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您能多信任您的侄儿几分,不说旁的,在您不上朝的这几年中,把朝中的事情交由侄儿监管,现如今姑母您也不会落得这般无助的地步啊。”
  说到这里,武三思十分鄙夷的朝着张昌宗的尸体扫了一眼,啐说道:“就这般的废物,只配姑母逗个闷儿的玩意,能成的了什么事情。”
  若不是朝臣掣肘,群臣抱团,李家宗室的上蹿下跳,他这本来就姓武之人,自然就被排斥到了众人起事的边缘地带。
  等到与武皇陛下开始讨价还价的时候,这群人才想起来,还有他这号的人物的存在。
  就算是现如今的他出现在了这个寝殿之内,他也是知道的,这个最终的位置,这一屋子的人,绝不会让他这个姓武的人来担当的。
  及是如此,他又操心个什么劲头?
  自己手中攥握着京畿十六卫中的四卫的兵力,这其中所有的人,将来都是需要仰仗着他的拱卫的。
  怕球!
  老神在在的武三思,也不说自己的决心,也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发完了牢骚之后,就闭着眼睛,不想再掺和到其中了。
  那么,现在殿内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人,那个从一开始就跪趴下来,一言不发的四子李旦了。
  所有人的目光,所有安静下来的压力,现在都聚集在了这个压根就不显眼的男人的肩膀之上。
  让他那个在以丰韵为美的朝代中,稍显消瘦的身躯,如同巨浪之中的一叶小舟一般的,摇摇欲坠,飘摇不停了。
  这般的压力,这般的寂寞,在抻到了一定的时刻之中的时候,反倒是将李旦最后的一点胆气给逼迫了出来。
  这个向来和稀泥的四皇子,在这个寂静的殿堂之上,竟是主动的开了口:“母亲,莫要伤心了。”
  “您退位之后也是太上皇,无论是皇兄或是表兄中的哪一位当了皇帝,儿臣,儿臣都愿意陪伴在您的左右。”
  “儿臣让膝下的几个孙儿尽数过来,给您逗乐,替您养老。”
  “咱们安安静静的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您若是寂寞了,儿臣愿意给您再找个知心人。”
  “咱们不那么累的生活,不好吗?”
  很好啊,谁人不知道这般生活的好呢?
  但是一个人尝试过了权利地位所给她带来的愉悦满足之感,又怎么能够承受的了,失去权势时的巨大的空虚之感呢?
  一个从来未曾登顶之人,是不会懂其中的落差的。
  所以,武皇帝难得的柔和了两分,淡淡的看着远方,对着李旦回到:“你不懂。”
  “那听起来再不错的以后,也不是朕想要的啊。”
  这前面的劝慰,已经是李旦这么多年以来最大的勇气了,当武皇陛下打断了他的话语的时候,他就如同撒了气的皮球一般的,再也不敢多言了。
  这个屋内,再一次的沉默了起来。
  却是在这短暂的沉默过后,是武皇帝那疯狂的嘲笑之音再次的响彻整个殿堂:“哈哈哈,张柬之,太平,看到了吗?”
  “这就是你们想要的李唐,这就是你们想要的还政与其手中的李唐帝国的接班人。”
  “三个废物,三个连何所谓承担都不清楚的废物,这样的人能否让你们心心念念的大唐持续下去,是否真的能够比朕的大周更加的稳定繁荣?”
  “朕想,你们的心中有数,你们只是不甘于朕的性别罢了。”
  “这大周朝,但凡是一个男人的君主篡权夺位,现如今的状况就不是你们的所谓的拨乱反正,而是正在外朝中为这大周朝的太子继承人选,而打得头破血流的了。”
  “而你们又怎么敢像是现如今这般的逼迫与朕,不但不敢,你们当中的所有的人,还要巴结于我,讨好于我,等待着我总有一天玩腻当皇帝的游戏了,将这个太子的诏书颁发下去才是。”
  “而朕的大周王朝的继承人,将是周的正统的君主,而你们,则千秋万代的是我大周朝的子民。”
  “哈哈哈哈!”
  一身玄衣皇袍的武皇陛下,仰天大笑,癫狂却是带着莫名的心酸。


第536章 轮到你上了!
  “恨不能为男儿身,恨不能为男儿身啊!”
  “但是若有来世,朕仍希望能为女子,以朕的女人之躯,依然能够创惊天动地之伟业。”
  “朕,能做到于此,此生无憾,后世分说,自有定论!”
  霸气回归的武皇,虽然两鬓斑白,虽然垂垂老矣,却是端坐在殿上,容不得半分旁人的忽视。
  她将双臂展开,大袖冽冽吹起,对着左右围满的朝臣,大喝了一声:“上笔墨,传朕的旨意。”
  而那些宫内近身的内侍官员们,还如同往常一般,齐刷刷的回应到:“喏!”
  宫中的效率不差,惯用的文案卷宗旁边,就有空白的旨意卷轴。
  ‘哗啦啦’
  将双臂放下的武皇陛下,一把就将案几上与张昌宗用于嬉戏的瓜果摆盘,具都推到了地上,让这个小案几,能够发挥它最后的作用。
  饱沾了墨汁的旨意,在龙飞凤舞之中,被眷写在其上,而淡定的将书写完毕的旨意,递到了张柬之手中的武皇陛下,则是垂下眼皮,默然的发出了人生最后一道命令:“念吧。”
  “喏!”
  “朕在位一十又一年载,正值李唐继承之人,人才凋敝,政权遭天下荡覆之际。朕自当挺身而出,仰瞻天文,俯察民心,兢兢业业,扶危局,拨乱政。”
  “还天下百姓一个清明安宁的天下。”
  “现多年明治,唐继承之人,茁壮长成,而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相王。”
  “圣力三年XX月XX日。下。”
  读完了一篇圣旨之后,殿中的朝臣们则是一个个的纷纷开始拱手施礼了起来。
  自这最后的一笔落下的时候,李唐的最新的继承人,就跟着尘埃落定了。
  所以,这心最为忠心的臣子们,终于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他们的起事成功了,而作为隐形的首脑,狄仁杰狄公的最后的一番心血,终究是没有白费。
  当然了,他们脑海中紧紧的绷着的那一根弦儿也跟着放松了下来。
  到了这一刻起,那还在各自脖子上悬着的铡刀,也终究是消失不见了。
  今日的夜晚,即将过去,那被众人期盼的黎明,还久吗?
  对于朝臣们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庆幸的时刻,但是对于堂下的三个人来说,有些人的情况就不怎么美妙了。
  原以为自己乃是三子,是武皇陛下现存的儿子当中的最为年长的皇子,这些朝臣们不都是崇尚嫡长制度的吗?
  为什么这圣旨之上出现的是相王的名字,却是无一人反对呢?
  李显想不明白,他也不敢发话,但是那个胆子比胸还大的韦氏,则是毫无顾忌的就将自己的疑惑给说了出来。
  反正现在已经是李旦上位了,若是现在不闹,等到这圣旨在今日的大朝会之上一经这宰相的手发布出去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什么转圜的余地了。
  与其今后要仰人鼻息而活,不如轰轰烈烈的争上一把。
  所以,早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权势的武则天,就迎来了韦氏的诘问:“母亲,您的圣旨是不是写错了?”
  “您的三儿子,才是您最年长的儿子啊,而您当年将他从庐陵召唤回来的时候,不是打算将他立为皇太子的吗?”
  “这些,母亲,难道你都忘记了?”
  而随着韦氏的这一声落下的时候,一旁的武皇陛下是笑了,是耻笑。
  “呵,既想当表子又想立牌坊,你若是直接说,儿臣想要那个皇位,朕还能敬佩你们三分的勇气。”
  “现如今是你们逼迫的朕写退位的诏书,朕的心中不爽了,朕想要谁来当这个皇帝谁就有资格当这个皇帝。”
  “这儿子就剩下两个,朕自然选一个朕看得顺眼的儿子来当。”
  “怎么?你有意见?”
  到这时候鱼死网破,不值当,都是李唐的血脉,都是一样的好脾气,谁来不是当呢?
  朝臣们沉默不语,而韦氏却是奋力的反驳:“儿媳不服,那李旦与我家相公想比,并无出众的本领,依照嫡长制度,理应李显继位。”
  冷笑一声的武皇,朝着李旦的方向看了过去的时候,眼睛却是一亮,因为她看到了一个极力想要隐藏自己身形的熟人,也是许久到,都快忘记的一个惊鸿一瞥的男人,那就是顾峥。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思,武皇陛下直接朝着顾峥的方向一指,说道:“你说的那个道理,站不住脚,这朝臣之内就有人,分分钟的就能说出两三条的原因,来让你心服口服。”
  “喏,朕给你指个人跟你分说,那,就那个。”
  这武皇陛下的手随意的一指,就把顾峥给指了出来了。
  就连本身在他身边的稍微近一点的朝臣,都瞬间的将脚丫子往外侧退出来了几分。
  瞬间,就将空荡荡的站于李旦身后的东宫洗马给昭现了出来。
  “顾峥,你来说说吧。”
  被明确点名的顾峥,此时正有一千头的骆驼从他的心中奔跑而过,其凌乱程度不亚于龙卷风肆虐而过。
  他口中的草尼玛这样不文明的词语,在这个时刻中还不能喷涌而出。
  最最要命的是,自从他进入到了这个殿堂之内,他神识海之中的笑忘书就蹦了出来,与那个祸国殃民的器灵,正在进行着殊死的搏斗呢。
  不是说吞不下去,而是吞下去了不好的消化。
  这一方大能丢下来的佛家之物,是又红又金,顽抗到底的就想回到佛祖的怀抱。
  在消化的过程中,顾峥都能看到小金球的肚子,就像是怀胎七月一般的,胎动躁动个不停了。
  就在这个紧张的时刻之中,这武皇陛下突然把他揪出来,闹出这一场的幺蛾子,这不是找事吗!
  但是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刻了,这可是关乎到能不能够顺利回归的事情,作为李旦的既得利益的共同体,顾峥自然是义不容辞的上了。
  而那个在朱砂痣中的委托人的灵魂,也瞬间的打起了精神,看着这个外界的大能,怎样解决这一次的危机。
  顾峥瞬间就调整好了心态,在众人面前不疾不徐的一拱手,才娓娓的道来。
  “既是陛下有令,臣不敢不从。”
  “臣先从陛下曾经所颁发的旨意内容上来阐明吧。”
  “神龙三年,陛下在狄阁老主人的见证之下,下诏书就立了皇四子李旦作为大周朝的皇嗣继承人。”
  “由于陛下对于皇太子的设立比较反感,朝臣们自然是同意了这个所谓的换了一种说法的皇嗣的设立。”
  “但是这个时候,庐陵王陛下李显在做什么呢?”
  “远在流放的民居之中,做着男耕女织的民家百姓的生活。”
  “在李旦殿下,随着武皇一同学习打理朝政的时候,那李显殿下在山水之中陶冶情操。”
  “在李旦殿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将这朝内的三方面的势力,协调平衡的时候,李显殿下又在做什么呢?”
  “捕鱼,喂鸡,为明日中的餐饭担忧。”
  “而直到今年,皇帝陛下感念您与韦氏皇妃过得不易,将显皇子的家眷具都召唤到了东都洛阳之内。”
  “赐予王爵,赐予封号,赐予你们足够的高官厚禄。”
  “但是,这许多年的远离朝政所拉下的功课,让三皇子与四皇子之间的差距,已经很明显得被拉开了。”
  “若是今日天大亮的时候,这退位诏书一经颁布,能够顺利的接管朝政,在当日中就能让这个国家,这个朝廷,有序的运作起来的人,必然是四皇子李旦,而非是两眼一抹黑的三皇子李显啊。”
  若是像原本的轨迹,给李显你五年的时间,让旁人看到了你的无能,说不定,就会有那有心人像是太平等人的支持,这皇位自然会落到更加无能的人的头上。
  可惜,早了五年,早了五年的水到渠成,早了五年的武皇陛下与张家兄弟的相遇。
  当然了,顾峥不会居功,他只是平静的继续阐述着这些事实。
  “所以,这是四皇子优秀于三皇子,更是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其一的理由。”
  听到这里,全殿的人都齐刷刷的点头。
  国家的平稳过渡是最重要的,坐在上首的人,自然也不能在关键的时刻中掉链子。
  否则这将成为李唐的笑话。
  看到大家的认同,顾峥下意识的顿了一顿,才继续的说了下去:“其二,也就是看子嗣继。”
  “据我所知,四皇子子嗣之中,有五位嫡出子嗣,兄弟之间素来和气,长子李成器,为人和善,善于书画,而三子李隆基,更是被武皇都称赞的颇有太宗风范的,能开辟新风气的最有出息的孙子。”
  “而三皇子的子嗣呢?不用我多说了吧?韦氏皇妃,您最引以为傲的儿子,唯一的嫡子,早已经早殇。”
  “剩下的三位庶出的皇子,皆是碌碌无为之辈。”
  “您倒是有个极其得宠的女儿,但是怕是今日中让三皇子上位之后,依照您这说一不二的性子,哈哈,到时候这李唐家的皇朝,是归了韦氏了,还是归了您的女儿了,还真不好说。要再弄出一个四不像的女皇出来。”
  “那才是李唐有史以来最大的笑话呢。”
  这顾峥的一番话说出来,一旁的大臣们,看着这个强势的却是没有几分气度的女人,都暗生警惕了起来。


第537章 第十二个世界的回归
  这女人恋权,最怕的就是睚眦必报,心胸狭窄,这世间出得一个武皇陛下这般的女人,却是出不得心胸开阔的第二个了。
  顾峥的这一番话,直接就戳到了韦氏的痛处。
  她膝下没有亲儿子能够继承她身后的地位以及财产,她现在所做的所有的努力,在百年之后,都会成为别人的嫁衣。
  呜呼哀哉。
  气疯了的韦氏,眼珠子通红,看这般的模样,竟是想要直接扑将过来,喝顾峥的血,吃顾峥的肉。
  连一开始见到了顾峥的模样,那心底中涌现出来的几分涟漪,也被这冲天的怒火给冲散的一干二净了。
  但是顾峥唯恐这仇恨拉的不过瘾,他又将这第三个指头给比了出来。
  “我这第三条呢,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纵向的比对,三皇子与四皇子的外戚的影响力。”
  “三皇子不用说了,诸位能够眼见到韦氏皇妃的影响力有多大了。”
  “人们总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想当初武皇这般的女子,费尽了心力才夺得了这偌大的江山,靠的根本是什么?”
  “还不是最初的高宗陛下的新任。”
  “若是如此,武皇陛下也是兢兢业业,一刻不敢多行,待到高宗百年之后,才敢行事。”
  “但是韦氏呢?呵呵。我想就不用我多言了吧。”
  “但是我们的四皇子殿下呢?他并没有皇后,他的两位皇后,皆早殇与前,轻轻松松,并无任何的掣肘。”
  “那些经历过改朝换代的臣子们,那些见过血雨腥风的弄权的斗争的宗室们,是选一个干净的无拖累的皇子继位呢?还是选您这种的危险未来皇后所嫁给的皇子登顶呢?”
  “这基本上是一个不必要的选题了吧。”
  待到这一段的话说完,顾峥还坏心眼的清风朗月一般的转向了韦氏的面前,深深的一拱手,再次的说道:“若是韦氏皇妃真的是为自家的相公着想。”
  “您大可将这个最关键的其二其三两点一并的在这里消除干净。”
  “您瞧您的背后,禁卫军手中的弯刀了吗?”
  “只要您将其扎入到自己的心脏之中,这所有因为您所带来的后续的不利的影响,就全都消失殆尽了。”
  “到时候三皇子那政务不熟的缺点,反倒是因为嫡长继承制度的原因,也成为了可以培养的一项优点了。”
  “只是不知道韦氏皇妃,对于三皇子的深切的爱意,能不能够达到您为了他的前程舍生取义的地步了。”
  说到与此的顾峥,是蛊惑的,也是危险的。
  但是他那敏锐的观察力却是发现,再听到了于此的时候,一直藏在韦氏身后的李显皇子,却是偷偷的看了一眼自家王妃的背影。
  这一眼之中,包含了多种的复杂意味,其实,所有的皇子,他们的内心中都是存有那丁点的野望的吧。
  但是更加的有野心的韦氏,怎么可能同意顾峥刚才的提议呢?
  她之所以奋力一搏的原因,是为了让自己以后有着更加舒适的生活,以及更加庞大的权利。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她要活着,去享受她应得的肆意的人生。
  所以,韦氏的嚣张气焰,就这样的被打压了下来。
  而李旦那感激的眼神,也随着顾峥的慷慨激昂的一番说辞,更加盛了几分。
  看到诸人皆是安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认同了自己的那一份传位的诏书。
  在这个第一线的阳光还没有洒落的时刻中,武皇又开口说话了。
  “李旦,若是我记得不错,顾峥还是从朕的身边调出去,担任你东宫洗马一职的吧?”
  “是的,儿臣对此感激不尽。”
  “哎,现在想来,在张家兄弟的手下,又有多少这样的臣子被逼出去的呢?”
  “原本就是朕的缘故,让一个颇有辩才的状元之才,去做那贴身属官这等大材小用的职位。”
  “若是你顺利执政之后,还是将顾峥调到他和应该去的职位去吧。”
  “这是你东宫的亲信,而我这个不称职的母亲,也只有在这个最后的时刻中,进一个母亲应有的爱心吧。”
  到底是李旦,这难得的母爱散发竟是让他哽咽三分。
  他抹着泪的回应到:“一切都依母亲的,上朝之后,新朝初设,许多地方都余有空缺。”
  “儿臣将顾峥送到御史中丞的官职之上,监察百官言行,发挥他的辩才之利,以为新朝保驾护航。”
  对于李旦的这个安排,武皇再也没有多说,年岁大了,这一晚上的争斗下来,她已经没有了精力,再继续去看她儿孙的辉煌了。
  默认就是同意,新朝的李旦,带着着一众拱卫他身后的朝臣们,迎着朝阳,走向了属于自己的新的纪元。
  这一天,无人去管身首异处的张家兄弟。
  这一天,一代周朝最伟大的女性皇帝,被羁押软禁在了洛阳的深宫之内。
  这一天,没有曾经的李显的过度,这个最有眼力价的帝王李旦,顺利的登上了王位。
  ……
  一道银光冲破天际,直向云端。
  心有所感的顾峥,在新朝堂之上,听着堂中宣读的旨意的同时,将头仰了起来。
  而已经返回到了他的神识海之中的,偷摸的将佛家的器灵给消化掉的笑忘书,则在暗中的捶胸顿足。
  到底是错过了一个。
  雁过拔毛的自己,又受到了不可逆剧情的拖累,没有等到武皇身上的器灵脱出的那一时刻啊。
  一旁的一位有点交情的小官,轻轻的碰了一下顾峥的胳膊,让其回神,因为新登基为帝的皇帝陛下,已经在上方,宣读起了朝臣们早就准备好的,各个官职的重新的任命了。
  而现在,那特别加出来的一个人,自然是连升两级,一跃成为了正五品上的御史中丞的顾峥。
  他在旁人的提醒之下,迈出朝臣的中间,在空空荡荡的走廊之上,朝着那个遥远的距离的帝王,做了再一次的拱手谢恩。
  “谢陛下!”
  这一刻,尘埃落定。
  拨乱反正的枷锁,再也不能束缚来自远方的灵魂。
  ……
  一身轻松的顾峥,恢复到了原有的小球的状态,携手着金色的笑忘书,朝着那莫名的天空之上,比出了他们意念形成的中指。
  拳头大了不起啊,一方天地的法则无法去规矩自己的时候,还不是想怎么嘲讽就怎么嘲讽吗?
  鄙视完毕,抽身而出的顾峥,瞬间就回到了黑暗的空洞之中,再一睁眼,他就再一次的出现在了他那个安静如斯的小院之内。
  小书房中一切如旧,再次回归的顾峥,却是一脸的茫然。
  因为向来都有着每一个世界的回馈的顾峥,此次经历了这么久,竟是一根毛都没有带回来。
  不说旁的,他在前朝为官这么多年,又去李世民治下整理佛经,编纂典籍,好歹也那点唐代的书籍画册啥的回来。
  不说一夜暴富吧,总也是变成了一个大收藏家了吧。
  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就连太平公主赐予的金银,后来赚得的俸禄都不曾带回。
  这是最抠门的世界,没有之一了。
  但是回归后的顾峥,与笑忘书分离之后,是看不见自己现在的状态的。
  在他即将要愤怒的打书的时候,桌子上的笑忘书及时的阻止了顾峥的暴走。
  “哥!那方世界赐予了你无上的运势。”
  “它将当初从武皇身上窃取的那五年时间的气运,削弱了十分,赠与你了其中的一缕,现如今被你给带回来了。”
  “这是什么意思?说仔细点。”
  一听有好处,顾峥就没有原本那么的难受了。
  笑忘书赶紧的回到:“意思就是说,您承受了那个世界的气运之后,直接影响到了你自身的幸运度。”
  “在不透支未来的幸运度的情况之下,你今后的运气,会出奇的好?”
  “哦?有多好,会持续几天?”
  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我哪里知道啊?
  但是笑忘书不敢说,它只能含糊其辞的回到:“这说不准,要看你身上具体的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这运势的消耗程度来定了。”
  对于此回答并不满意的顾峥,挑了一下眉毛,在笑忘书的一哆嗦之下,敲了敲书身说道:“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先放在一旁,还是先看一看,我离开之后,那个世界的回放吧。”
  “是!”
  笑忘书回答的很是痛快,书页也迅速的翻到了第十二个世界的书页之中。
  随着一阵的金光大盛,那代表着一十二的书页,就如同水波一般的,荡漾了起来,一副唐初的画卷……缓缓的展开。
  ‘……’
  寺庙的佛钟之音,远远飘荡。
  岁月仿佛十分的眷顾辩机,在这个人至中年的时刻中,他的面容不变,仿佛时间从未曾从他的身上停留。
  普光寺内,山峰连绵。
  旺盛的香火,仿佛冲天直上的青烟,宣示着它们在这个繁盛的土地之上,扎稳了脚跟。
  这是平常的一天,又是山中平常的一年。
  但是此时的辩机,却是在朝着山后的放置历代高僧的骸骨塔的方向,缓缓的走去。


第538章 第十二个世界的回放(一)
  他身边偶然经过的僧人,都会对他低头施礼,因为他就是普光寺历史上接任住持时,年纪最轻的男子,也是将普光寺发扬光大的中兴的掌门。
  可是此时的辩机并没有对这周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有着半分的停驻,他仿佛已经听到了轮回的脚步,感受到了契约的召唤。
  他知道,属于他的大限,即将来临。
  那个契约拿走了他二十年的寿数,但是却是将必死的他,挽救了回来。
  冥冥之中他有过感召,其实还是他赚到了,让他多活了这二十多个春秋岁月。
  让他陪伴在玄奘法师的身边,将《大唐西域传》完整的翻译整理而出。
  让他静心的参悟这浩瀚的属于佛经的海洋,体会佛家无上的典籍。
  这一切值了。
  比速死于女人的身下,莫名的枉死值得太多。
  而现在的他,在这个契约即将完成的最后时刻,为这个他奉献了一辈子的普光寺,做出他最后的贡献。
  大德之人,大造化之僧,死后皆有机会生成佛家舍利,为骸骨塔内定海神针,添砖加瓦。
  就让自己这仅存之驱壳,贡献他最后的一份力量吧。
  白色佛塔,巍峨壮丽,清心佛经,厚重质朴。
  辩机的脸上带着微笑,坐于空置塔中,完成了他在这个世界之中的使命。
  而那一丝金色的光芒,透过时间屏蔽,反馈到了属于另外一个世界的顾峥之身。
  “……”
  又是一声钟声响起时,尘归尘,土归土。
  只余留下天上佛祖的一声叹息。
  ……
  光影转换,春去春来,还是相同的山峰,还是一样的弱水。
  延绵长路上,一队人马,策马而行,朝着东都洛阳的方向行进。
  那一堆人,明显的分为前后两拨,一追一逃,却是带着三分儿戏的意味。
  那前方的男子,只用青绸简单的束发,在一匹白马之上,因其烦闷,而频频的转头。
  看向他身后如同小尾巴一般的,紧追不舍,怎么甩也甩不掉的一队人马的时候,却是连连的叹气,恨不得立刻有人能够解救他于水火之中。
  而远远的坠在这个男子身后的人马,为首的竟是一个带着纬纱圆帽的女子,一身艳红色的胡服,一手握缰,一手持鞭,还有闲心朝着前方紧追不舍的男人,叫嚣吼去:“顾郎君,你莫要跑啊!”
  “我就想问问,你为什么要跟我四叔的面前拒婚??”
  “我李裹儿就这般的见不得人吗?”
  “若是论容貌,我乃大唐第一美人,若是论地位,我更是皇帝陛下亲自封下的安乐公主。”
  “当朝的梁王殿下是我的父亲,当朝的皇帝陛下是我的四叔。”
  “我到底是哪一点入不得你的眼睛,就这般的抵触与我的婚事了?”
  而听到了安乐公主的怒吼,前方的顾峥,催马的速度,不降反升,他咬着牙一言不发,只想赶紧离这个可怕的祖宗越远越好。
  谁不知道这安乐公主,与其韦氏母亲在性格之上有着七八分的想象。
  那在家中的母亲早已经为自己订婚这件事情,又是满朝的文武尽人皆知,怎么到了那个不讲理的安乐公主的口中,强抢婚事的人,反倒是理直气壮了呢?
  在经过了顾峥的锤炼之后,这一世的委托人,很是有几分文人的执拗。
  他虽然没有顾峥那种通天一般的马术,但是平日中也是练习不缀,一时半会的不会因为马匹间的差距,而被安乐公主追了上来。
  他只希望,早早的进得那洛阳城内。
  对方会因为对于皇权的顾忌,对于他中书侍郎的品级的忌惮,让这位安乐公主,能够悬崖勒马,不会那么的嚣张行事。
  可惜,那个疯子一般的女人,因为韦氏的过度的骄纵与补偿,也养大了她的心。
  在她的眼中,现如今的四叔欠着他们一家的恩情,而这个皇朝之中最为尊贵的公主,也是非她安乐莫属的。
  所以,威吓不成的安乐公主,在看到了顾峥如此的抵触,竟是连话都不愿意与其多说的时候,是又羞又恼,想都不想的,就将手中的鞭子给甩了出去。
  不但与此,她还朝着身边的公主侍卫们下达了更加残忍的命令:“给我放箭,将他胯下的那匹跟我作对的马,立刻给我射死!”
  “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