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妙医鸿途-第5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他对自己这么攻讦,肯定背后有玄机,只有找到关键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1497章 病情不容乐观
苏韬没有戴口罩,也没有化妆。
上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师父只是淡淡地扫了自己一眼,然后用京味十足的口气,“您上哪儿去呐!”
苏韬很失望,满足感、自信心,甚至血压都在降低。
“三味堂,师傅您知道怎么走吗?”苏韬问道。
“知道,知道。我对燕京可熟悉了。三味堂我当然知道怎么走,跟天和医院一样,是个有名的诊所,经常会遇到要去那儿治病的顾客。”师傅打开了话匣子,得意地解释道,“据说这三味堂的坐堂医非常厉害,是一个姓凌的女神医,无论什么病,到她哪儿都能轻轻松松地治好了。小伙子你是过去瞧病吗?看您这样子不像是有病啊,难道是给自己亲人求医吗?”
苏韬尴尬地笑了笑,人都有虚荣心,他满心希望这师傅能够认出自己来,没想到根本将自己当成了普通的乘客。
虽然自己上了头条,在娱乐圈有点影响力,但事实上很少会被陌生人辨认出来。苏韬甚至怀疑自己这个流量明星是假明星,按照道理,既然是大明星,难道不该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粉丝围堵,索要签名吗?
“我有个朋友在那儿上班,我去探望他。”苏韬见师傅没有认出来,自己总不能表明身份,还不如将错就错。
师傅摆弄着方向盘,笑道:“在三味堂上班的大夫,收入都很了不得,而且发展前景不错,我看你背着个行医箱也是学中医的吧?整个燕京鼎鼎有名的两家中医馆,一个是将军胡同的王氏医馆,还有一个就是你要去的三味堂。以前王氏医馆很有名气,一门两国医,但现在老国医王曦过世,就剩下了一国医王儒,至于三味堂现在是两国医,除了姓凌的女国医之外,还有一个天才国医叫做苏韬。哎呀,这个苏韬可真了不起,跟你年龄差不多,你应该听说过吧?”
“听说过,还见过面,我今天就是去找他的。”苏韬见师父终于提到自己,心情舒服不少。
师傅有点意外,回身望了一眼坐在后排的苏韬,笑道:“小伙子可以呀,你竟然认识苏神医,他现在可有名了,很多人想要找他治病,据说诊金涨到了十万元,啧啧,不过一分价钱一分货,但凡被他看过的病人,都能被治好。”
苏韬鼻尖冒汗,自己的诊金什么时候炒到十万元了,他连忙解释道:“我对苏韬还是挺熟悉的,他的诊金没有那么贵,比起其他坐堂医贵个几百元而已,十万元也太夸张了,完全是江湖谣言。”
师傅不屑地看了一眼苏韬,似乎怀疑他是否真的认识苏韬,沉声道:“这还能有假?他可是为国家领导人瞧病的,没有十万出场费能请得动他?”
苏韬叹了口气,知道这师傅也不是自己信口胡诌,想必是道听途说,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了。
苏韬笑着说道:“苏神医确实挺忙,每天天南海北到处跑,就算十万元的诊金,恐怕也请不到他。”
“是啊,人命多值钱,只要能治好病,就算要十万元的诊金,病人也就认了。关键是苏韬很少接诊,以至于有价无市。”师傅道,“你今天看新闻没有?一个女子为了女儿在机场给苏韬跪地磕头,才换来求治的机会。啧啧,虽然看上去她挺委屈,但这可值十万啊,不少人都羡慕她呢。”
苏韬愕然无语,暗叹了口气。
他突然有点迷茫,自己答应给方雪玲的女儿治病,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他突然意识到为何徐家祥以实名的形式投诉自己,因为自己现在的状态并不对。三味堂在他的运作之下,的确带动了中医发展,让大众认可了中医的价值。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自己在有很多人眼中变成了唯利是图,追求名利,醉心权势的一个人。
见苏韬沉默不语,师傅以为他被自己打击到了,笑着说道:“小伙子,你既然认识苏韬,要不要我给你指一条发财路?”
“什么发财路?”苏韬好奇道。
“你给他介绍病人啊,给他十万,你自己再收介绍费。”师傅笑着说道,“绝对有大把人求着你。”
苏韬摇头苦笑道:“你这是让我当黄牛?”
师傅叹气道:“没错,这钱多好赚啊。人就怕有病,尤其是绝症,多个两三万的介绍费,他们根本不在乎,就是不找苏韬这样的中医,你去大医院找个专家做手术,私下也要给个一两万的红包吧?”
苏韬摇头苦笑,师傅说的这是现在医疗系统的现实,自己今天跟魏群私下沟通的时候,其实也提到来医疗工作者自律的问题。
其实关键所在还要提升医务工作者的薪资水平,与公务员一样,以高薪养*廉的方式,杜绝腐败、受贿。
换做五年前,华夏没有那个能力提升医务工作者的收入,但现在国家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医疗保障系统普及,已经可以慢慢过渡,所以接下来的几年内,无论中医大夫还是西医大夫的收入都会有明显提升,同时老百姓治病产生的医药花费也会大幅度降低。
“师傅,我知道你在开玩笑,既然我是苏韬的朋友,哪能赚他的便宜呢?”苏韬也没点破,随口应付几句。
又过了片刻功夫,司机将车停在燕京分店的门口,苏韬用手机支付了车费,他刚下车,便有从三味堂走出的病人坐上了出租车。等出租车发动之后,那乘客目光落在窗户外苏韬的背影上,惊讶道:“咦,那不是苏神医吗?”
师傅发动车子,哈哈大笑:“那哪是苏神医啊?不过,他是苏神医的朋友。”
“不对,就是苏神医。”乘客气急败坏,“早知道我晚点挂号,今天就能见到他了。”
师傅踩了一脚刹车,连忙摇开车窗细看,瞪大眼睛,倒抽了一口气,“哎呀,还真是他啊。真是太丢人了,刚才吹牛吹炸了啊。”
苏韬缓步走入燕京分店,前台换了个引导护士,见到苏韬之后,第一眼就认出苏韬,面带微笑道:“苏……专家,您来了啊。”
苏韬点了点头,轻声问道:“方雪玲和她的女儿周靖淇来了没?”
“一早就过来了,我带您过去。”引导护士身材高挑,足有一米七二,样貌清秀,形象气质颇佳,完全可以去当时尚杂志的平面模特。
引导护士还是很重要的,相当于是三味堂的门面,病人进入医院之后,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引导台的护士,严格意义上讲,引导护士比起三味堂外立面的招牌还要重要。
病人走进店内,一看接待自己的是位长相清新脱俗的小护士,心情顿时就舒畅了。
陈蕊转入管理岗位之后,一系列的安排还是很思路的,之前苏韬跟她提过的中医级别分类,已经成功在燕京分店实施,一开始遭到了抵触,但试行一两个月之后,效果不错,业绩提升了两倍多,现在员工的积极性很高,都想往更高级别的职称努力。
苏韬跟着引导护士走入病房,方雪玲见到苏韬之后,迅速站了起来,哽咽道:“苏专家,我终于等到您了。”
苏韬与凌玉点了点头,走到病人的身边,先观察她的气色和身体状况。
病人接受治疗已经有很长时间,因为化疗的缘故,面无血色,身体瘦弱,剃掉了头发,带着一个粉色的帽子,表情恬静,性格倒是不错。
“苏专家,您好!”周靖淇的声音很柔很弱,嘴角带着一股微笑,虽然看得出来是强颜欢笑,但说明她还是一颗坚韧的心。
她表现出阳光的一面,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鼓励自己的母亲,因为她知道母亲为自己付出了一切,如果自己倒下的话,母亲将一无所有,所以她渴望活下去。
“我为你搭个脉。”苏韬捋起周靖淇的袖子,手臂上布满了针孔,病发以来,她一直接受各种各样的治疗,注射了许多药物,这些针孔就是她治病的血泪史。
苏韬给周靖淇很认真地脉诊,她的脉象比想象中要简单。
简单并非是一件好事,白血病多属虚证,应见虚脉,若反见实脉则为病情恶化或即将恶化之先兆。临床上见弦、数、洪大之脉,病多主凶;见沉、细、涩、微之脉,病情发展缓慢,有条件争取转化,预后较好;如在病程中阳脉突然平静,则预示病情有缓和之机。
现在周靖淇的脉象呈现出了“弦”、“数”的特点,因此病情不容乐观。
“苏专家,我女儿的病情怎么样?”方雪玲见苏韬面色不善,露出担忧之色。
“我现在也无法给你明确的答案,因为您女儿患病时间太久,之前已经做过骨髓移植,现在属于二次复发,你应该知道其中的凶险程度。”苏韬如实说道,面对病人和病人的家属,不能一味隐瞒,该让对方知道真实情况,就得如实相告,周靖淇的病情时间这么久,相信她们心理承受能力不会那么糟糕。
“您一定要救救她。”方雪玲再次准备跪到,苏韬早有准备,连忙托住她的胳膊,她就再也跪不下去了。
“从现在开始,你要答应我一件事,再也不要随便给我或者对别人屈膝。我知道你对女儿的感情,但你也得考虑女儿的心情,当你跪下的瞬间,她内心是多么痛苦。”苏韬很认真地说道。
第1498章 沉疴需要猛药
苏韬和凌玉两人来到办公室,开始讨论治疗周靖淇的方案,对于如何治疗,两人发生了一些分歧。
“为什么不用青黄散?”凌玉困惑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用解毒、化瘀、消症的药物来治疗。解毒是针对病因;化瘀、消症是针对病理改变和症候。古方青黄散正具有这方面的作用,其中青黛味咸寒,可消肿散瘀、凉血解毒;雄黄味辛温,可解百毒,消积聚,化腹中之瘀血,两药并用,则有解毒、化瘀、消症作用。”
青黄散是一个古方,一开始是用来作为治疗疮疡的,上个世纪青黄散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直创造了奇迹,有效率仅次于骨髓移植,而且便宜高效,直到格列卫的出现。
直到现在,青黄散还在用来治疗经济不宽裕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苏韬摇头叹气道:“青黄散有毒副作用,由青黛和雄黄组成,青黛成分含靛蓝、靛玉红、蛋白质、鞣酸及无机盐等;雄黄的成分主要含二硫化二砷。你有没有注意到她的心脏出现的问题?”
凌玉叹了口气,点头道:“她的心脏的确出现中毒的症状,我也观察到了这个细节。但她现在这种情况,只能继续使用青黄散。”
苏韬皱眉分析道:“病人属于骨髓移植后二次复发,之前肯定使用过各种办法,青黄散肯定也尝试使用过,以至于心脏已经出现毒副作用,所以只能放弃使用青黄散,不然的话,病治不好,因为毒副作用反而会引起严重后果。”
凌玉沉声道:“不用青黄散,也是有道理的,但她病情这么严重,只能险中求胜。”
苏韬明白凌玉的想法,如果不是情况危急,以凌玉的诊治习惯,肯定会循序渐进,只是因为周靖淇病情严重,她即使明知会产生毒副作用,仍坚持用青黄散。
苏韬摇头道:“我建议用当归补血汤,以温补她的身体和肠道为主。”
凌玉微微一怔,没想到苏韬的方法这么柔和。
早在1240年,名医李东垣曾经创造以黄芪、当归为主的当归补血汤,后期成为治疗白血病的基础方。白血病刚发生时,采用黄芪、当归、甘草、大黄灌肠,中药煎两次,一次喝,一次灌肠。
苏韬见凌玉拧眉沉思,解释道:“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在自愈能力方面,肠道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因此恢复肠道功能,排除毒素是另外一种思路。”
凌玉眼睛一亮,道:“你的这个切入点让人耳目一新。”
苏韬继续分析说道:“德国国家科研机构在200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如果能治疗疾病的物质都称作药的话,人体自身是可以产生一万多种药,而这一万多种药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肠子中。一般的疾病靠这些药完全就可以治愈。而周靖淇经过骨髓移植之后,重新复发,我认为关键原因在于——肠道产毒,因为九成以上的白血病人死因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凌玉蹙起眉头,道:“有这么一个观点,认为白血病是一种人体必需营养物质缺乏的复杂疾病,类似‘营养缺乏症’,你用滋补的药方,试图补充她体内的营养,应该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但她现在病情危急,如此温和的药方,恐怕难以带来效果。”
响鼓要用重锤,沉疴需服猛药。凌玉之所以不苟同苏韬的方案,因为他违背了基本的医理。
苏韬见和凌玉意见不同,转移角度,笑问:“周靖淇的运气不错,我们俩都是用针高手,如果用当归补血汤温补她的肠道,然后再通过针灸和推拿强行帮她排毒,你觉得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凌玉蹙眉沉思,苏韬的这个提议,并无经典可参照。
这也是自己师父评价自己和苏韬的差距所在,论理论基础扎实程度,凌玉甚至要超过苏韬,但苏韬经常能跳出条条框框,找到不一样的思路,这是自己所缺少的能力。
凌玉和苏韬的医术不相伯仲,各有自己的优势。
苏韬想出另辟蹊径地治疗方案,并不代表一定正确。
他俩都知道这是在试错,走的是一条前辈从来都没走过的路。但现在只有迎难而上,至少用当归补血汤,比使用青黄散要更加稳妥,可以先试上一试。
苏韬写下药方,除了黄芪和当归之外,还有生甘草、大黄、诃子、柴胡、广木香、北山楂、锁阳等七味中药,大黄、柴胡可以控制病情;诃子是蒙古族和藏族治疗疑难杂症必用,对肺部感染有特效;广木香、北山楂是解决开胃问题;锁阳是清除细胞记忆,能达到抗衰的效果。
不过,凌玉注意到一个细节,苏韬使用药物的用量,是《本草纲目》常用量的三倍有余。
“用这么大的量?”凌玉一愣,“病人的身体很脆弱,服用这么大的量,会不会出现不良症状,大黄如果用量过多的话,会导致泄泻,以至于虚脱?”
“足量服用才有效果。”苏韬很固执地说道。
虽然用的是温和的药方,但药量却是大增,其实也印证了凌玉“沉疴需服猛药”的思路。
凌玉皱眉,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轻叹气,毕竟病人是苏韬的,自己只是辅助配合治疗。
苏韬写下药方,让陈蕊安排药房抓药,半小时之后,汤药煎好,苏韬亲自指导周靖淇服用,“服用完这碗汤药之后,可能会出现不适的感觉,你们不要太过担心,是正常反应。”
周靖淇服了药,苏韬给她搭了个脉,道:“你好好休息一下,我等会来看你。”
差不多两个小时之后,苏韬跟凌玉重新走入病房,周靖淇突然捂住肚子,皱眉道:“请问卫生间在哪里?”
凌玉手一指,周靖淇连忙跳下床,冲入厕所,卫生间里面顿时响起一阵哗啦啦的声音。大概五六分钟,周靖淇走出卫生间,看上去虽然脸色苍白。
凌玉给周靖淇搭了个脉,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周靖淇刚坐在床边,还没来得及坐稳,肚子突然又有了动静,她急忙再次冲入卫生间。
方雪玲见女儿突然反应异常,担忧地说道:“苏专家,凌专家,是不是刚才汤药有问题,她吃坏了肚子?”
凌玉看了一眼苏韬,见他面沉如水,并不意外,她安抚方雪玲道:“你先别着急,这是正常反应。”
周靖淇刚返回房间未过多久,再次朝卫生间走去,如此反复六次之后,她才算正常。
“感觉如何?”苏韬这才开口问周靖淇。
“我感觉轻松了很多。”周靖淇脸上多了一抹红润之色。
“将大便的情况详细介绍一下,不要害羞,我和苏大夫都是医生,需要知道一些情况,才好指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凌玉心情微松,知道苏韬的方案有了起效,语气平静地问道。
周靖淇毕竟是个十九岁的少女,面对年轻的苏韬和凌玉,表现难以自如,她断断续续地说道:“一开始全是黑色的,后来就慢慢地变红,没上一次厕所,都会觉得小腹有点松弛的感觉,越来越舒服,偶尔出现的腹痛也消失了。”
久病成医,周靖淇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了解,她知道自己身体状况有明显好转,所以语气也变得轻快起来。
苏韬凝视着周靖淇,认真地说道:“你来找我治病,是为了解除病患。我身为医生绝对不会拿你的身体开玩笑,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后期希望我们能互相配合,互相信任,你的病情才能得到根治。”
方雪玲知道苏韬这番话是对自己说的,自己刚才见女儿频繁上厕所,对苏韬竟然生起质疑。
她现在的心情非常复杂和懊恼,连忙朝苏韬鞠躬,“苏专家,你说的很对,我向您道歉。”
苏韬轻轻地叹了口气,“你女儿的病情有多么严重,你应该心中有数,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治愈的。既然选择了我,就要相信我的办法。你女儿体内有邪毒,腹泻应该会持续到明天早上,等到邪毒排尽,我们会重新开药方,循序渐进,慢慢调理她的身体。”
“谢谢你。”方雪玲眼中闪烁泪花,她突然犹豫一下,与苏韬低声道,“苏专家,我们能不能单独聊几句?”
“当然可以。”苏韬跟着方雪玲来到门外。
方雪玲压低声音,惭愧地说道:“关于医药费的问题,您一直没有跟我谈,但我想了解一下需要花费多少钱。”她顿了顿咬着嘴唇道,“请你放心,只要能治好她的病,就算砸锅卖铁,我也一定满足您的要求。”
苏韬道:“我对你的经济情况有点了解,暂时不用着急,费用方面你不用过多考虑。”
方雪玲面色微沉,很倔强地说道:“不行,既然是治病,当然要付钱,否则我良心过不去。”
苏韬对方雪玲有点意外,估摸着这也是为何丁铛愿意帮助方雪玲的原因吧,如果方雪玲不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丁铛也不会费尽心思为她设计接触到苏韬的方法。
丁铛虽然做事有时候很冲动,但她知道这种形式的走后门如果被苏韬反感,说不定会她会就此失业。
“这样吧,你帮我一个忙,算作两相抵消。”苏韬不愿收费,也不愿伤及方雪玲的尊严,准备提出一个两全之法。
第1499章 秘传气道金针
帮什么忙?不会是要自己以身相许吧?
自己可以当苏韬的妈了,虽然自己保养得不错,但她很难接受这个年龄差。
方雪玲很快打消这个念头,苏韬应该看不上自己,那个凌专家就很不错,两个人年龄相仿,工作的时候配合也很默契。
方雪玲面色羞红,为自己胡思乱想而感到惭愧。
“什么忙?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一定竭尽全力满足你的要求。”方雪玲收拾心情,认真严肃地说道。
苏韬见方雪玲如临大敌,知道她太过紧张,以为自己会交给她一个艰巨的任务。苏韬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我听说你曾经开了一家文物修复的公司,而你自己也是技艺精湛的文物修复大师,我有一个计划,打算在汉州建设一个以中医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现在已经有不少与中医有关的收藏品,想请你帮忙给我维护管理。当然,我也不是请你白忙活,毕竟你下面有不少员工也要薪水,给我打个折,你少赚一点,就当支付医药费了。”
方雪玲紧蹙的秀眉舒展开来,她内心雪亮,知道苏韬是为了缓解自己的尴尬,才提出这个要求,惊讶道:“原来是此事,当然没有问题。不过,我现在的公司经营状况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我一直在为女儿的病而奔波,所以公司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如果交给我的公司,恐怕会有风险,要不我给你介绍几个同行?”
苏韬淡淡的说道:“我不找别人,此事就交给你,别人我不放心。另外,我也是希望你能通过这个项目振作起来,虽然女儿的健康对你很重要,但你不能因为她的病影响到自己的人生。无论周靖淇最终能否痊愈,我觉得你都需要找回自己的人生。你现在其实并非一个强大的母亲,甚至都没有你的女儿坚强、乐观。”
方雪玲张大嘴巴,吃惊地望着苏韬,沉默许久,然后露出惭愧之色,“没错,我的确很失败。”
“你只是暂时失败而已,你拥有重新站起来的能力,前提是你要恢复信心。”苏韬很严肃地说道,“我想这对你女儿恢复健康也是有好处的,因为你是她最重要的亲人,你的一举一动,你的精神状态都影响着她的斗志。对于身患病痛的人而言,有了不屈的斗志,才有战胜病魔的机会。”
方雪玲知道苏韬在鼓励自己,她感激地说道:“苏专家,你是个好人。”
“是吗?”苏韬笑着说道,“我也觉得我是个好人,所以你要听好人的话,重新振作起来。对了,我给你看一个东西,你看帮我修复好的可能性有多大?”
方雪玲与苏韬点了点头,道:“好的,只要破损率不超过百分之六十,我都有把握修复。”
苏韬带着方雪玲来到办公室,他从行医箱里取出《青囊经》,方雪玲跟苏韬要了一副手套,然后才开始研究这本残破的古籍,她的注意力很集中,每一页都看得非常仔细,不仅研究笔墨内容,而且还研究纸质的残损度。
大约过了四十分钟,方雪玲小心翼翼地将《青囊经》递给苏韬,道:“我仔细研究过了,虽然没有经过更加详细的检测,但这本来自乾隆时期的古书,还是有机会还原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的水平。”
文物修复大体可分为三类,即研究修复、展览修复和商业修复。三种修复虽在目的、方法上存在差别,但在保持文物的原质、原味上仍是相同的。
商业修复的要求则更高,需把破损的器物恢复成原来的形状和颜色,使其色彩、纹饰和质感呈现出完好的视觉效果。
方雪玲既然能经营文物修复公司,那意味着她可以承接难度最高的商业修复项目。
“一般市场价是多少呢?”苏韬心情不错,他虽然从艾伯特那边辗转得到《青囊经》,但一直因为残破度太高而耿耿于怀,如今听说《青囊经》还有救,有种大喜过望的感觉。
“这应该是一本医书,作者的书法造诣虽然很高,但因为在收藏界并非是名家,所以价值没有多高,估计最多也就值两万元,我需要修复百分之五十五左右的内容,因此收取一万一的价格。”方雪玲有一说一,没有弄虚作假,“想要治好我女儿的病,恐怕不止一万一吧。这本古书我帮您修复好,至于和诊金的差价,我后期会补给您。”
“您算错账了。”苏韬笑着说道,“这本古书大有来历,可是中医祖师爷华佗所创青囊门,遗留下来的医书。对于中医而言,是无价瑰宝,未来将和宋朝天圣针灸铜人,一起成为中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怎么能只开一万一的价格呢?只要你帮我修复好,我给你女儿免费治疗,同时再给你五十万文物修复费。”
苏韬可不是慈善家,钱多了没处花,到处乱扔钱。
他给方雪玲五十万修复费用,是有自己的综合考虑。
第一,方雪玲虽然是古玩界的资深专家,但她并了解《青囊经》的来历,所以低估了它的价值;第二,方雪玲的估价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因为《青囊经》对于非中医人士而言,意义远没有那么大,所以苏韬需要人为提高它的价值,通过文物修复的手段,支付相对较高的修复费用,间接地增加其含金量。
第三,中医博物馆后期肯定有大量的文物需要修复,现在自己算是提前投资,好为以后的藏品做好准备。
方雪玲很快明白了苏韬的用意,她从事文物修复行业积累了很多经验,也遇见过主动要求提高文物修复费的顾客,这是文物界的潜规则。
方雪玲暗叹了口气,觉得苏韬固然有私心,但更大程度上,还是有意要帮自己走出困境,沉声道:“我会竭尽所能帮你尽量百分之百还原这本古书。”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太难。
苏韬对方雪玲的相助,让她感激无比。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到这么一个阳光的人,是天大的运气。其实无数个日夜,方雪玲悲观地想过,如果自己的女儿因为白血病离开这个世界,那么她也随之而去。
“等签订合同之后,我再将这本书交给你保管,同时我会支付百分之三十的预付款。”苏韬说道。
“我等下就让员工送合同过来。”方雪玲心情很复杂,原本是想给自己女儿治病,没想到竟然遇到贵人了。
“不着急,我和凌大夫还得给你女儿针灸排毒。”苏韬站起身道,“希望我们能合作愉快。”
周靖淇的病情比潇潇要严重很多,尽管都是白血病,但也分各种类型,比如M3白血病,不需要通过骨髓移植手术,利用药物治疗等一些方式就能达到痊愈。
但周靖淇所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癌症的0。3%,占成人白血病的20%。
然而,周靖淇已经进行过骨髓移植,出现复发症状,也可以再次进行骨髓移植,但成功率极低。
从某种意义上,上帝已经对她宣告死刑,死神何时降临,只是早晚而已。
针灸并非什么人都能治疗,也有禁区。按照常理,白血病患者也是禁止针灸的对象。不过,对于苏韬和凌玉这种针灸高手而言,并不存在这方面的阻碍。
苏韬从行医箱里取出八寸长的金针,凌玉暗叹了口气,作为内行,知道苏韬的行为有点拼命的意思。
中医针灸大多用的是银针,而且从针灸用针的长度也能看出一个人针灸的水平,针越长越细,质地越软,针灸的时候难度自然越大。初学者一般用银针居多,因为金针质地太软,不容易操控,有时候会出现断针的危险。
苏韬之所以选择八寸金针,是为了使用“千古秘传,气道金针”的绝技,因为金针的质地最为柔软,在以气御针的情况下,更容易在穴位中游离,更便于施针者控制。
凌玉不动声色,虽然苏韬什么话都没错,但她猜测出苏韬的用意,取出一根寸长芒针,准备配合苏韬采用“气道金针”的秘传。
气道金针是一种直刺病根的疗法,施针者带气进针,场气相引、自然应穴、自合穴法、一针多穴、一穴多针、内循外引、舒瘀通阻,疗疾培元。
但周靖淇的状况不稳定,需要凌玉以芒针配合,平稳她体内的阴阳两气。
苏韬神色肃然,,一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