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灵瞳(浮觞)-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傅清扬突然出现,让她好像一下子卸掉了身上的担子,变得轻松无比。当然了,轻松的同时,也充满了对傅清扬的感激。

    “秀芝姐,我们现在也算是姐弟了,你怎么还和我说这些呢?”傅清扬看到李秀芝的样子,就知道这些年来她恐怕没少吃苦,心里也有点不好受。

    “好了,好了,我们不说这些了。”李秀芝擦了擦眼睛,露出一丝柔美的笑容。

    晚上,傅清扬和李秀芝赶到龙华机场,迎接宋明和宋元的到来。宋明和宋元一出站,就看到了傅清扬。宋元紧走两步,来到傅清扬面前,照着他的肩膀使劲拍了一下子。

    “清扬,你小子怎么又来龙华了,是不是来这里淘东西来了。我听说龙华这地方曾经出产歙砚,这可是好东西,你小子有没有淘换到歙砚啊?如果有的话,我收了!”宋元没有二话,直接就聊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去了。

    “宋叔,我刚来龙华,上哪里去弄歙砚去,我到现在古玩市场还没有去一趟呢!还是等改天吧,我带你上市场上转一圈,看看能不能淘到歙砚!”傅清扬丝毫不脸红的撒着慌。

    站在旁边的李秀芝没想到傅清扬的脸皮这么厚,当着她的面撒谎都不脸红。要知道,今天傅清扬才刚从她手里淘到一方歙砚的。当然了,对于傅清扬的谎言,李秀芝也仅仅只是笑了笑,她可不会当众拆穿傅清扬的谎话。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五十九章 切脉

    看到宋元一上来就表现的比较亢奋,宋明故作深沉,咳嗽了一声,提醒宋元和傅清扬还有其他人在。然后对傅清扬说道:“我说,清扬啊,这位是?”

    宋元听了宋明的话,这才意识到在傅清扬的旁边还站着一位女士。

    “宋老,宋叔,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秀芝姐,我请你们来就是给秀芝姐的女儿琪琪看病的!”傅清扬给宋明和宋元介绍道。

    “两位专家好,我叫李秀芝,大老远的,还麻烦你们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李秀芝听到傅清扬的介绍连忙上前一步,热情地说道。

    本来,宋明和宋元来之前她还没有多少信心,但是看到宋明和宋元的卖相都不错,不禁对他们两人的信心大增,自然也就充分的有好感起来。

    “原来是李女士,你不用这么客气,既然清扬喊你秀芝姐,那我们就不是外人,你放心吧,琪琪的病我们一定会用心的。”宋明微笑着说道。

    傅清扬看着宋明这副俨然德高望重的模样,心里腹诽不已,他可是知道,有时候这老头子恐怕还没有宋元正经呢。

    “多谢两位专家,多谢两位专家了!”李秀芝听宋明这么一说,更是心神大定,连声道谢。

    傅清扬又是一阵好笑,别说,想当初刚见宋明的时候,他也被宋明这模样给欺骗了。直到后来,和宋明接触的机会多了。这才发现了这老头的本性。

    “好了,好了,我们就不要在这里寒暄了。”傅清扬见双方之间都表现的有点拘谨,说道。

    “对对。不要在这里寒暄了,先住下再说!”李秀芝说道。

    傅清扬带着宋明宋元两人来到龙华大酒店。这地方可能是龙华最好的酒店了,当然了,价格也是相当贵的。这一次,李秀芝坚持买单,傅清扬刚刚给她转了三百万,知道她暂时倒也不差钱,也就任由她付钱了。

    宋明和宋元也没有多耽搁。事实上,傅清扬的事情他们还是很上心的。到宾馆之后,两人匆匆忙忙的洗了个澡,就在傅清扬和李秀芝的带领下却给琪琪看病了。

    李秀芝家里。宋明让琪琪平躺在床上,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脉诊,给她垫在手腕上,闭目切脉。要是普通的西医,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是不能给病人检查身体的。但是中医不同。

    中医是华夏传统医学,它承载着华夏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中医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五千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华夏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扶桑、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华夏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明朝时候,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一书。

    当然了,因为中医精深奥妙,想要掌握难度很大,所以近现代有没落的迹象。就好像切脉这一条,西医往往使用听诊器,来检查人体,或者借助于更加复杂的仪器。从某些方面来讲,西医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因为西医在检查和许多方面都比中医来的复杂。一名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学生就可以用精密仪器来帮人检查身体。而中医则不能,如果一名中医大夫想要达到检查出病症的程度,就需要长时间的苦修实践才行。就好比切脉。

    切脉又称脉诊、诊脉、按脉、持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近代以来西医看病习惯用听诊器,而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切脉看着简单,好像就是手指一搭,这就能够检查出病因,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想要切脉断病,是需要很深的造诣的。中医的一套理论体系也为世界所特有。它是华夏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切脉的常见部位是桡动脉。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置、次数、性状、形势等,分为多种(前人有二十四脉、二十七脉、二十八脉、三十脉、三十二脉等),以诊察机体的病变。古代切三部九候脉。《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说:“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现在,是遵循扁鹊的寸口脉法,切寸口。切寸口也有九层。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浮、中、沉(轻、中、重)三种指力按脉,切出九个层面的脉象。切寸口脉时,医师以自己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按在患者的寸、关、尺部位。因为人的左手和右手的寸、关、尺脉脉象反应不同的脏腑状态,所以要对左、右两侧的寸、关、尺脉都要切按。左手寸脉切的是心、关脉切的是肝、尺脉切的是肾。右手寸脉切的是肺、关脉切的是脾、尺脉切的也是肾。左侧、右侧的尺脉虽然切的都是肾,但是左肾、右肾功能有别:左肾主排毒,右肾主生殖。脉象反应脏腑状态。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列举了28种脉象,现举数例。滑脉是如盘走珠,孕妇和痰多湿重的人表现为滑脉。浮脉像春水漂木,是肾虚。沉脉如水中之沙,沉脉有劲,能量充足。迟脉缓慢,体质寒凉。数脉急促,身有内热。涩脉黏滞,体有瘀血。

    宋明身为中医大家,能够通过切脉探究人体内部的状况,这从某种程度上将,犹如内视一般玄妙。傅清扬虽然不懂什么中医,但是他武功卓绝,对身体经脉的熟悉程度甚至远胜于宋明。在加上武者灵敏的感知能力,所以倒也颇能领会切脉的奥妙。

    宋明切脉之后,没有说话,脸色平静,让宋元也切一下脉。宋元深的宋明真传,中医方面的造诣也很是不凡,切脉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父亲,看来是要做换肾的手术了!”切脉之后,宋元叹了口气,非常肯定地说道。

    “不错,是要做手术,明天我们去医院联系一下,就由你来做这台手术吧!”宋明对宋元说道。

    “好吧!”宋元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算是应承了此事。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六十章 中医之道

    听到宋明和宋元讨论说要换肾,李秀芝倒也没有太大的意外,这毕竟是早就知道的结果。之前在医院的检查,大夫也曾经明确的告诉过李秀芝,只有换肾这一个办法。虽然宋明和宋元给琪琪看病的时候,让李秀芝有了一丝期待,期待能够不用换肾也可以治好琪琪的病。毕竟,这身体上的部件还是用自己的比较好。

    但是这毕竟只是期待,李秀芝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因此,听到宋明和宋元说要给琪琪做换肾手术的时候,她并没有太过意外。

    “宋老,宋先生,不知道琪琪的这个手术危险性大吗?”李秀芝有些不安地问道。

    事实上,这个问题她已经问了不止一遍了,但是还总是忍不住询问,这可能是对琪琪太过在乎的缘故。

    “李女士,换肾手术是个大手术,有不小的风险。不过你放心,我宋元关于这一类的手术做了不是一次两次了,成功率会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当然了,任何的手术都是有风险的,所以,也请李女士能够做好思想准备。”宋元还是非常冷静的,并没有因为傅清扬和李秀芝的关系就说有绝对的把握。这时候,他还是能够充分的保持一名医生的理性的。

    “对啊,李女士,宋元在肾病这一方面也算是国内的权威了,你放心,有清扬这层关系,他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宋明看到李秀芝紧张的神态,在旁边安慰了一句。

    “那就让宋先生费心了。”李秀芝稍微放心了一点。不过看得出来,在手术没有取得成功之前,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彻底镇定下来了。

    “好了,秀芝姐。你也早点休息吧,保持精力。我送宋老和宋叔回宾馆,我们明天再见。”傅清扬对李秀芝说道。

    “那好吧,清扬,麻烦你了。”李秀芝也没有挽留三人。

    在傅清扬的陪同下,宋明和宋元回到了宾馆。傅清扬泡了一壶茶,三人做定之后,他开口说道:“宋老。宋叔,我对中医知识颇有兴趣,不知道两位能否给我讲解一下,让我也长长见识!”

    听了傅清扬的话。宋明微微一笑,说道:“怎么,清扬,你也想要当个中医?”

    “我不是想要当中医,不过武学之道与中医之道略有所通。反正闲来无事,了解一点也没有什么坏处!”傅清扬笑道。

    “说的不错,一名武学高手在某种程度上讲,对人体的了解已经超过了我们这些中医。因此,如果你要学习中医知识的话肯定能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宋明点了点头。对傅清扬的话深以为然。

    其实,宋明本身也是一名武者。而且还是一名精通内家功夫的武者。虽然他的功夫不像傅清扬这样,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是却也不是庸手,对武学之道和中医之道的联系清楚的很。

    不过一旁的宋元在这方面的理解力可就差得远了,他本身不是什么武者,自然不可能知道武学之道和中医之道的相通之处,不能理解宋明和傅清扬的对话也就不奇怪了。

    “清扬,既然你想要了解中医知识,我就随便说说,不过这门学问博大精深,我一时间还不知道从何讲起!”宋明沉吟片刻,苦笑道。

    “不如就从琪琪的病说起吧!”傅清扬觉得就病论病,这样可能好理解一点。

    “那好吧,就从琪琪的病讲起!”宋明点点头,接着说道:“刚才我没有详细说起琪琪的病,因为说了,李秀芝也不可能明白。现在既然你想听,我就详细说说,如果要说起这个病的话,那就应该从先天之肾讲起了。”

    “先天之肾?”傅清扬默念一句,觉得形容的颇有道理。

    “在《医宗必读》中,首见肾为先天之本的记载。肾为先天之本是相对而言的。先天是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灵枢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亦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由上述可知,“先天”是指禀受于父母的两神相搏之精,以及由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气,是由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的本原。其在个体生命过程中,先身而生,是后天脏腑形成及人体生长发育的动力。肾为先天之本,是指肾的功能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强弱、生长发育迟速、脏腑功能盛衰的根本。”宋明缓缓的讲述着一段貌似深奥的文字,说到这里的时候问道:“怎么样?清扬,能听懂吗?”

    “似懂非懂。”傅清扬苦笑道。

    “那就好,我接着往下讲。”宋明对傅清扬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若是给普通人说这些理论,那自然是一头雾水,而傅清扬似懂非懂在宋明看来已经非常不错了。

    “肾居下焦,为阴中之阴脏,具有封藏、贮存精气的作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所藏之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之精。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是人体先天的基础,它禀受于父母,充实于后天,从内容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生俱来的、有生命的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即所谓人始生,先成精,以及生之来,谓之精之精。二是指人类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质,即所谓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可见,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并在人体出生之后,得到后天之精的充养,成为人体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故又名之曰生殖之精。肾所藏的后天之精,是指五脏六腑之精。它源于后天水谷精微,具有营养脏腑组织的作用,即所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中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密切相关:先天之精时时激发后天之精,后天之精则不断充养先天之精,二者相辅相成,互助互用,共同构成肾中精气。肾所藏之精,根据机体的需要,重新输送至其他脏腑,成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此,藏中有泻,泄而又藏,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正如《怡堂散记》所说:肾者,主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泄,是精藏于肾而非生于肾也。五脏六腑之精,肾实藏而司其输泄,输泄以时,则五脏六腑之精相续不绝,所以成其次而位乎北,上交于心,满而后溢,生生之道。”宋明侃侃而谈,他接下来说的这番话既有延伸,又有对前面的解释。

    傅清扬听的暗暗点头,他武功通玄,已经进入传说中所谓道家的境界。正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虽不知后面的两个境界是否存在,但是傅清扬却颇能领悟前两个境界。而宋明的话仿佛就是在印证炼精化气的阶段。

    “肾藏精,精化气,肾气是生气之源,是生命力活动的原动力,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人体生殖机能、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为后天之本。如《图书编。养肾法言》所述:肾在诸脏为最下,属水藏精。盖天一生水,乃人生身之本,立命之根也。肾为先天之本,是强调肾在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一,促进人体生殖机能。肾精是人体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具有决定生殖能力盛衰的作用。其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肾中精气具有很强的活力,随着肾中精气的由盛衰变化,人体生命活动呈现出生长壮老的规律性变化。其三,抵御外邪,防止疾病。肾中精气不仅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而且具有保卫机体,防止邪侵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即人体真元之气。它是由先天之精气与自然界之清气和水谷之精气相结合而成,其中肾中精气起着重要作用。故肾精充足,则真气充盛,形体健壮,抗病力强;若肾精不足,则元真亏虚,形体虚衰,易于为病。故此《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孙思邈亦云:精少则病,精尽则死。青壮之人,肾精充盈,真气充足,故体健少病;少年或老人,肾精不足,肾气亏虚,御邪力弱,故体弱多病。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上,补肾精、益肾气之法,可以治愈很多的疾病。”宋明讲解道。

    “宋老,我稍微有点明白了,肾为先天之本,琪琪的肾出了问题,则想当初根本出了问题,她的身体自然会有问题。那难道就没有办法把她的肾治好吗?”傅清扬听懂了一些,试着发问道。

    “若是轻度的肾病,可以通过针灸按摩或者一些药改善肾脏的状况,但是琪琪是肾衰竭,换肾就是唯一的途径,若是使用针灸之类的手段,反而会加重刺激,起到相反的效果。”宋明无奈的叹息道。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六十一章 风波

    宋明和宋元都是国内的医学权威,他们亲自来到龙华医院要求给琪琪做手术,龙华医院自然无不应允,甚至连院长都亲自迎了出来。宋元亲自操刀,非常成功的做完了这个手术。李秀芝听说手术非常成功,自然十分高兴。

    做完手术之后,宋明和宋元没有离开,拉着傅清扬逛遍了附近的古玩市场,旧货市场。这一次,傅清扬也特别卖力气,很争气的帮宋明和宋元各自淘到了两件好东西,把宋明和宋元高兴的不得了。等到送走了宋明和宋元之后,傅清扬发现,龙虎山大会已经要开始了。

    这天清晨,正是傅清扬和吕太岩定好的参加龙华山大会的日子。傅清扬一早就来到龙华山山下,他一边走,一边欣赏着龙华山的景色。在傅清扬的眼里,龙华山的景色绝对是美到了极致,可谓百看不厌。之前,傅清扬游龙华山是从正门入山,不过这一次却不是,他是从后山入山,看到的景色与前番迥然不同。

    此时,因为天色尚早,太阳还未升起,只有东方红光映天,形成一缕朝霞。傅清扬加快脚步,他知道龙华山上有一亭,建在面向东方的山崖之上,取名:“观日亭”。他如果动作快一点的话,应该能够赶上到观日亭看日出。

    傅清扬轻功卓绝,催动之下,身如飞鸿,迅捷无比。不大会儿工夫儿,人已经绕到了正面的观日亭前。来到这亭子跟前,傅清扬不禁想起了王羲之的兰亭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此亭画梁飞檐。背依青山,亭前有水流经过。与王羲之笔下的兰亭倒有相同之处。站在亭中,面朝东方,大风轻扬,云雾涤荡,于脚下翻腾,仿佛站立仙宫,四周仙气缭绕一般。极目远眺,但见云中有一线异色,似是红色,又仿佛是紫色,隐隐然有紫气东来之感。片刻之间,这抹异色化作五彩,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漂亮非常。

    这时候,东方越来越红,越来越亮。逐渐的,太阳露出了半边脸,接着使劲儿想要钻出云雾。终于,像是挣脱了某种束缚一般,太阳整个呈现在傅清扬的面前。但见一轮红日悬浮于东方,正赤如丹。在太阳的下面,隐然有一片红光,翻腾动摇之际,把太阳映衬的更加令人迷醉。

    傅清扬知道,这下面的一片红光其实就是龙华山下的一个湖,名为隐龙湖。日出东方,映红了一片湖水。湖水在动,太阳亦动,光与雾,山与水,不禁让傅清扬叹为观止,也令满山的青翠,通灵的山石叹为观止。

    就在傅清扬被这里的美妙景色所吸引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有人前来。傅清扬没有回头,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异色,依旧只是观看眼前的景色。

    “你是何人?”来人很不客气,语气有点冲。

    傅清扬眉头微微一皱,不过却没有答话,依旧面朝东方,负手而立,仿佛没有听到对方的问话一般。

    站在傅清扬身后的是个大约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这年轻人穿一身唐装,双目炯炯有神,此时眼中更是精光四溅。说起这个年轻人的身份来历,那可是有点非同凡响,乃是凌虚观丹劲期地境武者丹阳子最钟爱的一个徒弟,名叫黄良渠。

    黄良渠的年纪比傅清扬略大,修为达到了暗劲期巅峰境界。按说,在他这个年龄,达到暗劲期巅峰境界还是很不错的,也算是凌虚观的重点培养对象。

    今日,龙华山大会将要举行,而龙华恰恰是凌虚观的地盘。前来此处参加龙华山大会的都是天下有数的武学大家,因此,凌虚观也不敢怠慢,让人封闭了龙华山的山门,停止开放,不准游人游览。如果傅清扬走正门的话,肯定就会被人拦住,要确认过身份才能上山。不过傅清扬却没有走正门,而是从后山入山,凌虚观虽然势力很强,但是也不可能将巨大的龙华山脉所有能够上山的地方全部封锁,因此,傅清扬这才没有经过任何阻拦的来到了观日亭。

    黄良渠作为凌虚观的精英弟子,担任此次龙华山大会的巡查任务。本来,按照他的想法,巡查还是不巡查都是没有区别的,只要严守山门,自然没有人能够随便入山。毕竟,一般人可不敢随意从后山那样荒凉的地方入山。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巡查过程中竟然发现一个年轻人站立在观日亭中,正在看日出。

    这可让黄良渠有点恼火,也有点纳闷,恼火的是哪里来的大胆小子,竟然敢在这个日子在龙华山上看日出,纳闷的是,不清楚傅清扬是怎么上来的。毕竟,在山门处可是查的非常严格的。

    黄良渠想来想去,傅清扬恐怕都是从后山偷偷上来的,因此,一上来这语气就很冲,仿佛要把傅清扬给吃了一样。在黄良渠想来,听到他的声音之后,对方恐怕立时就得连声道歉,吓得够呛。可是没想到,亭中站着的这个年轻人竟然丝毫都不理会他,就好像没有听到他说话一样,依旧自顾自地观看者日出。

    这下子可把黄良渠给气坏了,他心想:“嘿,这小子可真够牛的,敢和我耍横,真是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待小爷好好收拾收拾他!”

    “我说小子,你聋了还是哑巴了,小爷我问你话呢,你没听见啊?”黄良渠上前一步,厉声喝道。

    傅清扬嘴角微微一瞥,露出一缕不屑的笑意。他还是没有回头,根本不搭理这个黄良渠。其实,如果黄良渠真是很客气的和他说话,他也不至于不搭理对方。可是对方这么一耍横,傅清扬就懒得搭理他了,把黄良渠完全当成了一个耀武扬威的螳螂,只要他愿意,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把这只螳螂给碾死。

    “你tmd听不见小爷我和你说话吗?啊?”黄良渠见傅清扬还是不搭理他,一下子暴怒起来,再度上前一步,伸手就想要抓傅清扬的肩头。

    在黄良渠看来,以他的功夫,只要一上手,立马就能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给摔个狗吃屎,然后再狠狠地在对方的脸上跺上两脚,这才能发泄一些心中的怒火。

    不过很显然,黄良渠的美梦是不可能实现的。傅清扬那是什么人,那可是武学大家,是丹劲期天境武者,遍观天下,几无抗手。区区一个黄良渠就想抓他的肩头,这岂不是可笑之极。

    就见傅清扬也不回头,待黄良渠的手快要抓到他肩头上的时候,突然抖动了一下身体,一股无形气劲自肩头升起,往上一弹。

    “啊!”黄良渠怪叫一声,他只觉得对方的肩头就好像是高压线一样,这刚刚一触碰,立刻如遭电击。

    黄良渠接连后退数步,这才勉强稳住身体,不过他却觉得一只手臂完全酸麻了,几乎无法用力了。黄良渠这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小子可有点不同凡响。

    “小子,你敢和小爷玩阴的?”黄良渠还是没有意识到傅清扬乃是绝顶的武学高手,他还以为傅清扬使用了什么损招,例如使用了什么强力电棒之类的东西把他阴了一把。

    傅清扬这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