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艺术家(七七)-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卡梅伦·文克莱沃斯和泰勒·文克莱沃斯这对兄弟,以及迪夫亚·纳伦德拉这三位好朋友,在“哈佛深红报”上读到了Facemash的报道之后,找到了马克·扎克伯格寻求帮忙。这三个学生都不是编程员,但是他们有一个关于“联谊会的约会与交谊网站”构想,这个网站将提供一种服务,服务特色包括使用户了解聚会信息、提供酒吧的折扣价等等。他们希望马克·扎克伯格能够为他们编写这个网站的程序。

听到这里,埃文·贝尔突然出声打断了马克·扎克伯格的话,“文克莱沃斯兄弟?那对双胞胎?”这是埃文·贝尔第二次打断马克·扎克伯格,第一次是替可怜的乔·格林感到惋惜,他那位大学教授的父亲,对于网络时代日新月异的东西果然还是比较保守的。

“对,六点三英尺的大个,校队的赛艇桨手。该死的风云人物。”马克·扎克伯格虽然被打断了,但是他说话的速度依旧十分快,噼里啪啦就是一堆,甚至还为埃文·贝尔详细介绍了一下这对双胞胎兄弟的信息。

“他们是怎么说服你的?”埃文·贝尔再次打断了马克·扎克伯格,他似乎对那对双胞胎兄弟颇为不屑,埃文·贝尔知道他内心的自卑又开始作祟了。

“不,他们没有说服我。”马克·扎克伯格决然地否定了这种说法,“他们对网站进行描述之后,我觉得都是废话,你早就已经阐述过这种想法了,不是吗?我就反问他们,这个创意和聚友网(My。Space)有什么区别,他们三个都傻乎乎地愣在了那儿。”

“不过其中一个傻大个还是给出了一点新的东西,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卡梅伦还是泰勒,你知道他们长得一模一样,根本看不出任何的差异,我真好奇他们的父母是不是也会将他们认错。总之,他们提到了‘哈佛深红报’最近的一个提案。”说话风格一如马克·扎克伯格的特点,天马行空跳跃式行进,让听众很难在第一时间接收他的话。不过对于埃文·贝尔来说,他已经习惯了。“‘哈佛深红报’提到说,他们希望建立一个在线的花名册,不同于Facemash是将照片进行对比,只是简单的一个在线照片花名册而已。卡梅伦还是泰勒就提到,他们觉得建立一个让学校里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了解的网站。包括说聚会信息、兄弟会、联谊等等,这可以让学校里更容易认识新的朋友。”

事实上,早在去年春季学期结束之前,就一直有哈佛的学生在向校方请求,呼吁把每个宿舍单独保存的花名册建立在网络上进行发布,这样就可以直接用互联网进行搜索。可惜,这个提案校方一直不同意。结果马克·扎克伯格在建立Facemash时就将这个方案实现了,只是他是出于恶搞的心理,并不是一个系统的花名册。

哈佛校内原本有一份叫“菜鸟登记册(Freshman。Register)”的肖像影集,每年刊发一期,但拍摄对象仅限于入校新生。这本刊物的副本在很多学生中传阅批注,男生们会把相片中长得最美的女孩圈出来。

随后,交友网站Friendster和聚友网(My。Space)成为现实,学生们开始向往一本在线的肖像集,建立在线目录显然并不困难。假如一位旧金山的企业家能推出Friendster,为什么哈佛的管理机构不能如此呢?这种想法在整个学校广为流传。去年差不多有八个月的时间,许多学院的学生断断续续都在敦促校方在网上推出学生肖像集录。

在Facemash之后,“哈佛深红报”道出了需要建立在线花名册的多种参考来源。编辑们认为,如果一名学生能创造Facemash,那一个程序员就没有理由做不出在线的肖像影集。在2003年12月11日的那一期报纸上赫然打出这样的标题:“在网上放一张快乐的脸:整个学院的电子肖像影集娱乐大众、有益大众。”刊载评论的编辑切实描述了如何设立一个电子花名册。

这篇文章强调,在这样的网络系统里,学生需要管理他们的个人信息。“只有在网站对自愿上传个人相片的学生进行限制时,许多围绕着Facemash出现的麻烦才能消于无形。”这篇报道里如是说。

参考了卡梅伦·文克莱沃斯、泰勒·文克莱沃斯以及迪夫亚·纳伦德拉的意见,马克·扎克伯格又思考了“哈佛深红报”的报道,于是他产生了自己的想法。放假时,他就开始着手于一个全新网站编程的撰写了。

“那你之后有再联系文克莱沃斯兄弟吗?”埃文·贝尔神来一笔又岔开了话题。

马克·扎克伯格下意识先回答到,“没有。”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他们只是觉得建立一个类似花名册的交友网站是不错的主意,但他们对这件事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什么都不知道。我自己一个人编程这就足够了。”

埃文·贝尔不由笑了起来,看来历史轨迹其实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文克莱沃斯兄弟和迪夫亚·纳伦德拉启发了马克·扎克伯格,让马克·扎克伯格脑袋里的创意层出不穷。不过所谓“剽窃创意”这种事,要通过法律界定也无法说清楚。这种事情在专利申请时最常见。

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就是“电话之父”究竟是不是亚历山大·贝尔(Alexander。Bell)?

众所周知,祖籍苏格兰、后来移民美国的亚历山大·贝尔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话的发明者,他也因此获得了“电话之父”的称号。然而最新发现的文件披露,其实电话的发明者根本不是贝尔,而是一名叫做菲利浦·雷斯的德国教师!英国电话公司在五十年前就发现了这个秘密,但为了商业利益却一直守口如瓶。

新发现的文件显示,1947年,为了平息谁是真正“电话之父”的争论,英国标准电话电报公司的工程师们对一系列古老的电话机进行了测试,其中一些电话机的发明时间远在贝尔发明之前,实验结果显示,雷斯发明的电话设备完全可以使用,而这部电话机发明于1863年,比贝尔的第一部电话问世还要早上十三年!

不过,这个也许将剥夺贝尔“电话之父”荣誉的发现却被当时身为英国标准电话电报公司主席的吉尔爵士强行压制了下来。原来,该公司当时正在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洽谈一项大生意,而这家公司正是由当年的贝尔公司发展而来的,吉尔爵士认为如果此时公布真相,很可能会使自己这笔大生意泡汤。因此吉尔要求将有关电话测试结果的文件列为绝密档案,封存在英国科学博物馆里。近五十年来,它们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直到去年年底被现任英国科学博物馆馆长利芬打开,这个惊人秘密才得见天日。

简单来说,菲利普·雷斯发明了电话之后,却没有能够注册专利,最终亚历山大·贝尔成功注册了电话专利,所以他也就成为了“电话之父”。

“剽窃创意”这种事,要列举证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埃文·贝尔倒没有对这件事做审判的意思,他只是觉得人生的确很有趣,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不是吗?

第702章 项目投资

卡梅伦·文克莱沃斯、泰勒·文克莱沃斯以及迪夫亚·纳伦德拉想出了一个创意,但是他们没有能力实现,于是找上了马克·扎克伯格。马克·扎克伯格觉得他们的计划有可行性,但却不够完善,随后他在“哈佛深红报”上找到了灵感迸发的第二个创意,结果“脸书(Facebook)”就诞生了。

生活的发展的确十分有趣,记得“阿甘正传”里就有这样一句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将遇到什么。”

“他们有联系你吗?”埃文·贝尔指的是文克莱沃斯兄弟。

“很多次。”马克·扎克伯格只是随口说了一句,不过显然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紧接着就说到,“哈佛总说要做一个统一的肖像影集,但他们都担心怎么取得相关资料,觉得有法律上的问题。我觉得完全可以让大家自己上传信息,这样就解决了难题。”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其实也就是想建立一个基于真实学生信息的可靠目录,然后通过一个网站,让大家分享信息成为可能。不仅仅是上传照片,大家还能更多地了解到校园里发生了什么。所以你建立了能得到所有人信息的渠道,而且每个人也都能与人分享自己希望共享的一切信息。”埃文·贝尔也顺着马克·扎克伯格的话就接着说了下去。

“对,就是这样!我的网站不像是Friendster或者聚友网(My。Space),而是一个极为基础性的交流工具,旨在解决如何对校友保持关注并了解他人近况等简单问题。”马克·扎克伯格说到这里,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有些不确定,“我觉得,创建这个网站也能处理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的困扰。假如一个网虫对面对面和人打交道感到不自在时,为什么不建一个网站让人与人的接触变得容易点儿呢?”

埃文·贝尔知道,马克·扎克伯格还是有影射了他自己。其实马克·扎克伯格不是内向,他只是太过直爽太过锐利,而且思想太过迅捷,所以他几乎找不到有共同语言的朋友,这让他十分有挫败感。相反,在网络世界中,用编程语言表达思想,对于马克·扎克伯格来说,就是一件相对容易许多许多的事了。

“所以呢?你把网站建好了?”埃文·贝尔倒没有太过激动,虽然他知道接下来都发生了什么,只是当自己也身处其中的时候,只是觉得很有参与感,倒没有以前那种佩服的心情了。

“对。我在域名公司支付了三十五美元,注册了‘Thefacebook’一年的域名使用权。”马克·扎克伯格给予了确认,“我给你电话,就是想看看你对这个项目的意见。”

“意见,什么意见?”埃文·贝尔反问了一句,“之前我们不就是对这种类型网站谈过很多次了吗?我觉得这肯定是可以运营起来的。现在网站的定位很好,以真实的身份登录,然后可以关注其他校友的近况。当然,利用网站进行社交也是完全可行的。我觉得这个网站再好不过了。”

马克·扎克伯格不由笑了笑,自己的创意能够得到好友的认可,这的确是再好不过的事了,而且他也希望将这个网站在哈佛大学里推广起来。“埃文,你知道当时管理委员会出发我的原因是什么吗?因为我利用哈佛的网络存储网站数据,占用了校园资源。所以被查处的时候,我们的网络日志轻而易举就被看到了。这一次,我想不仅域名,还有服务器也需要租用。包括网站的运营,你知道的,这就需要投资了。你有兴趣投资吗?”

埃文·贝尔随口就回答到,“投资?好啊,你需要我投资多少?”可说完之后,埃文·贝尔才意识到,在历史轨迹上,和马克·扎克伯格一起投资“脸书(Facebook)”的不应该是埃德华多·萨瓦林吗?之后,马克·扎克伯格还和埃德华多·萨瓦林、文克莱沃斯兄弟打了两场官司,这两场官司可是闹得沸沸扬扬的。

埃文·贝尔的脑海里顿时浮现起关于这两场官司的简单信息。文克莱沃斯兄弟和马克·扎克伯格的官司,主要就是双胞胎兄弟状告马克·扎克伯格剽窃创意,记得这场官司最终的结果就是马克·扎克伯格用钱解决了,毕竟双胞胎兄弟状告的主要目的就是金钱补偿。

而埃德华多·萨瓦林和马克·扎克伯格的官司就复杂了一点,这里要牵扯到另外一个人物,纳普斯特的创始人之一肖恩·帕克。当初埃文·贝尔就是抓住了纳普斯特和传统唱片公司为了数字音乐下载版权问题打官司之际,成功得和苹果公司搭上线,然后将数字音乐商业化的方案推动了起来,这也是埃文·贝尔谈成功的第一个商业案子。所以说,虽然埃文·贝尔和肖恩·帕克不认识,但双方还是有一点缘分的。

肖恩·帕克是在“脸书”高速发展起来遇到瓶颈时进入马克·扎克伯格视线的。

当时,“脸书”的发展受到了资金的严重制约,凭借个人是无法解决的,除非你是比尔·盖茨。所以,解决资金问题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埃德华多·萨瓦林出生于富有的巴西商业大亨家庭,家教很好,他和马克·扎克伯格是在犹太学生联谊会认识的,他也成为了埃文·贝尔之外,马克·扎克伯格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埃德华多·萨瓦林接受的是正统的商业教育,对于网络的发展缺少创意。当“脸书”遇到困难时,埃德华多·萨瓦林觉得应该植入广告,以换取大量发展资金,这也是目前包括谷歌在内等公司的发展模式。可惜,马克·扎克伯格对于这种方式十分排斥,因为他觉得“一点都不酷”。

相比之下,年仅十九岁就创建了纳普斯特的肖恩·帕克,他的思想就新潮了许多,他认为马克·扎克伯格应该到加利福尼亚州去,然后寻求风投公司的投资。这样又可以避免“植入广告那种恶心的东西”,又可以得到强有力的发展支持。

所谓风投公司,就是风险投资公司,也可以叫做创业投资,其实就是专业投资人员为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新创公司提供融资的活动。与一般的投资家不同,创业投资家不仅投入资金,而且还会用他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信息网络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更好的经营企业。同时,创投公司之投资于还没有公开上市的企业,他们的兴趣不在于拥有和经营企业,其兴趣在于最后退出并实现投资收益。

可想而知,马克·扎克伯格对于肖恩·帕克提案的心动了,简直太合他心意了。结果就是,作为投资人之一的埃德华多·萨瓦林在纽约东奔西走,希望能够拉到广告赞助。而马克·扎克伯格从哈佛大学缀学,直接来到了加利福尼亚。

在肖恩·帕克的帮助下,“脸书”开始在美国各大校园之中不断扩大版图,并且凭借创投公司的帮助,在不依靠广告植入的情况下,实现了盈利。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肖恩·帕克自然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他拉拢了马克·扎克伯格,一起利用手段算计了埃德华多·萨瓦林,把埃德华多·萨瓦林手上百分之三十四(34%)的股份稀释到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三(0。03%),暗地里就把埃德华多·萨瓦林驱逐出了“脸书”的管理层,而肖恩·帕克取而代之。从纽约奔波之中来到加利福尼亚的埃德华多·萨瓦林发现了真相之后,愤怒可想而知,所以埃德华多·萨瓦林直接就将马克·扎克伯格告上了法庭。

某种意义上,肖恩?帕克也可以说是这一对好友反目成仇、对簿公堂的导火索之一。

埃文·贝尔不希望自己成为埃德华多·萨瓦林第二。

其实埃德华多·萨瓦林是挺悲催的,作为“脸书”的创始人之一,他被设套签字将股份稀释出去,最终在这个社交网络王国之中没有了位置。

对于这两场官司,埃文·贝尔觉得再正常不过了,因为这就是商场。马克·扎克伯格没有错,他只是在商业激烈的竞争中作出了他的选择罢了,而文克莱沃斯兄弟只能说是看到了机会,却没有把握住;而埃德华多·萨瓦林也没有错,他的错过只是因为他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埃德华多·萨瓦林就像这个社会大多数人一样,他接受了传统正规的教育,所以面对网站需要资金的问题时,他就理所当然地想到了广告植入,但他却忽视了,广告植入也许适用于大部分网站,可是不适用于“脸书”。所以,中规中矩的埃德华多·萨瓦林最终输给了天马行空的肖恩·帕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出局了。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马克·扎克伯格,否则亿万富翁早就满大街就是了。循规蹈矩的埃德华多·萨瓦林就注定无法达到马克·扎克伯格的高度。所以,埃文·贝尔并没有想站在道德高度去做审判,他只是单纯地想做好这个投资罢了。

如果让埃文·贝尔选,他也会选择肖恩·帕克的方案,即使他也不喜欢这个阴谋诡计一肚子坏水男人。

“你需要我投资多少?”埃文·贝尔这话说出来时,脑袋中思绪无数,但还是坚定不移地问出了这句话。

第703章 脸书诞生

马克·扎克伯格自然不知道埃文·贝尔脑袋里仅仅转了一个弯就想了那么多,他听到埃文·贝尔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不由开心地笑了起来。马克·扎克伯格原本就娃娃脸,笑起来更是像一个孩子,他对于这个能够理解他支持他,甚至开导他给他无数创意的朋友,的确是再喜欢不过了。

马克·扎克伯格其实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他的小世界里,有着他的想法和创意,也有着他的生活方式。只有当你的行事作风符合他世界的规则时,他才会接纳你成为他世界中的一员。所以他不擅与人相处,同时他也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脸书”走上轨道之后,许多元老员工都没有能够留下来,各中原因有很多,但马克·扎克伯格的难以相处势必就是其中之一。

但也正是因为他难以相处,所以一旦被他的世界所接纳了,那友情就将会持续很久。埃文·贝尔记得,在他车祸重生之前,马克·扎克伯格是结婚了的,他的女友是华裔,两个人交往了有八年还是九年。足以证明马克·扎克伯格对于他小世界里的朋友还是很珍惜的。

埃文·贝尔和马克·扎克伯格认识的时间前后也有一年了,现在在马克·扎克伯格看来,埃文·贝尔就是他小世界里的一员。所以,建立了“脸书(Facebook)”之后,马克·扎克伯格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埃文·贝尔。

“三千美元。”马克·扎克伯格说话就像是在吐子弹,一说就是一大堆,“之前我在写网站程序之前,我在犹太学生联谊会认识的埃德华多,就答应了第一笔投资,一千美元。他对网站的盈利方案已经有想法了。对的,他是商人家庭出身。”

埃文·贝尔愣了愣,没有想到,历史还是没有改变,埃德华多·萨瓦林还是加入了“脸书”的前期创业,只是自己的加入算是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小小的改变。不知道最终埃德华多·萨瓦林是否还是会走上和马克·扎克伯格决裂的道路。

埃文·贝尔想了想,他绝对历史还是会走上原本轨道的。因为埃德华多·萨瓦林接受的教育就告诉了他:没有植入广告的网站是几乎不可能发展起来的,之前已经有无数案例证明了这个事实。埃德华多·萨瓦林对于风投公司是抱排斥态度的,他无法接受这种资金注入模式。所以,不管有没有埃文·贝尔的加入,历史的发展还是会一样的。

这一下,埃文·贝尔有些愣神,因为他发现,很多时候其实人的力量真的很渺小,什么推动历史车轮前进,改变历史发展方向之类的,还有那风靡全球的“蝴蝶效应”,似乎都在表明,人类也可以依靠个人的力量改变许多事。这是事实。但是在历史必然性的发展势头面前,个人的力量还是太渺小了。

没有第一时间听到埃文·贝尔的回应,马克·扎克伯格有些意外,虽然只是一两秒的时间,但他们两个平时的交流总是你来我往,十分迅速,所以这一两秒也就被放大了不少。马克·扎克伯格想了想,“需要我上门给你看看网站的框架吗?现在还没有上线,而且功能我还在完善中,有点简单。”

马克·扎克伯格的家也在纽约,要过来找埃文·贝尔的话,也很是方便。不过,埃文·贝尔刚才的愣神可不是在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他很快就回过神来,“不,不用。三千美元?没问题。”

对于埃文·贝尔的干脆,马克·扎克伯格稍微松了一口气。在马克·扎克伯格认识的朋友中,普遍都家境不错,但是能够交托信任的本就不多,更何况他们都已经过十八岁了,如果要创业才不会想家里伸手,所以启动资金还是比较困难的。而埃文·贝尔就是马克·扎克伯格愿意信任的朋友中,资金力量最雄厚的。谁都知道,埃文·贝尔白手起家,将十一工作室带到了现在的高度,绝对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

本来,马克·扎克伯格还想调侃一句“以后需要追加投资的话就找你了”,可是念头才刚刚冒出来就被他熄灭了,这可不是他的风格。

“我自己也投资了一千美元,再加上技术股,我拿百分之六十的股份。你拿百分之三十,埃德华多拿百分之十。”马克·扎克伯格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他并没有询问说“这样可以吗?”因为他习惯由自己来做决定。不过,在说完话之后,马克·扎克伯格还是停顿了一下,给予了埃文·贝尔回应的时间,他还是希望“征询”一下这位朋友意见的。

“哦,没问题。”埃文·贝尔轻描淡写地点头同意了。

去年,埃文·贝尔购买了大量苹果公司的股票,他知道这是一笔绝对不会亏的投资。现在,埃文·贝尔又拿到了百分之三十“脸书”的股份,还是原始股,这如果放到2012年“脸书”上市时的话,价值将超过三百亿美元。三千美元换三百亿美元,傻子才不干。

当然,埃文·贝尔也知道,一旦“脸书”上市,股份势必要进行稀释,他手上的原始股也会急速减少,但人不能太贪心,不是吗?记得“脸书”上市的时候,马克·扎克伯格手中的股份好像都不到百分之三十,不过他依旧是全公司最大的股东。

“恩。”马克·扎克伯格似乎从来就没有想过埃文·贝尔会不同意,其实“脸书”的诞生还和埃文·贝尔有那么一丝半点的练习。很早很早以前,马克·扎克伯格就从埃文·贝尔那里接受到关于社交网络的理论了。所以,马克·扎克伯格觉得,埃文·贝尔肯定会对这个方案全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如此。

“对了,埃文,你对于这样的社交网站有什么点子吗?”埃文·贝尔一向是宿舍里创意最多的人,当时马克·扎克伯格听到双胞胎兄弟的想法时,他第一个想法就是埃文·贝尔其实早就提出过类似的点子了,一点都不新鲜,所以他在于双胞胎交谈时一直都占据了主动。

“你可以为每个人添加一个情感状态,比如说单身,有约会对象,有交往对象,分手……之类的,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家都很喜欢。”埃文·贝尔张口就是点子,让电话另一端的马克·扎克伯格立刻在电脑上记录下来,“还有你可以设定添加程序的功能,在网页里提供一些游戏、社交程序的分享功能。哈佛里会编程的人可不少,如果大家都把自己关于程序的想法制作出来,然后传到网站上,那么我们网站的功能就永远都不会过时。”

“当然,类似于电影小组、音乐小组之类的版块可以提供用户自主选择……其实这样的想法有很多,你只要想,作为一个学生,你希望在网站上享受生活的时候看到什么服务,就都可以添加进去。”埃文·贝尔说话的速度飞快,电话另一端甚至可以听到马克·扎克伯格敲打键盘的声音,“所谓的社交网络,就是让大家通过这个平台勾画出自己社交圈子,所以,只要是方便拓展社交圈子的东西,都可以添加进去。”

埃文·贝尔想了想,停顿了一下,“恩,就这样。如果我还有想法,我会写邮件给你的。对了,网站叫什么名字来着?”

“The。Facebook。”马克·扎克伯格回答飞快,他同时还在敲打着键盘,所以回答之后他稍微停了一会,才接着说到,“这个域名我已经买下来了。”

“哦,不。把‘The’去掉。”埃文·贝尔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很是灿烂得意,“就叫‘脸书(Facebook)’。更加简洁明了,也更加大方,容易传播。”

历史上,去掉“The”这个方案是肖恩·帕克说的,也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十分明智的方案。马克·扎克伯格对肖恩·帕克的佩服有很多方面,这个小细节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为埃德华多·萨瓦林遵循传统,他对于细节方面不如新生代那么敏感,不够与时俱进。而肖恩·帕克就在这一点上体现出了他的“新潮”。

“Facebook?”马克·扎克伯格重复了一边,“好吧,我重新申请域名。”他的回答也很干脆利落。虽然他是一个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但是在过去一年的相处中,他已经不自觉养成询问埃文·贝尔意见的习惯。因为埃文·贝尔总是可以给出让人十分佩服的点子,而且很符合他的心意。

就此,“脸书”正式宣告诞生。

到二月初的时候,马克·扎克伯格建立了“脸书”的第一批账号,前三个为测试使用,四号是马克·扎克伯格自己,五号就是埃文·贝尔,六号是达斯汀·莫斯科维茨,七号是埃德华多·萨瓦林,八号是比尔·奥尔森。

第704章 选拔演员

埃文·贝尔赶在一月结束之前,将“恋恋笔记本”的后期制作全部结束,其实这并不是一部剪辑工作十分繁琐的电影,否则以埃文·贝尔这个菜鸟导演的功力,估计还有得折腾。一月份结束还有一个多星期,接下来就是“十一”首家店的开幕仪式了,埃文·贝尔打算在二月份到来之前先着手组建“神秘肌肤”的演员阵容。

虽然这是埃文·贝尔短期之内的第二部导演作品,但说到选拔演员,他才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之前不管是“致命身份”、“撞车”,还是“恋恋笔记本”,他都没有直接接触这一块领域;就算是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作客串了一回选角审核,但那只是单纯提意见而已。

倒是“海军罪案调查处”曾经参加过一次角色面试,不过当时埃文·贝尔对于最终演员的人选都有很清楚的概念,所以与其说是面试,不如说是已经内定了。但是这一次,埃文·贝尔对“神秘肌肤”的演员记不太清楚了,毕竟当初出演这部电影的演员大多都不是鼎鼎有名的。所以,埃文·贝尔打算重新选出一个自己觉得合适的阵容来。

在男主角尼尔的扮演者上,埃文·贝尔没有任何犹豫就联系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他依旧是自己心目中尼尔的第一顺位。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接到埃文·贝尔的电话,只听说是埃文·贝尔改编的剧本,而且还要兼职制片、导演,他甚至没有询问是什么题材,就直接答应出演了。这对于埃文·贝尔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神秘肌肤”这部电影的演员十分少,甚至连群众演员都不需要太多。两位男主角尼尔和布莱恩,尼尔的两位好友温蒂和艾瑞克,尼尔和布莱恩两个人分别的母亲,还有一个叫做阿瓦莲的女性是布莱恩之后认识的朋友。当然,还有那位施行性侵犯的棒球教练,还有尼尔和布莱恩小时候的演员。

仔细想了想,随后,埃文·贝尔就将按照程序,在纽约和洛杉矶的演员工会发布了招聘演员的信息。

不过,关于布莱恩这个角色,埃文·贝尔给瑞恩·高斯林打了一个电话,他有些不确定。因为布莱恩这个角色和瑞恩·高斯林以往偏执到黑暗的角色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