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世纪初-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互联网发展经过前面一两年的摸索期,开始步入高速发展期,慢则一两年,快则数月,国家肯定会出台政策施行监管,不可能任由这一块虚拟区域游离在国家法律法规之外。所以我建议老弟,在没有正式进行相关的备案和许可之前,不要闹得太大,否则被有心人利用,你会惹上一身骚。”

  李正一点头说:“许哥说的是,所以我现在仅限于襄宁市内,针对的群体仅仅是传奇的玩家,暂时没有打算往外推广。”

  许有才说:“小打小闹倒是没问题,现在的互联网上,各种网站开始百花齐放层出不穷,都是没有经过正轨备案和许可的。就比如现实社会中的小商贩,各种小商贩都没有去工商局注册备案,只要不闹大,工商局就懒得去管你。可你一旦铺大摊子,闹出的动静过大,工商局很快就会上门找你的麻烦,轻则罚款重则停业整顿,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正一虚心受教,这些事情如果没人跟他说,一时半会哪会知道。

  许有才继续说:“至于你说的支付模式,说白了就是现有银行网银在线支付的拓展,你不过是在原本直接交易的买卖双方起了一个中间人的作用,说到底,就是一个担保公司,只不过资金在你的网站做了一个周转。”

  李正一说:“具体能不能做?”

  许有才沉吟说:“有点难度,银行是出了名的不好说话,而且对于银行来说,一怕麻烦,二要有利益,所以关键点,是你怎么说服银行为你打开接口,开通支付商户账号。”

  李正一虚心地说:“正因为不怎么明白,所以才来跟许哥请教。”

  这时菜已经陆续上齐,许有才点点头,提着筷子边吃边皱眉头。

  良久,许有才停下筷子问:“你是想打通所有银行,还是某一家银行?”

  李正一说:“暂时一家银行就足够,现在一家都难,甭想那么多。等到后续发展起来,只要做得好,有之前的银行做比较,其他银行应该也不会有多大的难度。”

  “嗯。”

  许有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问道:“你对网站有信心?”

  “有。”李正一毫不犹豫地回答,前世淘宝那么牛叉,这一世虽然换成了自己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外行,但淘宝的潜力依然巨大无比。


第273章 分行

  再说自己不行不要紧,大不了明年请个职业经理人运营即可,不过自己记忆中厉害的电商领头人就只知道两个,一个原淘宝开创者马芸,另一个就是京东的开创者刘墙东。

  马芸现在应该蹲在杭城,人家的阿里巴巴办得红红火火,搞不好现在也在弄淘宝,请他的可能性就是零。至于刘墙东,人家是人大毕业的高材生,现在估计也混得风生水起,撬来的可能性只怕也不大。

  关键是李正一还不知道老刘现在在哪。

  许有才说:“我发现你的网站如果真的发展起来,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就是沉淀资金会非常庞大。”

  “你说的是客户转存在我这边的资金?”

  “是的。”

  李正一说:“这点确实不假,现在淘宝网仅针对襄宁市内的传奇玩家,最高的时候,你所说的沉淀资金都有上百万。”

  “怎么有那么高?”许有才不信地反问,“你刚才说,网站注册玩家人数才一万不到,平均每人有上百元的资金闲置?”

  李正一解释说:“买家闲置的资金不多,一般都是用多少汇款多少。主要闲置的资金是卖家的,因为人手问题,暂时有规定,卖家店铺最低一个星期才能提现一次。”

  许有才顿时来了兴趣,他夹上一口菜,放下筷子,边吃边说:“那你这个网站大有可为,沉淀资金大的话,可以利用这一部分资金来跟银行谈判。别的银行不敢说,建设银行是我熟知的,只要你答应把你网站的资金账户放在建行,开通建行的支付商户账号,还是有可能的。”

  “真的?”李正一大喜之下,开始患得患失地反问。

  “我只说有可能。”许有才毕竟不是分行一把手,不敢把话说死,“不过,你最好等到年后2、3月来虹宁区襄宁分行来找我,到时候我陪你一块去跟行长说,或许有机会成功。”

  “好。”

  李正一一口答应,然后又疑惑地问道:“你不是在青云区支行吗?怎么跑襄宁分行去了?”

  许有才嘿嘿笑道:“说起这事,我正打算来感谢你呢。上次你跟我说的事情,我整理成文件汇报到上面,最后还真的被省分行领导重视,我得了小小的一份功能,年后升任市分行金融事业部负责人。”

  支行行长转分行部门负责人,职位上谈不上高升,但却是银行系统内非常重要的一步跨越。对于起点低的人来说,在基层一步一步爬到支行行长,算是封顶,想要再进一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从支行行长转为分行部门负责人,说明已经进入分行领导的视线,分行本身比支行高上一级,对于个人的发展前途来说,相当于天花板更高,可提升的空间更大。

  李正一连声恭喜,真心祝福许有才。

  刚才对方提到分行行长,李正一忍不住问上一句:“许哥认识襄宁分行的行长?”

  许有才点头笑道:“以前就认识,我能坐到支行行长,对方出过力。这一次上报的文件,我不是直接越级汇报到省分行的,而是把文件转到市分行行长这边,由他提报上去的。”

  “许哥果然厉害,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啊。”李正一赞道。

  许有才哈哈一笑:“不瞒老弟说,其实我心里知道,就算我直接汇报到省分行,对我来说得到的好处也就那么一丁点儿。老领导那边在省行有关系,还不如把人情给对方,我在落到实惠的同时,还顺便做了人情。”

  这算盘打得真精,李正一笑嘻嘻地举起杯子说:“来,许哥,祝贺你以后前程远大,我们干一杯。等老领导高升到省分行,或许你接替市分行的日子就不远了。”

  许有才一时间听得有些飘飘然,如果真的接管市分行,那当真是做梦都不敢想的日子,而现在,似乎出现了那么一丝曙光。

  ……

  辞别许有才,李正一返回网吧。

  回网吧的路上,一直在想,世事真是奇妙无比,数月之前,他做梦都不会想到,顺手救下的这个中年人,会在不久的将来,给予自己最为关键的帮助。

  其中的因果极为玄妙,有时候真的不得不感慨一下气运的重要性,世上之事,一饮一啄,就如老天的定数一般。

  联想开来,李正一开始期待离去将近快一年时间的欧阳清。心里祈祷对方千万别出什么状况才好,那是一个答应为他付出十年代价的高科技人才。见识过时胜杰的表现之后,李正一更加期待欧阳清回来之后的表现,在他心里,欧阳清始终要比时胜杰厉害,但具体厉害多少,可就不得而知。

  网吧二楼。

  时胜杰见到李正一回来,便停止当前的工作界面,切换到淘宝网数据后台,招呼他说:“这几天访问量突然加大,注册人数也突然增加,但多数都是呆滞的账户,并没有产生交易。”

  “咋啦?”李正一凑过去看,“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吗?”

  “不是怀疑什么。”时胜杰解释说,“只是跟你说一下现象,我特意查了一下访问的ip源,新增的点击和呆滞账户都是来源于襄宁市外,估计是淘宝网开店的传奇玩家在游戏内打广告,所以导致访问量突然增加。但吸引过来的传奇玩家,对目前的交易方式,事实上也不是很放心,所以才会产生无交易的呆滞账户。”

  玩家自发打广告的行为极有可能存在,毕竟经过淘宝网站的提现之后,开店的玩家都知道淘宝网属于可信任的网站,为了个人利益着想,打广告是肯定不会少的。

  李正一沉默半晌说:“目前线上交易,并不是主流思想,绝大部分人都还在传统的线下交易思维中没有拐过弯来,抱有不信任的态度也在情理之中。游戏玩家群体以年轻人为主,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老一辈要强,只要我们给予他们一定的安全感,很快就会抓住他们的心,而这个安全感,现阶段只能依靠公司的正规化和交易模式的可靠来体现。”

  时胜杰点点头,没有说话。

 

第274章 团聚

  李正一继续说:“公司这一步,我已经托秋姐在做。交易模式这一块,今天我特意找从事银行工作的朋友咨询了具体情况,对方告诉我,有一定的可能性,可以说服襄宁分行给我们开通支付商户,具体时间跟公司注册成立差不太远。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先稳住淘宝网目前的局势,并随时准备针对建设银行襄宁分行开放的接口做开发。这一块,就只能让你多费心,淘宝网的运营和维护,现在全压在你一个人身上。”

  “维护只是小事情,运营方面,暂时能支撑。”时胜杰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说服银行同意开通支付商户的?”

  李正一摇头说:“暂时八字还没一撇,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对方只是说有可能,没有十足的把握。年后去找他,看看情况再说。”

  年前几天时间转瞬即逝。

  2002年2月11日,大年三十。

  李正一跟林远图一行五人,吃过中午饭,准时从网吧出发,赶往东城区收购站。

  其中林文星和李勇两人是要回家的,自上次出来好几个月,一次都没有回去,估计都有点想家,一路上叽叽歪歪聊个不停,一看就知道是情绪激动给闹的。

  回去之前,李正一给庄向秋打了个电话,一方面是告诉对方,回家过年了;另一方面是想跟她说一声,年前对方说要准备的资料已经弄好,随时都可以提供。

  路过东城区商业街,五人又一起大肆采购了一番,大包小包地提着,都是买给自己家人,用来孝顺的礼品。

  回到收购站,已经是下午两点半。

  因为时间紧张,林文星和李勇两人跟收购站众人打过招呼后,没做停留,直接赶车前往莫公乡。大年三十的车况很紧张,一不小心落下一趟,价钱就要涨上一截,要是悲催地留到晚上没赶回家,光车费就要好几百,还没人送。

  李父李母、李正一外婆还有崔兴发等人,见到几人回来,都高兴得不得了。老人家更是拉着李正一的手,紧紧握住不放松,大女儿家和小儿子家的变化,在这半年多时间内,她都瞧在眼里,可以说没有李正一的转变,就没有两个家庭的变化。

  人老了,最欣慰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子女后代都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李母看到邵琴两口子同样大包小包提回家,连忙接过弟妹手中的东西,嘴里埋怨说:“家里什么都买了,你们还买这么多东西来干吗?”

  邵琴亲昵地挽着李母的手说:“大姐,我们两口子去了外面,把妈丢给你一个人照顾,我们都过意不去。再说了,我们俩在外面,还多亏正一照顾,大姐呀,你可生了个好儿子,现在越来越出息了。”

  李母听得一脸满足,脸上的笑容像绽开的花朵,藏都藏不住。

  另一边,李父掏出烟来敬给林远图:“小弟在那边生意怎么样?上次听正儿说,你在那边开的饭店还不错。”

  “生意还行。”林远图点着香烟,开始跟自己的姐夫聊起开店的经过。

  
  李正一陪着外婆聊了一会,李母和邵琴就拉着外婆去里面说话去了。旁边崔兴发这才瞅着机会,跟李正一说:“李哥,听说你在那边开了很大一个网吧,有多大?”

  “叫哥。”李正一拍拍他的肩膀说,“以前不是跟你说过吗,不要叫李哥。”

  “嗯,哥。”崔兴发从善如流,呵呵傻乐。

  “网吧很大。”李正一刚掏出烟,没取出来,先用手在面前虚空画了一个大圈,“非常大,一二层,几百台全是电脑。”

  崔兴发对此根本就没什么概念,一点惊讶的表情都没有,随口哦了一声,接过李正一递过来的香烟,点着抽了一口,又问:“那你们都回来,二哥三哥也回了莫公乡,网吧咋办?关门停业吗?”

  “没呢,有人在管。”

  “那你们什么时候去?家里能呆几天?”

  李正一说:“呆不了几天,可能初一初二就要去。对了……收购站这边的生意还好吧?有没有出现过什么状况?”

  崔兴发说:“生意就老样子,不多也不少,反正都是熟人了,闹不出什么事儿来。棚户区这边的混混,偶尔有不长眼的,会来打秋风,但知道是疤脸罩着的后,就再也没来过。”

  “疤脸在家干吗?”李正一听到说起疤脸,便随口问了一声,以前承的情一直没还呢。

  崔兴发说:“好像没出去鬼混了,时不时看到他收点废品过来卖。他家里有个老娘,经常要细心照顾,所以收废品也只能隔三差五地出去。”

  李正一抽着烟没出声,心里想着隔天拿点礼品去看望一下。事实上,棚户区这边龙蛇混杂,如果没有疤脸时不时来卖点废品露个脸,李家收购站绝对没有这么太平无事,多少都会闹出一点事儿来。

  严格来说,这都是人情。

  李母这时出来喊:“正儿、兴发,要不要进来喝糖水?”糖水都是白糖勾兑开水,这时候的农村,待客要么就是自家酿的米酒,要么就是白糖开水。

  崔兴发赶紧应了一声,转头说:“哥,进去吧,大娘肯定泡好了糖水。”

  “好。”

  李正一把半截没抽完的香烟摁灭丢掉,然后一起走上二楼。

  二楼堂屋明显改造过一番,沿墙的是一张宽大的长凳,比一般的长凳要宽上许多,也要长上许多,这凳子不好挪动,胜在四平八稳,结实耐用。

  凳子前面是一张方桌,下面用黑锅烧了炭火,炭火上罩了一张铁丝网,桌子上再铺上一层保温的薄褥子,用来烤火再舒服不过。

  再前面是一台新买的长城牌电视机,李父正在不停地换台,瞅上一眼,居然好几十个台,然后看到电视机后面白色的线路,李正一就知道,楼上肯定安装了配套的白锅,否则没有闭路电视,肯定收不到这么多电视台。

  桌子上摆着一个大盘子,里面有花生瓜子橘子糖果等物,李母和邵琴正在厨房忙碌,两个大男人一边看电视,一边陪着老人家聊天。


第275章 年夜

  李父见两人上来,招手说:“给你们俩泡的糖水,过来坐。”

  坐下后,李父说:“刚跟你小舅聊天,说你现在的网吧好几百台电脑,你咋来那么多钱呢?”

  李正一说:“小舅明白的呀,有一半是自己的,有一半还欠着人家。”

  “欠了多少?”李父担心地问。

  “不多,几十万吧。”李正一随口说,一出口就知道坏事,这一顿说教只怕跑不掉。

  果然。

  李父差点听岔气,使劲咳嗽几声才说:“你小子能耐,这么大的事都不跟家里说,欠那么多钱,你还不还得出来?家里还有十多万,年后带去,把人家的债还了。以后再有借债的事,跟我们商量,家里有,就不要去外面借,欠人家钱,总归不是好事。”

  李正一唯唯地听着,这话绝对只能当作耳边风的,观念不同,没法沟通,听着就是。以后如果自己开公司,万一找银行动不动就借款几百万上千万的,如果跟父亲说,还不把人吓死。

  林远图笑着说:“姐夫你可不知道,正一现在其实不缺钱,欠的债他自己就能还清,哪里需要你的钱。他现在网吧一个月的收益都是几十万上下,你就别担心太多,你自己的钱,就跟姐两人好好自用就行。”

  李父又差点听岔气,半晌才说:“这就是你上半年所说的网吧暴利?”

  “呃……是的,暴利。”

  李正一差点不记得什么时候说过,依稀好像是有一回跟父亲谈心,聊到过这些,但自己似乎没这么赤果果地说吧?

  李父叹气说:“你现在是真的长大了,管不住了,我现在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思维,也没什么好说的。你只要记住一点,自个儿多留点心思,别再走歪门邪道,知道吗?”

  “知道的,爹。”

  李正一点点头,又说:“我在想,等明年钱宽裕一点,在青云区那边买一套房子,到时候你跟妈还有外婆,都住过去。”

  李父愣然道:“那收购站怎么办?”

  “不开了呗。”

  “多浪费,一年十来万呢。”

  李正一又不得不闭嘴,要这么说,还真没法说通,两老口十有八九舍不得收购站的收益。可关键是,明年公司一注册,自己肯定会去长水市发展,网吧这边就只能交给邵琴来管理。

  而收购站这边,继续开下去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李正一的本意,是想让父母去那边过过轻松的日子,没必要守着收购站继续劳累。

  顺便,帮着打理一下网吧。

  不过这事一时半会没法说通,只能等到明年再说。

  林远图知道李正一的意图,帮腔说:“正一的意思,是不想让你们守着收购站整日劳累。他是在孝顺你们呢,为你们着想。”

  老人家在边上,这时也一直乐呵呵地连声说好孩子。

  李父说:“以后再说吧,这事儿不急,我跟你妈身体还好。”

  又家长里短地聊了一会,李父就进厨房开始炒菜,并把刚才做准备择菜洗菜的两

  
  个女人赶了出来。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管平日里如何过日子,大年三十晚上的正餐以及为正月初一早上那一餐,都是由男人掌勺。这是李家多年下来的传统,或者可以说,这是莫公乡农村大多数人家的传统。

  林远图本想进去分担,因为是客,也被李父赶了出来,倒是李正一凑进去说要不要帮忙,反而被李父留下来,说是正好可以锻炼锻炼。

  其实李正一不会做饭,不管是前世今生,从来就没有学着做过,单身的时候,都是在外面解决伙食问题。所以在厨房内,实际上帮倒忙的时间反而居多,最后李父不得不遗憾地让他退出来,否则一顿团圆饭都不知道要弄到什么时候才能好。

  出来没事干,外面溜一圈,发现门框上干干净净,忍不住回二楼一问,李父突然拍着脑袋说:“忘记贴春联了。”

  贴春联图的是喜庆,乡里人家,每逢春节,门框上几幅寄寓着祝福的对联必不可少,几乎引以为惯例。

  “对联在哪?我去贴。”李正一问。

  “问你妈去,她放的,可能在内屋。”

  在内屋找到叠放得整整齐齐的春联,李正一叫上崔子一块儿帮忙,两人熬上一小碗浆糊,便搬梯子开始弄开。

  襄宁市及其周边区域的习俗,除了春联外,春节的重点还有吃年夜饭、守岁以及开年第一餐,也就是正月初一的早餐。

  大年三十这一天,无论什么地方,上午的市集还是如之前几天一样热闹非凡,到了下午基本上就空荡荡的见不到人影,平常百姓人家,该买的早买了,商户们该卖的卖得差不多了,一一关门,家家户户几乎都蹲在家里准备年夜饭。

  丰盛人家,年夜饭准备得相当充足,甚至有从早上就开始忙活,一直到晚上春晚开始,一餐的年夜饭才正式完工。

  接下来当然是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一边彼此互相祝福、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一边观看春晚、指点节目品评好坏。

  李家过年所需的食材,早几天就由李父领着崔兴发,开着收购站的那一辆三轮车,两人来来回回忙活了几天,才把东西采购齐全。

  李正一三人回来之前,家里从上午开始,就已经在不停地张罗,最后这个阶段,才由李父亲自掌勺,完成最后的步骤。

  晚会开始的时候,李家的年夜饭开始了。

  李父格外高兴,相比往年,如今的生活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家的生活水平大踏步提升,又逢佳节,心情自然更为顺畅。

  家里以李父为主,第一杯酒首先必须由他敬出。

  李父先给林远图、崔兴发、李正一以及自己等分别倒上了一小杯白酒,再给邵琴、自己的丈母娘以及妻子分别倒上饮料,然后高举着酒杯,对林远图三人说:“第一杯酒,敬咱们的母亲,祝她一直开开心心、身体健康、事事如意。”

  转头,李父又对李正一和崔兴发两人说:“还有你们俩,一起来给外婆敬上一杯,今年难得跟外婆一起过年,你们俩说上两句。”


第276章 今宵

  李正一首先跟外婆说了祝福之语,崔兴发跟着叫了一声外婆,脸色红红的,语气却有点哽咽,眼眶一红后,啥也没说,先把酒给喝了。

  外婆高兴得合不拢嘴,或许这个春节对于她来说,也是别具意义的一个春节。

  其实真说起来,李父的感触最深,以往一到年关,两口子只能私底下一起唉声叹气,感叹生活之艰辛与不易。

  林远图和邵琴两人暂时没有孩子,还不知道上有老下有小,却要苦苦煎熬的心酸。经过年前几个月的饭店经营,他们看到的是对未来的希望。

  李正一倒是没什么太深感触,心情相对比较平静,经过前世几十年的锤炼,说心如止水那是扯淡,但一般的事情想要让他心潮起伏难平,也不是易事。

  接下来各自互相敬酒,言语间洋溢的都是开心和欢笑。

  李正一微微笑着,不言不语地看着眼前的情景,这是李正一前世今生都不曾体会过的幸福,重生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希望,还有这些曾经以为再也无法得到的温馨和暖意。

  幸福是什么?

  一万个人中,或许有一万个答案。

  但如果此时有人问李正一这个问题,他会告诉对方,幸福就是眼前的场景,不用太有钱,有欢声、有笑语、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就已足够。

  吃完饭,就是围炉守岁,看春晚,给压岁钱。

  依往年的情景,给压岁钱的应该是李父李母,上有老下有小,中间的才是顶梁柱,所以发红包的都是中间的。

  等到子女长大,能够自力更生后,中间的顶梁柱开始退居二线,新生一代走上发压岁钱的前台。

  所以今年,李正一早早地做好准备,没有让李父李母再操心这件事。

  李正一准备的红包有四份,分别是外婆一份、父母一份、小舅妈邵琴一份。其中前面三份是孝心,后面给邵琴的一份,是她大半年辛勤工作的红包,也是所发红包里最大最厚的一个。

  红包鼓鼓的,很厚实,让接手的邵琴有些犹豫,但守岁规矩,红包大小多少不能嫌弃,也不能推辞,所以只能收着。

  至于小舅和崔兴发就没给他们准备,前者属于家中的顶梁柱,是发红包的人,不是收红包的对象,所以李正一自然忽略掉,反正林远图也懂;后者崔子跟他是平辈,没有理由发红包,只能由父母这边给。

  林远图等李正一发完红包,他才摸出一模一样的红包包装,分别递给自己的母亲和妻子,还有一份给崔兴发,这是把他当成还没独立的晚辈看待。李父李母这边,林远图是不用给的,属于平辈。

  李父李母虽然由李正一代劳顶替,但还是每人拿出两份红包,一份给自己的母亲和岳母,一份给崔兴发。

  电视正在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守岁完的一家人围着炭火,看到黑土的小品时,被他们精湛的表演彻底征服,早已笑得前仰后合,不可自抑。

  看完小品,趁着空档,李正一走出房间,开始拨打电话。

  有人说,看一个人是否成功,只要观察他除夕夜接听和拨打电话的比例就知道。

  

  李正一只能打电话,所以根本就谈不上成功二字。

  分别给段成文、庄叔、庄向秋、程立生、许有才等一干人打完电话,再想要拨打时胜杰的电话时,却意外接到对方打来的问候电话。

  接下来,林文星、李勇、斗鸡眼、王立顺兄弟、康世岩等网吧干活的熟人,仿佛约好的一般,接二连三地打进来。

  其中,斗鸡眼的电话不仅仅是问候,还有哀嚎,他跟李正一反应说,网吧的座机被打爆了,全是淘宝网上咨询充值的玩家,问能不能现在充值。

  李正一大感意外:“年前不是有过一波充值吗,怎么都想着除夕夜来充值?再说,淘宝网上发出了公告,春节三天不充值呢。”

  斗鸡眼说:“李哥你不知道,现在传奇里面在搞活动,GM在线搞拍卖呢。”

  “拍卖?”李正一摸不着头脑,“官方卖装备?”

  “对,好像在说卖什么特殊戒指,具体不太清楚,但很多人想充值,都是要买金条的,估计就是用来购买拍卖的戒指。”

  “知道有哪些戒指吗?”

  斗鸡眼说:“很多呢,什么火焰戒指、麻痹戒指、护身戒指、复活戒指……一大串,不知道干吗用的。”

  李正一一听就明白了,全是传奇里面的极品特殊戒指,多数的价值并不高,但其中有几样,以后传奇中保证有价无市,比如护身、传送等。

  如果换做两个月以前,听到这个消息,李正一指不定就要后悔,但现在他的心思并没有完全放在传奇上,所以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让他颇为后悔的,反而是淘宝网上需要充值的玩家,可惜除夕夜没人能够胜任,不然网站数据又要上升一截。

  李正一交代斗鸡眼:“我给你几个小号,你有时间去参与一下拍卖,有几个戒指,能拍到就拍,拍不到无所谓。”

  斗鸡眼说好,李正一便把相关信息用短信发给斗鸡眼。

  电话打完,十点刚过没多久,正准备进去时,电话叮铃铃地响了起来。

  一看,顿时大感意外,居然是很久没联系的小护士苏瑞。

  “李正一,新年快乐。”苏小妹的声音永远都是那么清脆、柔和。

  李正一呵呵笑着回话:“你应该熬过十二点再说新年快乐。”

  苏瑞说:“现在说也一样,再说,每年除夕我都熬不过十二点,很容易犯困,一犯困就想着睡觉。”

  “那岂不是每一年的辞旧迎新你都赶不上,放放鞭炮,亲自迎接新的一年,想着都开心,你居然浪费。”

  “这边不允许呀。”

  “啥不允许?”

  苏瑞说:“不允许放鞭炮,长水市出来新的规定,市区内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现在市内都是静悄悄的,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

  “啊……完全不能放吗?那想放的怎么办?”

  “好像有指定的地方,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