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终级妖刀-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定的三个对手原本是两支欧洲球队威尔士、捷克,以及南美劲旅乌拉圭。但是随着中国队在世界杯上的分组出炉。中国足协紧急决定,根据小组赛三个对手的不同风格,对原本已经敲定的参赛队伍重新洗牌。
一番周折之后,最终确定参加本届中国杯的三支球队是日本、丹麦和法国。
三支球队分别模拟中国队在世界杯F组的三个对手。
北美劲旅墨西哥,身材矮小的技术流踢法,个人能力和团队传控出色,亚洲球队中,日本的风格与之类似。其实欧洲还有一支更理想的球队西班牙,不过斗牛士军团不愿意在短暂的国际比赛日千里迢迢敢来中国。中国足协只能退而求其次,邀请亚洲近邻。日本队最新国际足联排名57位,为了国家队的利益,中国杯创办宗旨中“邀请世界前三十球队参赛”这一条也被足协破例撕开了口子。
至于丹麦,则是为应对北欧海盗瑞典设置的假想敌。
第三个对手法国队,从整体实力上说,国家队基本没有胜算。最大的目的也是提前让球队适应高对抗情况下持续的狂轰滥炸。小组赛面对德国,这应该是必然会出现的场景。
更换对手之后,中国杯的比赛质量明显更高,三个对手都是俄罗斯世界杯的三十二强。足协的临时起意罕见没有被喷“瞎折腾”,反而获得了很多点赞。
“中国足球真的有希望了,国家队成绩变好了,连足协都开始不喊口号干实事了!”
“昨天刚刚当爸爸。希望足协能像这样多干实事,过两年大环境再好点,我也考虑送儿子去踢球。”
……
根据组委会重新确定的赛程,中国队的第一个对手将是日本队。
虽然日本在这三个对手中实力不算最强。但是球迷的号召力和关注度却是让人咋舌的空前火爆。毕竟这是中日对抗。双方的恩怨不止于足球。
而单从足球场上的历史交锋来看,中国和日本也是一对宿敌。
现在的国家队想要赢日本相当困难,但是在八零后球迷的童年时期,国家队也有可以随意把日本按在草皮上摩擦的辉煌时代。
九十年代之前,中国队在亚洲能称得上对手的只有西亚的沙特,那个时期面对日本,赢球简直是轻松加愉快。1988年,高丰文率领的国奥队能够首次进军汉城奥运会,盖棺定论的比赛就是在东京客场2:0完胜日本。
也就是那场比赛,逐渐打醒了日本足球界。被中国在自家门口击败让日本足坛上下颜面尽失。开始寻求职业化改革,寻求日本足球的出路。
同样是在那一年,被誉为日本足球教父的川渊三郎就任日本足协主席,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日本足球的改革开始加快步伐。
1991年,振兴日本足球的“百年计划”出台。直到现在,日本足球的发展路径都还沿着这条路径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向前。
两年之后,川渊三郎又着手建立日本自己的国内联赛。初期的做法和现在的中超比较类似,通过吸引大牌球星来提升联赛关注度。巴西巨星济科和罗马里奥就先后到日本淘金。
但是日本人比我们做的更多的很重要一点是,他们并不只是追求搏一时的眼球和喝彩,而是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青训体系,学习当时国际足球最先进的桑巴技术流风格,大家熟悉的日本足球传球流畅控球出色的特点也是在这时候开始定型。
相比之下,“足球从娃娃抓起”这句口号虽然我们也差不多喊了三十年,但是在九十年代,我们却逐渐开始走弯路。尤其是足球职业化之后,以专业队为基础的青训体系崩溃,后备人才的培养一直处于烂尾状态。从基础上开始落后于日本。
青训上的差距逐渐拉大,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国家队层面的对抗,中日这对宿敌的胜负关系开始被完全翻转。
现在,国家队面对日本已经长达二十年不胜。上一次赢球还是1998年。
好不容易治好了三十多年的恐韩症,二十多年的恐日症也需要一个打破的契机。
如果是以前,靠着这些在中超效力的国脚,想要击败日本,大家基本不抱什么希望。去年年底的东亚杯,双方最近一次交手,同样都是二队阵容,中国队又以1:2告负。
但是这次有了两名海归,以及初生牛犊,天赋同样惊艳的刘若凡,大家开始有了一点期待,国家队这次或许有点机会……
第257章 亚洲巴萨
距离中国杯的揭幕战还有三天,日本、丹麦和法国三支球队的教练和球员先后抵达。今年的这三个对手都没有派二队来走过场。博格巴、吉鲁、克里斯滕森、本特纳、香川真司等大牌球星全部都来参赛。
去年的首届中国杯是在一月份进行,恰好和五大联赛冬歇期撞车,而且不属于FIFA指定的国际比赛日,当时冰岛、克罗地亚和智利,包括中国队自己都是选择派上年轻球员。显然有违中国杯创立的初衷,今年把时间调整到三月份的国际比赛日,一下子就大牌云集,中国杯的星味浓了不少。
当然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再次冲进世界杯之后,这些强队也把中国队当成一个合格的对手,不再认为和中国队热身很跌份而草草敷衍了事。
足球世界就是这么简单的强者为尊,说到底这是国家队自己打出来的重视和尊重。
除了关注咱们自己的国家队,中国记者们也对坐拥十四名旅欧球员的日本全主力国家队相当关心。从抵达南宁的第一刻起,日本队一行就随时暴露在镜头之下。
虽然中国球迷一提起日本就恨得牙痒痒,但是悲催的是,国家队很长时间连和日本正牌全主力碰一次的机会都没有。亚洲杯和十二强赛都没有分到一组,只有东亚杯有交手机会。但是日本向来把东亚杯当成考察年轻球员的赛事,旅欧球员都不会回来参加。
大部分记者觉得日本队这次召回所有海外国脚,同样是看中了中国杯对世界杯的备战价值,尤其是同样群星云集的世界杯夺冠热门之一法国队。不过日本主帅哈利霍季奇情商很高,和中国队比赛之前,先说了一番恭维话。
哈利霍季奇说道:“必须承认参加中国杯确实对备战几个月之后的世界杯很有帮助。但这并不是我们集合全主力来参赛的原因。三个对手都很强大,仅仅依靠本土国脚,我们无法获得任何一场胜利。”
这话听在中国记者耳朵里,心里一阵倍儿爽,哈利霍季奇坐拥全主力,还直接承认中国队很强大,这让在国际赛场长时间底气不足的记者们从对手那里找到了几分扬眉吐气的自豪感。
谈到接下来和中国队的比赛,哈利霍季奇表示:“比赛会非常困难,这支中国队和我们在三个月前东亚杯击败的那支中国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他们有两名非常出色的海外球员,特别是温志豪。将会考验我们的中场攻防。但我们会证明,足球是十一个人的团队项目,一两名球员很突出,并不足以改变最终的胜负。”
哈利霍季奇在恭维中国队实力的同时对拿下比赛很有信心。日本队的短传和控制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准一流水平。在亚洲就更不必说,现在还没有任何球队能比得上。前几年,巴塞罗那的Tiki…Taka踢法风靡全球的时候,日本队甚至还得了“亚洲巴萨”的绰号,足见其整体的传控底蕴。
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次是中国队争取打破“恐日”魔咒的机会,但内心的但又却是一点没少。如果不能破坏对方的传球节奏,球权一直被对方掌控,中国队肯定会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同时,要破坏日本队的整体传控,需要付出大量的体能在防守端积极反抢,而体能一直不是中国队的强项。温志豪的反击能力确实强,但是很重要的原因是后腰球员随时保持着不惜力的奔跑和逼抢强度。国家队不是马竞,中场后腰也不可能有从头抢到尾的高强度来保证温志豪随时投入反击。
看上去像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两难境地。难怪哈利霍季奇信心十足,好像这确实是一个很难解的局。
又要考验里皮的战术设计。
……
赛前一小时,日本队首先公布首发名单。
日本队的首发是一套4…4…2的阵型。哈利霍季奇派上了六名海归球员。门将川岛永嗣效力于法甲球队梅斯,中后卫吉田麻也效力于南安普顿,右后卫长友佑都在国际米兰,香川真司在德甲多特蒙德,锋线上本田圭佑本赛季从AC米兰转会到墨西哥帕丘卡,原口元气在德甲柏林赫塔效力。
双方首发阵容的海归球员比就达到二比六,对方场下还坐着柴崎岳,山口萤,浅野拓磨等新生代海归。
从阵容的豪华程度上讲,中国队显然要差一些。
不过足球比赛从不看球员的来历和身价,而且这反倒让大家多了两分期待,对方主力尽出,如果国家队还能赢球,难道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里皮说过在亚洲中国队谁都不用怕,打破恐韩症只是第一步,日本队同样是避不过去的对手。
日本队虽然是4…4…2阵型,但他们的打法对于所有人来说就跟摆在桌面上一样。真正的悬念在中国队这一边,里皮会怎样布阵来抗衡对方的地面渗透是最大的谜团,关乎整场比赛的成败。
日本队公布首发之后二十分钟,中国队的首发名单才对外公布。
里皮将中国队十二强赛常用的4…3…3阵型变成了4…2…3…1阵型,和媒体球迷想得一样,这是针对日本队中场的专门布置。梁新和老队长郑智搭档防守型后腰,构筑起中后卫身前的屏障。温志豪的位置则是居中的攻击型前卫。在他的两侧分别是两个能拼善跑的球员尹鸿博和武球王。突前箭头是于大宝。
包括中前场球员都是能拼善跑的类型,给大家的第一感觉是今天双方绝对是寸土必争。
不过开场阶段还是握有球权的日本队快速掌握了主动,大家都以为中国队会主动压上,或许从对方的后防线就展开反抢。给日本队施加压力。
而里皮再次颠覆了大家的认知,双后腰郑智和梁新稳守本方半场,中圈弧一带只留了温志豪一个人,丝毫没有主动提升强度的意思。
有趣的是,对于中国队主动送上的“见面礼”,日本队也像是礼尚往来,并不急于展开进攻阵型。皮球在日本队的半场频繁的回传和横传。
开场前五分钟唯一增长最快的一项数据就是日本队的控球率,高达74%,贺伟忍不住调侃,亚洲巴萨真是名不虚传……
第258章 让他中场又何妨!
比赛的前十分钟,场面没有一点波澜。双方根本看不出剑拔弩张,怀有必胜之心的架势。
客场作战的日本队开场以稳为主,虽然他们没和有温志豪坐镇的中国队交过手,但是哈利霍季奇也给大家放了不少比赛录像。特别是十二强赛中国队主场对阵韩国,温志豪依靠超强个人能力突破韩国队整条防线破门,所展现的超强奔袭能力让日本队也深深忌惮。他们同样不敢轻易压上冲击中国队的禁区,担心一开场就重蹈韩国队的覆辙。
还有一点,日本队开场节奏缓慢的控球也是试探的过程,场上球员和哈利霍季奇通过十分钟的比赛,明白中国队今天不会采用“疯狗”式的全场逼抢。
比赛接近二十分钟的时候,日本队开始朝中国队的半场展开攻势。里皮针对对手擅长短传和控球精心布置的防守体系在这种时候开始显露出特点。
锋线箭头于大宝压根不参与防守,留在前场等待反击机会。中国队的第一道防线从中圈弧附近开始,温志豪在防守端的任务很简单,尽可能干扰中场核心香川真司发动进攻的第一传,里皮对他的要求是不让对方舒服传球就行。
毕竟温志豪还要在进攻中投入大量精力,指望他在防守端发挥同等作用根本不现实。
禁区前沿四十米,郑智和梁新组成的第二道屏障才是里皮最看重的核心,也是对方力量最强大的区域。想要把日本队的进攻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两人必须为后防线扫除绝大部分威胁。这也是里皮为什么重用梁新和郑智搭档的原因。梁新年轻,体能好,而且在中场抢断很有技巧,郑智则胜在经验丰富,两人刚好能形成互补。
至于后防线和门将,里皮一直十分倚重恒大帮,相互配合时间长,默契度高就是最大的优势。
虽然日本队大部分时间占据着控球权,但是双后腰发挥出色,尤其是梁新,作为对方并不熟悉的队员,今天他比郑智表现更为突出。不管是和对方一对一靠身体对抗争抢球权,还是在移动中对日本队致命一传的关键抢断,梁新都展现了应有的实力。在被动局面下,反而让香川真司领衔,有世界杯比赛经验的日本中场一筹莫展。
贺伟刚开始还对中国队长期拿不到球权无法展开进攻有些担忧,在持续抗打击的能力上,以前的国家队从未给过大家信心。不过随着比赛来到半小时,贺伟开始改变了固有的印象。里皮派出的这对新老交替的组合居然有些克制了日本队。
“到目前为止,中国队的双后腰是场上最大的亮点。尤其是梁新,哈利霍季奇在赛前只提到了温志豪,应该还是对梁新的能力认识不足吧?否则不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依旧选择重点进攻梁新的防守区域。年轻意味着紧张和经验不足?这个等式不仅对温志豪不成立,对梁新也是一样。”
……
球迷们并没有因为贺伟的乐观而感到丝毫的轻松。皮球在对方脚下多停留一秒,他们的心就始终提在嗓子眼上。只要球权一直被对方掌控,变化的主动权就一直在对方手上。始终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无数的教训已经证明足球比赛光靠防守撑不到最后。
不管是现场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焦躁情绪越来越严重。网络上的实时评论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
“谁能告诉我中国队这踢的是什么鬼!都半个小时了,我们有几次打到对方半场的进攻?”
“特么的,打个小日本都要像个乌龟壳一样缩在自己半场防守,难道这就是中国队世界杯的比赛策略?摆大巴守三个0:0,然后灰溜溜的回家?”
“如果不是有意的安排,我只想知道场上队员踢成这样,里皮在教练席上有何感想?”
现场观赛的球迷心里意见更大,他们买票花钱看球,可不是为了看怎么被人围殴九十分钟啊!
如果不是因为今天这个对手有点特殊,大家还有点超越足球的特殊情感。估计除了龙之队球迷会这些有组织的死忠,散客球迷都要开始喝倒彩了。
没人注意到里皮在教练席上的表情,没有因为国家队的被动有丝毫的愠怒,脸色波澜不惊。
其实场上中国队的球员现在越踢越有信心,温志豪现在也对日本队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对方虽然踢法很细腻,短传配合也有几分巴塞罗那Tiki…Taka风格的影子。但是温志豪可是和巴塞罗那交过两次手,面前的日本队与之一比,根本就是只得其皮毛。空有球权,却没有突然提速的能力。前锋球员的个人能力和梅西、苏亚雷斯比起来,那就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亚洲巴萨,名头很响,但是现在温志豪眼界不同了。在他眼里,日本队的传控根本就是有形无神。
这样一支缺乏绝对终结能力的对手。就算把中场让出来又有何妨?
控球越繁琐,漏出的破绽反而越大,快速反击中的致命一击可是温志豪最让对手头疼的必杀技。
上半场日本队的控球率达到71%,但是射门只有五次,两次射正对门将曾诚都没有丝毫威胁。
中场休息十五分钟之后,重新回到场上,中国队做出了第一次换人。刘若凡换下武球王。进入国家队的第一场就赢得了半场首秀机会。刘若凡的国脚之路比温志豪和梁新都要顺利。
刘若凡是一个典型的多面手,前锋,边锋,前腰和攻击型中场都踢过。最擅长的还是前腰。今天他在国家队首秀位置是攻击型中场。
这个换人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所有解说全都来了精神,终于要加强进攻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才像是马上要出征世界杯的球队该有的姿态嘛!
“马塞洛,还真让你说着了,日本队的进攻真不怎么样。不过这个换人是不是太冒险了,这只是刘的第一场。”助手马达洛尼问道。
里皮老谋深算的眼神里露出一丝狡黠:“你不觉得在温志豪身边踢球的人都会被他影响吗?金子总被埋藏在地下,即便他自带光芒,又有谁能看见?对于年轻人,我们要期待惊喜。在世界杯开始之前,任何冒险都是值得的。”
第259章 该是我们反击的时候了
刘若凡的登场引起了现场球迷分贝并不低的一阵欢呼。年初U23亚洲杯的亮眼表现,他在球迷中的人气同样很旺。
充满仪式感的集体围圈加油鼓劲之后,队友们都对这个初次登场的新人报以勉励和羡慕的微笑。刚进国家队就能得到主教练的信任,面对实力不俗的对手获得出场机会,在场的大多数人国脚之路都不及刘若凡顺利。
郑智作为队长兼精神领袖,走过来勉励刚上场的新队员,然后就闪到一边,温志豪和梁新紧跟着走过来,刘若凡出场,肯定得过来鼓励两句。
温志豪眼神微眯,看着刘若凡,突然发出“警告”:“正常发挥就行啊,不要把我和老梁的主角光环抢走了。”
“怎么会!”刘若凡嘿嘿一笑。
他当然知道只要球队能获胜,温志豪才不会在意这些,这么开玩笑的目的只是担心自己初次登场会紧张,一种不着痕迹的减压手段而已。刚刚被马达洛尼叫去做出场准备的时候,他确实想的比较多,有些患得患失,但是现在感觉确实好一些了。
日本队这边,哈利霍季奇选择暂时按兵不动。上半场球队的比赛控制力是没问题的。之所以没有进球,他认为只是旅欧国脚们比较疲劳,相互磨合也不够默契,以这支球队整体的战术素养,经过半场的缓冲,下半场继续控制主动,攻破中国队的球门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下半场一开始,中国队突然改变比赛策略,就连中后卫拿球都开始在局部压迫式逼抢,就让日本队有些不适应。
上半场日本队的后卫线基本没受到什么考验,现在中国队突然的节奏变化就完全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吉田麻也对抗能力出色,但是脚下的速率稍慢,温志豪差点就地抢断传给于大宝直接威胁对方球门,可惜温志豪连抢带传那一秒,于大宝越位了。
贺伟在惋惜的同时,也肯定了下半场中国队寻求积极主动的策略:“虽然上半场中国队的防守让人很放心,但这才是中国队的正常状态,只有进攻才能赢得比赛。”
哈利霍季奇发现中国队正试图扭转比赛势头,立马做出了一个针对性换人,效力于西甲赫塔费的柴崎岳出场,换下表现欠佳的前锋原口元气,虽然削弱了锋线的力量,但是中场的力量却进一步充实了。
换人的效果非常明显,日本队通过娴熟的传递,充分利用场地宽度,把中国队刚刚兴起的进攻势头又压了回去,下半场十分钟之后,局面又回到上半场的老样子。而且中国队的防守压力更大,有几次进攻已经在中国队的门前形成了威胁。看得所有人冷汗直冒。
“危险……噢,好悬!中国队的防守需要有改变,柴崎岳的个人能力不同于一般的日本球员。这可是面对皇马都曾梅开二度的危险人物啊!必须要重点照顾。”
贺伟一针见血点中要害。能够在2016年的世俱杯决赛面对皇马梅开二度,借此把皇马拖进加时赛,已经很能说明柴崎岳的威胁。
虽然有了温志豪两杀巴萨的表现,中国球迷不至于像以往那样羡慕。而且柴崎岳现在所效力的赫塔费和马竞相比,更是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但是当两人代表国家队对抗的时候,大家心里不仅完全没有优越感,反而越发感到紧张。
最近几分钟中国队门前出现的险情主要来自于柴崎岳面对郑智的几次个人突破之后,和本田圭佑形成了快速有效的联系。郑智经验丰富,但毕竟年龄摆在那里,三十七岁的老将,连续急停再启动的爆发力很难和不到二十六岁,正是当打之年的柴崎岳去拼,而且日本队在梁新面前受挫,开始集中力量强攻郑智的防守区域。指望以一人之力硬抗整个日本队中场不出丝毫漏洞,除非再给老队长十年青春。
……
虽然中场的防线被打开,但是中国队在持续防守让对方无计可施的对抗中,状态和气势都达到了顶峰,冯潇霆和曾诚这两个配合多年的后卫和门将让日本队的进攻一次次无功而返。
哈利霍季奇已经有了明显要发火怒踢矿泉水瓶的举动,控球优势这么明显,居然还是0:0!此时他心里暗道这是我执教过前锋水平最烂的国家队!
如果是以前,中国球迷会对哈利霍季奇的想法笑而不语。现在呢……还是笑而不语……
日本球员在场上直挠头,一股强烈的陌生感涌上心头。
这是从小教练告诉我们弱鸡一样的中国队?
忽然觉得自己好像被骗了很多年!
日本队球员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也没有错,只能怪他们自己进攻不够犀利,“帮助”中国队在频繁的跑动中一点点找到了防守的感觉。
然而这还不是真正的中国队。能够在十二强赛中逆袭,防守是一大因素。温志豪回归之后的六场十二强赛只丢了四球,但更大的改变是中国队在这六场打进了十四球!进攻才是这支中国队真正的进步。
因为温志豪的作用最明显,所以由守转攻的注意力基本上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其实中后卫冯潇霆的出球能力同样很强,从后场发动进攻的能力在国产后卫中数一数二。
中国队在禁区前沿瓦解了日本队的一次中路渗透,冯潇霆得球之后快速转身,长距离的低平球直接传到中场。日本队对于温志豪格外重视,两名球员前后夹击不让温志豪接球。
温志豪也没打算一对二单干,脚后跟下意识往斜后方一磕,随即向自己的左侧完成转身,处于温志豪斜后方的刘若凡可就没有温志豪的待遇,他面前的一个防守人被温志豪吸引,另一名中场井手口阳介则在盯防尹鸿博。周围十米之内没有盯防他的日本球员。
刚接到球的时候刘若凡有两秒钟的错愕,太意外了!
不过现场观众陡然提高的欢呼让他快速反应过来,大步流星带球向前突破,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因为极度兴奋变得活跃。他看到了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出场就立功的机会。
随着刘若凡向前,五名中国队球员快速扑向对方防线的关键位置卡住身位,短暂的攻防瞬间,中国队迅速抢占了反击优势。
“好球啊!前场五打三!反击推得很快,刘若凡要怎么选择?”
屏幕前的球迷咬紧牙关,瞪大眼睛期待着中国队用一个进球宣示这到底是谁的主场。
被小日本压着打了大半场,现在该是我们作出反击的时候了。
第260章 领先
刘若凡展现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即便是面对从边路快速补防过来的长友佑都,也不能阻挡他继续前进。一瞬间展现出来的坚决让经验丰富的国米边卫都有点没想到,从外表上看,刘若凡还带着十八岁少年的稚嫩,不像温志豪,因为经历丰富,表面上都显得成熟。
长友佑都本以为只要自己提起气势,表现得足够坚决,面前这个年轻人肯定会变得犹豫,无论多么有天赋的球员,这都是心理上的正常现象。
正是因为长友佑都经验丰富,这个时候他犯了典型的经验主义错误。刘若凡甚至没有丝毫变向或者假动作,简单粗暴的向前两个大踏步,直接依靠速度优势强势突进,等到长友佑都回过神来再想回身弥补的时候,刘若凡已经向禁区腹地内切,另一名中后卫森重真人也只能紧紧地跟着,在禁区交界的敏感地带,不敢有任何可能会被吹犯规的动作。
这个时候中国队依旧在局部占有人数优势,在禁区四十五度角拿球的刘若凡有无数选择。横切射门,起脚传中,横传大禁区弧顶跟进的温志豪,都能造成致命威胁。
这种时候很考验一名球员的球商和心理素质。大多数年轻队员面对这样的机会,眼里就只有球门。但是刘若凡之所以比国内大多数同龄球员优秀,就在于他多了一份冷静,脑子里还记得这几天的训练课上里皮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关键时刻突出核心。
刘若凡接下来的选择顺理成章,然而又出乎防守球员的预料。既不是自己小角度射门,也没有传给门前包抄的队友。刘若凡把球像外侧一扣,外脚背借势搓出一个小弧线,传到正中间的禁区弧顶。那个区域只有温志豪,他身边盯防的人只有日本队一名球员。
所有人都没想到刘若凡会这样选择,等他真正把球传过去,大家才猛然醒悟。
好想法啊!
长距离冲刺之后还能保持这么敏锐的洞察力,准确找到场上的核心球员解决问题……
不知道里皮的特殊交代,球迷们很自然地认为这是刘若凡自己灵光一现的选择。
不过公平地说,在高强度的对抗中能记得教练的安排,刘若凡的战术素养本身也不低。
温志豪眼神里也流露出两份不一样的味道,心里点了一个大大的赞,朝反方向轻巧一扣晃开面前的日本球员,余光扫了一眼门将川岛永嗣的站位,一脚贴地斩带着极快的速度,从双方球员腿边的缝隙,直奔球门。
川岛永嗣脸色大变,门将最不喜欢的就是很多球员扎堆在门前阻挡自己的视线,他只能凭借温志豪射门瞬间的一点点记忆和丰富的经验,尽力舒展身体扑向右侧的球门下角。
川岛永嗣很尽力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皮球在途中蹭了一下吉田麻也的大腿发生了变向,这是他无论怎样都算不到的。不过他依然做着最后的努力,伸长两条腿希望能挡住球。
但是作为日本人,他的腿还是短了一些……
皮球滚进球门的一瞬间,南宁奥体中心,以及通过电视和网络渠道收看直播的球迷,都是双手握拳,尽全力宣泄着压抑了大半场的情绪。
“我擦,进了!哈哈,国足牛逼!”
“虽然这球是志豪进的,但是我要破例给刘若凡点个赞。突破长友那一下太尼玛帅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年轻人就该有这种自信。”
央视的进球回放全过程呈现了整个过程,刘若凡过掉长友佑都的那两步被来回慢放,提醒部分因为进军世界杯才开始接触足球的非资深球迷也要注意刘若凡,他才是进球之源。
中国队所有球员都跑向中圈庆祝,温志豪直接从后面双手勒上刘若凡的脖子,兴奋地叫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