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艺术家(七七)-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就是如此美丽,你就是如此美丽,你就是如此美丽,这是千真万确。我曾经在人潮拥挤之中瞥见你的脸,这令我不知所措,因为我和你永远无法相依。是啊,我的视线被她占据,在我们擦肩而过的瞬间,她应该可以从我的神情看出,我欣喜若狂飞上云霄(fuck ing。high)。我想,我将再也见不到她。但我们共享了永恒的片刻。”
仅仅是擦肩而过的几秒钟,对于他来说,这个世界就停了下来,她的美丽夺走了他的呼吸,让他的星球完全静止,时空在这一秒都凝固住了。但是,他和她身边的众人却没有停止脚步,依旧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中穿行。一秒钟,滴答一下;擦肩而过,也就是转瞬即逝,但对于他来说,这却是一场告别,与美丽告别,与心动告别,与遐想告别,一个交错,就结束了所有的一切。那一句“飞上云霄”清晰地表达出了他的喜悦,但是喜悦背后的遗憾,却在吉他弦音之中悠远而深邃。
世界还在前进着,他的世界也重新恢复了原本的速度。回头一看,他知道,他永远不会和这个美丽的女子在一起,但是这一次的“相遇”,却不仅仅是懊恼和烦躁,更多却是一种对美的欣赏。这就好像看到了一个纯洁的天使,她背后的双翼让人目不转睛,但任何人都不会因为天使的远去而难过,因为这是幸运的代表。他所需要做的,就是重新迈开脚步,再次前进,把那美丽的身影印在心底,这就足够了。
“你就是如此美丽,这是千真万确,我看到了笑起来跟她一模一样的天使,当她也想到我们应该在一起时。但,应该是面对事实的时候了,我和你永远无法相依(I。Will。Never。Be。With。You)。”
是啊,在我们的生活里,这种场景几乎每个人都发生过,茫茫人海中的无意一瞥,惊鸿一幕让我们为之心动。但是我们却只能错过,因为这就是生活。埃文·贝尔那清澈动人的嗓音,在清新的吉他弦音伴奏之下,带着一股淡淡的忧伤,更多的却是积极向上的释然和阳光。这首歌代表着所有人渴望的,却不能拥有的美好事物。事物的美好不在于拥有,学会欣赏,也是一种幸福。
一首歌一个故事,埃文·贝尔的音乐总是如此。当然,如果要说埃文·贝尔的音乐富有人生哲理,这就太深奥了。但是埃文·贝尔的确是通过他的音乐在阐述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这一个个瞬间对于不同人来说会有不同的领悟,同一个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都会拥有不同的视角,而同一首歌带来的震撼在不同人身上也不尽相同。
娜塔莉·波特曼刚刚洗澡出来,用浴巾擦着头发,把电视调过来时,正是绿日乐队在演唱,她想着一边看头发一边吹干头发,所以没有转台。很快,埃文·贝尔就出现在了电视机上,自从“十一”旗舰店开幕的“意外”之后,娜塔莉·波特曼就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络埃文·贝尔了。本来,他们两个人就不是需要经常联系的那种类型,互相知道对方安好,这就足够了,而许久未见时也不会生疏尴尬。
但是这一次,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娜塔莉·波特曼知道,那天自己理智失去控制并没有那么简单,她知道,肯定是有东西改变了,而且,很有可能,是她对埃文·贝尔产生了不该产生的感情,那种叫做“爱”的情绪。睿智如娜塔莉·波特曼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推测,但是她也很清楚地知道,这是不应该出现的局面,因为她知道,埃文·贝尔不是一个好男人,她不应该爱上他,他们之间不合适。所以,娜塔莉·波特曼选择了冷静处理,她用自己的理智强制地把情感压抑了下去,她需要找回原本的自己。
今天会看到埃文·贝尔,娜塔莉·波特曼也有些意外,因为就她所知,埃文·贝尔正在拍摄“加勒比海盗2”,基本缺席了整个颁奖季,甚至就连奥斯卡都不一定能够出席。娜塔莉·波特曼下意识地拿起了遥控器,想要转台,这是她理智的选择;但是她的食指却无法按下去,这是她情感的选择。
理智与情感的碰撞,从几个世纪前,简·奥斯汀的小说里就已经开始探讨了,现在,娜塔莉·波特曼也面临了这个情况,之前几个月,她处理得很好。但是就在这一刻,仅仅几秒的矛盾,却让娜塔莉·波特曼傻傻地站在了原地。
埃文·贝尔弹着吉他唱着,“我的人生缤纷灿烂”,娜塔莉·波特曼就好像被定格在了原地,脑海之中的理智一直在呼唤她,“娜塔莉!娜塔莉!”但是她的大脑似乎就停¨wén rén shū wū¨止了运转,左手里的浴巾不知不觉中已经落到了地上,她的耳朵里只听到,“你是如此美丽……我和你永远无法相依”。
这句歌词,就好像炸弹一般,在娜塔莉·波特曼的脑海中爆发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她就觉得,埃文·贝尔这首歌是写给自己的。“呵,写给自己的。”娜塔莉·波特曼想到这里的时候,嘴角试图扯出一抹讽刺的笑容,因为她的理智在说,这太荒谬了。但事实上,她做不到,她就傻乎乎地站在原地,因为她脑海中的情感就在呐喊,“埃文,埃文,埃文……”
忽的,脑袋里的那根弦就好像突然崩塌了,娜塔莉·波特曼看着埃文·贝尔静静站在原地弹着吉他的声音,他低声婉转地唱着,“你是如此美丽”,娜塔莉·波特曼脑海中却想起那个晚上。
埃文·贝尔问,“你会爱上我吗?”
她说,“绝不可能。”
可是,现在呢?
第968章 怦然心动
爱情,什么是爱情?对于娜塔莉·波特曼和埃文·贝尔来说,会有两个答案,不是说两个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两个人答案是相同的,只是两个人都会异口同声的说,“你问的是理智版的还是情感版的?”这才是爱情的两个答案。
情感版的爱情,是浪漫的,是动人的,是山盟海誓,是轰轰烈烈,是抵死缠绵。如果要准确形容的话,字典是如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强烈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转移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这种爱情,就好像飞蛾扑火一般,不顾一切,即使知道这是不对的,也会无怨无悔地付出。在爱情面前,是没有道理可言,没有理智可言,没有规律可言的。爱对了,一切都是对的;爱消失了,一切就都消失了。
理智版的爱情,就是多巴胺。详细做一番解释,多巴胺就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递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闹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这种爱情,其实就是人与人相处时在大脑里产生了多巴胺,刺激了大脑,暗示说这就是快乐这就是幸福,于是就诞生了所谓的爱情。多巴胺同样可以通过巧克力、吸烟等方式获得,严格说来,这其实就是生理需要上的一种快感。一般来说,多巴胺在大脑停留的时间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消失。所以,爱情的保鲜期只有六个月,而保质期则只有两年,因为多巴胺消失了。
娜塔莉·波特曼一直都是理智的,因为她知道,多巴胺所产生的效果只是一时的盲目而已,也只是人们对快感的一种追求罢了。当然,她平时可不会如此无趣,她只是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投入感情,什么时候还是保持理智比较重要。在埃文·贝尔之前,娜塔莉·波特曼也交给男朋友,有相处不错友好分手的,也有纠缠不清狼狈收场的,所以,娜塔莉·波特曼知道,有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完全交付给多巴胺,相信爱情,但更多时候,她还是愿意保持理智。
就比如说埃文·贝尔,娜塔莉·波特曼知道,她脑海里分泌出来的多巴胺只是身体的需求反应罢了,不可否认的是,埃文·贝尔在床上的表现的确十分出色,带给她很多快乐。但是,娜塔莉·波特曼的理智很清楚,他们两个人不应该在一起,因为埃文·贝尔就好像一个黑洞,他能够将所有一切都吞没。
但是,在娜塔莉·波特曼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埃文·贝尔的身影就已经悄然在她的内心占据了一角。很快,娜塔莉·波特曼就发现了自己的异常,不过,一开始她还以为,自己的理智能够战胜情感。事实也证明,似乎是可行的,因为她的确没有再想起埃文·贝尔。包括之后的几次相遇,都很正常。
可是,谁知道,在“十一”旗舰店揭幕酒会上,内心情感就掀翻了理智,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事情就已经发生了。而现在,几个月来的理智,在听到埃文·贝尔的歌声时,瞬间就崩塌了。
娜塔莉·波特曼没有任何反应,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这种失去控制的情况让她有一些慌张,因为她不喜欢这样失去理智的自己。但是,电视机里传出来的歌声,却牢牢地抓住了她的心,让她没有任何抵抗力。
埃文·贝尔从来没有和她提过,“如此美丽(You’re。Beautiful)”这首歌是写给她的,但是他们之间就是有这种默契,娜塔莉·波特曼知道,这首歌是写给她的,讲述的是他们两个的故事。
“你就是如此美丽,这是千真万确。我曾在人潮拥挤之处瞥见你的脸,这令我不知所措,因为我和你永远无法相依。”
娜塔莉·波特曼看着电视屏幕上的埃文·贝尔,他就那样静静地站在聚光灯中间,四周一片黑暗。当歌曲演唱到副歌时,舞台四周的灯光就好像满天繁星般,一颗颗被点亮,越来越多的星光将整个黑暗的空间点缀起来;当埃文·贝尔演唱到“飞上云霄”时,所有的灯光都被调亮,开始散发着光晕,那柔和的光芒把黑色都模糊了,忽的,周围所有的灯光就在埃文·贝尔那清亮的嗓音中被完全点亮,全场刹那之间就明亮起来。
埃文·贝尔就好像“哈利·波特”里拥有至高魔力的魔法师一般,他用声音作为魔杖,将全世界所有的情感都调动起来,那一阙阙旋律一句句歌词,散发着动人的光芒,星星点点地将夜空点燃。
就在这一刻,娜塔莉·波特曼的心里就好像有一颗种子破土而出,“噗”的一声,有东西从心田里破土发芽,并且迅速茁壮成长起来。聪明如娜塔莉·波特曼知道,这是一种叫做悸动的情感,她的理智与情感斗争了如此久,而早已经习惯了理智做主的她,第一次被情感掀翻,失去了控制。那股悸动,就好像迎着三月绵绵细雨一般,迅速成长,不可抑制地蔓延了开来。
噗通,这是一声心跳。但这又不同于平时为了生存而产生的跳动,只是一声轻轻“啪”的响声,用单词来形容的话,就是“flipped”,这种轻柔而活泼的响声,有一个再合适不过的解释了——怦然心动。
怦然,这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在内心所留下的余韵却无比深长。娜塔莉·波特曼只是傻乎乎地站在原地,感受着心跳的雀跃,那种浑身上下所有细胞斗殴跳跃起来的欢快,不仅仅是多巴胺,也不仅仅是快感,更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悦和幸福。
娜塔莉·波特曼知道,自己喜欢上了埃文·贝尔。不对,应该是爱上了埃文·贝尔,在明知道不应该、不可能的情况下,还是发生了。
娜塔莉·波特曼看向了屏幕上的埃文·贝尔,悠然地站在那儿,弹奏着吉他,仅仅是一把吉他一把声音,他就可以把全世界掌握在手中一样。即使是最简单最朴素的舞台,他依旧有能力感动所有人,他的舞台就是有这种魔力,甚至让人潸然泪下的魔力。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男人,但他的美好背后,却有着没有人能够驾驭的不羁,那种对自由的向往,还有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忧郁,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黑洞,将所有人都吞噬。娜塔莉·波特曼忽然想起了“神秘肌肤”,里面尼尔的朋友们是这样形容尼尔的,“他就像一个所有事物都围绕着他旋转的沉默星系”。事实上,埃文·贝尔又何尝不是呢?
但正是因为如此了解埃文·贝尔,娜塔莉·波特曼才越发清楚,不能爱上他,因为这注定就是一条不归路。所以,娜塔莉·波特曼的理智很好“压制”住了情感,从来都没有出错。但谁又能想到,当娜塔莉·波特曼察觉埃文·贝尔和布莱克·莱弗利之间的关系似乎有朝稳定方向发生时,主动提出了中止两个人的身体关系,在那之后,事情的发生就开始脱离了理智的轨道。
还记得那一次,娜塔莉·波特曼和埃文·贝尔坐在剑桥镇的中心广场上,那天两个人约好一次吃晚饭,但是娜塔莉·波特曼却因为一点点小意外,足足迟到了两个小时。当她赶到的时候,埃文·贝尔并没有像其他男人一样质问说为什么迟到,也没有像热恋男女一样关切地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只是举着手里已经冷掉的披萨,用微笑作为迎接。
娜塔莉·波特曼问他,“你会爱上我吗?”
埃文·贝尔回答,“可能不会。”
其实他们两个都是十分有魅力的人,彼此都是很有吸引力的,不然两个人也不会保持那么长一段时间的“有性朋友”关系了。但是埃文·贝尔当天的回答,还是让娜塔莉·波特曼有些意外。
后来埃文·贝尔又反问她,“那你会爱上我吗?”
娜塔莉·波特曼记得自己的回答,斩钉截铁,“绝不可能。”因为娜塔莉·波特曼对于自己的理智有信心,很有信心。
但是现在呢?现在,娜塔莉·波特曼还有信心吗?
娜塔莉·波特曼站在原地,她知道了自己心中情感已经爆发出来了,但是她必须冷静一下,到底是应该顺从自己一贯的行为模式,理智做主呢?还是应该挑战人生第一次,依靠感情来决定未来呢?看着屏幕上的埃文·贝尔,一向聪明睿智的娜塔莉·波特曼,却是第一次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我看到了笑起来跟她一模一样的天使,当她也想到我们应该在一起时。但,该是面对事实的时候了,我和你永远无法相依。”
埃文·贝尔依旧在歌唱着,轻快的吉他弦音在那修长的指尖跳跃,最后划动一下,结束了这首“如此美丽(You’re。Beautiful)”的演唱。这首歌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的演出,带给现场观众的是感动是激动是幸福,而带给电视机前的娜塔莉·波特曼却是迷茫。
一曲唱毕之后,埃文·贝尔却没有走下舞台,而是站在话筒前,等着观众的掌声减弱。难道,今天埃文·贝尔还将演唱第二首歌?这在表演环节中可是十分罕见的。
第969章 与父共舞
2004年对于美国音乐届来说,是颇多动荡的一年。不是指去年格莱美受到“只有流行没有音乐”的指责,也不是指索尼贝塔斯曼唱片的合并导致音乐市场的变动,亦不是指布兰妮·斯皮尔斯两度结婚、酗酒吸烟这样的花边新闻,更不会是指埃文·贝尔、亚瑟小子的精彩对决。而是指,两位音乐大师都进入了生命的末期,雷·查尔斯和路德·范德鲁斯。
雷·查尔斯其人,就是他创造了节奏蓝调音乐,虽然他是一位盲人,但这对于他的音乐才华没有丝毫的影响。他是第一批被列入摇滚名人堂的人物之一,“滚石”也把他列为一百个最伟大艺人中的第十位,他在美国音乐史上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甚至可以将他视为黑人音乐节的泰斗。他也和猫王、披头士一样,影响了一整代音乐人。而这位传奇人物,在2004年六月离开了世界。
路德·范德鲁斯,著名的节奏蓝调、灵魂音乐创作歌手,曾经在八十年代与史提夫·旺达、迈克尔·杰克逊并称为节奏蓝调三巨头,可见其影响力了。作为歌手,他个人唱片总销量超过两千五百万张,二十多年的演唱生涯中,他的现场更是被称为模仿经典。作为黑人歌手的代表,他二十年如一日,始终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去年,他凭借一曲“与父共舞(Dance。With。My。Father)”拿下包括年度最佳歌曲奖在内的四座格莱美奖杯,创造了其音乐生涯的又一新高。但遗憾的是,他因为罹患重病,未能出席颁奖典礼。而现在一年过去了,路德·范德鲁斯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让人担忧。
虽然说,音乐界最需要的就是新鲜血液的补充,因为只有新人的加入,才能让音乐界一直保持活力。但是老一批的艺人却始终是音乐界之中无可取代的中流砥柱,因为他们对于音乐界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有多少人因为披头士爱上了摇滚,又有多少人因为迈克尔·杰克逊而开始学习太空步,还有多少人为猫王的音乐所折服,这些在音乐长河中无法取代的人物,创造的经典即使在多年后的今天,依旧是经典。
雷·查尔斯的逝世,让人倍感惋惜,今天晚上的格莱美就让艾丽西亚·凯斯和杰米·福克斯献上了致敬表演,杰米·福克斯正是雷·查尔斯自传电影“灵魂歌王”中雷·查尔斯的扮演者。而为了给躺在病床上的路德·范德鲁斯送上敬意,埃文·贝尔准备了接下来的演出。
“致路德·范德鲁斯,致雷·查尔斯,致那些在海啸中离开世界的人们,‘与父共舞’献给大家,谢谢。”埃文·贝尔等着掌声小了下来,接着说到。谁也没有预料到,埃文·贝尔居然准备了这个惊喜,这显然是今天晚上最动人的环节之一。
路德·范德鲁斯是在自己五十多岁的时候创作了这首“与父共舞”,作为给父亲的纪念。路德·范德鲁斯是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创作出这首歌的,一个七岁孩子的记忆,一点点忧伤,更多却是那些遥远而温暖的细节,透过旋律倾注自己对父亲的深切怀念,清雅的钢琴伴奏将对父亲的爱完全展露出来。
对于父亲,无论是上一辈子还是这一辈子,埃文·贝尔都是与之无缘的。如果要说怀念父亲,埃文·贝尔真的没有太多记忆可以去追忆,他永远无法感受到父亲和儿子之间那种带着严厉又带着溺爱的情感。所以,“与父共舞”这首歌对于埃文·贝尔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共鸣。
但是埃文·贝尔依旧选择了这首歌。因为对于母亲,埃文·贝尔却是有着十分深切的回忆。凯瑟琳·贝尔对于埃文·贝尔来说,不仅是他的母亲,也是他的父亲。埃文·贝尔用他那双两世为人的眼睛,看着凯瑟琳·贝尔用她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整个家,看着凯瑟琳·贝尔从胆怯走向勇敢再走向自信,她用她的双肩和双手为贝尔兄弟撑起了属于他们的一片天。
另外,2004年年底印度洋的大海啸,目前的伤亡数字已经超过了十五万,这首歌也是埃文·贝尔献上自己遗憾心情的媒介。希望那些离开世界的灵魂,能够安息。
“小时候,天真懵懂,父亲会把我高高举起,跟我和母亲一起翩翩起舞。然后,抱着我转圈,直到我入睡。父亲会把我抱上楼。我知道父亲深深爱着我。如果我还有一次机会,跟父亲散步,与父亲共舞,我会放一首永远不会结束的曲子。我是多么想,再跟父亲跳一次舞。”
这一次,埃文·贝尔没有按照原曲使用钢琴,而是用手中的木吉他进行了演奏,不同于钢琴的清冷忧伤,木吉他的弦音更加清新,带着类似于吟游诗人的自由潇洒,但是那种消散在风中的弦音却将忧伤隐藏得更深。面带微笑,热泪盈眶,内心的翻滚来得是如此的强烈。
“当我不想听母亲话的时候,我就会跑到父亲跟前,他会想办法让我笑起来,安慰我。但是最后让我照母亲的话去做。那一晚在我睡觉的时候,他在我的床单下放了一块钱。从来没有想过父亲会离开我。如果我能再看父亲一眼,迈出一次舞步,再跟父亲跳最后一支舞,我会放一首永远不会结束的曲子。因为我是多么想,再跟父亲跳一次舞。”
没有绚丽的花腔,没有华丽的伴奏,没有蓄意的渲染,一切都好像是一首平淡的叙事诗一般,在埃文·贝尔那如同泉水般叮咚作响的吉他琴弦之中流淌出来。这种最平淡最简单最真实,返璞归真的情绪表达,不会让人崩溃,不会让人大彻大悟,但是却会让人不由露出会心的微笑,细细地在心底品尝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有时候我会在母亲的门外,听见她思念父亲的哭声。我为母亲祈祷,我为母亲祈祷。我知道我的要求有点过分,但你能不能把她唯一深爱的男人送回来?我知道你一般不会这么做,但是我的主啊,她是多么想再和父亲共舞。每晚入睡以后,同样的梦境重复出现……”
当埃文·贝尔演唱到歌曲最后的部分,那种隽永而美好的情感,在字里行间传递出来,动人非常。不同于刚才那首“如此美丽(You’re。Beautiful)”,那是最真挚的爱情,不会因为错过而遗憾,只是单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而这首歌则是最真挚的亲情,对父亲的思念,对母亲的心疼,对于逝去时光的怀念,足以让所有人动容。
路德·范德鲁斯演绎这首歌时,就好像一位绅士,双眼充满了慈爱,缓缓道来;而埃文·贝尔演绎这首歌时,却更像是一位诗人,用自己手中的琴弦,用自己动人的嗓音,化作纸笔,将这种最简单的情感记录下来,传递到每个“收信人”的心里。
音乐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可以跨越国籍、跨越种族、跨越文化、跨越语言、跨越所有的一切,将内心最纯洁的情感传递出来。显然,“与父共舞”这首歌的纯净,做到了这一点,而埃文·贝尔的演绎,则让这份感动变得越发美好。
埃文·贝尔演唱完毕之后,就把木吉他往背上一甩,然后走到了话筒架的旁边,朝观众鞠躬谢幕,随后就拿起话筒架朝舞台的左侧走去。此时,观众才反应过来,表演结束了。
“啪啪啪”的掌声由低到高,最后将整个斯台普斯中心填充起来,那雷鸣般的掌声,没有夹杂任何的欢呼和尖叫,因为所有人的内心都在翻滚,还在细细品味刚才的感动,只是用双手接触制造出来的响声,来传递内心的激动、喜悦,还有感动。
掌声之中,埃文·贝尔走下了舞台。今天,埃文·贝尔用最简单的方式奉献了一次表演,没有法外狂徒的乐队伴奏,没有伴舞演员的背景点缀,没有音效辅助的声音增效,就是拿着话筒架上台,一个人,一把吉他,表演。这是最原始的演出,却丝毫不会因为其设备的简单而不够精彩。相反,最简单的,才能把内心最丰富的情感用最透明的方式表现出来。埃文·贝尔用他的声音向所有人展示了,音乐的力量,其实并不复杂。
埃文·贝尔的表演结束了,这也预示着今年格莱美颁奖典礼的主要奖项都已经颁发完毕了,最后只剩下四个综合奖项尚未揭晓。这也是每一届格莱美颁奖典礼最受瞩目的时刻了。
在最先颁发的年度最佳新人中,魔力红乐队、坎耶·维斯特、格雷琴·威尔森、洛城孤独者乐队、乔丝·斯通一起入围了争夺。
在这五名竞争者之中,洛城孤独者乐队被誉为摇滚复兴的大旗,他们也被认为是林肯公园之后又再次涌现出来的摇滚乐队代表——埃文·贝尔是单人歌手,并不算在乐队之中。乔丝·斯通是来自英国的小姑娘,去年一年她在欧洲范围内制造了不小的影响,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也十分不俗。格雷琴·威尔森已经三十一岁了,但是去年她才迎来了自己的首张专辑,不过专辑质量让所有人眼前一亮,赢得一片好评。魔力红乐队就不用介绍了,上周刚刚满出道十年的摇滚乐队,一直到今年才混出了头,入围了格莱美最佳新人的争夺。同样,坎耶·维斯特虽然2004年才发行了首张专辑,但他在美国音乐届已经是声名显赫了,算是绝对老江湖,提名最佳新人对于他来说,算不上是一件兴奋的事。
这五位竞争者,谁能够获得在第四十七届格莱美年度最佳新人的争夺中胜出呢?
第970章 冷门热门
如果有人说起第四十七届格莱美上年度最佳新人的热门得奖人,十个人之中有八个人会说“坎耶·维斯特”,还有两个人一个会说一切皆有可能,一个会说坎耶·维斯特应该是大热吧?
在每一次的颁奖典礼上,即使大家都知道现在的颁奖典礼都会是分蛋糕,但分蛋糕也是一个高技术难度的事。每一块蛋糕的获得者都是有讲究的,如何把蛋糕分得均匀,让宾客尽欢,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每一块蛋糕总是有更加热门的获得者,自然就有爆冷门的黑马选手。在今年的年度最佳新人争夺中,坎耶·维斯特一骑绝尘,不仅因为他和埃文·贝尔一起拿下了十项提名笑傲群雄,还因为他这次的专辑的确是受到了无数好评。
但是公布的结果却爆出了本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最大的一个冷门,魔力红乐队异军突起,以黑马之姿拿下了年度最佳新人奖!
亚当·李维等五个小伙子直接就从位置上蹦了起来,以疯狂的姿态庆祝他们这座迟到了十年的奖杯。过去六个月以来的经历,对于魔力红乐队来说就像一个梦境,而现在,他们却是站在了格莱美颁奖典礼的舞台上,手捧年度最佳新人奖,接受来自全世界的瞩目。好莱坞式的一夜成名,就在他们身上,真实上演。
听到魔力红乐队得奖的时候,埃文·贝尔刚刚抵达后台,还没有来得及去把表演的服装换回来,就接到了来自后台同僚们的祝贺。埃文·贝尔停下了自己的脚步,抬头看向了候机室的电视屏幕。
五个小伙子的喜悦溢于言表,他们兴奋地无法自已,在用各种各样的动作表达着内心的激动。亚当·李维接过留声机奖杯,站到了话筒面前,“这是一个疯狂的夜晚。”这是他们今天晚上的第二座奖杯,之前他们已经有一座最佳舞台表演奖在手了,但是显然,这个奖杯与众不同。“几天前,我们才庆祝了乐队成立十周年的纪念,现在我们却站在斯台普斯中心的舞台上,拿到了格莱美年度最佳新人的奖杯,哇哦,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亚当·李维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他的眼睛在不断闪烁着,张大着嘴巴却不知道应该要说些什么,“我们是来自洛杉矶的摇滚乐队,我们为此而自豪,感谢对手坎耶·维斯特,你真的很棒。这是一个完美的夜晚。”亚当·李维的声音都有些走音了,显然他的喉咙开始发紧,他甚至都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声带,“埃文,我最亲爱的埃文,谢谢你,谢谢你的那通电话,谢谢你没有因为我挂了你的电话并爆了粗口就放弃我们,谢谢,我真的爱你。”
莱恩·杜塞克、詹姆斯·瓦伦汀等人也都从亚当·李维的背后站了出来,往话筒的方向凑,“埃文,我们爱你。”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看着自己一手挖掘出来的乐队站在舞台上,手握留声机奖杯,激动得和自己致谢。埃文·贝尔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因为他现在才二十二岁而已,就算是上一辈子也从来没有幻想过他有一天会成为别人的伯乐。但是此时此刻,埃文·贝尔却清晰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