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艺术家(七七)-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众热情的海洋,完全将玫瑰碗体育场都点燃了,自从1994年的世界杯在这里结束之后,玫瑰碗已经有十年没有感受到如此酣畅淋漓的兴奋了。而今天,埃文·贝尔就将这座体育场骨子里的狂热都呼唤了起来。
“第一次”世界巡回演唱会美国境内的演出圆满结束了,共和时代也完成了他们两场演唱会的所有演出,共和时代甚至见到了十一经纪的领头老大尚恩·梅耶尔,但是瑞安·泰德依旧有些心神不宁,他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突破口。
就连见到布莱克·莱弗利前来祝贺埃文·贝尔演唱会圆满结束,这样的八卦也没有能够唤醒瑞安·泰德的兴致。看到埃文·贝尔似乎就要离开了,瑞安·泰德再三犹豫之后,还是找到了埃文·贝尔,对站在旁边的布莱克·莱弗利露出一个抱歉的笑容,然后接着说到,“埃文,我需要一把钥匙。”这里的钥匙,指的自然是关键,一个启发点。
埃文·贝尔挑了挑眉,“瑞安,我不知道你是一个那么着急的人?”潜台词就是,瑞安·泰德之前五年的时间都已经等了,为什么现在却如此着急。不过埃文·贝尔却是理解这种情绪,这就好像成功就在眼前了——单纯指音乐方面的成功,而不是出专辑之类的商业方面的成功——这使得人们越发迫切起来。
如果瑞安·泰德在十一创作内部的话,就有许多伙伴可以一起讨论了,那会方便许多。但现在瑞安·泰德不在纽约的王子街十号,所以埃文·贝尔就拿出了自己的手机,“你把蓝牙打开,我发送一段音乐给你。”
瑞安·泰德迫不及待地接受之后,趁着埃文·贝尔还在面前的时候,就点开了,听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旋律,“这是……大提琴?”
第1247章 灵感启发
瑞安·泰德作为共和时代的主唱兼制作人,可以说是乐队的灵魂人物,乐队的几名成员也都十分佩服瑞安·泰德,共和时代可以说是在瑞安·泰德的领导之下凝聚起来。
当初瑞安·泰德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会在共和时代的乐器之中选用中提琴、钟琴这样的古典乐器,其实就是做了这方面的考虑。其实当初瑞安·泰德也考虑过大提琴、小提琴、长笛之类的乐器。但是瑞安·泰德一直没有能够有效地将这些乐器融合起来,也就只能作罢了。
今天埃文·贝尔给瑞安·泰德的这段大提琴旋律,其实里面还融合了钟琴、爵士鼓等乐器,不过这是以大提琴作为主旋律的,悠扬动听的音符,将古典乐器的优雅动人都勾勒了出来,但却又不同于交响乐的编曲,而是采用了流行、摇滚的编曲方式,还糅合了一点灵魂乐的风格。在旋律之中,埃文·贝尔并没有加入任何的演唱或者哼唱,只是最简单的旋律,但却让瑞安·泰德产生了一种冲破桎梏的清新感。
在埃文·贝尔的履历表里,很少人会注意到埃文·贝尔最擅长的乐器,其实是钢琴和大提琴,现在大家更为熟悉的是埃文·贝尔在吉他上的表现,大多时候埃文·贝尔也是自弹自唱吉他出现的。但事实上,上一辈子,埃文·贝尔在钢琴和大提琴上消耗的时间是最长的,比起吉他来说,埃文·贝尔的大提琴可要出色许多。
当初听到共和时代将大提琴作为乐队的主乐器之一,并且创造出“道歉(Apologize)”这样出色的歌曲,埃文·贝尔的确是感触良多的。现在,共和时代却是在埃文·贝尔的影响之下,开始将大提琴融入乐队的旋律之中。这让埃文·贝尔不由想起了当初那首“最后(In。The。End)”,这首歌是埃文·贝尔从上一辈子林肯公园的同名歌曲里获得灵感创作出来的,但这一辈子林肯公园的“最后”却是从埃文·贝尔这首歌里得到了灵感。轮回也好,蝴蝶效应也罢,只能说命运这种事的确很奇妙。
瑞安·泰德听了埃文·贝尔发送给自己的旋律之后,思路顿时明朗了起来。不过,他明白是一回事,要将这种风格融入乐队音乐之中又是另外一回事,更不要说让整个乐队确立一种风格。这就好像当初的忧郁心境,埃文·贝尔还在忧郁心境队内的时候,其实忧郁心境的音乐风格并不是很清晰,他们可以凭借一两首歌赢得瞩目,但是没有自己的风格就注定很难闯出一番名堂。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往回看,埃文·贝尔偶尔会想,如果当初忧郁心境没有分开,依旧那样继续下去,估计也很难获得更多机会了,毕竟一支乐队的风格可不是说形成就能形成的,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数学题。
看着瑞安·泰德若有所思的身影,埃文·贝尔知道,他能够提供的帮助就到此为止了,共和时代能否重现上一辈子他记忆之中的风采,就要看瑞安·泰德自己的了。当然,埃文·贝尔相信的是,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这就好像现在正在准备新专辑的泰勒·斯威夫特一样,她的创作才华已经逐渐显现了出来,而布鲁诺·马尔斯在乐器和曲风多样化上的天赋,也在一点一点绽放出光芒。
“后天几点的飞机过去里约?”布莱克·莱弗利看着眼前大汗淋漓的埃文·贝尔,微笑着询问到。她今天全程都在观众席之中观看了演唱会,不得不说,埃文·贝尔的演唱会总是让人热血沸腾。刚才埃文·贝尔和瑞安·泰德在对话时,她就安静地站在旁边听着,没有插话,因为她知道如此专业的东西可不是她所擅长的。一直等待瑞安·泰德离开之后,布莱克·莱弗利才开了口。
“下午的飞机吧,我不知道,泰迪和我说过一次,我不记得了。”埃文·贝尔耸了耸肩,世界巡回演唱会离开美国之后,第一站定在了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埃文·贝尔三十日就会先飞抵里约热内卢,在那里展开彩排,为二月三日的演唱会做准备。接下来,就是长达半年的世界巡回演出,想想就让人兴奋。“所以,你呢?‘老无所依’的面试怎么样?”
布莱克·莱弗利圣诞节的时候就说,她要参加科恩兄弟最新作品“老无所依”里面一个女配角的面试。提起这件事,布莱克·莱弗利就露出了一点兴奋的表情,“我已经参加过两次面试了,显然科恩对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不过,卡拉这个角色实在太过困难了,我总是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老无所依”这部电影的出色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完全以男性为主的作品。故事讲述的就是老牛仔摩斯发现了一车厢海洛因和两百万的现金,贫穷的摩斯决定将现金占为己有。但却因此惹祸上身,陷入了逃亡的险境,冷血杀手安东、老警长埃德和墨西哥人都在找寻他的踪迹。其中,摩斯的妻子卡拉这个角色是电影里重要的一抹亮色,卡拉是唯一一个对于冷血杀手说不的人,她虽然贫穷,但她懂得真正的爱;她平凡,可她勇敢,只有她面对枪口面无恐惧。
目前,杀手安东的角色锁定了哈维尔·巴登,警长埃德则由汤米·李·琼斯出演,摩斯这个角色希斯·莱杰很有希望出演,而布莱克·莱弗利将挑战的,就是卡拉这个角色。科恩兄弟对于这部电影十分重视,精雕细琢,而每一个角色都是至关重要的,更何况卡拉还是电影中唯一的亮色。
埃文·贝尔知道,布莱克·莱弗利的演技虽然比起上一辈子来说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但是她依旧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如果换做上一辈子,布莱克·莱弗利甚至不会进入科恩兄弟的法眼,更不要说坚持过两轮面试了。现在看来,布莱克·莱弗利还是缺乏一点信心。
“你知道的,演戏不是靠表情去演的,而是靠心,只有你真正明白了这个角色的意义,你才能成为这个角色,而不是‘演出’这个角色。”埃文·贝尔简单地说到,这些道理其实在拍摄“神秘肌肤”的时候埃文·贝尔就和布莱克·莱弗利提过了,只是要让布莱克·莱弗利融会贯通就需要时间罢了。“所以,我想,你应该好好去阅读一下原著,将卡拉这个角色在脑海里勾勒出来。你可以去想想,卡拉的成长经历,她与摩斯的婚姻一贫如洗,但她为什么始终不离不弃;她面对别人质疑他们的婚姻,为什么信心十足地反驳;她的勇气,她的淡定,她的从容,是从何而来的。只有你真正明白了一个角色人生的意义,你才能投入角色之中。这就好像,你小时候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能如此勇敢、果敢、豪爽,这都是有原因的。”
布莱克·莱弗利认真地品味着,她在演技方面的确有很多需要学习。她打算回去之后,再把“老无所依”的原著小说再看两遍,认真琢磨琢磨,也许做笔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埃文,为什么你会对卡拉这个角色如此了解?难道科恩也把剧本递给你了?”
埃文·贝尔心头顿时漏掉了一拍,总不能说他上一辈子看过“老无所依”吧,所以他就笑了笑,“我看过原著小说,在大学的时候。这是一部很出色的小说。”布莱克·莱弗利也没有疑惑,不由点了点头。“第三轮面试什么时候?”
“格莱美奖之后。对了,你今年会回来参加格莱美吗?”布莱克·莱弗利想起了这件事,随口问道。今年的格莱美将于二月九日举行,距离现在也就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了。
埃文·贝尔摇了摇头,“应该回不来了。八号我在圣保罗有演出。就连奥斯卡都不知道能不能赶回来,开普敦的时间还是没有确定下来,泰迪还在和场地调整时间。”
一旦世界巡回演唱会开跑了就是这样,时间不由自主。如果有空隙,就回来参加颁奖典礼,毕竟“断背山”和“阳光小美女”今年能够在奥斯卡上创造什么历史,埃文·贝尔已经没有了上一辈子的预知做保障了,所以他也是很期待的。但是如果时间起了冲突,赶不回来,错过也就是错过了。
“叩叩”的敲门声传了过来,埃文·贝尔有些意外,演唱会的现场就是这些人,谁突然开始学会敲门了。他扬声说到,“进来!”
是泰迪·贝尔。“埃文,甘尼斯先生过来了。”
埃文·贝尔顿了顿,似乎对这个名字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但马上就接话问到,“希德·甘尼斯?”新上任的学院主席,和埃文·贝尔倒是有很不错的私人交情,从当初百老汇“九”开始就搭建起来的。
泰迪·贝尔点了点头,他似乎也十分意外。“我出去迎接他一下吧。”埃文·贝尔随即说道,和布莱克·莱弗利眼神交流了一下,埃文·贝尔就跟着泰迪·贝尔走了出去。
走出门,就可以看到玫瑰碗体育场那老旧的通道上,一位穿着整齐三件套的绅士站在明晃晃的灯光之下,就好像上个世纪电影诞生初期的黑白默片一般。
“希德?”埃文·贝尔出声招呼到,让这位老人微笑地转过了身。
第1248章 变革勇气
“希德,你确定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我演唱会的现场,是一个合乎时宜的选择吗?”埃文·贝尔一见面,就笑呵呵地打招呼到。他和希德·甘尼斯虽然说不上忘年之交,但也是交情十分不错的朋友,说话也没有那么多的局限。
希德·甘尼斯依旧是带着优雅的笑容,“作为学院主席,那的确是不合适的;但是我每天只有八个小时是属于学院的,剩下十六个小时则是属于我私人的。我今天是作为私人朋友,前来为演唱会捧场的,那自然没有什么不妥。再说了,演唱会是音乐,这和电影又是两回事了。”
希德·甘尼斯自然明白埃文·贝尔说的是什么意思。
“断背山”和“阳光小美女”作为整个颁奖季表现最为出色的两部作品,在即将到来的奥斯卡上会有什么表现,这也是媒体普遍关注的焦点。今天距离奥斯卡提名名单的揭晓还有三天整,这是一个敏感的时间点,希德·甘尼斯出现在玫瑰碗体育场,的确不是那么明智的选择。如果被媒体发现了,少不得要说十一工作室贿赂学院主席之类的,这可是被绝对禁止的。
其实所谓的学院公关,就是要和学院成员打交道,除了不允许明目张胆地拉票,比如说邮件、短信等方式要求成员为自己作品投票,这是不允许的之外,贿赂更是明令禁止的。如果被发现了贿赂,那么作品甚至有被取消资格的可能性。但反过来说,这种公关本来就是比较暧昧的,如果不与学院成员打交道,又如何能够让成员们对作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呢。所以,这的确是比较模糊的一条界线。
希德·甘尼斯今天过来看埃文·贝尔演唱会,严格说来并没有什么贿赂的情况出现,的确是和电影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媒体硬要拉扯关系的话,那也是说不清楚的。
面对希德·甘尼斯的解释,埃文·贝尔耸了耸肩,一副毫不介意的模样,“作为主人,我想除了欢迎光临之外,我没有更好的话语可以呈现了。”埃文·贝尔的落落大方,让希德·甘尼斯也不由笑了起来,“怎么样,今晚还开心吗?”
希德·甘尼斯伸出了自己的右臂,做出一个邀请的姿势,埃文·贝尔看了一下,是往玫瑰碗体育场内场走过去的方向,此时观众都已经退场结束,希德·甘尼斯显然是希望和埃文·贝尔慢慢地闲聊一番,埃文·贝尔也没有拒绝,给旁边的泰迪·贝尔一个眼神之后,就和希德·甘尼斯一起迈开了步伐。
“当然。这是我看过最棒的演唱会了,虽然我看过的演唱会着实不多,你知道的,我的生活都被电影所占据了。不过,我现在也开始意识到,其实演唱会也是一种让人沉醉的艺术表现形式。”希德·甘尼斯说话的时候有一种书生的儒雅,总是会让人想起文学院里饱读诗书的教授,不过言语之间却又带着一点写意一点幽默,气氛总是显得很轻松,“我花了大力气才抢到一张门票,总算是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即使玫瑰碗有十一万个座位,但埃文·贝尔的演唱会依旧是一票难求。
埃文·贝尔抿了抿嘴角,“其实我本来是打算让泰迪给学院成员派发演唱会门票的,希望拉近一下我们的距离,但是担心你们对我的音乐不感冒,结果弄巧成拙那就不妙了。最终只能放弃。”
希德·甘尼斯呵呵地轻笑了两声,“你难道不是应该担心贿赂的问题吗?”
埃文·贝尔一副“早该如此”的表情,“这就是我没有送演唱会门票给你的原因。当然,我不会否认我还是希望演唱会门票能够拯救一下十一工作室该死的财政危机,所以,你的一张门票还是十分重要的。”
希德·甘尼斯今天已经六十五岁了,而埃文·贝尔仅仅二十三岁,这个年龄差距说是爷孙辈也没有问题的。但令人诧异的是,埃文·贝尔和希德·甘尼斯的每次交谈总是很愉快,在希德·甘尼斯就职学院主席之前,就已经如此了;即使他成为了学院新任主席,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太大的改变。这让希德·甘尼斯对于埃文·贝尔又看高了许多。
和埃文·贝尔的交谈,总是让希德·甘尼斯忍俊不禁,就好像现在,看着埃文·贝尔一本正经地讨论着演唱会门票的事,一次又一次地让希德·甘尼斯意外,甚至禁不住笑出了声。“埃文,你是认真的,你知道,像我这个年纪,总是容易把一些玩笑话当真的。”
埃文·贝尔托着下巴认真地思考了一下,“希德,我当然是认真的。十一工作室完成了皮克斯的收购之后我就后悔了,因为我差不多算是破产了。不然我怎么会开始巡回演唱会呢?”这话再明显不过是玩笑了,让希德·甘尼斯爽朗地笑了起来。
走到玫瑰碗体育场的中央,看着这个空旷的场地,人去楼空,彷佛刚才的喧闹只是一场梦一般。
“埃文,你觉得人最害怕的是什么?”希德·甘尼斯看着空旷的座位,有些突然地询问到。
但是埃文·贝尔却似乎并不是很意外,他抬了抬眉头,没有太多的犹豫,也没有油嘴滑舌,直接就说到,“改变。”
“哦,为什么?我还以为你会说世人的眼光之类的。”希德·甘尼斯有些意外地看着埃文·贝尔,他以为自己对埃文·贝尔足够了解了,但每次埃文·贝尔还是会给他带来惊喜。
“因为我最喜爱的书就是‘谁动了我的奶酪’了。”埃文·贝尔一句调侃的话再次让希德·甘尼斯大笑起来,埃文·贝尔的嘴角也露出了笑容,“因为人们总是对于改变、对于未知、对于新生事物充满了恐惧。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时是这样,从封建社会迈向资本社会时也是这样;电视出现时是这样,电脑出现时也是这样,甚至一直到现在都有人坚信着科技的过度发展就会导致人类的灭亡,这就是来源于对改变本质上的恐惧。”
“这倒是一个很新颖的想法,你不觉得人工智能会对人类带来威胁吗?难道你就能够确定,改变一定能够带来好的结果?”希德·甘尼斯兴致盎然地看着埃文·贝尔。
埃文·贝尔笑着摇了摇头,“不不,我对于人工智能的极致发展也是有担忧的,毕竟那些铁块我可不是对手。我的意思是,我们的忧虑、我们的恐惧,其实就是来源于未知,而这些未知很多时候就意味着改变。”埃文·贝尔停下了脚步,他的视线没有停留在希德·甘尼斯的身上,只是看着这个场馆,“改变当然不一定就能够带来好的结果,改变所产生的连锁效应,我们永远都不知道结果会是如何。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未知,带给我们恐惧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希望。”
“想象一下,如果你知道你的人生将会在什么时候终结,而你的财富又会有多少,你的朋友你的亲人你的爱人又会是什么模样,那么你还会有奋斗的想法吗?但如果你不愿意奋斗,或者看到了你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赢得一个这样的未来,你还会甘之如饴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埃文·贝尔微笑着说到,“所以,我的意思是,改变的确很可怕,未来也的确很可怕,改变所带来的未知更是让每一个人胆寒,但是如果不迈出这一步,你就永远没有办法知道结局是什么。改变的魅力就在于,发生了才能知道结果。”
“那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呢?”希德·甘尼斯随口问了一句,他看了埃文·贝尔一眼,在这张年轻的脸孔上看到了飞扬的青春,还有让他羡慕的张扬不羁。
“那么恭喜你,你尝试过了,你已经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未来。至少,这个结果,与你按部就班、可以直接看到的未来完全不同,这就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了。即使这个结果不是你想要的,但谁能知道呢?也许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这个结果会成为你人生最大的财富也说不定。”埃文·贝尔说的这句话,有些让人意外,这番话由希德·甘尼斯来说似乎会更合适一些,但现在却是六十五岁的希德·甘尼斯听着二十三岁的埃文·贝尔讲这些道理,的确十分有趣。
希德·甘尼斯低笑了一声,“我想你的这份果敢,就足以让无数人羡慕了。许多人,就算有改变的勇气,也会想着先尝试一部分,看看效果,合适了再继续改变下去,不合适了就退缩回来。但是你,你的勇气总是让人佩服。”
埃文·贝尔扯了扯嘴角,他的这份勇气,是两世为人才换来的,算不上什么值得佩服的事。“要么做,要么不做,这才是真正的改变。”这句话说得简单,但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埃文·贝尔知道这一点,希德·甘尼斯也知道这一点。
勇气,这个词汇听起来很简单,但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特别是当这个词被放在“改变”这样的动作之上时,就越发变得困难起来。
第1249章 历史路口
希德·甘尼斯今天会来找埃文·贝尔说这番似是而非的话,其实就是一个十分大胆的尝试了。毕竟,这番话放在这个时刻,的确十分敏感。距离奥斯卡提名揭晓还有三天,“断背山”作为一部同性恋作品能否创造历史,这是一个历史时刻,这也是一个改变的突破口,冲出这个关头,将会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希德·甘尼斯知道,现在的学院已经被卡在了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他有变革的心,却没有这份坚定的勇气。他很想找人谈谈,埃文·贝尔自然不会是合适的选择,因为“断背山”和埃文·贝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同时,埃文·贝尔似乎也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在好莱坞本身就代表着革新,就代表着个性。
一直到演唱会结束为止,希德·甘尼斯都没有决定是否要和埃文·贝尔谈这件事,因为他不确定这是否是正确的选择,但是两个人简单交谈之后,希德·甘尼斯当场下定了决心,于是就说出了口——即使是以旁敲侧击的方式,但还是说了出来。
其实希德·甘尼斯现在的位置十分尴尬,一方面他是学院改朝换代之后的新任掌门人,所有人都在期待他给奥斯卡带来全新的气象,这也是他所期望的;但另一方面,奥斯卡之所以能够博得今天的威望,专业性固然是一个因素,同时奥斯卡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更是无法估计。简单来说,奥斯卡是一个电影界的颁奖典礼,但它还和政治、文化、社会息息相关,奥斯卡的一举一动都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使得希德·甘尼斯的决定十分艰辛。
埃文·贝尔又如何不知道呢?上一辈子,奥斯卡在最后关头选择了“撞车”成为最佳影片,而不是“断背山”,就是因为美国的主流文化还没有做好接受同性恋作品大肆进军的准备。于是,在种族问题上拥有出色效应的“撞车”就成为了取而代之的选择。当然,这不是说“撞车”不够好,相反,“撞车”十分出色,因为它与整个美国社会、文化、政治、种族都牵连在了一起,这使得电影脱离了简单娱乐载体的行列,被赋以了更多深刻的意义。所以,“撞车”在这一辈子最后也战胜了“百万美元宝贝”和“飞行家”,豪取了最佳影片的头衔。
这一辈子,没有了“撞车”这匹黑马,其实“断背山”的情况依旧没有太大的区别。
目前整个颁奖季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奥斯卡成为最后一座大山,等待着为颁奖季画下句点。
整个颁奖季过程中,十一工作室同时运作“断背山”和“阳光小美女”两部作品,难免会出现打架的情况,目前十一工作室的策略就是托马斯·兰辛和泰迪·贝尔在负责“断背山”的学院公关,科特·拉波特和伊登·哈德逊则在为“阳光小美女”努力,主要策略方面还是向“断背山”倾斜一点的。
今年的情况,与去年“百万美元宝贝”、“飞行者”、“杯酒人生”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情况不同,目前的整个颁奖季情况来看,“断背山”一马当先,但是身后的竞争者们并没有拉开差距。
“断背山”囊括了金球奖、金狮奖、制片人工会奖,还有广播、纽约、洛杉矶、波士顿等十一个影评人协会奖,在整个颁奖季呈现出横扫之势。作为独立制片的作品,如此佳绩前所未有,绝对是历史性的突破。而同性恋题材能够在奥斯卡如此风光,可谓是历史性的突破,可以看得出来,“断背山”的提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问题就在于它能够打破桎梏,最终获奖,创造新的历史。
在奥斯卡七十八年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部同性恋作品获得最佳影片的荣誉。这一次“断背山”似乎是众望所归,但是希德·甘尼斯为首的学院却遭受到了严峻的社会考验。
上周,六万人在洛杉矶举行了集体游行抗议,他们抗议“断背山”冲击奥斯卡,认为这是对美国文化的一种耻辱。保守派人士和宗教团体显然还是没有放弃,因为一旦“断背山”在奥斯卡上创造了新历史,那么同性恋文化日益靠近主流的趋势就不可阻挡了,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同时,联邦政府也表示了反对,以总统乔治·布什为首的共和党是最坚定的保守党派,他们对于同性恋文化延续了美国政府的一贯主张,他们是不会接受同性恋进入主流文化的。
在这种局面之下,无辜的米歇尔·威廉姆斯也被殃及池鱼,她的基督教母校宣布与其断绝关系,这也表明了宗教团体坚定不移的立场。
奥斯卡是一次文化盛宴,但同时也是政治、社会、文化的名利场。现在“断背山”面临着政治、主流文化、宗教的强烈抵制,也难怪希德·甘尼斯会犹豫不决了。这种情况,与上一辈子如出一辙。如此压抑、唯美、同时杜绝煽情的爱情电影,对于学院评委来说,绝对是一次破天荒的挑战。
“断背山”没有了“撞车”的威胁,但依旧和上一辈子一样,面临着“晚安,好运”的激烈冲击。“晚安,好运”也是独立制片,但其作品影射时政、黑白摄像、片长过短、负面因素一箩筐,除了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之外,什么都没有拿到。但是这个“国家评论协会奖”就基本判定其可以入围,过去二十年间,该奖得主十七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看来是志在必得了。
除了“断背山”和“晚安,好运”一马当先之外,目前最被看好的作品有四部,他们将和其他对手一起竞争剩下的三个提名席位。“一往无前”、“慕尼黑”、“阳光小美女”、“卡波特”就是这四个候补选手,除此之外,“铁拳男人”、“辛瑞那”、“不朽的园丁”、“傲慢与偏见”、“金刚”、“鱿鱼和鲸”都有希望成为奥斯卡五个最佳影片提名名单中的一员。
目前,“慕尼黑”和“阳光小美女”呼声最好,前者来自于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作品,犹太人的题材,巴以问题,这些因素都让“慕尼黑”赢得了十分高的赞誉;后者则是埃文·贝尔的野心之作,又是独立制片,黑色幽默、社会问题、家庭温馨,“阳光小美女”在没有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在整个颁奖季以哥谭奖为起点,掀起了一股风暴。
在金球奖落下帷幕之后,最新的各方预测之中,“阳光小美女”后来居上,夺冠呼声甚至一度超过了“断背山”,被认为是2005年最有资格与“断背山”一争长短的作品。特别是导演的位置上写着埃文·贝尔的名字,看看埃文·贝尔的履历,去年凭借“神秘肌肤”第一次入围最佳导演提名名单,今年再次奉献佳作,更重要的是,他还是演员转行导演的,这对于学院评委来说,可是最加分的看点。
另外,“断背山”和“阳光小美女”同样来自十一工作室,同样是埃文·贝尔制片,那么“保守”的学院派不选择“断背山”,而选择了“阳光小美女”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补偿,同时还是一个对学院派对观众对社会都最佳的选择,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可以让学院评委们找到一个完美的心理避风港:看,都是埃文·贝尔的作品,给谁不都是一样的吗?
上一辈子,“撞车”狙击了“断背山”;这一辈子,“阳光小美女”狙击“断背山”看起来也并不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当然,如果因为十一工作室的两部作品分流评委投票,也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