的主要负责干部听他们大谈特谈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性,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你真的不清楚吗?还是说,你本来就很清楚,故意避而不谈?”
谭启华夹香烟的手指僵了一下,眉头拧成一个川字。
郑美堂这话,好不厉害,已经不仅仅是针对范鸿宇了,“深挖细查”下去,极有可能牵涉到他这个市委书记身上。防“和平演变”,保持干部队伍思想的正确性和纯洁性,可都是党委书记的正管。
郑美堂这是想将他和范鸿宇都在烩在一个锅里。
倒是好气魄。
范鸿宇还在笑,讥讽之意明明白白写在脸上了,淡然说道:“郑书记,这么理解问题,是不是太片面了?如果说,请香港专家来讲课,就是‘和平演变’,就是路线问题。那全国其他地方请了那么多外国的专家学者来讲课,就都是路线问题了?每年国家和各地都要派干部出国考察访问,那岂不是送上门去给人家给‘和平演变’?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嘛。云湖是省里明文规定的四个国企改制试点县之一,干部们不接受一点新知识,不尝试一点新方法,怎么完成省里交给我们的任务?”
也是针锋相对,半步不让。
第639章郑副书记,你敢让市委发个文件不?
郑美堂大怒,厉声说道:“范鸿宇同志,我不和你耍嘴皮子说那些没用的废话!这么大个事,你们县里一不上报,二不请示,擅自做主。你们眼里还有没有市委市政府?”
范鸿宇冷笑一声,说道:“郑副书记,这完全是我们云湖县政府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我们可以自己决定。市委市政府管的是全市的大事。”
面对暴怒的郑美堂,范鸿宇还是很讲究,没有随口将谭启华牵扯进去。
“范鸿宇同志,你这就是狡辩。十二个香港专家,三十几个陪同考察的脱产干部,一两百名负责干部参加听课,这还是你们县政府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干部脱产,不经过县委同意,这是什么搞法?”
郑美堂怒不可遏,脖子上青筋暴涨,就差拍桌子怒吼了。
在省里的时候,他可不敢这样和范鸿宇说话,如今情势大不相同,这上级领导的架子,无论如何都要端上一端。
范鸿宇笑道:“郑副书记,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县委怎么就没同意了?陆玖书记要是不同意的话,这些干部能抽调得出来吗?”
说着,摇了摇头,似乎对郑美堂这话大为不屑。
郑美堂就是喜欢摆摆谱,端个架子,也不看看对象是谁。范鸿宇倘若是那种能够被大喊大叫吓住的人,当初在省委党校时,就已经被郑副主任“吓死”了。
郑美堂却也不好对付,立马问道:“你说云湖县委同意了,那文件呢?县委的正式文件在哪里?”
尽管在盛怒之下,郑美堂也未失去理智,只提到云湖县委,不提陆玖的名字。须知陆玖是谭启华线上的人,郑书记可不想将谭启华和陆玖都牵扯进来,两面作战。
范鸿宇不由大为奇怪,反问道:“郑副书记,我真有点不明白了,县委一定要有正式文件,才算是支持县政府的工作吗?无论省政府还是市政府,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有独立发布的文件,我们一样要坚决贯彻落实。党政分家,可是中央文件明文规定的。”
就在一年前,中央出台了一份文件,明确要求地方上党政工作要分开,要实行二元化领导,党委不再包办一切工作。当然,在实际施行时,肯定会遇到一定的阻碍。在一党制政体之内,党政完全分家,那不现实。尤其许多地方的党委书记,早已习惯了大事小事一把抓,管全盘,更加不愿意分出手里的权力。
然而不管怎么说,中央确实有这样的明文规定,范鸿宇的反诘,甚是有力。
郑美堂脸上露出很不耐烦的神色,一挥手,说道:“范鸿宇同志,我已经说过了,我不想做这样无谓的争执。我想你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你这么干,是在冒险。上级领导如果认同你这种搞法,也许就没问题。但现在,已经有了不同的意见。某某同志那篇文章,说得再明白也没有了。我希望你们县里马上结束这个行动,将香港人都送回去,不要再搞什么调研考察了,更不能再开大课,把全县的干部们都集中起来听他们讲课。这样很容易出问题。这事继续发展下去,就不再是你们云湖一个县的事情了,可能会影响到全市。你怎么搞云湖的工作,那是你的事。但你不能连累别人。”
范鸿宇不由暗暗摇头,郑美堂到了齐河,行事更加肆无忌惮,这样的话,也是脱口而出。照说,到了郑美堂这样的身份地位,离一市之长的宝座也就一步之遥,说话作报告,那都是云山雾罩,老神在在的,随口一句话,就够下边的干部琢磨老半天。
这番话,如果出自乡镇干部之口,那才不奇怪。
可见郑美堂自以为是得多么厉害,认为他说的话,就是圣旨,齐河市上上下下的干部,俱皆要俯首听命,不能有半点违拗。
“郑书记,如果要我们把这个动作停下来,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市委或者市政府下一个明确的文件,指出我们所犯的错误,我们自然会遵照执行。”
范鸿宇坐直了身子,正色说道。
郑美堂冷笑一声,说道:“范县长,你认为有必要这样吗?你给下边的干部布置工作,下达指示,是不是每次都要发一个专门的文件?没有这种搞法吧?”
范鸿宇同志,请你注意,你现在是齐河的干部,我是齐河的市委副书记,你就得听我的。
“郑书记,这不是普通的工作,说搞就搞,说收就收的。”
郑美堂又火将起来,冷笑道:“这工作为什么不能收?云湖为什么要搞特殊?”
郑副书记又在不经意间偷换概念了,直接将工作的特殊性替换成“云湖县”的特殊性。言下之意相当明白,你范鸿宇到了云湖,那就是齐河的干部,不再是省府一秘。你不要老是抱着以前的老黄历不放。
范鸿宇淡然说道:“郑书记,云湖没有搞特殊,特殊的只是这个工作。这些香港专家,是令氏集团专程给我们介绍过来的,并且不用我们县里负担他们的工资,完全的义务劳动。说起来,也是令氏集团对我们云湖工作的大力支持。现在仅仅因为一篇时事评论文章,我们就急急忙忙终止这个工作,将香港专家都送回去,未免令人齿冷。也是对令氏集团的不尊重。其二,香港专家来云湖考察调研,是经过县政府常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的,发布了专门的文件。要终止这个工作,那就不能用口头通知,必须下发另一个文件。我还是那句话,如果市委市政府愿意发一个这样的文件,我们自然会执行。”
否则,你还是免开尊口吧。
郑美堂的想法,范鸿宇心知肚明。
怕这个事情闹大了,影响他自身的前程,这只是一个方面,而且不是最主要的方面。郑美堂真正想要达成的目的,就是让范鸿宇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范鸿宇刚刚去到云湖县,立足未稳,刚刚搞这个一个大动作,才搞了一半,就被硬生生的掐住了,今后再想要建立起威信,当真是难上加难。
老领导可以偶偶犯犯错误,丢丢脸,问题还不太大。新领导却绝不能走这样的麦城。
但要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发这样一个文件,可也不容易。首先就得问谭启华同不同意。而谭启华的立场,并不那么“坚定”。
郑美堂是大秘书出身,可以无视范鸿宇的特殊身份,谭启华却很难办到。
尤其这个文件,如果在郑美堂的坚持下发下去,谭启华就等于在郑美堂和范鸿宇之间,有了明确的“取舍”,换句话说,他也等于在尤利民和袁留彦之间有了明确的取舍。
问题在于,他既不是尤利民线上的干部,也不是袁留彦的亲信。
荣启高特意指派范鸿宇前往云湖担任县长,可不是让他谭启华向袁留彦靠拢的。
郑美堂怒道:“范县长,这是你们县里搞出来的问题,你们自己解决。谭书记,我建议,云湖县委应该立即纠正这种错误的搞法,不能再任其发展下去了。很危险!”
市委不发这样的文件,那由云湖县委发这个文件,也是可以的。范鸿宇不是在云湖搞风搞雨,挤兑陆玖么?眼下就是个好机会,叫陆玖狠狠甩范鸿宇一巴掌,让范鸿宇好好清醒清醒。
当然,郑美堂也可以让市政府发文,但暂时他还不想动用郭清华的力量。他是袁留彦的大秘书,郭清华是袁留彦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心腹,在外界看来,他俩完全不分彼此。事实上,官场的事永远没有那么简单。郭清华年龄即将到线,让他这样往死里得罪范鸿宇,纵算是郑美堂,也得花点力气去做通郭清华的工作才行。说得再直白一点,郑美堂得有足够的利益去打动郭清华。
他现在欠郭清华的人情越多,将来等他当了市长之后,要还的人情也就越多。
郑美堂和郭清华之间,并无太深的私交,完全是一种“政治盟友”的关系。
以郑美堂这样的性格,想要交到一个真正的知心朋友,可不容易。
谁不在心里对他暗暗提防三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