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艺术家(七七)-第6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不容易在安妮·海瑟薇和伊登·哈德逊的陪伴下从爱丁堡机场的包围圈里走了出来,埃文·贝尔坐上剧组先头部队安排来接机的车,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泰迪·贝尔留在了伦敦陪凯瑟琳·贝尔——或者说陪罗伯特·霍克斯,过一段时间再过来爱丁堡汇合,所以伊登·哈德逊兼职起了久违的助理工作,陪伴在埃文·贝尔身边抵达爱丁堡。

“哈哈,看你这狼狈的样子,真的是太难得了,你要不干脆就承认了。”安妮·海瑟薇看着埃文·贝尔狼狈的样子,不由是幸灾乐祸。

刚才在机场,埃文·贝尔难得的戴上了墨镜——平常只有在机场的时候埃文·贝尔才会戴墨镜,然后低着头一言不发,就突破了记者的封锁线,朝外面走去。看他这模样,倒像是爆发了什么丑闻一般,不了解情况的人估计肯定又要猜疑一番了。

更为有趣的是,奥斯卡之后,人们不断在猜测着埃文·贝尔和安妮·海瑟薇同时拿下影帝影后这样的默契是否有更加值得挖掘的内幕;但现在,安妮·海瑟薇前来伦敦,又和埃文·贝尔一起抵达爱丁堡,根本没有人关心他们到底是为何而来,也没有人联想到新一任影帝和影后要携手出演一部电影这是多么劲爆的一件事,所有人都把视线聚焦在了圈外女友这一件事上,并且紧咬不放。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了。

看着安妮·海瑟薇的模样,埃文·贝尔却是露出了一抹狡黠的笑容,让安妮·海瑟薇顿时心中警铃大响,“哼,如果在媒体面前,我直接吻你一下,不知道他们到底会相信哪一个呢?”埃文·贝尔和未知的圈外女友,还是埃文·贝尔和青梅竹马的安妮·海瑟薇呢?这的确是一个困难的选择。

听着埃文·贝尔的调侃,即使是安妮·海瑟薇,也难免觉得后脑勺有点青筋突起的意思。伊登·哈德逊却是在旁边说着风凉话,“那要不你试试?”

显然,埃文·贝尔是不可能尝试的,他可没有将自己私生活完全暴露在媒体面前的打算。伊登·哈德逊的一句话顿时让埃文·贝尔开始嘴角抽搐,而同为当事人的安妮·海瑟薇坐在旁边却是忍俊不禁。

就在埃文·贝尔和安妮·海瑟薇抵达爱丁堡,加入了“一天”剧组,正式开始为这部电影的拍摄做准备,外界关于圈外女友的传言却是越来越多,甚至有着无法抑制的趋势。

虽然按照道理来说,即使真的有圈外女友的存在,可对方隐藏了如此之久,埃文·贝尔也苦心经营了这么久,那就说明双方都没有曝光的打算;但还是有人主动站了出来,高喊着“我就是埃文的女友”,迅速吸引了所有媒体的注意力。

媒体记者们可不是笨蛋,他们也知道这里面肯定大部分都是假的,其中一手炮制了这一次事件的“每日镜报”更是再清楚不过了,但他们还是蜂拥地开始采访着这些所谓的正牌女友。不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些是真的,而是观众们愿意关注这些女人到底哪个是真的,只要有市场,媒体就愿意甘之如饴地进行报道。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一名餐厅女侍应生蕾贝卡·杰金斯,她声称自己就是埃文·贝尔的圈外女友,“埃文有一天前来我们餐馆,那天他点了煎小羊排,后来他专门召唤我,表达了对饮食的满意,随后又询问了我们餐厅的特色甜点,我向他推荐了芒果布丁。之后我们有了很愉快的交谈,最后他向我要了电话号码,我当时激动得就快要晕过去了,那可是埃文·贝尔,让无数女人着迷的埃文·贝尔。”

蕾贝卡·杰金斯的故事很完整,声明这是在“真爱至上”的拍摄期间,随后他们还有了两次美妙的约会,经历了长时间的思念之苦之后,最后在三个月之后确认了交往关系,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为止。

在蕾贝卡·杰金斯的故事里,埃文·贝尔对她很体贴也很甜蜜,但是为了保护这一段恋情,也为了保护她,所以他才一直没有把这段恋情公布于众。而每次有绯闻出现的时候,埃文·贝尔都会专门打电话给她解释,以保证这段恋情能够一直维持下去。

至于这一次的事件,则是因为蕾贝卡·杰金斯在餐馆里不小心烫伤了手,埃文·贝尔第一时间就从纽约赶到了伦敦,亲自表达了自己对她的关怀。

蕾贝卡·杰金斯的“公开声明”是最先在脸书上传播开来的,很快就有记者上门采访她了,这位金发闭眼的妙龄少女在短短不到十二个小时之内就成为了全球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再加上蕾贝卡·杰金斯略显贫寒的身份背景,麻雀变凤凰的灰姑娘故事更是让无数少女羡慕不已。

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蕾贝卡·杰金斯表示,她很抱歉埃文·贝尔为了她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但是她不想埃文·贝尔再独自一人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所以她必须站出来,为了这段恋情能够持续下去,付出自己的努力。同时,蕾贝卡·杰金斯还表示,她愿意为埃文·贝尔付出一切,只希望他能够平安。

灰姑娘的故事,有起因有过程有结果,确实让不少人都不由自主地相信了。蕾贝卡·杰金斯几乎重演了凯特·米德尔顿与威廉王子交往时人们惊愕艳羡的场景,立刻就成为了全世界最受瞩目的女人。当然,如果这个时候埃文·贝尔站出来承认了这个事实,与蕾贝卡·杰金斯秀恩爱,那么很容易就会将这一次的绯闻推向高潮,让集中在蕾贝卡·杰金斯身上的聚光灯足以将她焚烧殆尽。

但事实上,还是有许多人不相信的,因为蕾贝卡·杰金斯的故事实在有太多漏洞了。虽然埃文·贝尔不是偶像类型的艺人,没有那么因为偶像恋爱就要死要活的年轻粉丝,但埃文·贝尔的死忠粉丝也不愿意随意一个阿猫阿狗站出来就可以侮辱埃文·贝尔。在他们看来,如果恋情是真的,他们祝福;如果是谎言,那么一切就是不允许发生的!

网络上质疑蕾贝卡·杰金斯故事中各种漏洞的讨论才刚刚闹腾起来,就有人直接站出来与蕾贝卡·杰金斯唱对台戏了。这是一个叫做莉莉·苏丽文的大学生,她一句石破天惊的“我才是埃文的女友”将所有集中在蕾贝卡·杰金斯身上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莉莉·苏丽文在脸书上发表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指责蕾贝卡·杰金斯试图利用埃文·贝尔炒作新闻,而事实上,埃文·贝尔真正的女友是自己。在文章之中,莉莉·苏丽文表示,首先,埃文·贝尔在拍摄“真爱至上”期间根本只在剧组停留了两天,并没有蕾贝卡·杰金斯所说的那么长,埃文·贝尔是在去了斯德哥尔摩之后,再次回到伦敦时,与莉莉·苏丽文在飞机场相遇,从而结缘的;其次,蕾贝卡·杰金斯所谓的烫伤根本不存在,而皇家马斯顿医院也根本没有她的入院记录,甚至就连医疗记录都不曾出现过,这次埃文·贝尔过来伦敦,是因为莉莉·苏丽文在学院意外遭遇车祸,伤到了脚踝,这才飞跃大西洋赶过来看看望自己的。

这下人们都糊涂了,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

到底蕾贝卡·杰金斯和莉莉·苏丽文谁说的是真实的?还是说两个人都在说谎,都是虚假捏造的;亦或者是两个人说的都是事实,就好像当初大卫·贝克汉姆爆出的性丑闻一般……可无论是蕾贝卡·杰金斯还是莉莉·苏丽文都有一个致命的漏洞:她们依旧没有任何证据,甚至就连和埃文·贝尔直接牵扯的照片、信息也都没有展示过。那么这次的事情又应该如何定义呢?

第2070章 粉色闹剧

谁也没有想到,一次“圈外女友”的新闻,居然会发展成为绯闻,这实在让人完全意外。当然,如果2009年十一月泰格·伍兹因为一次意外车祸而导致的偷情门爆发出来之后,人们也许就见怪不怪了;但是现在才不过是2009年的三月而已,一次模棱两可的圈外女友风波,却有两个人站出来主动将“埃文·贝尔女友”的头衔往自己的身上揽,这也使得真相扑朔迷离,再联想一下埃文·贝尔之前绯闻发电机的称号,人们不由开始想:难道这两个所谓的女友都是真的?

其实无论是大卫·贝克汉姆还是泰格·伍兹,他们缠身的丑闻都是有负面影响的,影响的是他们的婚姻,还有正面公众形象——这也是来自于稳定婚姻的那一部分;但是同样类似的丑闻发生在沃伦·比蒂这位风流才子早年荒唐时期的身上,很难引起如此大的波长,最主要还是因为当年沃伦·比蒂就是单身。

所以,无论关于这个圈外女友的新闻是真的还是假的,真正对埃文·贝尔产生的影响都是有限的。第一,埃文·贝尔单身;第二,埃文·贝尔一直以来就是绯闻缠身;第三,这些圈外女友至今都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可以证实自己的所言。所以,虽然绯闻越闹越大,逐渐开始往丑闻的方向发展,但却依旧没有太大的威力。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如果放任这些绯闻继续闹下来,对于埃文·贝尔的公众形象还是有很大影响的——虽然他一直以来的公众形象就算不上好,虽然他对于这些所谓的形象从来就没有介意过,但谁又能预料到事情将会如何发展下去呢?所以,一般来说,尽可能第一时间出来辟谣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埃文·贝尔不仅没有辟谣,而且“一天”剧组投入了拍摄之后,埃文·贝尔居然封闭了剧组,拒绝所有的一切采访。这又是怎么回事?不屑一顾,还是干脆就默认了?

此时人们才意识到,埃文·贝尔和安妮·海瑟薇同时进入了“一天”剧组,这也是史上难得一见的情形,虽然埃文·贝尔和安妮·海瑟薇一直就是青梅竹马,而且在“断背山”中也有过合作,但这次却不一样,两位新晋影帝影后居然如此迅速就投入了合作之中,而且两个人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还因为合作擦出了不少火花引出了疑似绯闻的传闻,可想而知,“一天”这部作品一旦完成之后,将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不过由于媒体最近关注的焦点一直都锁定在了“圈外女友”身上,而埃文·贝尔又刻意避免了泄露消息,所以愣是没有人知道这次新开拍的作品到底是什么,媒体这才意识到,他们似乎都被埃文·贝尔耍了!

伴随着“圈外女友”逐渐从转向丑闻的轨道走上了发展成为闹剧的道路,记者们越发察觉到:他们真的被埃文·贝尔耍了!

蕾贝卡·杰金斯和莉莉·苏丽文到底谁才是正牌女友的悬案还没有解决,第三名女友又接着付出水面,这位自诩为“正牌”的女友又一一分析了蕾贝卡·杰金斯和莉莉·苏丽文言论之中里的漏洞。

其实关于这些女友们的言论,最大的漏洞就是:她们没有任何证明自己话语的人证或者物证;其次就是关于她们和埃文·贝尔之间的相遇问题,由于“每日镜报”最早说这位圈外女友是在“真爱至上”拍摄期间认识的——这根本就是那名记者胡编的,但所有站出来的女友都将时间锁定在这个范围。

而事实上,埃文·贝尔拍摄“真爱至上”的行踪一直都没有被媒体摸透,因为埃文·贝尔陪伴着伊登·哈德逊去了斯德哥尔摩,随后还去了德国商量“X因素”的事,又跑到了西班牙去组织法外狂徒的事,除此之外,巴黎、柏林也都出现过埃文·贝尔的足迹。那段时间,埃文·贝尔的身影就在欧洲到处跑,所以根本就无法捉摸。

但这些女友们都不了解事实的真相,所以编造起故事来还是很有难度的,而且缺乏细节。另外,埃文·贝尔这些年过来伦敦的次数确实不多,这个远距离恋爱的桎梏是很难能够让故事变得完美的。

第三位女友的出现,引起的混乱就已经有限了,最重要的是,第四位和第五位女友是紧随其后冒出来的,这使得整个事件走向开始变得有些喜感起来。从英国女孩开始,到法国、德国女孩,再到美国女孩,甚至还延续到了亚洲、非洲和大洋洲,这样一来,埃文·贝尔所谓的绯闻女友就正式宣告遍布全世界了。

伴随着主动承认“埃文圈外女友”身份的不明人士越来越多,她们彼此之间也开始了互相的攻击,互相说对方是说谎,坚持自己才是真正的女友,但问题是,她们都只是喊喊而已,却没有任何实质证据拿出来,这让人着实是哭笑不得。

而当有一些三线女演员也开始加入被迫承认女友身份这个行列时,事情就失去了最开始的趣味,变成了一场彻底的闹剧——特别是在埃文·贝尔从未现身说法的前提之下。

想象一下,一共十二个女人自称是“埃文的正牌女友”,然后她们彼此之间互相谩骂、互相指责,吵得不亦乐乎,而故事的最重要当事人埃文·贝尔反而沦为了其次,甚至成为一个配角的存在。这个画面确实是让人哭笑不得。

媒体记者即使对“圈外女友”这个话题再有兴趣,此时也是视觉疲劳了,他们又不可能把这些女人的所有言论都来刊登一遍。如果真的这样做了,他们就和美国的超市小报没有任何区别了。

一开始人们还觉得这些女人的闹剧有无数可能,如果这些全部都是埃文·贝尔的“女友”,那么埃文·贝尔的风流韵事就足够壮观了,这绝对足以让人们热烈讨论很长一段时间了。但问题就在于,这些女人根本都没有证据,电话记录、短信、照片……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艳照、录像之类的劲爆话题了,这实在是让人有些索然无味,完全就是看一群泼妇在吵架罢了。

这样的情形让人不得不考虑这样的一种情况:这些人都是为了借助埃文·贝尔而出名的!

很多时候,想法一旦冒出来,就开始无法遏制地冒头了,于是开始有人去调查这十二个女人的背景,努力寻找出她们与埃文·贝尔之间的联系。很快就调查出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许多人根本都没有见过埃文·贝尔,甚至就连演唱会都没有,完全就是凭空捏造的;还有人可能和埃文·贝尔有过接触,但完全就是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见面……

记者们为什么会调查,无非就是希望爆料,他们这一次则将矛头对准了这些“圈外女友”,开始一个个将这些所谓女友的真面目都揭露开来,点明了这些都是为了出名而以埃文·贝尔作为踏脚石,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她们怎么可能会错过呢。

这一下,圈外女友的绯闻又再次爆炸了起来,人们完全就是围观看热闹,只不过这次看的不是埃文·贝尔,而是那些为了出名不折手段的人,这实在是一件很欢乐的事。

面对这样的情况,“每日镜报”倒是有些不知所措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一次无心的捏造,居然会制造出如此惊人的效果,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了——毕竟他们炮制的第一个新闻完全就是假的,一旦有人仔细查一查,所有一切都站不住脚。

果然,当所有事情追寻到所谓的“圈外女友”根源上时,人们就发现有许多漏洞了。比如说埃文·贝尔这些年有一个圈外女友的事,有任何蛛丝马迹吗?没有。比如说,埃文·贝尔这些年来回伦敦的次数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多,那么他们又是如何维持感情的呢?没有。比如说,“每日镜报”所有一切说得言之凿凿,但最关键的是:没有照片!没有照片的新闻报道,这能够算是独家头条吗?

于是乎,一打冒牌的圈外女友传言之后,似乎就连圈外女友的这个言论本身也站不住脚了。此时媒体记者们才意识到,似乎从医院开始,他们就被埃文·贝尔耍了。

看看现在的埃文·贝尔,从来没有针对这次事件发表过任何的言论,从来也没有露面表达过任何意见,而埃文·贝尔和安妮·海瑟薇正在投入拍摄的作品更是铜墙铁壁,没有人能够打探到任何消息。

在媒体记者看来,埃文·贝尔就是利用了医院的事件,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然后为自己的新作打掩护。在第八十一届奥斯卡创造了无数记录之后的埃文·贝尔,新作身上所集中的瞩目在悄无声息中就被消融殆尽,这也让全新开拍的作品赢得了喘息机会。显然,这就是埃文·贝尔的阴谋,而“每日镜报”就是帮凶!

显然,在肖恩·霍尔离开之后,媒体记者们似乎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阻击,或者说对于机会的捕捉能力还是有所欠缺,最终始终都没有办法对文·贝尔造出最有效的围堵。

第2071章 铜墙铁壁

记者们是以文字创造和丰富想象维生的一个职业,一个简单的医院逃匿事件,记者们可以浮现连篇,制造出如此复杂而热闹的新闻,这实在是堪称奇葩。最重要的是,埃文·贝尔从头到尾什么话都没有说,这才是最让人觉得奇妙的地方,完全就是媒体记者们的自娱自乐。

虽然一直以来,媒体记者就被埃文·贝尔戏弄,也很少讨到好处,但想这样自导自演的闹剧,却让记者们都不由自己觉得尴尬起来。现在,当所有人自由联想到:难道埃文·贝尔是为了转移注意力,隐瞒新剧的信息,这才联手“每日镜报”制造了这一次事件?

这个想法冒出来之后,媒体记者就越发确认自己的猜测,几乎和“百分百肯定”没有什么两样了,于是乎,一大群记者就朝爱丁堡蜂拥去,那壮观的场面,几乎让人误以为整个英伦三岛的记者都朝北方挺进了。

不管记者们的推测是不是真的,但有一件事却是绝对正确的:那就是埃文·贝尔和安妮·海瑟薇合作的新剧,这绝对是热点中的热点,比起目前没有任何证据的“圈外女友”来说要靠谱太多了。更何况,记者们还带着求证圈外女友真假的重任,必须亲自与埃文·贝尔交谈,才能揭开事实的真相。

所以,记者们绝对可以说是毫不犹豫地朝爱丁堡涌了过去,何止是英国记者,美国记者和欧洲记者也开始大批进发,一时间,苏格兰的首府变得热闹非凡。

爱丁堡就像是一场中世纪戏剧的宏伟布景,尖塔、城堡、峭壁和古典石柱历历在目,而常年聚集在城堡尖顶始终不散的浓雾更是让这座城市带着浓郁的迷幻风格,再加上悠扬婉转的风笛和大河之恋的踢踏舞,这座城市美好得让人词穷。难怪J。K。罗琳可以在这里创作出“哈利·波特”系列,也难怪这里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一座没有风景的城市,因为随便用相机记录下周边的一个角落,就是一副风景。

要找到埃文·贝尔剧组,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他们就在全英乃至全球的教育系统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的爱丁堡大学旁边。尖顶教堂、狭长蜿蜒的石板路以及古老的山顶城堡,这只是爱丁堡最为普通的一条街道而已,却彷佛是一部纯天然的苏格兰老电影,让人有种穿越到几百年前的错觉,而抬起头,就可以看到爱丁堡大学那古朴典雅的教学楼,这座创建于1583年的老学校,让人总是不由自主联想到鬼魂、犯罪、杀人肢解的故事,再搭配上塔尖凝结成为水滴的厚雾,就越发显得阴森而诡异起来。

想象一下,身为爱丁堡大学毕业生的阿瑟·柯南道尔就坐在这座古朴的城堡教学楼里,静静地构思着歇洛克·福尔摩斯那一个个悬疑而惊险的故事,那是多么美妙的画面。

埃文·贝尔的剧组在爱丁堡大学法学院旁边的街道上拉起了警戒线,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剧组工作人员在街道口用一辆辆道具车将剧组内部的景象全部都封锁起来,走进之后就可以看到,警戒线的外围还有不少工作人员在巡逻,看那架势,估计就连一只苍蝇都不愿意放进去的模样。

站在街道口,路口的灯柱上贴着封锁道路的告示,“‘镜像’剧组,三月二十一日至三月二十七日,早晨八点至中午十一点,下午一点至五点,封锁街道。”

“镜像”?当感到现场的媒体记者们看到了这一个告示,不由都愣住了,这又是一个什么剧本,难道是埃文·贝尔再次创作的?而且,看这个名字,再搭配爱丁堡这样的拍摄地,难道是一部恐怖或者科幻作品?如果真是如此,那真的就是破天荒了,因为在此之前埃文·贝尔还从未尝试过此类题材的作品,不过要是类似于“致命身份”的作品,倒是很有可能,毕竟埃文·贝尔心理学专业的出身,本身就是一个优势。

除此之外,从埃文·贝尔封锁街道的架势来看,又飞来爱丁堡拍摄,媒体记者也猜测,这一次的投资就算不多,但也绝对不少,至少不会是“朱诺”、“荒野生存”这样的级别。

这样一推算之后,媒体记者就对于“镜像”剧组更加好奇了。

其实“镜像”这个名字就是埃文·贝尔随手胡诌出来糊弄记者的,他最近还是在和克里斯托弗·诺兰联络合作,继续创作那个关于梦境的剧本。所以埃文·贝尔本来第一个想法是要写一个“梦境”的名字去糊弄记者的——他没有打算让“一天”改编成为电影的消息如此迅速就泄露出去,但后来想到“梦境”这个名字很可能会让他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盘算提前泄露,所以就改变了想法,写了一个“镜像”的名字。埃文·贝尔倒是没有想到,居然会引起记者们如此复杂的想法。

媒体记者赶到现场之后,第一个反应自然就是直接上前询问,表达自己想要采访的意愿,看看剧组的反应再说。但是毫不意外的是,全部记者都吃了闭门羹,警卫人员甚至没有耐心听各个记者自报家门,就礼貌地表示了拒绝。由此可见,这一次埃文·贝尔是打算彻头彻尾的封闭拍摄了,即使是有私人交情的媒体也不例外。

记者们无奈地站在旁边,各自开始想办法,有一名“每日快讯”的记者就忍不住了,上前打算和警卫人员打持久战,“我只是想要采访一下埃文,即使没有不拍照片也没有关系。”这已经是退后一步的想法了,“我们大老远赶到爱丁堡,就是希望能够采访到一切关于埃文的消息,至少我们可以见到埃文正面交谈,这是我们的权利,也是埃文的义务。至于埃文要投入多少东西,那就是埃文的权利了。所以,我要求见到埃文!”

其实许多剧组都采取封闭拍摄,但或多或少制片人都会安排一些公开记者采访,就好像当初“黑暗骑士”一样,这不仅是满足记者们采访要求的一种手段,还是对电影进行隐性宣传的一种方式。所以,即使是全封闭的拍摄,也不是就意味着所有演员所有相关人员都被“封锁”了,最低的要求,制片人也会出来安抚记者的。

但是现在看这个情况,“镜像”剧组根本就没有打算开放任何形式的采访,这也就让记者们千里迢迢赶来爱丁堡之后,空手而归。没有记者愿意如此。

有了“每日快讯”的记者之后,又有一批记者走了上来,开始一起加入了说服的行列,“就算埃文不出来,至少让泰迪或者伊登出来,给我们一个交代。”无奈之下,记者都已经放弃了埃文·贝尔这个刺头,只希望泰迪·贝尔或者伊登·哈德逊能够露面透露一些风声了。

可即使如此,警卫人员还是没有任何回应,依旧礼貌性地回绝所有请求,或者干脆就让记者们说话,不为所动。可是这时,有记者终于忍耐不住了,他们高高举起手中的相机,想要从高空,透过道具车之间的缝隙拍摄一些场地内的情况,这个举动就打破了现场的平衡。

“请把相机放下。”警卫人员说话的口气其实还很好,虽然有些严厉,但没有动手,也没有训斥的口吻。但是警卫人员的这句话一下就犯了众怒:他们无法进入剧组不说,无法见到相关人员人员不说,就连站在外面拍摄场地情况的权利都被剥夺了,这对于记者们来说绝对是无法忍耐的。

“凭什么!这是我们的权利!”有记者高声喊道,然后就开始往前冲了上去,试图冲突封锁线。

有了第一个人的带头,自然就有第二个,记者们的情绪很快就被煽动了起来。如果不知道情况的人,看到这个情况还以为是示威游行之后发生暴乱了。

大部分记者看到了眼前的混乱局面,大都认为可以浑水摸鱼,所以一窝蜂都涌了上去,总是有人可以突破封锁线,拍摄到真正的内幕。毕竟单枪匹马可不见得可以有如此的声势,人多好办事,警卫人员就那么一些,总是有疏漏的地方,如果有人混了进去,爆料到真相,那么就是记者们的胜利了——此时此刻虽然人人都想拿独家,但面对剧组的铜墙铁壁,记者们必须连成一条战线,否则谁都不要想讨到好处。

于是刹那间,现场就变得混乱起来,所谓的警戒线其实也没有真正的效用,只是一个威慑作用,记者们想要闯进去根本就不是问题。但就在这时,两侧居然又涌现出一大批警卫人员一起帮忙,原本已经岌岌可危的防线马上又安定了下来,看这情形,倒是和防暴部队也差不了多少了。虽然一直没有发生正面肢体冲突,只是推推搡搡地在试图闯过防线,但场面的混乱依旧让人目瞪口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记者们要造反了!

事实上,记者们的确是要造反了,不过也是在被埃文·贝尔接二连三的刺激和打击之下明目张胆地发泄着自己内心的不满。

第2072章 调虎离山

在新闻媒体界,埃文·贝尔绝对说不上声名狼藉,相反他的口碑和能力还是得到了不少专业人士的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愿意看他笑话的记者绝对不在少数。主要还是因为在面对埃文·贝尔时,吃闷亏的往往都是记者,这让人感觉十分憋屈。特别是肖恩·霍尔去世之后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圈内更是找不出能够扛旗的媒体去针对埃文·贝尔,这实在是一个遗憾。

撇开以前的事不说,这一次的事件看在记者眼中,他们就是被埃文·贝尔戏耍了,先是医院事件,后是圈外女友事件,再现在又是剧组封闭拍摄事件……要不是埃文·贝尔之前去医院的事情是真的,记者甚至都要怀疑医院的事也是埃文·贝尔故意挖了一个坑让记者们跳下去了——虽然记者也不知道埃文·贝尔为什么故意要折腾媒体,但这样的想法还是从记者脑袋里冒了出来,这实在是心气难平:难道埃文·贝尔就拿记者当猴耍了?

想到这里,记者们更是疯狂了,开始用力地朝前冲刺着。警卫队伍逐渐有些不支了,毕竟他们又不是为了保护什么碉堡或者军事要地,剧组既然在公开场合进行拍摄,随时被周围的人窥视到一些蛛丝马迹,也是很难避免的事。所以警卫队伍的防线势必不可能太过强大,不过如果十一工作室铁了心要封锁消息,也不是没有办法的,许多大型电影公司为了封锁拍摄,都会派出专门的团队与记者沟通,然后再依靠铜墙铁壁的放手,将片场消息完全封锁。

正当记者们都在冲刺的时候,有人已经察觉出不对劲了,因为如果片场出现这种情况,剧组肯定是要派人出来协调的,不管是为了控制场面还是继续维护片场的封锁,都势必要有人出面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