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世纪初-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赶到地点,这里是一家皮革厂,专门生产诸如钱包、雨衣、一般皮衣等日用皮具,多数都是人造皮革,人造真皮很少。

  保安大哥叫章建军,是一个30多岁的壮硕汉子,据说是退伍复原的老兵。李正一在这一带跑得勤快,来来往往看到他都要敬上一根烟,一来二去就成了朋友。

  章建军见李正一赶到,直接领他进到厂区,看到废品后,李正一哭笑不得地说:“章大哥,敢情你说的废品,就这一堆玻璃?”

  章建军说:“是啊。怎么?不能卖?”

  李正一郁闷地说:“不是不能卖,而是价格太低。这一堆玻璃怕有十来吨,实际上也就几百块钱,可能正好够个运费。”

  “这样啊。”章建军没想到特意喊人过来,果然是一堆废品,有些不好意思,“我也不太懂,让你白跑一趟。”

  李正一递过去一根烟说:“没事,你也是好意,我应该感谢你呢。”

  章建军拒回香烟:“厂区不能抽。”

  李正一忘记这是厂区,赶紧收回香烟说:“章大哥,我建议你们厂区找找附近的收购站,也许可以收个几百块钱。太远没人拉的,废玻璃利润太低,不合算。”

  “嗯,我打电话说一下。”

  两人出厂回到门卫处,章建军拨打财务的内线,把情况跟财务处的会计说明。李正一依稀听到财务回应说,等她出来看看,听声音是个女人。

  不一会听到高跟鞋的蹭蹭声,在保安室吞云吐雾的两人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穿着黑色职业套装,身材前凸后翘的长发女人推门进来。闻到保安室弥漫的焦烟味,手在鼻子底下一扇,又关门退到门外,站那喊:“你们要死啊,窗也不开,还以为起火了呢。”

  两人在里面面面相觑,这才一根烟没抽完,没那么夸张吧?

  推门出去,却见刚才那女人站在升降杆旁,盯着出门的两人,说:“你们太过分了,这么抽,小心身体。”

  章建军嘿嘿笑着说:“大妹子,你不知道,男人要是不抽烟,多活几十年也没什么意思。”

  女人横他一眼:“狡辩。还有,不许叫我大妹子,叫得像个村姑一样。”

  章建军逗她:“不叫大妹子,那叫什么?叫小姐?”

  女人妩媚地说:“叫小姐,你敢要吗?”


第五十三章 信息

  章建军讪笑,不敢接话,女人流氓起来男人都要怕。李正一察言观色,发现这两人之间恐怕故事不简单,便站旁边眼观鼻鼻观心,老老实实做起木桩子。

  章建军转移话题,指着李正一跟女人说:“不说闲话了,这位是来看废玻璃的小李,他说废玻璃不值钱,建议我们就近处理。”

  女人说:“小李是吧,我叫侯英,你可以叫我英姐。”

  李正一说:“你好。”

  侯英问:“废玻璃真不值钱吗?收购价多少?”

  “真不值钱。”李正一摇头说,“正常收购价一斤也就4分左右,碰到路途远的,还不愿意收,不合算。”

  侯英皱着描得整齐的眉毛,说:“这么便宜啊。你们回收废品,也看废品种类来收的?”

  李正一笑着说:“当然看种类,价值高的废品抢着收,价值低的废品没人要。你们这一堆如果是铁、钢之类的金属,很多人抢,估计也轮不到我。”

  刚说完,李正一就觉得说错话,赶紧跟章建军说:“章大哥,我不是说你。我的意思是,真有这么大一堆废金属,你们领导估计自己就会处理,因为价值很高。再说,轮到我,我也没本钱吃下。”

  章建军摆摆手说:“我明白你的意思。”

  侯英觉得李正一说的有理,说:“说得也对,老工业区附近有一家冶炼厂破产,整天看到有人去打听有没有废品出售。”

  李正一听得心中一动,下意识问:“英姐,你说的冶炼厂,在老工业区?”

  侯英说:“是的,就在我家附近没多远。以前闹过很多次矛盾,因为污染太严重,也不知道市政府怎么考虑的,居然把厂子建在LC区,破产也好。”

  李正一见侯英比较健谈,就故意乱问:“不是说要搬迁到新工业区这边吗?”

  侯英说:“没这回事,去年就在申请破产,一直没批下来而已。年后好不容易破产申请批下来,那个冶炼厂总经理一家三口却被人砍死在家里,既然都是破产的玩意,也就谈不上搬迁。”

  这时李正一终于明白破产的是谁的厂子了,分明就是不久前被砍死在家中的陈国志那一家冶炼厂。

  LC区的命案到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可以说毫无进展,LC区分局局长被平调暗降,分管老工业区的市副局长被迫调离原岗让出位子。

  襄宁市因为这一件事,三月底兴起一场关于整顿襄宁市社会治安秩序问题的整风运动。市委市政府要求下辖各区各县针对治内治安问题要求切实落实到位,务必肃清并严厉打击治内各种混混与不法份子及其不法行为。

  襄宁市混混界一片风声鹤唳,各种不法分子纷纷潜藏不敢冒头,免得在特殊时期被当成出头鸟杀鸡儆猴。

  据说这事不知何故,被江南省公安厅知晓,公安厅领导给出批示,务必限期尽快破案,否则等到省公安厅介入,襄宁市公安系统通通都要扒一层皮。

  李正一跟两人聊了半会,看到两人眉来眼去,自己都觉得碍人家眼,就赶紧提出告辞离开,直奔侯英所说的老工业区。

  李正一直接找到小冶炼厂的原厂址,破产后的冶炼厂早已门可罗雀,萧败的厂房前门只有一个不愿离去的老门卫牢牢地守候在门口。

  很多人认为老门卫是忠诚,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老门卫不愿意离去的另一个原因,是破产的厂区还有为数不少的各类设备以及废品。他守在这里,既可以帮领导们守住暂时没法完全脱手的物资,又可以协助处理一些领导们看不上的废品,从中可以截留一部分好处。在这种厂子破产,人人自保的时候,这种事情没人会去吃力不讨好地揭露。

  李正一来得太晚,大部分值钱的废品已经被席卷一空,整个厂区空荡荡一片。门口的老门卫无精打采地坐在门卫室内,百无聊赖地抽着老旱烟。

  李正一从敞开的窗子递进去一根香烟,然后趴在窗台上问:“老大爷,您这边还有什么废弃物品出售吗?”

  老门卫接过香烟,一副爱理不理的的态度,随口应道:“卖完了,没呢。”

  李正一脸现失望之色,本想再搭搭话,看能否进去瞧瞧。可放眼一望,空空的厂区萧条得跟闹鬼一样,瞬间没了兴趣。

  老门卫一直在观察李正一,看到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脸露失望,转身就要离去时,又叫住他问:“小伙子,干这行多久了?”

  李正一礼貌地回应说:“不久,才几个月时间。”

  老门卫又问:“你是本地人吗?”

  “啊?”李正一被问愣住,一时没反应过来,又确认,“您问我是不是本地人?”

  老门卫一边点烟一边说是。

  李正一说:“我是莫公乡的。”

  “莫公乡啊。”老门卫吐出烟雾,一张老脸若隐若现,“有点远。”

  李正一没想到老门卫叫住自己纯粹就是聊天,便不想再耽搁,礼貌地说:“老大爷,您还有事吗?没事我先走了。”

  见李正一又要走,老门卫连着重重地吸了好几口烟,把剩余的半截丢在门外。他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站起来跟李正一说:“你来,我带你去看一个地方。”

  李正一诧异地跟着,不懂老门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两人在废弃的厂区里左右穿插,不一会来到一片长长的池子旁。池子数量很多,但每一个都不大,每个池子里大概都有半池水,黑乎乎的浑浊不堪。

  李正一疑惑地看着老门卫问:“老大爷,这是?”

  老门卫说:“这是洗铁池,里面每一个都有长年累月积下来的铁粉。厂子停业破产后,这里就被厂领导们特意找人清理过。”

  李正一更加迷糊说:“都已经清理干净的地方,你找我来干吗?”

  老门卫说:“别急小伙子,带你来自然有好处,不然干吗让你进来。不过你先告诉我,你能晚上来捞洗铁池么?”

  李正一看着老门卫精明谨慎的目光,心中大概猜到他这样问的目的。无外乎私藏偷卖公家财产,从中牟取利益。正常情况下这是违法犯罪行为,但如今厂子破产倒闭,该卖的都已卖掉,再卖一些边边角角的零碎,一般没人会说什么。

  这种事情轻易沾染不得,说轻点是伙同内部人员私卖公家财产,说重点就是盗卖国有资源,挖社会主义墙角。两种说法事实上是一个意思,但真要事发,量刑时结果完全不一样。

  李正一虽然心里猜测到事实,但他不想问,故意装聋作哑说:“老太爷,晚上恐怕不方便,夜路难走。”


第五十四章 池子

  老门卫眼光贼毒,一听夜路难走,他就看出这小伙子不好糊弄,开门见山直说:“我这里有两个池子没掏过,领导的子侄辈私藏用来牟利的。后来出了点问题,就一直搁在这里。看你是外地人,才想着脱手,本地人怕他们嘴碎,不敢弄。”

  李正一苦笑说:“老太爷,刚才我大概猜到这个意思。如果不挑明,也许咬咬牙我就吃下。现在你明着说了,我反而不敢弄,这事儿犯事啊。”

  老门卫劝说:“后生别慌,我在老区干了几十年,这事儿门清。你知我知,哪怕犯事,也不用你承担责任。”

  李正一不信:“您老说得简单,真犯事了,人家法院听你的?”

  老门卫见李正一始终瞻前顾后,一咬牙豁出去说:“这两个池子有不下20吨铁粉,本来价格是600元一吨,我算400元一吨给你,怎么样?”老门卫这是没办法,再不脱手,等厂址改造另做其他用途,私藏的这部分利益就只能充公。本地人是真不敢找,主要是老门卫不放心,本地人嘴碎,一张口说出去就麻烦大了。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外地人上门跑废品市场的,最容易出手。

  李正一乐了:“您老果然门清,连出售价都知道。”

  “都是这么卖的。”老门卫指了指其它池子。

  李正一沉吟着不出声,不时地摇摇头。

  老门卫见李正一还在拿捏,知道还要让价,心疼地说:“再降五十,不能再降,否则我宁可充公。”

  李正一摸着下巴在心里衡量,如果老门卫说的是真的,两池子私藏有20来吨铁粉,那按350元一吨回收,可以赚到250元左右一吨,毛利就有五千。再扣掉运输成本和人工费,起码有四千的纯利润,都赶得上废品收购站半个多月的纯利润,可以试试。

  半晌又不哼声,可把老门卫急了,心里暗骂小崽子年纪不大,心黑得很。都让利快一倍,还在装模作样,要不是合适的人手难找,鬼才让你赚。

  心中粗略估算一番,李正一清清嗓子正要开口,却见老门卫比他先急,鼓着腮帮子说:“小伙子,你心不要太大,顶多再给你降三十,320元一吨,再不行你就走吧。”

  李正一到嘴的话咕咚一声噎了回去,再让三十更好,相当于老门卫帮他付了运输成本和人工费。迎着老门卫期待的目光,李正一点点头,同意了他的价格。

  价格谈妥,老门卫问:“要不今天晚上?”

  “这个先不急,我要问清楚,这事真没风险?”

  “只要装货出门不被发现,基本上就不会有事。”

  “你不是说这是领导子侄辈私藏的吗?万一哪天人家想起这回事,跑来一问,你不就全露陷了?”

  老门卫掏出旱烟正要装烟,李正一赶紧把自己的烟递上去。老门卫接过,点着吸了一口,才神秘地说:“来不了了。”

  “为何?”李正一好奇地接腔。

  “死了。”老门卫吧唧有声地抽着烟,“一家三口,全被砍死在家里。这是他老爹造的孽,所以祸及家人啊。”

  李正一心里一跳:“您老说的,莫不是LC区不久前的命案?”

  老门卫感慨说:“就是这事,他老爹就是这厂的厂长,估计贪太多引起公愤,所以被砍。好好一个冶炼厂,硬是在他手上被生生弄垮,事儿做得有点绝。”

  最后那句,不知道老门卫是感慨厂长贪得太绝还是凶手砍人太绝,总之一句话,都做得有点绝,一个坏厂,让几百号人丢饭碗,一个坏家,让一家三口没活路。

  从老门卫口中,李正一理顺了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陈国志主导经营冶炼厂试点以来,一门心思想的不是把试点企业弄好,而是想着如何利用企业大肆捞钱。弄到最后上行下效,陈国志又勾结官面人员遮掩不法勾当,假账做得顺顺利利,没有任何一人去质疑。

  陈国志儿子陈项明跟老门卫是熟人,他私自偷藏两个池子的铁粉,准备等到厂子破产倒闭后,让老门卫打掩护,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把铁粉弄出来卖掉。

  李正一有一点想不通,以陈项明的个性,怎么可能在乎区区两个池子的铁粉,20吨左右铁粉,顶天了才一万来块钱。他缺这点钱么?很明显不缺。不缺钱的陈项明弄两个池子铁粉做什么呢?莫非其中有猫腻?

  心有疑惑的李正一跟老门卫又商量半天,约好今天晚上就开干。

  李正一离开冶炼厂直奔收购站,找父母商量并拿钱收货。另外交代崔兴发速度跑一趟莫公乡,找林文星和李勇看能不能来帮个忙。不行就只能招临时工,不过那样容易出问题,不好控制。

  李母听说有这么大一笔生意,又意外又高兴。李父却听出其中的不对劲,等李母出去后拉着李正一问:“为什么一定要晚上?是不是来路不正当的赃物?”

  李正一解释说:“不能说是赃物。这厂子已经破产,该卖的都差不多卖完。他们厂职工谁都会顺手牵羊弄点好处带走,老门卫也就最后贪点便宜,没人管了。”

  李父还是不解:“几十吨铁粉,怎么会没人管?”

  李正一说:“不是说了么,这是被人私藏的,那人忘记了,被老门卫捡漏发现。”

  李父半信半疑,他觉得李正一没说实话。李正一没法,只好把老门卫的说辞改个人名告诉李父。李父这才相信,嘴里还嘀咕说人在做天在看,做太多坏事遭了报应。

  傍晚,李正一特意去棚户区找到疤脸,问他有没有认识的司机,能不能订到车,帮忙晚上运一趟货,工钱绝对不亏待,但要求嘴巴严,不许乱说话。

  疤脸说有,不到半个小时就帮李正一定好了车。

  刚定好车回来,崔兴发领着林文星和李勇赶到了收购站。李父见到两人,没再像以前一样横眉冷对,毕竟自己儿子已经改邪归正,加上那晚父子谈心,基本上清楚李正一内心的想法,就没必要跟以前一样对待人家。

  四人再一次聚在一起,林文星摩拳擦掌地说:“李哥,早就想着出来跟你混,可我爹怎么都不愿意让我出来。”

  李勇在旁边添油加醋说:“林老爹说,李正一那混小子也不是个好东西,你跑去襄宁市跟他混,老子不看着你,鬼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鬼样?”

  李正一听得哈哈大笑,林文星恼怒地朝李勇吼:“你个二愣子别乱说,我爹的意思是李哥好不容易做点正当生意,怕我过来给李哥添麻烦。你娘的尽添乱,别乱说话。”


第五十五章 意外

  李勇贼笑不已。

  崔子在旁说:“三哥你就老喜欢寻二哥开心。”

  李勇一翻眼睛:“谁让这小子以前老寻我开心。”

  李正一捶着林文星肩膀说:“我不介意呢,我们四个除了崔子,谁在你爹眼里留有好印象的?我们仨一个样,全是混子,你老爹那是说实话,不放心是应该的。”

  林文星解释说:“李哥,真不是那意思,我爹上次还问过你,听说你在干正当营生,很高兴呢。现在动不动就用你来教育我,弄得我很闹心。”

  “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你刚刚说想来跟我混,是恭维话还是真心话?”

  “是真的啊,现在呆在莫公乡无聊透顶,就我跟李老三两个人,没意思。”

  “过来天天出去收破烂,你也愿意?”

  “愿意啊,我爹上次说,收破烂怎么了?收破烂是正当职业,比你干混混强多了,至少收破烂说出去不会被人戳脊梁骨。”

  李正一就笑:“那你来吧,天天去收破烂,运气好,一天赚个几十块也很简单。”

  林文星脸色一垮:“我老爹不让。”

  李正一拍拍他的肩膀说:“慢慢来,你老爹总会想通的,在家一天到晚闲着,也不是个事。”

  李勇插话说:“直接跑来就行,你老爹还能把你绑回去不成?”

  李正一说:“这可不行,林老爹还以为我把他儿子蛊惑了呢。先不说林二,老三你怎么想的?”

  李勇说:“我来不了,我爹过年呆了几天,后来又找不到人。”

  李正一只能叹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这事儿谁都没法勉强。

  夜间闲着没事,四人找两副扑克开始打升级,闹闹哄哄很快就到11点左右。李父出来招呼四人吃过宵夜,车一到,五个人就直奔LC区冶炼厂。

  LC区工业基地万簌俱寂,几乎所有厂子都已搬迁到江北工业区。偶尔有一两家厂子透着灯光,也是半死不活地吊着。路上行人车辆几乎绝迹,整个老工业区安静得像鬼区。

  很快就进入冶炼厂,老门卫早早地升起了起降杆,车子无声无息地开进厂区,停在洗炼池的过道上。池子里的水早已放干,露出黑乎乎的厚厚一层铁粉。

  李正一从车上拿下簸箕铲子,李勇穿着长筒雨靴,接过簸箕铲子顺着池子边的扶手下到池子。池中铁粉很结实,人踩在上面只能留下一个浅浅的脚印。

  李勇铲了半簸箕铁粉,提上去给池边的李正一和林文星。两人接过,和李父、崔兴发还有老门卫一起凑头细看。老门卫用手指沾上一点铁粉,细细揉动,对李正一说:“后生怎么样?没骗你吧?”

  李正一点头说:“上好的铁粉,值你说的价钱。”

  老门卫说:“那行,你们掏,我出去抽烟。你们把铁门关掉,别闹太大动静。”

  李正一赶紧说:“等一下,车还没过磅呢,怎么过秤?”

  老门卫说:“现在没法过磅,过磅房被锁住,我也不会用。你们先装车,到时大家一起估个重量,多少差一点没关系,不会让你吃亏。”

  李正一也认为有理,铁粉重量其实很好估,装完车,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瞧个大概。自己这边有李父这个半辈子收废品的行家在,不怕吃亏。

  老门卫出去后,李正一让李父和司机也跟着出去。一来陪着聊聊天,二来有李父在,安全系数要高很多。免得被人家包了饺子,自己还在里面傻乐。

  四人开始放开膀子干活,李勇跟崔兴发在池子中铲铁粉,李正一跟林文星在上面接,然后装车,很快就把上面厚厚的一层铁粉刨得干干净净。再继续铲铁粉时,李勇发现不对劲,喊李正一说:“李哥快下来,下面不是铁粉,不对劲啊。”

  李正一顺着扶手下去一看,却见铁粉下一层,竟然是暗红色的铜块。池中三人手忙脚乱一通乱刨,刨出的都是目测一米左右,横截面积四四方方,大概10公分长宽的长铜块。望着旁边露出的其他铜块,看样子数量不少。崔兴发用手想挪动,发现铜块嵌在铁粉当中纹丝不动,份量很重,一根估摸着怕有一百多斤。

  站在池边的林文星也跟着下来,看着池底露出的长铜块,四人一起发呆。半晌后,崔兴发才呼呼地问:“李哥,这是铜还是黄金?”

  李勇嗤笑一声说:“你傻呢,这要是黄金,得值多少钱?很明显不是黄金,黄金是黄颜色的,这是红的。”

  林文星接口不确定地说:“这么长一根,铜也值很多钱吧?”

  李正一也心跳加速,混了这么长时间的废品收购,自然认得这是红铜,价值很高。并且隐约记得,后世铜价据说最高涨到八万元一吨。目前的铜价在一万八千元一吨,这些铜块一根恐怕有七八十公斤,折算下来,一根一千五左右。

  崔兴发又呼呼地问:“李哥,这冶炼厂不是炼铁的么?怎么会有铜块?”

  这问题大家都不知道,也许这冶炼厂不仅炼铁,也炼铜。至于铜块是怎么跑到洗铁池的,其他三人一脸迷糊,李正一却一清二楚。洗铁池是死去的陈项明私下弄的私货,本来李正一还怀疑他的用意,看到铜块,陈项明的想法基本一清二楚。铁粉只是遮掩耳目的手法,铜块才是真正的私货,连和他一向交情不错的老门卫,都被陈项明蒙在鼓中。

  李正一想通了事情的原委,哪还有心情去管崔兴发的问题,赶紧招呼三人速度点刨,看池中到底有多少铜块。四人干劲十足,一边刨一边搬,一根铜块一百多斤,两个人都只能挪动,想装车,必须四人齐心,否则抬不上去。

  刨了十根,四人累得不行,这速度有点慢,还不知道要弄到什么时候。休息时,李正一跑去前面把进来的铁门反扣上,免得被老门卫走进来撞见。

  休息一会后,四人一鼓作气把铁池刨了个底朝天,刨出30根一模一样的铜块。四人抹把汗又休息半晌,正要装铁粉,这时林文星说:“李哥,不是说有两个铁池吗?你说另外一个会不会也藏有铜块?”

  李勇搭腔说:“恐怕有,试试?”

  李正一说:“试。”

  四人不管这边洗铁池的铁粉,一窝蜂跑到卡车另一边的洗铁池,叮叮当当一阵刨,同样发现藏有一模一样的长铜块,顿时个个喜形于色。四人完全不觉得累,抓紧时间把这一边的铜块也刨个干净,然后用车上原有的铁粉把码得整整齐齐的铜块掩埋掉。忙完这些,四人不顾春寒料峭的夜里湿冷的地面,一字儿躺在地上,边抽烟边笑。


第五十六章 小财

  这时铁门传来声音,老门卫和李父在外头轻声喊,说你们掏完没有,锁什么门,都好几个小时了,不要耍太久。

  李正一满头大汗地跑过去开门,给进来的三人敬了烟,说:“快了呢,你们再等等。”

  老门卫挤进铁门,围着车转圈,慌得躺地上的三人都站起来,生怕老门卫不顾老胳膊老腿,跳上去刨开铁粉查看。

  幸好老门卫只是例行公事看看,这是他几十年门卫养成的习惯。转了一圈才想起,现在厂区啥都没有,人家还能咋的?里面扫眼一望,空空荡荡,拆得动的早已卖光,拆不动的送人都没人要。

  老门卫转悠一会就跟李父他们去了外面,走时叮嘱干活的四人加把劲,别偷懒,过会天亮后人车一多就不好走,万一出问题麻烦会很大。

  四人不敢怠慢,手脚麻利地又开始分工协作,如此又忙了两个来小时,时间已到了凌晨五六点,才把两个洗铁池铁粉清理干净。

  出门时先算账,老门卫和李父都给卡车上的铁粉估了20吨,双方没异议,赶紧结账闪人。临走时李正一分明看到老门卫笑眯眯地松了口气,他心里的也跟着笑眯眯地松了口气。

  李父在车上一直很疑惑地看着四个脸色诡异的半大小子,琢磨着哪里不对劲。到了收购站,李正一跟司机商量,能不能休息半天再帮忙拉去废品回收公司。

  司机跟疤脸认识,虽然心里不太情愿,但因为疤脸的交情,没有说出口。只在心里腹诽李正一为什么不直接拉去废品公司,还要跑回来一趟,又要耽误半天。李正一觉得耽误人家半天不合适,又给司机加上两百块工钱,司机顿时欢天喜地跑到李父给他准备的偏屋睡觉去了。

  李父下楼,见四人还在抽烟没点困意,就问:“怎么不去睡?”

  李正一就很诡异地把李父拉到卡车旁边,把铜块的事情简要说完,惊得李父张着嘴半天没合拢。拾掇废品半辈子的李父当然知道铜块的价值,卖得好,甚至不止现在废铜的价格,完全可以当作新铜来卖。

  李父胆小,对李正一说:“这么做没问题?”

  李正一解释说:“肯定没问题,老门卫年纪大,人很精明。他知道这事是安全的,所以才敢占这便宜。”

  李父瞪眼说:“我是说,我们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合适?”

  李正一对父亲的古板思想很无奈,说:“您这是什么思维啊,现在流行捡漏。人家古董商人满世界跑乡下去低价收购古董,你能说人家捡漏的商人不厚道吗?人家商人是刻意去捡漏,我们这是无意间捡漏,我还巴不得多来几次呢。”

  李父总觉得李正一说的是歪理,又找不到反驳的词句,只好闭嘴,然后看着四人又开始把辛苦搬上车的铜块往屋里搬。听说和亲眼看到完全是两码事,李父从第一根长铜块开始,就一直没挪过眼,心里在嘀咕着一块能卖多少钱。李父半天都没算清楚这批铜该值多少,等到搬完,他把铜块遮盖住,跑上楼跟李母报喜去了。

  铜块搬完时,天已大亮。李正一四人又累又饿,连忙一起跑到棚户区最近的早点铺子,狂吃海塞地填饱肚子,然后跑回来昏天黑地地睡。

  一觉睡到下午太阳偏西,李勇嚷着要回去,他奶奶独自一人在家不放心。林文星其实不想回去,觉得收废品这行当不错,却架不住自家老爹的威望,只能跟李勇一块赶回去。

  走时李正一分别给他们塞了五百块钱,开始两人不要,说兄弟之间帮个忙而已,哪能要钱。直到李正一说,有了铜块就是捡漏能赚很多,两人才勉强收下。至于崔子暂时就不给,等到月底让李母发给他更好。

  铁粉拉到回收公司直接过磅出售,因为是上门送货,回收公司稍微提了一点价格,按620元一吨。铁粉过磅后有16。8吨,扣去运费人工费,不计算铜块在内,还净赚2000多元。

  两个铁池共刨出铜块60根,大小净重均等。李正一跟崔兴发两人特意拖出一根在自家磅上过秤,发现一根净重85公斤。这样一算,这一批捡漏的长铜块总重量5。1吨,按目前铜价18000元一吨计算,共计人民币91000余元。

  李父李母得知计算结果,顿时笑得合不拢嘴。李正一这一次废品捡漏,一次性就捞回来收购站差不多一年的废品利润。

  李母说:“月底来拉货,让他们拉回去,价格要跟他们要高点。”

  李正一赶紧打消李母念头:“先别卖吧,铜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不会跌,囤得越久价格越高。”

  李母问:“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