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翡翠手(大内)-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谈判一样,所有的钢企代表都已经到了。
曾良君答应了华钢协的请求,尽管华钢协一而再的用这种无聊的手段刺激自己,可是曾良君清楚授权对于曾良君来说只会有利,而不会有害。
这一次邀请曾良君定的时间是下午两点,但是曾良君等到下午亮点才开始慢悠悠的开着车出发,到了华钢协的分会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小时了。
会场里面议论纷纷,几个代表脸上露出不耐烦和愤怒的神色说道:“这个曾良君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一点都不遵守时间!”
“是啊,小小年纪就拿派头,肯定做不了大事。”
看到这些代表的样子,吴渠摇头说道:“你们就消停点吧,现在是我们求着他,不是他求我们。”
“是啊,人家确实没有什么求我们的,偏偏我们还拿他没有办法,哎,什么世道,我们钢企怎么就落到这个田地了!”其中一个代表附和吴渠说道。
曾良君的车缓慢的停在了华钢协门口的停车场,将车内的空调和音乐都关掉,又慢悠悠的从车里面走出来,再一次走进了华钢协的大门。
前一分钟还在拼命的数落曾良君,但是这个时候看到曾良君过来之后,一个个脸上都纷纷露出笑容,不知道是谁带头鼓掌,随即所有的代表都在鼓掌。
其中几个代表一边鼓掌,就一边鄙视带头鼓掌的那几个家伙,话说得真没错,刚才那几个家伙骂曾良君骂的最厉害,这个时候表现的却是最积极。
曾良君带着笑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随即吴渠就站起来说道:“曾先生,我们应该好好谈谈合作的事情。”
曾良君环视了一圈,说道:“有诚意合作的事情,我一向都是十分欢迎的,前提是这个诚意是要真诚的。”
“关于合作的基本条件,我想向曾先生再确认一下,此前你一直强调,合作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求百分之五十的利润,现在我觉得我们这个意向已经完全统一,但是我们这边同样有一个条件。”吴渠大声说道。
“请说。”曾良君伸出手道。
“据我们所知,天钢集团生产轻钢都是需要你批准配额的,请问这是合作合同必要的一项吗?”吴渠问道。
曾良君点头道:“是的,这就是合同中的一项。”
“我们希望取消这一项。”吴渠说的很干脆。
曾良君嘴角憋了憋,有点郁闷的说道:“这项肯定不能取消。”
曾良君都忍不住骂这群钢企猪脑子了,这一项完全是对他们有利的,为什么要取消?轻钢比一般的钢优秀太多,即便是中级轻钢也有非常丰厚的利润可图,如果不设置配额,让这些钢企敞开供应,很快就会陷入互相杀价的状态,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的利润都摊薄,结果就是你也赚不到钱,我也赚不到钱。
如果曾良君不取消配额,市面上的轻钢得不到充分供给,这帮钢企就很容易价格同盟,轻钢的价格基本不会下滑,而且还会逆势上涨!
不过一个念头转过来,曾良君很快就明白过来这帮钢企打得什么主意了,这帮钢企没有可能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相反在市场方面估计比曾良君还要精明,只是这帮钢企的领导者们的目光并没有放的很长远,他们多半就是看到轻钢的前景,通过自身的速度优势在初期猛赚一把,至于后面的市场乱不乱,和他们就没有关系了,那是后面继任者的事情,反正这种钢企的老总也经常进行人事变动,只需要在我在任的时候搞好钢企就可以了,至于我后面的人好不好搞,不是自己考虑的问题。
曾良君叹了一口气,心想制度害死人,于是才说道:“这一条我肯定不会取消的,我知道大家心里想的是什么,如果我将配额取消了,你们钢企在端起内业绩肯定会飙升,你们压根就不想考虑更加长远的规划,我知道你们很清楚这样子做的后果。不过你们不考虑长期规划,作为轻钢专利的持有者我来说,却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就在曾良君说话的时候,旁边一个人放了一瓶水在曾良君的跟前,曾良君拧开盖子喝了两口又说道:“从长远来说,轻钢的价格肯定回事一个长远下调的过程,我使用配额制度,就是希望这个下调的过程缓慢一点,持久一点,我不希望出现一种新产品,就被大家蜂拥而上,然后做烂掉的行业。而且就你们钢企来说,没有了太激烈的竞争,也会减少许多内耗,我想这也是你们所期望的。”
曾良君这一席话,其实他们心里都一清二白,但是他们并不会拿到嘴巴上说,顾忌太多了.
吴渠听完曾良君的话之后,也眉头皱了皱,似乎华钢协提的任何要求曾良君都不答应,他本来还想就这个问题说两句,但是还是忍住了,没有办法,专利留在人家手上,这东西又是无形的,吴渠总不能将曾良君的专利偷过来。
“细节方面的问题,就不需要在这里讨论了吧?到时候我会整理合同的,如果你们有异议的话可以慢慢修改,但是配额这个事情是一个双赢的事情,我不会取消,说个很简单一点的事情,你们生产的轻钢在国际上面是非常具备竞争力的,如果我放开配额供应,你们自己就会互相杀价了,我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情。”
曾良君结束了这场会议,这一下依云和小芳又有的忙了,不仅要起草具体的合同,还要将合同拿到神龙集团请教那边的律师顾问,几乎都是逐字逐句的修改,这个时候曾良君就发现研究所里面行政人员是不是太少了一点,什么事情是两个人事的女孩子再跑,几乎都是万能兵种了。
于是在依云将草拟的合同拿过来给曾良君修改的时候,曾良君就跟依云说:“要不要再招些人来?研究所里面文案处理这些的人偏少了,什么都依赖你和小芳。”
依云挑了挑那好看的眉毛说道:“我是革命一块砖嘛,哪里有用哪里搬,反正人事是我,秘书是我,文员也是我……”
曾良君嘿嘿一笑道:“行,既然依云这么能干,我给你涨工资,涨幅是百分之六十!”
“真的?”依云歪着头看着曾良君说道,脸上有些惊喜,她现在的工资是一万多,涨百分之六十,这个幅度可不低,直接就能拿到两万以上了。
曾良君点头说道:“我说话算话!下个月就调。”
依云回来之后虽说什么都没有提,曾良君也没有问,只是曾良君也清楚她家里的矛盾就是钱的矛盾,在适当的情况下,曾良君还是舍得帮助自己的员工。
紧接在后面,罗丛就再一次到了楚南市。这一次陶志远没有个跟来,来得是罗丛公司的技术人员,一共有六个人,这些人也算是过来投石问路的,而其中正好就有曾良君的同学严格。
如果有机会,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严格自然还是希望在自己的家乡发展,况且待遇也有增加,所以严格是这六个人中最高兴的。
相比严格,其他人心里就有些忐忑了,毕竟脱离了燕京,心里还是有些想法。
两座城市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楚南市是一个二线城市,而燕京是华夏的首都,三个楚南市的总产值能够抵一个燕京市场,相对发展机遇的话,燕京要强太多了。
等到严格来了之后,曾良君就将鲍尔,周敏等人都叫了出来。
在吃饭的时候,鲍尔就将关于石墨烯转化成CPU的设想说了一遍,鲍尔来研究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个米国胖子做事情比较奇怪,在周敏的眼中甚至还有一些懒散。
这也是两国文化的差异导致的,鲍尔看到周敏他们做实验的方式,也是忍不住摇头,因为周敏他们太拼命了,有时候为了一个精确的结,周敏他们连续几天,除了吃饭睡觉多守在机器旁边。
相比周敏,鲍尔的作息时间要多得多,他大多数时候都不会太关注那些数据,而是筛选数据之后,就自己搭建模型。华夏国内的科研人员是非常依赖其他人的数学模型的,可是鲍尔在观察的时候就能够搭建出一个合理的模型,这就是周敏他们远不如的地方,在数学模型这方面的灵活变动,恐怕就只有简琪能够跟鲍尔相提并论了。
这也不是说周敏他们的专业实力不如鲍尔,而是一个思维转变的问题,相比鲍尔发散性的思维,周敏他们相对就有些死板了。
第266章鲍尔的英文口才
罗丛带来的这些技术人员,有三个是光学领域,还有三个是微电子方面,这一次接触一方面是看看这边的情况,再一次就是试探一下石墨烯研制CPU的可行性。曾良君已经交代过了,让鲍尔尽量描绘的美好一些,虽说鲍尔来的这段时间并没有解决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但是曾良君认为问题迟早会解决的,用单独的公司进行试验的话,效率也会提高。
今天没有带翻译来,只是眼前的这些人英语基本都过关,在和鲍尔沟通上面没有障碍,问题是罗丛那边的技术人员先提出来的。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些傲气的,到底是燕京来的,燕京的科研机构遍地都是,相比燕京的教育和科研力量,楚南市落后的不是一星半点。可惜今天他们遇见的是鲍尔,是米国人。
鲍尔算不上口才特别好的米国人,激动的时候还容易结巴,米国人也是有结巴的。
但是当曾良君要求将石墨烯研制CPU情景给他们说一遍的时候,鲍尔立刻就变得振奋起来,他瞬间就变成了专业的演讲家,而鲍尔的旁边还有一个周敏,在这两个人合璧之下,将石墨烯未来的前景描述的绘声绘色,仿佛是一块用金子镀成的蛋糕一般,到后来曾良君就看到那几个人,尤其是严格都跟着激动起来,仿佛现在就要签合同从燕京调过来一般。
鲍尔虽然说的夸张了一点,但确实不算错,只要按部就班下去,只要石墨烯替代硅的技术成功之后,这将成为一块真正的金矿!而这些跟随公司一起壮大起来的人会怎么样呢?他们会分到一笔数量不少的股权,一旦公司上司,这些股权就能够让他们变成千万富翁,乃至于亿万富翁。
罗丛的英文有些够呛,普通的口语还行,只是专业名词就比较差了,看到自己带来的人被那个米国胖子唬的一愣一愣的,就忍不住好笑,偷偷的跟曾良君说自己的人似乎太单纯了。
“单纯才好管理嘛!”曾良君笑道。
商谈之后,曾良君租用了一辆大巴,还带着他们去正在装修的厂房逛了一圈,其中展示了办公地点,研发中心等地方,环境绝对不会比燕京差。
几天之后,罗丛带走他们的时候,看的出来这些人还是相当满意的,至少罗丛动员他们调遣过来的时候,不会产生那么大的阻力。
临走之间已经将接下来的时程安排清楚,高新科技园这边装修完毕之后,罗丛那边会派遣二十个专业技术人员,配合鲍尔对石墨烯进行重点研发。
在曾良君的办公室之中,粱翼将厚厚的两叠专利证书放在了曾良君跟前,这些专利证书厚度有一米左右,上面有各种语言,包括阿拉伯语,韩语,日语,英语等,涵盖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流国家。
“这一揽子专利申请的费用是六十七万,之前已经支付了三十万,剩下的三十七万将在明天给你打过去。”曾良君笑道。
粱翼点头说道:“可以,希望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这笔生意做的非常顺畅,申请专利成本其实很低,只是这是一件麻烦事情,需要安排人手跑来跑去,这一笔专利的申请成本大约在二十万足有,而粱翼的净利润达到四十多万,粱翼还是非常满意的,自然希望日后合作。
曾良君笑道:“这个是自然,梁先生,日后合作的机会还有很多,希望您每一次都有这个效率。”
“这个事自然。”粱翼起来握了握手,和这样爽快付钱的客户合作,是粱翼最高兴的事情。
曾良君看着自己桌子上面的专利,也知道是自己石墨烯应该开始发力了。
曾良君的“波震法”是一种能够高效批量生产石墨烯的方法,其实在石墨烯被制造成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量产的必要条件。
但是曾良君一方面要等待专利的批准,另外一方面,是给石墨烯研制CPU的项目拖延时间,如果过早的面向社会发售,恐怕会被别人抢在前面。
曾良君坐在办公室之前,想了一会儿后就拿起电话拨打起来,他拨通的是韩三平的电话。
“你好,是韩三平先生吗?”曾良君问道。
“我是,请问你是谁?”韩三平的语气不太好,做一个采编记者,骚扰电话实在是太多了,烦不胜烦,听到曾良君开场白,韩三平几乎是下意识的将曾良君当做搞推销的。
“我是曾良君,还记得过吗?你们曾经跟我做过采访。”曾良君笑道,他知道韩三平应该是把自己的声音给忘了。
“曾良君?”韩三平一愣,陡然之间就想了起来,因为曾良君这个名字对韩三平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他只是见过一次曾良君,但是就因为采访曾良君,韩三平自己得了不少奖金,况且前段时间最高科技奖的发布,科学月刊又连篇累牍的报道过曾良君不少东西。
“是啊,韩叔你都把我给忘记了?”
尽管韩三平叫曾良君喊他老韩,曾良君也不至于真的喊他老韩了。
不过韩三平听到曾良君叫着一声韩叔,还是挺高兴的说道:“是小曾,我怎么会不记得?前两天撰稿的时候还写到你的名字,我一晚上写了几十遍呢!”
“呵呵,韩叔,我想跟你说一个事情,我有一篇论文想在你们科学月刊上面发表,你看可以吗?”曾良君笑道。
“怎么?又出成果了?先说说是什么成果?不会真的是石墨烯吧?”
作为科学刊物的编辑,韩三平不可能不知道曾良君的研究所前段时间举行了一场奇怪的新闻发布会,那场新闻发布会严格来说是违反程序的,因为具体的实验成果还没有发布,就已经将成品弄出来了。
所以在科学月刊这边没有经过认证的情况下,基本都是统一口径:不予报道。
因为之前就因为芯片造假事情,导致一大片科学刊物跟着闹得灰头土脸,所以这些权威科学刊物现在对新专利论文都非常严谨。
“就是石墨烯,韩叔。”
韩三平猜中之后,连忙问道:“小曾,你真的找到量产石墨烯的方法?”
曾良君说道:“是的,现在已经已经可以量产了,我们用了新的方法制造石墨烯。”
“你现在还在楚南市对吧?”韩三平问道。
“恩。”
“你等着,我明天就过来。”
“……”
第二天曾良君就看到韩三平出现在研究所门口,这一次韩三平还带了两个助手,从这里就能够看出韩三平对曾良君的重视了,韩三平很清楚,只要能够证明曾良君成功将石墨烯量产,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轰动,特别是在被专业机构认同的情况下。
将韩三平他们请进去之后,众人坐下,就有人过来泡茶,随后韩三平说道:“小曾,你们石墨烯量产到哪一个环节了?”
“只要机器和人员齐备,就能够完全量产,良品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曾良君笑道。
“什么!”听到曾良君的话,韩三平顿时目瞪口呆,曾良君说的也是在太玄乎了。此前曾良君的石墨烯制造方法一直是对外保密的,就现在制造石墨烯的方法,产品都是极少,少到根本就不可能展出成品的地步。
可是曾良君却表示他的生产办法不仅已经能够实现量产,而且良品率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
熟悉各种是早工艺的韩三平很清楚,即便是现在许多谈不上高科技的材料的良品率都很难达到百分之八十,除非是那种以普及了几十年的产品才有可能达到这点。
韩三平是惊讶于曾良君的效率,怎么刚刚弄出来成品,就能够将良品率提升到百分之八十了,这几乎让韩三平无法相信。
这个时候秘书依云从门口走进来,随后就将石墨烯的展示品拿了过来,分别是石墨烯薄膜,还有石墨烯切片等等。
韩三平现场用手捏了捏这个东西,从外面看这玩意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过韩三平还是让他带着的两个人助手对这些东西进行拍照,其中一个人拍照,另外一个人记录曾良君对这东西的介绍,看得出来这两个助手的业务都十分熟练。
在完整初步的记录之后,曾良君有邀请韩三平等人参观了石墨烯陈列室,并且现场展示了石墨烯等一些优秀的特性。这一连串才放下来,让韩三平目不暇接。
所有的采访都做完之后,曾良君就将自己准备好的论文交给了韩三平,说道:“韩叔,回去之后你也给审审,需要修改的地方,或者谬误之处麻烦你帮忙改改。”
“这些事情,是我的职责了,不过小曾,你想的这个办法实在是太巧妙了,国外好像有人提出这个方法,但是这还只是设想阶段,没想到你就弄出来了!”
这一次报道,韩三平在脑袋里面就将论文名字想好了。原本这个月科学月刊的排版已经排的差不多了,只是回到编辑部之后,韩三平就说到:“急件,主版内容要撤销!”
一般情况下,已经排好的版面都是不会撤换的,撤换版面涉及的问题很多,科学月刊又不是故事会,许多东西早就已经和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签订协议,要求排期上市的,特别是这一期的主版是明珠市的一家研究所的,这个主版人家还是花钱买的。
“老韩,啥急件,要把主版给挤占了?”副主编在旁边问道。
韩三平走过去,坐在主编跟前,伸手晃了晃,那意思是要烟。
副主编扔了一根烟给韩三平,他知道老韩是一个很沉稳的人,不会空口说大话,在这种时候肯要主版,那一定是了不得的东西。
“别卖关子了,快说!副主编不耐烦了,周围的同时也都看着韩三平。
韩三平将曾良君交给他的论文放在副主编跟前,才缓缓的说道:“这是石墨烯的详细量产方法的论文。”
“量产?他们已经能够量产了?”这个字眼,是不会随便乱用的。
韩三平点头说道:“是的,他们已经到了量产的地步,可以看看论文。”
虽说很多数据被隐去了,但是结果却是令人惊喜异常,既然达到量产的地步,那么这个成果可就非比寻常了。
副主编粗略的扫了一遍,说道:“行啊,老韩,主版给我撤了!大家伙,今晚要加班,剩下的时间不多!”换版是一件麻烦事情,往往是一个版面的改变过意味着剩下的版面都要跟着调整,而最新一期的科学月刊又要发售了,时间急迫!
第267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曾良君不会知道自己的一篇论文,让科学月刊编辑部忙的不亦乐乎,事实上他自己也够忙的。
除了要规划和罗丛合资的公司,还要核算石墨烯的量产工序,规模,预估市场等等……虽说其中不少数据,曾良君都是直接打包给简琪制成一个个的表格,但是这些东西都是比较费脑子的。
然而外界的反应,却绝对不是如此,此前曾良君的新闻发布会发布的石墨烯已经消停下去,在消停之前还有一波反弹,就有一批蹦出来质疑曾良君的发明,并认定曾良君是在作假,以国内现在的研发实力,不可能量产石墨烯,并且拿出相关的证据证明,包括曾良君并没有申请相关专利,国内主流科学杂志没有刊登论文等等,争论了一阵子就慢慢沉寂了。
可是现在,当科学月刊上面的论文刊登之后,国内所有的媒体都开始兴奋了。
就像古为说的那样,即便曾良君的这个石墨烯量产方法不授权,只是将真正研制成功的消息丢出来,所有石墨烯概念股票都会跟着涨,就在科学月刊这篇论文刊登之后,A股市场关于石墨烯概念的股票一共有十三只全部是涨停状态,从开市到收市都没有打开过涨停板!
而科学月刊也因为石墨烯的这篇文章,卖脱销了,在紧急加印了二十万份依旧没有满足市场,但是科学月刊不印了,他本身就不是面对普通消费者的,其他的信息就靠那些网站,电视媒体的编辑自己去采集去吧。
韩三平几乎是笑的合不拢嘴,如此销量既提升了科学月刊的知名度,销量也是节节攀升,主编还有杂志社老总直接对老韩进行了两次嘉奖,并示意韩三平和曾良君保持关系,如果有必要以后常驻楚南市都可以,毕竟这个家伙简直就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和他保持良好的关系很有必要。
距离上一次曾良君发明轻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国内的科技热这几年是处于一个慢慢降温的状态,任何事物的热度都是呈起伏状态的。在上一轮电子科技的浪潮中,国人只是分到了一小杯羹,可是这一次已经不一样了,石墨烯的量产标志着国内的科技水平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这条新闻几乎排在所有新闻的头条,标题也用的十分震撼。
曾良君看过那些报纸之后,也是直摇头,实在是太夸张了,开口就是说“石墨烯技术,国内独占,世界第一”又或者说“国内科研力量将登顶,未来专利强于米国”。
其实严格来说,华夏和米国的科技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系统化的程度不够,况且几十年的差距并不是这么快就能够弥补的,而曾良君现在做到的就是抢先一步拉近两者之间的差距。
原本,曾良君以为这一次讨论也就是一阵风,很快就刮过去了,没想到结果大大出乎意料之外,因为这场讨论和赞赏持续了很久,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此前曾良君被陈朴良叫过去了一次,陈朴良虽然知道曾良君在研究石墨烯,但是不知道曾良君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研制出来,以陈朴良的想法,曾良君起码要五六年,甚至于更长久的时间才能够折腾出成果过来,如此短的时间可以说大大出乎陈朴良的意料之外。
但同时陈朴良也提醒曾良君,注意媒体的捧杀,能够不露面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露面。
陈朴良说的这个问题,曾良君自己也清楚,因为自从这场公众大讨论轰轰烈烈展开之后,曾良君发现自己似乎并不能够安心低调的搞研究了,每天曾良君接到要采访他的电话太多了,几乎将他的手机打爆,在无奈的情况之下,曾良君只有换了一个电话号码,这个号码只告诉自己少数几个朋友。
可惜那些新闻媒体工作者简直就是无孔不入,他们在研究所,在东湖这边的别墅,凡是能够找到曾良君踪迹的地方都会出现。
这些记者严重扰乱了研究所的正常工作,张倩在关键的时候调整了研究所的保卫等级,并且临时加派了一些军人,防止有人在关键的时候混入研究所之中,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曾良君就琢磨是不是要给周敏放一次大长假,让他们集体出国“度假”了。
一个东西没有关注度不行,关注度太高了也不行。
最终曾良君还是答应了一家电视台的采访,这家电视台的关系十分深厚,而且人家直接找的是朱三英过来说情,老校长朱三英也直接把话跟曾良君说明白了,让他说情的是他老同学,这面子抹不开,还请曾良君一定给个面子。
老校长都出面跟自己提了,自己还有什么说的呢?只有答应了……
这个电视台是一家上星卫视,为了跟其他电视台做出差异化的节目,电视台的对象一直是三十岁到四十岁足有的人群,这一群体对新科技概念是最关心的一个年纪,所以其中有一档科学松鼠会的节目比较火,但是还不够火,所以他们觉得将曾良君请过来,上一次科学松鼠会,能够直接将这个节目带起来。
于是就约好了,录制时间就定在后天下午,播出时间则是晚上九点。
曾良君吃了中午饭之后,就驱车上路,到省电视台去录制这档节目,事先他也懒得准备,一边想问题一边就转入了楚南大道。
楚南大道上面,一辆别克昂克雷正顺着道路疾驰,这辆昂克雷速度很快,可能是有什么要紧事情要赶。
曾良君开得还是陶志远给他在燕京借的那辆思域,从燕京开回来之后曾良君就没有还回去,跟陶志远打过招呼,陶志远告诉曾良君想开多久就开多久,一年半载也没问题。这辆思域开的也是挺顺手的,一段时间都开着它。
当曾良君转入楚南大道,跑了几百米之后,忽然后面就传来轰的一声,后面的那辆急速行驶的别克昂克雷就撞在了曾良君开的车的尾巴,将曾良君连人带车撞出去十几米远。
曾良君皱了皱眉头,没想到在这个时候除了交通事故了,毕竟是曾良君考到驾照以来第一场交通事故,曾良君还是略微有点紧张,摸出烟盒掏出一根烟点燃,就从车里面走了出来。
昂克雷这边被撞的有点惨,虽说昂克雷块头大,但是他是拿自己的脑袋跟人家的屁股撞,无疑是要吃亏的,因为发动机等重要部件都在前面。
在车的中间一排,一个穿着时髦的女孩皱了皱眉头,说道:“不是赶时间吗?怎么又出了这样的事情?”
“对不起,翁小姐,我会尽快去处理!”开车的司机是一个胳膊滚圆的汉子,其他几个人也纷纷打开昂克雷的车门从车上跳了下来,朝曾良君气势汹汹的走过来。
“你小子怎么开车的呢?”昂克雷的司机冲上来就怒吼道。
曾良君愣了愣,说道:“我是正常开车。”
“你正常开车?我是直行,你是从旁边的路上来,也就是变道,你说谁的错?”说话之间,后面跟着的那几个人就将曾良君给围住了。
曾良君笑了笑,他可没有傻到那个程度,说道:“我变道至少跑了好长一段路了,这个错误应该是你们车速太快追尾。”
“你的错还有道理了!我们还有急事,这样吧,你赔八千块钱,这事情就当没发生的,我们也不愿意为这一点小钱折腾事情!”司机的两只圆眼睛瞪着曾良君。
曾良君摇摇头道:“既然你们不讲道理,那就报交警好了,交警怎么处理我就怎么赔。”说着,曾良君就拿起电话报交警了。
看到曾良君这个样子,司机就火了,说道:“你知道我们车上坐着谁吗?说出来吓死你,报交警?拿的拖到什么时候?延误的时间你赔?”
“我管你车上坐着是谁?你们撞了我的车,肯定要等交警和保险公司过来处理!”反正当时陶志远把车给曾良君的时候,什么都一股脑门的塞给了自己,包括行驶证,保险赔付卡等等,曾良君说着就掏出保险赔付卡,先打保险公司的电话。
那司机看到曾良君根本就不吃他那一套,这个时候后面走来一个女人。
楚南市的天气比燕京要好,可毕竟也已经入冬,外面还是特别冷,但是那女人穿的还是比较少,一件单薄的连衣外套,下面穿着黑色丝袜,在这个人人都裹得跟个粽子死的季节里面格外的抢眼。
第268章车祸惹得祸
曾良君从围着自己的几个大汉之中,用余光扫了那女人一眼,感觉就是眼熟,但不知道在哪里见过,电话还没有接通,就听到那女人说道:“阿彪,怎么还没有搞定?”
叫阿彪的司机说:“那小子不肯赔钱!”
曾良君看到那个女人走过来,也不忙打电话了,这群人不是讲道理的人,现将这事情解决了再说,干脆他就将电话收好了,说道:“小姐,这明明就不是我的错,凭什么我赔钱。”
“是不是你的错,你说了不算,交警说了算。”那个女人盯着曾良君说道。
“那就是要报警让交警来啊!”曾良君还以为自己碰到一个讲理的人。
“可是我现在有要紧事情,耽搁了事情,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